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世界上最長的畫是
墨西哥蒙特雷市藝術家菲萊蒙·特里維諾花費6000小時,用光了800根鉛筆,最後繪出了一幅長達400多米的鉛筆畫(上圖)。日前,這幅創紀錄的鉛筆畫終於獲得了吉尼斯世界紀錄總部的認可,被宣布為世界上最大最長的鉛筆畫。從2004年7月到2005年8月,特里維諾廢寢忘食地開始創作這幅鉛筆畫,這幅鉛筆畫是對人體心臟和循環系統的藝術表達,畫中還包含著鴿子、幾何圖形、數百米長糾纏的管子等象徵符號。
特里維諾稱,他之所以廢寢忘食創作這幅400多米長的鉛筆畫,是想實現打破吉尼斯世界紀錄的夢想,為了實現這一夢想,他甚至忽視了自己的健康,他繪畫時屢屢忘記吃東西、睡覺甚至喝水。在創作這幅「世界最長鉛筆畫」的過程中,他曾經7次因為遭遇脫水而被送進醫院。
雖然特里維諾2005年8月就完成了這幅「世界上最長的鉛筆畫」,但由於缺少展覽場所和申請費用,他始終沒能成功申請吉尼斯紀錄。直到最近,終於有人願意展覽他的「最長畫作」,並贊助給他600美元的吉尼斯紀錄申請費,特里維諾才圓了自己進軍吉尼斯世界紀錄的夢想
『貳』 讓你靈魂震撼的文學作品有哪些
我看到浩瀚的海洋、黎明和黃昏;看到美洲的人群、一座黑金字塔中心一張銀光閃閃的蜘蛛網看到;一個殘破的迷宮(那是倫敦);看到無數眼睛像照鏡子似的近看著我;看到世界上所有的鏡子,但沒有一面能反映出我;我在索萊爾街一幢房子的後院看到三十年前在弗賴本頓街一幢房子的前廳看到的一模一樣的細磚地;我看到一串串的葡萄、白雪、煙葉、金屬、礦脈、蒸汽,看到隆起的赤道沙漠和每一顆沙粒,我在因弗內斯看到一個永遠忘不了的女人,看到一頭秀發、頎長的身體、乳癌,看到行人道上以前有株樹的地方現在是一圈干土;我看到阿德羅格的一個庄園看到菲萊蒙荷蘭公司印行的普林尼《自然史》初版的英譯本,同時看到每一頁的每一個字母(我小時候常常納悶,一本書合上後字母怎麼不會混淆,過一宿後為什麼不消失);我看到克雷塔羅的夕陽彷彿反映出孟加拉一朵玫瑰花的顏色;我看到我的空無一人的卧室;我看到阿爾克馬爾一個房間里兩面鏡子之間的一個地球儀,互相反映,直至無窮;我看到鬃毛飛揚的馬匹黎明時在裏海海灘上賓士,我看到一隻手的纖巧的骨胳,看到一場戰役的倖存者在寄明信片,我在米爾扎普爾的商店櫥窗里看到一副西班牙紙牌,我看到溫室的地上羊齒類植物的斜影,看到老虎、活塞、美洲野牛、浪潮和軍隊,看到世界上所有的螞蟻,看到一個古波斯的星盤,看到比阿特麗斯的書桌抽屜寫給卡洛斯·阿吉蒂諾的淫穢,令人難以置信但真正的信(寫作信使我顫抖),我看到查卡里塔一座受到膜拜的紀念碑,我看到曾是美好的貝亞特麗絲的怵目的遺骸,看到我自己暗紅的血的循環,我看到愛的關聯和死的變化,我看到阿萊夫,從各個角度在阿萊夫之中看到世界,在世界中再一次看到阿萊夫,在阿萊夫中看到世界,我看到我的臉和臟腑,看到你的臉,我覺得眩暈,我哭了,因為我親眼看到了那個名字屢屢被人們盜用、但無人正視的秘密的、假設的東西:難以理解的宇宙。
我感到無限崇敬、無限悲哀。
『叄』 一個老片,特工電影,好像是根據漫畫改編的,兩個特工穿越到過去,主角菲萊蒙,莫塔德羅,是光頭的
按照這個主角的名字搜索了一下 沒有搜到
『肆』 電影《犬之力》到底是在講什麼有哪些值得深思的細節
