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命中>上海取景拍攝的具體在哪些地方
秘景一:茂悅酒店(黃浦路199號) 劇中場景:紀存希在上海的下榻酒店,也是他和欣怡的舊情復燃之處。 【偶像導覽】 阮經天:飯店有70幾層樓高,從高樓層望去,整條黃浦江一覽無遺,整片外灘的景色盡收眼底,若能在這里住上一晚,絕對是一生難忘的享受。 【背景介紹】 位於北外灘的茂悅酒店,上海六星級飯店,去年才開幕。右鄰浦西,左接浦東,從飯店高樓可全覽外灘的美景;住一晚牌價要台幣16,000元以上。 秘景二:浦東陸家嘴 劇中場景:陳欣怡到達上海的第一站,也是Dylan向欣怡告白的地點。 【偶像導覽】 陳喬恩:浦東陸家嘴這一區,我最愛的就是外灘;不管白天或夜晚,景色都很美。幾年前曾來過,印象深刻,這回造訪,更能感受夜景的美麗與浪漫。外灘不管何時總是滿滿的人潮,難得這次拍攝場景清空,只有我一人,還可拍張「我和外灘」的美照。 【背景介紹】 這一帶享有「東方曼哈頓」的美譽,其中又以外灘的夜景最為知名。該區原本是個廢墟,花了15年的時間開發,成為今日繁華的風貌。陸家嘴聚集了許多具設計感的現代高樓,逛街購物之餘,不要忘了順道欣賞每棟建築不凡的設計。 秘景三:徐家匯公園(肇嘉浜路889號) 劇中場景:存息、Dylan在此地為欣怡大打出手。 【偶像導覽】 阮經天:很漂亮的公園。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拍攝跳進水池幫欣怡撿設計圖的時候,旁邊好多民眾圍觀,拍攝數度中斷。 陳楚河:徐家匯公園的感覺,有點像台北大安森林公園。我第一次來到徐家匯公園,就是拍電影《功夫灌籃》時,那次因為有許多動作比較危險,無心細賞。這次拍戲,終於可以好好欣賞徐家匯公園周邊景色,真的是美得沒話說。 【背景介紹】 位在上海徐匯區的大公園,就在天主堂附近。匯集有「四大金剛」美譽的東方商廈、港匯、太平洋百貨和匯金廣場,散步賞景、逛街血拚都很優。 秘景四:朱家角 劇中場景:欣怡與師父中山龍初次見面的地方。 【偶像導覽】 陳喬恩:朱家角鎮里,有一家賣豬腳的店,豬腳超好吃!現在回想起來,還忍不住流口水,真想立刻吃上一腿。 陳楚河:劇中大罵欣怡之後,又覺得後悔,於是四處尋找她。那段戲,我就在朱家角鎮的橋上跑來跑去,感覺滑稽又有趣,讓我印象極為深刻。 【背景介紹】 位於上海市青浦區的朱家角,鎮上保留原味的明清街道、江南水鄉特色的小橋流水,走入其中,就像完全置身在明清,有種時空錯亂之感,是上海必游景點。 秘景五:湯公館(四川北路2023弄35號) 劇中場景:陳欣怡在上海的溫暖小窩。 【偶像導覽】 陳喬恩:湯公館是一間很漂亮的老房子,不僅裡面擺設古老,房子外觀也是讓人看了就著迷,像是進入古色古香的世界裡。唯一可惜的地方,就是不能盡情拍照,否則真想將每個角落都拍下來,回台灣把自己的房間也布置成這款典雅風。 【背景介紹】 湯公館是蔣中正親信湯恩伯的故居,位於多倫路文化名人巷裡,其間還有知名的孔公館、白公館、薛公館、景雲里、多倫現代美術館、文博街市骨董商店、夕拾鍾樓等景點。電影《梅蘭芳》也曾在此取景,導演陳凱歌當時將湯公館變身為梅公館。 秘景六:黑池藝廊(烏魯木齊路64號) 劇中場景:Dylan在上海的藝廊。 【偶像導覽】 陳楚河:感謝好友的意氣相挺,不僅租借藝廊讓我們拍攝,就連藝廊中的陳設也全數撤出,留給劇組一個完美的空間搭設布景。 【背景介紹】 上海並沒有劇中的黑池藝廊,片中的招牌是劇組掛上去的,但是拍攝地點是確實存在的。它原本是歌手張信哲開設的餐廳「三仟院」,之後改為畫廊。畫廊老闆是陳楚河的好友,因為陳楚河一句話,老闆大方出借畫廊拍攝。 秘景七:濱江創意產業園-登琨艷工作室(楊樹浦路2218號) 劇中場景:中山龍工作室的花園場景 【偶像導覽】 阮經天:初次進入園區,就覺得他們的美術實在太厲害,印象最深刻是一場幫ANNA(白歆惠飾)挑禮物的戲,現場陳設作品都是昂貴的藝術品,質優且美,當下感受到他們做事的認真態度。 