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世界第一部電影、 世界第一部有聲電影 世界第一部故事片 世界第一部彩色電影 中國第一部電影
世界上第一部電影:
公認的是盧米埃爾兄弟的《工廠的大門》具體看鏈接
http://www.todayonhistory.com/12/28/ShiJieDiYiBuDianYingDanSheng.html
但我認為是《Roundhay Garden Scene》據IMDB上的權威論證,英國的Louis Le Prince才是真正的世界電影之父,他在1888年就成功在銀幕上放出了世界上第一部電影《Roundhay Garden Scene》!只有短短2秒鍾!卻比法國盧米埃爾的《工廠大門》還早3年!同年他又做出了另一部2秒鍾的電影《Traffic Crossing Leeds Bridge》 (1888)!一直以來大家都認為盧米埃爾的《工廠大門》(1891)是世界電影史上的第一部電影,看來大家的觀念應該改改了,不是盧米埃爾也不是愛迪生,而是英國的勒普林斯(1842-1890)!
世界第一部有聲電影:
1926年開發出一種被稱作「維他風」的唱片伴音系統,並利用該系統拍出了第一部帶有聲音的影片《唐璜》,但這部影片中的聲音還只限於一些音樂。次年,華納又推出了《爵士歌王》,這部影片不僅有音樂,還加入了一部分對白,所以被看作是電影史上第一部有聲片。
http://www.todayonhistory.com/5/3/d2391.htm
世界第一部故事片:
法國導演梅里愛拍攝於1902年的《月球旅行記》(「網路」「故事片」詞條錯寫成「月球旅行書」)是公認的世界上第一部故事片。
http://ke..com/link?url=_zQyZurKN3KnKybJ_Rw66MY_7w-_4AGZUideJL7-qJK
http://ke..com/item/%E6%9C%88%E7%90%83%E6%97%85%E8%A1%8C%E8%AE%B0/17647098#viewPageContent
但是之前梅里愛已經拍過許多影片,下面是部分作品目錄:
1899年:《克萊奧帕特拉》,《新娘就寢》,《女修道院里的魔鬼》,《水上行走的基督》,《德萊孚斯案件》(第一部有20個場面的長片), 《灰姑娘》(第一部童話片)。
1900年:《聖女貞德》,《聖誕夜之夢》,《魔術書》。
1901年:《小紅帽》,《藍鬍子》,《夏朗頓的逃犯》,《橡皮頭人》,《聖母的奇跡》 。
世界第一部彩色電影:
1935年美國導演的馬摩里安的《浮華世界》。《浮華世界》又稱《名利場》(Vanity Fair: A Novel without a Hero)是英國小說家威廉·梅克比斯·薩克雷的諷刺小說,於1847年出版,並曾多次改編成電影與電視劇。書名早年中譯為《名利場》,其改編的同名電影《浮華世界》是世界上第一部彩色電影
http://i.mtime.com/xxxaftertaste/blog/3143646/
中國第一部電影:
譚鑫培主演的《定軍山》片段。
http://ke..com/link?url=or7P__0YL9mN8qRCfYlV4uHNNg9GVK
中國第一部彩色電影:
1948年拍攝於上海的戲曲片《生死恨》
中國第一部彩色電影是1948年拍攝於上海的戲曲片《生死恨》,由華藝影片公司出品,費穆導演,主演梅蘭芳,著名攝影師黃紹芬為攝影指導,李生偉任攝影師。影片以京劇大師梅蘭芳主演的同名舞台劇為藍本,對原劇進行了刪減,用16毫米彩色膠片攝制,然後翻制為35毫米。雖然由於經驗不足,以至影片的彩色不夠理想,但畢竟是中國第一部彩色電影。此後,中國大陸再無拍攝彩色片的紀錄。
直至1953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推出了由桑弧導演,黃紹芬攝影的彩色戲曲片《梁山伯與祝英台》(袁雪芬、范瑞娟主演),它不但是新中國拍攝的第一部舞台戲曲片,也是新中國拍攝的第一部彩色電影。影片保留了越劇藝術唱腔優美的特點,同時,發揮了彩色電影的優勢,攝影和美術處理追求中國藝術獨特的意境。影片上映後不但受到觀眾的歡迎,並獲得1949-1955年文化部頒發的優秀舞台藝術片一等獎,並在1954年卡洛維·發利國際電影節上獲音樂片獎及愛丁堡國際電影節「映出獎」。同年的日內瓦國際會議期間,周恩來總理為美國影星卓別林放映了此片,被卓別林稱為「中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1956年,同樣由桑弧導演,由北京電影製片廠推出了新中國第一部彩色故事片《祝福》。影片改編自茅盾的同名小說,由白楊、魏鶴齡主演。影片獲得1957年卡洛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特別獎及1958年墨西哥國際電影節銀帽獎。