《犬之力》是由簡·坎皮恩執導,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柯蒂·斯密特-麥菲、克斯汀·鄧斯特、傑西·普萊蒙主演的劇情電影,該片於2021年9月2日在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首映。
該片改編自托馬斯·薩維奇的同名小說,講述了菲爾在弟弟喬治與寡婦蘿絲結婚後,用各種方法霸凌蘿絲母子,卻走向了意想不到的結局的故事。
相關簡介
該片是導演簡·坎皮恩從影以來,其拍攝的首部以男性為主角的作品。
雖然影片中的故事發生在美國蒙大拿,但該片的實際拍攝地卻在紐西蘭奧塔哥。
由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原因,一直到拍攝結束,導演簡·坎皮恩都沒有和為該片配樂的強尼·格林伍德見過面 。
『伍』 希臘劇是什麼
希臘戲劇 希臘戲劇
Greek Drama
希臘戲劇分古希臘戲劇(公元前6世紀末~前2世紀末)和近代希臘戲劇(16世紀中~20世紀)。
古希臘戲劇 分悲劇、羊人劇、喜劇、摹擬劇。
「悲劇」一詞在希臘文里作tragoidia,意思是「山羊之歌」。「悲劇」一詞用到古希臘戲劇上,可能引人誤解,因為古希臘悲劇著意在「嚴肅」,而不在「悲」。
悲劇起源於民間歌舞。古希臘農民於收獲葡萄時節裝扮成牧羊人,舉行歌舞,崇拜酒神狄俄尼索斯,這種歌叫做「酒神頌」。表演時,臨時編幾句詩來回答歌隊長提出的問題,講述酒神在人世的漫遊和宣教的故事。泰斯庇斯首先採用第一個演員來表演悲劇。埃斯庫羅斯首先增加第二個演員。有了兩個演員,才能有正式的對話,才能表現戲劇沖突和人物性格,因此埃斯庫羅斯被稱為悲劇的創始者。第三個演員是索福克勒斯增加的。
公元前534年雅典城創辦「大酒神節」,泰斯庇斯首先在這個節日里把酒神頌化為悲劇。公元前6世紀末,雅典民主政治提倡集體生活,人民大眾的思想情感要求用集體方式表達,惟有戲劇才能滿足這種要求,因而戲劇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古希臘劇中的人物通常只有六七人,這些人物由3個演員輪流扮演,女角色由男演員扮演,戴面具,不使用假嗓。演員的動作緩慢而富於節奏,靠姿勢和聲音來表達情感。
古希臘悲劇的題材多半取自荷馬史詩,通過神話和英雄傳說反映當時的社會現實。這些悲劇接觸到命運觀念、宗教信仰、國際與國內戰爭、政治問題、民主制度、社會關系、家庭問題,並且提出了悲劇詩人對這些問題的看法。
古希臘劇場是露天的。觀眾席位於斜坡上,形如展開的摺扇,能容納一萬多人。觀眾席前面有一個圓場,歌隊和演員在圓場上表演,舞台是公元前4世紀下半葉才興建的。
古希臘劇場上有自殺而無他殺。殺人流血的事件以及不易表演的場面,一般由傳報人傳達,不在圓場上表演。
古希臘的戲劇演出始終有歌隊。隊員一般不戴面具,他們的服裝輕飄鮮明,可作為劇景的裝飾。歌隊跳舞、唱歌,安慰劇中人物,對劇中事件發表感想,向觀眾解釋劇情,代表詩人發表意見。歌隊最大的作用是代替幕,歌隊唱一支歌,劇中的時間和地點可以發生變化。
