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電影票房數據監控是什麼辦公室
目前國內統計票房的機構主要有兩家,
一個是廣電總局電影專項資金辦公室,另一個是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
前者是通過影院的計算機售票系統統計,後者是通過各個放映單位逐層聯網上報完成。
但是由於目前通過安裝計算機售票系統完成數據報送的影院只存在於大城市的部分主流院線(業內稱為一級市場),像縣級市這樣的二級市場和農村市場,以及主流院線內沒有安裝計算機售票系統的影院,仍然是以手工統計上報為主,所以可能存在非常少量的偏差。
⑵ 如何舉報影院偷票房
影院偷票房可以去當地的工商局舉報。
按照《電影產業促進法》的規定,加強對電影院票務系統使用及經營情況的監管,重點是對電影院經營中是否存在偷、漏、瞞、虛報票房收入情況嚴格監管,依法保護電影創作、製作、發行、院線、軟體等工作者的利益,保障權利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工商局全稱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是政府主管市場監管和行政執法的工作部門。根據《國務院關於機構設置的通知》,設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正部級),為國務院直屬機構,從2018年3月,不再保留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組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影院偷票房的相關介紹
偷票房,是指電影院瞞報(一般為少報)電慧羨影觀眾人數的違法違規行為。欺瞞票房的手段有廢票多次利用、拿B電影的票看A電影、映前退票、餐飲套餐中捆綁票價、記賬系統和分賬系統分離等。偷票房的影院少報已收票房,獨自侵吞電影票錢,或是為獲取更多的分成「偷梁換柱」把A影片片產生的票房挪給B影片,傷害了電影產業的核心利益。
投資者、製片方、發行人,甚至國家稅收,都成為偷票房的犧牲品。《電影槐首法》對「偷票房」行為做出了明確的處罰規定,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情節特別嚴重的,由原發前明拍證機關吊銷許可證。
⑶ 影院虛報瞞報票房會被行政處罰嗎
日前,據北京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總隊通報,2017年北京3家影院存在偷、漏、瞞報票房收入的行為,被處以5萬元以上的行政處罰。自2017年3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頒布實施後,執法部門對電影院經營中是否存在偷、漏、瞞、虛報票房收入情況進行嚴格監管。今年將進一步加大執法監管力度。
總隊2017年全年檢查電影經營單位300餘家,排查隱患30餘處,查處違法違規經營單位8家,罰沒款60餘萬元。其中,對5家存在安全生產例會、巡查等制度不落實的經營單位予以5000元以上的行政處罰;對北京某影院等3家存在偷、漏、瞞報票房收入的經營單位予以5萬元以上的行政處罰;對7家存在違規營銷活動的單位進行了約談,並責令整改。
⑷ 電影院偷票房歸什麼部門管
廣播電影新聞出版總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