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珠江電影製片廠基本情況
珠江電影製片廠,一個以攝制故事片為主,集綜合性電影製作於一體的廠牌,位於中國廣東省廣州市。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56年初的籌建階段,直至1985年正式改組為珠江電影製片公司。在初創時期,年均故事片產量僅為5部左右,但到了1979年,產量顯著增長,首次超越了建廠時的設計目標。此後,故事片產量逐年遞增,發展成為能夠製作多種類型電影的企業,包括普通銀幕、遮幅式、寬銀幕故事片、立體影片、科教片、紀錄片和美術動畫片等。
1983年,廠內增設電視製作部,開始涉足電視劇的拍攝。廠內設有多個業務部門,如生產技術部、文學部、電視部、劇團、樂團等,以及專業的後期製作團隊,如洗印、錄音、剪輯、特技、攝影等。珠江電影製片廠在擴展業務的同時,還與香港、內地相關方合作,興辦了多個影視相關企業,如白天鵝音響藝術有限公司等。
在改革轉制方面,2006年珠江電影製片公司依法轉制為國有獨資有限公司,位於廣州市新港中路,佔地面積13萬多平方米。公司設有職能和經營管理部門,擁有全資子公司、控股公司、參股公司以及合作公司,經營范圍廣泛,包括電影、電視劇、電視節目的攝制、出品、復制和發行,廣告設計與發布,影視設備租賃,影視工程服務,影視人才培養,以及影視項目的策劃與相關技術服務等。
截至2005年底,珠影公司已經製作出大量的影視作品,如故事片、短片、電視劇和各類拷貝,題材豐富,風格多樣,深受觀眾喜愛。這不僅體現了廠方的實力,也展現了其在影視行業中的重要地位。
珠江電影製片廠廠址在廣東省廣州市。1956年初開始籌建,1985年改建成珠江電影製片公司。從籌建到1978年,故事片年產量平均不到5部。1979年,攝制了7部藝術片(5部故事片、2部舞台藝術片),第一次超過了建廠時的設計標准(5部)。此後故事片產量逐年增加。多年來,珠影已發展成為一個既能成批攝制普通銀幕、遮幅式、寬銀幕故事片、立體影片、科教片、紀錄片,也能大批加工美術動畫片等各類片種彩色拷貝的綜合性電影企業。
『貳』 上海以前有幾個電影製片廠
上海以前有3個電影製片廠,分別是江南廠、海燕廠和天馬廠。
1、江南廠:江南廠成立於1957年,廠址位於上海市徐匯區斜土路2524號。主要生產故事片、科教片、美術片和新聞紀錄片等。其中,1960年生產的《小二黑結婚》是江南廠代表作之一。
2、海燕廠:海燕廠成立於1957年,廠址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世紀公園附近。主要生產故事片、科教片、美術片和新聞紀錄片等。其中,1959年生產的《翠崗紅旗》是海燕廠的代表作之一。
3、天馬廠:天馬廠成立於1957年,廠址位於上海市長寧區新華路20號。主要生產故事片、科教片、美術片和新聞紀錄片等。其中,1962年生產的《女籃五號》是天馬廠的代表作之一。
電影製片廠的作用
1、策劃和籌備:電影製片廠負責策劃和籌備電影項目,包括尋找和篩選劇本、確定導演和主要演員、制定拍攝計劃和預算等。
2、拍攝和製作:電影製片廠負責電影的拍攝和製作,包括組織拍攝團隊、租賃場地和設備、拍攝場景和鏡頭、進行後期製作等。
3、發行和放映:電影製片廠負責電影的發行和放映,包括與電影院線、流媒體平台等合作,組織影片的宣傳和推廣活動,以及安排影片的放映時間和場次等。
4、資金管理:電影製片廠負責籌集和管理電影項目的資金,包括從投資者、政府機構、發行商等各方籌集資金,以及管理和分配資金的使用。
『叄』 中國都有那些國有電影廠了
中國國有電影製片廠
●1995年前擁有故事片出品權的製片廠
▲專業類製片廠
■1995年獲得故事片出品權的省市級製片廠(目前多數從事電視劇攝制)
●內蒙古電影製片廠1958年月建廠,後改名內蒙古電影譯製片廠,專門譯制蒙古語影片。1979年恢復原名,重新拍攝故事片,廠址為呼和浩特市新建東街。
●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前身北京兒童電影製片廠成立於1981年1987年改名。專門拍攝兒童故事片,代表影片有《小刺蝟奏鳴曲》、《我的九月》等。現已並入中國電影集團。
