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影《八佰》講述的是一個怎樣的故事
管虎執導的戰爭片《八佰》是全球第三部、亞洲首部全片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商業電影,影片已於8月21日正式公映。電影講述了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戰,「八百壯士」在四行倉庫抗擊外敵浴血奮戰的故事。《八佰》不是一部傳統意義上的戰爭片,導演強調:「戰爭中的人的個體體驗是最重要的,我更關注人。」影片聚焦戰爭中的「小人物」,他們不僅是普通一兵,也是中國人,在殘酷戰爭的面前,每個人都可能會面對驚慌、絕望,但是戰爭也激發了他們的血性,他們用最英勇的行動來抗擊外敵,即使過去70餘年,「八百壯士」也依舊值得記下這濃墨重彩的一筆。
導演管虎給了每個主要人物足夠的戲份空間,所以大部分角色都立體、豐滿、真實。姜武飾演的老鐵一開始外強中干,只知道逃命,但是經過幾場戰斗下來,他經歷了生死,也看到其他戰友的無所畏懼,他被感動了,也用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的英勇,這樣的人物前後反差巨大,但合情合理,但也必須是發生在戰場這樣的極端環境中。歐豪飾演的端午,這個人物的成長就更有層次,一開始就是個少不更事的人,別說打仗,打架怕是也經過的不多。初入四行倉庫的恐懼不言而喻,但是幾場戰斗下來,以及山東兵(李晨飾)的幫助和影響,端午的血性被喚醒,逐漸成長為一名勇猛的戰士。
『貳』 《上海灘十三太保》37年:劉德華代替傅聲,「煙嘴」去世31年
一部90分鍾的影片,每一分鍾都在不停歇地打,放到現在來說肯定是令人難以想像。
但是37年前,張徹卻做到了。他不僅「集齊」了狄龍、陳觀泰、姜大衛、梁家仁、劉德華等「十三太保」,還讓他們在一部影片中打到爽,這部影片就是1984年上映的《上海灘十三太保》。
這部電影可以稱得上是張徹導演生涯後期的代表作品,延續了他一貫的電影風格,既有暴力美學,也有英雄情懷。
從另一方面來看,張徹在電影中集結了幾代張家班弟子,彷彿是年過花甲的張徹積蓄了自己所有的力量,在影片中進行酣暢淋漓地釋放,多少有點「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悲愴感。
這部電影不僅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還對後來的導演和影片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比如陳德森執導的影片《十月圍城》可以說是09版《上海灘十三太保》,但其中的打鬥戲卻沒有張徹版的影片中那麼精彩。
《上海灘十三太保》這部電影的故事構架其實很簡單,講述的就是「保鏢與刺客」的故事。
故事發生抗戰時期的上海灘,愛國人士高先生聯合神偷黑帽子(王羽 飾),將「漢奸」簽訂的的合約偷到手,准備把這些罪證公開。
此時,上海灘十三太保臨危受命,接到了富商沈剛夫(陳觀泰 飾)的命令,護送高先生去香港。
但是不巧的是,「漢奸」頭子洪述武(常楓 飾)發現了這件事兒並且採取了動作,不僅安排武林高手魏嘯天(張泰倫 飾)去追殺高先生,並且試圖收買十三太保中的部分人,讓他們倒戈暗殺高先生。
由此,不斷犧牲流血、打怪升級、護送「特派員」的大戲拉開了序幕。
「十三太保,一夫當道,教頭快刀、浪子富翁、學生少爺、熊虎鷹豹、眼鏡煙嘴、長槍難逃。」這是影片中標志性的一段話,膾炙人口如童謠,描述了十三太保其人。
01、「一夫當道」沈剛夫(陳觀泰 飾)
沈剛夫是十三太保的絕對領袖,號稱「一夫當道」,同時他也是上海灘的一大富商和大佬, 社會 地位很高,還有著不俗的個人魅力,有著能夠「一呼百應」的特殊技能。
正是因為如此,他能夠率領十三太保,執行護送高先生的艱巨任務。而且為了保證自己對十三太保的絕對控制力,沈剛夫還能夠游刃有餘地平衡各方勢力。
除此之外,他的武功也很高強,能夠三兩招就把上門挑釁的魏嘯天制服。因此,他也能夠得以活到最後。
從演員來看,陳觀泰也是很適合這個角色的,先不說他在其他電影中成功塑造的大佬形象,單從功夫底子來看,他就配得上「十三太保老大」這個角色。
據了解,陳觀泰曾拜大聖劈掛門創始人耿德海的徒弟為師,從小練習武術。
22歲的時候,經朋友介紹,陳觀泰成為了劉家班的一名武術指導。後被張徹看中,和狄龍、姜大衛統稱為第二代弟子。
在「恩師」張徹的帶領下,他在多部影片都有不俗的表現,另外張徹還為他量身打造了《馬永貞》,一舉成為當時最具影響力的功夫明星之一。
