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巴萬是什麼電影呢

巴萬是什麼電影呢

發布時間:2022-08-07 03:29:41

『壹』 《賽德克.巴萊》有沒有讓你認清你的民族

從日本入侵台灣肇始,整個劇情像一根漸漸拉緊的橡皮筋,既充滿壓抑和不安,又不斷聚集著等待爆發的張力。莫那魯道從年輕時的抵死反抗,到中年後的成日買醉裝聾作啞,整個賽德克族從如同野獸般主動出擊,到如同家畜般忍辱偷生,似乎一種野性和力量正在悄然消逝。可是頭人偷偷積攢的火柴磷粉,和年輕族人們面對日本人時充滿憤怒的眼神及面對「歸化」同胞時的不屑與嘲弄,又分明在看似平靜的海面下掀起涌動的暗流。
在婚禮的受辱與反抗後,盜火線終於被點燃,被壓抑了數十年的滿腔憤怒,讓賽德克人選擇了將仇人送上祖靈的血色祭壇。與其說那是一場戰斗,不如說是一場血淋淋的殺戮。而這,也引發了整部影片最大的爭議。無論如何,針對平民的軍事行動,也應該被歸入恐怖主義的范疇,對手無寸鐵的老弱婦孺舉起屠刀,更是無論古今中外的道德觀都不能允許的事情。但導演並沒有刻意去迴避和美化在「霧社事件」中所發生的這些罪行。雖然少年巴萬將屠刀揮向無辜日本婦孺的鏡頭被做了出畫處理,避免一些過於血腥和讓人不快的情節直接出現,可誰都清楚,這樣的事件無論在電影里,還是在當年的史實中,都是真實存在的。但我們卻並不會像憎惡現實生活中的ISIS那樣毫無人性的兇手一樣,去憎恨這些掀起腥風血雨的「生番」,一方面,固然是因為隨著觀眾逐漸沉溺劇情之中,不自覺的將自我感情帶入作為影片正面描寫的賽德克族一方;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所有沾滿鮮血的屠夫們,最後都以英勇戰死或是自盡身亡的方式,為自己進行了徹底的贖罪。

『貳』 求電影《賽德克巴萊》高清無刪節版本(據說有4個多小時)的資源!謝謝! 郵箱:[email protected]~~~~謝謝

《賽德克巴萊》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3A7gy2pvlbfIWaBCRNBtDQ

提取碼: wrw2

《賽德克·巴萊》是《海角七號》導演魏德聖所執導的影片,該片籌劃長達十二年、動員兩萬人參與拍攝。電影在台灣上映分為《賽德克·巴萊(上):太陽旗》和《賽德克·巴萊(下):彩虹橋》兩部分。講述發生於1930年台灣南投的「霧社事件」,賽德克族頭目莫那魯道率領族人三百多名勇士對抗日本三千大軍的故事。

『叄』 五月天概念電影《未來》中出現哪些歌

五月天概念電影——未來

MAY DAY概念電影 {未來}
[ 2007-02-01 23:50:30 | 作者: 阿光 ]
[attach]8602[/attach]

IN THE DAY TO COME 五月天的音樂概念電影。
原來當時的我們依靠著那麼簡單的東西。
就能撐過那個瘋狂又不能做自己的時代。
獲得。 捨得。 懂得。 記得。
五月天知足。
對我而言是一個又一個的樂園。
一個又一個的男孩。
一次又一次的蹺課。
一根又一根的煙。
電影?蹺課的下午,茫然的高二。
在一個人的戲院,我看了在黑暗中漫舞。
始料未及的人生中第一部unhappyEnding電影。
好像有某些東西被打開的那個下午。
像每一次、每一個哭著醒來的惡夢一般。
真正著迷的還是王家衛,王家衛,王家衛。
然後我跨過了青春。
到達這里,成為現在的我仍然虛無、不定。
看不到完整的未來、享樂主義但過去太美好。
我無法不停止緬懷青春的樣子。
如果人生需要一個有力支撐。
走向未來的理由。
我想是人生終不後悔的所有回憶。
空無一人的在教室。
我戴著耳機趴在桌上。
夏天的蟬聲、五月天的音樂。

這是一部我反復看的電影。

那是一個瞬間長大的夏天。
從清晨五點到七點的時段。
是我目前生命中最後僅有的自由了。
我從來都不知道。
這個世界失去一個人。
對我會是這么的重要。
因為對我來講。
你不只是朋友。
你是和我一起面對未來的夥伴。

