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俺爹俺娘電影全集

俺爹俺娘電影全集

發布時間:2022-06-21 07:41:02

『壹』 急!求紀錄片《俺爹俺娘》的影評在1000字左右,要原創,謝謝!

首先說我對這片的感受,兩個字,感動。看過後很想為自己的父母做點什麼事,父母養育自己這么多年,不是一句話就可以回報的,但是往往自己一句貼心的話就可以讓父母覺得足矣,父母的要求很簡單,只要孩子過得好,只要還記回家看看得自己,打個電話問一聲就好……表示愛的方式有很多種,用照片留住自己的父母。想想小時候爸媽不也是想用相片留住孩子美好的童年時光嗎?於是我有了那麼多的相片,有了那麼多的記憶,想摸又不敢摸貓的可愛表情,騎在假老虎背上張大嘴和老虎比嘴大的樣子,拿著麵包傻傻看著鏡頭的,和哥哥姐姐在江畔的,哭的,笑的……很想從現在開始回家的時候在父母身邊的時候每一天都拍下來記錄下來。每個人都有想留住的最親愛的人吧。《俺爹俺娘》就是這樣用最真摯的感情,最淳樸的民風感動著,影響著觀眾。

其實剛開始看的時候我覺得思路並不是很清楚。可能是因為剛開始的字幕很短,隱約知道是一個攝影師,熟悉的人或者說是看過他攝影作品的人可能會知道這是在說什麼,但是一般的觀眾呢,不注意的觀眾呢?大家會被後面具有震撼力的畫面和內容吸引,而忘記了剛開始那短短的介紹性的字幕。就有點摸不著頭腦了。這是我的第一印象,當我再看第二遍的時候就能體會出其中的脈絡了,但是如果剛開始焦波的有關介紹稍多一點的話可能就會更好了。

再說片頭,「俺爹俺娘」的兩張臉出現時的效果很好,有一種歲月刻畫的痕跡,有那種為了兒女操勞一輩子的感動。正文開始,景色陪著民族的歌聲,既交待了環境,地點,又從側面給人一種農民淳樸的感覺。覺得整個片子都透著家鄉的氣息,鄉土的氣息。
上面說過了看第一次的時候覺得脈絡不清晰,但是當我看第二遍的時候明白了,這里就是在說自己的爸媽,是用另外一種手法替代乾巴巴的訪談。所以從總體上感覺是沒有思路的,而細細品來,他就像在跟自己的朋友講述自己最愛的爸媽的一些事情,講述著他拍攝時的一些故事,從他講述的事情中,觀眾又體會著這種深深的愛。篇章是從60歲前沒有照過相,開始的,原因是窮,此處點出了小時候的生活,父母的辛勞,也為後文作鋪墊。

影片之所以有如此飽滿的感情,是因為它是通過一個個的細節來表現的,像第一次照相的情景;15年後第一次拍電視;小腳的細節;村民的表情……後面開始了介紹爹的情況,他以前讀過書,但是沒有讀完,就很想讓家裡有個讀書人。而焦波在去上學的時候家裡也許是動用了全部積蓄給他置辦的三件行頭,從中可以看出家人的開心。此後57歲的父親又出去打工了。從製作的角度看受傷那一段的處理很好,因為現在是不可能拍到老人受傷的畫面的,所以就用了一些配合音效的畫面,像是煤礦,低矮的房間,這樣過渡很自然,而此時的背景聲音是焦波的講述,很形象,是一種樸素的感人。

又回到了現在,老人背詩的聲音想起,陪著夕陽的畫面,讓人想到夕陽無限好這樣一句話,有很深的寓意,也是一個很好的過渡。和重外孫女一起背詩,這里可以感覺老人懷有著小時候的願望,跟孩子賽背詩,除了前面表現出的嚴肅,勤懇以外還有可愛的一面。這是自然過渡到想要把父母留下來。「總想用照相機留住一天天變老的爹娘」,我想焦波的這一句話是這整部記錄片的中心,重心了。

生活好了,分地了,豐收了,開心了,嚴肅的父親要求拍照了,這里真的是透過窗口看全中國淳樸的農民,透過窗口看全世界愛孩子,為孩子付出的父母。其實整部片可以用的當時拍的素材並不多,很多東西不能讓老人再去演一遍,這樣就失去了真是的感情。於是就用了很多的照片,經過各種處理,加上配音——拍照的「咔咔」聲,整個片子更加飽滿了。像講到自己回家,母親很想兒子,沒話說也要找點事做,呆在兒子身邊。這里用的畫面是夜裡農家的院子,窗子里透出來的光線。還有靜夜思,無處不體現出思鄉,想念的心情,這里的想念是兩方的想念。兒子走的時候用的也是用照片,回頭,母親就在身邊,讓我想起沒次從家回學校的時候,爸爸送我出門,媽媽總是在涼台的窗子向外看,跟我招手,每年回家的時候也是做好了我愛吃的飯,爸爸在院門口接我,提行李,媽媽就在樓上的窗子里看著。這些事情是所有的母親都會做的事情,只有看孩子有沒有體會到其中的深情……

過年了,過年吃好點,包餃子。這好像是沒經歷過苦日子的人體會不到的,但這不是重點,父母養育了那麼多年,老了不求孩子在身邊,只求能過一個團圓年,可是團圓年並不常有,這時候就就整理整理照片,不知道那些很多年只知道錢的人,看了這是什麼樣的感覺呢?這個章節以「這就是俺年,俺的親娘」為終結。接下去就是老頭老太太去了北京,此時的景物和之前的大不一樣了,氛圍,感覺的不一樣了。可是故事還是重復著。直到爹娘都住院了,爹要過世了,可是卻不敢跟娘說。而那經過門口的永訣,我看到班上很多同學都在抹眼淚。