02、教頭(狄龍 飾)
教頭是十三太保中武功一等一的高手,並且憑借自己的功夫,輕輕鬆鬆1V2,幹掉了魏嘯天和黑鷹,與沈剛夫一起活到了最後。
飾演教頭的狄龍,也不是一般的人物。他是香港影壇四小龍之一,其他「三條龍」分別是李小龍、梁小龍和成龍。
而且在當年,狄龍的顏值堪稱一絕,甚至能用「漂亮」兩個字來形容,秒殺如今的很多小鮮肉。
即使到了40歲,也憑借著《英雄本色》圈粉無數,塑造了正義的硬漢形象,迎來了事業的第二春。
而且他的兒子譚俊彥也子承父業,踏入影視圈,參演過《法證先鋒4》、《十八年後的終極告白》等影視作品。
03、快刀項方(程天賜 飾)
快刀項方是十三太保中的神秘殺手,被洪述武買通的他,不遺餘力地追殺高先生。
在影片中,他冷酷無情,武功高強,使用飛刀的時候可謂是穩准狠,是保鏢們的一大勁敵。
但是他又是一個很「糾結」的刺客,這種「糾結」在他與教頭的最終對決中展現得淋漓盡致。
其實在對抗中,他也有一定的勝算,但是為了他心中的江湖道義,他最終選擇了赴死,死在了教頭的手中。
這一角色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人們為他的高強武功所折服,為他的背叛投敵所氣憤,又為他義無反顧地赴死精神所欽佩。
憑借著從小練習京劇的底子,再加上外形英俊,飾演項方的演員程天賜曾經深受張徹的喜愛,張徹也曾經力捧他,但是沒多久,張徹轉戰內地,程天賜也從銀幕前漸漸轉到了幕後。
04、浪子葉不凡(姜大衛 飾)
浪子葉不凡是「一夫當道」沈剛夫的結拜兄弟,是上海灘一個賭場的老闆,是十三太保中的「保鏢」。
作為一位賭場老闆,葉不凡有勇有謀,儒雅睿智,地位頗高。並且很難得的是,他有著民族大義精神,為了護送高先生,甘願犧牲自己。
他在影片中的武器是一條圍巾,打鬥起來不僅沒有武夫的粗莽,反而一招一式之間都充斥著瀟灑和飄逸;不過在殺起人來也是十分兇悍毫不猶豫。但最終卻死在了快刀的突襲之下,實在令人惋惜。
70年代,姜大衛是邵氏最當紅的武打小生,和狄龍是那個時代的黃金cp。他的帥氣並不是俊朗小生型,而是玩世不恭的一種酷帥。
姜大衛早在剛剛4歲的時候,就踏入了演藝圈,是一位十足的童星。
但他直到21歲的時候,才被張徹發現並收之麾下,與陳觀泰一起成為了張家班的第二代弟子。
第二年,也就是1969年,姜大衛憑借在張徹執導的電影《報仇》中的精彩表現,成為了中國香港 歷史 上首位亞洲影帝。
回到電影中來,我們不得不佩服張徹的毒辣眼光,當時37歲的姜大衛,可以說是最適合葉不凡這個角色的張家班弟子了:他臉上既有不羈氣息的痕跡,一條白色的圍巾又盡顯溫和儒雅的氣質,輕松演繹出葉不凡的人物特點。
現如今,雖然姜大衛已過古稀之年,但仍能在電視熒屏上看到他的身影。2019年上映的電影《誅仙Ⅰ》和2020年的三部電視劇中,都有姜大衛的身影,並且演技均在線,可謂寶刀不老。
05、富翁陶大業(梁家仁 飾)
富翁陶大業同葉不凡一樣,都是沈剛夫的結拜兄弟,同樣是十三太保中的「保鏢」,同樣是一流的高手。
但是與葉不凡不同的是,他更加地放浪不羈,更加會享受生活,可謂是吃喝嫖賭抽樣樣精通,不僅有著多個姨太太,還由於好色經常流連在花街柳巷。
也正是由於如此,陶大業的身體狀況與武功水平不斷下降,最終被羅虎殺死了。
陶大業的飾演者梁家仁出道很早,不僅常參演張徹執導的作品,而且還經常與星爺周星馳合作,電影《唐伯虎點秋香》中暗戀石榴姐的武狀元就由梁家仁飾演,展現了他的功夫和 搞笑 功底。
雖然現在很多人對梁家仁不太熟悉,但是在當年,他也是大名鼎鼎的「大俠專業戶」,曾幾何時,周星馳在《天龍八部》中都給他當過小兵。
現如今,梁家仁也已經過了古稀之年,他在熒屏上也已經磨破滾打了近50年,留下了許多經典的熒屏形象。而且他如今依然作品不斷,僅僅2020年,就參演了9部電影,可謂寶刀不老。
06、學生關偉(劉德華 飾)
學生關偉可謂是十三太保中最年輕、帥氣的一位「保鏢」,同時也是富翁陶大業的妹妹的戀人。
他出場即驚艷,白色中山裝和白球鞋的搭配,令他魅力無限。除此之外,他身手不凡,還是大局,有著民族大義精神。
當高先生在富翁陶大業的別墅被偷襲就擒的時候,學生關偉穿著一身白衣出現了,他操著兩把鋼叉,與羅虎展開了殊死搏鬥,最終他保全了高先生的安全,卻死在了女友的懷里。
其實,學生關偉這個角色,張徹是為傅聲留著的,他是張徹最疼愛的弟子之一,外形帥氣,武藝高超。
但是天妒英才,傅聲在1983年因車禍去世,據說當時張徹已經哭到不行。
最終,這個角色落到了與傅聲有些相像的劉德華的身上,劉德華也沒有辜負張徹,將學生這個角色演繹到了極致。
很多年以後,劉德華在回憶這部電影時仍唏噓不已。
07、少爺梁少雄(李中一 飾)