上述這些彩色影片都是用進口膠片拍攝的。1980年,由常彥導演,長影攝制的驚險片《保密局的槍聲》則是第一部用國產彩色膠片拍攝的故事片。影片講述的是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統治著上海,共產黨地下工作者劉嘯塵奉命打入國民黨軍統保密局,並最終獲得勝利的故事。這部影片創造的另一個紀錄是觀眾達到了六億人次,這一上座紀錄迄今為止無人能夠打破。
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
《歌女紅牡丹》
1931年3月,由明星公司拍攝的中國第一部蠟盤發音的有聲片《歌女紅牡丹》於上海公映,立時轟動海內外。到了下半年,兩部技術上更為成熟的採用片上發音方法的有聲片,華光影片公司的《雨過天青》和天一公司的《歌場春色》也呱呱墜地。僅用了一年的時間,中國電影人就完成了有聲片的試攝工作,盡管之後有聲電影與無聲電影競爭的硝煙還將存在很長一段時間,但這畢竟是一個不錯的開始。這部拍攝於1930年的影片,描寫的是一京劇名伶紅牡丹,嫁了一個吃喝嫖賭、肆意揮霍的惡丈夫。但她忍氣吞聲,逆來順受,終因染病而倒嗓,名聲一落千丈,收入驟減。丈夫遂變本加厲施以虐待,甚至將親生女兒賣人娼門,以還賭債。紅牡丹丈夫賣女後,受良心譴責,最後誤失殺人被捕人獄。當女兒由一直追求著紅牡丹的富商贖還後,軟弱的紅牡丹又一次原諒了丈夫。在影片攝制過程中,作為全片靈魂的胡蝶盡心盡力,一絲不苟,失敗了,重來, 再失敗,再重來。經過6個月的緊張工作, 影片終於3月15日在上海新光大戲院公映,全國轟動,南洋片商紛來,高價購買該片在當地的放映權。
http://ke..com/link?url=-r3fR_niulAsyyju6H_-EQ5sZc8Bg0jCs0qpSNrlchBwfin2-6ZLXqhvAMJ9JeaPPq
中國第一部故事片:
這個分長故事片和短故事片
中國第一部短故事片——1913年由鄭正秋、張石川導演的故事片《難夫難妻》(又名《洞房花燭》),此片是由亞細亞影戲公司開張後的第一部作品,首開家庭倫理劇之先河。
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1921年中國影戲研究社在上海拍攝第一部長故事片《閻瑞生》。
另外新中國第一部故事片是東影拍出的《橋》
http://www.douban.com/note/174815070/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2005/dybn/904595.htm
謝謝。
⑵ 世界上第一部電影是什麼
世界上第一部電影是《朗德海花園場景》。
是由路易斯·李·普林斯(Louis Le Prince)執導,阿道夫·李·普林斯、莎拉·惠特利約瑟夫·惠特利、哈里特·哈特利,主演的黑白無聲紀錄短片。該片拍攝於1888年,是IMDb認證的人類歷史上第一部電影。該片記錄了一群人在花園里做著一些滑稽的動作。
(2)全世界第一個電影擴展閱讀:
1888年10月,普林斯以賽璐璐膠片和單鏡頭照相機拍攝了世界上第一部動態影像作品《朗德海花園場景》(Roundhay Garden Scene),此片不到三秒鍾的影像記錄了四個人在花園做著滑稽的動作。此片曾在位於利茲市的普林斯岳父母家的工廠與庄園放映過,但並未有公共放映。
影片令「死亡」成為可討論的議題——短片拍攝十天後,片中人物之一莎拉·惠特利便去世,而普林斯本人也於1890年9月在第戎到巴黎的火車旅行途中神秘失蹤,屍身和行李杳無蹤跡,成為電影史上的一宗謎案。
影片傳達更為直觀的情感,如果文字成就著一種歷史的源於,它充滿著冷靜現實的記錄。黑白電影成為了人們表達情感的路。
