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指南 > 世界上第一台汽車的電影

世界上第一台汽車的電影

發布時間:2022-07-21 05:05:18

① 擎天柱是什麼車

電影版《變形金剛》中,擎天柱汽車形態最初為彼得比爾特389型卡車,到了第三部為彼得比爾特389加掛拖箱,第四部彼得比爾特352型,後改為西部之星4900型半掛車。

汽車品牌介紹:

一、彼得比爾特:

彼得比爾特和肯沃思是佩卡集團下的兩個旗艦品牌。用途廣泛,多用於建築,垃圾清理或運輸。彼得比爾特389是美國高速公路上的霸王,是美式長頭卡車的經典之作。自1978年起它的造型就沒有什麼大的改變。

二、西部之星:

西部之星下屬戴姆勒克萊斯勒,是由原德國戴姆勒賓士汽車公司與美國克萊斯勒汽車公司合並而成。戴姆勒克萊斯勒旗下產品涵蓋小排量汽車、跑車、豪華轎車、輕型商用車、重型載重車以及舒適型長途客車。

(1)世界上第一台汽車的電影擴展閱讀:

20世紀80年代第一部《變形金剛》作品「G1動畫」中,擎天柱變形成集裝箱卡車(內置防禦炮塔和小滾珠),後面各部作品裡都有不同程度的改換造型和載具形態。

擎天柱因正直、強壯、博愛、善良、親和、顧全大局、喜怒不形於色等領袖氣質深入人心,成為變形金剛系列最經典的代表人物之一。

② 講述戴姆勒和邁巴赫製造第一輛摩托車的電影

爾·本茨研製發明了世界第一輛汽車的同時,在同一國度上另一位工程師戈特利普·戴姆勒(1846—1900)和他的助手威廉·邁巴赫(1846—1929),也在從事以汽油為動力的車輛的研究,並也於1885年製造出一台氣冷型垂直單缸二沖程,以汽油為燃料的內燃機,容積為264ml,最大功率600轉時達到3.7馬力。兩人把這台內燃機安裝在以橡木為車架的單車上,而成為世界上第一輛摩托車。戴姆勒於同年的8月29日獲得專利,成為世界摩托車工業之鼻祖;而他的助手邁巴赫則是世界上第一位摩托車「騎士」。 世界上第一輛摩托車車名,也冠以發明者之名。該車車後輪26英寸,前輪34英寸。其馬鞍式真皮坐墊,橡木車架,木製車輪,皮帶傳動,加一級齒輪變速。離合器的結構是藉助皮帶傳動的壓帶輪來控制的,壓緊壓帶輪,動力轉向後輪,驅動車子前進;放鬆壓帶輪,皮帶打滑,即切斷動力傳遞,車子停止前進。該摩托車最快時速為11.2公里。遺憾的是這件世界第一輛摩托車唯一珍品在二戰期間毀於戰火。

③ 非常人販1 中的男主角開的那輛寶馬是什麼型號的

弗蘭克的座駕是寶馬99版750i E38。

劇中的經典車型是一輛寶馬750i E38,這台車是在當時是很稀有的一款豪華車型,也是世界上第一輛裝配氙氣大燈的汽車。

車的性能就不用說了,電影開篇接應搶銀行的劫匪時與警車的PK並成功甩開警察的追捕,充分展現了這台寶馬轎車的性能。

後來在邂逅被當作快遞運送的舒湛飾演的女主後,上演了一場充滿激情的戀愛。當然,這是後話了,在這台車在加油站被定時炸彈炸了以後,就沒有寶馬車什麼事了。

(3)世界上第一台汽車的電影擴展閱讀

車輛介紹:

影片使用的是一台2000年的BMW 735。原本第三代7系產品序列里並沒有735這款型號,直到1996年,寶馬對產品線進行了更新,配備型號為M62的235馬力3.5升V8自然吸氣發動機的寶馬735i和735iL被推向市場。

1998年到1999年的兩年時間里,寶馬再次為7系高配車型換裝更先進的M62TU V8發動機,這款發動機搭載於735和740身上,比之前的M62動力來得更加強勁。同時前大燈也換為了波浪形。同時DSC動態穩定系統也加入到了7系的配置清單中。

而寶馬為旗艦車型750i更換了M73N新款5.4L V12發動機,使得這款旗艦車型繼續保持強勁的動力。《非常人販1》中男主人公駕駛的就是一台1997年款的3.5升V8發動機的735i,性能在當時也是相當可觀的。

④ 電影《變形金剛1》主要講了什麼

電影《變形金剛1》「影片主要講述了希亞·拉博夫飾演的山姆·維特維奇發現了尋找「火種源」的地圖,而火種源是變形金剛的生命之源,正義的汽車人和邪惡的霸天虎為了爭奪它而爆發了戰爭。


⑤ 威爾史密斯自己的車是不是一輛奧迪R8白色跑車

Audi RSQ運動跑車。從外形來看,Audi的這款RSQ跑車樣子簡直令人不可思議,尤其是它的車輪部位讓人匪夷所思。

其實,Audio設計這款車的最初目的是為了一部電源,而這部電影的背景發生時間為2035年。難道這輛車只有等到2035年才會上市?不論怎麼說,這款Audi RSQ概念跑車的設計思路無疑是極具創新性的,雖然我們不一定能看到真車的出現,但是看一下還是不錯的,順便了解未來的車是什麼樣的。

奧迪2035年概念跑車RSQ 未來震撼眼前
奧迪公司為好萊塢科幻動作巨片《機械公敵》量身定做的概念跑車RSQ,於22日晚間在北京東方新天地奧迪品味車苑亮相,這也是第一輛由德國豪華汽車製造商為影片度身定製的汽車。現場百餘名記者紛紛預測:奧迪RSQ和《機械公敵》將為北京的冬季帶來一股強勁的熱潮。
為配合影片中展現的2035年的未來世界,奧迪設計部專門研發出這款獨具匠心的概念跑車奧迪RSQ。為一部影片專門設計一款車型,這在奧迪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影片《機械公敵》講述的是發生在2035年的未來世界的故事。片中,奧迪RSQ是偵探(威爾.史密斯飾)的親密座駕,並成為該片的另一主角。這款風格獨特、外形極美的四輪雙門概念跑車是奧迪為好萊塢量身定做的首款車型。因為它的超前設計和奧迪一貫的高貴品質,奧迪RSQ被不少媒體記者稱為「2035年的車型」。

「在這項設計中,我們擁有最大限度的自由,可以忽略技術可行性、人體工程學以及客戶需求等重要因素。但要熟悉故事情節以及布景對車的特殊要求。要具有奧迪的標志性元素,令人一眼望去,便對奧迪血統堅定無疑。」負責奧迪RSQ外形設計的胡利安介紹說,奧迪RSQ起碼有七大亮點:

奧迪RSQ前大燈稜角分明,氙光透過晶瑩的玻璃罩傾瀉而出,與側出風口一起,塑造出愈加生動鮮活的車頭線條;大多數跑車上配置的後窗在奧迪RSQ上被覆蓋引擎的鋁罩所替代,橢圓形設計,一路延伸至前擋風玻璃,通過一條橫條整合在整輛車上;蝶翼門是奧迪RSQ的又一特色,每當威爾.史密斯進出愛車之時,後車門向上展開猶如蝴蝶的翩翩翅膀,同時稍稍扭轉;奧迪RSQ的內部設計極為簡練,類似飛機駕駛艙設計,方向盤宛如電梯控制板,中控台圍繞在身處凹背座椅中的「飛行員」周圍;寬闊的全景擋風玻璃,延展直至車頂,玻璃從左右頂柱一直延伸到後車廂,最大限度地拓寬了駕乘視野;駕車相關的所有信息均藉助奧迪的多媒體交互系統(MMI)被接入設備組並顯示出來;奧迪RSQ內飾材料與整體色調為營造空間感而服務,車內色調偏暗,在重點部位點綴具有金屬質感的銀色,強調「科幻」氛圍。