【背景介紹】 《命中註定我愛你》製作單位三顧茅廬,才打動空間設計大師登琨艷願意租借場地。上海的大楊浦是老工業廠房集聚區,曾是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祥地,隨著工業時代的沒落,逐漸走向衰敗,而遺留下大批廢舊廠房。 登琨艷發現這地方,提出「拆舊用舊」的歷史建築保護模式,盡可能保留原本韻味,並試著賦予新生,因此建造出上海最大的藝術新天堂「濱江創意園區」。登琨艷將廢舊廠房改造成藝術園區,古韻味中透出新創意,猶有亭台綠蔭營造出休閑氣氛。 秘景八:南岸藝術中心(南蘇州路1247號) 劇中場景:中山龍的工作室,也是陳欣怡工作捏陶的地方。 【偶像導覽】 阮經天:這是劇組在南岸藝術中心搭建的一個工作室,現場每處布置都是劇組精心設計,透過畫面可發現劇組的「實力」喔。 【背景介紹】 位於蘇州河畔的南岸藝術中心,肩負的使命是保存、發揚歷史建築的獨特藝術氛圍,也為上海藝術家提供展示機會。 秘景十:樂天陶社(泰康路210號) 劇中場景:陳欣怡教小朋友捏陶的陶藝教室。 【偶像導覽】 陳喬恩:這是個很有藝術美感的空間,在那裡捏陶,心情也跟著緊張起來,很怕自己捏出來的東西和大師們差太多。 【背景介紹】 1985年成立的樂天陶社,是陶藝家和愛好陶藝者共享的藝術空間,在中國大陸及國際陶藝界都相當知名且活躍。
⑵ 上海電影集團公司簡介及詳細資料
上海電影集團公司是由聞名全國的上海電影製片廠、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上海電影譯制廠、上海科學教育電影製片廠、上海電影技術廠等單位合並組建的大型電影企業,是目前全國最具規模和實力的電影集團之一。公司以製片、發行、傳播為主營業務,形成三足鼎立的經營格局,電影技術服務日益成熟,電影拍攝基地不斷完善,影視文化產業鏈基本形成,產業水平初具規模。
上海電影集團公司是經國家廣電總局批准設立、由上海電影電視(集團)公司(含上海電影製片廠、上海電影技術廠、上海影視樂園、上海東方影視發行公司、上海銀星皇冠酒店等)、上海永樂電影電視(集團)公司悔虧激(含永樂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動畫影視(集團)公司(含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上海電影譯制廠、上海科學教育電影製片廠、上海影城、上海美術設計公司、上海電影藝術研究所、上海木偶劇團、求索影視製作公司等單位合並組建的國有大空激型電影企業,是目前中國最具規模和實力的電影集團之一碧襪。
上海電影集團公司公司擁有5家大型製片企業,14家影視製作公司,以及大型拍攝基地。
上海電影集團公司公司旗下擁有中國第一院線----上海聯和電影院線。2003年至2005年聯和院線連續3年票房居全國首位。
上海電影集團公司公司擁有24小時播出的電視頻道-----東方電影頻道,播影視精品、樹評論權威、建專業頻道,為觀眾服務是頻道宗旨。
上海電影集團公司公司片庫擁有電影650多部;卡通片30000分鍾;科教片1555部;電視劇近10000部/集。
上海電影集團公司以影視內容產品製作、電影院線經營和以電影頻道為媒體的影視傳播宣傳等為主營業務,並兼營影視相關產品和業務,形成製片、發行、放映一體化,影視錄盤綜合發展的經營格局。長期以來,上影出品的優秀影視片受到國內外廣大觀眾的喜愛和歡迎。
上影集團全體員工將團結一心,努力拚搏,把上影集團建設成為以一流影視內容產業為主體,以一流影視技術為支撐,以一流拍攝基地為基礎,以一流市場覆蓋為保障,以一流影視人才為首要資源的上海標志性文化產業,成為主業突出、擇業發展、核心競爭力強、跨越區域發展的、具有海外重大影響和國內領先地位的影視文化集團。