泰斯庇斯之後有 3個重要的悲劇詩人。第一個是科里洛斯。他於公元前523年左右首次參加比賽,40年中寫了160部劇本。第二個是普拉提那斯。他於公元前500年左右同科里洛斯爭奪戲劇獎賞。他寫了50部劇本。第三個是佛律尼科斯,他首先引進女性人物,首先寫歷史劇。他的《米利都的陷落》寫小亞細亞的希臘殖民城邦米利都於公元前494年被波斯國王大琉士攻陷的事,演出曾引起全場觀眾流淚,詩人因此被罰1000希臘幣。
早期狄俄尼索斯節戲劇表演場面
此後雅典產生了 3大悲劇詩人。第一個是埃斯庫羅斯。他使悲劇具有了深刻的內容和完備的形式。他的悲劇布局比較簡單,抒情氣氛十分濃厚,人物氣魄雄偉,風格庄嚴崇高,雄渾有力,有些誇張。第二個是索福克勒斯。他使悲劇藝術臻於完善。他的悲劇布局復雜、嚴密、完整,人物性格鮮明,風格朴質、簡潔。第三個是歐里庇得斯。他善於描繪人物的心理,風格比較華麗,語言流暢,接近口語,十分自然。
公元前 5世紀還有兩個著名的悲劇詩人。第一個是伊翁。他寫了40部劇本,其中有喜劇。第二個人是阿伽同(約公元前445~前400?)。他的名聲僅次於 3大悲劇詩人。阿伽同首先虛構人物和情節,他的歌曲纖細曲折。
公元前4世紀,雅典在內戰中失敗之後,民主政治衰落了,悲劇也隨之衰落。這個世紀比較有成就的悲劇作家是阿斯提達馬斯,他寫了很多劇本,甚是有名。他的同名的兒子寫了240部劇本,公元340年上演了其中的《帕泰諾派奧斯》,大受歡迎,雅典人因此為他立了一座銅像。
從公元前3世紀起,希臘的戲劇中心移到了亞歷山大里亞城。雅典的大酒神節舉行到公元前120年為止,至此古希臘悲劇的歷史便告結束。
羊人劇是一種輕松的笑劇,不是喜劇,一般在三出悲劇上演之後演出,作為一種調劑。
古希臘喜劇也起源於民間歌舞。農民於收獲葡萄時節祭祀酒神,他們裝為鳥獸,舉行狂歡遊行,載歌載舞,這種歌叫作komos,(意思是「狂歡隊伍之歌」)。 「喜劇」一詞在希臘文里作komoidia意思是「狂歡歌舞劇」。
早在公元前6世紀,墨加拉就有一種描寫神話故事和日常生活的滑稽劇,這便是喜劇的前身。
公元前487年,雅典城在大酒神節正式上演喜劇。喜劇之所以遲遲上演,是因為有人反對喜劇諷刺個人。基奧尼得斯在那次比賽中獲獎,他是第一個被承認的喜劇詩人。
古希臘喜劇的創作方法比悲劇自由。喜劇取材於現實生活,情節是虛構的。喜劇中的人物比悲劇多,但同時說話的一般也限於 3人。喜劇採用日常語言。歌隊隊員是24人,往往分為兩個小隊,各自代表斗爭的一方。喜劇不大注重結構,劇中的時間和地點有較多的變化。
古希臘喜劇的發展同民主政治和言論自由有密切關系,它隨著歷史的發展而逐漸演變,分為「舊喜劇」(公元前487~前404)、「中期喜劇」(公元前 404~約前320)和「新喜劇」(約公元前320~前120)。
舊喜劇享有充分的批評自由,它所攻擊的主要對象是政治上的權勢人物和社會上的知名人士,因此受到這些人的反對。雅典法律曾於公元前416年頒布法案,剝奪喜劇的批評自由。
舊喜劇的主題思想主要表現在「對駁場」中。斗爭一方勝利之後,是一些歡樂的場面,顯示勝利的後果,最後以宴會或婚禮結束。舊喜劇中有「插曲」,歌隊長往往在插曲中代表詩人發表政治見解和個人牢騷。
喜劇舞蹈