少爺梁少雄是沈剛夫的手下,是十三太保中最堅強也是最慘烈的「保鏢」。他與學生一樣,年輕、帥氣、武功高強。
但不同的是,相比於學生的浪漫,他身上更多的是一種冷酷無情。
在整場打怪升級的過程中,少爺是最早受傷的,但是他卻堅持到了最後:被大豹抓傷、被快刀刺傷,但他卻依然帶傷作戰,但是由於傷勢過於嚴重,最終死在了一群嘍啰的手中。
他的飾演者李中一是一位台灣省演員,參演的作品不多,但卻與張徹合作過4次。可能也是由於張徹轉戰內地,李中一也逐漸從銀幕上消失了。
08、熊立(王青 飾)
與快刀一樣,熊立也被洪述武所收買,去追殺高先生。
看過《上海灘十三太保》的人,一定會被熊立的魔性笑聲所洗腦,重要的是,他還從頭笑到尾,打輸了都在笑,這也是他的一個重要標志,算是電影中比較有趣的一個元素。
影片中,熊立也是一個很「糾結」的人,除了賭術高明之外,他的武功水平實在令人琢磨不透:說他厲害,總被壓制;說他不行,又能幹過少爺。不過他最終還是死在了浪子葉不凡的圍巾之下。
飾演熊立的演員王青在出道的時候,由於形象的原因,經常飾演大反派,再加上他獨特的長相,獲得了「大口青」這個外號。
除了電影之外,他還在電視劇領域發光發熱,最為大家熟知的一個角色應該就是吳啟華版《倚天屠龍記》中的青翼蝠王了吧。
09、羅虎(鹿峰 飾)
有著老虎之稱的羅虎,是十三太保中的刺客,被洪述武收買去追殺高先生。
與其他保鏢、刺客不同的是,羅虎的武功平平,但是謀略過人,可以稱得上是軍師吳用,尤其是胸口前一個大大的「殺」字非常搶眼。
憑借著他清醒的頭腦,羅虎在每次對抗之前都能巧妙地找到對方的破綻,並且能夠一兩撥千金地打敗對方,即使是在面對富翁陶大業的時候,也能輕松破敵。
雖然最後與學生同歸於盡,但是憑著他的武功能夠扳倒學生,已經是不小的成就了,此生值了。
飾演羅虎的演員叫鹿峰,是張家班的第四代弟子,曾經憑借電影《城市英雄》獲得過第25屆亞洲影展動作片演技最突出男配角獎。
隨後跟隨著恩師張徹,參演《上海灘十三太保》,但在這之後,他就逐漸轉向了幕後,專心做武術指導。
10、黑鷹胡大刀(陳星 飾)
單從武功來看,他在刺客當中應該算是中上等水平,但是由於出場太晚,沒有多少可以發揮的空間,再加上他的對手是一等一的高手狄龍,結果不難想像,出場沒多久拿了盒飯。
飾演黑鷹的演員陳星是張家班的第二代弟子,算是比較早加入張家班的人了。但是他卻不如其他弟子「受寵」,不僅沒有什麼主演的機會,還經常飾演大反派。就像這部電影中,他不僅飾演的是一個反派,而且出場時間很短。
直到離開張徹之後,陳星才獲得了一些知名度,與吳思遠合作的一些作品,讓越來越多的人認識了他。但是可惜的是,他在2019年永遠離開了我們,享年83歲。
11、大豹袁海(戚冠軍 飾)
外號大豹的袁海是十三太保之一,他與弟弟小豹袁江合佔十三太保中的一個名額,因此十三太保其實有十四個人,再加上老大沈剛夫,這部電影其實是十五個人的鏖戰。
大豹在影片中的特點很是明顯,那就是兩個字——囂張。不過他也有著囂張的資本,那就是武功很高,能夠重傷少爺。
但是他的死卻也足夠「囂張」——被少爺抽出肋骨而死,這個場面可謂是令人觸目驚心。
飾演大豹的演員是戚冠軍,他是張家班的第三代弟子,除此之外他還有兩個響當當的身份——黃飛鴻的正宗傳人、劉家良的師侄。但這些名頭卻沒有讓他紅起來,遠不及同期的傅聲。
12、小豹袁江(尤少嵐 飾)
小豹袁江可謂是刺客中頗有心機的一個,被收買後潛伏在教頭手下兩年都沒有被發現,甚至在這期間還曾經與刺客黑鷹交過手,但最終還是被快刀項方拿下了。
飾演小豹的演員名叫尤少嵐飾演,但他在互聯網上留下的痕跡少之又少,只能尋跡到他曾在2017年,以中華少林洪拳總會榮譽會長的身份參與活動。
淡出 娛樂 圈的尤少嵐選擇發揚中華少林洪拳,也不失為一個很好的歸宿。
13、眼鏡(王鍾 飾)
有著眼鏡之稱的王鍾,經營著一家裁縫店,但同時他也是沈剛夫的手下。裁縫店老闆的身份,與其他太保來比,可以說是太不起眼了。
而且他在影片中的分量貌似也與他的身份一樣,出場早、死得早,甚至沒有跟刺客交過手,最終被自己的手下殺死。
不過,從影片中的人設來看,眼鏡並不看重名利,還有些閑雲野鶴的氣質,對十三太保的名號也有些不屑,但是他依然有著名族大義的精神,敢於用身體擋子彈。
飾演眼鏡的演員名叫王鍾,是張家班第二代弟子,同時也是演員王青(飾演熊立)的親哥哥。
在演完《上海灘十三太保》之後,他就開始嘗試進行導演工作,並在1990年執導了電影《金手指》,憑借這部電影,他還被成為寫實警匪片的創始人。
除此之外,他還在我們熟知的電影《武狀元蘇乞兒》中有著不俗的表現,影片中的丐幫長老就由他飾演。
14、煙嘴馮金榜(江生 飾)
有著煙嘴之稱的馮金榜是沈剛夫的手下之一,也是充滿正義的保鏢。他經常叼在嘴裡的煙嘴其實是他的武器,他的外號也因此而來。
