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閨蜜2》這類的電影層出不窮
下面,我來淺析一下這種現象的原因,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1.觀眾
此類電影如此之多,最主要的是什麼?難道創作者們偏愛這個題材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所以,我想在分析電影本身之前,先來講講電影最大的金主,也就是觀眾們。觀眾是電影的命脈,也是電影的受益人。他們手中的票決定了電影的命運和行業的走向。所以,了解觀眾的品味,是一部電影的所有參與者(包括製片人、導演等等)最需要做的。可摸清觀眾品味絕對不是那麼簡單的事。就算影視界最權威的人來討論,也得不出一個確切答案。所以,答案還得回到觀眾中去。我認識一位在傳媒大學學習的女生,問她課余時一般看什麼電影。她說她很懶,喜歡蹲家裡看些「沒營養」的電影和劇。除非同學出門,否則不會去電影院。我問她,最近看什麼劇,她回答「談判官」。問她最近看的電影,她說「捉妖記2」。說罷,她吐槽這些電影和劇多麼多麼沒營養,看著有些無聊雲雲。我問,既然你覺得無聊,為什麼還要看呢?她說,平時學習壓力已經夠大了,課余就是想看看輕松愉快的作品。就算知道很多電影有深度也很精彩,卻會因為不夠輕松而拒之門外。通過這段對話,我知道,即使是教育程度很高、能對影視劇進行基本評判的人,在空閑時還是會下意識地選擇輕松愉快的影視作品。我曾經做過一個了解觀眾觀影品味的調查,各個年齡段都有。雖然他們年齡不同,品味不同,教育程度不同,但選擇電影時基本有一個共性——喜歡輕松的電影。問及原因,他們的回答和網上流行的一句話如出一轍:「生活已經夠操蛋的了,我不想在電影里再體會一遍。」所以,「輕松愉快」基本上成為了影視作品的風向標。要拍電影?喜劇!都市愛情!不是這些類型就再見!那《閨蜜2》、《前任3》這些電影的出現,就不再奇怪了。他們抓住了觀眾看電影娛樂的心理並加以利用,成就了一部部口碑不好但票房奇高的電影。有需求就有供給,所以此類電影層出不窮,讓人審美疲勞。然而,一隻巴掌拍不響。這些質量不高的電影大火,和創作環境也脫不了關系。
2.創作環境
要是問起中國有什麼不好的現象,一個詞脫穎而出——跟風。是的,中國太喜歡跟風了。什麼能賺錢就跟著什麼跑,完全沒有自己的立場。影視行業尤其如此。由於電影能吸引足夠的資金,許多毫不相關的公司都涉足影視行業。他們沒有對電影藝術最根本的理解,以為電影只是個賺錢的工具,只要投資,就一定要有相應的回報。於是,很多人開始密切觀察風向,分析著電影院的票房數據。只要有一種類型票房脫穎而出,他們立刻就沖上去,召集人馬拍攝電影,並且在極短的時間內上映,因為可以賺錢——而不幸的是,很多影視公司都有這種想法,所以某種類型的片子在一瞬間井噴式增長,直接導致片子票房普遍不高——但沒關系,收益和超低支出相比 ,已經很賺了,於是其他公司又跟著效仿,造成了有害的惡性循環……如此循壞,直接導致創作者們「身不由己」。上頭一心想著掙錢,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創作者的創作意圖。本來是以表達思想講述故事為主要目的,但由於製片人等等的干涉與創作時間的不確定性,使得創作者的目的變成了「為錢而作」,就連張藝謀、陳凱歌這些大導演也無法倖免。於是我們看到導演們紛紛簽下協議,保證票房有多少多少,完全將電影當作了商品,明碼標價,而忽略了電影本身的藝術價值。能保住收入的底線已經是萬幸了,誰有多餘精力去在意作品本身質量?這樣的大環境,又如何能讓創造者靜下心來呢?在極短的創作時間中,任誰都會去尋找前例,怎麼簡單怎麼編,只要交差就好——那《閨蜜2》這類電影的出現,能怪誰?