公元前5世紀雅典產生了3個著名的喜劇詩人。第一個是克拉提努斯(約公元前484~前419)。他寫了26部喜劇。首先寫政治諷刺劇和社會諷刺劇,風格雄渾有力、尖銳潑辣。第二個是歐波利斯。他只活了30多歲,寫了17部喜劇。風格比較溫和雅緻。第三個是阿里斯托芬,他是最傑出的喜劇詩人,劇本情節往往流於荒誕,但主題是很現實的。他喜歡採用誇張的手法造成喜劇效果,劇中有插科打諢,也有優美的抒情詩,風格多樣化。
公元前 5世紀還有 3個有成就的舊喜劇詩人。第一個是克拉泰斯。他首先放棄諷刺劇,而編寫具有普遍性的情節,風格輕松愉快。他的喜劇《野獸》寫「黃金時期」炊具能自動做麵包,食物能自動烹調。第二個是佛律尼科斯。他的喜劇《文藝女神們》寫索福克勒斯同歐里庇得斯比賽悲劇藝術,勝利似歸於前者。第三個是柏拉圖(旺盛時期是公元前428~前389),他寫了28部喜劇,其中有政治諷刺劇和神話劇。古代批評家說,柏拉圖的風格既雅緻又粗俚。
公元前4世紀,雅典政治、經濟衰落,人民不能享受多少自由,因此喜劇很少批評政治,從而逐漸由政治諷刺劇過渡到世態喜劇,稱為「中期喜劇」。
在現代所知的57個中期喜劇詩人中有 3個比較著名。第一個是歐布洛斯。他寫了 104出舊喜劇和中期喜劇。他的神話劇中有很多謎語,謎語是中期喜劇的一個特色。第二個是安提法奈斯。他寫了260部喜劇,其中一部是比較悲劇和喜劇的優劣的。第三個是阿萊克西斯。他是最傑出的中期喜劇詩人,寫了245部喜劇,其中一些是新喜劇。他的喜劇風格很優美。
「新喜劇」劇景(浮雕)
自公元前 4世紀末葉起,喜劇發展成為「新喜劇」。新喜劇不談論政治,不諷刺個人,一般以家庭生活、愛情故事為題材,表現青年男女要求自由的願望,把生活理想化,沖淡社會矛盾,缺乏深刻的思想內容。劇中人物性格鮮明、逼真,但都是定型的,如慳吝的父親、機智的僕人。新喜劇結構簡單,劇中的青年男女發生愛情,經過種種波折最後達到圓滿的結局。新喜劇採用日常語言,風格明白清晰,優美雅緻,劇中滑稽可笑之處一般是由情節或性格造成的,逗樂的笑話很少。
在現代所知的64個新喜劇詩人中有 3個比較著名。第一個是菲萊蒙,他是米南德的勁敵,在演出中比米南德更受歡迎。他寫了97部喜劇,風格比較粗俚,性格描寫比較差。第二個是狄菲洛斯。他寫了 100部喜劇。第三個是米南德(約公元前342~約前291)。他是最傑出的新喜劇詩人。他的喜劇通過愛情故事反映當時的社會風尚和現實生活,情節曲折,描寫細膩,人物性格鮮明、生動、真實,風格雅緻、優美,而且很幽默。
古希臘喜劇的歷史隨著大酒神節的終結而告結束。
古希臘還有一個劇種,叫作摹擬劇。創始人是索弗龍(約公元前470~約前400),作品已失傳。公元前3世紀產生了一種以現實生活和風俗習慣為題材的新型摹擬劇,這是一種短劇,在街頭演出,分散文劇和詩體劇。劇中有悲劇成分,也有喜劇成分,再加上舞蹈和雜技表演,深受觀眾歡迎,一直流傳到羅馬時代。比較著名的摹擬劇作者是赫羅達斯(約公元前300~?)和狄奧克里圖斯(約公元前310~前256)。前者傳下 7部完整的摹擬劇。後者傳下3部摹擬劇,其中比較著名的是《敘拉古婦女》。
古雅典有3個戲劇節。勒奈亞節於1~2月舉行,以演喜劇為主。大酒神節於3~4月舉行,以演悲劇為主。鄉村酒神節於12月至翌年1月舉行,重演舊劇本。每個參加競賽的悲劇詩人交3出悲劇和1出羊人劇,每個喜劇詩人交1出喜劇,由執政官批准3個悲劇詩人、3個或5個喜劇詩人參加比賽。執政官用搖簽法分配給每個中選的詩人1個演員(即主角,其餘的兩個演員由主角挑選)和1個歌隊。雅典的10個區各自推選出1人為候選評判員,演出完畢後投票評定,執政官從評判票中抽出5張來決定勝負。