飾演煙嘴的演員名叫江生,又叫趙岡生、邵康生,是張家班的第四代弟子。用命途多舛和天妒英才8個字來形容他的一生再合適不過了。
江生可以稱之為一個全才,他除了是一個演員之外,還有著導演、執行導演、動作設計等多個身份。
據了解,除了演戲之外的時間,他都用在了對武術動作的鑽研之上,產出了不少優秀的作品。
但是在他的妻子病逝之後,他整個人都頹廢了,終日以酒度日,最終在1990年在家中猝死,享年39歲,距今已有31年。
15、長槍難逃小楊(李修賢 飾)
長槍難逃小楊在「童謠」中排名最後一位,他也很對得起這個排名,不但武功一般,是刺客中第一個死亡的;而且腦子好像也有些不太好使。
不過他的槍向來彈無虛發,這也成就了他「長槍難逃」的名號。
小楊是十三太保中最早出場的,但是卻只會用槍,基本不會拳腳功夫,這也奠定了他戲劇性的死亡結果。
而且他擅長的是遠距離狙殺,偏偏在刺殺的時候埋伏在只有20米左右間距的地方,結果可想而知,刺殺不成被反噬,魏嘯天三拳兩腳間就把小楊KO了。
雖然影片中的小楊無足輕重,但是他的飾演者李修賢確實一位舉足輕重的人。李修賢雖然是張家班的第三代弟子,卻一直不受張徹的喜愛,張徹從來沒有力捧過他。
但是李修賢確實一個知恩圖報的人,即使張徹不器重他、不捧他,他也把張徹當成自己的恩師一般孝順,而且多次在公開場面感謝張徹,稱「沒有張徹,就沒有今天的他」。
雖然張徹沒有力捧他,但是李修賢卻在上個世紀闖出了一番名堂,他憑借塑造的正義感極強的警察形象,為人們所熟知,此後他飾演的角色多是正義感爆棚的正面角色。有人說,他就是那個時代「英雄」二字的代名詞。
從電影本身來看,整部影片充斥著滿滿的男性陽剛之氣,僅有的兒女情長也被淹沒在了民族大義之中,表現了那個年代中愛國人士的愛國精神、不屈精神以及英勇的一面。
而且整部電影的90分鍾里,演員們沒有一分鍾不在打,正是這種酣暢淋漓的打戲,激起了觀眾心中的澎湃熱情。
張徹的這種大膽的處理方式,不僅簡單粗暴地勾勒出了影片的暴力美學,而且讓人們的情緒有了一個宣洩口,不失為一部成功的爽片。(撰文:西窗雪)
『叄』 劉曉慶主演的電影(以年代順序)
截止至2019年12月劉曉慶主演的電影如下:
1、《南海長城》1975年。
導演:李俊、郝光,主演:王心剛,劉曉慶,石韌,李廷秀。
2、《同志,感謝你》1976年。
主演:劉曉慶、張子良、邢吉田、魏珉、楊立民、高建華、束夷、劉麗華、朱世慧、肖棠華。
3、《春歌》1977年。
陳崗執導,於秀春、劉曉慶等主演的劇情片。該片講述了兩對年青人的愛情故事。
4、《小花》1978年。
北京電影製片廠製作的劇情片,由張錚執導,唐國強、陳沖、劉曉慶等主演,於1979年上映。
5、《婚禮》1979年。
段吉順執導,劉曉慶、徐敏主演的劇情片。影片講述了。盛敏和岳志鵬的愛情故事。
6、《瞧這一家子》1979年。
由北京電影製片廠出品,王好為執導,陳佩斯、劉曉慶、陳強等主演的喜劇片,於1979年上映。
7、《原野》1981年。
南海影業公司出品、凌子執導的劇情片,由劉曉慶、楊在葆主演,於1981年在中國香港首映,1988年8月在中國內地公映。
8、《神秘的大佛》1981年。
北京電影製片廠製作的懸疑驚險動作片,由張華勛執導,劉曉慶、張順勝、管宗祥、葛存壯等出演,於1981年上映。
9、《許茂和他的女兒們》1981年。
北京電影製片拍攝、王炎執導的劇情片,由李秀明、李緯等出演,於1981年上映。該片講述了「文革」末期,生活在川西葫蘆壩的人們在工作組顏組長的帶領下,與「四人幫」爪牙做斗爭的故事。
10、《潛網》1981年。
由王好為執導,劉曉慶、林彬、周森冠主演。講述教授之女羅弦與足球運動員陳志平相愛的故事。
11、《心靈深處》1982年。
根據孟偉哉的小說《一座雕像的誕生》 改編,導演:常彥,主演:劉曉慶。
12、《火燒圓明園》1983年。
由新昆侖影業有限公司、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聯合出品的歷史片,由李翰祥執導,劉曉慶、梁家輝、陳燁、張鐵林等主演。
13、《垂簾聽政》1983年。
由新昆侖影業有限公司、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聯合出品的歷史片,由李翰祥執導,劉曉慶、梁家輝、陳燁等主演。
14、《北國紅豆》1984年。
北京電影製片廠1984年攝制。由喬雪竹編劇,王好為導演,劉曉慶、張國民等主演。
15、《三寶鬧深圳》1984年。
導演:凌子,主演:郭鋒,車保羅,韓國材,李娟娟,劉曉慶,陳裕德。
16、《無情的情人》1986年。
陳國軍執導,劉曉慶、李緯等主演的故事片。影片講述了藏族姑娘娜梅琴措的傳奇悲劇經歷。
