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刺客信條》從游戲變成了電影,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
刺客信條並沒有從游戲變成電影,又不是說拍了電影就不做游戲了,游戲還會繼續。游戲拍電影成功還是失敗這個就要看電影的票房了,刺客信條電影在上映初期有很多刺客迷都搶著去看,結果令人大失所望,後來票房一天不如一天,其實游戲做電影基本上沒怎麼成功過,之前的魔獸也是這樣,當然除了生化危機啊,畢竟生化危機是游戲電影一起做的。
② 電影刺客信條講得到底是什麼事情,基本沒看懂
本回答賜給真正想要了解的人, 嚴格來說在刺客教條世界觀中從來都不會只有一位主角,必須要有一位現代後裔進入Animus與先祖進行同步來追溯潛藏在基因記憶里的歷史真相。
就是在說擁有自由意志方能成就非凡的事業,有時候追尋自己的道路才是對的
游戲里的Animus是個醫療卓或者躺椅,電影為了追求視覺效果改變了Animus的形態(+80%實拍)
影片開頭給出了一個刺客祖先入會的場景這里的用處是交代影片的古代歷史背景和入會成員的儀式(沒錯儀式感很重,其實要說清古代劇情的話是要從祖先的早期成長經歷說起的 但我知道這電影不想扯無關緊要的東西 作為刺客是游戲帶給玩家所要的)
LOGO過完後本片正式開始於1988年美國新墨西哥州,12歲的卡爾·林奇目睹了父親對母親的兇殺案 這場兇殺案可以說是影響了他的一生或者說是喚醒了他暴力的種子之後我們能看到十字架的項鏈-聖殿騎士團的標志,他們來到他家的目的當然是為了抓取實驗對象以求伊甸聖器的所在位置 所以我在這里就知道他父親為何出此下策但最後他還是讓卡爾逃脫了,逃脫的過程我們能看到他已經自帶刺客血統或者說他父母親訓練過他(之前騎單車飛躍也是暗示) 就像游戲的現代主角戴斯蒙一樣。 就是因為這樣的經歷卡爾變得極度敏感不安和易怒,他無法忍受任何不義之舉 不願意相信任何人 這也代表了他的性格暗合刺客的理念也為之後的轉變埋下伏筆。
卡爾最終殺死了一個皮條客Abstergo抓到這個機會以假死將他帶領到馬德里康復中心,他在這里通過革命性科技Animus揭開自己的基因記憶經歷了其15世紀先祖Aguilar de Nerha(片頭)在西班牙的冒險,他們不惜一切代價獲得這些伊甸聖器的下落 這是聖殿騎士團演變過來的跨國壟斷企業 就像第一作游戲中韋迪克博士所說這個世界需要的就是秩序,他們可以打著任何名號來實現這個目標所以這也解釋了電影中索菲亞所說要消除人類暴力是為了什麼! 他們是真的為了終結世界上的一切爭端又或是他們為了不惜得到下落後然後讓這些後裔死去?
有人表示對第二段記憶之前那段卡爾發瘋唱歌表示疑惑,如果有仔細聽片頭收音機里放的歌,卡爾唱的正是那首母親謀殺時放的歌曲可見母親的死對他的打擊是非常大。
第2次記憶和第3次記憶分別代表導師的犧牲和同伴的犧牲再加上其它後裔始終堅定的信念 最重要的一環母親的犧牲+家傳項鏈和同伴的犧牲重疊 林奇的覺醒順理成章 影片在這里展現了刺客教條游戲的核心思想:血脈傳承 (當Aguilar將蘋果傳到那個歷史名人的手上時,卡爾領悟到了教條的真諦)
它講述了一個現代人通過Animus發現了他是一名刺客的後裔 回溯先祖記憶的過程中了解到他的先祖所在的兄弟會和聖殿騎士團的爭斗是如何影響推動世界歷史的重大時刻,進而逐漸接受這份血脈傳承並在現代阻止對抗聖殿騎士團的故事。
很明顯第一部片長是不夠的 我個人認為拍成電視劇更適合
③ 【對比】《刺客信條》電影和游戲有哪些不同
其實,游戲迷應該是世界上最好的電影觀眾。那些經由游戲改編的電影一次次讓他們品嘗失落的味道,卻絲毫不妨礙他們為下一部繼續付出熱情。作為育碧的寶貝疙瘩,《刺客信條》受到了同樣的禮遇,自同名電影的消息公布以來,忠粉們寄予了巨大的興趣和熱望,即便電影跳票跳上了癮,他們也仍然不離不棄,翹首以盼。除卻刺客信條本身就是一塊光彩奪目的金字大招牌,育碧豪擲2億美元、全程把關參與,也是玩家們對電影充滿期待的原因。
但是,游戲粉絲滿以為可以看到一部百分百還原游戲風貌的真人版作品,可他們發現自己還是太年輕——電影許多地方與游戲大相徑庭,而這些差異自然而然成為他們對電影的吐槽點所在。