●北京電影製片廠創建於1949年,1956年前為綜合性電影製片廠,1956年改為故事片專業廠,1999年並入中國電影集團。廠址為北京市海淀區北三環中路。
●長春電影製片廠前身東北電影製片廠,成立於1946年10月1日,1955年改名為長春電影製片廠,1999年7月長春電影集團成立,長影廠並入長影集團。廠址為長春市紅旗街。
●廣西電影製片廠1958年開始籌建,先後以廣西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廣西電影譯制廠為廠名,代表影片有《黃土地》、《流浪漢與天鵝》等。最新攝制的影片有抗戰影片《鐵血》等。廠址為南寧市友愛北路。
●福建電影製片廠1958年7月建於福州,初期以攝制紀錄片為主,1980年攝制第一部彩色故事片《小城春秋》,代表影片有《路》、《木棉袈裟》等。最新攝制的影片有《我的母親趙一曼》等。廠址為福州市柳河支路。
●珠江電影製片廠1956年初開始籌建,1985年改建成珠江電影製片公司。代表影片有《大浪淘沙》、《與魔鬼打交道的人》、《廖仲愷》、《雅馬哈魚檔》等。最新拍攝的影片有輕喜劇故事片《喜洋洋》等。廠址為廣州市新港中路。
●八一電影製片廠成立於1952年8月1日,所製作的影片多是以軍事題材為主。廠址為北京市廣安門外六里橋。
●青年電影製片廠前身北京電影學院實驗電影製片廠,建於1958年,曾拍攝《沙鷗》、《鄰居》、《青春祭》等影片。廠址為北京市海淀區新外大街。
●天山電影製片廠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電影製片廠,1956年籌建,1960年拍攝第一部故事片《兩代人》。該廠的主要工作為用不同的少數民族語言譯制影片。廠址為烏魯木齊市17號路。
●西安電影製片廠1958年成立,2000年改組為西影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以原西影廠為核心組建西部電影集團。現址位於西安市西影路。
●峨嵋電影製片廠1958年成立於成都,是西南地區最重要的電影製片基地,代表影片有《被愛情遺忘的角落》、《內當家》、《紅衣少女》等。2003年以峨嵋電影製片廠為主體成立峨嵋電影集團。現址成都市清江路。
●瀟湘電影製片廠前身是湖南電影製片廠,創建於1958年6月,1980年改用現名,代表影片有《國歌》、《候補隊員》等。最新攝制的影片有《歸去來》等。廠址為長沙市勞動東路。
●雲南民族電影製片廠建於1958年7月,原名昆明電影製片廠,1985年改用現名,以拍攝本地區題材、民族題材影片為主。廠址為昆明市西站麻園。
▲上海電影譯制廠1957年成立,前身是上海電影製片廠譯製片組。年譯制影片數量曾達到30餘部,代表影片有《寅次郎的故事》、《追捕》、《佐羅》等。現已並入上海電影集團公司。
▲中國農業電影科學製片廠1964年建廠,專門從事農業科教影片攝制。最新攝制影片有《拯救大白鱘》等。廠址位於北京市白石橋路。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始建於1953年7月,是中國新聞紀錄電影的主要生產基地。 1995年劃歸中央電視台。廠址位於北京海淀區北三環中路。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57年建廠,代表影片有《豬八戒吃西瓜》、《大鬧天宮》等。現已並入上海電影集團公司。
▲上海科學教育電影製片廠1953年建立,主要拍攝科學教育片,廠址位於上海市斜土路。
■龍江電影製片廠曾拍攝影片《少年陳真》(合拍)等。
■遼寧電影製片廠曾拍攝影片《春桃》(合拍)等。
■寧夏電影製片廠曾拍攝影片《家醜》(合拍)等。
■山東電影製片廠曾拍攝影片《孔繁森》(合拍)等。
■天津電影製片廠曾拍攝影片《闖江湖》、《鳳凰琴》(合拍)等。
■河北電影製片廠曾拍攝影片《遠山姐弟》、《鍾馗》等。
■蘭州電影製片廠曾拍攝影片《太平使命》、科教片《檉柳》等。
■山西電影製片廠曾拍攝影片《暖春》、《暖秋》等。
■南京電影製片廠曾拍攝影片《草房子》、《下輩子還做母子》等。
■湖北電影製片廠曾拍攝影片《世紀之夢》、《千秋三峽》等。
■浙江電影製片廠曾拍攝影片《女兒谷》等。
■江西電影製片廠曾拍攝影片《毛澤東與斯諾》(合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