第一部彩色故事片《浮華世界》為生活帶來了另一段色彩的浪漫,黑膠碟的經典,記錄著聲音,一段可以代表經典的音符,黑白電影交織著生活的真實,曾經的黑白沉睡在CD架間,也許它不會被擺放在最顯然和唾手可得的地方,但永遠不會被色彩所取代。
⑶ 第一部電影是什麼
1895年以前
11世紀
科學家們意識到了將一束光透過小孔可以使一個外部的形象在內部顯現出來。
16世紀
雷納多·達·芬奇(義大利)概略地描繪出"黑箱"的概念。"黑箱"出現於歐洲文藝復興前的義大利。它是一個類似鏡頭式的暗箱,裡面射出的光線可以在其對面的牆上形成顛倒的影像。
16世紀中葉一17世紀
1、錢巴蒂斯塔·德拉·波爾塔(義大利)通過"黑箱"放映了一組不長的風光圖畫。
2、阿塔內休斯·基歇爾(德國)發明了他的"魔燈"。這是一種通過蠟燭和透鏡放映畫面的方法。
1824年
彼得·馬克·羅熱(英國)向倫敦的皇家協會提交了名為"關於活動物體的視覺留影原理"的報告。
1826年
約翰·艾爾頓·帕里斯博士發明了"幻影轉盤",即在一圓盤上一面畫有鳥籠,一面畫一隻鳥,旋轉時產生"鳥在籠中"的感覺。
19世紀30年代
1、 約瑟夫·涅普斯和路易斯·達蓋爾(均為法國)發展了照相製版工藝,使被拍下來的影像可以保留在金屬板上。
2、威廉姆·亨利·福克斯·塔爾博特(英國)在紙板上制出了正片。
1832年
1、約瑟夫·普拉圖(比利時)製造出了"詭盤"。這是一隻畫有一系列動作分解圖形的圓盤,圓盤的邊緣有許多齒孔。操作者面對鏡子,把眼睛對准任何一個齒孔,轉動圓盤,可在鏡中看到活動的影像。
2、西蒙·里特·馮·施坦普夫(德國)發明了"圓筒動畫鏡",這是一種與"詭盤"相類似的玩具。
1834年
威廉姆·喬治·霍納(英國)發明了"活動連環畫轉筒"。它在一隻圓筒狀的內環中貼上畫有一系列分解動作的紙片,通過圓筒的旋轉使人看到連續活動的影像。
1839年
達蓋爾(法國)在巴黎展示了銀板照像。
1849年
朗根海姆兄弟在費城試驗成功了玻璃板照像。
1877年
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美國)發明了留聲機錄音機。 埃德沃德·穆布里奇(英國)成功地用一組鏡頭拍下了一匹奔馬的分解動作。
1882年
艾蒂安·朱爾斯·馬利(法國)發明了"攝影槍"。
1884年
喬治·伊斯曼(美國)把柯達膠卷投放市場。
1888年
伊斯曼為其在一種賽潞瑤片基上使用的膠片乳劑申請了專利。
1889年
愛迪生實驗室發明了活動電影攝影機。
1891年
愛迪生發明了活動電影放映機,它放映出的影像只能通過一個小孔來窺視。
1893年
世界上第一個電影製片廠,愛迪生的"黑瑪麗"製片廠在新奧爾良的新澤西建成。
電影的開始(1895--1913)
1895年
1、奧古斯特和路易斯·盧米埃爾(法國)發明了手提式電影放映機。
2、盧米埃爾兄弟拍攝了他們的第一部影片《工人離開盧米埃爾工廠大門》。
3、伍德維爾·萊瑟姆(美國)發明了電影放映機上的膠片控制裝置,解決了影片膠片在運行時發生畫面跳動的現象。
4、12月28日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公開放映了電影。
1896年
1 羅伯特·威廉姆,保羅(英國)在英國為電影放映機(Biosoope)取得專利。
2 「敘事電影之父」喬治·梅里愛(法國)開始攝制「幻術」(特技)電影。在其後來的電影生涯中,他不斷對這一想像的王國進行探索。
3、 4月23日,愛迪生(美國)的放映機(Vitascope)在紐約城中的科斯特和比亞爾音樂廳進行了第一次放映活動。
1900--1905年
布萊頓學校在英國建立。它由一群攝影師組成,他們的試驗顯示了鏡頭之間的相互影響可以傳達出不確定的信息。
1900--1910年
出現了數以百計的根據著名舞台劇改編的短故事片。
1902年
1、梅里愛的《登月旅行記》(法國)問世。該片使他獲得了國際性名聲。
2、埃德溫· S·鮑特的《郵遞員的羅曼史》(美國)表明對於電影敘述方式的基本因素逐漸增長的意識。
3、查爾斯·百代(法國)建立起自己的製片廠--百代電影公司。
1903年
1、鮑特的《美國消防隊員的生活》(美國)顯示了通過電影的剪輯創造出戲劇性和象徵意義的可能性。
2、鮑特的《火車大劫案》(美國)展示出平行剪輯的效果和西部的魅力。
1905年
1、鎳幣影院在匹茲堡開張。這是美國第一家裝備齊全的電影院。
2、第一本行業刊物《觀看與影片目錄》在美國出版。此時,標準的影片長度為一本。