17、《芙蓉鎮》1987年。
上海電影製片廠1986年攝制的劇情片,由謝晉執導,劉曉慶、姜文主演,於1987年3月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公映。
18、《大清炮隊》1987年。
珠江電影製片公司於1987年出品電影,由陳國軍導演,劉曉慶、辛明、葛存壯等主演。
19、《春桃》1988年。
由南海影業公司、遼寧電影製片廠聯合出品,凌子風執導,劉曉慶、姜文等主演的劇情片,於1988年在中國大陸上映。
20、《一代妖後》1989年。
由李翰祥執導,劉曉慶,陳燁,陳道明,鞏俐,李岩等人出演的一部劇情片。影片講述了西太後慈禧、同治皇帝載淳和太監安德海之間的故事。
21、《紅樓夢》1989年。
由謝鐵驪、趙元執導的系列古裝劇情電影,由夏菁、陶慧敏、傅藝偉、劉曉慶等主演。
22、《大太監李蓮英》1991年。
由田壯壯執導,姜文、劉曉慶、徐帆主演的宮廷劇情電影,於1991年4月12日上映。該片主要講述了清朝大太監李蓮英一生在宮中的經歷的故事。
23、《春花開》2004年。
由劉冰鑒執導,劉曉慶、閔西丁、尹治等主演的劇情片,於2004年9月9日多倫多首映。該片講述了獨身中年女工謝春花,被性格孤僻的青年李秋生的歌聲打動,兩人由此展開戀情的故事。
24、《楊門女將之軍令如山》2011年。
由上海電影集團出品的歷史題材電影,由陳勛奇執導,張柏芝、任賢齊、劉曉慶、鄭佩佩、周海媚、陳紫函、金巧巧、於娜等人出演。
25、《37》2012年。
由陳國新執導的家庭劇情片,楊采妮、林妙可、劉曉慶等參加演出,於2012年6月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26、《鬼吹燈之尋龍訣》2015年。
根據天下霸唱所著盜墓小說《鬼吹燈》的後四部改編而成,由烏爾善執導,陳坤、黃渤、舒淇、楊穎、夏雨、劉曉慶領銜主演的一部動作、懸疑電影。
27、《快手槍手快槍手》2016年。
由潘安子執導,林更新、張靜初、騰格爾、劉曉慶、錦榮領銜主演的動作喜劇片。影片於2016年7月15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28、《大轟炸》2018年。
由蕭鋒執導,劉燁、布魯斯·威利斯、宋承憲、范偉、馬蘇、張鈞甯、張帆、陳偉霆、車永莉、吳剛、馮遠征、耿樂、澀谷天馬、謝霆鋒、劉曉慶等聯袂出演的戰爭歷史片。
『肆』 鐢靛獎鍏浣板摢騫存媿鐨勮灝佸嚑騫
103010鎷嶆憚鏃墮棿錛2017騫9鏈9鏃ヨ繖閮ㄥ獎瑙嗘槸浜氭床絎涓閮ㄧ敤IMAX鎽勫儚鏈烘媿鎽勭殑鍟嗕笟鐗囥傛湰鏉ユ槸2019騫村叏鍥戒笂鏄犵殑錛屼絾鏄鍥犱負涓浜涙妧鏈鍘熷洜琚鎾や笅浜嗐傜幇鍦ㄥ叕鐗堛婂叓浣般嬪垹鍑忎簡涓浜涘満鏅錛屼絾騫舵病鏈夐伃閬囧ぇ瑙勬ā鍒犲噺錛屽ぇ閮ㄥ垎閮芥槸鎶鏈璋冩暣銆
103010娌℃湁琚紱佹涓婃槧錛2020騫8鏈21鏃ヤ笂鏄犮
103010涓閮ㄧ敱鍏寵檸鎵у肩殑鎴樹簤鐗囷紝鐢遍粍蹇楀繝銆佹уぇ璞銆佺帇鍗冩簮銆佸紶璇戙佹潨娣熾佸拰浣欎富婕斻
褰辯墖浠1937騫存窞娌浼氭垬涓鴻儗鏅錛岃茶堪浜嗘湁鈥滃叓鐧懼.澹鈥濅箣縐扮殑涓鍥藉浗姘戦潻鍛藉啗絎涓夋垬鍖88甯524鍥涓涓鍔犲己钀ュ潥瀹堣嫃宸炴渤鍥涚嚎浠撳簱錛岄樆鍑繪棩鍐涚殑鏁呬簨銆傝繖閮ㄧ數褰變簬2020騫8鏈21鏃ュ湪mainlandChina涓婃槧銆
1937騫存窞娌浼氭垬緇撴潫鏃訛紝涓鏃ユ縺鎴樺凡鎸佺畫涓変釜鏈堬紝涓婃搗嬋掍復娌﹂櫡銆88甯262鏃524鍥㈠壇鍥㈤暱璋㈤噾鍏(鏉滄煩)鐜420浣欎漢錛岀嫭鑷鍧氬畧鏈鍚庝竴閬撻槻綰匡紝鐣欏畧涓婃搗鍥涚嚎浠撳簱銆
涓庣熺晫涓娌充箣闅旓紝閫犲氨浜嗕竴鍦虹綍瑙佺殑琚瑙傜湅鐨勬垬浜夈備負浜嗗0鍔匡紝瀹為檯鏁板瓧鏄400錛屽彿縐800銆傗滃叓鐧懼.澹鈥濆夊懡鐣欏畧涓婃搗闂稿寳錛屽湪鑻忓窞娌寵竟鐨勫洓涓浠撳簱閲屽嬫垬浜嗗洓澶┿傜洿鍒10鏈30鏃ユ墠濂夊懡鎾よ嚦鑻辯熺晫銆
鐧戒箣鎵浠ヨ侀錛屼富瑕佹槸鏀挎不鍥犵礌閫犳垚鐨勩
鎶楁垬棰樻潗鐢靛獎銆婂叓浣般嬶紝鏀圭紪鑷鎶楁垬鏃舵湡涓婃搗鍥涘簱淇濆崼鎴橈紝鍩烘湰灝婇噸鍘嗗彶浜嬪疄銆傛垜涓嶅緱涓嶈達紝榪欓儴鐢靛獎闈炲父綺懼僵錛岄潪甯告劅浜猴紝鎵鏈夌殑瑙備紬閮藉硅繖浜涙姉鏃ヨ嫳闆勫厖婊′簡鏁鎰忋
瀹堝崼鍥涚嚎浠撳簱鐨勯儴闃熺『瀹炲湪浠呬粎鍥涘ぉ涔嬪悗灝辨挙閫浜嗭紝浣嗘槸鎾ら鐨勬椂鍊欎笉鎬曟匯備簨瀹炰笂錛屽綋浠栦滑琚鍛戒護鎾ら鏃訛紝浠栦滑榪樺湪鍔犵揣鏋勭瓚闃插盡宸ヤ簨錛屽噯澶囨垬鏂楀埌搴曘傚叓鐧懼.澹鐨勬挙閫涓昏佹槸鏀挎不鍥犵礌閫犳垚鐨勩
娌℃湁浜烘鐤戞垬鏂楃殑嬋鐑堢▼搴︼紝涔熸病鏈変漢鎬鐤戝墠杈堣嫳闆勪滑鐨勭埍鍥界儹鎯呫傚彧鏄閫忚繃鍘嗗彶鐪熺浉鏉ョ湅榪欏満鎴樻枟錛屾渶鍚庣殑緇撳矓鎽嗗湪閭i噷錛岃繕鏄澶ф挙閫銆
