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指南 > 如何用心理學分析電影情節

如何用心理學分析電影情節

發布時間:2025-09-13 10:21:14

『壹』 用心理學的分析電影《黑天鵝》

《黑天鵝》觀感:成長的蛻變

自幼便深受母親藝術熏陶的妮娜,在出落成美貌動人的大姑娘時,也已然成為紐約一個著名的芭蕾舞團的當家演員之一。而母親的固執與特立獨行似乎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年輕女兒的成長。眼下,年輕上勁的妮娜正迎來自己事業上的第一個機會,就是參演並競爭著名的芭蕾舞劇《天鵝湖》中的女一號。導演托馬斯也早已看出妮娜的潛質,並對她進行了適時的提點。然而,托馬斯所要求的這個女一號不但要求擁有舞劇中白天鵝的高尚、純潔與善良,還要兼具黑天鵝的邪惡、狡詐、激情與淫盪。在競爭中,妮娜不出意外地展現出了她天賦異稟的白天鵝的美貌與品質,而她有力的競爭對手莉莉也在對黑天鵝的演繹中精彩迭出,雙雙贏得了導演與同行的贊嘆。結果是,妮娜與莉莉的競爭不可避免,甚至從藝術表現的層次一步步上升到了精神扭曲攻擊與糾纏的局面。鉤心斗角、自殘甚至同性戀接連上演。妮娜也步步踏上了自我毀滅的道路。

巨大的精神壓力和激烈的競爭,妮娜出現了幻覺,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在幻覺中殺死了競爭對手,其實傷害的是自己,為了完美像白天鵝一樣葬送了自己的生命。

撇開藝術欣賞,從心理分析的角度去看,影片中無處不存在精神分析的味道:

女主角妮娜有一個強權、控制慾望極強、期望值極高的母親。丈夫的缺失、事業的失利,母親把女兒視為精神支柱,視為實現自己願望的工具。「為了生下你,我犧牲了自己的事業」 像一句咒語 ,禁錮著妮娜,只能做一個「貼心的女兒」,任憑媽媽控制著,包括從被迫小彈鋼琴、吃多少蛋糕、穿衣服、脫衣服、剪指甲,用愛控制著女兒,干涉著女兒的隱私。從小被迫去學芭蕾舞(劇中母親說:「如果不是我跟著你學芭蕾,你早就放棄了」),長大後成為紐約一個著名的芭蕾舞團的當家演員之一。母親的願望、價值觀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妮娜,並且內化成自己追求的目標。妮娜和母親的關系便是母親用壓力和期許來引導或者是糾正妮娜的前行方向,不能走岔路,不能反抗,不能有自己的看法和情緒,否則,便會如同在妮娜得到領舞的資格後她讓妮娜吃蛋糕一樣堅持執拗。粉紅色的睡衣、外套、床單、滿屋子的毛絨玩具都喻示著妮娜這個28歲的小女孩。

隨著內在的潛意識里自我意識的覺醒以及外在環境的影響:導演,假想敵lily的啟發,妮娜對控制、束縛的代表媽媽發出怒吼:滾 ,並告訴她:「你的乖女兒死了」。 當母親發覺「黑天鵝」這個角色吞噬了女兒,為時已晚,母親的價值觀人生觀已深深的植入女兒內心,對成功的嚮往、好勝心、追求完美比自己更勝一籌。成長的過程不只有快樂,更多的是痛苦、迷茫、恐懼,就像蛇的蛻變,自己找一塊礪石硬生生的剝掉一層皮,很痛;還有有很多的慾望、誘惑,該何去何從,該怎樣去尋找自我——嗑葯,去酒吧放縱,交同性戀朋友,很迷茫;恐懼自己內心一些不被媽媽認可和被自己壓抑的慾望。所有這些方面都形成妮娜內心的沖突。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影片中的人物都可看作是妮娜的不同人格類型:1)母親,象徵著被內化了的超道德感、權威;2)導演,又是權威、又是內心的智慧老人,引導著妮娜的成長,「戰勝自己才能鳳凰涅槃,化繭成蝶。」「自己才是自己表演的羈絆」;3)假想敵lily,是妮娜壓抑了的本能願望:性、自由。

為了將妮娜內心的成長視覺化,電影里用了大量的隱喻性鏡頭:

