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相關訊息 > 饒陽縣哪裡可以看電影

饒陽縣哪裡可以看電影

發布時間:2025-08-10 15:54:41

❶ 饒陽縣的歷史

西漢高祖年間,饒陽始建縣,以縣南有饒河,故名饒陽。曾先後隸屬河間郡、幽州涿郡、博陵郡,唐朝初年,屬瀛州,後改屬河北道深州,宋朝初年,屬河北道西路深州,後改屬河北道東路深州,元太祖十九年廢深州,先後改屬南平州、河間帥府深州、真定路晉州,直至清朝雍正二年屬直隸深州,1912年為直隸省深州,1913年屬直隸省范陽道,後改屬保定道,1928年6月,改直隸省為河北省,饒陽縣隸屬河北省,1949年,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饒陽縣屬河北省定縣專區,1954年改屬石家莊專區,1958年先後隸屬滄縣專區、天津市,1960年改屬石家莊專區,1962年置衡水專區,饒陽縣改屬衡水專區,1996年,衡水撤地建市,屬衡水市至今。

山西移民

饒陽有個古老的傳說:我們的祖先是從山西省洪洞縣老槐樹底下遷來的。據史志記載:明代,曾於洪武二年(1369年)從山西榆次、永樂二年(1404年)從山西省洪洞縣兩次遷民至饒陽,建70餘村。

遷民的主要原因是:由於中原各省長期遭受兵禍,造成赤地千里,人煙稀少。蒙古以異族人在中國建立了元朝帝國,對待漢人極其殘暴。到了元朝末年,禁止漢人持兵器。大臣巴延奏請殺張、王、劉、李、趙五姓漢人,漢人幾乎無生存之地。為了死中求生,潁州人劉福通首先起義,河南、兩淮、山東從義之民在劉福通領導下與元兵決戰,奮斗13年之久,蘇北、皖北、豫、魯之災民死亡十之七八,造成"春燕歸來無棲處,赤地千里無人煙"的景象。 劉福通失敗後,元朝諸王將領各懷異志,內訌遂起,復在河南、山東、晉東、晉北、關中等地展開爭奪城地的大混戰,以朱元璋兵出江淮而告終。

在為時16年的戰亂中,兵無糧草,殺老弱為食。百姓流亡幾盡,北京收埋屍體20萬。加之黃河屢次泛濫決口,百姓死亡難以計數,造成了"有田無人種,有路無人走"的慘景。

而山西當時是蒙古貴族名將察汗特木耳及其子擴特木耳(王保保)的根據地。利用山河之險統治嚴厲,社會比較安定,因之山西人口增長較快,而流入難民亦多,形成人稠地狹的地區。

朱元璋取得政權後,首先招募流亡,恢復社會經濟,而淮北、河南、河北等處成為恢復的主要地區,故遷山西民以實之。

山西移民之中,以洪洞與附近地區之民為多,因地區集中,交通方便,故在廣濟寺設局駐員發給憑照川資,被遷群眾在起程時,便將目前的大槐樹以及樹上的老鴰窩入於眼、印於腦,指為告別家鄉的紀念。

註:古大槐,相傳為漢槐,樹身數攬,濃蔭蔽數畝,因歷年久遠,心枯枝老,被風吹折,現為第二代大槐樹。傳說是古大槐樹北引根上發芽長大的。現蜂蟲穴居,孔隙滿身,乾枯於右旁。

縣城兩個十字街

明朝末年,吏部天官田唯嘉的生母趙氏一命歸陰(註:田唯嘉之父田茂春已去世13年),吉擇閏十一月十日,田唯嘉之母與其父合葬於城東新墳(註:田家祖墳在北歧河村)。按照封建教,田唯嘉回鄉守喪3年,以盡孝義。田唯嘉回鄉守喪,就住在城裡大十字街東田府里。田府以東是縣衙門,以西返舉是城隍廟。縣太爺每去城隍廟求神拜佛,都要經過田府門口。按官場慣例,縣太爺是一縣的父母官,他路過田府門口,田唯嘉要出來低著頭迎接縣太爺。而田唯嘉比縣太爺的官大,縣太爺要給田唯嘉叩頭,跪著通過田府門前。

日子一長,縣太爺心想:一個縣太爺總在人家面前叩頭、跪行,有失縣太爺的威風,一次兩次還可以,要3年哪!那可怎麼辦呢?縣太爺靈機一動,計上心來念世猛,我何不另開一條街,不過你田府之門。於是另開了一條新路,這就是今天饒陽舊城小十字街。從此以後,縣太爺出了衙門口向西走一段路,拐和南行(今黨校東),再向西行(今黨校門前街),過了小十字街,一直往西再向北,繞道去城隍廟進香。從此,縣太爺再不叩頭、跪行了。

