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影《流浪地球》講的什麼故事
《流浪地球》改編自劉慈欣的同名小說。所以目前來看,《三體》或許胎死腹中,倒是《流浪地球》有可能跟我們見面。這也算圓了大劉小說拍電影的一個夢吧。
中篇科幻小說《流浪地球》的背景,是說未來的某個時候,太陽將要爆炸,會把整個太陽系中的行星都毀滅掉。地球上的人類只好開啟了逃離計劃,一種是坐太空船逃,一種是在地球上安裝巨大的無數發動機,連著地球一起逃出銀河系,去另一個恆星系。
地球逃離計劃得以實施,地球成了一個交通工具。具體做法,是先進入「剎車時代」,讓地球停止自轉。然後是「逃逸時代」,全功率開動安裝在全球的發動機,逃離太陽系。然後進入「流浪時代I」,繼續加速,飛向比鄰星。然後是「流浪時代II」進行漫長的減速。最後是新太陽時代,即地球泊入比鄰星軌道,成為這顆恆星的行星。
身穿宇航服的吳京和俄羅斯同伴一起走向空間站艙門 ,兩人的對話和鏡頭切換,竟然帶出一絲幽默感。隨著俄羅斯宇航員驚慌失措的語氣,吳京一臉堅決地按下了開啟艙門的操作桿……預告在此處戛然而止,也給觀眾留下了無盡的懸念。而最後定格的畫面則是已經冰封的地球在宇宙中行進,"冒險一搏"四個大字也給影片的風格定了調。
除了劇情外,預告片中我們還能看到很多驚喜。比如一直以來自稱劉慈欣粉絲的奧巴馬,在片中做著跟「流浪地球」計劃相關的開場演講。科幻迷心中的大神霍金也驚喜出現,他在現實中曾提出的「深空探索計劃」,跟「流浪地球」的項目結合在了一起。
主題與原作相比是背道而馳,而更有可能劇情上都原著沒什麼大關系了,不信你看他們導演說的:「中國的科幻電影,文化內核和美學呈現必須是中國的,這樣觀眾才會認同並產生共鳴。」而且他帶領團隊數次修改《流浪地球》的梗概、分場和劇本,力求故事內核、故事中的人物情感、思維方式、行為模式,乃至是世界觀 ,都展現出中國的人文氣質。
這部電影,光是籌備就花了3年的時間。而且定稿也來來回回很多次才最終確定。其實對於吳京從地上的狼,變身到天上的飛狼,還是蠻期待的。就是不知道這次他能和團隊真的做到拯救地球嗎。
『貳』 《環太平洋》觀後感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後感吧。那麼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環太平洋》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天,我去新三和電影院看了《環太平洋》這部電影,看完之後,我淚流滿面。
這部電影說了在美國,邪惡強大的怪獸入侵,數百萬條生命毀於一旦,人們叫苦不迭,便創造自己的怪獸:機甲戰士。羅利在打刀鋒頭時,哥哥被抓走,殘酷的死去,羅利悲痛萬分。五年後,羅利與麻子又組成流浪者,還曾一拳一腳阻擋兩只怪獸的強勢入侵,甚至把一隻怪獸打得皮開肉綻、鮮血直流。他們比較終前往缺口,正要炸毀時,來了怪獸,麻子氧氣不足,羅利讓他先逃為妙。比較後,他手動引爆了炸彈,成功炸毀缺口,並逃了出來。
這之中,他們在浩瀚的太空用鋒利的亮劍將怪獸一劈兩段,但自己也像離弦的劍一樣降落,比較後居然妥妥當當地站在陸地,大家都為他們鼓掌,真是勇氣可嘉呀!我對他們而贊嘆不已,因為他們遇到巨大挫折永不退縮,勇往直前,比較後戰勝困難,解救人類。而我一遇到小小的挫折就想臨陣脫逃。有一次,我碰到一個數學的思,冥思苦想,還是一無所獲,搞得我心煩氣躁,放下筆氣,鼓鼓的走了,而自從我看了這部電影之後,我就不會這樣了。