也許影像的魅力就在於此吧,一個動作一句話語就成為人們心中永遠的感情……

『貳』 紀錄片《俺爹俺娘》主題

淺析電視紀錄片《俺爹俺娘》主題

一:對父與子母與子之間的親情,父母之間的愛情所變現出來的人性之美的歌頌與贊揚,對中國傳統美德的歌頌與贊揚。(我們之所以被感動是被人性中所表現出來的美感動了,焦波用傳統孝道來闡述親情,父母用傳統的家庭觀念來闡述著他們的愛情)

二:通過記錄魯中山區一戶農家小院近30年來的變化折射出中國改革開放30年中國農村社會的大變遷(這既有思想上的變化,也有物質上的變化,這些影片中多個細節已經表現出來了)。

三:攝影家焦波離開山村又再次回到山村尋找他藝術的源泉--藝術尋根.

在整部影片中多次出現崔念會唱的那首歌曲,它所起到的作用是:A:深化了影片的第三個主題(歌詞內容為:同志們呀個個要聽真,咱為了救人民參加了八路軍。。。。革命的戰士你不要忘了本。。)所謂的「本」就是攝影家焦波藝術的泉源,焦波回到山村猛然間才發現:在老一輩人的身上有著正確的人生觀,愛情觀。在他的鄉里鄉親之間存在著:「二近半二斤」。B:參與敘事,整部影片中出現了三次崔念會唱歌,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讓片中人物顯得更加飽滿,敘事鬆弛有度。C:最直接的作用:展現環境,展現了當地的風土人情,讓整部影片充滿著生活氣息,讓觀眾更加真實的貼近故事。