發展新興電影產業,打造運作有效的產業鏈。建立以電影頻道為主體,以多家平面媒體為輔助的多媒體新型產業實體。
以高新技術為支撐,以優秀人才為基礎,與海外資本相聯合,與國際水平相銜接,建設設施齊全,技術先進、服務優良、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完整高效的製作技術基地和服務體系。
積極開拓影視相關產業,理順體制,尋求新突破,組建新團隊,形成以影視布景製作、美術設計、廣告製作推廣以及相關專業化產業群體;合作興建電影產業研究所和電影學院,延伸電影社會功能,擴大電影影響。
獻禮片——《 *** ·1928》 上影集團以發展影視內容產業為立身之本,以「華語電影」為品牌理念,始終追求創作生產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相統一的優秀作品。
上海電影集團公司出品故事片、美術片、科教片、譯製片、電視電影、電視劇、電視專題片、廣告片、紀錄片、資料片及電視綜藝節目等各種類型的影視片。長期以來,上影的優秀作品受到國內外廣大華語影視觀眾的喜愛和歡迎。僅故事片就榮膺500多個國內外獎項。
短短十年間,上海電影製片廠、上海科學教育電影製片廠、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和上海電影譯制廠相繼成立,上海電影的發展進入了第一個豐收期,各路精英匯聚申城,新片佳作層出不窮,影響深遠廣泛。上海成為中國民族電影的重要基地和「半壁江山」。
項目
故事片、電視劇
動漫新天地
譯製片
科教片
合作拍攝
上影集團的追求:社會效益最最佳化,經濟效益最大化,建立現代產權制度,確立市場主體地位,強化影視產品的銷售能力和市場覆蓋率,積極開發後電影產業資源。 發展新興電影產業,打造運作有效的產業鏈。建立以電影頻道為主體,以多家平面媒體為輔助的多媒體新型產業實體。 以高新技術為支撐,以優秀人才為基礎,與海外資本相聯合,與國際水平相銜接,建設設施齊全,技術先進、服務優良、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完整高效的製作技術基地和服務體系。積極開拓影視相關產業,理順體制,尋求新突破,組建新團隊,形成以影視布景製作、美術設計、廣告製作推廣以及相關專業化產業群體;合作興建電影產業研究所和電影學院,延伸電影社會功能,擴大電影影響。
影院投資發展公司
聯和院線
聯和院線之上海影城、新世紀、西南影城
市場行銷聯和院線之控股、加盟影院
市場行銷之永樂股份
東方影視發行公司
積極開拓影視相關產業,理順體制,尋求新突破,組建新團隊,形成以影視布景製作、美術設計、廣告製作推廣以及相關專業化產業群體;合作興建電影產業研究所和電影學院,延伸電影社會功能,擴大電影影響。
電影學院
美術設計公司
銀星假日酒店
布景製作
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上海電影經受了市場經濟大潮的洗禮,逐漸走上了集團化、產業化的發展道路。近年來,經過多次結構調整,新組建的上海電影集團,整合集中了上海電影策劃、製作、發行等多方面優勢資源,正向著建立一個混合所有制的現代企業集團的目標努力。相信不久的將來,上海電影必定會成為上海文化產業的標志,成為海內外華語電影生產的重要基地之一。開放促改革,合作促發展。上海電影集團公司熱忱歡迎國內外同行前來進行業務交流洽談,真誠希望與各界朋友攜手合作,共同為繁榮中國電影做出貢獻。 上影集團以發展影視內容產業為立身之本,以「華語電影」為品牌理念,始終追求創作生產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相統一的優秀作品。