1. 母親作畫——是在畫自己希望成為的女兒,在現實生活中,母親也是在按照自己的願望雕刻自己的女兒。

2.一次次被自己抓破的脊背,指頭流血——成長的覺醒,隱喻著妮娜決心破殼而出的自我,需要付出代價;

3.一次次被媽媽剪掉指甲——隱喻著媽媽再次失去的恐懼心理(失去了丈夫和事業),阻撓妮娜自我的發展成長;

4.粉紅色的睡衣、外套、床單、滿屋子的毛絨玩具都喻示著28歲的妮娜被媽媽當小女孩一樣教養;

5.撕掉手指的皮膚——妮娜嘗試著去蛻變,但是很痛,就淺嘗輒止了,但是自主、自由的慾望不時的沖撞著自己(抓破脊背,破繭而出);

6.黑天鵝的翅膀——象徵著超越,從壓抑情形中解放出來。

7.手指流血——意味著內心的沖突,對母親背叛的罪惡感。

8.和莉莉的同性愛——人格的整合願望:單純、可愛 、脆弱 、順從 無主見的「白天鵝」與反抗、自主、桀驁不羈 、敢愛敢恨的「黑天鵝」的整合。黑白天鵝的互換與成長正貼合妮娜由壓抑控制中的人格,向開放自由的個性的轉變。它代表的是慾望、掙扎、不懦弱,和不掩飾、不壓抑一切渴求。

9.妮娜的自殺死亡——喻示著有著追求完美人格特質的最終結果,是要付出代價的。

這部影片的劇情中有心理學的背景,特別是一些潛意識的東西,是比其他類型的電影更高一個境界、更受人們歡迎的緣故吧,雖然故事讓人們心情很沉重,但是留給人們無盡的思考,特別是對那些做了父母親的人們。

感覺導演達倫•阿羅諾夫斯基,不只是一個導演,還是一個精神分析大師,否則不會拍出這么專業的心理電影。很欣賞他!

心理驚悚片《黑天鵝》:潛藏在心中的黑天鵝

影片《2012》等一系列災難片在講述人類或地球滅亡的背後,反應的是人類對於死亡的恐懼;而心理驚悚片《黑天鵝》講述了一位舞蹈演員為追求一個角色,不堪承受過重壓力,精神崩潰乃至死亡的故事,其背後反應的則是人類對於虛無的恐懼。

2010年,導演阿倫諾夫斯基的新作《黑天鵝》,作為第67屆威尼斯影節的首映影片,並入圍該屆電影節金獅獎。這是一部關於芭蕾舞歌劇《天鵝湖》的心理驚悚片,影片展現了女主人公妮娜出演歌劇中白天鵝與黑天鵝兩個角色,前前後後其內心出現的種種恐怖幻象。

原來,在歌劇《天鵝湖》中有兩個重要的角色——白天鵝和和黑天鵝。白天鵝善良、美麗;黑天鵝卻邪惡,極具誘惑力。白天鵝本是一位美麗的公主,因中了魔王的咒語,被變成了一隻天鵝,只有在午夜之後她才能恢復人形。有一天,白天鵝在湖邊偶遇打獵的王子,她向王子傾訴了自己的身世,王子深深的憐惜轉變為愛情,他決定要救出天鵝公主。白天鵝告訴他,只有一個真心愛她願意為她死的人,才能解除咒語。於是,王子准備舉辦晚宴,請白天鵝赴宴,並真誠地向她求婚。但是,魔王讓自己的女兒扮演成了天鵝公主的樣子,只不過穿了黑色的衣服,去參加宴會,誘惑王子。王子以為這只黑天鵝就是天鵝公主,於是跟她雙雙起舞,並宣布訂婚。白天鵝在窗外一聲絕望的悲鳴,振翅飛去……影片《黑天鵝》講述的不是《天鵝湖》中的神話故事,而是關於芭蕾舞演員妮娜的故事。妮娜是紐約劇團中一名出色的芭蕾舞演員,她自幼練習芭蕾舞,技藝出眾,並且乖巧、漂亮,很討人喜歡。這很大程度上應該得益於她嚴厲而冷酷的母親,在母親的管教下,妮娜從小就是個特別聽話、刻苦的乖女兒。但是也正因此,妮娜的身上少了一種奔放的激情,青春及性的活力在她身上得不到體現。妮娜更多是以小心翼翼地跳好每一步來追求完美,自我壓抑而缺少情感的釋放。因此,在劇團要重拍歌劇《天鵝湖》時,妮娜是擔任白天鵝角色的不二人選;但是黑天鵝的角色,其帶有邪惡、誘惑的特徵,妮娜一時無法完成角色的轉換。