鍒1937騫10鏈堬紝涓婃搗涓庢窞娌鐨勬垬鏂楄繘鍏ヨ兌鐫鐘舵併傝櫧鐒跺浗姘戝厷鍐涢槦澶勫勫彈鎸錛屼絾涓婃搗鐨勬帶鍒舵潈浠嶇墷鐗㈡帉鎻″湪鍥芥皯鍏氭墜涓銆
闅忕潃鎴樹簤鐨勭劍鐏礆紝鏃ュ啗涓嶆柇澶ц勬ā璋冨叺閬e皢錛屽叺涓村煄涓嬨備絾钂嬩粙鐭沖嵈闄峰叆浜嗗笇鏈涘垪寮轟粙鍏ラ樆姝㈡棩鏈渚電暐鐨勫冨湴錛屽e竷鎾ら攢鎾ゅ啗鍛戒護錛屾墍鏈夐儴闃熷潥瀹堝師闃靛湴銆傜煭鏃墮棿鍐呬袱嬈¢噸澶嶄笅杈懼懡浠わ紝鏋佸ぇ鍦板獎鍝嶄簡涓鍥藉畧鍐涚殑澹姘旓紝瀵艱嚧闃熶紞娣蜂貢銆
濂夊懡鍧氬畧鍥涚嚎浠撳簱鐨勯儴闃熼毝灞炰簬鍥藉啗絎鍏鍗佸叓甯堬紝鍐涢暱鏄瀛欍傚洓綰誇粨搴撻槻瀹堝墠錛屽夊懡鍧氬畧錛屼絾鍠勪簬閫冭窇鐨勫皢鍐涗箻鉶氳屽叆錛屽彧鐣欎笅涓钀ュ洓鐧懼氫漢鍧氬畧錛屼笖澶氫負鍚勫湴鑱氶泦鐨勬畫鍏點
鍏跺疄榪欏満鎴樻枟鐨勫懡榪愪竴寮濮嬪氨娉ㄥ畾浜嗭紝鎵浠ュ湪鎴樻枟鐨勭鍥涘ぉ錛屽畧澶囬儴闃熻鍛戒護鎾ら銆
鍏跺疄鍦ㄧ數褰辯殑鍓嶅崐閮ㄥ垎錛屾垜鍜屽ぇ瀹朵竴鏍鳳紝閮芥槸娉嫻佹弧闈錛屼絾鏄榪涗簡闂鍏籌紝灝辮夊緱鏈夌偣騫蟲貳銆傞偅鍙鏄涓嬈¢潤淇銆傚嵆浣垮満闈渚濈劧嬋鐑堬紝涔熼毦鎺╂挙閫鐨勫疄璐ㄣ
鏈閲嶈佺殑鏄錛岀啛鎮夊巻鍙茬湡鐩哥殑瑙備紬閮界煡閬擄紝榪欑嶆挙閫鐨勭粨灞鏄灞堣頸鐨勶紝絳夊緟浠栦滑鐨勫彧鏄鍒╃泭鐨勪氦鎹㈠拰鏇村ぇ鐨勯槾璋嬨
榪欐敮閮ㄩ槦涓榪涘叆鑻卞浗縐熺晫錛屽氨琚瑙i櫎浜嗘﹁呫傛渶鍚庯紝浠栦滑琚杞紱佸湪涓涓15鑻變憨鐨勫湴鏂廣傝繖欏圭佷護鎸佺畫浜嗗洓騫淬
1941騫達紝37宀佺殑璋㈡檵鍏冨湪鍥涙槦瀛ょ嫭鍐涜惀鐨勬搷鍦轟笂琚鍥涗釜奼浼鐗瑰姟鏀朵拱鐨勫+鍏靛埡姝匯
1941騫12鏈堬紝澶騫蟲磱鎴樹簤鐖嗗彂錛屼笂嫻瘋鏃ュ啗瀹屽叏鎺ョ°傝嫳闆勪滑榪庢潵浜嗚鎷樼暀鐨勫懡榪愩備竴孌墊椂闂村悗錛屼粬浠涓鐨勪竴浜涗漢琚閫佸埌鍚勫湴鍋氳嫤鍔
『伍』 紅透民國二十年的金嗓子周璇,後來如何
舊上海,東方的夜巴黎。在這塊狹小的孤島上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著傳奇,這片土地也從來不缺少傳奇。當時的上海灘由於受到東西方文化的共同影響,文藝事業十分的發達,也誕生了許多優秀的影視演員。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萬丈盛名也遮掩不住悲慘一生的影視歌壇雙天後周璇。
愛情沒有得到,更是賠上了一條命。紅顏薄命,讓世人唏噓。如果她能更懂愛,或能幸運地遇見一個懂愛的男人。那會不會是另一個結局?
她的悲劇,是一個人的偶然,是凄慘童年和遇人不淑的交織。但偶然中的必然,是男男女女不懂愛的可憐和可恨。
一次又一次,一個如此聰明的女子,既然能夠登上人生的巔峰,又為什麼會困死於愛情的泥沼?
『陸』 陸月生是個什麼人
陸月生是《上海皇帝之雄霸天下》是嘉禾電影有限公司1993年發行的電影的其中一個角色。電影講述了上海三大亨陸月生、黃全榮及袁嘯軍,在日軍佔領上海期間的故事。
『柒』 六十部國產喜劇電影大全
1.《馬路天使》(1937)
《馬路天使》精彩極了,絲毫不輸德法蘇聯的同期電影,幽默浪漫悲喜交加而且很具現實意義。調情吻戲的橋段在一部1937年的國產電影里出現很讓人震驚。趙丹帥得讓人窒息;周旋可愛得讓人崩潰...
2.《太太萬歲》(1947)
六十年前在中國怎麼做女人,現在還是怎麼做女人。如此一出輕喜劇,張愛玲深知市井的喜樂及婦人的「聰明」……石揮就是一搶戲的精。
3.《三毛流浪記》(1949)
小演員實在太有靈氣了,把經典的漫畫形象轉化成了難忘的銀幕形象,電影也在現實主義的基調上帶有漫畫感,是喜劇但格外令人心疼。
4.《新局長到來之前》(1956)
影片選擇新局長將要到來之前這一特定的瞬間,通過鮮明的對比,描繪了牛科長對待局長和對待一般同志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辛辣地諷刺鞭撻了他吹牛拍馬、極端卑劣的利己主義。
十七年諷刺喜劇的初次勃興,入木三分的人物對比與刻畫。嘆呂班人才,生不逢時。
5.《三毛學生意》(1958)
滑稽戲里最閃亮的經典。經典到不行,看了不下10遍,次次都會笑,實在太佩服文彬彬的演技了,裡面的蘇北話每次都把外婆逗樂。還有嫩娘(老舅媽)年輕時候真漂亮啊。
6.《今天我休息》(1959)
其實應該叫「今天我相親」,敘事流暢漸入佳境,恰到好處地描摹出大躍進時期的國人風貌。今天看來那個時代的人們雖有些傻氣,卻是再也尋不回的無私和純真。
7.《女駙馬》(1959)
服飾、妝容甚至唱詞都比《天仙配》講究很多。許是因為喜劇設定,人物鮮活而逗人。嚴鳳英女扮男裝可真是英氣,靈靈的!劉大人、皇上太逗了,素珍的大哥也好看。公主好可愛啊,想娶公主!