比較令我感動的是,教官願意犧牲自己,進入機甲,並在茫茫大海里,掩護流浪者,並引爆核彈,將兩只迎面撲來的怪獸炸得粉身碎骨,但是自己也和夥伴永遠的離開人生。他們這種舍己為人的美好品質深深地打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他們這種知難而進,無堅不摧,以及堅持不懈、舍己為人,特別是維護正義的品質,值得我們學習。我也要努力學習,上課認真聽講,保護地球,保護這個美麗富饒的人類家園。
昨天上完古箏課,我和老爸去福建大劇院電影院看《環太平洋》,這是一部驚險中帶著恐怖的科幻大片,因為怕裡面的怪獸,我經常要捂住眼睛。對於科幻恐怖片我真是又愛又怕,愛中帶怕,怕中帶愛。以前看《20xx》也有這種感覺。我給《環太平洋》9.9分!怪獸畫的太恐怖啦!有的像翼龍,有的像章魚,它們要不就是恐龍的後代,要不就是水母的後代。
這部片子實際上就說人類要環保衛生,不要亂扔垃圾,因為怪獸最喜歡的就是骯臟的地方,而且片中最臟的地方就是中國的香港,是怪獸的最愛,這簡直是對香港最大的鄙視,最大的侮辱!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這部片子的第二個主題就是說進化論,怪獸從第一代進化到第六代,人類的機甲也從第一代進化到第五代,人類和怪獸的斗爭真是連綿不絕,無休無止。聽說導演還想拍續集,這很正常,因為他們可以進化到N代。
第三,這部電影很明顯地是在炫耀美國和日本,貶低中國,還有俄羅斯。不僅中國和俄羅斯的機甲不堪一擊,一下就被怪獸滅了,太菜了!而美國和日本的機甲卻十分威風,打得怪獸落花流水,美國帥哥和日本美女拯救了人類,拯救了香港!而且,美國的那個將軍十分英勇,和董存瑞炸碉堡一樣,和日本的神風特攻隊一樣,為了掩護隊友,自殺攻擊怪獸,這部電影把美國軍人吹上了天!《阿凡達》卻是貶低美國軍人的,把美軍比喻成無恥的拆遷隊。所以,《阿凡達》要比《環太平洋》高尚一些,因為它會自我批評。
昨天,我們一家三口去藍天影城看了《環太平洋》,爸爸說網上對《環太平洋》評價很高,值得去看。
影片主要講了在20xx年11月,第一隻類似於哥斯拉的怪獸從海上向日本大坂進攻,各國元首啟動了「賊鷗」計劃,生產了一些機甲,強有力地阻止了怪獸的進攻,羅利和他哥哥就是其中一對控制機甲的組合。但後來一次戰斗中,怪獸將羅利的哥哥殺了,羅利倖存下來。時隔五年,將軍將羅利從工地里找了回來,又重新開始了殺怪之路,他的副駕駛叫麻子,他們倆共同駕駛足有30層樓高的「危險流浪者號」機甲,將兩只與它同高的怪獸消滅了,肉搏時,就像兩座大廈在撞擊。故事還遠不止這樣,最後一戰時,羅利的機甲和另外一台機甲深入太平洋,想將傳送怪獸的裂縫炸掉,但被三隻怪獸打得很慘,在千鈞一發之際,那台我叫不出名字的機甲引爆了核反應堆,做了一回「清道夫」,然後,羅利與麻子小姐駕駛機甲深入太平洋下的裂縫,引爆了機甲,將自己彈射出去將裂縫摧毀。看得我心都揪起來了,怕機甲不能進入裂縫,不能將裂縫摧毀。
看完了這個大片,我被他們那種敢於犧牲的精神打動,這就讓我想到了那些英雄。比如為戰斗的勝利在抗美援朝中英勇犧牲的黃繼光。總部讓黃繼光所在隊伍在天亮前奪下高地,黃繼光經過請求擔負了這項任務,在他前進途中,腿被機槍打穿了,他仍堅持匍匐著前進,路上的血一直隨著他的身體延伸到碉堡下,看到猛烈射擊的槍口,他突然跳起來,用胸膛堵住了它,為部隊進攻贏得了機會。這跟電影中做「清道夫」的.兩位勇士多麼相似啊!
