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美國音樂電影有哪些
欣賞一些經典音樂電影,可以幫助音樂生提升審美。以下這22部
音樂生必看
的電影,其中包括了傳記類、故事類、歌舞片以及專題電影,這些電影不僅製作精良,電影中的配樂也非常精美,並且每一部電影的背後都藏有深刻的含義,引人深思。這些電影有些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有些是根據小說改編。很多都獲得過國際上的著名獎項,值得收藏下來反復觀看。
首先就是
鋼琴題材
的電影,這里為大家整理了三部。
《鋼琴家》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位波蘭鋼琴家在戰爭期間經歷了一系列的磨難,也被迫暫時放棄鋼琴四處躲藏。幸運的是,他的音樂才華感動了一名德國軍官,在軍官的冒死保護下,鋼琴家終於等到了戰爭結束,迎來了自由的曙光。這部影片根據波蘭鋼琴家瓦拉迪斯羅·斯皮曼(Wladyslaw Szpilman)的自傳體小說《死亡城市》改編,影片、導演及演員都曾獲得重量級的國際獎項;
《海上鋼琴師》
這部影片改編自亞利桑德羅·巴里克文學劇本《1900:獨白》,講述了一個叫做「1900」的棄嬰在一艘遠洋客輪上與鋼琴結緣,最終成為了鋼琴大師的傳奇故事。這是一部看過一遍以後還想再看的電影,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經典電影;
《鋼的琴》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位父親為了女兒的音樂夢想而不斷努力,最後通過身邊朋友的幫助,用鋼鐵為女兒打造出一架鋼琴的故事。這是一部喜劇作品,通過表現小人物的生活狀態,讓人看到幽默和艱辛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溫暖。
音樂生看的電影怎麼能少得了
音樂傳記類
的電影呢?今天也給大家帶來了五部,希望通過這些電影,大家對音樂家的人生經歷有新的認識。
《一曲難忘》
這部影片講述了波蘭著名作曲家肖邦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也講述了肖邦與喬治·桑之間的愛情故事,以及最終肖邦以巡迴演出募捐籌資援助浴血奮戰的愛國志士們,一直奮斗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曾獲得奧斯卡金像獎多項提名,值得一看;
《偉大的卡魯索》
這部電影追溯了男高音恩里科·卡魯索的一生,從在街頭和酒館演唱到變成歌劇明星,最終成為最偉大的男高音的故事。整部影片極具專業性,推薦聲樂生觀看;
《波西米亞狂想曲》
這部電影講述了皇後樂隊、以及樂隊的傳奇主唱弗雷迪·莫庫里的故事,獲得過奧斯卡金像獎、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等多個國際獎項。皇後樂隊2018年獲得第60屆格萊美終身成就獎 ,也是在這一年,《波西米亞狂想曲》打破音樂傳記類電影票房紀錄;
《莫扎特傳》
可以說是音樂生必看的一部電影,這部電影講述了莫扎特的音樂人生,1985年獲第57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等八項大獎;
《音樂家》
這是一部由中國與哈薩克聯合拍攝的電影,根據冼星海在阿拉木圖的真實經歷改編。當時冼星海被迫留在阿拉木圖,隱姓埋名,但也從未放棄過音樂事業。片中冼星海懷著對祖國的思念,寫下一首又一首不朽的樂曲。但遺憾的是,他最終也沒能回到故土,在克里姆林宮病逝。這是一部比較冷門的電影,但卻可以讓我們更加了解《黃河大合唱》背後的作曲人冼星海,讓我們記住這位人民音樂家。
