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指南 > 兒童七個世界一個星球必看電影

兒童七個世界一個星球必看電影

發布時間:2025-05-22 05:03:10

① 這些人在努力——《七個世界,一個星球》觀後感

   「這地方真的很特別,我只希望我們能留住這些地方,並保護好它們。」

    紀錄片最後一集,主創人員流著淚說道。

       《七個世界,一個星球》是2019年 BBC耗時四年拍攝 的7集紀錄片,每一集,團隊分別在這個星球的一個大洲里探索奇妙的生命故事。豆瓣評分9.8分,超過九成的觀眾給出了滿分,堪稱 2019必看紀錄片 。本文主要以第三集《南美洲》為背景撰寫觀後感。

       本集以 南美洲 為拍攝地,主要拍攝了為了撫養三個幼崽「屢敗屢戰」不惜跨越十幾公里捕獵的美洲豹媽媽;為了出海洗澡橫穿海豹聚集區的企鵝們;躍出水面吃樹上果子的希氏石脂鯉;穿越瀑布求生的雨燕雛鳥……

       BBC製作和頂級配音配樂加持,讓這些大自然的美妙、生動在我們面前展示得淋漓盡致,讓人發自內心的感嘆。本片沒有直接揭露環境破壞、環境污染的事件、新聞,他們只是記錄當下事實,卻讓人深受震撼。

        我們知道,紀錄片在美學原則上區別於故事片的本質屬性在於 「非虛構性」 。「非虛構性」最有力的體現是用攝錄機器捕捉或挖掘的 客觀現實 。為什麼說他們在記錄事實,是因為他們並沒有僅僅關注動物世界,把動物的生活和人類生活分離開來,因為, 事實上就無法分離 。

       而這種「無法分離」在片中的呈現就極具警示性。

      每個動物的小片段都會讓你逐漸產生興趣,為它發笑,然後笑容漸漸消失,流下眼淚。這就是 戲劇性和警示性相結合 的作用。

       例如,片中亞馬遜以南的博尼圖,有一處泉水,因為多年石灰石的過濾,清澈見底。水中的希氏石脂鯉跟著樹上的猴子的移動而動,以猴子掉落的果實為食,猴子不在時,他們便躍出水面用盡力氣去拽離水面更近的果實。這一段片段生動有趣,是大多數人不曾見過的畫面,慢動作下的「鯉魚躍龍門」也十分新奇,散發出自然之美。

        當你還處在驚嘆大自然神奇的情緒之中時,這部紀錄片總能給你沉重的「暴擊」—— 「這種非凡的覓食技巧有賴於清澈的水源,」 緊接著鏡頭不斷向上拉,泉水越來越小,你漸漸屏住呼吸——畫面中的小溪旁就是一條正在行車的公路,遠處是一個工廠。 「但是今天,南美洲河流的未來充滿了變數。」

        動物世界和人類生活的緊密性一下子赤裸裸的展露在人們眼前,對,並不存在什麼世外桃源,他們的世界就在我們旁邊。與其說,他們就在我旁邊,不如說,是我們包圍了他們的世界。還有一處,被農田包圍的狹小樹林里,猴子趴在籬笆上跟農田裡的耕牛的對視,他們不會說話,可那眼神直擊人心。 「整個南美地區,每五秒就有一片足球場大小的林地消失。」

我們都明白,這場浩劫也並不只是發生在南美洲。

       觀看動物類紀錄片時,我們常常會陷入一種「物我兩忘」的狀態,沉浸於美好、單純的動物世界, 下意識認為這些就是動物生活的現狀,即與人類分離開的自在自得 ,但本片中的一次次「暴擊」就是給人的警醒, 把美好撕碎給人看 ,把人拉回現實,讓人們反省自身並關注環境保護問題,在我看來這是一種很好的環保議題的公共傳播。

      為了更好研究傳播的效果,在二次觀看時,我打開了彈幕。不出所料,每次畫面中從動物世界轉向人類時,彈幕中總是出現不少的「懺悔」「反思」之詞,可以看出屏幕前的人們紛紛受到了我所感受到的那種「暴擊」。豆瓣、知乎、微博等平台上,人們也紛紛表示紀錄片喚起了他們的「罪惡感」,讓他們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這世界太可愛了,希望人們愛惜她。」這是一位觀眾在豆瓣上給紀錄片《七個世界,一個星球》寫的短評。

      當然,紀錄片也 不可能做到完完全全的客觀 ,它是在尊重事實的基礎上,通過鏡頭剪輯、配樂、特效等後期製作的完善,盡可能地表達導演意願。因此,不存在無主觀影響、純粹客觀復現的「紀錄片」。所以在彈幕中,也有不少觀眾抱怨BBC團隊站在英國等發達國家的角度,指責發展中國家的環境破壞問題,卻對自身的環境問題避而不談。

