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指南 > 如何看待電影票房劇增

如何看待電影票房劇增

發布時間:2025-09-10 11:45:31

Ⅰ 為什麼大多國產電影一直無法登上世界舞台

Ⅱ 論香港電影特點

1、趕時間:領銜主演的明星同唱身兼幾個片約,檔期有限,所以劇組人員就不眠不休的奮戰趕拍。

2、飛紙仔:導演開拍前只有故事大綱,開機後只能等編劇把當天要拍的劇本傳過來,當年程小東拍攝《倩女幽魂》、劉偉強拍《古惑仔》都要等徐克和文雋的「飛紙仔」。

《倩女幽魂》三部曲
3、第二組制度:由於香港武術指導的經驗豐富、十分專業,王晶這樣的導演經常只專注拍文戲,槍戰武打追逐撞車的場面交由動作指導全權負責,這樣,一部普通的商業片同唱之用十幾天就能完成。如果是大製作,則會在武術指導這個組下面繼續啟用「子組」(第一組武指、第二甚至第三組武指)。說到香港電影的這種工業特徵的形成,要追溯到上個世紀70年代末期,那時香港「新浪潮」風起雲涌,不少新銳製片公司紛紛冒起,打破了邵氏、嘉禾的壟斷地位,而邵氏經營多年的「東方好萊塢」片廠制度及風格亦由此逐漸沒落。至20世紀80年代中期,香港電影呈現「三魁報春、百花齊放」的興旺局面,從籌劃到攝制再到公映收成本,電影工業流程更呈現出香港獨有的迅速、機動、靈活、即興的特徵。這一特徵既為香港電影走向極盛奠定基礎,又為香港電影的迅速衰落埋下伏筆。若檢討香港電影衰落根源,創作過於即興投機當是禍因之一。昔日港片興盛時,是檔期等片的盛況:香港影人多是同時身兼數組戲,只管悶頭拍就是,完全不必擔心賠本。即興、靈活、迅速、投機的拍攝優勢亦成為了香港電影產量劇增、質量驟降的重要禍因。而如今不少影片即時早已排好也不能上映,需要耐心等待檔期、小心拍期,稍有不慎就可能有賠無賺。明星趕檔期、編劇飛紙仔的情況只出現在少數有票房號召力的明星影人身上,而香港電影的產量也逐年縮小,由當年的年產兩三百部,跌到2006年的年產三四時部。

具體案例:《英雄本色》及《英雄好漢》、《江湖情》。1986年《英雄本色》創了票房紀錄,於是1987年徐克開始拍攝續集,徐克讓吳宇森帶領周潤發、石天去美國拍攝,自己則指導狄龍、張國榮演出香港的部分,並且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吳宇森在美國導的那一部分《英雄本色續集》根本沒有劇本,只有故事大綱,然而影片上映時卻仍然斬獲了2200萬票房。《英雄本色》及續集的票房大旺,惹動了向氏兄弟找麥氏兄弟跟風拍攝黑幫英雄片。

閱讀全文

與如何看待電影票房劇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7o60手機電影mp4下載 瀏覽:99
八號病房電影完整版 瀏覽:41
電影黑什麼貓 瀏覽:890
最後一個人類電影觀看完整版 瀏覽:166
最近有什麼好看的微電影 瀏覽:478
怎麼看阿凡達電影院 瀏覽:598
用什麼可以看電影而且是免費的電腦 瀏覽:888
好看的3d電影有哪些 瀏覽:774
日漫電影你的名字主題曲 瀏覽:743
不綠色的游戲是什麼電影 瀏覽:40
日本3d動畫電影游戲世界 瀏覽:450
芳華主題曲電影插曲 瀏覽:451
微電影廣告與影視廣告的聯系 瀏覽:65
淘票票上怎麼買電影票便宜 瀏覽:12
什麼軟體邊看電影邊打電話 瀏覽:683
我是如何看電影 瀏覽:9
美國電影世界先生 瀏覽:482
微信能看很多電影的公眾號 瀏覽:751
黑暗世界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891
電腦在瀏覽器上看不了電影怎麼辦 瀏覽: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