近代希臘戲劇 始於文藝復興後期。自1570年起,希臘處在威尼斯人的控制下,國土只剩下克里特和愛奧尼亞海上諸島嶼。此後100年間,是克里特戲劇,也是近代希臘戲劇的黃金時代。
霍爾塔特西斯出生在克里特島,是近代希臘最傑出的戲劇詩人之一。他的作品有悲劇《埃羅菲莉》(1637)、喜劇《卡祖爾沃斯》(1600)。特里洛斯的悲劇《羅佐利諾斯》取材於塔索的《托里斯蒙多》,寫愛情與友誼之間的沖突,受《埃羅菲莉》的影響,具有同樣的優點。福斯科洛斯的喜劇《福爾圖那托斯》模仿《卡祖爾沃斯》的結構和其中的一些場面,情節相同,有猥褻語而不流於淫穢。作者企圖擺脫義大利喜劇的影響,寫出更真實的克里特生活。
1669年,土耳其人重新佔領克里特,希臘戲劇從此中斷100年之久。到了18~19世紀才出現扎金索斯島(在伯羅奔尼撒西北岸外)的喜劇。
古澤利斯(1773~1842)的著名作品《哈西斯》(1795)是在威尼斯人仍然佔領著扎金索斯時期寫成的。劇中的哈西斯是個吹牛軍人,說話勇敢而行動怯懦。其他人物,如游手好閑的青年、狡猾的婦人、威尼斯駐防士兵,都取材於現實生活。扎金索斯人泰爾塞蒂斯(1800~1874)寫了一部喜劇嘲笑詩歌比賽。
19世紀中葉,業余作家維贊蒂奧斯的《瓦韋爾》,描寫希臘各地方的人各說各的方言,而引起許多滑稽的誤會。該劇的演出取得很大的成功,20世紀後半葉還在上演。韋納達基斯(1843~1907)的第一部戲劇《瑪利亞·多扎帕特里》(1857)寫威尼斯人佔領希臘時期的故事,是一出真正的浪漫主義的作品,深受W.莎士比亞的影響。他後來轉向古希臘戲劇,寫古代的題材。
1888~1898年間出現了一種新型的田園喜劇,劇中有歌詞。這種喜劇力圖擺脫浪漫主義影響,要求接近現實生活。劇中人物是現實的普通人,語言採用俗語(和官方語相對),情節中攙合著民間風俗與傳說。這是戲劇復興的先兆。較重要的劇作是K.科科斯(1856~1891)的《老人尼科拉的古琴》(1891)和《吉阿庫米斯船長》。但這種生動活潑的戲劇沒有持續多久,從1896年起就衰落了。
給現代希臘戲劇復興以最大推動力的,是赫里斯托馬諾斯(1867~1911)。1901年他在酒神劇場號召雅典文人復興戲劇藝術,隨即成立「新舞台」,上演用俗語翻譯的歐里庇得斯悲劇《阿爾克提斯》。赫里斯托馬諾斯對戲劇演出、舞台裝置和布景均有革新,這是現代希臘戲劇藝術的最大成就之一。
20世紀初年,一些作家受H.易卜生的影響,開始寫社會問題劇和家庭問題劇,劇中人物大多是破落的貴族,他們的生活反映了社會的蕭條與冷落。代表作家是G.克塞諾普洛斯。1904年上演了他的《伯爵夫人瓦萊雷娜的命運》。該劇的中心人物是一個與周圍的下層社會不相協調的貴婦人。他的作品具有濃重的感傷情調,反映了下層社會的悲哀和沮喪情緒,藝術上相當成功。P.霍爾恩(1881~1941)的劇作結合風土人情和家庭問題劇的特點,觸及社會的創傷與時弊,其《嫩枝》(1921)是一部富於戲劇性的作品,劇中人物的性格有發展。梅拉斯的《幽靈之子》是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相結合的作品,受到了易卜生的影響。