「奧迪RSQ是一款根據虛構的未來世界設計的一款概念跑車。通過《機械公敵》這部電影,它更進一步詮釋了奧迪品牌動感、進取、尊貴的核心精髓。」奧迪中國區執行總監狄安德先生說。

⑥ 豐田2000GT在什麼電影出現過

《007雷霆谷》中邦德座駕 日本第一輛超跑 豐田2000GT 它是日本歷史上第一部真正意義的超級跑車,在日本汽車工業史上它是一座永恆的里程碑。豐田和YAMAHA的合作造就了它,在它正式發布後的第二年,就在測試場內一口氣創下了三項世界記錄,並刷新了十項同排量級別的國際記錄,這十三項耐久記錄證明了2000GT的性能正如所有豐田車的質量一樣經久不衰。豐田2000GT,日本高性能車的開山鼻祖。 發動機型號:3M 形式:直列6氣缸 DOHC 十二氣門 口徑×沖程:75mm × 75mm 排氣量:1988cc 壓縮比:8.4:1 最大馬力:150匹 / 6600轉 供油系統:Mikuni-Solex 40phh 化油器 變速箱:五前一後手動變速器 在1967年的《雷霆谷》中,兩個新元素在遠東地區相匯:肖恩康納利和豐田2000GT。後者不是一輛普通的2000GT,而是一輛敞篷車——這是僅有的兩輛2000GT之一,而另一輛也是為這部邦德電影所特別定製的。 百公里加速:8.2秒

記得採納啊

⑦ 跑車電影,像保時捷,蘭博基尼,法拉利之類的

No.1:《速度與激情5》
定位:最汽車的汽車電影
經典程度:★★★★★
出場重點車型:福特GT40(被盜傳奇神車)
Gurkha LAPV(強森重裝座駕)
Dodge Charger SRT(最終戰雙子座駕)
柯尼塞格CCX/CCXR Special Edition

將《速度與激情》排到第一位是必然的一件事兒,因為論系列電影長度、出場車型數量、陣容卡司級別、取景地區廣度以及賺人眼淚程度,相較同類電影而言它都擁有非常明顯的優勢,其也是好萊塢最賺錢的汽車動作電影系列。而此次榜單筆者決議將系列電影的第五部作品放在第一的時候,腦中也沒有半點遲疑,因為在第七部沒上映之前,它就是最強的汽車電影,沒有之一!

故事的情節銜接上一部,浪盪入獄的多米克在妹妹和妹夫的幫助下逃脫控制,為了過上好生活三人決定最後在干一票,沒想到卻被巴西腐敗政府及警方盯上。三人將前四部電影中的重點人物全部召回,三方勢力在里約的貧民窟里上演了一場驚人的重裝金庫搶奪戰……

本片陣容部分異常強大,除了老三樣范迪塞爾、保羅茠克、喬丹娜布魯斯特等三人外,泰瑞斯吉布森(《死亡飛車》《速度與激情2》)、盧達克里斯(《撞車》、《速度與激情2》)、馬特斯查爾茲(《玩命速遞》、《速度與激情1》)、姜成鎬(《速度與激情3、4》)、蓋爾加朵(《速度與激情4》)等一眾前作人物全數回歸,同時道恩強森也正是加盟,成為亦敵亦友的警方勢力代表,如此龐大且個性鮮明的一盤菜沒有不可口的理由。

車輛陣容方面,《速度與激情5》也帶來了非常豐富且兇狠的配置,其中以測試躲過攝像頭情節為例,保時捷911 GT3RS、日產370Z 、斯巴魯翼豹WRX STi等車款輪番上陣。車多不是重點,重點在於驚艷,貨車偷車一場戲中,福特GT40雖是驚鴻一瞥卻足以傾倒眾生,這位福特為了對收購法拉利失敗而設計的復仇使者也是每一位車迷心中的神作。1966-1969年,勒芒24小時耐力賽均沒有讓冠軍落在法拉利手上。優雅的身形,強勁的動力表現以及光輝的歷史功績,都讓它成為收藏家爭相競買的首選。2012年該車以1460萬人民幣的預估價揚錘起拍。

除此之外,與岩石強森配搭的裝甲車也是一款極為少見的大塊頭,Gurkha LAPV輕型裝甲運兵車使用福特F-550皮卡底盤,搭載6.4L V8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身披重甲和64mm防彈玻璃,可謂是所向無敵。最終戰中,兩輛Dodge Charger SRT非常不合理的拖著金庫街面狂奔的場景最為印象深刻,不過某網站曾用物理公式推算過,即便是輪胎不磨爆,能拉動也是天方夜譚。不過片方還是給了觀者有一些慰藉,最後一夜暴富的倆黑人小伙各消費了一輛柯尼塞格的情節真是讓人心癢癢恨不能自己也去搶回銀行……嘿嘿嘿!回歸現實,明天咱還得接著上班!

2、《汽車總動員1》
定位:可愛正能量席捲全球
經典程度:★★★★☆
出場重點車型:道奇蝰蛇(閃電麥昆)
1957 GMC100(板牙)
保時捷996(莎莉)
1951年的Hudson Hornet(哈德森霍內特)

動畫片一直是老少咸宜的熱門題材,作為好萊塢最強的動畫電影製作公司之一,皮克斯在2006年為動畫電影迷和車迷們帶來了一部可愛至極的全新原創動畫大熒幕作品——《汽車總動員1》,成為當年的票房黑馬,也是皮克斯公司最人性化的動畫長片之一。

雖說是憑空想像出來的故事,但本片還是被寄予了很多意義。影片原名不是《汽車總動員》,而是叫《66號公路線》。因為故事其起源是導演拉塞特2001年與家人的一次公路旅行,長年忙於工作讓他忽略了與親人們的互動,甚至錯過了孩子的畢業典禮,錯過了生命中最該珍惜的東西。主角閃電麥昆也一樣,在賽場上風馳電掣,在鏡頭前風光無限,而一個機會讓它放慢了腳步,原來生活的真實感才是最珍貴的感受。

配音陣容的部分,片方特意請來知名賽車(Nascar)手理查德槧艏、達雷爾茠奇普和小戴爾萠楓哈特為影片獻聲,這對於賽車迷們絕對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更值得一提的是,片中1951年大黃蜂(Hudson Hornet)的配音由好萊塢最有影響力的男影星保羅紐曼完成,動畫形象與本人氣質非常吻合,磁性的嗓音令人彷彿回到了80年代,實際上《汽車總動員》是保羅紐曼獻聲的第一部也是最後一部動畫電影。

片中贏得Pisten Cup 冠軍的新晉偶像「閃電麥昆」原型車是一輛美國傳奇座駕——道奇蝰蛇。車型是克萊斯勒收購道奇後在1989年推出的全新系列跑車,片中出現的這款車型搭載750馬力的V8引擎,百公里加速時間僅為4.5秒,是速度而生的運動健將。好基友「板牙」對麥昆言聽計從,相較於與莎莉忽遠忽近的戀人關系,這兩位忘年交可是要歡樂太多,時不時的幽默打趣讓觀者在不經意間便能笑到流淚。

當「直截了當」愛上了「優雅理智」,溫柔的莎莉是麥昆在小鎮上最大的牽掛。莎莉的原型車並不簡單,保時捷卡雷拉經典的996車型,為車迷們所追求的大燈設計讓它的辨識度高得驚人。最後再來說說「保羅紐曼」的「大黃蜂」,美國哈德森汽車公司1910年建立,Hudson Hornet是1951年推出的兩門豪華跑車,其也是NASCAR賽事的常勝將軍,如今依然有很多老爺車愛好車奉其為傳世神車,有古典跑車界的巨星之稱。
3、《的士速遞1》
定位:法式出租顛覆三觀
經典程度:★★★★☆
出場重點車型:標致407 Sedan(主角座駕)
賓士第一代C-class W202(反派劫運車)