詩經台

秦並六國,統一天下。秦始皇為了加強中央集權的封建統治,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中一項就是"焚書坑儒"。到了漢朝,出現了很多以口頭傳授《詩經》而聞名的大師,毛萇就是其中的一個。諸家中,獨毛公(時人尊稱毛萇為毛公)之學傳於後世。

漢初,毛萇在自己的家鄉今南師欽村建了一個台,名叫詩經台。毛萇在此台上給學生講授《詩經》。村莊以台得名叫詩經,後世訛傳為師欽,又以方位分為南、北、中師欽3個村莊。

毛萇在家鄉講詩經聞於世,被河間獻王征為仔橋博士。後來毛萇就到了河間,所以河間有毛萇宅、詩經台、詩經村和毛公墓。

《漢書?儒林傳》載:毛公,趙人。為河間獻王博士。戰國時饒陽屬趙,故曰趙人。而河間屬燕地。《太平寰宇記》曰:"萇,饒陽人也。今有存宅。"清乾隆《饒陽縣志》載:毛萇宅,在今師欽村。可見毛萇確系饒陽人。

楊六郎的空城計

北宋時期,在今饒陽東部南北空城一帶發生一場激烈的戰爭。戰爭的雙方:一方是遼國大將韓昌帶領侵略軍,另一方是北宋王朝派楊六郎領兵抵搞外族入侵。

遼國大將韓昌帶領上萬人馬,氣勢洶洶,長驅直入。正當韓昌不可一世時,北宋王朝派能征貫戰、屢建戰功的楊六郎帶領精兵,在今南北空城一帶擺下一個空城計。韓昌中計,被四面埋伏的宋兵殺得落花流水,幾乎全軍覆滅。韓昌僅帶領身邊幾百人沖出重圍逃走。當地人民為了歌頌愛國將領楊六郎,就以他擺空城計的地方名為空城村,後世分為南、北空城兩個村莊。

竇二墩偷驢

饒陽縣大官亭村,古名蔡家莊。後世因在村東官道上修了一個亭子,招待來往官吏,改名為大官亭。

蔡家莊有位姓蔡的老人,武術高強,身體健壯,經常與兒子一起練功夫。因此,他們父子在周圍遠近村莊出了名。明末清初時,有一天竇二墩(《三俠劍》小說主人翁之一)深夜來到這里,去蔡老頭家偷驢,恰巧被外出回家的蔡老人的兒子發現了,兩個人動起手來,三下五除二,竇二墩被打翻在地。正在這時,蔡老人也被驚醒,出來喊住了兒子,問明情況,才知偷驢者是江湖上有名的竇二墩,於是便放了他。竇二墩感恩不盡,心甘樂意拜蔡老人為師,從此以後,竇二墩跟著師傅學藝多年,但蔡老人囑咐竇二墩在任何時候都不要說他的姓名。所以,至今竇二墩這個師傅叫什麼,一直沒有人知道。

糟糠情

漢代曾發生過王莽(實為王郎)趕劉秀的故事。當時,劉秀力量薄弱,被王郎一路追殺,由北向南日夜奔逃。戰斗中,劉秀手下有個叫宋弘的大將不幸負傷。當逃到饒陽境內時,宋弘實在走不動了,而後面追兵又緊,怎麼辦呢?劉秀沒辦法,只好將宋弘托咐給鄭庄一戶姓鄭的人家養傷。

姓鄭的這戶人家很同情劉秀,而且非常善良,待宋弘親如家人,端茶送水,好吃好喝,很是周到。特別是鄭家女兒,長得雖不很漂亮,但為人正派,聰明大方,待宋弘像親兄弟,煎湯熬葯,問寒問暖,關情備至。宋弘非常感動。日子一長,兩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宋弘傷好後,兩人便結為夫妻。

後來宋弘跟隨劉秀南征北戰,屢立戰功,終於幫劉秀得了天下。

劉秀當了皇帝後,萬事如意,只有一件事使他放心不下:劉秀有個姐姐,早年喪夫,整日悶悶不樂。劉秀多次派人給她提親,說一個又一個,姐姐就是不滿意。後來,劉秀得知:姐姐看上了宋弘。他想,我是皇帝,這點事還不好辦?再說,宋弘的妻子鄭氏年齡大且不說,那模樣和姐姐一比就差多了,便派人向宋弘提親。誰知宋弘聽後卻說:"糟糠之妻不下堂。"來人將宋弘的話向劉秀稟報後,劉秀深為宋弘的為人所感動,不僅沒有責怪他,反而對他更加看重。從此,"糟糠之妻不下堂"的故事便不逕而走。
聖水的傳說

