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度小度你聽見我說話嗎我想看小貓小二郎背著書包沒有為自己沒有什麼電影
小二郎上學兒歌沒有相關電影。
小二郎上學兒歌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兒童歌曲,教育孩子們要熱愛學習,喜歡上學,傳唱度非常高,現在還沒有製作這首歌曲的相關電影。小二郎是歌曲《讀書郎》里的人物,誕生於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由宋揚作詞作曲,具有湖南民歌風。
2. 求一部電影的名字
應該是【天若有情】系列,我忘了是哪一部了。第一部和第三部是劉德華演的,第二部是郭富城演的
3. 山西少兒頻道春晚小雞也瘋狂
編輯本段-侯高俊傑小檔案-〖姓 名〗:侯高俊傑
寶寶
〖身 高〗:143cm (成長中) 〖體 重〗:31kg(成長中) 〖鞋 碼〗:35 〖特 長〗:街舞,吉他,唱歌,鋼琴等 〖愛 好〗:街舞,玩PSP游戲,看小說 〖願 望〗:當一個多才多藝的歌手 〖理 想〗:當一個會唱歌也會跳舞的科學家 〖口頭禪〗:差不多, 還行,一般般,也就是,也不是,也算吧 〖所屬經紀公司〗:上海普傑文化 〖最新EP〗:舞王子 【最喜歡的顏色】:黑色 【最喜歡的歌手】:周傑倫、潘瑋柏 【最喜歡的音樂】:hiphop、所有好聽的音樂 【最喜歡的運動】:跳舞、籃球 【最喜歡的穿著】:松身的衣服 【最喜歡的卡通】:多啦A夢 【最喜歡的小說】:《誅仙》、《狼圖騰》、《鬼吹燈》 【最喜歡的電影】:阿凡達,愛麗絲漫遊仙境 【最喜歡的茶】:鐵觀音 普洱 (寶寶夏天喜歡喝鐵觀音,冬天喜歡喝普洱) 編輯本段成長經歷2年的專業舞蹈指導加上他刻苦訓練,使他的街舞技巧突飛猛進,在這730天的日子裡,別的小孩在父母懷中撒嬌和小夥伴玩鬧,而寶寶每天在練舞房中高強度練舞達5個小時,汗水得到了回報,他的舞蹈天份表露無疑,一些高難度技巧動作連專業舞蹈演員也自嘆不如,頭旋、托馬斯是他街舞的必殺技,
寶寶的頭旋
為了讓寶寶能吸取更多的音樂養分,寶寶來到了娛樂之都上海,初到上海就引起各大舞團和經紀公司的關注,很多經紀公司都對寶寶非常青睞。現在的寶寶每天除音樂、舞蹈這些必修課外,還要學文化,聲樂、樂理、吉它、鋼琴等課程,正一步一步朝著他夢想前進。 編輯本段侯高俊傑-音樂音樂作品
寶寶彈吉他
《舞王子》 侯高俊傑 《小二郎 》 侯高俊傑 《稻香》少兒版 侯高俊傑 《智勇無敵》 侯高俊傑 《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 侯高俊傑 《快樂崇拜》 侯高俊傑 《稻香》 周傑倫,侯高俊傑 《本草綱目》 周傑倫,侯高俊傑 《國家》童謠版 侯高俊傑 楊沛宜 阿爾法 林妙可 等(侯高俊傑與楊沛宜合作) 《算你狠》 侯高俊傑 《珠光寶氣過大年》 侯高俊傑 光頭偉 《大海》 侯高俊傑 專輯信息 專輯名稱:舞王子(Dancing Prince) 歌手姓名:侯高俊傑(寶寶) 發行時間:2010年2月2日 專輯語種:國語 專輯介紹 蟄伏1年,侯高俊傑在粉絲們的引頸期盼下,終於推出屬於自己的首張EP大碟《舞王子》。他用舞步、用音樂為自己加冕,舞者為王,非他莫屬! 09春晚和周傑倫一起表演《本草綱目》頭轉扯鈴HIGH爆全場B-BOY侯高俊傑,再次出擊亮出自己的王牌。春晚的名聲鵲起,並沒有讓他感到很了不起,而是像一位無敵戰士,聚集著能量,追逐下一個目標!樂不停,舞不止,10歲的他,爆發出10萬倍的能量!1年後,見證他的成長EP《舞王子》騰躍發行!「成為能唱能跳的科學家」的夢想又近了一步。 首張EP量身為寶寶創作,見證寶寶成長歷程,展現彈唱跳全能藝人的率真個性。全新的造型、全新的舞步、全新的節奏、打造全新的侯高俊傑。EP主打造型黑色閃片裝從流行天王MJ(Michael Jackson邁克傑克遜)的黑白系經典舞台裝中找到靈感,寶寶似飛鷹展翅騰空英姿,映襯在英文字母B字型的背景下,寓意深刻:「B」首先是侯高俊傑藝名寶寶拼音第一個字母,「B」更是街舞界對舞藝高超的人冠以的美譽B-BOY。而騰空奔騰的威猛英姿,顯示出寶寶在街舞領域的傲人霸氣,同時也寓意超越自我絕對自信,展現出無人能擋的超強活力和朝氣! 專輯歌曲 歌曲 EP收錄了2首新作《舞王子》、《小二郎》,以及周傑倫的《稻香》和《舞王子》MV。 創作之初製作團隊一直在考慮什麼樣的音樂才是最適合寶寶的,嘗試過很多種類,最後發現還原本色,返璞歸真,講述寶寶成長歷程的音樂才是最適合的,精心刪選後的3首歌,獨具代表性。 首波主打《舞王子》 電子搖滾舞王子舞出HIP-HOP完美節奏 同名歌曲《舞王子》是一首聽著去看的舞曲,CD里除了收錄《舞王子》歌曲外,更附贈了《舞王子》MV,歌迷能到聽著電子搖滾的音律看著寶寶贊不絕口的街舞技藝。首次嘗試電子搖滾的寶寶再度顯露驚人舞蹈表現力和音樂理解力,「別懷疑,我有這種能力,用音樂和舞蹈讓你釋放自己」歌詞就是寶寶的真實寫照,5歲與街舞一見鍾情到現在的舞藝高超!