這個影片的藝術角度很多。。。。採用敘述的口吻,以及整部影片的結構都很到位。
影視聲音的運用等等。。。。

『叄』 俺爹俺娘紀錄片 藝術手法評析

《俺爹俺娘》以攝影家焦波的口述的形式,以精心挑選的「俺爹俺娘」的靜態攝影作品為線索,結合動態紀實影像,結構出數個觸人心弦的生活故事,串成了爹娘20多年的生活記錄,為受眾塑造出充滿東方魅力的中國農村爹娘的人物形象。用近乎於詩化的語言和浪漫的風格,體現出一種純真的美。而片中精心選配的音樂,或貫穿出現、揭示主題、或渲染氣氛、烘托情緒、或激發聯想、或作為戲劇元素,推動劇情發展,對全片藝術風格的統一起到了重要作用。《俺爹俺娘》中音樂的運用,為電視記錄片配樂提供了一個優秀的範例。
一、貫穿出現、揭示主題的「主題音樂」
紀錄片主題音樂,是對紀錄片的內容進行高度概括的一種音樂形式 ,可以把受眾帶到特定的歷史背景、文化氛圍或某種范疇之中。在《俺爹俺娘》片頭,俺爹和俺娘的剪影出現時,編導選配了一段主題音樂。這段主題音樂,是根據紀錄片所表達的整體基調選定的,深情的、略帶哀傷的、懷念性的。主題音樂在片中反復出現了3次,每次出現都感人至深、催人淚下。深情的音樂,奠定了本片深情的基調。
第一次,「情感基調」。隨著「在魯中山區,與沂蒙山毗鄰,有一個小山村,住著我年邁的爹娘」的解說,畫面定格在清晨遠山掩映下的村莊上。此時,由小提琴主奏,三音列下行,動機重復構成的12秒主題樂句響起,伴隨著音樂聲,畫面上融出俺爹俺娘的剪影,並漸出片名:俺爹俺娘。這時,受眾已能從深情的音樂當中嗅到這部紀錄片的情感基調。
第二次,「相濡以沫」。多年來,焦波堅持用手中的照相機來記錄爹娘70年相濡以沫的生活。老房子中,那一張張老照片,如:「娘給爹撓背」,「爹給娘剪指甲」等,好似音樂中的一個個音符,將俺爹與俺娘的愛編成一首刻骨銘心的贊歌。主題音樂再次響起,音樂以變化重復和移位重復的手法,由原來的12秒的主題樂句發展到由四個樂句構成的58秒樂段,引導受眾在音樂中思索、回憶,心中掀起陣陣波瀾。
第三次,「最後的離別」。俺爹和俺娘住進了同一家醫院,俺娘出院時,卻沒能再看俺爹最後一眼,俺娘被眾人攙扶著,從俺爹的病房走過。這是他們的最後一次別離,在路過病房的瞬間,兩個樂句、20秒的主題音樂第三次響起,撞擊著受眾脆弱的心靈,此幕場景突然讓人感到喘不過氣來,音樂就像那一柄刻刀,溫柔卻殘酷地劃過心頭,卻也深深雋刻在受眾心中。
主題音樂貫穿全片反復出現,其作用有二:一、在特定的情節中表達人物情感。如:在「情感基調」、「相濡以沫」和「最後的離別」等情節點中,音樂一直在向受眾傳送畫面和語言無法表達的深情地、催人淚下精神意蘊。二、統一和連貫紀錄片的情節情感。音樂創作中有句名言,那就是:「重復就是力量」。主題音樂多次出現,形成貫穿發展的連續性,不僅起到了深化主題的作用,還像一根紅線一樣,將各個段落的珍珠穿在一起,起到了使紀錄片情感主題的連貫和統一的作用。
二、渲染氣氛、烘托情緒的「場景音樂」
除了主題音樂,本片還插入了五段以小提琴主奏的場景音樂。場景音樂作為在某一場景中使用的音樂,往往能在推動情節發展,營造戲劇性高潮發揮重要作用。
1、「打工受傷」。焦波回憶當年為了給自己掙學費,57歲的爹爹隻身外出打工,受了傷。他趕到煤礦工地,在低矮的工棚里,看到了躺在亂糟糟的工具當中的爹爹。只見爹爹手上纏著厚厚的紗布,紗布上還印出了血。吃飯的缸子里,盛著五分錢一碗的白菜幫子。當焦波含淚講到爹爹捨不得吃白饅頭,用白饅頭換別人的黑饅頭的時候,情緒音樂響起,深情、激動的旋律表現出焦波對爹爹的愧疚與感恩。音樂選自義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獨幕歌劇《強尼·史基基》中的一首詠嘆調《我親愛的爸爸》,其旋律極為優美,深情而動人,恰當的表現出了作者的感受。在典型的中國電視紀錄片中插入一段外國音樂,並沒有讓人感到生硬,而是讓人產生一種莫名的感動。
2、「手電筒照路」。焦波回憶:一天晚上,他告別俺娘回城。焦波在前面走,俺娘在後面用手電筒為焦波照亮。焦波沿著崎嶇的小路漸漸走遠,偶一回頭,俺娘卻依然站在原地送別兒子,那微弱的手電筒光久久都沒有散去,俺娘顫顫巍巍的身影讓焦波、讓受眾難以忘懷,那一束微弱的手電筒光,成為他們心中永遠的明燈。延續著微弱的手電筒光線,深情地音樂淡淡的進入卻久久地綿延。小提琴用略帶憂傷的音色,演奏出還是那麼優美,優美的有點傷感的音樂,娓娓道出母親對離家孩子的叮囑、牽掛和留戀。強化了焦波作為兒子傳達給受眾的情緒感受,抒發了焦波對母親的愛與不舍。
3、「潸然淚下」。眾人參觀「俺爹俺娘——焦波攝影展」,看著焦波為爹娘拍攝的情真意切的照片,不由得心中都回憶起了家的溫暖,濃濃的思念催促著自己回家。一位女士想起了遠方的的爹娘,禁不住潸然淚下。此時,情緒音樂第三次響起,它似乎是一種很微妙的催化劑,渲染了思念的氣氛;默默的關愛,隨著音樂輕輕地流淌著。
4、「曠野中的思念」。俺爹因患腦溢血不幸病逝。出殯那天,焦波獨自一人坐在離俺爹的墳頭不遠的空地上,眼淚緩緩滑落,滲在受眾的心裡。相機的拍照聲與動情的音樂聲形成了一種相互的關照,聲音與畫面形成一種相互的關照,焦波對俺爹的思念,要為俺爹照最後一張像的心情躍然熒屏。
5、「永遠的眺望」。冬天,俺娘住在城裡的二姐家,當焦波要離開時,俺娘緊緊握住他的雙手久久捨不得松開,從家中送到樓梯口,再到窗口揮手惜別,情緒音樂第五次響起,這是全片音樂運用最長的一個段落,持續75秒,是整部紀錄片的高潮,人物感情得到了最強烈升華。
場景音樂選配的音樂盡管繁多,但內行的編導用兩大要素統一了音樂風格:1、主奏樂器選擇歌唱性極強的小提琴;2、伴奏選用管弦樂隊。營造出獨特的意境和氣氛。
三.寓意深刻、推動劇情發展的「革命民謠」
革命民謠的反復吟唱是本片音樂推動劇情發展的特色。
紀錄片開篇,陽光射進山谷,伴著清晨雄雞報曉的同期聲,俺爹以畫外音的形式深情地吟唱起革命民謠:「同志們呀,個個要聽真,咱為了救人民參加了八路軍,在家裡咱本來可都是些老百姓,革命的戰士你不要忘了本。」這是一首曾在魯中山區流傳很廣的革命民謠。編導安排俺爹在片頭吟唱,既是向受眾展示紀錄片發生地魯中山區的地域風貌,同時也暗示了俺爹的當年的生活時代是在動盪與不安的戰爭年代。真情的吟唱,似是俺爹對革命年代的回憶,又似是爹對兒女的訓導,質朴的聲音一遍遍回盪在大山裡,撞擊在受眾的心坎上。
第二次是在山村清新而凜例的早晨,山坡上殘留著白雪,禿枝枯草都被早晨的太陽鑲上了金邊兒,碧藍的天空回盪著老漢的歌聲。一個兩鬃花白的老人挑著沉重的擔子在山坡上吃力地婉蜒上行,嘴裡呼出一口口又長又濃的哈氣,邊走邊吟唱著革命民謠:「魚兒離水活啊活不成,咱離開老百姓就不能打勝仗,老百姓愛護咱如同愛兒郎,咱愛護那老百姓就如同愛爹娘。」 這是一首與紀錄片開篇俺爹演唱的革命民謠曲調相同的分節歌(同一曲調配上多段歌詞構成的歌曲)。既體現出山村農民的樂觀和勤勞,又給紀錄片增添了地域色彩。
第三次是在村子裡,一位老大爺面對焦波的攝像機,深情地唱出:「同志們呀,個個要聽真,咱為了救人民參加了八路軍……」此時,受眾對革命民謠的背景、革命民謠的旋律已經耳熟能詳,沒有必要演唱完全曲,音樂已經成為劇情發展不可缺少的戲劇元素,音樂重復產生出巨大的劇作力量,推動劇情發展,引發受眾去思索、去聯想。
四、激發聯想「人聲回聲」
奧地利精神分析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認為,當人的情感積聚到一定程度,需要一種方式來進行情感宣洩。本片片尾,焦波多年來對父母的感情、感激、感恩,以及無法用言語表達出的,積聚在內心的情感沖動,面向大山,爆發出吶喊「爹——娘——」。編導將呼喊聲加上顫響,形成回聲效果。飽含深情的回聲撞擊著山間石壁,穿透堅硬的岩石,反復縈繞在大山的懷抱中間,構成了震撼人心的山間交響。
《俺爹俺娘》中的音樂,用兩種不同的風格加以貫穿。一種是在片中三次出現的原生態唱法演唱的「革命民謠」。用原生態的聲音表現原生態的生活狀態。從而表現出紀錄片所要表達的真實情感;另一種就是在片中多次出現的「主題音樂和「情緒音樂」。這部分令人動情的音樂,基本上是選用一段完整的樂曲,根據在不同的畫面,不同的情緒在感情需要得到抒發和表達的時候,恰到好處的插入音樂的一部分,將情感推向高潮。中西合璧,原生態聲樂與精美的器樂相融,共同推動紀錄片的情感表達、主題深化,以及敘事結構的完整、有序,從而細膩生動地揭示出該片的深刻內涵,使本片的主題升華,構成了《俺爹俺娘》音樂的藝術特色。