是不是在這個世界上。
不管是多美麗的未來。
都有可能變成過去。
甚至有些你期待的未來。
根本就不存在。

一直到現在,
我還記得你轉學來我們班上的自我介紹。
你知道嗎?要不是當時你轉學來我們班上。
我可能會一直獨來獨往到畢業。
沒有任何朋友。
所以,不管你相不相信。
我一直相信我的未來一定會有你存在。
我記得我們約定好的,我們都不要重考。
等當完兵存夠錢,再一起去英國。
去玩,去混。
所以對我對我而言。
那是我們一起架構出來的未來版圖。
一起約定好的未來世界。

那現在呢,你已經離開了。

直到那時我才清醒。
原來放在脆弱生命面前的青春。
未來,是那麼的渺小而不重要。
現在我才開始了解。
那些被我們消耗過的痕跡。
終究會有消失的一天。

你是誰,教我勇敢的挑戰全世界。

你說 昨天太近 明天太遠 現在 我終於懂了

你和我,最後都要回歸地平線。

你在等什麼?
我在等,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情。。。
那我陪你一起等

好象過了很久。
那個時候的我們。
經過了史上最強的地震。
亂七八糟的教改。
接著,我們喜歡上了一個又一個的人。
唱片一張又一張的買。
總算是撐過了那個。
瘋狂的卻又無法做自己的年代。

然後真的過了很久很久以後。
整理房間的時候,重聽了以前的舊CD。
那是我高中最喜歡的一首歌,五月天的擁抱。
時間突然強勢的帶我回到那個時空。
大學放榜的那一天。
球賽打輸的那一天。
還在聽演唱會的那一天。
被男生拒絕的那一天。
挑染頭發的那一天。
你轉學的那一天。
以及你離開這個世界的那一天。

我從來不會想說。
那種如果如果時光可以倒流的話。
因為,如果時光真的可以倒流。
這一切,就不會這么珍貴。

五月天這次《最真傑作選》在一首一首回顧過去五張經典的過程中。
團員最驕傲也最珍惜的不是什麼豐功偉績。
反而是當反復聆聽五個人一起完成的六十幾首單曲時。
沒有一首歌有任何對不起自己的慚愧。
他們一直很期望知道:
這些伴隨著許多六七年級生成長過來的世代記憶。
到底在大家生命中留下了什麼。
他們真的在乎:
五月天五個人用每一段生命換來的音樂故事。
是真實刻劃在每一個人身上的。
這樣的期望與在乎最後促成了這張專輯最早跟所有歌迷見面的一份禮物。
也成為唱片史上最獨特最具藝術價值的一份預購贈品。
一部名為《未來》的音樂概念電影。

7年級生的新銳導演陳正道
作品: 距離(第一部作品,入圍台北電影節最佳劇情片)
狂放(入圍威尼斯、東京影展)
最近才完成了他第一部商業長片《宅變》。
在求才若渴的國片界備受囑目。
更令人驚嘆的是他才二十四歲就完成許多人。
一輩子不敢想的夢想拍出了屬於自己的商業電影。
其實這位備受許多國際買片人期待的七年級導演。
在三年前未滿二十歲時就拍了他生平第一支商業作品:
五月天的音樂錄像帶"闖"。

陳正道一直覺得是五月天給了他第一次機會。
雖然一直開玩笑說:我從來就不是五月天的Fans。
但在我還是很喜歡五月天"撫摸"及"擁抱"這兩首歌。
到現在騎摩托車時都還會哼著"溫柔"這首歌。
他一直覺得不管是不是五月天的歌迷。
其實五月天的歌在很多人的成長經驗里是無所不在的。
所以他在完成自己生平第一個大夢後。
就主動跟唱片公司提出了要拍一部"主角不是五月天。
以五月天的音樂當主角"的電影。

最初提案時只是為了取得唱片公司。
及五月天同意授權錄音著作及詞曲創做的使用。
沒想到劇本大獲五月天及唱片公司激賞。
雙方一拍即合促成了這個唱片史無前例最特別的預購贈品。
也讓這位十七八歲騎車就哼五月天。
十九二十歲就拍五月天MV的天才導演。
一償拍出一部七年級生共同成長記憶電影的夙願。
也讓充滿新新人類思考的他都不得不承認緣份與命運的奇妙!