N.卡贊扎基斯(1885~1957)是一位著名的詩人。1922年寫《佛陀》和《奧德修斯》,1978年改成劇本。他的一些劇本主題相同,都寫一個孤獨的人明知斗爭要失敗而依然要去斗爭。他的劇本語言晦澀,缺少矛盾沖突,不適於上演。
希臘國家劇院於1932年成立,迎來了一個新的時代。國家劇院當時由波利蒂斯擔任導演和藝術監督,許多有才華的演員都集中在這個劇院里。
K.庫恩(1908~1987)於1942年創立藝術劇院,上演不同流派的作品,推動舞台藝術的革新。1954年,他上演S.奧凱西、J.-P.薩特、B.布萊希特等人的作品,力求以新穎的表現手法賦予舞台以詩的魅力和意境。此外,他還探討過現實主義社會問題劇的表演藝術,導演過美國作家A.米勒的《推銷員之死》以及各種現代戲劇流派和希臘現代作家的作品。
20世紀70年代涌現出大批劇作家,其中V.齊奧加斯(1937~ )受荒誕派戲劇的影響,寫了《蒼蠅的喜劇》。阿納戈諾斯塔基也寫荒誕派獨幕劇,表現青年一代的失望情緒。
『陸』 世界上最長的畫是什麼
世界上最長的絹畫
歷史文化名城福建省漳州市一幅長達千米的中國絹畫,日前被確認為是世界上最長的絹畫,獲得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紀錄證書。
這幅由漳州市委宣傳部倡議策劃的《盛世漳州》畫卷,是由漳州市182名畫家於去年8月至10月精心繪制的。畫卷總長1000.28米,寬0.815米。畫卷以絹絲為質地,採用中國畫技巧,通過傳統和現代相結合的藝術表現手法,再現了歷史文化名城漳州市秀美的山川景色、名勝古跡、建築藝術,並通過描繪各種民俗活動,展示漳州源遠流長的歷史和豐厚的文化底蘊,謳歌改革開放以來漳州所取得的顯著成就。
漳州是中國書畫藝術之鄉,書畫名家眾多。參加創作的書畫家們以飽滿的熱情和嚴格的創作態度,深入生活,深入實踐,以獨特的藝術風格和視角,嫻熟的藝術技巧投入創作。
世界上最長的水墨畫
旅英華人畫家楊希雪的一幅名為「文化五千」的水墨畫近日列入金氏世界紀錄,成為世界最長的一幅畫。但它不久之後也即將分割成為多幅短畫,以利於送往各地展出。楊希雪這幅畫長達200米,高1.5米,是由5000多條錦緞構成的。他說,這幅畫的含義就是象徵著中國5000年的文明史。
『柒』 古羅馬在地理學上有什麼貢獻
斯特拉波著有《地理學》17卷。其中對當時羅馬人的「已知世界」描寫詳盡,內容包括歐洲各地以及西亞和北非地區,涉及各地的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在書中還探討了環境對各地經濟生活的影響以及對城市的研究。在地理大發現以前,該書是西方最為詳盡的地理著作。老普林尼著有《自然史》37卷,內容包括當時科學的各個方面,涉及天文、地理、生物、醫學、農業、礦物等等。《自然史》以老普林尼在多年讀書和見聞的筆記為基礎寫成,全書並無分類,較為雜亂,《自然史》的最大成就在於記敘了2萬多項各種事物,摘錄各種文獻2千多種,使得當時許多珍貴的科學紀錄流傳下來,是古代極其少見的網路全書式著作。
『捌』 這個是卷福什麼電影的劇照