而歌劇總監托馬斯要求新演員能夠同時飾演黑白天鵝兩個角色。眾所周知,在《天鵝湖》中,黑白天鵝是極其重要的角色,出演該角色的演員不但會事業會更上一個台階,而且還可能會一舉成名。妮娜心中極度渴望飾演這兩個角色。於是,妮娜一個人找到歌劇總監托馬斯,向她表明自己希望爭取到這個機會。托馬斯最終答應了讓她來演這兩個角色,但要求妮娜要學會釋放情感、展現誘惑,並在這方面一直誘導她。而劇團中還有位舞蹈演員莉莉,天性大膽活潑,充滿活力,她所表演的黑天鵝不但獲得眾人的贊賞,也得到了托馬斯的認可。雖然,莉莉是作為黑天鵝的替補人選,但這也給妮娜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

妮娜一方面刻苦練習,一方面卻始終心存恐懼,怕有人與她爭奪這個角色。整天拚命的練習,精神的高度緊張,使妮娜感到身心俱疲。一開始她練習黑天鵝的舞段時,就不小心扭傷了腳;後來因長期的練習,她的腳趾也因鞋子綁得過緊,腳趾都都快粘到一起了。更恐怖的是,妮娜的背部不斷地出現傷痕,應該是壓力過大時自己用手抓撓的;她還在洗手或洗澡時,看到自己的指甲里不停地滲出鮮血——當然這是妮娜出現的幻覺。後來妮娜不斷出現幻覺,有一天晚上莉莉拉她出去玩,回來後妮娜感覺自己愉快地和莉莉在一起偷換——但是莉莉那晚並沒有跟她回家;還有一次她獨自練習的時候,聽到響動,跑過去卻看到了總監托馬斯正在和莉莉做愛——其實也沒有這回事。這個時候,妮娜身上已經出現了黑白天鵝並存的雙重人格。

在最後的演出中,妮娜一開始不小心動作失誤,使得托馬斯大為光火。後來妮娜來到化妝間,又發現莉莉在化妝間里,並諷刺地說不如把黑天鵝的角色讓給她,於是兩人激烈地爭吵起來,妮娜失手用玻璃碎片刺死了莉莉——當然,這個莉莉也是妮娜自己。妮娜把莉莉的「屍體」拖進了洗手間,當她再次進入化妝間,鮮血從門縫下流出來,妮娜用毛巾堵住了門縫。就在這時,莉莉卻敲門前來向妮娜祝賀,稱贊她演得很好。妮娜驚訝得一句話也說不出,當她再去檢查毛巾時,下面根本沒有鮮血,洗手間里也根本沒有屍體。這時她發現她刺的是自己,玻璃還留在自己的腹中。妮娜悲傷地留下了眼淚……

就在妮娜悲傷地流淚的同時,我的心頭也在不停震顫——一個人就這樣殺死了自己,而她不過是追求飾演一個角色而已,值得嗎?再細細思考,妮娜的這種舉動,反應的恐怕是人類對於虛無的恐懼——死亡有什麼可怕——正如北歐神話關於奧丁的傳說寫道:「富人會死,親人會死,而且你也會死,但我知道一樣東西不會死,那就是每個人對死去的人的評價。」不朽的名聲成了每個人追求的目標。在現實生活中為追求成名而「殺死自己」的不在少數,影片不過是以誇張的藝術手法展現了這一現象而已。看看,我們人多少人一天在電腦前坐十幾個小時,辛勤工作;又有多少人在深夜喝咖啡提神、抽煙刺激神經,加班加點。現代社會慢性疲勞和過勞死的人數正在不斷增加,他們不過是無法抵抗生命中的那點虛無。

生命固然需要工作和努力,不然生活會空洞,沒有意義。但是,生命的本質卻不是工作,更不是通過工作獲取成功或者成名。生命是一種自然的歷程,是活完自己的命,其他的都是輔助。我們可以追求成功,也可以有目標,也可以挑戰自己,但是要記住,這些都是為了使生命更有意義,而不是抹殺生命,獲取聲名。正如《莊子·養生主》中所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理解莊子的這一段話千萬不能截取前兩句,莊子的真正觀點是,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危險啊!知道了還這樣,真是危險極了!