一路走來對街舞的追求從不停歇,為了熱愛的街舞,寶寶失去了同齡小孩的玩鬧時間,可他自己卻從來不以為然,覺得沒有了街舞的童年才會黯然失色。寶寶用自己的辛勤磨練為自己的舞蹈加冕,可以毫不謙虛地說,舞者為王,寶寶就是華人街舞界閃爍著耀眼光芒的舞王子。 黃金班底,為寶寶重金打造的《舞王子》MV 《舞王子》MV重點表現寶寶HIP-HOP的精湛舞技。周傑倫御用舞蹈老師雪糕老師傾情加盟,量身為寶寶編舞,除了寶寶最擅長的街舞,還加入了爵士舞,開場舞還特別設計了手槍上彈的動作特有玩味。為配合舞王子寶寶街舞英姿和霸氣,華人地區才華橫溢的年輕導演王珏特別為他設計了星空舞台,讓寶寶在自己的舞台上盡情舞動,同時還找來群舞,特別是與寶寶搭檔的「小女郎」非常可愛,與寶寶強有力的舞步相映成趣,更顯舞王子的光芒四射的逼人魅力! 第2波主打《稻香》 周傑倫稻香再度飄香 詮釋童年夢想 《稻香》對於寶寶來說是一首非常重要的歌曲,這是周傑倫的歌曲,更是寶寶首次公開亮唱的第一首歌。依然還記得2008年10月25日周傑倫武漢演唱會的後台,周傑倫突發奇想希望在演唱會上讓寶寶領銜演唱《稻香》。而在毫不準備的情況下,面對台下上萬觀眾,寶寶初試啼音,按照自己的想法,抱著吉他自彈自唱。清澈的吉他聲,悠揚略帶沙啞的童聲,感動了台下觀眾,讓他們瞬間回到了那段與世無爭,溫暖單純簡單又很知足的快樂童年。而之後的周傑倫各地演唱會上寶寶就獨自挑大樑,邊彈奏吉他邊唱《稻香》,成為周傑倫演唱會里的稻香男孩! 《稻香》開啟了寶寶的音樂之門,成為其成長歷程里最關鍵的一首歌。《稻香》里的歌詞讓正在經歷童年的寶寶演唱意境耐人尋味。周傑倫在創作《稻香》之初就是要讓大家找回童年裡簡單純真的知足感和為夢想努力打拚的簡單想法!而寶寶版的《稻香》給我們展現了10歲男孩溫暖陽光的力量,更多傳達給大家的是一種鼓勵和對未來的期許,保存好自己最堅定的信心和勇氣,追逐自己夢想,找回曾經最簡單最朴實最純真的燦爛笑容,找回每個人心中那片清香的稻田。 第3波主打《小二郎》 穿梭時空小二郎 尋找蛻變成長勇氣 《小二郎》是一首勵志歌曲,歌詞解讀了寶寶對事情的態度,通過寶寶的告白鼓勵更多的人找到要有朝著夢想追逐的勇氣,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要保持謙虛好學的態度,樂觀開朗的個性,終會有一雙翅膀帶我們飛越夢想的海洋。歌曲曲風創作上創新突破,來了個音樂大混搭,大膽嘗試在歡快的民謠節奏上,加入R&B、RAP元素,副歌部分還借用了曾流傳幾代人的兒歌《讀書郎》,選用了最熟悉的旋律「小二郎,背著書包上學堂」。經典與流行的完美結合,充滿驚喜的創新嘗試,喚起每個人的童年記憶。將會是老少皆愛的好音樂。 專輯自白 嗨!大家好!我是寶寶! 真的很開心!我的首張EP新鮮出爐了! 這是給所有支持我的朋友的禮物! 也是給我自己的禮物! 我很喜歡《舞王子》里那個永遠蹦蹦跳跳的舞王子 我希望自己也一直這樣跳下去,一直為我的夢想,堅持著! 希望所有聽到歌曲,看到我舞蹈的朋友都能喜歡《舞王子》 我和大家一起繼續努力! 編輯本段寶寶大事記:(2005年)2005年 首次參加市首屆少兒才藝大賽,奪得金獎;
寶寶在唱歌
2005年 參加了《舞動中原》河南省首屆電視舞蹈大賽,奪得榜眼; 2005年 參加了由中國文聯、中國舞蹈家協會等聯合主辦的「小荷風采」全國少兒舞蹈展演,榮獲「小荷新秀」獎; 編輯本段寶寶大事記:(2006年)2006年初 未滿7歲的寶寶參加了山西衛視的超級少年節目,憑著他超眩的舞步和高難度的技巧,征服了在場的所有評委和現場觀眾,他有很好的才藝又有很好的學習成績,圓周率正背可達1000位,倒背400位。一路過關斬將。他的舞蹈天分也得以展露:單手翻能連翻50多下,頭轉能轉40多圈,空翻、倒立等高難度的街舞技巧對他來說是小菜一碟,讓人不敢相信這些動作是一個年僅7歲的孩子完成的。寶寶輕而易舉地奪得大賽季度總冠軍; 2006年7月 SHE上海移動城堡歌友會表演嘉賓,現場尖叫連連,受到歌迷追捧; 2006年7月11日 山西衛視超級少年評委; 2006年7月 全國大學生街舞賽表演嘉賓,中日韓的街舞高手無不為他的舞藝拜服,歌迷觀眾為他瘋狂,現場一度失控; 2006年8月16日 上海東方衛視東方新人陶喆專場表演嘉賓R&B教父陶喆對他高度評價,稱其演唱會一定會要寶寶做表演嘉賓,得到東方新人大力支持,決定將會在9月為寶寶做專場演出; 2006年9月26日 潘瑋柏上海歌友會表演嘉賓,和潘瑋柏合唱《快樂崇拜》,並和台灣著名舞蹈老師藍波斗舞;
寶寶和潘瑋柏