3.未來
其實,歸根結底,《閨蜜2》這類電影之所以層出不窮,是因為觀眾有需求、公司無立場。這是一個相互作用的過程,不是一句「觀眾審美低」或「創作者素材差」就能解決的。就目前情況看來,想要讓《閨蜜2》等電影質量提高,首先得要端正所有人對電影的理解。很多外行人因為看到電影票房以「億」為單位就義無反顧地跨行,殊不知全年的票房也就是一家上市公司的年收入,養不活幾個人。把電影看做商品,是一個「根本上」的錯誤,因為它是第七藝術,用物質無法衡量。在光影的流轉中得到精神和情緒的釋放才是電影本身的樣子。有人會反駁,說電影沒有收入就沒有競爭力,這怎麼說?對於這種質疑,我想用小澤安二郎的話來回答。「保證藝術價值的同時,也要電影的收入……觀眾看的開心就好……畢竟電影幕後有很多人,他們都有家庭,需要錢…………要對他們負責。」在藝術領域,小津安二郎的地位不用我多贅述。他為什麼能流傳這么廣,直到今天依然有人向他致敬?就是因為他有對藝術的「執念」。那是一種堅持,對於電影可能性的探索的執念。鏡頭語言,習慣固定鏡頭,足夠冷靜,引人深思;人物對話,大多成熟穩重,做到字句推敲;劇情走向,以家庭為主,一定要通俗易懂。抱著這些執念,小津拍出了一部部優秀的電影,影響了包括山田洋次在內的眾多導演。反觀當下,能找出幾個有如此執念的導演?少。不僅僅是因為現在影視行業的風氣浮躁,還有投資方和觀眾的因素。你想想,要是公司天天催著小津拍攝、觀眾天天詬病他的電影,能有《東京物語》等經過精心雕飾的傑作嗎?所以,要想片子質量提高,投資人、創作者和觀眾三個環節缺一不可。投資人要慧眼識珠,能有對藝術最基本的認識,才能給創作者足夠的空間。創作者們不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自然會靜下心研究出藝術與娛樂並存的好作品,從而得到大眾認同。而作為普通觀眾,我們需要對爛片不聞不問,多多支持優秀影片,別讓粗製濫造的電影成為主流。唯有這樣堅持,整個電影界的水平才能不斷提升。
最後,我想用一件軼事來結束這篇文章:
著名導演斯皮爾伯格初出茅廬時,曾提出了拍攝恐怖片的想法,遭到了許多人反對。他們覺得恐怖片沒有市場,觀眾也不喜歡。但斯皮爾伯格堅持自己的觀點,派人製作道具。在經歷了許多困難後,終於將這部恐怖片搬上熒幕,結果一戰成名,票房大賣,成為了一代經典。而這部恐怖片,就是大名鼎鼎的《大白鯊》。看來,堅持自己的立場,總歸不是件壞事。
❷ 閨蜜2能成為女版前任3得到超高票房嗎
不能 雖然前任3也沒有多優秀 但是閨蜜第一部還過得去 和余文樂的愛情線還很甜 第二部簡直無法形容
❸ 賈玲票房破多少億
54億。
這部電影低開高走,從最初沒有多少人支持到最後獲得54億的票房,可以說是賈玲導演首秀最成功的地方了。
《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雖然經過了兩次延期才達到了最終54億的票房,而且這兩次延遲也對這部電影的口碑產生了極大地影響,當時第一次延期的時候這部電影的票房就達到了四十多億。
其實對於賈玲來說,票房雖然不是最關鍵的,但是票房也意味著她當導演的實力是否能夠達到觀眾以及業內人士的稱贊,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你好,李煥英》劇情介紹:
某一天,剛剛考上大學的賈曉玲經歷了人生中的一次大起大落。一心想要成為母親驕傲的她卻因母親突遭嚴重意外,而悲痛萬分。在賈曉玲情緒崩潰的狀態下,竟意外地回到了1981年,並與年輕的母親李煥英相遇,二人形影不離,宛如閨蜜。與此同時,也結識了一群天真善良的好朋友。
❹ 怎麼評價電影《閨蜜2》
四年前的《閨蜜》讓我記憶猶新,國內影壇並不多見的「姐妹淘」題材,清新又走心的小妞電影,當年在暑期檔拿下兩億票房,頗具黑馬姿態。片中三閨蜜溫情暖心,一度引發了不少女性影迷對於「閨蜜」話題的熱烈討論。