3、塞西爾·赫普沃斯的《被流浪漢所拯救》(英國)使用了一種連續的銀幕運動的方式作為保持故事連續的方法。
4、中國拍攝了自己的第一部影片《定軍山》。該片由北京豐泰照相館攝制,記錄了京劇《定軍山》的幾個演出片斷。
1906年
在美國,已經發展到近1000家鎳幣影院。
1907年
1、"藝術電影公司"在法國建立。該公司旨在生產具有文化價值的影片。
2、芝加哥建立了第一個城市電影審查委員會。
1908年
1、埃米爾·科爾在法國拍攝了他的第一部動畫片,與此同時,小斯圖爾特·布萊克頓在美國開創了動畫事業。
2、百代電影公司(法國)已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影帝國,它每年出口到美國的影片是美國本土生產影片的兩倍。
1909年
1、35毫米膠片成為國際影片的標准。
2、美國電影工業建立了全國電影審查委員會以對抗州和市政當局干涉電影的企圖。
3、「電影技巧之父」 D. W.格里菲斯拍出了《囤積小麥》(美國)。該片代表了早期拍攝"辯證電影"的努力。
4、溫莎·麥凱拍了《恐龍格蒂耶》,這是美國第一部重要的動畫片。
5、全美已有了 l萬家鎳幣影院。
6、以第一位女演員弗洛倫斯·勞倫斯(《傳記女郎》)在銀幕上使用真實姓名為標志,明星制開始在美國出現。
1911年
1、森圖爾影片公司在好萊塢建立了第一家製片廠。
2、賓西法尼亞建立了第一個州立評判委員會,以檢查電影的道德質量。
3、第一個影迷雜志《電影故事雜志》在美國創刊。
4、格里菲斯的影片《戰爭》(美國)問世。這部紀錄片式的故事影片顯示了導演對電影這一媒介日漸成熟的把握。
1912年
1、卡爾·拉莫爾建立了環球影片公司(美國)。
2、阿道夫·朱克爾建立了名演員製片公司(美國)。
3、思里科·瓜佐尼拍攝了《你往何處去?》(義大利)。這部精心攝制的大場面影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井奠定了義大利 電影在史詩性影片上的重要地位。
4、路易斯·梅爾坎頓拍攝了《伊麗莎白女王》(法國)。薩拉·貝納爾出演了這部根據舞台劇拍攝的長50分鍾的影片。
1913年
1、斯特蘭·拉伊拍攝了《布拉哥的學生》(德國)。這部表現主義的幻想片成為神秘恐怖電影的雛形。
2、中國生產第一部短故事片《難夫難妻》,導演張石川、鄭正秋。電影描寫了一對青年男女在封建包辦婚姻中所經歷的 一系列繁文褥節。
成長時期之一(1914--1920)
1914
1、故事片開始成為電影工業的標准產品。
2、第一座大型影院「濱河劇院」在美國紐約開業。
3、W·W·霍金森建立了派拉蒙影片公司(美國)。
4、查爾斯·卓別林在啟斯東的影片中出現。他在一年中拍攝了35部喜劇片,並創造了"小流浪漢"的形象。
5、著名系列片《保琳歷險記》(法國)問世。蹈爾·懷特在片中擔任女主角。
6、喬瓦尼,帕斯德隆納拍攝了《卡比利亞》(義大利)。這部巨片中華美的服裝引起了全世界的喝彩。
7、弗蘭克·鮑威爾的《那兒有一個傻瓜》(美國)問世。西達·巴拉第一次扮演了「盪婦」的角色,從此,「妖婦」一詞開始進入人們的語言中。
8、麥克·塞納特拍攝了第一部故事片長度的喜劇片《蒂利耶被揭穿了的羅曼史》(美國)。
1915年
1、美國最高法院在互助影片公司與俄亥俄州的法律訴訟中判定:電影媒介不享受憲法「第一修正案」中關於保護言論自由的條款。
2、美國「全國電影審查委員會」改名為「全國電影審議委員會」。
3、威廉姆·福克斯建立了福克斯影片公司(美國)。
4、托馬斯·英斯在美國開創了「製片廠制度」。
5、西席· B·第密爾拍攝了《欺騙》(美國)。這是一部精緻的關於犯罪、性和犧牲的影片,並用高調攝影表現了心理 的潛流。
6、格里菲斯拍攝了《一個國家的誕生》(美國),這部紀念碑式的、同時引起激烈爭論的影片長達近3個小時,它使用了 許多以前影片所沒有使用過的方法。
1916年
1、塞繆爾·戈德菲斯和艾德茄·塞爾溫共同建立了戈德溫影片公司(美國)。
2、格里菲斯拍攝了《黨同伐異》(美國)。這部片長超過3小時的影片把四條故事的線索交織在一起,通過復雜的敘事呼 吁著世界的和平與友愛。
3、維克多·斯約斯特洛姆拍攝了《死之吻》(瑞典)。他在戲劇性的素材中使用了現代的方法,通過一系列的閃回來敘 述事情的經過。
1917年
1、在政府的支持下,德國建立了烏發(UFA)製片廠。
2、卓別林的《安逸街》和《移民》(均為美國)問世。在這兩部影片中,小流浪漢已從最初的漫畫式的形象發展為一個 有著悲喜劇效果的富於人性和社會批判色彩的角色。