看過了傳記類的電影,接下來我們來看一看比較輕松一些的
音樂故事片
。
《放牛班的春天》
提到這種類型的電影不得不說的就是《放牛班的春天》,一位懷才不遇的音樂老師改變了一群孩子以及自己命運的故事,也被稱為影史上「最偉大的教育電影」;
《完美音調》
講述了貝卡加入學校的阿卡貝拉女子美聲合唱團後,用自己的才華改變了合唱團傳統的表演方式,與成員們共譜青春的故事。電影目前一共有三部,帶很多人認識了阿卡貝拉的表演方式,也讓很多人從此愛上了阿卡貝拉;
《歌劇魅影》
(2004版)
改編自英國作曲家安德魯·洛伊·韋伯創作的音樂劇《歌劇魅影》,影片描述十九世紀發生在法國巴黎歌劇院的故事。也讓更多人了解到了音樂劇這種表演方式,其中有不少片段如今看來依舊是經典;
《閃光少女》
這是一部少見的與中國民族樂器相關的故事,一群熱愛民樂的二次元小夥伴,通過自己的努力,向學校的西洋樂隊「宣戰」,打破偏見,讓更多人認識到了中國民樂,最終登上了國家大劇院的舞台。影片中洋溢著青春和熱血,是一部「被名字耽誤的好電影」;
《悲慘世界》
這部電影改編自同名音樂劇,而音樂劇又改編自法國作家雨果的同名小說。故事以1832年巴黎共和黨人起義為背景,主人公冉·阿讓在多年前遭判重刑,出獄以後想要重新做人,但卻遇上種種困難。影片中出現了很多同名音樂劇的演員,因此影片效果十分出色,獨唱段落一氣呵成;
《綠皮書》
這部電影講述了保鏢托尼被聘用為古典鋼琴家唐的司機,跟著唐從紐約開始舉辦巡迴演出,一路南下,而在這其中,也遭遇到一系列的麻煩,倆人在這個過程里,產生了一段跨越種族、階級的友誼的故事。影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雖然情節平淡,沒有振奮人心的高潮部分或者是緊迫感,但也正是因為這樣,才讓整部影片充滿了人情味。
除了上面說的與音樂相關的電影以外,還有一些電影將歌舞融入到了影片中,今天給大家推薦四部。
《音樂之聲》
這部電影相信也不用多說了,應該是很多人心中音樂電影的啟蒙之作,曾獲得第3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是一部值得反復觀看的電影;
《愛樂之城》
影片講述了女演員與爵士鋼琴家之間的故事,兩個人在愛情中追逐夢想,相互鼓勵,最終成就了彼此。曾在第74屆金球獎獲得多個獎項;
《雨中曲》
影片講述了好萊塢演員唐與合唱隊女孩凱西之間的故事,上映於1952年,從「默片時代」到「有聲時代」的過渡。這部影片在1989年被美國國家電影登記部收藏於國會圖書館。2006年被美國電影學院選為「25部最偉大音樂電影」第一名 。2007年,在美國電影學院評選出「100部最偉大影片」中,這部影片位列第5位,被公認為史上最偉大歌舞片之一。今年恰逢電影上映的70周年;
《馬戲之王》
根據馬戲大亨巴納姆經歷的改編,講述了男主人公從無名小卒變成玩夢大師的故事。影片另闢蹊徑,華麗的歌舞劇讓片中充滿了閃光點。
文章的最後一部分,我們來分享幾部更加適合小琴童看的
動畫電影
。
《心靈奇旅》
由迪士尼公司、皮克斯動畫工作室聯合出品,講述了夢想成為爵士鋼琴家的男主喬伊·高納與厭世的靈魂22相遇,一起探尋生命的意義的故事。故事的畫面精美,故事內容也引人深思;
《尋夢環游記》
這部獲得了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電影,靈感源於墨西哥亡靈節,熱愛音樂的小男孩米格和落魄樂手埃克托在五彩斑斕的神秘世界開啟了一段奇妙冒險旅程,在旅途中,也讓人看到了夢想與親情,很多人看過電影之後感動落淚;
《幻想曲2000》