其實《玩命速遞1》在某種意義上只能說是呂克貝松在好萊塢復制了他自己締造的經典,而這經典的源頭便是此次榜單的第三名作品——《的士速遞1》,我們也可以情切的稱其為《瘋狂計程車1》。

作為一部純粹法國風格的動作喜劇,《的士速遞1》的成功是世界性的,它既將法式風趣帶到了全世界觀眾面前,改變了外界對法國電影一貫文藝的風格定位,其還讓全球人民都意識到不止好萊塢可以拍出精彩的追車戲,法國人同樣可以,而且還能在緊張刺激的情節中博您一笑。

演員陣容部分本片非常有趣,扮演男主角的薩米納塞利作為極少數非裔移民法國人經過在電影圈執著的努力終於被「貝導」看中,從龍套小角色華麗轉身成為一線男主角。但也因為《的士速遞》系列電影太過成功,限制了戲路的寬度,其之後的作品光芒全部被淹沒在光暈背後。扮演主角女友的瑪麗昂歌迪亞是好萊塢炙手可熱的法國女星,憑借《玫瑰人生》贏得第80屆奧斯卡影後桂冠,在本片中其幾乎全裸的鏡頭表現出年少輕狂的無畏勇氣,也成為眾人津津樂道的話題之一。

劇情很簡單,一個從速遞員剛晉升為計程車司機卻幫助曾共事的朋友,車速太快被交警抄了牌照的平民車神遇到了一個考駕照8次都過不了、辦案總在狀況外的笨警察,兩者互幫互助糾結在一起。丹尼爾用誇張的改裝車和高超的駕車技巧幫助艾米里安擒獲銀行劫匪,拿回駕照的同時兩人也成為了患難死黨。

本片的贏面在於法國影壇很少有將飆車、動作、犯罪和喜劇融合新類型電影出現,主角草根的定位和鬼馬烏龍的表現手法在現在看確實有些司空見慣,但在當時確實十分新鮮的嘗試,看慣了「假大空」和偉岸英雄,換個口味便獲得了奇效。時至今日,只要一談到汽車動作電影,《瘋狂計程車》依舊是常常被影迷們掛在嘴邊的經典,好萊塢也在2004年翻拍了本片,足以看出其對細分類型片市場的影響重要性。
4、《玩命快遞1》(非常人販)
定位:「傑叔」巨星初露鋒芒VS舒淇好萊塢首秀
經典程度:★★★★
出場重點車型:750i E38(主角座駕)
第七代賓士S級 W140系列(1991-1998)(反派座駕)
雷諾 Magnum DXI系列重卡(偷渡押運車)

如果算上《死亡飛車1》和《偷天換日》的話,傑森斯坦森這已經是第三次出現在此次之中了,足可見其對汽車類型動作片的情有獨鍾。《玩命快遞1》是傑叔的成名力作,其憑借在本片中的出色動作表現聲名鵲起,也為他在好萊塢日後的一線之路打下了堅實基礎。

作為系列電影的第一部,《玩命速遞1》的故事脈絡簡單,非常「專業」的快遞服務是影片核心的構思立意,圍繞著馬丁與人蛇集團展開了一場激情浪漫的速度大戲。其中最引人矚目的,也是筆者選擇這部影片登榜的另一大原因便是素有台灣性感女生之稱的舒淇傾力助陣,賣萌露肉流眼淚,無所不用其極,與傑叔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卻又感人至深的患難生死戀。這也是舒淇首部好萊塢電影,邁出了其在美國電影市場的第一步。

影片另一的看點在於共由兩位導演和法籍著名影人監制,多年與好萊塢影人合作,中國香港導演元奎主要負責電影中的動作場面;法籍導演路易斯萊特里爾所指導的影片部部佳作,《狼犬丹尼》、《無敵浩克》、《諸神之戰》以及剛剛在國內上映不久的《驚天魔盜團》都是出於他的手下。本片的監制是全球影壇響當當的一線影人——呂克貝松,他的介入讓影片在濃重的好萊塢氛圍中混雜著法式的羅曼蒂克,男女主角槍林彈雨中依舊浪漫滿溢。

片中主角的座駕是一台750i E38,比較難得的是該款車型搭載一款少見的6速手動變速箱,它也是世界上第一輛裝配氙氣大燈的汽車。在片中它承載著前半部分的引入工作,開場時接送銀行劫匪的橋段充分體現了車型出眾的運動性能,在與標致607的對決中完美勝出。不過由於人蛇集團頭領太過較滑,最終寶駒被約一公斤的炸葯轟個粉碎。

走跳江湖多年的馬丁自然不能善罷甘休,大鬧敵方老巢的同時還將舒淇搶回,也正因如此招惹來了殺身之禍,同樣劫持回來的賓士S級也被扎了個魂飛魄散。簡單的商業片故事結局當然是正義戰勝邪惡,本片也不例外,不過「美國的拍攝模式+歐式風情+中國臉孔及打鬥場面」混搭的風格確實讓人眼前一亮。
5、《極速60秒》(2000)
定位:「古叔」少有的高質量飆車犯罪電影
經典程度:★★★★
出場重點車型:保時捷996(第一場追車戲)
福特野馬ShelbyGT 500
寶馬540i(警方用車)

其實《極速60秒》本沒有計劃出現在此次的榜單之中,但由於「汽車電影TOP(上)」推出後大家強烈的反饋聲浪(如此反饋並非純的粉絲效應),筆者又重新溫習的一遍,影片確實有其獨到之處。作為好萊塢一線影星的尼古拉斯凱奇,參演的汽車動作電影不算少,細數精品卻遠遠小於其出演的其他類型片,《極速60秒》是一個特例,精彩緊張,且充滿人性光輝。

好萊塢編劇們黔驢技窮的狀況已經維持了很長一段時間,缺乏好的原創劇本便拿老片、小說回爐再做文章,本片也正是這樣一部重拍片。同名原作放映於1974年,影片以40分鍾的超長追車戲驚艷影壇,雖說沒那麼經典,但也同樣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原作中最出彩的是「一夜之間盜取50輛頂級座駕」大膽構想,2000年的重拍版完整的保留了這一核心亮點,並以更具時代感的方式重新解讀了血濃於水的兄弟情義。

本片的陣容部分以「古叔」與朱莉的配搭為最大看點,當時「勞拉」還只能算是一個個性鮮明的女演員而已,與現在可是不能同日而語。兩人在影片里既是盜車拍檔,又是情人,但由於出場人物眾多和為汽車情節讓路的關系,劇情並沒有讓兩位的感情情感升華,僅止於萌芽狀態。針對本片兩人都接受了有關駕駛技巧的專項訓練,古叔由此愛上了飆車這項運動。

出現在本片中的名車多得驚人,是《速度與激情》系列也無法比擬的那種多。粗略統計車型包括有:阿斯頓氠丁DB5和DB1;賓利Arnage、Azure和Continental;凱迪拉克El Dorado、El Dorado Brougham、Escalade和El Dorado ETC;雪弗蘭Bel Air Convertible、Camaro Z28、Corvette和Corvette Stingray Big Block;福特F350皮卡;德托瑪索Pantera(義大利小眾跑車品牌);道奇Daytona和Viper Coupe GTS;法拉利355 B、355 F1、275 GTB4、550 Maranello和Testarosa;福特T-Bird;GMCYukon;悍馬雙門皮卡;英菲尼迪Q45;捷豹XJ220和XK8 Coupe;蘭博基尼Diablo;雷克薩斯LS 400;林肯Navigator;梅賽德斯-賓士300 SL/Gullwing、CL 500、S 600和SL 600;水星Custom;普利茅斯Hemi Cuda和Roadrunner;龐亞蒂克GTO;保時捷996、Boxster、Speedster、959和911 Twin Turbo;勞斯萊斯Stretch Limousine;福特野馬ShelbyGT 500;豐田Landcruiser和Supra Turbo;沃爾沃Turbo Wagon R等等。