看來,莊子的對生命的了解還是最透徹的。莊子認為,生命是人生的大事,對此人們要有理性的思考。在思考生命的問題時,人類要把思維的方向轉向自身,不要將生命的過程當成是社會目標的附屬物,不要汲汲去追求世俗的東西,要保守生命本身的需求。莊子那段話的後半部分是,「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這就是莊子的生存哲學,所謂「保身」是指社會生活中讓自己不受社會非理性的傷害;「全生」是指以生命本身為生命活動的目標,人生存就應該要維護一個完整的生命;「養親」是指對自己身體健康的關注和照顧;「盡年」是指「全壽而歸」。這才是對生命本質的理解——並不是所有的白天鵝都要能飾演黑天鵝才行,做好自己的白天鵝也很好!

一旦我們理解了生命是自然的,我們便不會再那麼恐懼虛無。因為人生本來就是虛無的。話說莊子妻死,他鼓盆而歌,就是領悟了這個道理。莊子說:「然察其始而本無生;非徒無生也,而本無形;非徒無形也,而本無氣。雜乎芒芴之間,變而有氣,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今又變而之死。是相與為春秋冬夏四時行也。……」莊子的妻子死時,一開始他也傷心至極,但後來想想,人本來是沒有生命的,不僅沒有生命,連形體、最原始的氣也沒有,一切都是從混沌中開始,最後才有了生命。人的生死,就跟春夏秋冬的更替一樣。因此,人死了並沒有什麼好悲傷的,虛無也沒什麼好恐懼的。因為我們都是從虛無里來,並且最好都要到虛無里去。

希望妮娜的死是走進了虛無,也是走出了虛無;希望人類都能夠進出虛無而毫無畏懼。

『貳』 電影《驚天破》心理學分析

《驚天破》是導演吳品儒拍的一部警匪題材電影,在作者看來,這部電影無論從情節還是場面都還不錯。特別是該片對於人性的探討,具有一定的深度。

《驚天破》的情節是講一個叫「將軍」的嫌犯,出於內心的英雄主義情結,大肆殺害他認為該死的人。而在一次抓捕行動中,警察馬進與「將軍」同時開槍,「將軍」頭部中槍,馬進心臟被射穿。馬進移植了「將軍」的心臟……

車家偉是一名犯罪心理學教授,因為肝癌晚期,也做了肝臟移植手術,而他所移植的肝臟,也正是「將軍」的肝臟。

車家偉在他的課堂上說: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進行器官移植的病人,在口味方面會變得跟器官提供者一樣。他的學生問:教授,您教的是犯罪心理學,幹嘛要不停地講器官移植呢?車教授回答:如果一個人移植了連環殺人兇手的器官,會不會也會想殺人呢?

確實,車家偉在移植了「將軍」的肝臟後,也把「將軍」想殺人的心理「移植」了過來,變成了一個殺人兇手。

後面的情節,則是車家偉和馬進之間的鬥智斗勇,最後車家偉終被繩之以法。

這部電影的情節,有意思的就在於:馬進和車家偉同時移植了「將軍」的器官,車家偉繼承了「將軍」的變態心理特質。而馬進,心中的正義卻絲毫沒受到影響。用他自己的話說:「我跟你(車家偉)不一樣」。

《驚天破》中,馬進和車家偉都因移植「將軍」的器官而受到影響。馬進以前是不吃辣的,術後卻開始吃辣。他和女朋友莫秀吃火鍋的時候,很自然的把菜往辣鍋里涮。莫秀問他:「你吃辣的嗎」?馬進說:「我吃辣,我一直都吃辣……我好像不吃辣的」。

車家偉,前面已經交代,他是一位犯罪心理學教授。有一個賢惠的妻子,一個可愛的女兒。可謂是人生贏家。在接受器官移植後,卻有了暴力傾向。電影中,車家偉是在夢游的時候試圖掐死自己的妻子。