看過電影,總體而言,《閨蜜2》稱得上是前作的升級2.0版本,依舊是「三個女人一台戲」的配置,劇情更加豐富,不再局限於花前月下、談情說愛,而是組團來了一場異國冒險,如果說《閨蜜》更多的是哭,續集則更多的是笑。薛凱琪、陳意涵姐妹情誼依舊,加上張鈞甯,再組全新閨蜜團,個個性格鮮明,一個御姐范兒,女王氣場十足,一個傻白甜,性格怯懦又不甘平庸,還有一個「刀子嘴豆腐心」的毒舌小妞,平日尖酸刻薄,充滿心機,但是一有事情會堅定抱團應對的好姐妹。和前作相比,這次採取了公路電影的模式,和《人在囧途》、《泰囧》乃至《心花路放》等同題材電影最大的不同是,片中把男性冒險改為女性冒險,從這個角度而言,算得上是一部突破之作。
從風格上的變化到製作上的升級,主要體現在《閨蜜2》將外景地從國內轉移到越南,東南亞異域風情和喜劇、黑幫、動作等元素的加入,令閨蜜情不再是小情小調的甜蜜浪漫,而是一場瘋狂失控的單身大冒險,在經歷了種種突發事件和生死考驗之後,三位女生也從中看到更為真實的自己,更加勇敢的去面對自己的內心,最終沖破枷鎖,明白了真正想要的是什麼。而她們彼此相互依靠、共同應變的旅程也讓閨蜜之間更加情深意重,患難見真情,更瘋狂、更刺激,也因此更加情比金堅。
與第一部的小清新不同,這次明顯加入了不少重口味橋段,大鬧夜店、拼蠍子酒、機車追逐…甚至還有全裸上陣的戲碼,極具顛覆性,這一特點相信很多人從早前公布那款海灘爆乳海報上就已見端倪,而香港資深動作導演錢嘉樂的加盟也讓片中的動作戲誇張好看,既真實又充滿喜感,加分不少。其實導演黃真真也正是希望藉助這樣一些反差大的劇情設置,讓平日里溫柔漂亮、斯文賢淑的女人們脫去枷鎖捆綁,真正讓自己從身心徹底放飛一次,相信會引起女性觀眾的極大共鳴。
前段時間網路上「塑料姐妹花」成為熱詞,何為「塑料姐妹花」?該詞源自於之前微博上的一個段子「好姐妹的感情就像塑料花,特別假,但是卻永不凋謝」,常被用來形容一些女生之間勾心鬥角,虛與委蛇的面子社交,特別虛假不走心。而引發廣泛關注的「留日學生江歌遇害案」更是因為案情中兩女生之間撲朔迷離的糾葛再度讓「閨蜜」一詞蒙上不少負面的涵義。女性友情究竟是塑料花還是長生果,其實不能因為某個事件而下結論,其實又何止女生,男生的友情又何嘗不是一樣,終究是因人而異。《閨蜜2》用輕松的方式探討了這個問題,其實和《前任攻略3》中關於「前任」的討論如出一轍,也許某個點,就剛好戳中了你的心。
看過不少女人戲,比如《人在紐約》,比如《霹靂嬌娃》,乃至《夕陽天使》,三個女人似乎是這類姐妹題材電影的標准配置,當然,也有《末路狂花》的二人組和《陽光姐妹淘》的七公主人設,拋開人數不談,這種女人戲一個共同點,就是讓男人走開,《閨蜜2》不僅三女主,連導演都是女性,大有揚眉吐氣之勢,3月2號正月十五閨蜜組團看「閨蜜2」才是正事兒,相信又能引起新一輪的話題大討論。
❺ 電影...閨蜜 劇情介紹
《閨《閨蜜》作為華語第一部講述閨蜜間動人情感的電影,是知名香港女導演黃真真在繼火熱電影《被偷走的那五年》之後的又一感情力作,將鏡頭瞄向人類最為珍惜的第三種情感——閨蜜情,述說多姿多彩的「閨中秘事」。作為一位專注女性題材的導演,黃真真從早先的執導的影片《女人那話兒》便可看出她在反映現代女性情感上的獨到眼光,2013年的情感影片《被偷走的那五年》更是令她成為第一位在內地取得過億票房的香港女導演,此番的《閨蜜》不僅集結了陳意涵、薛凱琪、楊子姍、余文樂、鍾漢良、吳建豪等眾多一線明星,還來勢洶洶登陸競爭激烈的七夕檔,想必是做足功夫有備而戰,企圖突破新的票房奇跡!在電影《閨蜜》中,將講述的是三位閨蜜的故事,就如同平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閨蜜情誼,故事中的女孩們也有著一起成長的回憶,有過一起瘋狂的歲月,她們有笑有淚共同抵抗長大的艱辛,傳達了溫馨的正能量與閨蜜這個字眼背後更深的情懷。電影《閨蜜》將於2014年7月31日上映。
❻ 《閨蜜2》為什麼沒有楊子姍
《閨蜜2無二不作》是電影《閨蜜》的第二部作品,《閨蜜》由陳意涵、薛凱琪、楊子姍領銜主演,但是馬上將要上映的《閨蜜2無二不作》卻沒有了三閨蜜之一的楊子姍,而是換成了張鈞甯飾演的嘉嵐,於是很多人問閨蜜2為什麼沒有楊子姍?電影《閨蜜》上映之後曾經引起很大的反響,票房相對比較成功,那麼這部《閨蜜2無二不作》能否在換人的情況下再一次取得成功呢?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張鈞甯和陳意涵是多年的閨蜜,她們一起做過瘋狂的事情也有很多,如果把她們的故事拍出來的話,那可能就是一部《閨蜜3》,而這一次一起合作《閨蜜2》,也算是本色出演,如今這部電影已經確定在正月十五日元宵節那一天上映,我們還是期待陳意涵和張鈞甯這對閨蜜的表現吧!相信她們不會讓觀眾們失望的。