陳正道說:"這個劇本基本上是很真實和瘋狂的。
劇中三位高中生的生活因為五月天的音樂而產生了糾結。
而現實中在台灣高壓教育體制底下。
高中生之間的戀情是不被允許的。
每個人都需要為了聯考升學參加補習…..
面對不完的被要求及禁忌。
但我想這也是每個人在求學過程中曾經經歷過的壓力。
例如我在劇中安排學生在老師車頂或辦公桌上尿尿。
被老師沒收手機時氣憤的拿桶水潑向正在上課中的老師。
這些雖然只是瘋狂的幻想。
但也是每個人在求學時期曾經有過的想像畫面吧!
同時這也是我在五月天音樂里所感受到的力量: 天真、勇敢、害怕及壓抑。
這些曾經伴隨著求學時一起成長不管是否痛苦或快樂的畫面。
我想藉由五月天音樂對他們的影響。
再一次用《未來》這部音樂概念電影把過程重新的刻劃出來。
而至於在選角方面。
我大膽用了觀眾比較不熟知的新面孔如:
張鈞寧、 吳君強、巴萬伊丸等人。
為了就是不讓觀眾對演員有先入為主的印象。
進而快速的進入我想架構的故事當中。
學生的青澀直接和不矯情,也是我想傳達的重點。"

而五月天在看過這部用他們的新舊音樂創作。
交叉完成的音樂概念電影《未來》時。
團員們除了驚訝外還充滿著驚喜。
阿信說: 我從來不知道我們的音樂
可以讓導演用另外一個角度拍攝出這么傑出的電影作品。
導演在情緒上的處理太深刻了。
我跟怪獸、石頭看了好幾次都還覺得不過癮。
至於劇中男主角用比較瘋狂的方式發泄對老師不滿情緒的部分。
怪獸說: 在看過《未來》這部電影後。
那幾天我做了一個奇怪的夢。
夢裡面我拿著重型加農炮直接把整個學校轟掉。
石頭則曾在中學時期把躲避球打進訓導處里。
阿信因為求學時期一直都是個乖小孩。
所以沒有什麼反動的機會製作發泄管道的情緒。
而導演搶先啟用周傑倫日前宣布要拍的電影《艋舺》女主角張鈞寧。
更讓五個成員戲稱如果高中有認識氣質這么迷人的女生。
我們一定早就寫出比現在更多的好歌了!

阿信另外還補充說。
《未來》這部全長三十五分鍾的音樂概念電影放在《最真傑作選》
裡面當贈品老實說是真的有些奢侈的。
不過因為這張《最真傑作選》是五月天這出道六年以來的音樂總整理。
除了音樂作品上我們要把最好的獻給喜歡五月天的朋友之外。
《未來》這部電影雖然在製作上成本太高同時也費時費力。
但我跟團員們在討論後還是希望。
把這部音樂概念電影提前交出來和歌迷們一起分享。
也希望能借這部短篇製作的電影《未來》。
讓大家從不同的角度。
重新聆聽五月天這六年來的努力。
不只在你的耳朵里。
更在你的生命里…

*本文資料引用自五月台官方網站。
相關文字引用自個人空間 宏德的炒麵館。
圖片及其影像文字來源於VERYCD及影片台詞。
本站僅為引用。版權歸滾石唱片及五月台所有。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請勿用於任何商業用途。

[color=Red]在想,為什麼不叫《FUTURE 》而是IN THE DAY TO COME .

我們是不是更站在現在的點上,未來對於我們來說是期待又無奈的?
該來的時候會來的,我們躲不掉。
我們會束手就擒

一塊塊的日子拼成了現在的生活,
也將黏合未來的天天

未來是完美的切合,還是參差不齊,稜角分明,
就像現在的我們,不曾改變些什麼?


因為五月天,不僅僅在五月的日子裡可以感受青春的分分秒秒

『肆』 評價魏德聖執導的電影《賽德克·巴萊》

很久沒有看到這么深入靈魂的演出啦,很贊

『伍』 2000年到2012年所有的經典電影

賽德克•巴萊的台灣人民的抗日;英雄的,但不是這邊的高大全式的英雄;悲劇的,卻有一個所有正劇難以企及的氣場。歷時12年,台灣影史最大製作,台灣最高票房…繼《海角七號》之後,魏德聖的第二部劇情長片就是這樣的霸氣外露。然而,更多的觀眾恐怕是因為「魏德聖」這個名字而關注這部影片的。08年的首部劇情長片《海角七號》技驚四座,片中精準的細節把握、出彩的原創音樂、豐滿的人物塑造無不令人驚嘆,魏德聖因此聲名鵲起。這次,魏導以一個高難度的題材似乎想把台灣電影推上一個新的高度,然而,這終究是一部有很多遺憾的平平之作(我這里說的是154分鍾的國際版)。