在《環太平洋》中,我看到了一種精神,那是集體至上、人類至上的精神。
首先,影片給我的震撼感遠大於以前看過的任何一部電影,場面的壯觀、視覺的沖擊、精神的震撼,可以說都是一種享受。
《環太平洋》講述了在20xx年11月發生了一件重大事件。由太平洋海底的一個洞穴中出現,接著攻擊了人類城市 。為了抵禦海底不斷出現的巨型怪獸攻擊沿岸城市,中國、美國、日本、俄羅斯、澳大利亞等環太平洋國家組建了一個名叫「賊鷗」(Jaeger)的巨型戰甲隊,聯合向怪獸發起反攻。一般的劇情,震撼的特效,相信這是大家公認的對這部電影的評價,而我的一切感受,都是圍繞它這令人贊嘆的特效展開的。當我看見主角的哥哥被拖出流浪者號的頭部時的鏡頭,在赤紅風暴被斷頭,爪子刺入駕駛艙的那一個瞬間的鏡頭,加上毛子被噴酸液然後被夾攻拆機,兩位駕駛員在水中掙扎的鏡頭,我都深深地感覺到無助,渺小和驚恐。我們人類創造出了「賊鷗」,但是沒有「賊鷗」,我們就什麼也做不了。
看完感覺人類好渺小,自身的一些限制,沒有什麼特殊功能,只能藉助機械的力量來達到與怪獸同等的對抗程度,結果遇見了高級怪獸就完了。雖然最後經過殊死搏鬥,人類戰勝了怪獸,但這個代價是很大的。所以是不是折射出編劇的一種深深擔憂,對於未知的世界,浩航的宇宙,有太多太多我們不理解的內
容了,人類的前途如何,沒有人知道,在更高級的生物面前,人類無法抵抗。
另外環保的主題是本部電影的一個深意,順應了流行的電影思路。怪獸之所以入侵地球是因為現在被人類污染了的地球對怪獸來講就是生活的天堂,而遠古時代的地球因為環境很好,讓怪獸無法生存,所以怪獸之所以來,原因在於人類自己。所以人類的磨難很多來自於自己的不作為,值得人深思。
這幾天,我看了一部動人心弦的電影——《環太平洋》。這部電影精彩,刺激,非常好看。
這個故事講的是20xx年11月發生的一件重大事件——一隻怪獸由太平洋海底的一個洞穴中出現,接著攻擊了城市。有三座城市毀滅於旦。自從這一次遭受到巨型怪獸的攻擊後,此後數十年間,不斷有怪獸從海底的未知世界冒出,攻擊洛杉磯等太平洋沿海城市。怪獸的數量和種類越來越多,攻擊次數也越來越頻繁,破壞程度越來越嚴重,人類世界籠罩在死亡與恐懼的陰影下。為了保住城市,人們決定製造出自己的怪獸——機甲戰士。每個機甲戰士必須由兩名人類技師操控。機甲裝備有厚重的鐵甲與最先進的攻擊武器。經過長時間的戰斗,怪獸終於被消滅,用來傳送怪獸的缺口也被炸毀,世界又恢復了和平。
我最喜歡本片的主人翁:羅利。當他的哥哥亞希(機甲戰士副駕駛)被怪獸殺死時,他憤怒極了,開啟能量大炮把怪獸轟死,自己一人駕駛機甲來到淺灘;當麻子沉溺在記憶中迷失神智,准備發射大炮炸毀基地時,是他奮不顧身闖進麻子的記憶里,用盡了一切辦法,終於將她喚醒,同時也阻止了一場災難發生;影片要結束時,他們進入缺口,為了不讓麻子受到傷害,他先讓麻子坐救生艙逃了出去,自己卻留在機甲里引爆炸彈,要知道那隨時可能送命。羅利是個偉大的人。
看了這部電影,我認為我們也應該像羅利一樣,有著不服輸的精神,努力為保護自己的家園而「戰」!