『肆』 俺爹俺娘紀錄片影評

《俺爹俺娘》影評:

紀錄片《俺爹俺娘》講述了攝影師焦波拍攝父母親三十多年的生活歷程,反映了一個時代的尾聲,農村的變化與城市的變遷。影片不只是展現焦波與父母生活那楚楚動人的故事,更是體現了時代下農村人的那份朴實,那種最真實的自然氣息,使人觀後感受深厚。

該紀錄片的形式是頗具特色的。它是圍繞著焦波的作品集《俺爹俺娘》所展開拍攝。這種在影片中穿插圖片的敘事,使得整部影片更有故事性,給觀眾一種親切的真實感。當你凝視那一幅幅黑白的作品時,那定格深邃的瞬間,這何常不是一種思考與回憶,這種強烈的氛圍感,正是這部影片最能打動觀眾的地方。

幕後製作

1974年,攝影師焦波開始用照相機開記錄自己父母的日常生活,一共拍了12795張照片,錄制了600多小時的素材。2003年,浙江衛視邀請導演韓蕾,根據焦波提供的照片和錄像資料,整理製作了紀錄片《俺爹俺娘》。

焦波之所以要以自己的父母作為創作對象,其初衷是要為二老留下一些紀念照。對於這些影像素材,焦波承認裡面有「創作」或「導演」的成分。該片錄像所使用的器材是索尼PD-100攝像機。

『伍』 求5部經典親情電影,古今中外都可以,最好故事或表達的意境相似,做專題用的

1.《俺爹俺娘》

很想從現在開始回家的時候在父母身邊的時候每一天都拍下來記錄下來。每個人都有想留住的最親愛的人吧。《俺爹俺娘》就是這樣用最真摯的感情,最淳樸的民風感動著,影響著觀眾

「有天,我摸著父親的滄桑的老手,突然明白,我從來沒有認真撫摩過,而且以後也沒有多少機會去撫摩了。」
2.《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

每個母親總會在你的心中最深的地方。
你知道你大了的時候,那個記憶中年輕而富有活力的她就已經老了。
再沒有那樣的日子,她訓你罵你,對著你大聲嚷嚷她的擔憂。
但是仍會眼角濕潤的看你每次遠行,為你慢慢收拾好行裝。
戀戀不舍地送你出門。
很久以後的回頭,她依舊在那裡,一直沒有離開過。
3《愛·回家》

我們在長大,她們在老去,可我們的能力卻依然有限,
她們痛苦的時候我們無能為力,而幼時的我們可以靠在她們懷里,
撒嬌,耍懶,同時忘記身上的傷。
也許,在我們陪著她們回憶過去的時候,
也是她們最好的療傷葯,我們可以做的,能做的。
4.《克萊默夫婦》

關於父愛的電影數不勝數,但《克萊默夫婦》里的父愛,在庸常生活中表現出的源自人物本性的真實和細膩,十分與眾不同。

這個父親,並非沉默寡言,只把愛深藏在冷酷的表情下;也非愛意勃發,非要和孩子做平等的朋友,這些其實只是電影中的一廂情願。作為父親的克萊默,只是忙碌於工作和兒子之間,顧此失彼,哪個都沒照顧好。在兒子面前,他沒有故作深沉的耐心,也沒有被瑣碎拖累的厭煩。但是,他每一天里對待兒子的溫和,為了兒子在一天內忍受屈辱找到工作,卻是我見過的最溫暖的舐犢情深。
5.《母親》

象山田洋次此前所有的母親形象一樣,佳代靜默承受一切,「既安於己命,亦善體人意,對下一代情意特深,宛然是沉默的大地之母,自將死亡、疾病承荷,雪化無痕,飄然自若(陳輝揚語)。」她至死也具有堅定、強韌、清醒的良知和意識,臨死前,當女兒說她可以閉眼了,可以和死去的親人在天上團聚時,她則說出了全片最震撼人心的話:不想在來世見面,只想在今生和他一起好好活著。
6.《暖春》
7.《東京塔》