1、台灣的「日本情結」,魏德聖試圖找出源頭

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後,日本對台灣進行了長達半個世紀的殖民統治。這半個世紀理所當然給台灣文化、社會、乃至台灣人民的思想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記,無論結果好與壞,這都是我們必須承認的。台灣與日本的關系一直處於一種愛與恨的糾纏不清中。台灣電影(或者台灣文化)的「日本情結」向來很深,單從近20年來看,從1989年侯孝賢的《悲情城市》到2000年楊德昌的《一一》,再到2008年魏德聖的《海角七號》,台灣電影一以貫之地延續著這種情結。到《賽德克·巴萊》,魏德聖直指日本的殖民統治,試圖找到這個情結的源頭。在第68屆威尼斯電影節的記者會中,魏德聖表示這部電影對於台灣人來講有一種心理治療的功能,台灣人對於日本的愛恨不是那麼容易理解的,「你給我一顆最美麗的琉璃,卻踩爛我家裡的土地,回到仇恨的原點才能化解仇恨。」彩虹美在並置在一起的每個顏色都是獨立的存在,但是顏色不會去互相干擾,今天不只是台灣,世界上最大的問題,就是顏色在干擾顏色。魏導希望能透過完整的呈現一段仇恨的歷史去化解關於仇恨、遺憾、愛情、親情、友情等等的問題。

然而,那段歷史在魏德聖的鏡頭下卻是無止境的嗜殺。我不是說嗜殺不是歷史,為了不至於觀眾在150分鍾內睡著,這種嗜殺必不可少,但為了嗜殺而嗜殺顯然難以取得觀眾認可。影片一開始便是馬赫坡和屯巴拉爭奪獵場的場面(莫那·魯道和鐵木·瓦力斯這一族群內部的矛盾從此貫穿全片,成為一條敘事線),之後是日本佔領台灣,開始鎮壓反抗並最終使得當地民眾屈服,60分鍾後影片直接跳到1930年,「霧社事件」拉開帷幕。1930年之前的歷史本應該讓我們看「日本情結」的始源,但在並不短的60分鍾內,導演什麼也沒有呈現。沒有日本人的暴力統治(因為木頭的事而引發的沖突強度顯然不夠),也看不到什麼親民形象,男主角在默默忍受,年輕人肝火很旺——盡管讓他們憤怒的原因在影片中並沒有多少有力的交代。這樣的處理讓「霧社事件」的到來在缺乏情感鋪墊的情況下很難讓觀眾有一種壓力下巨大釋放的快感。或者可以這樣理解,1930年之前的台灣民眾還處於一種憤怒和試圖反抗的狀態,「霧社事件」後他們放棄了反抗,融入了日本文化,台灣的「日本情結」更多地產生於之後。如果這樣的話,魏德聖的心理治療又從何談起。

2、叢林戰,毫無邏輯的廝殺

霧社事件發生,影片漸漸步入高潮。突襲日本人霧社公學校集會的那場戲相當精彩,此後莫那·魯道退回叢林、日軍大舉進攻的高潮戲便陷入毫無邏輯的混亂。前半段我們不知道莫那·魯道在干什麼,只有一群孩子在跑來跑去,爆破、槍殺,來來往往雖然很精彩,可是觀眾看不清頭緒,只知道他們在打。後半段,莫那·魯道領導了反擊,依然沒有清晰的邏輯。我是說這樣的叢林戰其實可以拍的非常吸引人,《野戰排》提供了絕佳的例子,莫那·魯道完全可以做一個智勇雙全的領導者,策劃一個詳細的防禦或者攻擊方案,把部族擅長山地游擊的特長發揮出來。這樣做不僅可以為影片提供一些懸疑和驚悚元素,也有利於把緊張的情緒感染給觀眾。編劇魏德聖似乎忽略了這一點,只顧突出部族的勇猛。造成這樣結果的原因,一是類似的叢林戰在台灣電影甚至華語電影中少之又少,魏德聖沒有可直接借鑒的經典範例,二是魏導在編劇和場面調度方面還有所欠缺。

