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指南 > 網路口碑如何影響電影

網路口碑如何影響電影

發布時間:2025-05-25 22:12:01

A. 為什麼有人看完電影就說爛

有人看完電影就說爛,這通常是由多種因素導致的

  1. 個人喜好與預期不符:每個人對電影的喜好不同,有些人可能更喜歡劇情緊湊、節奏快速的電影,而有些人則偏愛文藝、慢節奏的作品。當一部電影與個人的喜好或預期不符時,觀眾可能會覺得失望,從而給出負面的評價。

  2. 觀眾對作品的要求過高:有些電影在初期可能因為獨特的創意、精良的製作或強大的演員陣容而吸引了大量粉絲。但隨著粉絲數量的增加,慕名而來的觀眾可能會對這部電影有更高的期待。當他們發現電影並沒有達到自己心中的預期時,可能會覺得失望,並將這部電影定義為「爛片」。

  3. 情感投入與滿足感的差異:有些觀眾在觀看電影時會投入大量的情感,希望從中獲得某種特定的滿足感或共鳴。如果電影未能滿足他們的這種需求,他們可能會感到不滿,並對電影產生負面評價。

  4. 社交媒體與口碑的影響:在社交媒體上,觀眾往往會分享自己的觀影感受。當一部電影的負面評價較多時,這種情緒可能會在網路上蔓延,影響更多人的判斷。此外,一些觀眾可能會受到他人評價的影響,跟風給出負面評價。

  5. 電影本身的質量問題:當然,也不能排除電影本身存在質量問題的情況。如劇情拖沓、角色塑造失敗、製作粗糙等,這些因素都可能導致觀眾對電影產生負面評價。

綜上所述,觀眾對電影的評價是主觀的,受到個人喜好、預期、情感投入、社交媒體口碑以及電影本身質量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在評價一部電影時,我們需要保持客觀和理性,綜合考慮各種因素。

B. 如何評價豆瓣《西遊伏妖篇》評分在1月28日凌晨一度由5.7變

豆瓣操縱口碑事件,實際上揭示了網路輿論場的深層問題。不難發現,粉絲群體為了影響評分,使用舉報功能幹預言論的現象屢見不鮮。電影評分的起伏不再令人驚訝,因為背後往往有各種力量的干預。

對知乎電影口碑的操縱也並非孤例,現實生活中,這一現象同樣廣泛存在。粉絲們試圖通過製造假象,改變大眾對電影的評價,這種行為不僅沒有實際意義,而且極其可悲。電影的好壞,不應由人為操控的評價決定,而應由其自身品質和觀眾的真實反饋來評判。

在這一過程中,粉絲群體成為了利益鏈條上的犧牲品,被利用進行輿論操縱。明星團隊、領頭粉絲、網紅影評人、院線發行方等,為了追求短期利益,不惜利用和煽動粉絲群體,甚至顛覆事實,親手製造愚昧。這一幕幕,彷彿魯迅先生的《烏合之眾》再次上演。

鮮肉小花的粉絲,作為易於被蠱惑的群體,往往成為被利用的對象。他們的行為不應成為指責的靶子,他們不過是利益鏈條上的底層,既無從獲益,也難有回報。他們中的很多人還是社會的未來,還是孩子。我們不應將憤怒和不滿全部傾瀉在他們身上,畢竟,他們也是社會的一部分,是未來的希望。

在這一背景下,「救救孩子」不僅僅是一種呼籲,更是一種反思。我們應當關注並引導這些年輕群體,讓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學會理性思考,獨立判斷,避免成為他人操縱輿論的工具。同時,我們更應該思考如何構建一個更加健康、公正的網路環境,讓每個人的言論都有其真正的價值,而不被操縱和利用。