1918年
1、格里菲斯拍攝了《世界之心》(英國)。影片在對經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幾位主人公的表現中,對德國待一種否定 態度,獲得了成功的宣傳效果,歐內斯特·劉別謙拍攝了《卡門》(德國)。這部由"歐洲豪華電影的大師"攝制的影 片以異國絢麗奢華的服裝和對性關系的暗示引起了國際影壇的關注。
2、美國的第一部動畫故事片,由麥凱執導的《路西塔尼亞的沉沒》問世。
3、上海商務印書館成立"活動影戲部"(後更名為"影片部"),中國開始建立起自己的民族電影事業。
1919年
1、蘇聯電影工業國有化。
2、由瑪莉·壁克馥、查爾斯·卓別林、道格拉斯·范朋克和D. W.格里菲斯聯合創辦的聯美公司成立。
3、成套供片法逐漸推廣。
4、阿貝爾·岡斯於-「歐洲的格里菲斯」拍攝了長達3小時的大型巨片《戰爭與和平》。他在影片中把特技、隱喻性的並 形象和紀錄片片斷結合在一起,表達了反戰的主題。
5、格里菲斯的《被摧殘的花》(美國)成功地利用製片廠的環境創造出一種動人的氣氛。
6、莫里茲·斯蒂勒拍攝了《阿爾納先生的寶藏》(瑞典)。這部史詩般的影片真實地再現了16世紀瑞典的歷史風貌。
7、埃里希·馮·施特羅海姆拍攝了《愚昧的丈夫》(美國)。影片精妙而又坦率地表現了富人之間的三角愛情關系,它 也標志著他導演生涯的開始。
8、羅伯特·維納的《卡里加里博士》問世(德國)。這部恐怖的幻想片以一個瘋醫生的故事探索了表現主義的技巧。
1920年
1、喬·布羅姆特和亨利與傑克·科恩共同建立了 CBC影片銷售公司(哥倫比亞公司的前身)(美國)。
2、列夫·庫里肖夫(蘇聯)在莫斯科建立了他的工作室,並開始探索剪輯技巧。
3、卡爾·鮑澤斯和保爾·威格納拍攝了《泥人哥連》(德國)。影片描寫一個被注入了生命的泥人反對他的創造者的故 事,是有重要影響的表現主義影片。
4、西席·第密爾拍攝《為什麼改變了你的妻子?》(美國),一部精緻的關於兩性沖突的影片。
成長時期之二(1921--1925)
1921年
1、卓別林的《尋子遇仙記》(美國)問世。這是他導演的第一部故事片。該片成為他在商業上最成功的影片。
2、雷克斯·英格拉姆拍攝了《啟示錄四騎士》(美國)。在這部反對戰爭的寓言中,魯道夫·瓦倫蒂諾塑造了一個新型的浪漫偶像,這在當時為他獲得了極高的聲譽。
3、斯特羅海姆拍攝了《愚蠢的竊賊》(美國)。影片以一種現實主義風格的細節描寫,表現了一名美國婦女捲入歐洲上流社會的腐敗和墮落的故事。
4、中國第一批長故事片《閻瑞生》、《紅粉骷髏》和《海誓》問世。
1922年
1、美國有三分之二的州已經或正在制定有關法規,以對電影進行管理。
2、美國電影工業組成了「美國電影製片和發行人組織」,並聘請威爾· H·海斯為主席,以改善好萊塢的形象。
3、羅伯特·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納努克》(美國)問世。這部產生了重要影響的非故事片捕捉了一個愛斯基摩人家庭的生活。
4、弗立茨·朗拍攝了《賭博者馬布斯博士》(德國)。影片描繪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社會的圖景。
5、弗利德里希·茂瑙拍攝了《諾斯費拉杜》(德國)。影片在實景中拍攝。這部改編自布萊姆·斯托克的《德拉庫拉》的故事的影片雖然並不忠實於原著,但卻第一次把吸血鬼的形象帶給了電影觀眾。
6、中國第一家較有規模的影業公司「明星影業公司」在上海成立。它標志著中國民族電影開始進入發展階段。
7、吉加·維爾托夫拍攝了紀錄片《電影真理報》(蘇聯)。影片通過剪輯把新拍攝的畫面和影片資料結合在一起,分為23個標題,描繪出蘇聯人民生活的真實景象。
1923年
1、華納兄弟影片公司(美國)正式注冊。
2、卓別林完成了《巴黎一婦人》(美國)。影片通過一年輕婦女在被人供養的奢侈生活和真正的愛情之間的選擇,顯示出對於愛情題材出色的處理技巧。
3、雷內·克萊爾拍攝了《瘋狂的雷伊》(法國)。這部短片充分利用了電影這一媒介特技的可能性。
4、詹姆斯·克魯茲的《大篷車》(美國)問世。這部描繪美國西部邊境開拓者生活的史詩性影片引起了眾多的模仿者。 5、西席·第密爾拍攝了《十戒》(美國)。這部賣弄視覺技巧和特技的歷史巨片為導演贏得了好萊塢「第一流人物」的名聲。
