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相關訊息 > 無聲電影的音樂有些怎樣的表現形式

無聲電影的音樂有些怎樣的表現形式

發布時間:2025-08-08 07:35:54

❶ 無聲電影與有聲電影的區別是什麼

一、出現時間不同

1、無聲電影:出現於1860年左右,但在1880至1900年期間,當單卷電影的製作已經變得容易時,默片仍然算是新奇的東西。

2、有聲電影:出現於20世紀20年代。

二、特點不同

1、無聲電影:沒有任何配音、配樂或與畫面協調的聲音的電影,默片非常依賴大量的身體動作和面部表情,好讓觀眾知道和了解角色的內心思想。

2、有聲電影:觀眾既能在銀幕上看到畫面,又能同時聽到劇中人的對白、旁白,以及解說、音樂

三、製作方法不同

1、無聲電影:早期電影只有畫面,影片本身不發出聲音,劇中人物的說白通過動作、姿態以及插入字幕間接表達。拍攝和放映無聲影片的運轉速率為每秒16格畫幅。無聲電影時期,電影發展為純視覺藝術。

2、有聲電影:有些默片是演得頗為含蓄的,這取決於導演的取向和演員的演技。默片中的過態演出通常都是演員在舞台表演中培養出來的習慣,很多知道新媒體的取向的導演都不鼓勵這種演法。

❷ 影視音樂發展歷史

影視音樂發展的簡要歷程

1

默片(無聲)時期

第一位在電影中使用音樂的人是盧米埃兄弟。

1895

12

28

日在

巴黎的卡普辛大道餐廳,盧米埃兄弟放映了電影史上的第一部商業片,

當時盧米埃兄弟在放映的同時還邀請了鋼琴家做現場的伴奏,所演奏曲

目均是通俗的小品音樂,因此這代表了電影與音樂第一次的交會。

(觀看電影《雨中曲》中當時觀眾欣賞無聲電影時的場景,因為沒

有人物對白,劇情完全靠字幕的形式傳達給觀眾。

喜劇大師卓別林是當時最具代表性的電影明星。

2

起飛時期

對於電影史來說,

1927

年是非常關鍵的一年,因為影像與聲音結合

的技術終於成熟,使得有聲電影正式崛起,觀眾終於能在看電影時聽到

演員們的聲音了。

由於故事情節已經能由說話聲與對白交代清楚,喚神從今

而後它就是情緒系統的重要領導者。

從有聲電影問世到上世紀三十年代

中期,基本上電影音樂家的作曲方式是以純音樂的形態來構思,因此,

電影音樂脫離不了古典音樂的氣息。

3

專業化時期

上世紀三十年代之後,隨著電影的發展以及一些音樂家對電影音樂

發生興趣之後,開始為電影寫作專門的樂曲,電影音樂才有了明顯的特

性與進步。

這個時期的電影音樂家以史坦納為代表,史坦納可以說是電

影音樂家的鼻祖。

史坦納首創米老鼠式的編曲方式,為早期的電影譜下

不少成功的作品,如《亂世佳人》、《北非諜影》等;此外,恐怖大師

希區柯克與柏納赫曼的《驚魂記》(

1960

年),全片以亮彎小提琴的弦樂音

響製造出凄栗驚駭的場面,也成為電影音樂的典範。

電影音樂的主要特徵

1

視聽統一的綜合性

——

電影基本上是一種視覺藝術,

但聽覺要素

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輔助部分。

2

片斷與整體的矛盾統一性

——

電影音樂在影片中是分段陳述、

斷出現的(早期的電影音樂例外)。

3

音樂長度的制約性

——

電影音樂受電影蒙太奇的限制,

隨劇情發

展而變化,因而每個音樂片斷的時間長度,均受到嚴格限制(誤差通常

不能超過半秒鍾)。

4

音樂與科學技術的不可分離性

——

電影音樂要通過錄音和鍵虧

(包括混

合錄音、光學錄音)、洗印、放映等技術處理,因而深受科學技術的制

約。

電影音樂的主要功能

1

描繪作用

——

這是較為客觀性的處理,

主要用音樂來渲染烘托畫

面的情緒及氣氛。

2

、抒情作用

——

主要用於塑造人物性格,表現人物思想感情、心理

變化,體現內心潛台詞等。

3

劇作作用

——

音樂參與影片的情節發展,

成為影片結構不可缺少

的組成部分,

包括刻劃人物的復雜內心矛盾,

表現人物之間的外部沖突。

4

、背景氣氛作用

——

音樂以特定音調、樂器音色、風格在影片的局

部或整體中,作為表現時代特徵、民族特點、地方色彩或強化特定的影

片基調與氣氛的手段。

5

、結構貫串作用

——

同樣的音樂在影片中多次反復(或變化反復)