第四個不同點:影片《刺客信條》並沒有深入詮釋刺客的信條。按照我們小學時代受到的語文教育,既然名為《刺客信條》,那麼點題的功課必不可少。對於要求不高的玩家觀眾而言,電影里提到「萬物皆虛,萬事皆允」、「躬耕於黑暗,服務於光明」等經典語錄,就足以讓他們心滿意足。但也有玩家感覺不夠滿意,在游戲中,信條不是空洞的口號,它滲透進具體的事例,還能達到一種史詩般的效果,我們逐漸明白阿泰爾因何而戰、為何而死,能夠理解千千萬萬刺客前赴後繼的理由;而在電影中,「信條」是一個相對玄之又玄的模糊概念,零基礎的觀眾無法從了解信條的真義。
這大概是因為:在一部電影的長度中,將游戲龐大的世界觀講清尚且倉促,將信條進行令人印象深刻的重新演繹更費時間,不易做到。而且,比起復述信條的內涵、深掘故事的深度,優先順序別更高的任務是擴大刺客世界的疆域、延展故事的寬度。
總的來說,作為新拓展的媒體領域,《刺客信條》的電影必然要承擔起為刺客世界添磚加瓦的責任,與游戲、漫畫、小說等媒體無縫接駁;育碧甚至在參照漫威,將旗下所有作品聯合起來,打造專屬的育碧宇宙。這也同樣能夠解釋育碧為什麼要費盡菲林想把故事的根基說清、為什麼要啟用新的主角、新的Animus和新的故事,這是育碧下的很大一盤棋。
④ 誰知道刺客信條的電影跟三部游戲里的那一部有什麼關系么
講述第二部主角Ezio的老爸的故事。作為一個鋪墊,連接下1,2部
要不然很多人都不知道什麼回事。
另外,刺客信條PSP版好像叫血緣吧,就是專門講第一部之後的事。樓主玩過,就知道1
2代之間的具體聯系了
⑤ 《刺客信條》電影為什麼沒有利用游戲里出現的劇情
第一個原因是現有拍攝條件無法完全還原游戲里的場景
⑥ 《刺客信條》電影究竟講了什麼
《刺客信條》電影究竟講了:
卡勒姆·林奇(邁克爾·法斯賓德飾)在死刑即將執行之前清醒過來,發現他被索菲婭(瑪麗昂·歌迪亞飾)選中,要參加一個能讓人類擺脫暴力沖動的計劃。虛擬現實機器Animus能讓用戶體驗祖先的記憶。
被綁在機器上之後,卡勒姆·林奇意識到他是生活在西班牙宗教法庭時期一位殺手的後裔,他們尋找的是可以控制自由意志的伊甸園蘋果。索菲婭被迫於父親艾倫(傑瑞米·艾恩斯飾)的壓力,她不情願地操縱著勒姆·林奇尋找伊甸園蘋果在現代世界的下落,威脅著他身體和心理的健康。
但在殺手同行Baptiste(邁克爾·威廉姆斯飾)暗示了卡勒姆·林奇,艾倫有可能動機不純之後,卡勒姆·林奇開始重新考慮他的行為和動機,而人類自由意志的命運懸而未決。
電影評價:
《刺客信條》原作系列游戲中的那些宗教寓意,這些內容很大程度上衍生到了這部影片里。基本上觀眾看到的是一部大雜燴電影,加入一些看起來好似老派重金屬搖滾封面的武器打鬥場面,影片的動作場面彌漫著邪典電影的氣氛,但卻讓銀幕上的一切儀式化,令人分心。
《刺客信條》是一部敘事混亂、惺惺作態的影片,帶來太過暴力的感官體驗,卻缺乏真心實意的情感投入。
⑦ 今年的刺客信條電影和游戲里的有關系嗎
和游戲的聯系不大,作者只是想把游戲里場景用電影技術給表現出來,想知道具體劇情的話就下刺客信條系列游戲感受一下,育碧做出的游戲體驗感還是不錯的
⑧ 刺客信條系列有幾部真人短片電影分別和游戲啥關系
刺客信條:血系,講的是艾吉奧父親作為刺客時候事情,為刺客信條2做鋪墊。
然後是刺客信條CG動畫:極權之路,講的是2中由於沒有殺死波奇亞,波奇亞一族統治了羅馬整個義大利即將陷入黑暗,為刺客信條:兄弟會熱場。
最後就是刺客信條:余燼,講述的是艾叔老年的生活和他的結局,其中也劇透了以後刺客系列的走向,刺客信條很有可能引入中國元素,背景是嘉慶皇帝統治下的中國。
其實,如果真正把整部刺客信條游戲串聯下來,你還要玩兒一下《刺客信條:血緣》,只不過那個是psp上的游戲,講的是刺客血緣的傳承,從阿泰爾到艾吉奧一直到現在。
嘿嘿,滿意否?求給分兒啊~~
⑨ 刺客信條所有小說和電影和游戲 排序
第一部是《The
Secret
Crusade》,第二部是《Renaissance》,第三部是兄弟會即《Brotherhood》(遺憾的是這本我沒有買到;w;)以及第四部《Revelations》。
《刺客信條:血系》
有三部,按時間順序分別是血系,權勢,余燼。。。其中第一部是由真人飾演。。。
有CG動畫
⑩ 《刺客信條》電影和游戲有哪些不同
故事情節完全不一樣,電影等於補充了一部分劇情,然後還被購物的游戲提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