2006年12月31日 浙江衛視跨年晚會,與藍波老師共同表演; 編輯本段寶寶大事記(2007年)2007年1月6日 參加快樂大本營,使快樂家族4位成員甘拜下風並在節目中跳唱 ; 2007年3月7日 參加湖南衛視:藝能競拍秀「一錘定音」被報道稱:「最小的侯高俊傑比超女還威風,年僅7歲就有上萬FANS瘋狂追捧,號稱「亞洲街舞小天王」。小天王,長江後浪推前浪,與潘瑋柏同台演出的時候,連潘瑋柏都甘拜下風。誰能比我酷,《音浪》帶你high翻天。」 2007年4月7日 快樂中國行-外國人表演中華才藝 ,寶寶作為表演嘉賓,令在場觀眾大吃一驚; 2007年 在韓國參加Star.King第23期節目演出,全場隨著侯高俊傑的頭轉而尖叫; 2007年8月 杭州衛視《超級童聲》嘉賓; 2007年8月26日 在杭州參加演出,第一次在節目中用吉他彈唱表演; 2007年9月17日 8歲的侯高俊傑亮相「Kappa炫舞門」; 2007年11月17日 8歲侯高俊傑初遇周傑倫,並參加其籃球賽嘉賓表演《本草綱目》,周董對其贊賞有佳;
寶寶和傑倫
2007年 侯高俊傑參加MASTCOOL兩周年公演,《算你狠》HIGH爆全場; 2007年12月17日 侯高俊傑赴福建參加某企業大型演出,並參加福建少兒台《大嘴巴碟報》節目,以及泉州人民廣播電台923城市之聲頻道《娛樂好勁道》,並於表演結束後接受晉江記者采訪; 2007年12月29日 侯高俊傑赴浙江金華SOS酒吧參加演出; 編輯本段寶寶大事記(2008年)2008年1月30日 參加福建電視台少兒春晚錄制 ; 2008年2月 參加湖南衛視元宵晚會錄制 ; 2008年4月19日 周傑倫2008世界巡迴演唱會南京站嘉賓; 2008年4月26日 周傑倫2008世界巡迴演唱會天津站嘉賓; 2008年4月27日 天津演唱會後,與周傑倫一同出現記者會上,接受訪問; 2008年5月1日 周傑倫2008世界巡迴演唱會北京站嘉賓,與周董合唱《本草綱目》; 2008年5月 周傑倫2008世界巡迴演唱會鄭州站嘉賓,並與周董一起參與《本草綱目》的演出; 2008年5月24日 周傑倫世界巡迴2008演唱會重慶站嘉賓,並與周董一起參與《本草綱目》的演出; 並且寶寶在此次演唱會的參加中敲碎金豬,為災區捐款;
2008年6月21日 周傑倫2008世界巡迴演唱會長沙站嘉賓,並與周董一起參與《本草綱目》的演出; 2008年6月28日 周傑倫2008世界巡迴演唱會貴州站嘉賓,並與周董一起參與《本草綱目》的演出; 2008年7月18日 chinajoy2008久游網展台表演《本草綱目》《音浪》; 2008年7月 周傑倫2008世界巡迴演唱會溫州站嘉賓,並與周董一起參與《本草綱目》的演出; 2008年9月20日 周傑倫2008世界巡迴演唱會西安站嘉賓,並與周董一起參與《本草綱目》的演出; 2008年9月25日 受邀參加湖南衛視《為奧運湘軍喝彩》現場直播,與魏靖坤,開克爾曼尼,張鑫名小明星同台演出合唱《你最牛》; 2008年10月2日 周傑倫2008世界巡迴演唱會揚州站嘉賓,並與周董一起參與《本草綱目》的演出; 2008年10月18日 周傑倫2008世界巡迴演唱會廈門站嘉賓,並與周董一起參與《本草綱目》的演出;還同周傑倫一起彈唱最新專輯主打歌曲《稻香》,現場驚叫連連; 2008年10月25日 周傑倫2008世界巡迴演唱會武漢站嘉賓,並與周董一起參與《本草綱目》的演出,還同周傑倫一起彈唱最新專輯主打歌曲《稻香》,現場驚叫連連; 2008年11月1日 周傑倫2008世界巡迴演唱會濟南站嘉賓,並與周董一起參與《本草綱目》的演出; 2008年11月7日 周傑倫2008世界巡迴演唱會成都站嘉賓,並與周董一起參與《本草綱目》的演出,還同周傑倫一 起彈唱最新專輯主打歌曲《稻香》,現場驚叫連連; 2008年11月15日 周傑倫2008世界巡迴演唱會杭州站嘉賓,並與周董一起參與《本草綱目》的演出; 2008年11月22日 周傑倫2008世界巡迴演唱會南寧站嘉賓,並與周董一起參與《本草綱目》的演出,還同周傑倫一起彈唱最新專輯主打歌曲《稻香》,現場驚叫連連; 2008年12月 受邀參加吉林的節目錄制; 2008年12月 以恭賀新年為主題的hip-hop曲風的歌曲《珠光寶氣過大年》
寶寶和光頭偉
在華語樂壇閃耀登場,與光頭偉合作錄制; 編輯本段寶寶大事記(2009年)2009年1月25日(除夕),參加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 與周傑倫一起演唱歌曲《本草綱目》和《辣妹子》,頭轉HIGH爆全場;
春晚現場
2009年1月 赴江蘇參加江蘇衛視《HAPPY牛YEAR》欄目的錄制; 2009年1月27日,參加江蘇電視台《珠光寶氣過大年》; 2009年2月1日 ,杭州電視台生活頻道「南腔北調方言歌曲快樂大家唱」第二季評委; 2009年2月9日,元宵節在湖南衛視元宵喜樂會,首次登場是「金色二人組」;第二次出場和何炅哥哥、謝娜姐姐「喜慶元宵」三人組; 2009年2月14日,在深圳體育場周傑倫演唱會同台演出; 2009年04月04日,浙江教育科技頻道《美麗A計劃》評委; 2009年4月8日,作為表演嘉賓在久游網六周年慶典上亮相; 2009年4月25日,在洛陽新區體育館周傑倫世界巡迴演唱會與周傑倫同台演出,並獨自演唱稻香; 2009年5月1日,周傑倫世界巡迴演唱會崑山站,彈吉他獨唱稻香。