6、弗立茨·朗拍攝了《尼伯龍根》(德國)。這部分成兩集的風格鋪張的影片強調了這個德國傳奇中的宿命的色彩。
1924年
1、米特一高德溫一梅耶三家電影公司聯合組成了米高梅電影公司(美國)。
2、CBC影片銷售公司變成哥倫比亞影片公司(美國)。
3、雷內·克萊爾拍攝了《幕間休息》(法國)。影片運用特技和荒誕的動作對現實進行了嘲諷。
4、約翰·福特拍攝了《鐵騎》(美國)。影片以激動人心的動作場面積令人懷戀的環境描繪在西部史詩片中獨樹一幟。 5、費爾南德·萊熱的《機械的芭蕾》(法國)問世。這部先鋒派短片把機械運動的物體與現實生活的片斷並列在一起。 6、保羅·萊尼拍攝了《蠟像館》(德國)。這部表現主義的幻想片把歷史上三個罪惡人物的故事和一位詩人的夢魘聯在一起。
7、弗利德里希·茂瑙拍攝了《最卑賤的人》(德國)。這是一部富於創造性並產生重要影響的影片。它利用想像性畫面的技巧展示了人物的主觀心態。
8、斯特爾海姆拍攝了《貪婪》(美國)。影片通過對物慾橫流世界直率的描繪為美國銀幕帶來一種新的現實主義之風。
1925年
1、卓別林的《淘金者》(美國)問世。當片中的小流浪漢最終找到了愛情、幸福和財富而喪失了自己的個性時,導演所創造的那個悲喜劇的世界獲得了實現。
2、E· A·杜邦拍攝了《雜耍場》(德國)。影片講述了一個嫉妒和謀殺的故事。它以出色的鏡頭運動使主人公痛苦的內心世界得到戲劇化的表現。
3、謝爾蓋·愛森斯坦拍攝了《戰艦波將金號》(蘇聯)。導演所創造的「沖突蒙太奇」理論在這部表現1905年俄國革命的影片中得到了運用。該片對全世界的電影製作者都產生了重要影響。
4、羅伯特·朱利安拍攝了《歌劇院里的幻影》(美國)。朗·錢尼通過這部近10年來最成功的恐怖片爬上了明星寶座。 5、喬治。威廉·帕布斯特拍攝了《沒有歡樂的街》(德國)。這部最沒有浪漫色彩的"街道片"展現了戰後經濟混亂的環境里物質的匱乏和社會的絕望。
6、金·維多拍攝了《大閱兵》(美國)。這部在國際上獲得成功的影片,描繪了一名經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年輕人的成熟。
有聲時代之一 (1926-1929)
1926年
1、約翰·格里爾遜在對弗拉哈迪的《莫阿納--一部黃金時代的羅曼史》(美國)的評論中創造了「紀錄片」一詞。
2、艾倫·克羅斯蘭拍攝了《唐磺》(美國)。影片率先使用了維它風音響系統為影片配製了背景音樂。
3、巴斯特·基頓拍攝了《將軍》(美國)。這位「偉大的冷麵人」在影片中把插科打渾與對社會的諷刺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4、阿爾伯特·帕克拍攝了《黑海盜》(美國)。該片是第一部全部使用兩色彩色染印法工藝的故事片。
5、弗謝沃洛德·普多夫金的《母親》(蘇聯)問世。影片把個人命運與群眾運動結合起來,並突出表現了在政治背景中人物性格的發展。
1927年
1、美國電影藝術和科學學院第一次推出了"學院獎"(奧斯卡獎)。
2、由影片發聲的"有聲電影"第一次在故事片長度的影片序幕中出現。
3、艾倫·克羅斯蘭的《爵士歌王》(美國)問世。第一部帶有音樂和部分對話場面的故事片和觀眾見面。它促使整個電影工業向有聲電影沖擊。
4、阿貝爾·岡斯拍攝了《拿破崙》(法國)。這部長度超過4小時的史詩片由於其技藝的精良而受到高度的贊譽--其中包括使用三塊連接在一起的銀幕同時展示四個場面。
5、弗立茨·朗拍攝了《大都會》(德國)。這部在對建築的描繪上充滿生氣的表現主義影片考察了未來的技術社會。在那裡,科學、工業和勞動者互相沖突的目標導致人類走向毀滅的邊緣。
6、茂瑙拍攝了《日出》(德國)。導演運用運動的鏡頭給予這個三角愛情故事以一種抒情的表現。
7、普多夫金拍攝了《聖彼得堡的末日》(蘇聯)。影片表現了主人公在歷史中的成長和加入革命的經歷。
8、沃爾特·魯特曼拍攝了《柏林--一個大城市的交響曲》(德國)。它通過對物體的形狀和運動的剪輯捕捉住了柏林的「本質」。
9、約瑟夫·馮·斯登堡拍攝了《底層世界》(美國)。它標志著強盜電影的開始。
10、威廉姆·威爾曼拍出了《翼》(美國)。這部描寫第一次世界大戰壯觀的空戰場面的影片獲得了第一個奧斯卡最佳影片獎,並為其增添了光彩。
1928年
1、雷電華公司成立(美國)。
2、薩爾瓦多·達利和路易斯·布努艾爾拍攝了《一條叫安達魯的狗》(法國)。這是法國超現實主義運動中最著名的影片。