一天,我去新三和電影院看了《環太平洋》這部電影,看完之後,我淚流滿面。
這部電影說了在美國,邪惡強大的怪獸入侵,數百萬條生命毀於一旦,人們叫苦不迭,便創造自己的怪獸:機甲戰士。羅利在打刀鋒頭時,哥哥被抓走,殘酷的死去,羅利悲痛萬分。五年後,羅利與麻子又組成流浪者,還曾一拳一腳阻擋兩只怪獸的強勢入侵,甚至把一隻怪獸打得皮開肉綻、鮮血直流。他們最終前往缺口,正要炸毀時,來了怪獸,麻子氧氣不足,羅利讓他先逃為妙。最後,他手動引爆了炸彈,成功炸毀缺口,並逃了出來。
這之中,他們在浩瀚的太空用鋒利的亮劍將怪獸一劈兩段,但自己也像離弦的劍一樣降落,最後居然妥妥當當地站在陸地,大家都為他們鼓掌,真是勇氣可嘉呀!我對他們而贊嘆不已,因為他們遇到巨大挫折永不退縮,勇往直前,最後戰勝困難,解救人類。而我一遇到小小的挫折就想臨陣脫逃。有一次,我碰到一個數學的思考題,冥思苦想,還是一無所獲,搞得我心煩氣躁,放下筆氣,鼓鼓的走了,而自從我看了這部電影之後,我就不會這樣了。
最令我感動的是,教官願意犧牲自己,進入機甲,並在茫茫大海里,掩護流浪者,並引爆核彈,將兩只迎面撲來的怪獸炸得粉身碎骨,但是自己也和夥伴永遠的離開人生。他們這種舍己為人的美好品質深深地打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他們這種知難而進,無堅不摧,以及堅持不懈、舍己為人,特別是維護正義的品質,值得我們學習。我也要努力學習,上課認真聽講,保護地球,保護這個美麗富饒的人類家園。
最近,《環太平洋2:雷霆再起》這部影片上映,引起了不小的反響,我觀看了這部影片之後也有不少感想,暨此寫了這篇影評。
《環太平洋》這部影片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使用了全球各地的演員,影片中語言種類也較多,我感覺這種做法十分新穎。而劇情也是公認相當不錯的,尤其是最後時刻兩台機甲分別時的情景,讓無數觀眾都禁不住潸然淚下。《環太平洋2》沿用了上一部的特點,以第一部主角的兒子來擔任主角,也讓電影的情節更加豐富。但是,我個人認為第二部並沒有比第一部所帶給我的感觸更加深刻。
隨著人類的科技越來越發達,電影中高科技的物件當然也會越來越多,這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在吸引更多人眼球的同時,似乎也在不經意間丟掉了一些影視作品真正需要追求的那種「感覺」。在第二部中機甲與怪獸對抗時,開頭的兩只四代怪獸看起來似乎很弱,被人類操縱的機甲輕松地打敗,而四代怪獸在第一部中卻是最強的,幾乎不可戰勝的存在。第二部中盡管也有許多感人的情節,但總體相比第一部似乎還是相形見絀。第一部中機甲的能力完全沒有第二中那麼強大,他們之所以勝利,全都是倚仗人們寶貴的精神和智慧。而第二部雖然最終也是依靠人類的智慧取勝,但最終的時刻並不像第一部那樣催人淚下。
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確實是一部好電影。整部電影中最令我感動的,是男主角在出征前對學生們說的那段話。他的演講並沒有他父親那樣滔滔不絕、引經據典,句句都說得頭頭是道,卻有著更強的感染力,更能振奮人心,令我感到十分敬佩。
影片的最後還為我們留下了驚喜:在續集中,人類或將親自拜訪製造怪獸的外星文明——「先驅」的星球!這令我感到期待,希望能早日看到《環太平洋》系列的新作品!
『叄』 電影《後天》的劇情介紹
《後天》主要講述了溫室效應造成地球氣候異變,全球即將陷入第二次冰河紀的故事。北半球因溫室效應引起冰山融化,地球進入第二冰河期,龍卷風、海嘯、地震在全球肆虐,整個紐約陷入冰河的包圍中的故事。
劇情介紹:美國氣候學家傑克(丹尼斯•奎德 Dennis Quaid 飾)認為,溫室效應正在引發地球的大災難,北極冰川的融化,會讓地球回到冰河世紀那樣的劫難。他的提醒並沒有引起美國當局的重視,一切都已經太晚:颶風、冰雹、洪水、冰山融化、極度嚴寒,一系列的地球巨變引發了一場不可挽救的災難。
美國政府組織北緯30度的民眾轉移到赤道周圍,場面一片混亂。更糟糕的是,傑克的兒子,正困在曼哈頓的圖書館里,靠燒書生火來維持體溫。大家怎樣才能逃過這場滅頂的災禍?冰天雪地的地球何時才能回暖。
(3)如何演講介紹一部科幻電影擴展閱讀
《後天》角色介紹:
1,山姆·霍爾
是一名高中生,傑克的兒子。和同學一起前往紐約參加學術競賽,突發洪水被困在曼哈頓公共圖書館,隨後嘗試由電話聯絡父親,要守在室內並盡量保暖,等待父親的營救。