公司企業的影響力和競爭力不斷增強,擁有一支藝術精湛、技術精良,具有文化素質、敬業精神和責任的電影專業人員隊伍。
公司三年後將年產電影20部,電影電視50部,電視劇800部集;院線銷售佔全國四份之一,年銷售收入15億元人民幣。
自上世紀初期電影進入中國,上海就一直引領著中國電影發展的潮流,從無聲到有聲,從黑白到彩色,上海電影更在上世紀的三、四十年代達到 *** ,胡蝶、阮玲玉、趙丹等電影明星載入中國電影的史冊。身為上海電影集團公司的副總、上海電影譯制廠的廠長,許朋樂對中國電影有一份獨特的理解和執著。
在上世紀,電影是人們娛樂的主要方式,對國家機器而言,電影也是宣傳的主要手段。從看電影到製作電影,許朋樂對電影的影響力感覺尤其深刻,他說,電影所塑造的形象比文學作品更加具象化,聲像傳播方式相比報紙等媒體能為更多觀眾接受,電影中英雄人物的一個動作或是一個微笑會深刻留在一代甚至幾代觀眾的記憶中,成為不可忘卻的經典,電影中表現的愛國、愛勞動、純朴等精神也成為那個時代的精神標志。許朋樂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1984年擔任<上影畫報>編輯部副主任、主編,後歷任上海電影製片廠總經理助理、上海東方影視發行公司總經理、上海電影電視(集團)公司副總經理,現任上海電影集團公司副總裁,上海電影家協會副主席,上海電視家協會常務理事。
(圖)許朋樂身為一級文學編輯的許朋樂目前已發表六七十萬字作品,分別收入《中國電影評論集》、《電影與電視藝術研究》,他創作的報告文學《張良夫婦與少年犯》榮獲首屆「劍與盾文學獎」、「優秀報告文學獎」,他編寫的《冤家路窄》獲《電影與戲劇》雜志舉辦的「影視劇小品徵文比賽」二等獎。曾創作電影文學劇本《月光曲》、電視連續劇劇本《黃牌警告之後》、《女律師家事》等。近十年來,策劃監制了近200部影片和2000多集電視劇。
許朋樂的主要作品有,電影:《緊急迫降》、《生死抉擇》、《兄弟》、《走出西柏坡》、《假裝沒感覺》、《花兒怒放》、《美麗上海》、《魯迅》、《長恨歌》、《世界》、《做頭》、《2046》、《上海倫巴》等。電視劇:《生死卧底》、《一江春水向東流》、《一簾幽夢》、《飛天舞》、《血紅白》、《亮劍》等。
上海電影集團公司動畫影視公司是以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為核心企業組建的集美術電影電視製片、製作、發行及相關產業的開發經營為一體的綜合性影視文化集團。(集團)公司現有上海億利美動畫有限公司、上海卡通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上海美術電影繪制廠、《卡通王》雜志社和上海美術電影專修學校等下屬企業。
大力開發一切與兒童、卡通相關的產業和產品,使集團公司從單一的製片生產單位逐
步轉變為一個集美術片和兒童影視製片、製作、發行、放映;圖書、雜志、音像製品、多媒體產品的出版、發行、銷售;著作權授權經營(特許經營)與開發;兒童卡通服裝、玩具、文具禮品的開發與銷售,以及兒童旅遊、餐飲、藝術服務等為一體的綜合性卡通文化娛樂集團公司。
上海動畫影視(集團)公司曾經做過的具有影響力的影片有:
●《小蝌蚪找媽媽》:
1962年影片獲第一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美術片獎
1961年獲瑞士第十四屆洛家諾國際電影節短片銀帆獎。
1962年法國第四屆安納西國際動畫節短片特別獎。
1964年第四屆坎城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1978年南斯拉夫第三屆薩格勒布國際動畫電影節一等獎。
1981年法國蓬皮杜文化中心第四屆國際青少年二等獎
●《牧笛》獲丹麥國際電影節上獲金質獎