《犬 之 力》是由簡·坎皮恩執導,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柯蒂·斯密特-麥菲、克斯汀·鄧斯特、傑西·普萊蒙主演的劇情電影,該片於2021年9月2日在意 大 利 威 尼 斯 國際 電 影節首映。
『玖』 希臘文學的音樂
與用笛子伴奏的歌曲同時或略晚,出現了用弦琴伴奏的歌曲。古希臘的琴是拿在手裡彈奏的,有如中國古代的箜篌;開始只有兩三根弦,逐漸發展到五弦或七弦。在公元前7世紀的斯巴達,著名的「琴歌」詩人有泰爾潘德羅斯,據說他來自愛琴海東邊的累斯博斯島,在音樂和格律方面也有不少新的創造。公元前6世紀初,靠近小亞細亞的累斯博斯島一帶有一種使用當地愛奧尼亞方言的詩歌,主要的詩人有阿爾凱奧斯和薩福,兩人都屬於氏族貴族階層,反對當地「僭主」,不得不時常逃亡在外。阿爾凱奧斯的10卷詩歌里有頌歌,有關於戰爭和政治的詩歌,有關於愛情的歌,而最多的是飲酒歌。他的詩歌洋溢著一種樂觀的戰斗精神,也有一些熱愛祖國家鄉的思想。薩福是古希臘最著名的女詩人,她寫了9卷詩,但傳世的只有兩首比較完整,其餘只是些斷章零簡。她的詩感情真摯,語言樸素自然,具有非常感人的力量。阿爾凱奧斯和薩福都創造了他們獨特的詩歌格律,被後世摹仿襲用。比他們較晚的一位重要抒情詩人是阿那克里翁,他來自靠近小亞細亞的提奧斯島,在薩摩斯島住了一些時候,最後到了雅典;他寫了5卷詩,公元前3世紀的亞歷山大城有不少詩人摹仿他的作品,流傳至今的都是別人摹仿他的飲酒歌和愛情歌的作品。
薩福以後,古希臘抒情詩歌的中心從東方轉到雅典和西西里島一帶。公元前 6世紀西西里島的斯特西科羅斯也是一個重要的抒情詩人,他寫了26卷詩,對古希臘抒情詩的發展有不少影響,但他的詩流傳到今天的只有一些殘句。他的詩大多以神話傳說為題材,比較接近敘事詩。義大利南部還有著名的抒情詩人伊比科斯,據說他留下7卷詩,多半是愛情詩。
在保留了貴族統治的地區(主要是多里斯人居住的地區)或權力屬於僭主的地區,莊重華美的合唱歌辭和頌神詩得到發展。合唱歌的體裁較復雜,格律也較自由。最早的合唱歌詩人是阿爾克曼,他的合唱歌隊曾於公元前7世紀末在斯巴達表演過,但他大概來自小亞細亞。公元前 6世紀希俄斯島的抒情詩人西摩尼得斯在雅典僭主希帕爾科斯統治時,被邀到雅典,後來又到帖撒利亞和西西里。他為希波戰爭中陣亡的希臘人所寫的墓誌銘舉世傳誦,他也寫過不少頌歌。最重要的合唱歌詩人是品達羅斯,他生於忒拜的一個貴族家庭。他最著名的詩是他為體育競賽中優勝者所寫的頌歌;他的詩歌凝練莊重,很喜歡搬用典故,很少抒發個人情感。公元前7世紀至公元前5世紀,被公認為古希臘抒情詩的最興盛時代。這時代最後一位著名詩人是巴克基利得斯,他是西摩尼得斯的侄子,他也寫了不少歌頌優勝者的頌歌。後日亞歷山大城的學者們認為古希臘最重要的抒情詩人有9人,他們是:阿爾克曼,斯特西科羅斯,阿爾凱奧斯,薩福,西摩尼得斯,伊比科斯,阿那克里翁,品達羅斯,巴克基利得斯。