器官移植影響人的心理變化,是有心理學的依據的,只是電影中的情節將這個依據進行了放大。心理和肉體決定了一個人不同於其他人的特質,心理學中,有關心理對身體的影響的研究有很多,從精神分析到認知神經,已經積累了大量的研究證據。近些年來,心理學中出現了一個全新的研究領域:「具身認知」。該理論認為生理(身體)體驗與心理覺知有著強烈的聯系,前者能激活心理感覺。當然,反之亦然。

作者認為,《驚天破》中,器官移植改變了二人的心理狀態,導演和編劇不僅僅是想說明「具身認知」的理論。而是想講包括身體在內的一切外在的原因,都能改變或者影響一個人的心理狀態,包括價值觀。而這種改變和影響是潛意識層面上的,自己很難覺察和認識到。當莫秀提醒馬進「你吃辣的嗎」?馬進的第一反應是「我吃辣,我一直都吃辣」。車家偉也是在睡夢中有了掐死自己妻子的行為。

而接下來的情節,馬進意識到「我好像不吃辣的」,然後將菜往不辣的清鍋里涮。莫秀說:「變就變了,不用勉強自己的,好好享用」。馬進說:「我變了你不擔心嗎」?莫秀說:「人總是會變得嘛」。馬進開始繼續享用辣鍋里的涮菜。車家偉在試圖掐死妻子後,妻子和女兒表現出來的,卻是離開了家,離開了這個變得陌生的男人。

面對影響和改變,我們首先需要的是覺察。這一點,馬進和車家偉都做到了。其次,是需要接納。馬進繼續享用辣,女朋友也認為「人總是會變得嘛、好好享用」。這便是自己和他人的接納。車家偉的妻子與女兒的離開,則是拒絕接納。電影中還有一個情節,車家偉在移植肝臟後,因為排異反應移植要吃葯。這也是自己不接納的象徵。

電影中,關於接納,馬進和車家偉還有一段對話。大意是:車家偉對馬進說接受了器官移植,如果生理上不接納,會產生排異反應,而更重要的是心理上要接納。而馬進,對車家偉的這段說辭並不置可否。

很顯然,車家偉認為接納,就是要全盤接受這種影響。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楊鳳池說:「容納(接納)是把不可忍受的變成可以忍受的。」可以見得,車家偉對接納的定義完全是錯誤的。他意識到自己移植了「將軍」的肝臟而產生了暴力傾向後,去找了主刀醫生,質問他把何人的肝臟移植到了他身上。醫生如實回答,車家偉不可忍受,將醫生殺害。從此,他更加堅定了肝臟的主人——「將軍」的信念:這個世界上很多人是該死的,而法律無法主持正義,那麼只能親手將他們處決。從而,車家偉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

馬進受傷期間,在醫院和一位病人下棋。車家偉見了,對那位病人說:「你是在跟人下棋,不是跟棋盤下棋,你只盯著棋盤而不敢看對方的眼睛,怎麼下得贏呢」?後來,馬進在跟車家偉的一次棋局中,車家偉對馬進說了同樣的話。馬進回答:「輸贏又如何?你贏了,還不是得推倒重來」?這個情節,似乎是觸及到了人生的意義層面。對啊,人生的意義不在於輸贏,而在於自己的內心。盯著棋盤,就是盯著自己的內心。傾聽內心的聲音,或者,是在盯著當下所走的路,只要「棋隨心動」,又何必在乎輸贏?盯著對方,是將外在當做自己的對手,贏了又有什麼意義?

電影的結尾,車家偉在一個富商的慶祝宴會上布置了炸彈,馬進找到車家偉,二人在一間房子里進行談判,這個房間能將炸彈所在的樓盡收眼底。車家偉想親眼目睹炸彈爆炸時,這個在他看來無比壯觀的景象。而警方想盡辦法要破這個局。馬進的辦法是,讓警察中的電腦高手將時間調快幾秒鍾(具體時間記不清了),然後用技術手段將二人所在的房間的窗戶上進行投影,模擬炸彈爆炸的情景。車家偉看見自己的計劃完美實施,得意忘形說出拆解炸彈的密碼。警方搶在最後設定的時間拆解了炸彈。投影消失,出現在車家偉和馬進眼前的,是富商慶祝宴會的煙花綻放。