●《寶蓮燈》
●《我為歌狂》
2008年6月15日,中國最具規模和實力的電影集團之一上海電影集團公司與2008北京奧運會網際網路內容服務贊助商搜狐公司在上海電影集團陽光廳舉行新聞發布會,雙方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定,並共同啟動上影集團搜狐官網(sfs-.yule.sohu. )。上海電影集團副總裁許朋樂、搜狐公司營運長龔宇共同出席了簽約儀式,由此拉開了雙方在內容、品牌、宣傳、渠道、技術等多方面戰略合作的序幕。
中國上海電影集團公司副總裁許朋樂先生,搜狐公司營運長龔宇先生,中國上海電影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郭大康先生,搜狐娛樂公司副總經理、搜狐公司娛樂事業部總監鄧曄女士,中國上海電影集團公司副總裁田鋒先生,星美傳媒集團有限公司覃宏先生,北京英福通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林秘女士,北京逆光影視文化有限公司王小梅女士,著名導演楊樹鵬先生,演員姜武等出席簽約儀式,見證上影集團與搜狐的戰略合作。
上影集團搜狐共賀簽約 互贈禮物表情誼
在當天的簽約儀式上,上影集團副總裁許朋樂表示非常榮幸與搜狐網達成戰略合作夥伴。上影集團作為國內最大的電影集團之一,非常重視與新媒體的合作,此次與搜狐網達成戰略合作有著很深的體會,在08年新春上影集團推出的年度大片《大灌籃》合作中,搜狐網憑借其強大的宣傳平台,為影片贏得1.2億票房優異成績作出了卓越貢獻。除傳統模式之外,上影集團還將與搜狐進行深度而全面的合作。
與上影集團成為戰略合作夥伴的搜狐公司營運長龔宇當天也表示「上海是中國電影的發祥地,今天,上海電影集團是海內外華語電影生產的重要基地之一。搜狐作為國內最大的入口網站,從文字媒體、圖片媒體到視頻媒體,除了已成為國產電影、電視劇首選的宣傳與傳播的平台之外,更是一個有責任的媒體,我們有義務為推動中國電影業的發展而努力。憑借優勢的技術,以及搜狐3.0網路平台,我們希望為中國電影開辟出更多的盈利模式。」
強強聯手的上影集團和搜狐在發布會上正式簽署戰略合作,為了慶祝這一意義非凡的合作正式拉開帷幕,上影集團副總裁許朋樂先生和搜狐公司營運長龔宇先生均為對方送上涵義深遠的禮物表達情誼:上影集團副總裁許朋樂為搜狐公司送上「金鼎」,預示著搜狐網已成為中國網際網路中的「領軍人」;而搜狐公司營運長龔宇先生則送上一尊黃金「鳥巢」模型,寓意著作為中國電影發源地的上影集團能夠繼續輝煌。
影片《苦竹林》劇組道賀 雙方簽約合作後首個項目
此次啟動儀式雙方宣布了首個合作的項目,由上影集團出品、胡軍和姜武主演、楊樹鵬執導的電影<苦竹林>官網正式宣布落戶搜狐。
當天,該片導演楊樹鵬、演員姜武、王曉親臨簽約發布會,見證這一重要時刻。至此,廣大網友可以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通過搜狐網關注該片的最新進展。該片講述的是關於兩個笨拙強盜誤入苦竹林村的戲劇化的經歷,整部影片充滿黑色幽默氣質,最後卻以一個悲劇的結尾揭示出人性復雜的一面。
2011年8月26日,2011樂視影視盛典在國家會議中心隆重上演,榮獲年度電影金牌機構獎。
(圖)上海電影集團公司
(圖)喜馬拉雅王子 (2006)
(圖)長恨歌 (2006)
(圖)如果·愛 (2005)
(圖)亮劍 (2005)
(圖)天下無雙 (2002)
⑶ 為何上海會成為中國電影發祥地