8..《喬老爺上轎》(1960)
喬老爺歷險,抱得美人歸。。。老弟,你以後可再不要這樣了,你可沒有第二個妹妹了
9.《錦上添花》(1962)
真是笑翻天,裡面的笑點不知道被多少後來的小品借鑒。就這個電影來說趙子岳和凌元的表演要強過韓非
10.《女理發師》(1962)
滑稽戲改編的簡單故事,也從側面反映了當時的上海風貌。這片子的矛盾沖突和小細節處理的真好,韓非在輕喜劇里渾身都是戲,演出作品再多些就好了。王丹鳳真是美啊。
11.《李雙雙》(1962)
做女人就該爽快火爆如李雙雙!故事,人物都很豐滿,布景都十分用心,60年代的黑白片,今天看也很出眾。
12.《哥倆好》(1962)
八一廠攝制軍營輕喜劇,張良分飾兩角技藝精湛,嚴寄洲也不愧為「不賠錢的導演」。老有意思了哈。
13.《魔術師的奇遇》(1962)
桑弧,陳強,程之,韓非。這組合堪稱強大。裡面還有3D的拍攝嘗試,非常好的拍攝探索。
14.《大李小李和老李》(1962)
該片是一部清新健康、結構流暢、雅俗共賞的喜劇電影,也可以說是一貫擅長正劇和悲劇的著名導演謝晉的一部具有探索性和突破性的作品。
15.《抓壯丁》(1963)
難能可貴的早期喜劇電影,笑料流暢自然,方言喜劇妙趣橫生。生了兒子歸老蔣,造了房子歸保長~
16.《七十二家房客》(1963)
《功夫》原型電影,開篇驚艷長鏡頭,各種依賴於大宅子的諧趣橋段,還是蠻不錯的。這部電影裡面可以感受得到很濃厚的南粵文化~~
17.《甜蜜的事業》(1979)
劇情難免帶有當年的政治色彩 但是絲毫不影響它的美 那一連串慢鏡頭 加上飄逸的紅紗巾 詩情畫意 成為一代人心中永遠的記憶 那個年代的愛情簡單淳樸 那個年代的人們充滿朝氣和追求 讓人感嘆不已 兩首插曲非常好聽 充滿了積極樂觀和蓬勃向上的精神 還造就了一位美麗的女演員李秀明 中國愛情電影重大的突破
18.《瞧這一家子》(1979)
劉曉慶原來一直不正常,這部片子真是精細之作,原來我們從前是有這樣好的喜劇的,各種小可愛,陳佩斯是個天生的喜劇演員
19.《好事多磨》(1980)
那個時代的人真美好~龔雪太美了~龔雪應該去演紅樓夢,郭凱敏去的這個角色太讓人著急了,心裡有事兒就直接說出來嘛,猶猶豫豫非男兒所為。
20.《七品芝麻官》(1980)
牛老師的唱腔和表演絕對的經典啊。
21.《喜盈門》(1981)
每個人物都十分成功,各有特色,關鍵是特別接地氣和生活化,而且對家庭矛盾的刻畫和敘述也是入木三分,讓我看的五味雜陳。裡面的特效小人也是有趣和想法,雖然現在看起來有點幼稚,但整體而言,這是一部讓我印象深刻的農村題材電影,那時候的上海電影製片廠牛啊
22.《阿Q正傳》(1982)
片子獲得瑞士第2屆國際喜劇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演員的演技非常傳神和到位。向逝去的嚴順開先生致敬。
從『』你也配姓趙『』到『』我手執鋼鞭將你打『』。白色夢中的革命成功的阿Q,何嘗不是又一個趙老太爺呢?所謂城頭變換大王旗,只不過是你方唱罷我登場。魯迅的洞察力和批判性實在是超前的。
23.《咱們的牛百歲》(1983)
跟《喜盈門》相比,表演更加成熟,鏡頭也更加靈動,角色之間的很多細節互動讓人印象深刻。三十多年前農村社會的家長里短,現在看來大多不值一提,甚至像是煞有介事的演繹,可樂但也可笑,但親歷者卻歷歷在目,就是這些卑微的瑣事構成了父輩的人生。愛情也並不是純粹自由意識的萌動,更像是本能的驅使。
24.《小小得月樓》(1983)
非常優秀的中式喜劇片 很有時代特色 濃濃的江南風貌 滿滿的時代氣息 弘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主題 同時諷刺了貪污腐敗走後門的惡劣之風 經典老電影 其中還有慢鏡頭的展現 當年來說應該算是技術上的進步 話說這片子看完之後最大的感受就是餓
25.《黑炮事件》(1985)
本片的最出色之處,在於真實再現了黨委領導下的總經理負責制的公司黨委會:荒唐,可笑,無奈,低效,繁冗。。。本片絕對是不可多得的華語佳作,它源於那個過去的時代,但絕對超前於時代,也高於時代。
26.《父與子》(1986)
《天生我材必有用》之一,陳強陳佩斯父子喜劇第一部,充滿80年代的自由與浪漫,沒有如今網路時代的浮躁與粗俗,質朴的中國式笑點特別接地氣。
27.《京都球俠》(1987)
老版少林足球
28.《大驚小怪》(1989)
阿滿系列電影,明顯模仿和抄襲了日本的寅次郎,主角都是胸無大志、無所追求、隨遇而安,情節都是不斷遇到女生卻又戀愛不成。 阿滿,更加講道德,完全按黨宣傳的標准要求別人,經常簡單直接地批評教育他人。搞笑,主要是二招:一是誤會,為了溝通誤會主角呆傻遲鈍,二是驚嚇,從而人物都一驚一乍。
雖然某些橋段有表演形式化,但諷刺到位主題鮮明,質朴中滿是真誠
29.《頑主》(1989)
王朔代表作,北京電影的驕傲。五味雜陳融為一爐。感謝米家山
30.《三毛從軍記》(1992)
中國黑色幽默的頂峰。也只能走到這里戛然而止了。
31.《站直啰,別趴下》(1993)
三部曲看完,感慨下:牛振華是個好演員,黃建新也曾是個好導演
整部電影中的演員沒有一個敗筆,就連配角們都很出彩,三位男主更是影帝級。還是要誇一下那時的黃建新,劇本扎實,把控嚴謹,展現出一個時代的縮影,真實又沒有距離。好些地方構思太巧妙了,簡直春秋筆法,看似無關痛癢的台詞,其實很有態度。
32.《背靠背,臉對臉》(1994)
20年前的事業單位百態至今未改絲毫啊!各種玲瓏剔透的人情世故,各種官場丑態盡在文化館中釋放;鞠躬盡瘁用盡心思,不過為一個正科級頭破血流,抵不過背景雄厚的空降兵或上層路線,醍醐灌頂之後的老莊哲學留下開放結尾;配角們大有深意;劇本贊,演員好,剪輯棒,好看極了!