2,傑克·霍爾
氣候學家,觀察史前氣候研究時指出,溫室效應帶來的全球暖化將會引發地球空前災難。傑克曾警告政府官員採取預防行動,但警告顯然已經太晚。傑克得知兒子山姆身在紐約後,決定冒險前進紐約在冰天雪地中展開救援行動。
3,勞拉
山姆的同學,與山姆一同去紐約參加學術競賽,之後與山姆一行人在曼哈頓公共圖書館避難。
4,露西·霍爾
傑克·霍爾的妻子,一名醫生,身處後方幫助傑克·霍爾去營救自己的兒子,與政府一起移至墨西哥。
『肆』 以介紹電影《後天》為題材寫一篇演講稿
看過電影《後天》的人們大概都知道,由於人類的破壞,使萬物之母的大自然反感了人類的一切活動,以她無情的力量開始報復人類。太陽失去了光輝,海平面升高,台風、龍卷風瘋狂地在太平洋上橫行,海嘯吞來了沿海城市,正當生物圈一片狼藉時,氣溫又急速下降。以每秒下降10℃首當其沖結了地球,進入了冰河時期……
《後天》是一部有關地球遭受天氣的襲擊的影片。看起來令人觸目驚心。為什麼這樣說呢?後天,說的是美國發生的災難。那是一場來勢洶洶,且科學家、軍隊、警察也束手無策的災難。首先,我們看到的是全球氣候變暖,北極冰川融化,而且冰殼也融化了。原本還是平地的冰川瞬間在中間斷裂,出現一條我們無法跨越的鴻溝,而且深不可測。在先進的科技也沒有發揮威力的地方。人們眼睜睜的看著它發生巨變。
此外,海水水溫驟然上升,冰川、冰殼的融化導致水平面快速上升,海水洶涌澎湃的向四周低窪的地方涌去。在人們還來不及作出相應的防護措施時,災難已經毫不留情的把一切都毀掉了。無論是建築物,還是人們,都顯得如此的不堪一擊。無數的建築物被毀,無數的無辜的生命消失在一瞬間。那場景真的觸目驚心,讓人不敢想像。大水來襲之後,接著是大雪驟降,甚至還下起冰雹來。一塊一塊象大石頭一樣的冰雹從天而降,來不及躲起來的人們剎時成了冰雹襲擊下的亡魂。還有龍卷風席捲而來,路上的車輛,人群不是被捲走,就是被一團混亂。冰天雪地的情形下,人們只能躲在密室里生火取暖並且保留一線的生機。走出去的,很多很快就被凍死了。
為了生存,大量的美國公民在接到國家的遣散通告後,湧入到加拿大的大使館。災難過後,美國官方代表發表電視講話,承認一些主觀上的錯誤,並說明導致災難的原因是人們一直以來無度的破壞自然,一味的向自然索取。而災難則是大自然對我們人類做出的嚴厲的懲罰。
通過觀看這部電影。我深深的感受到了破壞自然的嚴重,也見識到了自然一旦報復起來,人類是多麼的無力。我想,這部電影的目的就是在警告我們,要善待自然,要關注自然, 要反省我們的行動以及我們的一些思想。要改變我們的價值觀,同時要樹立起可持續發展的價值觀。還有就是要為我們以往的一些錯誤行為做一定的補救,我們不能存在僥幸的心理,想著我們還可以高枕無憂的過日子。現在已經有不少的預報說我們面臨的一系列問題。所有這些問題都是我們要高度關注,容不得我們有絲毫的疏忽,不然,後果真的是無法想像。我想,沒有誰會願意看到影片中出現的場景。我們也承受不起那樣的打擊。
還有就是,連美國那樣的大國強國的公民都被災難逼得沒有退路,最終成為難民,那像我們這樣的一些國家呢?經得起這樣的考驗嗎?我想那將是滅頂之災了。
後天,給了我們一個警告,那就是在不久的將來,影片中的場景將會在我們的地球上上演,如果我們不作好防範措施並作出相當的補救的話。為了我們的將來,為了我們的子孫後代,為了地球更加長壽,我們要從自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作起,一起努力,共同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地球。
這雖是一部科幻影片,片中所描繪的事件是子虛烏有,但是,由於人類無休止地破壞生態環境,片中提到的事情將是我們的後天。
據資料統計,如果照人類這樣無休上去的破壞,直50億年後,人類生存資源還需要3個地球。因為以現在的科學根本無法制止50億年後太陽變成紅巨星,使人類滅亡。
現在的德國,部分城市都已經用上了太陽能電池板,用太陽能電池板發電、取暖、通風,應用廣泛,如果全球都採用這種技術,人類的不滅亡不再是神話,但——人類不死不滅終將是一個神話,現在的社會還不是共產主義社會,吃不上飯 的人們不可能去考慮環保。
當洛杉機被龍卷風撕裂的時候,當新德里被大雪覆蓋的時候,當不列顛在大雨中被淹沒的時候。這此看似神,但是,全球變暖——一場難以逃避的劫數,也許就是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