早在1941年,影界大佬羅明佑就提出:「自最初的中國電影至最近的中國電影,悉由廣東人領銜演出」;他還如數家珍報了一長串粵籍影人名單,有鄭正秋、黎民偉、黎北海、羅明佑、蔡楚生、張織雲、楊耐梅、阮玲玉、胡蝶、陳雲裳等等,聲稱「隨時隨地都遇見廣東籍的銀色戰士」。另據浙江影協統計,在中國電影百年歷史長河中,共有上百位寧波籍影人作出了貢獻,包括電影編導張石川、袁牧之、應雲衛、桑弧、林杉、干學偉、張鑫炎、張子恩;電影經營家邵醉翁、邵逸夫、柳中亮、柳中浩、徐桑楚;電影技術家鄭崇蘭、林聖清;電影演員韓非、張翼、舒適、王丹鳳、喬奇、白穆、陳思思、洪金寶、周星馳等。然而,廣東人從影雖多,廣東並未成為中國電影的搖籃;寧波人從影也多,寧波亦未提供早期影人馳騁的空間。當年那些「恥為人後、勇於進取」的寧波人,不約而同作出了「成才非去上海不可」的選擇。上海自開埠後形成的開放性、商業化社會環境,當仁不讓地成為電影這一舶來品在中國落地生根的理想土壤。
19世紀末以來,「影戲」在上海這個娛樂需求極旺盛的大都市營造出得天獨厚的文化空間與市場,生成了中國電影史上諸多「第一」,舉其要者有:
1896年8月,上海徐園放映「西洋影戲」,首開中國人第一次看電影的紀錄;
1913年9月,第一部國產故事片《難夫難妻》在上海問世;
1922年3月,張石川、鄭正秋等在上海創辦第一家股份制「明星影片公司」;
1927年1月,中國第一部電影年鑒《中華影業年鑒》在上海出版;
1931年3月,明星公司在上海推出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歌女紅牡丹》;
1941年9月,萬氏兄弟在上海攝制中國第一部大型動畫片《鐵扇公主》;
1947年10月,史詩性悲情大片《一江春水向東流》在上海連映三個多月,觀眾近80萬人次,創下國產片票房新紀錄;
1948年8月,中國第一部譯配英語的《假鳳虛凰》從上海輸往歐美放映。
據統計,上世紀20年代共有142家電影公司在上海開張,此後優勝劣汰,形成明星、天一、聯華三大公司鼎足而立的格局,奠定了上海作為中國電影製作、發行、放映的龍頭地位。曾有人提出「一城電影」的說法,因為1949年以前攝制的3000多部國產片,其中80%以上出自上海,使上海成為中國民族電影的重鎮。與此同時,在上海涌現出中國第一代、第二代影人群體,名編導與名演員珠聯璧合,創作出《神女》《漁光曲》《大路》《馬路天使》《萬家燈火》《小城之春》等載入世界電影史冊的經典名作。中國電影史上有不少重大事件、重要現象均同上海有著密切關聯,誠如先驅者鄭正秋所言:「中國之上海,猶美國之好萊塢。影片公司,星羅棋布;電影明星,薈萃於此。」可以說,在中國沒有哪一座城市與電影的歷史淵源如上海這么深厚久遠。
然而,上海作為中國電影的發祥地,至今給後人留下了哪些看得見、摸得著的電影歷史遺痕?
深入上海的大街小巷,現今還能尋訪到不少與中國電影歷史相關的舊址,在那些物理空間的背後潛藏著影壇軼聞,留存著彌足珍貴的電影文化符號,彰顯上海所擁有的深厚電影文化積淀。例如1896年最早放映「西洋影戲」的徐園,其原址為天潼路814弄地塊,此前還遺留著1881年建造時的界碑。又如,30年代初任光、聶耳錄制有聲電影插曲的「百代唱片公司」小紅樓,現掩映在徐家匯綠地之中,此處追根溯源乃是《義勇軍進行曲》的誕生地。再如,中國影壇名人30-40年代幾乎都在上海石庫門弄堂居住生活過,如鄭正秋(進賢坊)、田漢(日暉里)、夏衍(業廣里)、阮玲玉(沁園邨)、胡蝶(四明邨)、周璇(元吉里)、蔡楚生(千愛里)等,他們住過的寓所現已受到文物保護部門,一塊塊鐫刻著名人姓氏的紀念銘牌出現在那些故居的門首。從搶救電影歷史遺產的意義上說,這些存量不多的舊址構成中國電影跨越一個世紀的人文景觀資源。