美國電影當然還是會著重表現自家品牌的經典車型,這樣的做法無可厚非。片中主角的座駕又是一款野馬車,與之前看到的款式有所不同,它是一款線條性感的經典車款——ShelbyGT 500。用原版不論成本還是找車難度都非常高,真實狀況是:影片中出現的所有福特野馬ShelbyGT 500均為技術人員用1967年標准版野馬(ShelbyGT 350)改裝得來。共12輛,影片拍攝完成後仍有7輛倖存,其中一輛被尼古拉斯凱奇個人收藏,如果你十分有幸看到一輛ShelbyGT 500出街,那沒准真就是古叔在開哦。
6、《亡命駕駛》
定位:北歐黑色文藝悲劇
經典程度:★★★★
出場車型:雪佛蘭Impala(開場搶劫接應車)
克萊斯勒300C (黑幫分子追逐用車)
雪佛蘭Malibu(1973年出廠 主角平日座駕)

如果說王家衛是藝術的哀嘆,吳宇森是唯美的暴力,那《亡命駕駛》則是將美國文化與文藝、暴力美學最巧妙的結合,它作為筆者最推崇的一部片子,《亡命駕駛》集合了太多令人震撼的元素。氣質陰郁,全篇基本上沒有大篇幅的對白,一切的語言和情感都用氛圍的營造來突出。動作戲犀利大膽血濺熒幕,飆車部分雖不多,但設計感及整體水準卻完全不輸傳統汽車動作電影。

與其說是好萊塢當紅小生瑞恩高斯林塑造了《亡命駕駛》,倒不如說是他的推薦成全了尼古拉斯溫丁雷弗恩將北歐式的文藝動作電影在全世界范圍內發揚光大,在主角冷靜的視角,激烈的速度、淡淡的情感中電影散發著令人迷醉的殘酷低氣壓。巧妙的逃脫橋段,黑幫分子們慘無人道的報復說短以及簡單卻足夠悲壯的感情線,極冷與極熱的碰撞交匯火花四濺,但這一切卻又是那麼的平緩、真實、充滿力量。

配樂和汽車是本片最重要的兩個亮點,開場部分主角(片中沒有交代他姓名,演員表中的對應稱謂是:Driver)駕駛一輛再普通不過的雪佛蘭Impala接應搶劫者,用電波全程監聽警方對講頻率,在夜幕和在建築物的粉飾下,上演了一場十足經典的逃脫戲碼。低頻段的襯樂隱隱的節奏電子樂表現著緊張情節駕駛者應有的心裡活動,而主角的臉上卻全程無表情。直至車最終駛入體育場地庫,隱入車流和人流之中……字幕起,後現代地下電子樂明確的重低音混搭效果人聲開始「控訴」社會,電影才正式開場……

不僅是開場,影片中主角在90%的時間中都是面無表情的,唯有他在於艾琳在一起的時候才能看到笑容和幸福感。1973年產的雪佛蘭Malibu老爺車上,他們乘著夕陽在乾涸的橋堤飛馳,盡頭是面積不大的樹林和溪水,這就是他們僅僅需要的那麼一點點美好而已。舊舊的車和舊舊黃色的陽光映襯下,時間短暫且珍貴,是唯屬於他們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

為了成全她,主角答應幫助其丈夫完成黑老大交給的交易任務,殊不知一腳剛踏出罪惡,身上就已經連中數槍前去問候天公。他,奪路而逃,粗狂的野馬和貴氣的克萊斯勒300C上演一場美式大馬力後驅較量。專職駕駛的主角贏得並不輕松,但也算是逃過一劫,不過黑幫不可能停止滅口行動,最終Driver選擇主動迎擊,完爆罪惡的反派,不過他們的愛卻已走遠,在電梯里艾琳的表情讓他絕望,悄悄的離開始無盡漂泊。
7、《變形金剛1》
定位:經典動畫電影版回歸首部曲
經典程度:★★★★
出場車型:雪佛蘭科邁羅(1976/2008兩代)
Peterbilt 379(擎天柱)
GMC TopKick 6500(鐵皮)
悍馬 H2(救護車)
龐蒂亞克Solstice GXP 敞篷跑車(爵士)

經典的力量是不能忽視的,人氣動畫更是如此。每個男生心中的神作《變形金剛》在2007年被導演邁克爾貝第一次以真人加CG動畫的方式搬上銀幕,開啟系列電影篇章的同時,過硬的質量贏得了票房口碑雙豐收。此次入選十大不外乎是因為汽車人陣營的兄弟們在影片中的賣力演出,打鬥搞笑使勁渾身解數。

作為系列電影的開篇之作,《變1》主要的功能是交代整體故事的來龍去脈,引起觀眾對兒時經典的回憶及感動。有漫畫和動畫的超強人氣作支撐,電影版在擁有先天優勢的同時卻也倍感壓力。導演邁克爾貝《珍珠港》、《逃出克隆島》連續兩部大片皆遭遇票房口碑雙重滑鐵盧,在《變1》的創作中變得非常小度,擅長的大場面爆破戲依舊精彩,而對於人物型格、整體劇情走向也給與了更多重視。不過接下來的後續兩部該系列作品明顯就有點「耍」開了的感覺,回歸到「貝導」一貫的空虛動作片路線,所以唯有此部作品有資格上榜。

不論汽車人陣營裡面有多少強大的戰友給人留下多麼深刻的印象,看過本片的人還是會被大黃蜂活潑的性格所征服。片中最能喚起人們勇氣和回憶的是大黃蜂(1976年雪佛蘭 Camaro跑車)幹掉路障(野馬Saleen S2)後風趣邀請邀請男女主角上車的情節,Sam的那句:「50年後等你老了,你會後悔當初沒上車嗎?」青年人勇敢無畏的氣勢用短短幾個字便表現的淋漓盡致,配著充滿希望的搖滾樂,寫作的當下筆者耳邊仍然能回響起當時在電影院中觀眾們自覺發出的掌聲和歡呼聲……

《變1》博派隊伍中出場的全部都是美系車型中的代表力作,擎天柱是Peterbilt 379大型半掛長鼻車,搭載C15發動機和18速手動變速箱,是美國家喻戶曉的肌肉卡車大明星;武器專家鐵皮和救護車分別為通用旗下品牌GMC的TopKick 6500大型皮卡以及悍馬H2軍用越野車,兩位重量級選手一攻一守分工明確;如果說悲壯,決戰剛開場不久變被威震天掰成兩半的爵士絕對是最慘的一位,即便驚鴻一瞥,龐蒂亞克Solstice GXP 敞篷跑車優雅的造型還是讓人一見傾心。

如此人氣爆棚的電影全部採用新人演員,男女主角希亞拉博夫和梅根輠克斯憑藉此片晉升好萊塢一線,默默無聞隨即一夜成名。不過再性感的女神在一眾變形金剛面前也只能淪為配角。最後筆者在這里還要抱怨一句,CG動畫能不能讓變形過程再慢一點、清晰一些,呼嚕一頓變亂七八糟就完成了,著實有糊弄消費者的嫌疑。
8、《偷天換日》(又名《義大利任務》)
定位:亂眼大咖組團構建驚天復仇騙局
經典程度:★★★★
出場車型:Mini Cooper