出現,在情節發展過程中起著紐帶作用,既能使整部電影完整、統一,

又能使觀眾在心理上獲得前後貫串的感受。

❸ 有聲電影和無聲電影區別.

有聲電影與無聲電影的區別在於兩個方面:
1、聲音;
這個是顯然的,有聲電影在情感思想的表達力上更具優勢,而且對白本身也是很具藝術的。無聲電影需要用更多的動作來表達,難度上很大,從而也就局限了表達的深度或者說觀眾的大眾化程度,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懂得去體會無聲背後的聲音的。
2、畫質:
無聲電影由於時代的問題,畫質沒辦法和之後出現的有聲電影相比。

有一點需要明確的是:
時代是發展的,從無聲到有聲是個階段的問題,具有時代的局限性。所以這兩種藝術從根本上是無法說出好壞的,將他們做比較個人認為意義不大。

❹ 無聲電影的現場音樂

播放默片幾乎時時都需要現場的音樂,1895年12月28日,在盧米埃爾電影於巴黎的首映中,有了第一位現場鋼琴師。一開始,人們一直認為音樂不可或缺,對氣氛或培養觀眾情緒都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小鎮或住宅區的戲院都有琴師。在1910年代開始,很多大城市開始有管樂師,或整隊管弦樂團。大量的戲劇管樂和調音器,都能夠有效刺激觀眾的情緒。
給默片的樂譜多是即興創作的。可是當播放正片變得非常普遍時,由琴師﹑管弦樂師﹑指揮和戲院本身演奏的默片音樂,便匯集起來。1915年,格里菲斯的劃時代大製作《一個國家的誕生》時,幾乎所有的樂曲都是由J.C.比爾撰寫的;由那時候開始,原創﹑專為該電影而寫的樂譜就愈來愈普遍了。
在默片的高峰時期,電影製作是僱傭最多樂師的行業(至少在美國如此)。而有聲電影的出現,加上當時正值大衰退時期,他們的生計受到非常嚴重的破壞。
很多國家的電影業界都嘗試用其他方法把聲音帶入電影。在巴西,早期的電影配有清唱表演﹑小型歌劇,或有歌手在後台配合唇形唱歌。在日本,電影除了有現場音效,還有辯士(弁士),為電影作出現場的配音和評論。弁士成為了日本電影的重要元素,他們也為外國電影(大部份是美國電影)提供翻譯。他們的受歡迎,是其中一個默片在1930年代仍在日本大行其道的原因。像卡爾戴維斯這一類的作曲家,就是專門為默片製作管弦配樂的。

閱讀全文

與無聲電影的音樂有些怎樣的表現形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三尖樹時代迅雷電影 瀏覽:400
最新北歐二戰電影 瀏覽:728
東北爺們闖香港是什麼電影 瀏覽:391
哈利波特所有部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597
胖子找媽媽去呀是哪個電影 瀏覽:789
法國視頻最新電影 瀏覽:107
動物av電影網站 瀏覽:176
混蛋必須死微電影 瀏覽:909
那個軟體專門存電影加密 瀏覽:81
張傑電影變形金剛主題曲歌詞 瀏覽:174
酒吧電影搞笑片段 瀏覽:253
首頁爆菊花電影手機版 瀏覽:335
手機局的電影 瀏覽:390
哪個網站有沒有刪減版電影 瀏覽:316
上海電影節排片2017 瀏覽:714
黃片電影網站 瀏覽:519
狗狗動漫微電影大全 瀏覽:491
旅遊微電影營銷 瀏覽:248
把電影台詞插曲音樂 瀏覽:127
扳彎微電影在哪可以看 瀏覽: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