貼著母親長大的孩子只有在離開母親之後,才會覺察這條親子血脈之深之堅韌。對年輕的雅也而言,母親是最有力、最可信賴的庇護者;然而年邁體弱的母親在長大成人的雅也面前,卻顯得如此柔弱、需要照顧。片中母親患病一節也許難逃劇情模式化之嫌,但不妨視為人生變故的借代,這些變故會使渾茫無知的人驚醒而成熟起來,就像感覺到被母親需要的雅也忽然掙脫了以往的頹廢懶散,開始努力工作、贍養母親。人不是因為被愛而變強大,而是因為愛人。同樣,很多時候心靈的滿足來自於付出而非索取。
8.《母女情深》
鍾愛的期限——愛情絢爛而短暫,親情無華而綿長!
還有來不及的母子之情,由Emma跟Tom道別時說出來——不用假裝恨我,我知道你愛我。而且你會有很長的時間來思考這個問題。
9.《美麗人生》

記得不知道什麼時候出現在女孩面前的蛋糕,寫著「早安,公主」;
記得女孩看著花叢深處回眸一笑,然後是多年後那裡跑出的活潑可愛的小兒子;
記得他在廣播里喊著早安公主和那剎那母親臉上的表情;
記得男孩想著父親說過會有坦克來接他們然後真的在街上看到坦克的剎那,我知道,奇跡發生了,父愛的奇跡,對生活的熱愛的奇跡,對生命診視的奇跡。
10.《天倫之樂》

父親弗蘭克在超市為迎接孩子們的到來買下的燒烤機。
他詢問超市員,「我要一瓶貴些的酒,給我的孩子們。」
他告訴小伙,「不,今天我不要特價肉,因為我的孩子們要來。」
為了見到孩子們,他獨自一人穿越美國。一路手拎著一個原本可以用拉手滾動,只因他不知道使用的旅行箱。

希望可以幫到你o(∩_∩)o

『陸』 《俺爹俺娘》紀錄片中,解說詞與畫面的關系是什麼

我看過 很感人 。解說詞可能是讓你更加了解這個紀錄片的內容 更容易懂

『柒』 《俺爹俺娘》中推磨出現了多少次,每次出現分別有什麽作用

《俺爹俺娘》是記錄片並非電影生命的紀念冊 這部對焦波父親和母親解讀的紀錄片不是一個憑空的幻想和回憶,而是結合焦波30年前第一次用手中的相機為父母合影留下的照片,加上後期的點點滴滴的攝像以及動態、靜態畫面、聲音、配樂、口述綜合而成。這部紀錄片對這樣一對老人的解讀飽含深情,如今,她已經永久地記錄下焦波逝去的父親母親,他們也成為我們心中永久的記憶了。其實這更是一本聲情並茂的「生命紀念冊」。 紀錄片是以真實生活為創作素材,以真人真事為表現對象,並在此基礎上進行藝術的加工,以展現真實為本質,並通過對真實情況的展現引發人們的思考和認同感。就如焦波把自己的鏡頭對准自己的父母,展現出在山村的父母後半生的生活,在那樣一個貧瘠的山村,有著這樣一對朴實的父母。所以,我們都能想像的是,這部《俺爹俺娘》播出後的巨大反響。而我們在這部紀錄片里邊看到的《俺爹俺娘》的攝影展也引起了無比的轟動。媒體評論:「感動京城,轟動全國」「是近年來惟一讓人落淚的影展」,全國各地爭相邀請巡展,至今已在十幾個省、一千多所高校巡迴展出,觀眾達百萬人次,反響巨大,被教育專家稱為「一百年都不過時的思想教育教材」。大學向全國大學發出題為:「看《俺爹俺娘》,想俺爹俺娘,孝敬俺爹俺娘」的倡議,其實這已經達到紀錄片播出的效果了。 說說這部片子,片子開頭一個極有磁性的男聲帶我們進入這個小山村。而片子從始至終都是用感情在渲染。焦波從父母生活的點滴著手,把他們在田間勞作以及父親給小孩念詩的情景展現出來。其實,里邊最感動我的一個鏡頭是焦波一大早,天還沒亮要離開家去工作的地方,而她年邁的母親一直送他,遠遠的望著兒子離開的背影。那個場景甚至讓我想起了自己的母親,每次來學校她是多麼地捨不得,我不敢回頭看她,我害怕自己會控制不住情緒。 就拍攝技巧而言,那個時代的紀錄片技術還不像現在這么成熟,這部紀錄片,沒有浩大的場面,沒有驚天動地的故事,它朴實,但卻震撼。沒有華麗的布景,沒有充裕的物質生活,它淳樸,但卻刻骨銘心。 整個片子是通過焦波平常生活的視頻表現的,其中也包含了他長年積累的照片。而第一人稱的優勢在於能使人動之以情。作者就是通過第一人稱的身份把父親和母親的故事娓娓道來。在感情深刻之至的時候,焦波甚至哽咽,我們作為一個局外者都不能不為之動容。作者想要表現的那種爹和娘對自己的愛是那麼的情真意切。其實,紀錄片本來就是反映生活現實的,所以她不需要濃妝艷抹,不需要很多的修飾,拍攝技巧也不是特別強調。 這部片子以她感情和拍攝手法的「真」「善」「美」打動了無數的觀眾。 在感情方面,所謂之「真」,就是這部片子就地取材,不虛假,不矯揉造作,還原父母生活中的原型。比如從來不去修飾他們眼角的魚尾紋,他們一些在我們看來很搞笑的行為,他們面對鏡頭的局促不安等等。所謂之「善」,我們從焦波的鏡頭下,還有他那一疊一疊的照片里,看到了最淳樸,最生活,最本真的一面。我們領略到山村人的可愛。所謂之「美」,是人性之美。在當今社會如此喧囂的塵世里,在這樣浮躁的大環境下,我們是一拚命行走的人,但是,山村的父親母親卻是能讓芸芸眾生敞開心扉的人,只要我們回頭看一下,親愛的爸爸媽媽永遠站在我們身後支持著我們。 在拍攝和手法方面,記得有一個場景是開始的時候,有記者拿著攝像機拍攝,父母緊張的路都走不好。而焦波在一旁開導二老,並指導他們怎麼做好,走什麼方位,而整個山村的婦女都圍著他們在看拍攝。這部片子的導演沒有把這樣一段刪除,反而是真實地反應到紀錄片中來了。這樣的手法讓人們覺得整個片子都是那麼的真切,觀眾因此更能和主人公一起進入片子體會其中的真情實感。這也謂之「真」。 其實,不管何時不管何地,想起這部片子都會淚水泛濫。雖然不是自己的父母,可是紀錄片里詩化的鏡頭和台詞卻深深打動了我。留心的同學可能注意到了,紀錄片里邊有許多鏡頭是展現山村景色的。其中有太陽初升時的景色,有夕陽西下時的美。我們住在高樓林立的城,當然想像不到那是怎樣一個詩意一樣的場景。而將紀錄片《俺爹俺娘》的主人公放在這樣一個詩化的場景下,更能提高影片的故事性,並增加影片的「戲劇性」效果。這是一種紀實手法。這種手法更能得到觀眾的認同感。而劇中人物,也採用靜態照片導入法,以靜帶動,從而引出一個個觸動人們靈魂的故事。故事雖小,可是卻將人物塑造得很豐滿,而這位農村爹媽的形象也深入人心。此之謂之「美」。 父親母親在一天天的變老,而我們在一天天得長大。這樣的一個紀錄片以一面鏡子的形式出現在我們面前,或許這部片子奏出了我們心中的交響曲,所以我們才能如此地貼近她。這部紀錄片告訴我們什麼叫做親情。焦波的爹娘其實是東方父母的典型代表,而他們卻能如此深入人心或許就得益於這樣一個融入大量情感的片子吧!