3、瓦爾特·迪斯尼拍攝了《汽船威利號》(美國)。這是第一部配有同步音響的動畫片。
4、卡爾·德萊葉完成了《聖女貞德的受難》(法國)。這部影片主要是用特寫拍攝的。它的碎片式的形象的並列拼貼引起了激烈的爭論。
5、布賴恩·富瓦拍攝了《紐約之光》(美國)。這是第一部全部有對白的故事片。
6、普多夫金拍攝了《亞洲風暴》(蘇聯)。影片描繪了在一場革命風暴中,一位蒙古牧民領導人民反抗帝國主義統治的斗爭。
7、斯約斯特洛姆拍攝了《風》(美國)。影片描寫了一位拓荒的婦女在新的環境中為生存而奮力掙扎,幾乎被風拖人了瘋狂之中。
1929年
1、電影放映的速度標准被規定為每秒24格。
2、隨著向有聲電影轉變的完成,全美共生產了300多部有聲片。
3、在格里爾遜的領導下,英國的電影工作者開始了一個拍攝與社會密切相關的紀錄片運動的10年。這一運動獲得了國際的名聲,並激發了世界各地的導演們。
4、哈里·博蒙特拍攝了《百老匯歌舞》(美國)。這部「百分之百的全歌、全舞、全對白」影片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並在好萊塢掀起了歌舞片熱潮。
5、亞歷山大·杜甫仁科拍攝了《兵工廠》(蘇聯)。影片以充滿詩意的情調對烏克蘭人民不可摧毀的革命精神進行了歌頌。
6、阿爾弗萊德·希區柯克拍攝了《訛詐》(英國)。這部英國的第一部有聲片在創造銀幕的懸念中,展示出對音響與畫面的關系敏銳的認識。
7、約瑟夫·桑特利和羅伯特。弗洛里拍攝了《椰子》(美國)。這第一部馬克斯兄弟的影片為銀幕喜劇增添了一種新的荒誕色彩。
8、維爾托夫拍攝了《帶著攝影機的人》(蘇聯)。這是一部生動的關於俄國城市生活的影片,它以對鏡頭和剪輯富於活力的運用表現出具有哲理的主題。
9、金·維多拍攝了《哈利路亞!》(美國)。第一部全部由黑人演出的有聲片
⑷ 世界上最早的電影是哪部
《朗德海花園場景》(Roundhay Garden Scene),該片拍攝於1888年,是IMDb認證的人類歷史上第一部電影。
是由路易斯·李·普林斯執導,阿道夫·李·普林斯、莎拉·惠特利、約瑟夫·惠特利、哈里特·哈特利【Harriet Hartley ,注:一說是安妮·哈特利(Annie Hartley),未確認】主演的黑白無聲紀錄短片。《朗德海花園場景》是一部默片,沒有音樂,該片記錄了一群人在花園里做著一些滑稽的動作。
《朗德海花園場景》讓人們真實看到19世紀人們的真實生活經歷,以及他們的模樣和裝束,更重要的是這段電影是他們的自拍。雖然這段電影只有2秒鍾,但仍能夠很清晰地看到電影中人物行走的姿態。
(4)全世界第一個電影擴展閱讀:
1、導演背景:路易斯·李·普林斯出生於法國梅斯,幼年起即經常出入於父親好友、攝影術先行者達蓋爾的工作室,學習攝影與化學。他後來到巴黎學習繪畫,又到萊比錫大學研究化學。普林斯在英國和美國都工作過,因此有法、美雙重國籍。
2、此片曾在位於利茲市的普林斯岳父母家的工廠與庄園放映過,但並未有公共放映。
3、影片令「死亡」成為可討論的議題——短片拍攝十天後,片中人物之一莎拉·惠特利便去世,而普林斯本人也於1890年9月在第戎到巴黎的火車旅行途中神秘失蹤,屍身和行李杳無蹤跡,成為電影史上的一宗謎案。
關於他的失蹤,眾說紛紜,有說他因經濟壓力而自殺,有說他因電影技術專利權的爭奪而被暗殺……一個多世紀後的2003年,有人在一份警方檔案中發現一張照片,這張照片上有一位溺死的男人,可能就是普林斯。
⑸ 全世界的電影到目前為止一共有多少
我個人覺得雖然用歷史的角度來看,並不算悠久,但是如果要問共計涌現出了多少部電影也是難以統計的。
1895年,第一部電影《工廠大門》誕生於法國,到2000年左右,大概產出了13000部至16000部電影。
每月應有200多部2008年電影技術再次更新每周電影應有80多部至今應該突破10億了,如果用10億為標准每部電影片場為100分鍾計算,就算你活100歲也看不完而且現在每周都還在更新。
⑹ 世界上最早的電影有哪些
1895年12月28日,法國的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的一家咖啡館地下室里,放映了他們自己拍攝的電影《火車進站》、《工廠大門》等短片,這標志著電影的誕生。