2009年5月2日,江蘇衛視我的笑星我的台播出寶寶錄制的節目,時間21:30; 2009年5月9日,江蘇衛視,春晚與周傑倫同台的侯高俊傑和全國戲曲小梅花金獎得主孔瑩合唱《本草綱目》,mini版英倫組合再現春晚經典; 2009年5月13日,在《校園音樂先鋒》彈著周傑倫簽名的吉他現場表演童聲版《稻香》; 2009年5月23日,在廣州拍讀書郎廣告; 2009年6月1日,參加《魯豫有約》;. 2009年6月19日,在杭州與周傑倫參加浙江衛視《我是大評委》節目錄制; 2009年7月3日,參加《同一首歌-走進泰州》,與周傑倫同台演唱《本草綱目》; 2009年7月21日, 寶寶與【狄猛】童鞋合作 代言童鞋並拍攝廣告; 2009年7月25日,參加【「青春放歌」2009全國童星公益巡演】第一站深圳的演出 演唱【稻香】【本草綱目】; 2009年8月,參加特步武漢演唱會 演唱《稻香》; 2009年8月14日,參加特步杭州演唱會 演唱《本草綱目》《稻香》; 2009年8月22日,周傑倫世界巡迴演唱會佛山站在佛山世紀蓮體育館與周傑倫同台演出,並獨自彈吉他演唱稻香; 2009年8月28日,周傑倫世界巡迴演唱會沈陽站在沈陽奧體中心與周傑倫同台演出,並獨自彈吉他演唱稻香; 2009年9月17日,錄制大型系列動畫片《老鷹捉小雞》主題歌《智勇無敵》; 2009年10月3日,參加【山東衛視中秋晚會】和孔瑩演唱《本草綱目》,並秀絕活頭轉; 2009年11月21日,參加【東方衛視舞林大會】當嘉賓,並秀絕活頭轉; 編輯本段寶寶大事記(2010年):2010年1月28日,參加【湖南衛視參加湖南衛視第四屆中國原創手機動漫遊戲大賽頒獎晚會】,與20088樂隊,孔瑩,趙瑩一起演唱經典動漫歌曲! 2010年2月2日 推出自己的首張EP大碟《舞王子》。 2010年2月8日在河南平頂山舉行首張EP大碟《舞王子》簽售會。 2010年正月初二在中央少兒頻道主持節目。 2010年2月28日在杭州綠城演出。 2010年4月28日在呼和浩特參加伊利演出。 2010年4月24日在浙江衛視《我是大評委》演出。 2010年5月9日在浙江衛視《愛唱才會贏》演出.。 2010年5月18日參加完全最尚海時尚頒獎盛典。 2010年5月29日2010年全國童星公益演唱會(山西站)。 2010年在上海新娛樂參加《家庭演播室》演出。 2010年6月25日周傑倫上海超時代演唱會與周董合唱《免費教學錄影帶》。 2010年7月3日周傑倫北京超時代演唱會與周董合唱《免費教學錄影帶》。 2010年7月10日周傑倫天津超時代演唱會與周董合唱《免費教學錄影帶》。 2010年8月7日上海東方衛視《華人大綜藝》小鬼評審團成員演出。 2010年8月14日上海東方衛視《華人大綜藝》小鬼評審團成員演出。 2010年8月21日上海東方衛視《華人大綜藝》小鬼評審團成員演出。 2010年8月28日上海東方衛視《華人大綜藝》小鬼評審團成員演出。 2010年9月4日上海東方衛視《華人大綜藝》小鬼評審團成員演出。 2010年9月4日上海東方衛視《華人大綜藝》小鬼評審團成員演出。
4. 兒童歌曲大全100首包括哪些歌歌名是什麼
兒童歌曲大全100首舊版包含:
娃哈哈、小小少年、馬蘭花丟手絹、哆來咪、小喇叭、英文字母歌、泥娃娃英文版、學習雷鋒好榜樣、泥娃娃、童年、找朋友、雪絨花英文版、健康歌、祝你生日快樂、幸福拍手歌、魯冰花、媽媽的吻、祝你聖誕快樂、閩南語童謠系列。
花仙子之歌、小老鼠上燈台、捉泥鰍、數鴨子、賣報歌、學英文歌、小白兔過小橋、可愛的藍精靈、小燕子、小毛驢、小紅帽、拔蘿卜、少年英雄小哪吒、上學歌、小海螺、世上只有媽媽好、新年好、三個和尚、兩只老虎。
小兔子乖乖、采蘑菇的小姑娘、十二生肖歌、吉祥三寶、我的好媽媽、機器貓、豬都笑了、恭喜你、洗刷刷、Five_Big_Dump_Trucks、Good Night、稍息立正好、大千時間真奇妙、八榮八恥歌、十個兵、大家來勞動、種太陽、秋天秋天多麼美、法國號、如果感到快樂、歌聲與微笑。
(4)小二郎電影全集擴展閱讀:
一般來說,教給2--3歲的孩子的兒歌不要太長,以4--8句為宜,兒歌內容要選擇與孩子生活接近並容易理解的。教幾歌的方法是多樣的,要因孩子的不同情況而異。
可以是念一句,孩子跟著念一句;有的是家長整段地念,孩子聽邊跟著家長小聲地念。各種方法可以結合使用。每次教孩子的時間不要太長,以10分鍾以內為宜。當孩子已掌握一首兒歌後,可以經常讓他當眾背誦,以復習鞏固。
兒歌對寶寶和語言發展大有好處,因為兒歌朗朗上口,合轍押韻,寶寶愛聽,也容易跟著媽媽學。其次,兒歌短小精悍,便於寶寶記憶,寶寶一學就會,增強了寶寶的自信心,鍛煉了寶寶的記憶力。兒歌有明顯的節奏感,寶寶通過說兒歌能體會語言節奏。
網路-兒歌大全100首
5. 哪部電影一個女的唱小兒郎
據我所知的只有張衛健演的電視劇《鹿鼎記》,裡面韋小寶捉弄沐劍屏的時候,就是逼沐劍屏唱歌,唱的就是:小二郎
6. 大話西遊電影裡面,二郎神怎麼這么垃圾,居然打不過紫霞!!!!
不管是仙還是神或妖,主要看道行,即修煉的時間長短,紫霞作為日月燈芯修煉了成千上萬年。。。小小二郎當然不在話下,當然。。二郎神也不至於那麼不堪,主要是作者的意思。。。牛魔王不是也很牛嘛,西遊記里卻沒那麼牛,而且他還很怕老婆,真有那麼怕老婆的魔王嗎??
