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等到滿山紅葉時》影片中那個奉節信號台還在嗎
《等到滿山紅葉時》___1979年的奉節回憶
1979年,一部即將轟動整個中國的優秀生活故事片《等到滿山紅葉時》正在三峽奉節外景地緊張拍攝。故事以倒序的方式,採用當時最流行的「音樂風光片」敘事手法,講述了長江「朝雲號」輪船上一個奉節女三副凄美的愛情故事!
影片回溯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一艘從上海始發上行,向著當時最熱門的旅遊景點長江三峽進發的江輪上.....奉節瞿塘峽川江邊,住著一戶只有父子兩人的瞿塘人家,父親是奉節長航的信號員,兒子楊明還是一個7、8歲的少年。有一次,他們在搶救一艘即將在瞿塘峽沉沒的行船時,救起一個只有2歲的女孩,父子倆收養了這個可憐的女孩,取名楊英,從此三人相依為命。
今天,早已純情不再的中國,有一個叫廬山的地方,電影院里常年堅持放映著一部電影,叫《廬山戀》!已成為廬山的標志旅遊項目,到廬山看電影《廬山戀》,是外地人到廬山旅遊的保留節目。而對同樣曾經家喻戶曉的電影《等到滿山紅葉時》,奉節人卻沒能傾心打造出屬於自己的浪漫戀城,實在可惜!
電影插曲《滿山紅葉似彩霞》
演唱:朱逢博 錢曼華
滿山那個紅葉哎~似彩霞
彩霞年年映三峽
滿山紅葉似彩霞
紅葉彩霞千般好
怎比阿妹在山崖
手捧紅葉望阿哥
紅葉映在妹心窩
哥是川江長流水
妹是川江水上波
㈡ 老電影插曲原唱30首
30首原唱老電影插曲分別是《九九艷陽天》、《敖包相會》、《英雄贊歌》、《駝鈴》、《邊疆處處賽江南》、《花兒為什麼這樣紅》、《蝴蝶泉邊》、《草原之夜》、《洪湖水浪打浪》、《紅星照我去戰斗》、《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邊疆的泉水清又純》、《汾河流水嘩啦啦》、《紅梅贊》絕譽伍、《映山紅》、《西沙,我可愛的家鄉》、《絨花》、《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牡丹之歌》、《媽媽留給我一首歌》、《送別》、《我的祖國》、《小燕子》、《知音》、《延安頌》、《雁南飛》、《北京的金山上》、《婚誓》、《緬桂花開十里香》、《幸福不會從天而降》。
1、《九九艷陽天》
歌曲《九九艷陽天》,是1957年電影《柳堡的故事》的插曲。這首膾炙人口、流傳廣泛的電影歌曲在創作時,其歌詞大量運用了民間的素材和民歌中賦比興、問答和重復等表現手法,讓整首歌曲充滿活潑的生命力,有著堅實的生活基礎。
歌曲的旋律優美動聽,曲調活潑委婉,歌詞真摯淳樸,充滿著濃郁的地方風逗鋒味和民歌情趣,讓人百聽不厭,過耳不忘。
㈢ 從《牧馬人》爆紅到被雪藏,消失38年的叢珊,到底得罪了誰
2019年末,一部80年代初的經典老電影《牧馬人》火遍各大網路社交平台,電影中的那句「老許,你要老婆不要,只要你開金口,我等會就給你送過來」成為當時火爆的流行語。無數的單身青年評論道:「等著好心人送來這樣的老婆來」。
叢珊出道1962年叢珊出世北京的一個造型藝術名門,爸爸媽媽全是昆劇知名演員,在爸爸媽媽的耳聞目睹下,叢珊自小就多才多藝,穩穩的小奇女子一枚。1981年,叢珊憑著優異成績考進了中戲,與姜文導演、呂麗萍、劉亞變成同學們。那一年,叢珊僅有18歲,是班級年紀最少的一個。進到中央戲劇學院不久的叢珊就邁入了人生道路中的高光時刻。
1981年,電影導演謝晉提前准備將張賢亮的小說集《靈與肉》翻翻拍電影《牧馬人》,因此到中央戲劇學院選擇女藝人。在諸多漂亮美女中,謝晉看好了吳丹、呂麗萍和叢珊,因此邀約三人去招聘面試。招聘面試時,三人各自演出了搞笑小品、經典台詞、歌唱及其型體演出。
所以說,叢珊並沒有惹惱誰,在工作頂峰時挑選國外留學,等回歸後卻早就歲月如梭,歸屬於自身的光輝已一去不復返,假如叢珊那時候沒有出國留學,也許演藝生涯又將是另一番景色吧。叢珊針對這類更替更換新的狀況卻看的很透亮。「我認為在嗎一線,當不善女一號並不重要,關鍵的是根據拍戲對日常生活開展思索。」
㈣ 有一部美國電影,女主角是一個熱愛音樂的人,然後她進入了一個有名的音樂學府,這不電影叫什麼名字啊
RaiseYourVoice勁歌飛揚 希拉里達芙演的
㈤ 我們八十年代的新一輩歌曲名字是什麼
歌名叫《年輕的朋友來相會》。
這首歌曲創作於1980年,由張枚同作詞,谷建芬作曲,詞作原名為《光榮的八十年代新一輩》。全詞分為三段,分別描繪了三個時段的不同場景。
以第一人稱的寫法,由年輕的朋友們相會在歡歌笑語、春光明媚的今天,向"天也新,地也新,春光更明媚"的未來引申開去,道出了"為祖國,為四化,流過多少汗"的主題思想,最終唱出"光榮屬於八十年代新一輩"的理想和抱負。
一首跨越了20年光景的詞作,不僅表現了詞作者對祖國的深切希望,也充分展現了80年代新青年奮發圖強的精神面貌。
(5)80年代一部電影我們是唱就唱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1980年,張枚同在《詞刊》第3期發表了他的新作《八十年代新一輩》。這首詞主題新穎、形象鮮明、語言優美、結構嚴謹、音樂性強,它一下子吸引了作曲家谷建芬的注意,很快為歌詞譜了曲。
《年輕的朋友來相會》以其優美動人的曲調、歡快流暢的旋律,迅速在廣大群眾中流傳開來,傳遍祖國大江南北。1983年,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為亞太地區音樂教材。
同年我國著名歌唱家朱逢博第一位錄制了這首歌的磁帶,收錄在《雁南飛》專輯。朱逢博的歌聲清脆明快,歌詞朗朗上口,體現了80年代的積極理念以及對祖國的深切希望。
㈥ 《音樂之聲》這部電影評價高是為什麼它為什麼能成為經典
經典一般指能夠流傳後世、具有典範性的作品,如果要給電影列出一份經典作品的清單,那麼《音樂之聲》一定能夠在這份清單上奪得一席之地。《音樂之聲》作為經典當然不然是因為它出現的時期早,故事性極強的劇情以及表現力極強的音樂才是它廣受好評、成為經典的真實原因。
優秀的劇情輔以優秀的音樂才是《音樂之聲》成為經典的真正原因。劇情一波三折接三折,觀眾欲罷不能,隨著劇情展開的還有主題的升華,拉高了影片的思想高度。而音樂表現力極強,增強了電影的感染力,引起情感共鳴,拋開劇情或者拋開音樂,《音樂之聲》的魅力都將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