C. 如何正確看待影評網站的影響力

1994年國際互聯網登陸內地,隨即日益普及,網民數量迅猛增加,這種變革性的傳播方式也為影評平台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作為國內最老牌的電影論壇之一—— 「後窗看電影」論壇由衛西諦創建於1998年12月,是網路社區「西祠胡同」中最早的一個電影論壇。這一時期,各種影評論壇如新浪影行天下、電影夜航船論壇、雅虎電影論壇等一批影評論壇如雨後春筍般相繼問世。自2002年始,隨著個人博客在中國的火爆,影評博客亦由此興起,影評平台開始漸呈精英發聲的趨勢。隨著各大社交網站興起,以興趣導向為特色的豆瓣網於2005年誕生,用戶所熟知的是其網站讀書、電影和音樂的三大系統功能。基於傳統社交網站的豆瓣網注冊用戶過億,實力不容小覷。同時期,同質性而且具有相當影響力的網站還有貓眼網、時光網、人人網、電影頻道等網站。
相對於被專業人士掌控話語權的傳統影評年代,基於互聯網無需審查、不受成規要求的特點,人人都是影評人,人人都是自媒體,藉助網路平台,網眾可以隨時隨地發表自己的觀點。網路影評的開放性和互動性是其他影評平台無法比擬的優勢,這也是網路影評強大影響力的源泉所在,口碑與評分日益成為普通觀眾選擇觀賞影片的默認標准。
早在傳統影評時代,就有研究者認為,電影票房不僅受到故事類型、有票房號召力的明星、製作成本、發行等方面的影響,還受到電影評分的影響。在2016年年末,圍繞著豆瓣、貓眼網「惡意差評」這一事件,曾產生一場強烈的輿論風波,影評網站的影響力可見一斑。可見,影評網站不單可以影響電影票房,亦可波及整個電影產業的發展。2016年12月28日,《人民日報》發文《豆瓣、貓眼電影評分面臨信用危機,惡評傷害電影產業》 ,透過對《長城》 《擺渡人》《鐵道飛虎》三部電影的電影評論和評分,質疑網路專業影評人「一句頂一萬句」的話語權,電影的觀影價值、專家與大眾審美的分野成為這場風波的論題中心。
如今,諸如豆瓣、貓眼這些影評網站的評分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兼具了審片員的功能,許多網站亦會引用豆瓣的評分作為推薦的標准。在這個默認「公賞力」的大前提下,影評網站是否可以承擔起這個職責,這是大眾和專家共同關注的問題。顯然,評分體系的初始錨定設置和演算法同樣重要,監測演算法的公正對最終評分的正義性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豆瓣網創始人楊勃曾對豆瓣網的評分機製作出如下解釋:「比方說一部電影有42萬用戶打分。我們的程序把這42萬個一到五星換算成0到10分,加起來除以42萬,就得到了豆瓣評分。這個評分會自動出現在豆瓣各處,中間沒有審核,平時也沒有編輯盯著看。每過若干分鍾,程序會自動重跑一遍,把最新打分的人的意見包括進來。 」這種完全無監控的機制,就為黑客通過收集互聯網已泄漏的用戶和密碼信息,生成對應的字典表,得到一系列可以登錄的用戶,為最終「製造評分」創造了可乘之機。
在關注影評網站影響力的同時,我們更應聚焦能夠影響影評網站的要素,即這些影評網站的運營與盈利模式。作為社交網站,影評網站的核心框架雷同於諸如微博、臉書等社交網站,都需要通過用戶發布信息引發普遍關注,形成意見領袖成就評價權威。獲取流量的目的在於實現流量變現,只是變現的方式各有差異。其實在評分用於電影評價之初,就已經難逃市場的操控。因為從經濟學的角度而言,以數字作為商品的評價源於股票和期貨。這種量化的比較方法逐漸運用於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消費領域,隨後進入藝術商品的評價范疇,從電視收視率及電影的市場份額等詞彙的用法可見其淵源。
總體而言,無論是票房還是評分都不應也不能成為「評價之王」 ,無論是普通觀眾抑或專業人士都應該正視影評網站的商業屬性,並試圖更多地立於「電影之內」及「產業之外」 。只有這樣,才能將影評網站更多地導向公正與客觀。

D. 網路電影為何那麼低影評

因為他們真的很差,值得打低分,也值得有很差的評價。

其實我覺著網路綜藝、網路電影、網路電視劇它們的存在是為了我們可以更快的看到作品,看到更多的作品,也更能看到多樣化的作品,但前提他們都是作品。

當然也有很多優秀的導演和演員,他們長時間的打磨一部作品,並且能獲得很好的口碑,但是爛片越來越多,1、2部好的作品,好像已經不能挽回「網路電影」在網友心中的口碑了。

希望那些拍爛片的製作們,在掙錢的同時也走點心,好的劇本、好的演員和好的製作,總得佔一個吧。

閱讀全文

與網路口碑如何影響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最喜歡哪部外國電影里的哪個角色 瀏覽:984
蘋果手機拖動電影 瀏覽:695
藍白紅電影之藍主題曲 瀏覽:204
深海變異電影完整版 瀏覽:456
電影木浦黑幫天堂 瀏覽:7
怎麼和別人分享屏幕看電影 瀏覽:684
北京電影學院製片研究生難嗎 瀏覽:542
天生一對微電影 瀏覽:446
二戰蘇聯拉7戰斗機電影 瀏覽:800
出埃及記電影完整在線 瀏覽:210
什麼軟體錄電影gif圖 瀏覽:690
五次郎在線手機電影 瀏覽:12
范冰冰電影蘋果西瓜影音西瓜影音 瀏覽:299
海信電影是如何看直播 瀏覽:530
老司機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729
男朋友發一起看電影的圖怎麼評論 瀏覽:993
反映父愛題材的電影 瀏覽:721
矮人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47
北京一微電影大賽 瀏覽:385
b站哪個電影解說好 瀏覽: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