7. 小二郎,可以用wifi看電影動畫片兒嗎
當然可以
8. 為什麼新選組受許多後人崇拜
新選組(又名「新撰組」,日語「選」與「撰」同音)是日本幕末時期一個親幕府的武士組織,主要在京都活動,負責維持當地治安,對付反幕府人士。他們在戊辰戰爭中協助幕府一方作戰,1869年戰敗投降後解散。
新選組在成立初期得到當時擔任京都守護職的會津藩主松平容保支持,並納入會津藩編制。新選組在1864年的池田屋事件中,重創了京都內提倡尊王攘夷的激進派。
新選組最為人所知的特色有「誠」字隊旗、衣袖上印有山形圖案的獨特羽織(一種外衣)、嚴厲的「局中法度」(為維持組織紀律而採用的嚴厲規條)等。
日本幕末時期,反幕府浪士常在京都刺殺幕府官員及親幕府人士。文久二年(1862年),江戶幕府將軍德川家茂上京之際,清河八郎提議募集浪士組成將軍警護,得到幕府採納。
文久三年(1863年)二月(日本舊歷,下同),200多名浪士到達京都。清河與勤王勢力私通,企圖把那些浪士作為天皇配置下的兵力。計劃敗露後,清河及200餘人離開京都,向江戶進發。以近藤勇、土方歲三為中心的試衛館派及以芹澤鴨為中心的水戶浪士留在京都。
同年三月,近藤勇、芹澤鴨等人成立新選組的前身「壬生浪士組」(又名「精忠浪士組」),從此新選組又被稱為「壬生狼」。他們在壬生村招募新成員,組成了36人的隊伍。京都守護職松平容保委派他們維持京都市內治安,對付倒幕派的浪士們。
同年八月,八月十八日政變發生,壬生浪士組協助幕府勢力有功,得到朝廷賜名「新選組」(另有說法是松平容保賜名「新選組」)。「新選組」之名常用於會津藩發給新選組的公文中,而新撰組給予會津藩的文件中常用「新撰組」之名。
[編輯] 發展
文久三年(1863年)九月,近藤派肅清了芹澤派,控制了新選組,近藤勇成為領導人(稱為「局長」)。元治元年(1864年)六月五日新選組在池田屋事件中重創了京都倒幕派的力量。新選組在七月的禁門之變中,協助幕府擊退長州藩的倒幕派進攻。這兩次事件使新選組得到朝廷、幕府和會津藩賞賜二百多兩黃金。同年九月,新選組進行第二次招募隊員,隊員增至超過二百人,駐地從壬生村遷移到西本願寺(京都市下京區)。
慶應三年(1867年)三月,新選組的伊東甲子太郎一派受命成為孝明天皇的御陵衛士, 脫離新選組,同年十一月被新選組肅清。
[編輯] 解散
慶應三年十一月,末代幕府將軍德川慶喜實行大政奉還。不久新政府和幕府之間展開戊辰戰爭,新選組站在幕府一方參與1868年初的鳥羽伏見之戰,被新政府軍擊敗。新選組屢敗屢戰,甲州勝沼之戰後,新選組返回江戶,部份隊員在這時離隊。近藤勇被新政府軍捕獲處死,沖田總司也因肺結核而病逝。新選組其後參與宇都宮城之戰和會津戰爭,齋藤一在會津戰爭期間離隊。土方歲三與部份隊員跟隨其他擁護幕府的軍隊退到北海道,成立蝦夷共和國及參與箱館戰爭。明治二年(1869年)五月,土方與明治政府軍作戰時中彈身亡,相馬主計接任,與餘下的新選組隊員投降,不久蝦夷共和國也隨著總統榎本武揚的投降而滅亡。
[編輯] 隊士數目
・文久三年三月……13人(有說24人)
・元治元年六月(池田屋事件前)……83人
・最顛峰時期……170~180人
・鳥羽伏見戰前……66人
[編輯] 新選組年表
[編輯] 文久三年
二月八日 浪士組從江戶出發,二月二十三日到達京都。
三月十二日 成為會津藩的屬下,名為壬生浪士組。
八月十八日 八月十八日政變
九月十三日 新見錦切腹自殺(有異說)
九月十八日 芹澤鴨、平山五郎被肅清,平間重助逃脫(有異說)。
九月二十五日 壬生浪士組易名為「新選組」
九月二十六日 御倉伊勢武、荒木田左馬之助、楠小十郎、以長州藩間諜之罪名被肅清。
[編輯] 元治元年
六月五日 「池田屋事件」發生,奧澤榮助戰死,安藤早太郎、新田革左衛門在負傷1個月後死亡。
六月十日 明保野亭事件
七月十九日 禁門之變
八月左右,對近藤勇態度感到遺憾的永倉新八、原田左之助、齋藤一、島田魁、尾關政一郎向京都守護職松平容保提出非行五條。
十月二十七日 伊東甲子太郎加入新選組。
[編輯] 元治二年/慶應元年
二月二十三日 山南敬助切腹
三月十日 駐地遷移到西本願寺
九月一日 松原忠司死亡
[編輯] 慶應二年
四月一日 谷三十郎死亡
九月十二日 三條公告牌事件
[編輯] 慶應三年
三月二十日 伊東甲子太郎、藤堂平助等13人離隊。
六月十日 新選組獲提拔為幕臣
六月十五日 駐地遷移到不動堂村
六月二十二日 武田觀柳齋被刺殺
十一月十八日 油小路事件,伊東甲子太郎、藤堂平助、毛內有之助、服部武雄被刺殺。
十二月七日 天滿屋事件
十二月十八日 近藤勇被狙擊受傷
[編輯] 慶應四年/明治元年
一月三日 鳥羽伏見之戰,隊員2名戰死。
一月五日 淀千兩松之戰,井上源三郎等14名戰死。
一月六日 橋本之戰,隊員4名戰死。
一月十日 新選組隊員乘軍艦富士山丸與順動丸前往江戶,山崎烝在途中傷重不治,海葬(有異說)。
三月六日 甲州勝沼之戰,隊員2名戰死。
三月十二日 永倉新八、原田左之助等人組成靖兵隊(靖共隊),脫離新選組。
四月二日 在下總流山設置陣地
四月三日 近藤勇為求保存實力,以假名向新政府軍投降,但遭識破。
四月十九日 宇都宮大捷
四月二十五日 近藤勇在板橋被斬首
閏四月二十五日 白河口之戰