話說劉秀集合起人馬,乘追兵回城吃飯的機會,慌忙向西南方向奔去。也不知走了多少時間,來到了一個村莊,看見了一個村姑正在井台上打水,於是劉秀的人馬喝起水來,井雖不大,但水很旺,千軍萬馬喝了半天,井水也不見少。當時人們認為是皇帝之福。因此,這個村起名叫聖水。

相傳劉秀坐皇帝後,念念不忘河北之難。一日他想起那位村姑,多虧了她,使我和部下喝到了水。於是下詔為村姑修廟。因為監修官是安平人,只在饒陽聖水村建了一個小聖姑廟,而在安平縣大興土木,修了聖姑台,台上又建了一個大聖姑廟。

饒陽"三橋"

劉秀帶領人馬,從引駕庄(今引各庄)、乘駕庄(今程各庄)起身,兼程前進,來到了今高、宋、王3橋村北。那時這一帶有一條西南東北走向的滹沱河去流,擋住了劉秀人馬的去路。劉秀聽兵士報告,急忙從轎里鑽出來,觀察了一下地形地物,忽然急中生智,想出了一個主意。於是他把隊伍集合起來,做了簡短的動員,講明了他的想法和打算,兵士們一聽有辦法過河,都喜笑顏開,異口同聲地稱贊劉秀的才能和智慧,七手八腳地搭起橋來,不大功夫,就用柳枝搭成了一座橋,人馬順利地渡過了河。

人們為了紀念光武帝劉秀中興之際曾搭柳枝橋,故村名為柳枝橋村。明代燕王造反時該村殺的只剩一個老姑娘和高、宋、徐3個男孩。後來建了3個村,分別叫高柳枝橋、宋柳枝橋、徐柳枝橋。解放前每到清明節,宋、徐、高姓還到老姑墳上掃墓祭祖。燕王朱棣坐皇帝後,遷山西洪洞縣民充實京畿,王氏遷入徐柳枝橋,因王氏家大戶大,遂改徐柳枝橋為王柳枝橋。這就是今天五公鎮宋橋、王橋、高橋3個村莊的來歷。

桑樹林劉秀歇腳

在今桑園村一帶,古時是一片桑樹林。劉秀的人馬搭柳枝橋過河以後,馬上構築工事,以防追兵。這時探馬來報,王莽追兵已回薊州。劉秀這才鬆了一口氣,這一松氣不要緊,疲勞之感也就上來了,只覺兩腿發酸,肚空口渴。於是劉秀下令,停止前進,就地休息。人馬就在桑樹林中暫時休息,有的坐下就打起盹來,有的躺在地上就睡著了,也有的人餓得實在受不了,爬到桑樹上摘桑椹充飢。臨走時,劉秀提筆寫了一個牌子,上書"桑園"二字,掛在桑樹杈上。後來人們就把桑樹林旁一個小庄起名叫桑園。

鍘美案》與陳世美

戲劇中有一出《鍘美案》,300多年來在民間廣為流傳。陳世美成了喜新厭舊、忘恩負義的代名詞。

這是戲劇,但不是歷史。歷史上確有陳世美其人,他不僅不是一個喪盡天良的小人,而且還是一個堂堂正正的縣太爺。

陳世美,字熟美,原名陳年穀,祖籍直隸(今河北南宮縣)。從其祖父起定居均州(今湖北省均縣)。陳世美曾游學京師,遂以順天府籍舉進士,被授直隸饒陽縣知縣,後調刑部主政,再升郎中。那麼為什麼又出現了《鍘美案》呢?事情得從陳世美在饒陽做知縣說起。

陳世美做了知縣後,他的同窗好友從湖北均州找到饒陽,想求個一官半職。陳世美盛情款待,就是不提安排官職的事。一晃半個多月過去了,陳的同窗好友生了氣。認為陳世美做了官忘了知己,一氣之下不辭而別。在回家的路上他越想越恨陳世美,於是就編寫了一本《鍘美案》,以泄私憤。他拿著寫的東西,找出版商出版。出版商一看他寫的東西是糟踏本朝縣太爺的,不敢接收,並建議他改一下。於是他假託陳世美是宋代人,而且由大名鼎鼎的包公審其案,就這樣出版了。不久,又被搬上舞台,正式演出,將陳世美醜化成了一個人人唾罵的小人。