❼ 第一次當導演就捧閨蜜當女主,賈玲為何能收割高票房
第一次當導演就捧閨蜜當女主,可以說賈玲對張小斐是真的很好,賈玲導演的《你好,李煥英》這部作品是非常的成功,而且這部作品讓賈玲成為了中國第一個票房最高的女導演,可以說賈玲是非常的有實力,因為從這可以看出賈玲是非常的有功底。
賈玲在娛樂圈中是非常的有名氣,她是一位喜劇演員,有著很多代表性的作品。而且賈玲的綜藝感也是非常的強,成為了各大綜藝節目的香餑餑,現如今我們只看到賈玲光鮮亮麗的一面。其實在賈玲的背後也有著很多心酸,賈玲頂著這些心酸從來沒有放棄過自己,就是因為這樣賈玲獲得了很大的成就,賈玲跟張小斐在娛樂圈中是一對很好的朋友,而且在張小斐的事業上面,賈玲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可以說沒有賈玲就沒有張小斐。
最後作為粉絲衷心的祝願賈玲的事業能夠更好,在之後能夠有更多的優秀作品帶給大家。
❽ 如何評價《閨蜜》
我很喜歡這部劇,從女性視角出發,獨特大膽又細膩入微,以自己的眼光充滿感情地詮釋當下的女性生活真實自然的狀態,贏得不俗的口碑。這次再接再厲執導續集《閨蜜2》,自然讓人非常期待。
❾ 閨蜜2票房多少 閨蜜2好看嗎最終票房預測
閨蜜2(2018)
Girls 2
今日實時票房
0.1萬 累計票房
6426.1萬
類型:喜劇/冒險
片長 :109min
上映時間:2018-3-2(中國)
制式:2D
國家及地區:中國
發行公司:恆業影業(北京)有限公司
❿ 楊子姍演過什麼電影
2011年,與陳柏霖、林依晨、李易峰共同出演愛情片《戀愛恐慌症》;同年,與吳中天、李至正、張睿家合作出演愛情劇《發現生活新味》。2012年,簽約北京普林賽斯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
2013年4月,主演青春愛情片《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在片中飾演敢愛敢恨、勇敢堅強的鄭微[18];該片上映首日以4500萬元的票房成績打破華語2D電影在中國內地的首日票房紀錄[19],而影片的最終票房則超過7.2億元[20];7月,主演戰爭劇《一個和八個》,在劇中飾演敢愛敢恨的抗日女戰士蠻妞,這也是她首次出演抗戰題材的電視劇[21];9月,憑借愛情片《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獲得第29屆中國電影金雞百花獎最佳女主角提名[22];11月,憑借愛情片《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2014年7月,在愛情喜劇片《閨蜜》中飾演性格叛逆的文藝女青小美;該片上映5天取得1.15億元的票房,最終票房超過2億元[20];9月,憑借愛情片《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獲得第32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提名;同年,主演動作懸疑片《暴走神探》
2016年,主演的愛情片《天亮之前》是其轉型之作,她在片中改變銀幕形象,飾演一位風塵女子[9];7月21日,搭檔鄭愷主演了都市劇《好久不見》[30];10月17日,參演電視劇《歡喜密探》上線播出[31];同年,主演劇情電影《路過未來》[10]。
2017年3月,搭檔陳曉主演年代諜戰劇《紅薔薇》[32];4月28日,主演的懸疑電影《記憶大師》上映[33];9月20日,電視劇版《原來你還在這里》正式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