《偷天換日》的上榜可能很多人會給予質疑聲,但筆者要說,它的重點不是在於電影中出現的車數量多少、汽車元素有多重要,本片是一部體現汽車作為廣告元素與電影結合最經典的代表。當然我們依舊不能忽視大牌演員的光芒,要知道那時的傑森斯坦森還只是一個小有名氣且四處串戲的小配角,這里他又出現了,而如今……

作為對1969年英國電影《大淘金》致敬的好萊塢版本作品,《偷天換日》在劇情整體架構上秉承了舊作的韻味,而對黑色幽默以及結尾部分又有自己的演繹跟闡述。曾經被戲弄的美國觀眾顯然更能接受這一版本的風格與理念。而作為隨後的效仿者,《偷天換日》也算是給出了一個較高及格的門檻,《十一羅漢》系列也擁有類似的劇情設定,不過可惜的是車的戲份並不吃重……

由於追車鏡頭太經典,一些言辭比較犀利直接的影評人甚至用「利用快進鍵,直接看追車戲就好了」來斷言它。其實整片在劇情設置、盜寶情節都擁有水準以上的表現,如果說弱點,可能就是略顯好萊塢程式化的正義、貪婪、復仇以及與美人互動等等環節令人太過熟悉,但從一部商業片來講,一些重復性的元素出現也是在所難免。

片中唯一的汽車主角便是擁有較小身材和過人操控性能的Mini Cooper。由於盜竊任務的特殊需求,小Mini微型的體積達到了在地下鐵空間內通行的苛刻標准,趨近於卡丁車一樣的精準操控以及出眾的性能表現都讓它在與摩托、直升機的正面交鋒中輕松得勝。

由於地下橋段拍攝地所在的洛杉磯,地鐵系統無法允許搭載汽油機的汽車進入,製片方特意定製了兩輛電動Mini Cooper,這也可能是最早的Mini E的雛形吧。片中共出現紅、白、藍三輛Mini Cooper,但實際在拍攝的當下,劇組共使用了32輛Mini,炫目勁爆的飛車特技鏡頭總是要付出更多代價,耍帥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練成。
9、《死亡飛車1》
定位:血腥無底線飛車秀
經典程度:★★★
出場重點車型:第五代福特野馬(主角)
道奇拉姆(反派一號)
保時捷911(醬油車)
別克 Riviera GS(醬油車)
捷豹XJS(醬油車)

提起《死亡飛車》可能知道的人並不多,但對於鍾愛傑森斯坦森的影迷來說,這確實他不可多得的B級賽車電影力作。憑借在《玩命速度》中的出色表現,2008年的傑硬漢事業正處於事業上升期,同年先後上映包括《玩命速度3》、《銀行大劫案》及《死亡飛車》都延續了其動作片慣有的風格,在本片當中,他更多的表現卻在需要在車內完成。

追溯《死亡飛車》的歷史淵源,1975年史泰龍參演的《奪命狂奔2000》是本片的原始版本。原版劇情將時間設定在未來的2012年,經濟崩裂的美國犯罪率飆升,「死亡飛車」是典獄長為求財發明的血腥賽車節目,人們可以通過付費方式點播收看,而參與的罪犯贏得勝利的獎品則是獲得自由,無數死刑就此犯踏上了亡命不歸路……2008版劇情保留了原作的大部分設定,時間換成2020年,由於技術的進步場面火爆血腥程度全面升級幾近失控。影片整體質量上乘,動作場面逼真凶殘,成為少數擁有眾多粉絲的B級(限制級)賽車電影。

除了傑森斯坦森的加盟外,在《速度與激情》系列中巧舌如簧的Roman(泰瑞斯吉布森)扮演最能對主角造成威脅的黑人反派,一改臭貧的嘴上功夫,開車風格蠻橫無理可講,置人於死地就是最終目標。但山外有山,辦事冷血只認錢的監獄長才是最令人厭惡的幕後黑手,那人命當游戲當生財的籌碼,可惡嘴臉招人唾棄。高質量的翻拍讓影片擁有成為經典系列的潛力,不過一眾主演以及導演保羅褠德森的退出讓後兩部續集完全失准,最終淪為狗尾續貂的敗筆讓粉絲們失望至極。

車迷們看這部片子可能會有些茫然,在各種武器和防護裝甲的改裝之下,車輛的造型改變了太多,不過好在片中設定有一定篇幅的介紹環節。主角的戰車如此經典的第五代野馬前臉設計並沒有被裝點的太過,比較容易識別。動力部分片中是這樣描述的:搭載5.4升V8引擎加裝福特競賽級超強增壓器, 625kW最大功率和700磅扭力,擁有連續多缸噴油系統,並配有183kW液氮加速器,尾部配有六英寸的實心護甲,命名為「墓碑」。聽上去很猛,其實對手的裝備則更是誇張。

機關槍喬(泰瑞斯吉布森飾演)是「弗蘭克」的老對手,上一代的「弗蘭克」歸西便是他親手所謂,順理成章他也成為傑森的最強對手。其駕駛的是一款經過特殊改裝的道奇拉姆(Dodge Ram)重型皮卡,標准版車型搭載排量為5.7升的V8引擎,291kW和552N.m在電影中得到一定強化,同時強化的還有1個排障器,4挺勃朗寧 M1919機槍,車身兩側火神炮和車頂的俄羅斯 RPG-7火箭筒等武器系統。作為負責任的觀影者,小編還是可以微微劇透一下,最終的結局充滿正能量,點到為止……
10、《頭文字D》
定位:港產熱血汽車電影代表
經典程度:★★★
出場重點車型:豐田AE86 Trueno
日產 Skyline GT-R V-specⅡ(BNR32)
馬自達RX-7(FC3S)
三菱Lancer Evolution III GSR

首先上榜一部華語地區的電影並不是編輯偏心,它並不只是因為楦頭夠響亮才入選榜單,作為近年來少有的高質量港產青春題材賽車電影,《頭文字D》完全代表了一個時代年輕人對於車以及人生態度的觀察視角。汽車電影通常都很商業,但《頭文字D》卻是從商業中找尋到了觀者的共鳴點。

原著漫畫版本在日本的經典程度完全可以與中國的「四大名著」相提並論,從1995年在講談社的《周刊Young Magazine》連載開始,直至電影上映的2005年,單行本漫畫出版物共銷售超過4000萬本,成為日本國寶級漫畫。由於作品的高影響力,汽車文化再一次點燃青年人群體的熱血與激情,包括AE86在內的各路神車也成為了紅極一時的飆風座駕。

作為第一部真人版電影作品,《頭文字D》由因指導《無間道》系列揚名的劉偉強/麥兆輝梁聯手掌舵含金量十足。演員陣容更為強大,包括周傑倫、陳冠希、余文樂、鈴木杏、杜汶澤、陳小春、鍾鎮濤、黃秋生等一線老中青演員悉數加盟。如此這等超強卡司陣容引發了粉絲們超強的觀影熱潮,贏得票房口碑雙豐收。

⑧ 電影《游俠》里,李連傑開的那輛車叫什麼還有圖片,詳細數據。

世爵跑車

Spyker跑車
英文名稱:Spyker

企業介紹

世爵作為歷史超過百年的老廠,一直保持著品牌獨特的風格。他們生產的跑車全部為手工打造,多項指標採用F1標准。作為知名的極品豪華運動汽車製造商,世爵製造的貴族運動汽車完全依據客戶的需求量身定製。2005年,世爵將產量提高到年產100輛車。不僅只為有限的尊貴車主生產這一他們成功價值的體現,而且每一款又都是絕版收藏的佳品,即世爵每年都會推出一款新車,而當每一款的全球產量達到500台時立即停止。世爵的目標是運動汽車市場的最高端的用戶,這些客戶主要集中在美國、西歐、中東、大中華地區以及一些較小的富裕的國家,比如說瑞士和摩納哥等等。