五月十七日 原田左之助死亡(有異說)
五月三十日 沖田總司因肺結核病逝
八月二十一日 母成峠之戰
八月二十四日 齋藤一、池田七三郎等13人留在會津。
明治元年十月二十六日 舊幕府軍進入箱館五棱郭
[編輯] 明治二年
五月十一日 土方歲三戰死
五月十四日 相馬主計接掌新選組,在弁天台場率領新選組向新政府軍投降。
五月十八日 舊幕府軍投降,戊辰戰爭結束。
[編輯] 實像
新選組的「誠」字隊旗[編輯] 局中法度與內部肅清
「局中法度」(局中法度書)是新選組隊員需遵從的紀律規范。
局中法度大約在「新選組」之名被採用及近藤勇和土方歲三組成領導核心的時候開始生效。鳥羽伏見之戰發生前,被內部整肅的新選組隊員共有41人,包括初代局長芹澤鴨和新見錦。
局中法度大致如下:
不可違背武士道
不可任意脫離組織
不可任意受取金錢
不可任意介入糾紛
不可私闘
違者切腹謝罪。
[編輯] 維持治安
一般人受了後來眾多小說或戲劇作品影響,以為新選組是幕末時期維持京都治安的主要力量,其實不然。負責守衛御所重地的是會津直轄隊的二千人精銳,外圍是由幕臣組成的「見回組」五百人,而新選組的二百人主要負責京都的伏見區。
[編輯] 羽織
電影中的新選組隊員通常穿著衣袖上印有白色山形圖案的淺蔥色(淺藍色)的羽織。據說山形圖案是以前赤穗浪士(忠臣藏)在殺進吉良家時所穿羽織的圖案,而淺蔥色是武士切腹自殺時所穿禮服的顏色。實際上新選組在成立一年後便停用這種羽織,最後穿著的時間大約在池田屋事件期間。
[編輯] 隊旗
紅底白色「誠」字旗,下部亦有山形圖案。當「誠」字旗飄揚時,看起來好像近藤勇出身的「試衛館」的「試」字。另有數種隊旗。
[編輯] 組織
新選組的最高首領是局長,以副長(副局長)輔助,以下再設副長助勤、監察方(負責情報工作)和勘定方(負責會計)等職位。副長助勤是統率一個小組的組長,新選組共有10個分組,編號從一番至十番(第一至第十),每組約有10人,組長以下又設置了伍長。新選組的組織編制也許受了西式軍制的影響。
隊員平日進行武術練習,在京都市內巡邏和搜尋潛伏的反幕府浪士。新選組的劍術流派以近藤勇一派的試衛館的天然理心流為主,此外也有神道無念流、北辰一刀流及其它流派加入,也有隊員學習槍術和柔道。
新選組在成立初期時資金不足,營運資金主要來自會津藩的御用金和一些富商的資助。後來新選組成為幕府屬下,隊員從幕府得到工資,有時也從一些特別行動中得到補償金。
[編輯] 歷任局長
芹澤鴨
新見錦
近藤勇
[編輯] 會津新選組隊長
山口二郎
[編輯] 箱館新選組隊長
大野右仲
相馬主計
[編輯] 歷代副長
新見錦
山南敬助
土方歲三
安富才助
[編輯] 總長
山南敬助
[編輯] 參謀
伊東甲子太郎
武田觀柳齋
[編輯] 組長
1865年編成時組長
一番隊組長:沖田總司
二番隊組長:永倉新八
三番隊組長:齋藤一
四番隊組長:松原忠司
五番隊組長:武田觀柳齋
六番隊組長:井上源三郎
七番隊組長:谷三十郎
八番隊組長:藤堂平助
九番隊組長:鈴木三樹三郎
十番隊組長:原田左之助
1864年行軍錄編成時組頭
一番隊組頭:沖田總司
二番隊組頭:伊東甲子太郎
三番隊組頭:井上源三郎
四番隊組頭:齋藤一
五番隊組頭:尾形俊太郎
六番隊組頭:武田觀柳齋
七番隊組頭:松原忠司
八番隊組頭:谷三十郎
[編輯] 其他隊員
※依姓氏讀音排序;非完整名冊。
相場薰三郎
青木連
青地源太郎
青柳牧太夫
青山次郎
明石覺四郎
秋山義三郎
淺野薰
蘆屋升
足立麟太郎
阿比留銳三郎
阿部十郎
阿部隼太
甘地一撰
天野十郎
天海勝之進
新井忠雄
新井破摩男
荒木信太郎
荒木田左馬之助
蟻通勘吾
漢一郎
安藤早太郎
安藤雅次郎
家木將監
家裡次郎
五十嵐伊織
伊木八郎
池田小三郎
池田七三郎
石井伊之助
石井清之進
石井勇次郎
石川伊太郎
石川三郎
石田入道
一瀬寛次
市橋鐮吉
市村辰之助
市村鐵之助
一色善之丞
逸見勝三郎
伊藤主計
伊藤鐵五郎
伊藤浪之介
伊東隼之助
伊藤與八郎
稻芳雄三郎
稻吉龍馬
井上新左衛門
井上泰助
茨木司
今井佑次郎
岩崎一郎
岩崎勝次郎
上坂甲太郎
上田安達之助
上田馬之助
植田末次
上原榮作
內山榮八
內山元次郎
內海次郎
梅戸勝之進
江川七郎
江田小太郎
越後三郎
江畑小太郎
大石鍬次郎
大內槍之助
大河內太郎
大谷勇雄
大谷良助
大槻銀藏
大月藤三
大野右仲
大野內藏之介
大橋半三郎
大橋山三郎
大町通南太郎
大宮友賢
大村安宅
岡島品三郎
岡田克巳
岡田五郎
岡田米太郎
尾形俊太郎
岡戸萬次郎
岡村龜太郎
小川一作
小川佐太郎
沖田承之進
奧澤榮助
小澤宗司
尾關雅二郎
尾關彌四郎
小原險太郎
小原孔三
小幡三郎
加賀爪勝太郎
梶谷鱗之助
粕屋小次郎
粕屋十郎
粕谷新五郎
加藤定吉
加藤民彌
加藤羆
角谷糺
金山敬助
金子庄兵衛
金子次郎作
迦納鷲雄
神代仁之助
嘉村權太郎
龜井造酒之助
葛山武八郎
辛島升司
河合耆三郎
河合鐵五郎
川島勝司
川津平三
河村八十右衛門
川村林次郎
神崎一二三
神戸四郎
菊池央
岸島芳太郎
木內峰太
木下岩
木下勝藏
木下彌三郎
木幡勝之進
木村忠次郎
木村廣太
木村良之助
清原清
日下部四郎
日下部遠江
楠小十郎
熊澤元藏
久米部正親
栗原仙之助
向館登
鈞木伝三郎
小久保清吉
小島造酒之丞