投影中,炸彈爆炸的火光和慶祝晚宴煙花的火光,前者屬於車家偉,後者屬於馬進。一個是虛幻的,一個是真實的……

『叄』 電影《心靈捕手》的心理學分析 復制黏貼時請注意從心理學的方面來評述~

主角第一次和心理學家(第6個)見面時,卻是後者的心靈率先被觸動了。一個經常打架的天才,意味著其不按常理出牌。整部電影中的主要人物,他們都有博學的特點,粗製濫造的觀點無法打動他們,就像哈佛酒吧里那場一邊倒的交鋒一樣,註定一般電影中的常識背景與本影片不在一個層次和范圍。
心理學家的強大就在於當自身的情緒傷痕被觸動時,能回以同樣強大的反擊……河邊的對話,心理學家一針見血地指明主角的弱點——缺乏情感體驗的深度。對於沒有文化的人,你可以靠財富去征服他們;對於有文化的人,你可以靠名望去誘惑他們;但對於恃才傲物的傢伙們,不會捲入常人小小的虛榮所依附的邏輯。一旦情感產生認同,人就像撲火的蛾子,心理學家則繼續鎮靜地控制著主動。他首先把對話控制在一個較為嚴肅的背景中(針對主角所評論的那幅畫),指明主角只是個傷心、狂妄的小屁孩,然後繼續講那些笑裡藏刀的小故事。主角的生活邏輯有問題,重要的不是天賦(威爾和他的朋友大部分時間所談論的都是一些滑稽的小玩意),而是「大部分的他」並未被無論是自己還是別人所發現,當其他人按照常識在跟威爾談條件時,心理學家就只是讓威爾「看到他」(告訴他他所看到的只是膚淺的文字面)而已。
第4次會面之前,威爾的現實已經發生了呃許多變故,他繼續貶低他人的情感(還有與其自尊不配的待遇,因為他本身有低自尊的問題),只是因為他本來擁有的內在是如此之少,他已經輸不起了(接受意味著付出和責任)。心理學家指出威爾的問題在於不敢一搏人生,他不是選擇低賤而是因為恐懼的驅使而不斷做出自我破壞的行為。
第5次會面之前,威爾的好友一番真話震撼了威爾。教授和心理學家正在為往日積習爭吵,自大、嫉妒和失意,都是人之常情。這次會面,心理學家終於抓住威爾的脆弱,引導他原諒了自己的懦弱。一開始他們談到兩人都有的受虐經歷,最後威爾說到分手的事,心理學家立即洞察到威爾沉默之中的傷感,知道這就是其一直等待的時機。一句句「這不是你的錯」不斷地撞擊威爾最後的心理防線,寒冰終於從內部融化。
影片的最有意思的是,威爾的固步自封正是他周圍人的苦惱,但當他走向自由之路,也讓他人感到了幸福。我們的生活不只是我們自己的,也關繫到周圍人的夢想。

『肆』 請用心理學知識分析電影《迷失三角洲》,

導演談到此片是「that kind of wearied psychological story」(導演還提到他是Memento的超級粉絲,可見此片強調心理分析),當問到他最初的概念是來自何處時,導演說想拍一部關於:「what would it be like if you go to work and find yourself...already dead」的電影(如果有一天你照常去工作卻發現你其實早就死了),後來在他構築劇本時又加入了越來越多的元素,讓整個故事變得非常復雜一環套一環,但是整體基調是不變的。
所以這個故事的全貌大致如下:
周六早上,Jess帶著兒子去赴Greg八點半的約一起出海(冰箱上的紙條寫著 :Greg,the trangle harbor 8:30,是她提醒自己用的),但是因為兒子弄灑了顏料耽誤了時間,所以Jess為了不遲到開了快車,導致車禍,母子二人當場死去,死亡時間是8:17分,也就是Jess手錶和船上的掛鍾永遠停止的時間。Jess的靈魂在彌留之際記得有一個約還沒有赴,所以請求死神帶她去港口見Greg一面以了牽掛,她承諾死神一定會回來赴死,但是卻違背了承諾一去不回,於是有了後面的降罪。
船上和計程車上的兩段對話是理解此片主題的關鍵:
當船上一行人經過走廊,看到船名Aeolus時,提到Aeolus的兒子Sisyphus被神罰,要無休止的推石頭上山,再眼睜睜看著石頭滾落山腳。Victor好奇Sisyphus究竟犯了什麼大罪要受此折磨,Sally回答:」He cheated death. No, he made a PROMISE to death that he didn't keep「(他欺騙了死神。不,應該說是他向死神做出了承諾,卻沒有遵守諾言)
再看片尾Jess搭乘計程車來到港口,司機(即死神)說:」I'll leave the meter running...you will come back won't you? 「(我會把里程錶一直開著,你會回來的對么?潛台詞:你只可以去碼頭看一眼,看完就要回來繼續搭乘靈車去冥界,因為你死亡的命運已是不可更改的事實)Jess回答:」Yes,I...I PROMISE.「 這個PROMISE是關鍵,即Jess對死神的承諾,和船上Sally的那段解說驚人的吻合。
所以這個故事的主題是一個不願承認自己死去的靈魂做的徒勞掙扎,她想違背自然法則恢復失去的生命,恢復失去的愛,彌補自己曾經帶給兒子的傷害。而這一切都註定她將陷入自己的心造出的煉獄,無止境的循環下去。