從抒發個人感情的短篇抒情發展到合唱歌辭,再發展成為迎神賽會中的樂舞,這樣就逐漸出現了古希臘的悲劇和喜劇,成為古希臘文學中最輝煌的成就之一。當然,公元前6、5世紀間希臘戲劇的產生和發展主要是雅典民主制的政治社會因素所促成。自公元前 534年左右起,悲劇成為雅典的春季迎神賽會的組成部分。據說悲劇就是由紀念酒神狄奧尼索斯的樂舞演變而來。相傳累斯博斯島的阿里翁是演唱這種樂舞的第一人,品達羅斯的老師拉索斯據說曾在雅典表演這種樂舞。另一位詩人泰斯庇斯首次用一個演員同合唱隊對話,後來埃斯庫羅斯又加上第二個演員,這樣才真正發展成為戲劇。在埃斯庫羅斯的悲劇中歌隊佔中心地位。按照當時賽會規定,每一個參加悲劇競賽的詩人要演出三部悲劇和一部「羊人劇」,後者是用扮成半人半羊的歌隊演出的插科打諢戲。埃斯庫羅斯的三部曲,一般故事都是連貫的,他不重視戲劇結構和人物描寫,主要是表現個人行為與天神意志之間的矛盾沖突。他的語言豐富華麗,有時過分誇張,以致晦澀難懂。
埃斯庫羅斯以後的著名悲劇詩人是索福克勒斯。他不寫故事連貫的三部曲,每個悲劇的故事都是獨立的。他減少了歌隊的重要性,又增加了第三個演員。他的悲劇題材也還是古代的神話和英雄傳說,但是他所描寫的英雄人物已帶有公元前5世紀雅典民主政治的理想,天神的意志不再說明一切,人類的苦難也並非全是天神懲罰的結果。他的早期悲劇比較接近埃斯庫羅斯的作品,後期作品如《奧狄浦斯王》就更有人情味,更多注意個人感情矛盾和復雜心理。
歐里庇得斯是古希臘三大悲劇詩人最後一個,他雖比索福克勒斯只晚了10年,但他屬於另一時代。他正當智者派哲學盛行時期,許多傳統觀念和價值受到懷疑,雖然他的悲劇仍以古代神話和英雄傳說為題材,但已賦予了新的內容,主要興趣轉向當時的社會問題。在心理描寫方面更合乎現代人口味,因此他的作品對後代文學的影響比他的兩位前輩詩人更大。埃斯庫羅斯和索福克勒斯每人只有7部悲劇完整地流傳下來,歐里庇得斯則保留下來17部悲劇。
希臘早期喜劇也起源於慶祝豐收的迎神賽會,開始只是俚俗的打諢,後來受到西西里島民間擬劇的影響,才發展成為有故事情節的喜劇。早期西西里島的喜劇作家有埃庇卡摩斯和索福龍,兩人都沒有留下什麼作品。在雅典,喜劇參加競賽比悲劇晚了半個世紀,我們所知最早一位著名喜劇詩人是克拉提諾斯,在他以後50年出現了兩位著名詩人歐波利斯和阿里斯托芬,只有阿里斯托芬的11部喜劇被保存下來。阿里斯托芬的喜劇都是政治性質的戲謔;在他的作品中,當時當權派克勒翁、哲學家蘇格拉底、悲劇詩人歐里庇得斯都遭到無情的嘲笑,他甚至諷刺雅典的民主制度和當時主戰派的政策。由於伯羅奔尼撒戰爭,雅典民主制被削弱,嘲諷政治受到限制,因此在公元前4世紀初,以阿里斯托芬為代表的舊喜劇就逐步為古希臘中期喜劇所代替。從阿里斯托芬的後期喜劇中,已經可以看到這種轉變的開始,古希臘中期喜劇作家有安提法奈斯和阿萊克西斯,他們的作品都沒有被保留下來。這時期喜劇情節漸趨復雜化,有更多的現實社會描寫。在形式方面,歌隊被取消了;在內容方面,對社會的諷刺代替了政治諷刺。中期喜劇又過渡到後期的新喜劇,新喜劇的出現約在公元前320年左右。新喜劇不用神話為題材,都是描寫當時社會上各種典型人物的悲歡離合的世態劇。新喜劇的著名作家有狄菲洛斯、菲萊蒙和米南德等,以米南德最享盛名;據說米南德一共寫過105個喜劇,但是今天只保留下來兩個比較完整的劇本《恨世者》、《薩摩斯女子》和幾個殘缺的劇本。
古希臘後期的新喜劇曾被羅馬的喜劇作家大量抄襲引用,許多羅馬喜劇實際上是古希臘後期新喜劇的翻譯或改寫,今天在羅馬喜劇里還可以大致看到古希臘後期新喜劇的面貌,它們也給後日歐洲喜劇提供了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