車標故事

1915年,推出了公司標識,即由一個水平的飛機螺旋槳穿越鐫刻公司座右銘的輻輪。之所以現在的LOGO車輪加上一副螺旋槳,主要是因為有製造飛機的這樣一段歷史,因為畢竟飛機上所使用的這些性能如果能夠合理運用到現在的一些汽車製造當中,尤其是空氣動力學跑車製造當中是非常重要的。它的含義,體現了企業的箴言「Nulla tenaci invia est via」(「執著強悍·暢行無阻」),對世爵來說所有的事情都是可能的。這也一方面體現了世爵企業的哲學,公司希望為世爵的車主製造出全球最先進,設計最獨特的跑車,同時也印證了世爵的車主他們的成功史,對世爵每一位車主來說,任何人都不會特別一帆風順的,都是克服了重重的困難,如今達到了這樣的事業的頂峰。

世爵歷史概要、現代世爵大事件

1898年,馬車製造商雅克布斯(Jacobus)和亨德里克·讓·世派克(Hendrik-Jan Spijker)兄弟二人在阿姆斯特丹製造了他們的第一輛使用賓士發動機的汽車,出色的車身製造技術立刻為他們迎來了陣陣喝彩。同年,為了向即將來臨的荷蘭女王威廉敏娜的加冕儀式獻禮,世派克製造了著名的的黃金典禮馬車,並沿用至今。從那時候起世派克兄弟進入他們職業生涯的轉折點:將世爵公司完全投入到汽車製造業當中。為了更加適應國外市場,他們將Spijker中間的「ij」改為「y」,從此公司名稱改為世爵(SPYKER)。

1903年世爵公司推出了在當時極為先進的60/80HP車型。這是世界上第一輛擁有6缸發動機和恆時4輪驅動、4輪制動的汽車。同時期世爵還推出了「防塵罩底盤」的專利技術,裝配了改進的底盤,使得汽車在非鋪裝公路上行駛時,能防止灰塵進入汽車內部。1907年,悄然推出的世爵14/18HP的旅行車在從北京到巴黎的著名拉力賽中榮獲亞軍,使得世爵汽車成為傳奇,並且令世爵公司的聲譽達到另一個的高度。由於世爵汽車常常進行諸如此類的改良和創新,使得該品牌以其卓越的品質和過硬的技術而聞名於世。世爵車型特有的循環散熱器,令該車在荷蘭、東印度和英國等地都取得了非常巨大的成功,因此世爵得到了「歐陸的勞斯萊斯」的美譽。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世界豪華車市場的需求開始衰退,因此世爵公司開始尋求多元化的生產模式,並與荷蘭飛機製造股份公司合並。公司開始發展和生產航空器。

在世界大戰期間,世爵公司生產了100架戰斗機和200台航空發動機。1915年,公司提出了「Nulla tenaci invia est via」(「執著強悍·暢行無阻」)的口號,並一直沿用至今。同時還推出了公司標識,即由一個水平的飛機螺旋槳穿越鐫刻公司座右銘的輻輪。

一戰結束後,世爵恢復了汽車生產。秉承其座右銘的宗旨,世爵繼續生產創紀錄的汽車。其中最著名的是世爵 C4。該車擁有特別製造的引擎,出自德國的傳奇工程師威爾海姆·邁巴赫(Wilhelm Maybach)。

該車裝有博世公司的高強度磁發電機的雙點火系統,並且每個氣缸裝備了兩個火花塞的電池-線圈點火系統。C4是具有超強馬力和高可靠性的豪華汽車,在1921年,一台標配的C4打破了耐力賽記錄,持續行駛36天,運行了長達30000公里。一年以後,著名的車手埃哲(Selwyn Edge)駕駛C4以平均119 km/h的時速刷新了英國布魯克蘭的雙十二小時耐力賽紀錄。

在1925年,世爵公司中止經營和生產,但是她的名字卻從未被人們忘記。世爵已經成為了高科技、超豪華、獨一無二和極為可靠的汽車的一種標志和品牌。新生的世爵公司和汽車都繼承了這些優良傳統。

而世爵當今最出色的工匠們仍像他們的前輩般手工打造每一輛汽車,而且所使用的原材料絕對都是按顧客要求預先訂制的全球最優質最獨特的材料。世爵 C8 Spyder的優異性能和獨特外形吸引了媒體的廣泛注意。當她於2000年10月18日在英國汽車展覽會公布於世後,憑借其優異的表現,立即獲得了2000年國際汽車工程協會頒發的工程傑出獎。繼2000年10月C8 Spyder在英國汽車展上獲獎之後,世爵 C8 Laviolette在2001年2月的阿姆斯特丹汽車展上推出。

傳承世爵的賽車傳統,世爵在2001年推出世爵 C8雙12,世爵 C8雙12R 在2001年9月的法蘭克福國際汽車展(IAA)上首度亮相。僅僅兩年過後在2003年度首次參加最能體現汽車整車性能的勒芒24小時終極耐力大賽,就獲得了同級別第10名和總排名第30名的優異成績,成為首例公路版汽車參加國際頂級賽車並獲獎的典範。公路版的世爵 C8雙12S 在2002年面世後,迎來了荷蘭皇家和全球名流的喝彩。

擁有雙渦輪增壓發動機C8 Spyder T在2003年法蘭克福國際車展上亮相。

2004年5月,世爵通過IPO(首次公開發行)的方式在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上市,此次世爵汽車股份公司(前身為世爵國際汽車控股有限公司)的上市,成為荷蘭近3年多來首家IPO的公司。

2004年9月23日世爵榮膺荷蘭教育、文化與科學部頒布的荷蘭國家文化遺產這一盛譽,獲得這一稱號的還有世界級繪畫大師文森特·梵高和倫勃朗的油畫作品。

2005年3月1日,世爵宣布C8三款短軸距車獲得美國環境保護局新標準的認證。

世爵 C12 La Turbie 在2005年日內瓦車展上首次亮相。它是第一款使用目前汽車工業最先進的6升W12缸發動機的世爵。

2005年5月,世爵 C8 Laviolette BI2(車架編號015) 參演了電影《本能2:嗜險之歡》。該片將於2006年上演。作為全球最尊貴的跑車, 世爵此次現身《本能2:嗜險之歡》實屬難得, 不僅以其超強的性能和極致的速度增加了電影視覺上的沖擊性,更使得全球的汽車愛好者有機會看到這輛「陸地上的戰斗機」飛馳在倫敦街頭。

2005年6月18、19日世爵最新研發的C8 Spyder GT2R(車架編號046)參加了24小時勒芒賽,這是一款根據世爵銷量最好的車型C8 Spyder為原型改造而成的GT賽車,也是勒芒近35年來首款敞篷賽車。世爵此項決定是為了通過大量賽事,尤其是參加最堅固最能體現整車性能的勒芒耐力賽來測試各項汽車革新技術在實際車型C8 Spyder中的性能,以製造出更加性能超卓的汽車。

2005年9月4日,在勒芒1000公里耐力賽德國Nurburg Ring站上,世爵在GT2組取得了第二的好成績。

2005年9月12日,世爵 C8 Spyder 被美國專供世界百萬富翁閱讀的《Pont Registry》雜志-2006年最暢銷商品購物指南評為全球最獨一無二最富激情的汽車品牌。評比通過對全球100多款最暢銷最知名的汽車品牌的性能、設計、製造以及在富豪心目中的位置進行篩選,最終世爵脫穎而出成為優勝者。

2005年10月18日,世爵攜 C8 Spyder參加在上海首次舉辦的國際頂級私人物品展,再次引起轟動,並受到廣泛關注。

2005年10月23日,FIA GT珠海站,世爵2005年新款賽車C8 Spyder GT2R首次在亞洲參賽,奪得GT2組第五名的好成績。

2005年11月18日,FIA GT迪拜站,世爵2005年新款賽車C8 Spyder GT2R首次在亞洲參賽,奪得GT2組第二名的好成績。賽車由Donny Crevels 和Jeroen Bleekemolen 駕駛,Peter van Erp.擔任技術主管。