最初的電影只是拍攝一些生活片斷的活動景象,後來經過電影藝術家們繼續不斷地改進創造,才有完整的故事片和紀錄片,電影也才逐步發展成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電影是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生活方式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綜合藝術。20世紀以來,電影從無聲到有聲(第一部有聲片是1927年美國的《爵士歌王》),從黑白到彩色第一部有聲片是1935年美國好萊塢的《浮華世家》,從平面到立體,從寬銀幕到全息,從模擬化到數字化,都伴隨著物理學、電學、光學、聲學、化學等科學技術的最新成就而進步。特別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後,電影與計算機技術的結合,更加充分地顯示出高科技手段帶給電影藝術的充分想像與發展空間。電影深刻地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和審美方式、是當今世界影響最大、受眾最多的一種藝術門類。
⑺ 世界上第一部電視劇和第一部電影分別是什麼
《一口菜餅子》,它是中國第一部電視劇。
最初的電視劇竟然是以直播形式出現的,並持續8年之久。1958年6月15日,在北京電視台(中央電視台的前身)的演播室內直播了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一口菜餅子》,講述一位母親將僅有的一口菜餅子留給女兒,在飢寒交迫中死去的故事。當時的演播室里因陋就簡地搭起了一個小小的舞檯布景,兩部攝像機從不同的角度拍攝畫面,正是這部20分鍾的「直播電視小戲」,開啟了中國電視劇的序幕。
第一部連續劇《敵營十八年》
剛剛進入改革開放,當電視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介入生活的時候,中國的電視節目卻逐漸陷入「無米下鍋」的窘境。1979年,電影部門決定,新 製作 的故事片必須在上映半年後才能提供給電視台;與此同時,舞台劇也怕影響上座率而不願意再讓電視台錄像。同年,當時的中央廣播事業局在第一次全國電視節目會議上建議,各地電視台凡有條件的,都可以製作電視劇。
1981年,中央電視台播出了第一部電視連續劇《敵營十八年》(9集)。
和今天電視劇的大製作相比,《敵營十八年》拍攝「簡陋」得讓人難以置信。主角江波的國民黨軍裝,沒有時間特別趕制,只能去借。借不到褲子,只好將人物的全身鏡頭改為半身鏡頭。領子太小,系不上風紀扣,「國民黨少將高參」居然整場戲敞著領子;帽子太小,就拿在手裡,作戴帽狀;八個匪兵,只借到兩條褲子,於是,讓有褲子穿的匪兵在前景,用他們的身體擋住後景沒有軍褲的另外六個兵的下半身……談起當年的往事,主演張連文很感慨:「由於經費太少,只借到了幾套軍服,所以畫面沒有大場景 ,盡是特寫。我一米八的個子,可軍裝特小,袖子特短,動作都不敢做大,生怕弄壞了。」盡管這部電視劇播出之後,很多老地下工作者反映,按照主人公江波的玩法,甭說潛伏18年,恐怕連18天都混不下去,但該劇在當時有如傳統評書一般,讓人看了上集想下集。
第一部電影《定軍山》
⑻ 關於人類歷史上第一部電影,你了解多少
人類歷史上的第一部電影有很多種說法,有的說是1877年拍攝的《奔馬》,有的說是1888年的《朗德海花園場景》,還有一種說法是1895年的《工廠的大門》。
但是我個人認為人類歷史上第一部電影是《工廠的大門》。這部電影拍攝於1895年3月間,導演是盧米埃爾兄弟,內容拍攝的是盧米埃爾兄弟下班工廠的大門,工人們從大門走出來的情景,該片長約36秒。這部電影於1985年12月28日在法國巴黎第一次公開投影,因此1985年12月28日也被公認為電影的誕生日,因為這部電影是第一次公開放映的投影電影,對以後的電影做出來巨大的貢獻。
《工廠大門》可以說是稱為第一部廣告宣傳片。拍攝電影時,攝影機在門外記錄了下班工人走出門外,走路的,騎車的,一幅自然真實的場景,很和藹可親的畫面。法國著名的電影史學家喬治·薩杜爾說「至今還使人感到一種樸素的魅力。」大門在略靠右邊,在中間靠左的地方還有一個小門,因為光線暗,所以是黑色的。大門和小門剛好形成黃金分割。從大門出和從小門出的人,在構圖上,也形成力量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