關於細節
1)船上的時間是靜止的,第一次在餐廳看錶是8點17,後來在有唱機的房間Jess身後的掛鍾還是8點17,當然Jess的手錶也一直停止在8點17(可見車禍那天早上母子即將遲到)。而其他人的11點30的時間是正常出海後推進的時間。暗示著Jess是靜止的船也是靜止的(死去的),而其他人是流動的(過客,可累積痕跡於船上)概念。
2)船上237號房間,和Jess家門牌號碼一樣,可見大船乃Jess心造的惡夢(我們做夢時,潛意識中把生活中的情景改頭換面重現於夢中)。而巧合的是電影《閃靈》裡面也有一個決不可以接近的237號房間,那裡是一場謀殺的起點,《閃靈》里Jack在237房間里見到一個年輕的女人和一個老婦,她們都在腐爛,那是在那房間里被殺害得同一個女人的鬼魂。這個小彩蛋不也暗示了Jess看似青春的肉體實則已經死去了嗎。當Jess獨自一個人時,她面前的水果就呈現出腐爛的樣子也是同一個道理。
3)船上的那架跳針唱片播的音樂和片尾Jess帶兒子開車時路邊的兒童樂隊奏的旋律是一模一樣的(要仔細聽才能聽出來),這也是Jess死前留在潛意識里的音樂,所以在船上又以另一方式重現了。
4)船上餐廳鼓面上的圖案和圍觀車禍的一個孩子手裡的鼓上圖案一模一樣,也是重現。
5)被槍打中頭頂的那個蒙面Jess受傷和流血的部位跟車禍中穿裙子Jess屍體頭部的致命傷部位一致,重現。
6)Jess開車撞死海鳥帶來厄運同《老水手之歌》射殺海鳥造成厄運相似,Jess家牆上也掛著信天翁的裝飾畫,並在片子里多次出現海鳥的特寫。而且信天翁是著名的食腐動物,喜食從船上扔下的廢棄物。轉~

閱讀全文

與如何用心理學分析電影情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時間百度雲盤 瀏覽:736
電影天堂賬號分享 瀏覽:384
金逸收購了哪些電影城 瀏覽:608
最近上映什麼新的電影 瀏覽:400
法國校園同性戀電影有哪些 瀏覽:680
真人觸手電筒影網站 瀏覽:260
孩子恨父母微電影 瀏覽:450
韓陌陌微電影 瀏覽:814
屆北京電影國際節主題 瀏覽:169
時雄和水子是什麼電影 瀏覽:523
陳家溝太極拳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820
趙敏演過什麼電影 瀏覽:450
最新電影免費觀看手機版 瀏覽:819
嘉善恆利國際廣場電影院 瀏覽:894
郭濤演的高興的電影免費 瀏覽:146
什麼電影都有得看的網站 瀏覽:184
中國日本韓國電影票房排行榜前十名 瀏覽:616
巨蟹島電影哪裡可以看 瀏覽:143
泰國女妖電影哪個網站能看 瀏覽:193
如何用心理學分析電影情節 瀏覽: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