陳世美的同窗好友,洋洋得意回到湖北均州。一進家門,他的父母便向他訴說了陳世美為其家蓋了新房,並囑咐他奮發向上,力爭早日中舉等事。聽了父母之言,這位好友才恍然大悟,原來陳世美是一片好心。想到自己寫的《鍘美案》已正式出版,無法挽回,後悔莫及。

崇慶班的"護身符"

清末民初,大遷民庄的崇慶班是省內有名的戲劇班社。該班演出范圍越來越大,遇到的麻煩也越來越多。為了減少麻煩,班主常相庭的親戚南皮縣張之油將一對御賜宮燈送給崇慶班。一次,崇慶班在河間演出,因為開戲前沒到衙門拜訪知府大人,知府便找了個錯在戲箱上都貼了封條。領班的慌了神,騎馬急馳回到家中,向班主報告此事。常相庭笑著說:"你把這對宮燈帶去,掛在台口上,按時開戲,我叫這個小府官跪著來見你。"領班星夜趕回河間。第二天,在台口上掛起宮燈,扯掉戲箱上的封條,早早開了戲。知府聽到開戲的鑼鼓聲,大發雷霆,帶領人馬蜂擁而來,揚言要捆他們一串。但他走到劇場,看到台口上掛的宮燈上有御印和"如朕親臨"四個大字後,立刻傻了眼,急忙滾鞍下馬,向宮燈頂禮參拜,然後灰溜溜地回衙了。第二天,派人拿著請柬把領班的請到府上,盛情款待賠禮講和了。後來,崇慶班在河北省南部演出時,也曾被縣官扣箱強迫延期演出。但這次領班的心裡有了底,又把宮燈掛起來,並親自找到衙門,對縣官說:"老爺,我們正愁沒有台口演戲呢,好,我們也不要錢,管吃就行,我們給你唱一年。"縣官一聽,不知領班的葫蘆里賣的什麼葯,當他得知台口上掛起御賜宮燈時,才知道找了麻煩,趕緊擺宴講和。

❷ 葛存壯個人資料簡介

出生於1929年1月13日的葛存壯,是河北省衡水市饒陽縣人,他的一生都在北京電影製片廠擔任演員。1949年,葛存壯開始了他的電影演員生涯,加入東北電影製片廠並擔任演員。1959年,他出現在電影《礦燈》中,並在紅色電影《青春之歌》中飾演了李芝庭,隨後在電影《糧食》中扮演了角色清水。1960年,葛存壯在電影《紅旗譜》中飾演馮蘭池,這一角色使他被觀眾所熟知。1974年,他在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的影片《南征北戰》中出演。到了1997年,他在電影《偉大的朋友》中的表演贏得了 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配角獎。2013年,葛存壯在電視劇《徐悲鴻》中扮演了齊白石。
葛存壯以其精湛的演技,在多年的表演生涯中為觀眾帶來了許多難忘的反面角色,廣受觀眾的喜愛和認可。他對待每一個角色都充滿敬意,不論大小,都認真演繹,這種態度贏得了觀眾的深情喜愛。葛存壯的名字不僅出現在電影演員字幕中,更成為新中國電影史上一個重要的符號。在私生活里,葛老是位平易近人、謙虛嚴謹的人,他對生活充滿熱情,對身邊的人也非常友好。步入老年後,葛存壯積極投身公益事業,在2009年被評為中國慈善排行榜十大慈善明星之一,他參與了老年人公益性電影文化平台的推廣,為國家家電下鄉補貼政策的公益宣傳片《咱家該買了》做宣傳等公益活動。

閱讀全文

與饒陽縣哪裡可以看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張衛健苑瓊丹電影全集 瀏覽:282
電影喜宴怎麼懷孕的 瀏覽:617
孩子適合拍攝微電影 瀏覽:279
女王逆襲微電影 瀏覽:192
武漢哪裡有陪看電影院 瀏覽:400
第四屆重慶青年電影展在哪裡 瀏覽:428
存電影用什麼網盤 瀏覽:674
廣西師范微電影心路 瀏覽:785
讓我們一起去電影院嗎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511
你好李煥英電影躲雨片段的插曲 瀏覽:477
通宵電影怎麼買 瀏覽:807
f8電影在線 瀏覽:905
電影什麼乾坤 瀏覽:282
春節聯歡晚會有什麼電影 瀏覽:738
粵語恐怖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989
2021最新日本電影愛情 瀏覽:667
什麼情人電影 瀏覽:578
世界丁度電影 瀏覽:966
電影中的躲子彈鏡頭有哪些 瀏覽:887
安遠一中微電影 瀏覽: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