3、華而不實的特效,虛假而做作

台灣版中有多達1800個特效鏡頭,微縮版中仍然留下不少。最虛假的特效鏡頭發生在叢林戰中,日本人的迫擊炮轟炸山林,畫面連續呈現5、6個爆炸效果,爆炸發生在炮彈撞在樹木以後,換話句話說爆炸發生在空中,空中爆炸的好處在於它避開了地面的樹木和人體被炸後作散射狀的殘酷效果,當然這個好處是對製片方來說的,省了不少銀子,對觀眾來說那些火紅的像花一樣的爆炸更像是一朵朵煙花,只有視覺上無關痛癢的刺激,況且連上乘的煙花都算不上,製作太拙劣,一眼看穿。類似拙劣的特效還有一個活人被手雷分解以及最後莫那·魯道帶領族人跨越彩虹橋橋斷的場面,等等。

4、女人,這次連花瓶都算不上

我們原本以為英雄背後一定有一個或幾個不平凡的女人。然而在這部戲中,一個都沒有。魏德聖不願花篇幅塑造哪怕一個有鮮明特徵的女人。唯一有點印象的是巴萬的媳婦,她說了一句「不要以為我不知道你們男人在計劃什麼」。一句台詞能有什麼意義?魏德聖眼中,男人在計劃什麼跟女人無關,男人是英雄,要拯救靈魂,女人穿著和服唯唯諾諾照顧孩子就是了。很難想像在一部英雄史詩片中,女人的地位被忽略到了如此低下的地步。男權社會固然是以男性為中心,歷史也是為男性所書寫,而在表現一個民族不屈的靈魂時,那些養育男人的女人就沒有絲毫表現一點本民族氣質的可能?在男人被屠殺,部族面臨滅亡時,就只剩下最後的自縊?很難想像《賓虛》中沒有埃絲特,《勇敢的心》沒有伊莎貝拉會變成什麼樣子。

5、部落間的仇殺,喧賓奪主

影片結束於馬赫坡部落和屯巴拉部落在水中的廝殺。毫無疑問,這兩個部落間的矛盾構成了影片的副線。我們不懷疑部落間存在的不共戴天的仇恨,但我們沒有想到,在共同的異族敵人面前,它們最終還是沒有和解,而且在影片的高潮處它們的矛盾也激化到了高潮,以至於那長時間的水中廝殺搶走了莫那·魯道英勇跨越彩虹橋時悲壯氣魄的戲份。我們理解導演的用意,賽德克族的性格決定了它們不受異族奴役的同時也不會受同族壓迫,「真正的人,可以輸掉身體,但一定要贏得靈魂」,這句話不論對內對外都一樣適用,因此,可以說賽德克族內部的矛盾是表現賽德克族性格必不可少的。矛盾的結果是屯巴拉部落最終屈從了日本人,協助不擅長山地戰的日本人屠殺同族人。可是這樣的結果難道還不夠嗎,導演非得要一個宏大的最終的結局嗎?最後長時間的水中廝殺是作者的痛心?對歷史的反思?還是僅僅是一個最終的落場?但無論如何,最後那過分細膩和煽情的描述不免有些喧賓奪主。

出彩的音樂,令人窒息的美景,「史詩」般的氣場

音樂其實已經不能用出彩來形容,原住民那恢弘的歌聲和悠遠的意境幾乎主宰了整部影片。我相信導演為影片的音樂下足了功夫,因為導演相信音樂在這部影片中已不再僅僅是烘托效果、製造情緒那麼簡單,導演讓它賦予了敘事功能,主題曲與影片的相符和配合程度幾乎可以替代任何敘事。片中莫那·魯道與父親嘹喨動聽的《賽德克·巴萊之歌》(二重唱)令人動容,「這是我們的山唷,這是我們的溪唷,我們是真正的賽德克巴萊唷…」歌聲似溪水般流淌,像誦經般訴說,這是賽德克族靈魂的呼喚。這樣的歌聲,這樣的情景足以載入電影史冊。此外,本片的山林之景實在美的讓人窒息,樹林、溪水、吊橋、深崖、櫻花、彩虹,所有的景配上穿著特有民族服飾的人,鏡頭始終那麼干凈、唯美,意境悠遠,令人無限嚮往。影片的演員選擇,無論是飾演青年莫那·魯道的游大慶還是飾演中年莫那·魯道的林慶台都表現的非常出色,兩位素人演員的成功在於,他們身上有一種體現原始部落民族本色的氣場,這樣的氣場為影片的「史詩」氣質增色不少。