『捌』 大家有沒有《俺爹俺娘》紀錄片的下載地址啊,有的話,麻煩發個鏈接給我,萬分感謝!

http://blog.xunlei.com/web/category.html?uin=001kxh&category_id=133&keyword=%e4%bf%ba%e7%88%b9%e4%bf%ba%e5%a8%98連續劇形式的,總共10集

『玖』 記錄片俺爹俺娘的評論

俺爹俺娘》是一部記錄片。它的主題是向我們表達一種純正的思想。在看這一短短三十分鍾的記錄片過程中,我相信任何一個用去心欣賞它的人,都會有幾次哽咽的感覺。它真實記載了兩位普通農民父母和一位兒子的點點滴滴。通過一系列珍藏的畫面或錄象,來向我們展示了父愛;母愛,這些最平凡但也是最偉大的東西。其實,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人,就是那些最平凡的人,那些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努力完成自己本分工作,而不會去計較功名利碌的人。正是這些人,才創造了我們美好的生活。

這是一個人性覺醒的時代。《俺爹俺娘》憑借它的真實和親近掀開了芸芸眾生的心扉。讓我們這些在這個浮躁的社會里拚命行走追逐的人,突然間有點了想回頭望一下的感覺。其實,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總會潛藏著人類的共性的,親情是人類最偉大的本性之一。別管世事如何變遷,人類的本性都不會太大的變化。一旦你用某種手段觸摸到了人心深處那種最底層的東西,立刻就會產生巨大凡響。這樣一個人類思想不斷發生巨大變遷的社會,我們真的很需要像《俺爹俺娘》這樣的藝術片段。

焦波是個攝影師,記錄片是通過他這些年來積攢下來的東西組成起來的,它真實而又貼近。它的這些圖片或錄象可以說都是很具代表性。而且又非常細膩。剛一開始就講述了爹打工讓他讀書那些細節,為了他讀書,自己打工過程中還受了傷,吃飯又節省。用白饅頭換別人的黑饅頭。菜是水煮的白菜根。而爹的年齡也已經接近60歲了。這些東西可以說一下子就令觀眾感動了。還有他每次回家,娘都要守到他的床邊給他說說話,拉拉家常。又總像個孩子一樣,找點幼稚的「借口」,不舍的離開他的床邊而獨自回屋睡覺。尤其是娘打著燈去送他,隨著他的走遠,光線越來越暗,他以為娘已經回去。而當他一回頭竟然又發現娘仍在那裡獨自站著,晃著手裡的燈時,這段情節更讓人感動。那種依依不捨的母愛情節,我們每個人都有深深的體會啊!

周星馳說過一句話:「對於一部電影來說,思想很重要,但是刻意表達自己的思想,就沒有那麼必要。」《俺爹俺娘》做到了這一點,它裡面充斥的都是平凡而簡單的東西,正是這些東西,才使觀眾在自覺不自覺中產生了共鳴。它體現了製作者精煉的藝術才華。現在有許多電影,其實導演和編劇也都很有是很有思想的,但是他們好象往往在刻意向人們展示自己的思想。不能高超的用作品細節反映問題。好象總讓畫面和對白來遷就自己的意識。這就讓觀眾感到不自然,給人一種故意做作的味道。真正偉大的藝術,往往就是讓觀眾在欣賞那些平凡或瑣碎簡單的東西時,不知不覺的找到了共鳴,找到了自己淺薄的一面。