世爵將攜C8 Laviolette參加12月8號由新加坡遊艇俱樂部舉辦的一個獨一無二的慶祝晚會。這次晚會將是世爵在新加坡的首次亮相。

世爵里程碑產品「世爵 D12 Peking-to-Paris」超級多功能運動越野車(SSUV)在2006年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上首次正式向亞洲發布,同時參加此次車展的還有世爵跑車 C8 Spyder、C8 雙12 Supercharger、C8 Laviolette BI2,以及同樣首次參加車展的世爵F1賽車。

⑨ 那些好萊塢電影里出現過的名車,還記得當初的夢想嗎

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樣,對於大部分的名車,都是從電影里初識的。因為電影就像是一面鏡子,反映著人類歷史發展的歷程射影,而汽車工業的發展則可以說是被電影呈現的炫彩奪目,特別是在美國好萊塢大片里,世界名車更是層出不窮。就比如近期上映熱度頗高的《極速車王》和《好萊塢往事》兩部影片里,出現了很多相當經典的名車,彷彿就是一張絕妙的汽車歷史畫卷呈現在你面前,可惜的是有些車甚至品牌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但更多的是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在今天依舊輝煌。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那些出現在好萊塢電影里的經典名車,如今還有當年的味道嗎?

總結:

從MG名爵到凱迪拉克再到阿斯頓馬丁,這些電影中的名車用影像的方式在歷史的長河上留下了濃墨淡彩的一筆,並且代表的是一代又一人的青蔥歲月。如果說高不可攀的阿斯頓馬丁和至少中產階級才能消費的起的凱迪拉克註定不會屬於大多數人,那麼創造國民跑車的MG名爵則屬於我們大家的夢想。回到夢開始的地方絕不僅僅是一句空話,MG名爵用自己的行動幫助太多的年輕人圓夢,並且將繼續陪伴著我們和我們的下一代!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⑩ 關於車的電影

1、《急速60秒》——67年福特野馬的GT500

影片最後,凱奇駕駛一輛汽車躲避警察的圍追堵截。這輛車就是「67年福特野馬的GT500」,這是當時也是現今最難開的車之一。67年產的福特野馬,全名為Shebly GT500的右駕版本野馬,跟一般款的野馬車型相比有著很大區別。1967年是野馬的第一次改型,長溜背型轎跑車野馬GT為人們樹立了更新的形象,其中嵌在水箱格柵上的霧燈設計,也成了野馬GT的獨特標識。

67年產的野馬由原來2+2的車頂線從半凹背式變為一種斜掠的快背式,除底盤、內部結構與行走裝置外,其它處處都有不同,還增加了單獨的三聯尾燈、加長的前端和加大的格柵,並搭載一台7.0升的Cobra 428ci V8引擎,搭配著5速手排變速箱、完整的SHELBY Cobra式樣內裝、Shelby Cobra木質方向盤、腳踏組與引擎監控儀表等,完整性非常高。所以對於收藏家們與老車迷們而言,1967年的款的野馬,更是擁有致命吸引力。
2、《蝙蝠俠》——蝙蝠車

最近,由影迷評選出的「蝙蝠車」超級銀幕跑車前10位名單揭曉,《蝙蝠俠》系列影片中蝙蝠俠所開的「蝙蝠俠」跑車位居第一。蝙蝠車是蝙蝠俠傳奇故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對於車迷來說,蝙蝠車(Batmobile)令人心馳神往。

「蝙蝠俠」高級跑車1941年首次在漫畫中露面,電視劇版《蝙蝠俠》則在1966年初次登台,由亞當·維斯特和貝特·沃德聯袂主演。此後,《蝙蝠俠》系列影片經過了導演蒂姆·波頓的整頓。

這輛蝙蝠車是好萊塢為了電影的需要而專門設計的,因此我們在馬路上不可能看到。但是,設計師也不是憑空想像而出的,在它身上也濃縮了現實汽車的造型藝術。特別是蘭博基尼和悍馬,蝙蝠車正是綜合了這兩個車型特點而提煉出來的。

按照最初的設計想法,蝙蝠車的前軸承受的壓力最大,因此要求必須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如果不能達到這個要求,那將不得不取消這個非常有創意的設計。Shepperton的製造者利用兩個大型的鉸接臂創造了一個足夠強大的前懸架,滿足了設計的要求。在全速加速行駛的時候,蝙蝠車就可以抬起它的前腿,而前輪還貼在地面上行駛,就像一個大蜘蛛一樣。

當主設計者Crowley看到最終的蝙蝠車時,他對製作人員的工藝贊不絕口。這樣,在電影的拍攝中,諾蘭就不用再藉助任何的數字技術來修飾這輛蝙蝠車,因為這個蝙蝠車本身已經做到了完美。蝙蝠車車輪的選取令設計人員頗費了一些心思,最終決定後輪採用越野車的輪胎,而前輪採用賽車專用的寬胎。

蝙蝠車的動力來自通用生產的V8發動機,最大功率為340馬力,雖然它的外形並不漂亮,可是卻能使蝙蝠車在5.3秒內輕松地加速到100km/h。蝙蝠車後面的「噴氣式發動機」裝滿了丙烷液體。
3、《黑衣人2》——賓士 SLR McLaren38

在電影《黑衣人》里,黑衣警探的職責主要是負責監管地球上的外星居民。影片中黑衣警探全部穿著著一成不變的古板的黑色西服,帶著一樣墨鏡,辦起案來一切按照規章,不苟言笑。也許是黑衣人的職業特點決定的他們不可能招搖過市,吸引過多的目光。但其實,黑衣人的做法顯然是欲蓋彌彰,他們工作的本質決定,他們不可能不吸引世人的注意。從這點來講,賓士汽車似乎與黑衣人擁有共同的本質。

賓士的色彩永遠屬於一成不變的黑色,賓士的造型雖然經典,但相比其他名車,賓士永遠和個性、張揚掛不上邊。但是中規中距不等於不吸引目光,相反賓士的古板卻是最吸引人的古板。

作為世界上最著名的汽車品牌,賓士卻很少利用電影做宣傳,但當《黑衣人》上映後,賓士立刻就發現了自己與《黑衣人》的共同點,於是《黑衣人》成為了賓士唯一的形象代言人,賓士也成為了《黑衣人2》中星際警探的唯一座駕。古板的賓士遇上了上古板的黑衣人,但是當他們配合起來,卻是威力無窮。

就像1955年具有傳奇色彩的前輩一樣,SLR的技術在當今世界上足以引領潮流,引擎罩下的梅賽德斯-賓士AMG V8引擎足以說明這個問題。5.5升排量加上增強的增壓器,最大功率有460kW,最大扭矩780Nm。用更簡單的數字來說明問題,賓士SLR Mclaren,從0到100km/h加速只需要3.8秒;達到200公里時速只需要10.6秒;28.8秒過後已經達到時速300公里。最高時速可以達到334公里。
4、《速度與激情》——三菱改裝車

看此片的人士首先要熟悉一個定律,那就是改裝車是這部片的主角,人的個性和酷勁都是通過車來表現出來的,很多的時候,人員的出場都是用車型來勾畫性格和造型的,比如一開始的三台Honda S2000搶劫運貨卡車的時候,那綠色的底盤燈和純黑色的車身漆把這宗案件的兇犯的面目刻畫的撲朔迷離。更是引起了國內一陣改裝車的熱潮,尤其是底盤燈的項目更是大家對自己愛車的必改項目。
5、《勇闖奪命島》——悍馬H1和法拉利F355 Spider