       這些言論也充分體現了公共傳播中 公眾參與性的增強 ,針對傳播主體提出的環境信息,引發了公眾多元化的觀點。他們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環境信息,而是有了更多思考,和表達的慾望,公共傳播的公眾視角日益凸顯。

       同時,在進行環保議題的公共傳播時,我發現大多數紀錄片還有一局限性—— 缺少傳者和受者之間的「互動」「對話」 。例如,本集中,有彈幕對亞馬遜河的范圍和定義提出質疑,接著就有其他彈幕回復質疑,也有彈幕開始進行科普,但是始終都沒有紀錄片官方的回應,我本人作為其他公眾對此問題還是很迷茫,因為沒有得到確切的官方回復,同時紀錄片團隊也沒有以此成為「反饋」來提升自己今後的製作。

       當然,製作團隊為外方人員和機構是一定原因,但我認為,在如今這個新媒體時代,這樣的互動對話藉助日益發展的媒介平台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也應該是未來利用紀錄片進行公共傳播時的一個改進方向。

       最後,盡管該片有一些局限性,我認為《七個世界,一個星球》仍是一個 非常好的環保傳播案例 ,這部良心紀錄片喚起了很多人對於七大洲的保護意識、以及我們對所處的這顆星球的理解和尊重。

       正如 93歲高齡的本部紀錄片解說戴維·阿滕伯勒 所說: 「我們對自然界了解得還是太少,而它值得更好的理解和尊重。」 這也是他本人為何如此高齡還參與製作的原因。

我們大眾對自然界的了解還太少了,所以這些人在努力,喚起更多人的環保意識,為了我們共同的星球。

(部分圖片和內容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

② 《七個世界 一個星球》觀後感

這幾天,我看了紀錄片《七個世界 一個星球》。

這部紀錄片高達9.8的評分深深的吸引了我,整部紀錄片分七集,每一集都讓我們見識到了一個洲的生態環境。每一集,聚焦一個世界。不像偶像劇美顏加持濾鏡,每一個鏡頭,詮釋著最原始,最天然的面貌。南極洲的企鵝、亞洲的紅毛猩猩、南美洲的美洲獅……每一集,每一個故事,都向我們展示了比文字更加真實,更加生動的生態系統。

可如今,人類的很多行為都在破壞我們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近年來,地球本該進入有一次冰期,可溫度不降反升。環境被破壞的程度遠比我們想像的大,或許你能想到地球溫度不斷升高,可你能想像到4天就有一條河流消失是什麼概念嗎?或許你能想像到森林被不斷砍伐,可你知道全球有超過一半的森林被破壞所帶來的後果嗎?「差之毫釐,謬以千里」。蝴蝶效應不是簡單的變化,它可能會造成不可挽回的結果。

《七個世界 一個星球》里的世界是美好的,我們要盡力讓它永遠的保持下去。

③ 《七個世界,一個星球》觀後感

晚上看了《七個世界,一個星球》,很喜歡這個紀錄片,有種在家裡看世界的感受。也感受到了世界之大,自己很渺小。

看那些動物在大自然生存需要經歷風吹雨打,還有其他動物的追殺,真的很不容易。但也只有這樣才能生態平衡吧,弱肉強食,適者生存。

印象最深的是:在撒哈拉沙漠中,一株枯萎了一百年的植物,被風吹到一處有水的地方,經過雨水的洗滌後,3小時就發了芽,重新長出了新的生命。感嘆這種植物生命的力量真的很頑強。如果我們人類面對困難時也這么頑強,那應該沒有什麼攻克不了的難關。

閱讀全文

與兒童七個世界一個星球必看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用一張圖搜電影 瀏覽:910
3個黑女人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591
元華電影大全集賭 瀏覽:602
最新電影土行孫 瀏覽:667
國產動漫電影排名票房 瀏覽:759
有一個微電影叫前什麼名字 瀏覽:121
龍之谷破曉奇兵電影完整版觀看 瀏覽:76
迪拜電影有哪些 瀏覽:233
粵語電影在線觀看2019 瀏覽:146
屏住呼吸電影完整版 瀏覽:302
你的婚禮電影片段童話 瀏覽:716
S80手機下載電影 瀏覽:272
本拉登紀錄片電影天堂 瀏覽:790
演拍av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726
劍雨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984
劉德華電影最新情況 瀏覽:840
電影小人物主角是什麼身份 瀏覽:214
童話電影真人有哪些好看 瀏覽:665
後宮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837
電影冒牌天神在線觀看高清免費 瀏覽: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