史 黑烏鴉的羽毛比血純潔——圍牆上的

『陸』 塔道歐臏巴萬佐冢是哪部電影里的人

最後的武士

『柒』 台灣人我想知道,賽德克巴萊歷史上真的抗日嗎主要是什麼少數民族

歷史上賽德克巴萊真的有抗日。賽德克族是台灣原住民的一個族群,原本被列為泰雅族的一支,經過多年的正名運動,終於在2008年4月23日成為第14個台灣原住民族。

日本昭和5年(1930年)10月27日,殖民地政府為紀念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而舉行台灣神社祭。於霧社地區舉行聯合運動會,此時日人警備鬆弛。

賽德克族霧社群(即德奇達雅群)之馬赫坡、荷歌、波亞倫、斯庫、羅多夫、塔羅灣等6部落抗日的賽德克族等共約1,200人(戰斗人員僅300多人),趁霧社地區晚秋季節之破曉時分,由霧社群馬赫坡社頭目莫那魯道首先發難,分數隊襲擊附近的警察分駐所十三處;

並同時襲擊霧社警察分室、學校、郵政局、日本人宿舍等,切斷通往外地的電話線,此次行動獲得槍支180挺和彈葯23,037發。共殺死日本人134名(包含婦孺)、及誤殺2位著日人服裝的台灣人,並殺傷215人。

(7)巴萬是什麼電影呢擴展閱讀:

《賽德克·巴萊》講述了台灣世居少數民族抗日英雄莫那魯道的事跡,許多觀眾都是通過這部電影加深了對這位歷史上真正存在的英雄的認識。

莫那巴萬說,8歲那年秋季的一天讓他印象深刻,莫那魯道唯一倖存的女兒馬紅莫那在落日余暉中牽著他的手往山上爬,「爬到一個平台上面,然後跟我說『我們才是這塊土地的主人』」。在家鄉崇山峻嶺深處有很多的岩窟,那是族人當年抗日時躲避的場所和基地。

莫那巴萬認為,歷史不容篡改和扭曲,教育的力量比想像的更大。增強族人對本族文化的認同是需要他們努力的地方,這樣他們才能立足生根。「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我們除了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也要展望未來,闡述和發揚比較高的人性價值,追求和平。」莫那巴萬說。

『捌』 關於五月天音樂電影

《未來》,《五月之戀》,《近在咫尺的愛戀》,《追夢之旅》(追夢3DNA)
五月天的相關作品的電影有《星空》,《盛夏光年》
希望對你有幫助~!

『玖』 求台灣電影《賽德克巴萊》完整版 4個半小時的 要高清 郵箱[email protected]

譯名賽德克·巴萊(上)太陽旗 (下)彩虹橋
片名Warriors Of The Rainbow:Seediq Bale
年代2011
地區台灣
片長274 Mins
類別劇情 / 戰爭 / 歷史
語言賽德克語 / 日語 / 台語
IMDB評分 7.5/10 (1,062 votes)
IMDB鏈接
導演魏德聖 Te-Sheng Wei
主演林慶台 Qing-tai Lin … 中年莫那魯道
游大慶 Da-qing You … 青年莫那魯道
馬志翔 Zhixiang Ma … 鐵木瓦利斯
徐若瑄 Vivian Hsu … 高山初子
安藤政信 Masanobu Ando … 小島源治
田中千繪 Chie Tanaka … 小島源治妻
河原佐武 Sabu Kawahara … 鎌田彌彥
溫嵐 Landy Wen … 馬紅
羅美玲 Lo Mei-Ling … 川野花子
馬如龍 Ju-Lung Ma … 漢人交易所頭人
鄭志偉 … 巫金墩
吳朋奉 Pong-Fong Wu … 起義漢人
蘇達 Soda Voyu … 花崗二郎
徐詣帆 Yi-Fan Hsu … 花崗一郎
林源傑 Yuan-Jie Lin … 巴萬·那威