33.《孝子賢孫伺候著》(1993)
趙老奶奶演媽,陳佩斯演兒子,第一代司馬懿演老舅,第二代司馬懿演姑爺,胡漢三演扎紙人的,容嚒嚒演跳大神的,你說值得看不。
34.《股瘋》(1994)
股瘋這片子簡直是一代神片。論股市,其劇情即使到今天仍然在一次次地重復地上演。論上海歷史,它用電影鏡頭記錄下了90年代那個還未被全球化和城鄉一體化吞噬的市井上海及其生活細節。而最牛逼的是,影片最後王小毛站在南浦大橋上指著浦東濱江地塊預言了中國房地產的今天。
35.《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1995)
36.《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1995)
無論是看第三十遍,還是第三十一遍,我都會對著那個寂寥的背影流淚。那落寞的大聖身上烙印著我青春時所有夢想,我們曾以為自己會成為蓋世英雄,以為自己是這個世界的唯一,以為愛情專為自己存在,可是漸漸發現自己和別人沒有什麼不同,當你踏上社會時,總會有人看著你的背影說:看,他好像條狗啊!
37.《巧奔妙逃》(1995)
山清水秀找八路,半斤棉彈出了八兩八,拍十二個人的肩膀。喜劇。這就是《舉起手來》的老祖宗!
38.《埋伏》(1997)
挺荒誕的故事,葉民主的堅韌與重友情讓故事變得合理,好在結局不那麼讓人失望。人是群居動物,都怕寂寞,葉民主堅持下去靠著「陌生人」的那些電話,就連罪犯「智者」都需要電影來安慰,這些可能是堅持下去最後的動力了吧。人生也這么荒誕。江珊好美,陳好相比兩年後的那山那人那狗里的樣子,還沒長開。
39.《甲方乙方》(1997)
這是馮小剛與葛優合作的第一部賀歲影片,是一部「大荒誕、小真實」的喜劇佳作,本片用詼諧幽默的語言,通過一連串的誤會、笑話和引人入勝的情節,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講述了一個個令人捧腹和溫暖感人的故事。馮小剛把他那種馮氏幽默與京味的小聰明發揮的淋漓盡致。
40.《沒事偷著樂》(1998)
笑到最後笑不出來的電影。我認為是馮鞏的巔峰之作,也有不少的感動。還有李明啟老師的表現,一向不會令人失望。
41.《少林足球》(2001)
將搞笑進行到底。
42.《大腕》(2001)
瘋人院里「不求最好但求最貴」的長鏡頭演講簡直就是神來之筆,能讓國產喜劇電影回味個好幾年了!
43.《舉起手來》(2003)
經典喜劇,各種梗到現在都還能用,看的時候還挺心疼潘長江飾演的那個,一心只想回家的日本兵的
44.《手機》(2003)
這片把男人那點兒秘密都說出來了,戲謔之餘,確實有可挖掘的東西,馮小剛最有內容的一部片子
45.《天下無賊》(2004)
馮小剛電影的最愛!劉若英的一嗔一笑都很有味道,劉德華也演出了一個好的賊的矛盾心理。既有緊張刺激的鬥智斗勇,也有輕松搞笑的幽默台詞,而范偉打劫那一段更是神來之筆~
46.《功夫》(2004)
星爺很經典的一部作品。這部電影塑造了很多出彩的角色,啞女,包租婆,斧頭幫……如來神掌
47.《瘋狂的石頭》(2006)
別說,這片還真能經得住考驗,也不是簡單一句模仿蓋里奇或多線敘事就能概括的。特別裡面幾組的人物都不僅僅是作為結構故事製造笑點等功能性的存在,而是幾乎每位出場人物塑造的有頭有尾性格鮮明緊扣主線笑果突出,還貼近生活反映現實,這就很難得了,在這方面石頭其實做的比煙槍還要好點。
48.《瘋狂的賽車》(2009)
當時真的是笑抽了,骨灰當白粉那段實在太搞笑了。國產經典的黑色幽默
49.《讓子彈飛》(2010)
姜文的個人英雄式表達,但拍得流暢熱鬧,復雜的劇情細節之下,是他堅持的自我,但與鬼子來了相比,他更懂得如何掩藏自己挑戰的野心,這些野心都掩藏在了一流的喜劇功夫上。
50.《人在囧途》(2010)
中國電影市場缺的不是大片 缺的就是這種有誠意的中小成本的電影
51.《鋼的琴》(2010)
看了《鋼的琴》,覺得中國電影還是有希望的;但是這樣的片子要是進不了院線,那中國電影是真的沒希望了。
52..《北京遇上西雅圖》(2013)
不抖機靈,不耍貧嘴,讓人物說人話辦人事,認真做故事,認真做結構,認真做橋段。體現了中國浪漫喜劇類型片的覺醒和進步
53.《一把勺子》(2014)
作為陳建斌導演的處女作品,應該算的上相當成功。荒誕的小品劇情折射的是當下的倫理人性,稱得上一句精緻。
54.《我不是王毛》(2014)
一部先笑後淚的佳作
55.《西遊記之大聖歸來》(2015)
國產動畫電影良心之作,搞笑而且感動,特效也不錯
56.《夏洛特煩惱》(2015)
語言梗比較多挺搞笑,不說別的看完心情挺好
57.《驢得水》(2016)
讓人看了會難過的喜劇…
58.《我不是葯神》(2018)
小時候路過一家葯店,門口的對聯寫著「只願世間無疾病,何愁架上葯染塵」
59.《喜羊羊與灰太狼》(2010)
要娶就娶美羊羊,要嫁就嫁灰太狼!
60.《熊出沒》(2015)
好像許多大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