片中還有一個非常好的刻畫,就是爹每次背誦的詩詞的情景。那種大山深處小山村農民的朴實無華;善良本分的感情完全徹底的流露出來了。中國農民是一個非常善良的群體。這一點,無庸置疑。

它描繪的是平凡人的世界,這很容易使人聯想到自己。片中說了,看完了他的攝影展,許多人就買了當晚的火車票,回家看望自己的爹娘了。可見這種精神對人們產生的影響。這可以說正體現了本片的藝術價值和社會價值。記錄片也是一種藝術,它的最終歸宿應當是還原其藝術本質。藝術就應該影響我們的行為,應當熏陶我們的思想,應當感化眾生。 張藝謀說過一句話:「電影是表現人類思想的,這一點永遠不會變。」這正是電影的偉大之處所在。

他的拍攝一直伴隨爹娘走到他們生命的盡頭。伴隨爹去世的那一幕,以及焦波的哭聲,還有爹昂然風發背誦詩詞情景的重播,我們不能不為之動容。

《俺爹俺娘》是一部好的記錄片,它讓我們開始重溫自己的親情,開始思考那些朴實無華的東西,善良,愛心,關愛,平凡等等。

『拾』 俺爹俺娘的高峰、劉典執導的電視劇

報備機構: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2006年11月許可證號:(廣社)字第157號 序號 劇名 編劇 導演 題材 體裁 集數 拍攝日期 製作周期 聯合製作機構 備注 一般 喜劇 戲曲 1 俺爹俺娘 王健康
焦波 高峰
劉典 當代
農村 √ 25 2006.11 3個月 北京俺爹俺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內容提要:爹娘老了。他們心中始終有幾樁心事未了。一是大兒子焦山先天智障,家裡要給焦山找個媳婦照顧他。二是兵荒馬亂的年代,五歲的二兒子焦河突然失蹤了,是死是活,晚年的爹娘仍舊掛在心上。在城裡當了攝影師的三兒子焦波,是一生不幸的爹娘的欣慰。爹娘進京為三兒子的《俺爹俺娘》影展剪綵,大兒子思念爹娘走失了,被一個叫喇叭的送到了焦家。爹90大壽後,突然病重,住進了醫院。娘一著急,也住進了醫院,兩人住在相鄰的兩個病房,但彼此間誰也不知道。爹病危,為了保重娘的身體,家人商量把娘送到城裡表姐家。娘出院時就路過爹的病房,相濡以沫72年的爹娘就這樣永別了。娘在城裡想念家中的大兒子,大兒子想念在城裡的娘,就在娘要回家的時候,傻兒子焦山突患腦溢血,70歲的兒子在90歲的老娘懷中安詳地走了。2004年春節後,92歲的娘走了。原來喇叭就是焦家50年前走失的二兒子焦河。 省級管理部門備案意見 同意備案 相關部門意見 焦波,我國著名的攝影師,他用30年時間為自己的父母拍攝了12000多張照片,他以《俺爹俺娘》為題目的攝影作品展,曾在社會上引起極大震動,被媒體評為「感動北京,轟動中國」。不僅如此,他從1999年開始還用DV記錄了父母的晚年生活,共拍攝了600多小時的錄影帶,直至父母去世。他以此為資料完成了一部24集的紀實連續劇,被認為是我國第一部原生態電視劇,已於2007年初登陸央視。
焦波從1974年起,用相機記錄父母的生活,經過不懈的努力,他後來成為了一名攝影記者。據介紹,《俺爹俺娘》這部被譽為中國首部原生態電視劇的24集連續劇,是焦波在為爹娘拍錄的600餘小時影像資料的基礎上完成的,並結合了一些後天拍攝的片段剪輯而成,最大程度地保持了兩位老人生前生活的原貌;以記錄為主,以拍攝為輔,是該劇最大的特點。劇中圍繞焦波大哥焦山的婚事,描述了三個不同家庭的悲歡離合。
焦波用鏡頭記述下的《俺爹俺娘》,整個片子的節奏十分從容,俺爹俺娘「形而下」的日常生活,常常給人某種「形而上」的啟迪。而電視劇在給人以感動的同時,又能讓人對生命的意義多一份思索。該劇導演為央視副台長、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廠長高峰,主題歌是韓磊演唱的《俺爹俺娘》。據稱,焦波當初創作劇本時,是一邊聽著這首歌曲,一邊熱淚盈眶地完成劇本。
2005年11月,一個偶然的機會,焦波與國家廣電局副局長張宏森、中央電視台副台長高峰等人坐在一起。
講起爹娘的故事,焦波不覺再次流淚,幾個人都唏噓不已。高峰提議:「我們有600多個鍾頭的錄像,何不用多集電視劇來講述這個動人故事呢?片名還叫《俺爹俺娘》!焦波來編腳本,對爹娘是紀念,也弘揚了中華孝道。焦波,您說好不好?」焦波當然說好,但他沒敢當真,他深知拍電視劇是怎樣的工程。
沒想到,分別不過三個鍾頭,高峰來了電話:「主題歌我寫好了,套改山東民間調《一枝花》,我唱給您聽:秋風葉兒黃/山岡上吹熟了五穀糧/俺爹俺娘走在山岡上……」一段唱罷,電話里靜無聲息,高峰喊了聲焦波,焦波才記起自己在聽電話。