簡介

從前從前…在遙遠的台灣山地里,有一支信仰彩虹的民族。 有一天他們遇見了來自北方一個信仰太陽的民族, 他們為了彼此的信仰而互相戰爭… 可是他們卻忘了,原來他們信仰的是同一片天空… 賽德克,一個位於台灣山區、信仰彩虹的民族,他們居住在山嵐繚繞的世外桃源,過著生態平衡的生活,族裡馬赫坡社出了一位英雄人物﹘馬赫坡社頭目之子莫那魯道,首度「出草」獵回異族人頭而聲名大噪,自此各部落間無人不曉這個名字。但好景不長,日治時代的來臨,賽德克族被迫改變原本生活,多數族裡男人搬木服勞役,而女人淪為幫佣,眼看祖先辛苦建立的家園和獵場,在日方統治下逐漸消失,感到痛心的莫那魯道,內心深信祖靈訓示,唯有在自己的獵場,通過重重的試煉,在臉上紋上驕傲的印記,成為真正的賽德克人,在死後才能走上讓祖靈認同的彩虹橋。 一九三○年,馬赫坡社新來的日警因誤會和族人起沖突,自此馬赫坡社便活在恐遭日警報復的陰霾里,賽德克年輕人群聚要求戰斗總頭目莫那魯道帶領他們反擊日本人,莫那清楚知道這是場必輸的戰役,更將賭上滅族危機,但他明白唯有挺身為民族尊嚴反擊,才能成為「真正驕傲的賽德克人」,於是率領族內年輕人血祭祖靈,准備奪回屬於他們的獵場。短時間內各部落紛紛起義,所有族人集合前往霧社公學校的運動會,三百個頭綁白布起義的族人,發起為民族尊嚴而戰的公學校大戰…。 附加資料可能由生產商、供應商或第三者提供,並可能只有原文內容。

上集:太陽旗

其中,上集以象徵日本的〈太陽旗〉為名,由1895年日軍佔領台灣開始,演至1930年霧社沖突,並醞釀著眼於霧社公學校事件爆發前後的描述。

昭和5年10月27日(西元1930年),台灣總督府為紀念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薨去,而舉行台灣神社祭,霧社地區則照例舉行聯合運動會。當聯合運動會開幕,所有日人、警察及其眷屬齊聚公學校之際,賽德克霧社群之馬赫坡、荷戈、波亞倫、斯庫、羅多夫、塔羅灣等六部落賽德克族人,由霧社群馬赫坡社頭目莫那·魯道率領發難。

當日清晨,霧社公學校(現今台電萬大電廠霧社分部)運動會,由能高郡守小笠敬太郎主持開幕典禮,其他日本人都前來觀禮,這時候預先埋伏的塞德克勇士,在莫那·魯道攻擊號令下,立刻展開猛烈的突襲,在一陣毫無預警的混戰中,將運動場內134位日人一一撂倒砍殺。

另一方面,莫那·魯道命令次子巴索·莫那(Baso Mona)潛入馬赫坡山取材地、襲擊日警,並命長子達多·莫那(Tado Mona)潛入馬赫坡社警察駐在所,亦將日警及其眷屬全數格斃。後分成數隊,切斷日人對外的所有電話線路,陸續襲擊各部落之警察駐在所,擄護彈葯、槍械。藉此向霧社地區的各個部落宣告,反暴統治之聖戰已經開打,終致紛紛群起向應。

在震驚憤怒之餘,日軍旋即調度派遣駐扎台中、花蓮的步兵與警力,區分兩路向霧社方面挺進;莫那·魯道率領族人抗敵纏斗、輾轉退守馬赫坡石窟。一場雙方分別為了資源與報復圍剿、祖靈與靈魂尊嚴的異族戰端,就此揭開序幕……

下集:彩虹橋

下集〈彩虹橋〉則進一步描述日軍大隊兵力進犯,與莫那·魯道帶領賽德克族浴血抵抗的過程,並深入刻畫族人從容犧牲後,越過彩虹橋回歸祖靈的故事。

接續上集賽德克族發動公學校沖突事件,致使日人遭遇殖民佔領以來最大的統治危機後,日本駐台陸軍少將鎌田彌彥銜命調動高達三千名以上的軍警,挾以山炮、機槍等優勢武力,聯合前往霧社討伐。

另一方面,原先對部落友善的巡查小島源治,也因自己的妻兒在運動場上死於非命,憤怒痛苦地完全失去理智,而強迫莫那·魯道的世仇、屯巴拉社頭目鐵木·瓦力斯出兵,協助日人打這場毫不擅長的山區游擊戰。

然而,世代山居的賽德克族熟悉當地絕壁地勢,導致增援的日軍部隊始終久攻不下,傷亡無數。眼看清剿不力,日軍於是改以派遣飛機投擲毒氣彈,形成了原住民以獵槍、柴刀、木棍等原始武器,對抗飛機、大炮的局勢。經過近一個月的激烈對峙,抗日族人死傷慘重;賽德克婦女此時也為了使自己孩子、丈夫無後顧之憂,於是紛紛先行上吊自縊;殘存的男人們則在臉孔紋上賽德克記號,誓死抵抗、寧死不屈。

