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指南 > 上海電影譯製片廠多久不在的

上海電影譯製片廠多久不在的

發布時間:2025-09-08 20:01:09

『壹』 如何評價上海電影譯製片廠

上海電影譯制廠有限公司成立於1957年4月1日,是我國唯一一家擁有獨立建制的譯制外國影視片的國有企業。1950年6月,剛剛成立不久的上海電影製片廠翻譯片組遷至萬航渡路618號(當時叫梵皇渡路現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他們因陋就簡,土法上馬,將一間十五六平方米的舊汽車棚權當放映間,一台三十年代的老放映機,牆壁刷白加一木框就成「銀幕」,又在大樓的樓頂用麻布片包稻草作隔音牆改裝成一間錄音棚,安裝了一台放映機和一台蘇制光學錄音機。「上譯人」就是靠這些裝備,在陳敘一同志的帶領下,開始了漫長而艱巨的創業之路。1976年上海電影譯制廠搬遷到永嘉路383號。在這里的一棟小樓里,締造了80年代譯製片的輝煌。《佐羅》、《追捕》、《虎口脫險》等一批譯製片經典在這里誕生,邱岳峰、李梓、蘇秀、趙慎之、畢克、童自榮、劉廣寧、喬榛、丁建華、曹雷、尚華、富潤生、楊成純、於鼎等新老配音演員成為深受觀眾喜愛的明星。當譯製片這朵藝術奇葩正待艷麗怒放之時,一場突如其來的浩劫,摧殘了文藝的百花園,譯製片這朵小花自然難以逃脫凋謝的厄運。整整十年,寒流肆虐。外國影片成了「封資修的毒草」,自然消失在人們的生活中,但僥幸的是上譯人有賴於當時所謂「內參片」的渠道,依然可以默默地精心地從事著譯製片的創作。《創傷》、《寧死不屈》、《地下游擊隊》、《廣闊的地平線》、《第八個是銅像》等阿爾巴尼亞影片系列,被譯製成了中文。《簡愛》、《紅菱艷》、《鴿子號》、《魂斷藍橋》、《巴黎聖母院》、《基度山恩仇記》、《鴛夢重溫》、《羅馬之戰》、《音樂之聲》、《警察局長的自白》、《冷酷的心》等世界經典名片的對白,也悄悄地被演繹成中文。

『貳』 上海電影譯製片廠還在嗎運作嗎有出品嗎

當然有

『叄』 中國上海電影譯制廠歷史記錄

位於永嘉路383號的建築,曾是1976年至2003年間上海電影譯制廠的所在地,這幢西式洋房帶有陽台和煙囪,據老廠工回憶,那裡的錄音棚備受推崇,不僅因為設備先進,更因凝聚了當時人們的專業熱情。


中國的電影譯制事業始於1950年,上海成立了電影譯製片工作小組,開始翻譯蘇聯電影。1959年,上海電影譯制廠正式成立,其譯制工作獨具特色。長春譯製片以其獨特的中國氣息和配音演員帶有東北口音的聲音聞名,而上海電影譯制廠則以其全面的譯制和配音能力著稱。據統計,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長春譯制了30多個國家的700餘部電影,而上海則譯制了40多個國家的600餘部電影,包括日本的《狐狸的故事》在內的紀錄片。這顯示出上海作為中國電影發源地深厚的專業底蘊和人文底蘊。


陳敘一老廠長曾強調「原汁原味」,至今,上譯廠錄音棚的大廳內還鐫刻著他的名言:「劇本翻譯要『有味』,演員配音要『有神』,關鍵在於用心。」上譯廠曾有嚴格的規定,每日8點整准時開機器,所有準備工作需提前完成,這一制度堅守了幾十年,無人質疑。直到遷入廣播大廈後,作息時間才有所調整,遵循大樓統一的規定。




(3)上海電影譯製片廠多久不在的擴展閱讀

中國上海電影譯制廠(Shanghai Film Dubbing Studio)是將外國故事片或非漢語普通話的影片譯製成漢語普通話影片的專業製片廠,廠址在上海,是我國唯一的譯制外國影視片的專業廠。它的前身是1949年11月16日成立的上海電影製片廠的翻譯片組。

『肆』 如何評價上海電影譯製片廠

進入九十年代,上海電影譯制廠就開始衰落。1993年,廣電部對電影發行體制進行改革,將以往屬於中影公司的一些權力下放給國內各大電影製片廠。


無論時光荏苒,最美的childhood memories永遠都存在於那些老舊的電影中和那些今天我們看起來很逗的特效里。就像周董的歌里唱的「小學籬笆旁的蒲公英,是記憶里有味道的風景」 。

閱讀全文

與上海電影譯製片廠多久不在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換了人間電視劇下載電影天堂 瀏覽:19
電影院哪個時間段人最多 瀏覽:318
美團上面怎麼找電影 瀏覽:279
韓國有哪些公主電影票 瀏覽:424
電影通午夜神馬國產 瀏覽:256
兩把菜刀電影完整版 瀏覽:456
如何看快門3d電影 瀏覽:497
蛋蛋贊電影如何下載 瀏覽:828
電影湯要在哪個裡面才可以看 瀏覽:803
洋蔥電影完整在線觀看 瀏覽:336
情侶騎摩托車哪個電影 瀏覽:327
台灣農村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83
夢想字幕電影網站 瀏覽:860
北京電影製作廠怎麼走 瀏覽:144
90年代大陸家庭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53
最新8050午夜電影 瀏覽:6
哪些電影電視劇有續集 瀏覽:731
電影推薦西瓜視頻外星人 瀏覽:19
美國電影小孩河裡游泳片段 瀏覽:588
哪些最煽情的電影情節歌詞 瀏覽: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