上海曾是中國電影市場的半壁江山。20世紀30年代,國內共有233家影院14萬個座位,上海一地擁有53家影院3.7萬個座位,約佔四分之一比例,市民看電影的風靡程度可見一斑。但令人遺憾的是,前些年上海掀起新一輪城區改造,如建於1925年的「夏令配克大戲院」(解放後更名新華電影院)說拆就拆,從此讓人覺得南京西路少了點人文氣息。這也警示我們,上海歷史文化遺產不容再流失!由主管部門公布的「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名單上,不少老字型大小影院榜上有名(當年稱「大戲院」):金城大戲院、中國大戲院、光陸大戲院、大光明、新光、蘭心、國泰、美琪等等。在這些影院里曾發生過轟動一時的社會新聞,如1930年2月22日,洪深在大光明戲院憤起阻止好萊塢辱華片《不怕死》上映;1936年3月,卓別林訪滬「閃電之旅」光顧新光戲院等。目前「老當益壯」仍在服役的專業電影院屈指可數,僅剩大光明、國泰兩家了。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也是電影刊物出版中心。早在1921年4月,顧肯夫、陸潔、張光宇在上海創辦中國第一本《影戲雜志》,現已成為上海圖書館珍藏的電影文獻鎮館之寶。此後近三十年間,在上海出版的電影雜志、電影畫報多達207種。這些塵封已久的電影文獻,已被上海圖書館列為數字化搶救項目。
記得數年前訪洛杉磯漫步好萊塢街頭,看到早期美國電影業的瓶瓶罐罐、一紙一片均被當作文物陳列,不由感嘆好萊塢角角落落都溢出電影的氣息。香港同胞亦大力打造「電影香江」城市名片,訪港遊客步出機場,隨手能取到一張《香港電影地圖》,以此吸引四方影迷按圖定址,參觀港島各種電影景點。我想,黃浦江畔也應樹起「電影上海」的標幟,與浦東迪士尼樂園遙相呼應,吸引海內外遊客和影迷來此觀光,構成一趟撫今追昔的上海電影文化之旅。
⑷ 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的學校籌備
上海是中國電影的發祥地,如今,上海這座「中國電影第一城」,又將迎來新一輪騰飛。6月15日,上海國際電影節將發布溫哥華電影學院落戶上海,與上海大學合辦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的消息。
溫哥華電影學院建校20多年,是加拿大最具規模的娛樂藝術專業學院,設有3D動畫與視覺特效設計、電影製作、視覺媒體聲音設計、影視化妝、影視表演、娛樂產業管理、影視劇作、經典動畫等與電影產業高度接軌的專業。
由於溫哥華電影學院的電影後期製作專業尤其出色,因此也被業界視為一流的後期製作院校。而在「大製作」、「全球化」的背景下,能夠增加視聽體驗、克服文化鴻溝的電影後期製作,逐漸成為中國電影爭奪國內市場,走向國際市場的重要砝碼。
地處北美第三大影視中心的溫哥華電影學院也充分利用其地理資源優勢,使教育與產業高度融合,聘請一線從業人員作為導師,為學生提供最前沿的知識結構。上海大學與溫哥華學院的這次「聯姻」,被視為一次國內院校與世界電影教育體系接軌,進一步完善中國電影製作專業水平的嘗試。
⑸ 中國電影之都是哪個城市
目前並沒有官方明確認定「中國電影之都」是哪個城市,但有幾個城市在電影產業方面表現突出。
1. 北京:作為中國的文化中心,北京擁有眾多影視製作公司、電影發行機構和專業院校。像中影集團等大型企業紮根於此,為電影產業提供了強大的製作和發行支持。北京電影學院更是源源不斷地輸送專業人才,同時各類電影節、影展頻繁舉辦,吸引著全球目光。
2. 上海:上海電影歷史悠久,早期就是中國電影的重要發祥地。如今,上海國際電影節是國際A類電影節,具有廣泛的國際影響力。此外,上海積極打造影視產業園區,吸引了大量影視項目落地,推動電影產業蓬勃發展 。
3. 橫店:橫店雖然是浙江金華的一個鎮,但它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影視拍攝基地,被譽為「東方好萊塢」。橫店擁有眾多逼真的影視拍攝場景,每年有大量影視作品在此拍攝製作,形成了完整的影視產業鏈,對中國電影產業發展貢獻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