後藤大助
小林桂之助
小林幸次郎
小林峰三郎
小堀誠一郎
近藤周平
近藤隼雄
近藤芳助
齋藤一諾齋
齋藤清一郎
佐伯又三郎
酒井兵庫
酒井要次郎
坂本平三
佐久間銀太郎
佐久間顯輔
佐久間庄太郎
佐久間登人
櫻井數馬
櫻井勇之進
佐佐木愛二郎
佐佐木藏之允
佐佐木一
指田竹次郎
佐治寛
佐藤房太郎
佐藤安次郎
真田四目之進
佐野七五三之助
佐野牧太郎
澤忠輔
塩澤鱗次郎
鹿內主稅
筱崎慎八郎
筱冢岸三
筱原泰之進
斯波緣之助
斯波雄三
司馬良作
柴岡剛三
柴田喜三郎
柴田小源太
柴田彥三郎
芝山德三郎
島田魁
島田幸之助
島田彌一郎
清水卯吉
清水休左衛門
清水吾一
志村武藏
宿院良藏
小路平三郎
白井鷹之進
白戸友衛
早戸七郎右衛門
鈴木長藏
鈴木直人
鈴木元之進
鈴木量平
鈴木連三郎
諏訪市次郎
關川代次郎
瀬山多喜人
千田兵衛
相馬主計
田內知
田岡太郎
高岡倉太郎
高須熊雄
高田文二郎
高野良右衛門
高橋恭輔
高橋三五郎
高橋渡
高橋良之助
高山次郎
竹內元太郎
武內篤平
武城藏太
竹內武雄
竹內德雄
武部銀次郎
立川主稅
田中伊織
田中梅太郎
田中寅三
田中一
田中律造
田邊太三郎
谷川辰吉
谷周平
谷萬太郎
谷川振吉
谷口四郎
玉置伊之助
玉置良三
玉川將之介
田村一郎
田村金七
田村銀之助
田村大三郎
田村錄四郎
千葉榮
中條常八
冢本善之助
津田丑五郎
土田新之丞
鶴岡鐮四郎
寺井主稅
寺嶋繁三
殿內義雄
鳥羽多喜松
富川十郎
富永政之助
富山彌兵衛
中井三彌
中澤務
長澤政之丞
長島五郎作
中島登
長瀬清藏
中西小六
中西升
中村吉六
中村金吾
中村玄道
中村小次郎
中村五郎
中山重郎
成合清
西村五十五郎
西脅干次郎
西脅源六郎
新田革左衛門
新田寅之介
沼尻愛次郎
沼尻小文吾
根岸友山
野口健司
野邊民雄
野村游喜
野村利三郎
橋本皆助
畠山芳次郎
服部武雄
林小五郎
林庄吉
林信太郎
平間重助
平山五郎
福田勝之進
福與男也
藤井安八
藤澤竹城
藤原和三郎
舟津釜太郎
古川小二郎
古屋丈之助
細井鹿之助
細川千太郎
本田岩吉
本田太一郎
前田岩太郎
前田藏人
前野五郎
前場小五郎
前場喜司
牧野源七郎
馬越三郎
馬越大太郎
正木織之助
真崎宅太郎
松井徳太郎
松井龍三郎
松崎靜馬
松澤乙造
松澤彈治
松永主計
松原幾太郎
馬詰新十郎
馬詰柳太郎
松本喜次郎
松本俊造
松本舍助
松山幾之助
円尾啟二郎
丸山駒之介
萬田河三
三浦啟之助
三浦常次郎
三浦松五郎
御倉伊勢武
三品一郎
三品二郎
三品仲司
水谷藤七
三井丑之助
水口市松
宮川數馬
宮川信吉
宮崎繁之丞
宮武織藏
宮本藤太
三好ゆたか
武藤又三郎
村上清
村上三郎
村上一
村上萬次郎
村山謙吉
室宅之助
毛內有之助
本武權平
本山小太郎
森庵六之介
森權次郎
森下平作
森鷹之介
森常吉
矢金繁三
矢口健一郎
安富才輔
矢田賢之助
柳澤藤馬
柳田三二郎
梁田佐太郎
矢部兵吉
山寅之助
山浦鐵四郎
山形時太郎
山際平三郎
山久知文次郎
山崎八藏
山崎林五郎
山崎烝
山野八十八
山本二十六
橫倉甚五郎
橫山鍋二郎
吉澤平三
吉田俊太郎
吉田寅之助
吉田萬吉
吉村貫一郎
吉村新太郎
吉村芳太郎
米溪彥作
輪堂貞造
若田榮吉
若松杢之助
和高小刀太
和高虎之助
和田十郎
和田六郎
渡邊市造
[編輯] 以新選組為題材的作品
由於新選組與維新志士敵對,明治政府對新選組沒有好感,所以早期關於幕末的文學作品通常把新選組描繪成反派,此情況在二次大戰後有所改變。新選組的事跡後來成為了許多電影和電視劇的題材;2004年NHK大河劇請見新選組!條目。
[編輯] 小說
《新撰組始末記》、《新撰組遺聞》、《新撰組物語》 作:子母澤寛
《燃えよ剣》、《新撰組血風錄》 作:司馬遼太郎
《幕末新撰組》、《近藤勇白書》 作:池波正太郎
《壬生義士傳》 作:淺田次郎
《女たちの新撰組~花期花會》 作:江宮隆之、出版:河出書房新社
近藤勇、歲三 往きてまた、新撰組 藤堂平助、総司 炎の如く 作:秋山香乃
黒龍の柩 作:北方謙三
あさぎ色の風 作:藤堂夏央
激錄新撰組(上・中・下・別巻 全4巻) 作:原康史、出版:東京スポーツ新聞社
総司殘英抄 作:戸部新十郎、出版:徳間文庫
新撰組が行く 作:童門冬二、出版:集英社文庫
ウェスタン武芸帳 作:菊地秀行、出版:朝日ソノラマ
[編輯] 電視劇
《風雲新選組·近藤勇》(1961年 主演:嵐寛壽郎(近藤勇))
《新撰組始末記》(1961年 主演:中村竹彌(近藤勇))
《新撰組血風錄》(1965年 - 66年 全26話 監督:河野壽一等 主演:栗冢旭(土方歲三))
《燃えよ剣》(1970年 全26話 監督:河野壽一等 主演:栗冢旭(土方歲三))
《新撰組》(1973年 主演:栗冢旭(土方歲三))
《新撰組始末記》(1977年 出演:平干二朗(近藤勇)、古谷一行(土方歲三)、草刈正雄(沖田總司))
《沖田總司 華麗なる暗殺者》(1982年 主演:鄉ひろみ(沖田總司))
《壬生の戀歌》(1983年 出演:三田村邦彥)
《燃えて散る 炎の劍士 沖田總司》(1984年 主演:田原俊彥(沖田總司))
《新撰組》(1987年 出演:松方弘樹(近藤勇)、竹脅無我(土方歲三)、東山紀之(沖田總司))