原本發誓要一天拿下霧社的鎌田彌彥,至此也不得不衷心佩服莫那·魯道的驍勇善戰,深深感嘆:「三百名戰士抵抗數千名大軍,不戰死便自盡……為何我會在這遙遠的台灣山區見到我們已經消失百年的武士精神?……是這里的櫻花開得太艷紅了嗎?」

為了靈魂自由,不懼犧牲戰死的賽德克族人與勇士,越過彩虹橋、回歸祖靈的旅程也於焉展開……

下載頁面:http://www.piaohua.com//html/zhanzheng/2012/0420/24178.html
274分鍾的,迅雷下載,BD藍光高清,滿足你的要求了,滿意的話請給滿意答案並採納,謝謝了

『拾』 電影《賽德克·巴萊》的主角莫那,最後的結局如何

莫那死了,是自殺。最後獵人找到了莫那的屍體,電影分上下兩集,結局在第二集(彩虹橋)

故事最後,日軍使用飛機投擲路易氏毒氣彈,演變成原住民以獵槍、番刀、木棍等原始武器,對抗飛機、大炮的局勢。經過近一個月的激烈對峙,抗日族人死傷慘重;賽德克婦女此時也為了使自己孩子、丈夫無後顧之憂,於是紛紛先行上吊自縊;殘存的男人們則在臉孔紋面,以賽德克記號,誓死抵抗、寧死不屈。

抗日戰士反攻被日軍佔領的馬赫坡,巴索·莫那、巴萬·那威、烏布斯等戰死,幫助日軍作戰的鐵木瓦歷斯也被抗日的原住民殺死。原本發誓要一天拿下霧社的鐮田彌彥,至此也不得不衷心佩服原住民的驍勇善戰。馬紅·莫那被日本醫生救起,又被派去勸降達多·莫那。

達多·莫那拒絕投降,在賦予馬紅·莫那延續家族的使命後上吊自盡,莫那·魯道在家人死後亦於森林裡飲彈自盡。至此,原住民抗日行動正式告敗。四年後,一名原住民獵人發現莫那·魯道的屍體,同時看見戰死的原住民英靈昂首闊步走過彩虹橋。

(10)巴萬是什麼電影呢擴展閱讀:

《賽德克·巴萊》劇情簡介——

故事起始於19世紀末,世居台灣島上的高山原住民賽德克族,向來以恪守祖先訓示,遵循四季流轉的方式,過著狩獵、農耕、編織、等各式傳統的山林部落生活。

然而,1895年(清光緒21年、日本明治28年)馬關條約簽訂,台灣割讓,進入了台灣日治時期,日本政府為了豐富的山林礦業資源,對各原住民部落採行嚴酷的理蕃政策。賽德克族逐漸被迫失去自己的文化與信仰,男人必須搬木頭服勞役,不能再馳騁山林追逐獵物;

女人是幫佣,不能再編織綵衣。最重要的是,他們被禁止紋面,逐漸失去了賽德克族的傳統信仰圖騰。驍勇善戰的賽德克族馬赫坡社首領莫那·魯道見證了30年來的壓­迫統治,看著族人過著苦不堪言的日子,心中反抗的種子逐漸萌生。

閱讀全文

與巴萬是什麼電影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日本有部游戲的電影叫什麼 瀏覽:343
隔壁的日本妻電影迅雷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495
生化危機終章電影天堂下載 瀏覽:281
鎖龍井電影完整片 瀏覽:149
下五洋捉鱉哪個電影中出現過 瀏覽:596
電影音樂的認識 瀏覽:916
女生不願意看電影怎麼回答 瀏覽:557
足球旋風女隊電影完整版 瀏覽:555
乳母動漫電影網站 瀏覽:288
好看的現代戰爭電影大全集 瀏覽:7
神馬午夜888不限制電影 瀏覽:634
韓國最新15禁愛情電影 瀏覽:705
陳冠希跟謝霆鋒電影有哪些 瀏覽:615
台州哪裡電影院著火 瀏覽:456
電影院取票機一般在哪裡 瀏覽:921
軍迷二戰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421
如何看英文字幕得電影 瀏覽:696
電影弓的主題曲 瀏覽:836
after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390
雙男主微電影 瀏覽: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