在《the rock》中那段法拉利在舊金山大街追逐悍馬的情節是片中最為讓人記憶深刻的片段。只有5分鍾,但十分的流暢,沒有一絲的拖沓,激烈的追逐配以主旋律,絕對是震撼人心的。

肖恩·康納利的逃跑正好就有一輛黑色的悍馬,而尼古拉斯·凱奇追捕的時候恰好就有一輛黃色的法拉利。於是我們就看到兩大曠世名車的經常角逐了。有人說那輛黃色的法拉利是F360 Spider ,仔細確認了一下應該是法拉利F355 Spider 。要知道《the rock》是96年的大片,那時候我們的法拉利F360 Spider 還沒有推出呢,而在法拉利的系列中只有 Spider系列有敞蓬的,據說就是人們覺得跑車是開頂敞蓬的才有點跑車的味道,一直不做敞蓬車的法拉利才下定決心發敞蓬的跑車,這就是 Spider系列。片子那輛黑色的悍馬應該是H1。在1990年海灣戰爭爭中,一種多用途高機動性四輪驅動車HMMWV 出盡風頭, 並進而促使廠家推出它的民用版式,這就是悍馬HUMME。1992年悍馬民用版H1推出,而悍馬H2直到2000年北美國際車展上首次亮相,後來悍馬H3也接著問世了。
6、《瘋狂TAXI》——標致406

速度是汽車的靈魂。但是如果說有一輛計程車以每小時300公里的速度在市內行駛,估計敢招手的人不多。但法國人卻敢這么干。當然,要想讓普通的計程車擁有賽車的速度的性能,首先要做的就是給計程車一番個性化的改造。於是就有了這輛標志品牌的瘋狂TAXI。

這輛瘋狂的TAXI不僅橫掃了警察局也橫掃了法國的大街小巷,讓法國男女老少幾乎都逃不過掏腰包去看這部電影的命運,讓這部影片輕易的突破了法國103年電影史上的票房紀錄。這與其說是電影的魅力,不如說是這部標志計程車極速的表現征服了觀眾,難怪這輛計程車被稱為「的士之王」。

影片《瘋狂TAXI》在全球的風靡成就了標致汽車,有人說這是大導演呂克·貝松和標志汽車老闆的私下交易,我們無法考證這則消息的真假,但有一點是不可肯定的,那就是《瘋狂TAXI》上映後,標志車的銷量在全球范圍內大增。一石幾鳥,誰能數得清?
7、《黑客帝國2》——凱迪拉克CTS

凱迪拉克CTS正是一款如鑽石般鋒芒畢露的豪華車,在美國的科幻大片《黑客帝國2》中,好萊塢明星基努·里維斯那場長達5分鍾的追逐大戲,片中凱迪拉克CTS就是他的坐騎。這款車的外形傳達出一種刀削斧鑿般的力量感,設計師的靈感來源於鑽石切割技術、隱形戰斗機和先鋒派建築,凱迪拉克將這種大膽突破的設計風格稱做Art and Science(藝術和科學),它徹底顛覆了凱迪拉克轎車在人們心目中的固有印象,甚至於是所有豪華轎車的傳統形象。

CTS從車頭至車身延伸著銳利線條和近乎於平面的過渡,有如鑽石的切割一般。垂直排列的前大燈提供世界級的照明,和V形水箱面罩一起,構成了極富沖擊力和空間感的前臉;側轉向燈和霧燈與車身裝飾條一體設計,簡潔、緊湊;尾部干凈利落的立體式尾燈,具有典型的凱迪拉克風格。難怪《紐約時報》評論說,「從TAVERNONTHE個REEN 到DEL Taco,不管在哪,只要你把它停在任何一家餐館門前,那麼別的車看上去都顯得過時了,起碼老了五歲。」
8、《我,機器人》——奧迪RSQ跑車

公元2035年,智能機器人已被人類廣泛利用。愛聽老歌的警探戴爾·史普納奉命調查一起命案,沒想到卻遭到大批NS-5型機器人的追殺,一番驚險追逐後,史普納發現幕後操縱者竟然是中央控制系統「薇琪」……

影片中,使史普納逃脫數次追殺的就是奧迪RSQ跑車。在2035年的芝加哥,汽車不再使用車輪而是用圓球。「將圓球集成到車里的設計是我們需要解決一個最大的難題。」負責RSQ外表設計的Julian Hanig說道。最後的成品車是台中置引擎的2座運動車,球形車輪置於類似於普通汽車的輪轂之下。

一體式的RSQ前端似切除了部分留給車頭燈以及側面空氣進氣口。普通的coupe車上的後窗部分,在RSQ上側用全鋁的引擎罩代替。RSQ的內飾則精簡到一些駕駛必須的東西,整個駕艙如同噴氣式飛機一樣。方向盤如同飛機的升降舵,所有駕駛信息都會通過MMI控制系統顯示在儀表台的數字顯示屏上。空調以及收音機都是次要功能,娛樂設備根本不需要。

「我相信奧迪RSQ體現了未來派汽車的外表,它也與奧迪品牌在開發未來生產車型的思路上保持一致,比如它的運動特點,激進以及經典的設計,因此,未來的奧迪或許與RSQ有更多的共同之處。」奧迪主設計師Walter deSilva說到。
9、《偷天換日》——寶馬Mini Cooper

mini對於20世紀文化的影響,難以想像。而Mini,在於汽車駕駛樂趣的領域之中,有著不可磨滅的地位。第一代的Mini,本著小巧的車身與精巧的排氣量,以獨特的硬橡膠懸載系統,直接不延誤的操控反應,陀螺般的迅捷的旋轉特性,風靡了無數的操控迷的心,亦確立其在汽車市場上不朽的地位。

影片為了達到良好的聲光效果,尤其是為了表現最後在洛杉磯街頭的追逐戲,製作方特別與寶馬公司簽訂合約,在影片中使用了他們新款的迷你跑車(MINI)。這種微型跑車,體積相當精簡,性能卻十分卓越,在擁擠的街道穿梭自如是家常便飯,上至人行道、下到地下鐵照樣暢行無阻才是它的最迷人之處。這也是本影片最後的重頭戲,立體追逐所能實現的關鍵。

據說為了完美展現這場壯觀的賽車追逐戲。洛杉磯市特地在好萊塢星光大道附近封閉了兩個街區,實拍時動用了百輛武裝卡車和多部直升飛機,並疏導了多次交通。寶馬集團為拍攝該片總共提供了32輛MINI汽車,但觀眾在影片中看到的將只有三款:一輛紅色、一輛白色、一輛藍色。導演格瑞說,如果沒有這些天賜的小車,這部電影將完全不一樣。「MINI是第三幕追逐戲的主要交通工具」,為此演員們都被送至駕駛學校,接受特殊訓練,以便更好地了解MINI車的操控性。

閱讀全文

與世界上第一台汽車的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科學微電影評論 瀏覽:60
2020最新版的電影軟體下載官方 瀏覽:224
21屆上海電影節星裝 瀏覽:143
貓鼠游戲電影完整免費下載 瀏覽:526
韓國電影只有你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989
免費無插件電影 瀏覽:232
韓國r級限制電影有哪些 瀏覽:703
穿越電影世界小說不要種馬 瀏覽:385
游戲不好耍還是電影不好看 瀏覽:402
什麼電影好看韓劇 瀏覽:349
近幾年俄羅斯二戰電影有哪些 瀏覽:935
男主穿越到死人世界的電影 瀏覽:130
國外關於一戰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339
愛經印度電影免費 瀏覽:12
兩個屏幕怎麼一個看電影一個玩游戲 瀏覽:775
如何約女同事去看電影 瀏覽:744
李易峰新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688
如何給剪輯電影加旁白配音 瀏覽:231
葬禮是手機響了的外國電影 瀏覽:314
泰安先鋒電影城怎麼去 瀏覽: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