《燃えよ剣》(1990年 主演:役所広司(土方歲三))
《新撰組 池田屋の血闘》(1992年 出演:里見浩太朗、野村宏伸、地井武男)
《新撰組血風錄》(1998年 主演:渡哲也(近藤勇))
《壬生義士伝~新撰組でいちばん強かった男~》(2002年 全四部 監督:松原信吾、長尾啟司 主演:渡辺謙(吉村貫一郎) (テレビ東京の新春ワイド時代劇)
《新選組!》(2004年NHK大河ドラマ 腳本:三谷幸喜 主演:香取慎吾(近藤勇))
《新選組!! 土方歲三 最期の一日》(2006年NHK正月時代劇 腳本:三谷幸喜 主演:山本耕史(土方歲三))
[編輯] 電影
《新撰組鬼隊長》(1954年 監督:河野壽一)
《新撰組》(1958年 監督:佐佐木康)
《新撰組始末記》(1963年 大映 監督:三隅研次)
《幕末慘酷物語》(1964年)
《土方歲三 燃えよ劍》(1966年 監督:市村泰一)
《新撰組》(1969年 監督:沢島忠 近藤勇:三船敏郎)
《幕末純情傳》(1991年 監督:葯師寺光幸 主演:牧瀬里穂(沖田總司))
《御法度》 1999年(監督:大島渚 主演:北野武(土方歲三)淺野忠信 松田龍平 音樂:坂本龍一)
《壬生義士傳》2003年(監督:瀧田洋二郎 主演:中井貴一(吉村貫一郎))
[編輯] 舞台劇
TEAM-NACS第10回公演 LOOSER-失い続けてしまうアルバム-(2004年 腳本・演出:森崎博之 主演:佐藤重幸)
演劇集団キャラメルボックス 風を継ぐもの(1996年初演・2001年再演)
[編輯] 漫畫
新撰組(手冢治蟲漫畫全集收錄作品) 手冢治蟲
近藤勇 星をつかみそこねる男 水木茂
光之風 作:渡邊多惠子
代表取締役近藤勇 川崎のぼる
あかね色の風 車田正美
あさぎ色の伝說 和田慎二
真說新撰組(舊題:壬生狼) 畫:園田光慶 腳本:橫山光輝
幕末風雲錄 誠 伊織鷹治
無賴 岩崎陽子
月明星稀 - さよなら新選組 盛田賢司
新選組黙示錄 宮崎克、插畫: 干良彥
北走新選組 菅野文
ひなたの狼 - 新選組綺談 斎藤岬
新撰組 - ダンダラ列伝 羽生田ラミオ、白井裕子
新撰組 - 士道心得 松山花子
新撰組~淺黃色の鎮魂歌 田村純子
新選組 黒鉄ヒロシ
新撰組異聞PEACE MAKER/PEACE MAKER鐵 黑乃奈奈繪
浪客劍心 和月伸宏
赤鳩 編劇 小池一夫 繪畫 池上遼一
銀魂 空知英秋
[編輯] 動畫
《土方歲三 白の軌跡》(2004年 監督:浦谷千惠)
《PEACE MAKER鐵》
[編輯] 游戲
斬打
風雲 新撰組
幕末戀華 新選組
風雲 幕末伝
新撰組群狼伝
維新の嵐(有關於近藤勇的情節)
維新の嵐・幕末志士伝(坂本龍馬と共に土方歲三を描く)
學園☆新選組!(惡搞來源於新選組)
薄櫻鬼 ~新選組奇譚~
[編輯] 其他相關作品
銀魂 空知英秋
機動新撰組 萌之劍
[編輯] 外部鏈接
壬生寺
八木家
近藤勇之墓
新撰組網路事典
[編輯] 來源
「新選組大全史」 新人物往來社 2003
「新選組事典」新人物往來社 1978
新選組
局長:近藤勇(1834年 - 1868年) 副長:土方歳三(1835年 - 1869年) 總長:山南敬助(1833年 - 1865年) 參謀:伊東甲子太郎(1835年 - 1867年)
隊長
1番隊:沖田總司(1842年? - 1868年) 2番隊:永倉新八(1839 - 1915年) 3番隊:齋藤一(1844年 - 1915年) 4番隊:松原忠司(1835年? - 1865年) 5番隊:武田觀柳齋(1830年 - 1867年) 6番隊:井上源三郎(1829年 - 1868年) 7番隊:谷三十郎(? - 1866年) 8番隊:藤堂平助(1844年 - 1867年) 9番隊:鈴木三樹三郎(1837年 - 1919年) 10番隊:原田左之助(1840年 - 1868年)
9. 一個香港電影,內容大概是弟弟為霸財產使壞讓哥哥失憶,哥哥被一個傭人救了,後來屋頂砸下東西恢復記憶了
呆佬拜壽 (1995)
導演: 谷德昭
編劇: 谷德昭 / 李敏
主演: 劉青雲 / 吳倩蓮 / 黃子華 / 喬宏 / 元華 / 林曉峰 / 白嘉倩 / 谷德昭
類型: 喜劇 / 愛情
製片國家/地區: 香港
語言: 粵語
上映日期: 1995-09-28
片長: 102 分鍾
又名: 新威龍闖天關—傻瓜與野丫頭 / 阿獃拜壽 / Only Fools Fall in Love
招福(劉青雲 飾)原本是個不可一世的少爺,母親是個寡婦,一心想兒子可以成家。招積(黃子華 飾)是招福的堂弟,也是招家的第二繼承人。招積一直對招福不滿,於是在街頭游說在街頭賣藝的望弟(吳倩蓮 飾)與招福結婚以騙取聘禮。成親當天,招積故意讓招福在高處墜下,招福自此變成了痴呆,望弟與父親(元華 飾)趁機逃走了。不久,望弟遇到了流落街頭的招福,處於內疚與同情,望弟收留了招福。
在望弟的細心照顧下招福日漸康復,兩人日久生情。另一方面招家上下都無法容忍招積的行為,便請來了太叔公(喬宏 飾)重選當家,望弟覺得招福有權利爭取到自己的一切,便努力訓練招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