焦波心底那根脆弱的心弦被那凄蒼的詞曲和吟唱抓住了,沉浸其中,他早已淚流滿面,恍見爹娘正蹣跚走來,耳邊再次響起悲亢悠遠的歌聲:燕呀燕兒忙/葉呀葉兒黃/又是一年五穀糧/山岡上/河岸上/俺爹俺娘恩情一年比一年長……
焦波一遍遍聽,一遍遍唱,洶涌的親情波浪一次次在胸中激盪,字字句句都撞在他心上,撞開了創作靈感的閘門。他關起門來,忘了吃飯,忘了睡眠,一個個溫暖的瞬間,一個個熟悉的故事順著筆尖悄悄流淌……
不到半個月,從沒寫過劇本的焦波竟完成了幾十萬字的腳本。24集電視劇《俺爹俺娘》是我國首部「藤纏樹」電視連續劇,以爹娘生前錄像為「樹」,以所編劇情為「藤」,採取原創+再創的方法拍攝,主角是已故的「爹娘」,焦波在劇中出演他自己。
2006年2月9日,《俺爹俺娘》攝制組進入山東博山天津灣村。半年沒有回家了,雜草爬滿地面、牆頭,門上的鎖已經生銹。老屋依舊,爹娘不在,焦波不覺悲從中來。開機儀式選在爹娘的墳地,上香祭拜,焦波雙膝跪地:「爹娘!兒想你們。你們放心,我在新拍的電視劇中又能和你們在一起了。」
《俺爹俺娘》劇組來到天津灣,在當地引起很大反響,十里八村的鄉親好幾百人聚集在焦波家。村長找到導演:「焦波的爹娘是大好人,拍老人家的戲,我們義不容辭,鄉親們有力的出力,有人的出人!」
一剎那,焦波感到肩上的擔子沉甸甸的。「是啊,是爹娘的善良影響了鄉親,是『俺爹俺娘』打動了鄉親!我一定把電視拍好,不辜負可敬的鄉親,告慰天下善良的爹娘!」演戲的間隙,焦波給每位鄉親拍一張肖像,每家拍一張全家福,還為全村拍了全村福。兩個多月,他拍了100多卷膠卷。
作為主角的焦波在拍戲的過程中,每次在劇中再見爹娘對焦波都是雋永的回憶,更是一種感情折磨。有一天,接連拍了三場焦波和爹娘的「對手戲」,拍三次,焦波哭了三次。晚上,導演和他聊起當天感受:「焦老師,假如爹娘知道我們排戲,他們會怎麼想?」一句話,焦波哽咽起來:「娘會說,兒子,別拍了,回家吃飯吧……」「爹娘盼望兒子成功,但是爹娘不忍心讓孩子吃苦啊!說實話,天天回憶去世的爹娘我真難受,難受的時候我真不想拍了。」導演勸他:「堅持住!你是在為天下的父母孩子拍戲啊!」
全劇結尾是高潮:焦波在娘的靈堂前與父母告別。幾個月與爹娘「朝夕相處」,以這樣的方式和爹娘分別,焦波感到痛徹心扉的悲傷。為了增強感染力,導演將這最後一場戲特意設計為「喜喪」:一盞盞紅燈籠掛起來時,天空突然飄來紛紛揚揚的雪花,白茫茫的雪,紅彤彤的燈籠,來來往往的人群,喧鬧沸騰的場面卻讓焦波感到孤單無助。老屋、花圈、靈堂,一切都是那樣的熟悉,他彷彿回到了兩年前,回到那撕肝裂肺的一幕。把爹娘的照片並排擺放在一起,輕撣灰塵,焦波雙膝跪地:「爹娘,我來送你們來了,爹娘你們二老一路走好……」一陣凄涼的嗩吶響起,滿臉淚珠的焦波昏倒在地……
5月,《俺爹俺娘》電視劇封鏡,進入後期製作。10月29日,《俺爹俺娘》在北京師范大學舉行新聞發布會,並播放了20分鍾的電視片段。焦波激動地說:「通過拍電視,我又和爹娘一起『生活』了幾個月,加深了對父母愛的理解,告慰了爹娘的在天之靈,更重要的是通過電視傳播了親情與愛的永恆主題。我把愛獻給了爹娘,也獻給天下所有為兒女操勞的爹娘……」 詞&曲:高峰
演唱:韓磊
秋風葉兒黃
山崗上吹熟了五穀糧
俺爹俺娘走在山崗上
春風燕兒忙
河岸上送走了離家的郎
俺爹俺娘站在那河岸上
燕呀燕兒忙
葉呀葉兒黃
又是一年五穀糧
山崗上那個河岸上
俺爹俺娘
恩情一年比一年長
山崗上那個河岸上
俺爹俺娘
恩情一年比一年長
俺爹俺娘
恩情一年比一年長

閱讀全文

與俺爹俺娘電影全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看過哪些印度電影 瀏覽:757
電影李小龍和我迅雷 瀏覽:229
千尋電影怎麼解綁 瀏覽:99
牛奶流量電影網站 瀏覽:766
歐美另類小說圖片在線電影 瀏覽:287
斗羅大陸144星辰電影院免費 瀏覽:785
比較好的在線電影網站 瀏覽:456
電影擊戰插曲是什麼 瀏覽:913
如何贈朋友vip電影 瀏覽:418
8號警報代號8電影封面圖片 瀏覽:749
鐵血戰士與異形系列電影 瀏覽:961
暮光之城電影圖片色彩分析 瀏覽:624
熱播電影西瓜百度網盤 瀏覽:970
神馬手機電影院在線 瀏覽:303
法制教育的微電影 瀏覽:903
那些片怎麼下載電影 瀏覽:286
林海雪原電影圖片大全 瀏覽:554
最新趕屍電影 瀏覽:329
上海電影節尊龍 瀏覽:421
百網上看小電影會被抓 瀏覽: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