如果說電影中的音樂是為電影服務的,那麼《幻想曲2000》,就是電影為音樂服務的一部電影。這部電影由迪士尼出品、多位名家共同執導、推出的古典音樂動畫電影、也是1940年古典音樂電影《幻想曲》的續篇。影片將動畫與古典音樂融合在一起,共展現了八首經典的古典音樂,分別是:貝多芬的《第五號交響曲》、雷斯庇基的《羅馬之松》、格什溫的《藍色狂想曲》、肖斯塔科維奇的《第二號鋼琴協奏曲-快板》、聖桑的《動物狂歡節》、杜卡的《魔法師的學徒》、艾爾加的《威風凜凜進行曲》、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鳥組曲》;
《鋼琴之森》
這部電影講述了鋼琴天才、卻從未學過鋼琴的少年一之瀨海與出生於音樂世家、從小學習鋼琴的少年雨宮修平的故事。兩位少年因為鋼琴結識,展開了一段珍貴的友誼。整部電影的畫面十分治癒,畫面溫暖,同時也讓人深思藝術存在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電影中運用了很多貝多芬、肖邦、莫扎特、門德爾松等著名鋼琴家的經典作品,這部作品中的配樂也大有來頭,製作方邀請了世界級鋼琴家阿什肯納齊擔任片中的主要鋼琴演奏,弦樂配樂則是邀請了歐洲十大樂團的捷克愛樂樂團來擔任。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為大家整理的22部音樂生最值得看的電影了,這些電影每一部都是經典之作,相信每一位觀眾看完以後都會有自己的思考。
B. 音樂劇電影有哪些
1、《冰雪奇緣》
(1)《 冰雪奇緣》( Frozen ) 改編自安徒生童話《白雪皇後》,獲得了2013年度金球獎、安妮獎和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項。
(2)影片講述在四面環海的阿倫黛爾王國,生活著兩位公主。姐姐埃爾莎天生具有製造冰雪的能力,一次玩耍中她不小心誤傷了妹妹安娜,妹妹險些喪命,父親無奈之下只好緊閉宮門隔絕外界的聯系來保護女兒,埃爾莎逐漸學會了隱藏和剋制,兩姐妹隔著重重宮門不能相見。父母因為海難去世後,埃爾莎到了加冕的年齡,各國王公齊來祝賀。當埃爾莎得知安娜要和初次見面的南埃爾斯王子漢斯結婚時,情緒失控顯示出魔力,阿倫黛爾王國因為她的嚴冬咒語完全被冰雪覆蓋。安娜和山民克里斯托夫以及他的馴鹿搭檔組隊出發,為尋找姐姐拯救王國展開一段冒險之旅。
(3)最終,妹妹歷經艱險找到了姐姐,不僅解除了冰雪魔咒,也收獲了真愛。《冰雪奇緣》強調愛能融化冰雪,不是愛情的「愛」,而是親情之「愛」,故事雖然是給孩子看的,但成人一樣被深深打動。
(4)這部動畫電影最精彩的地方即音樂部分,其大部分人物情感的表達和劇情的闡述都是以音樂劇的形式展現給觀眾,且每一首樂曲都較完整地展現出來, 不僅加強了影片的感染力,更調動了觀眾的情緒。
2、《小美人魚》
(1)愛麗兒是海中一條自由自在的小美人魚,她嚮往自由,海底的世界似乎她看得有點厭了。這天,她突發奇想,想沖出海底,看看陸上精彩的世界。於是,她就真的沖破了美人魚的限制,浮上了海面。當她看到了英俊的王子時,她徹底被征服了。為了能和王子相愛,小美人魚愛麗兒決定以自己美麗的歌聲為代價,換取一雙平常人類女子的腿。在好朋友的支持和鼓勵下,愛麗兒不顧一切向著自己的夢想出發!
(2)電影告訴我們:如果你強烈地渴望得到一件東西, 並為它不惜去冒險, 全身心地投人的話, 那麼你就一定可以得到它。
(3)此外, 片中還講述了人與人之間應該去溝通, 去彼此信任。人魚家族同人類家族之間的猜忌、仇恨... ... 最終都開始化解, 不同文化之間也開始彼此對話。雖然, 人魚的世界與人類的世界無法融為一體, 但, 他們之間畢竟消除了起初的敵視與隔膜。
(4)而本劇的配樂--艾倫.曼肯則是一個迪士尼粉絲無比熟悉的名字。迪士尼80年代末90年代初百老匯音樂劇模式的奠基人。
3、《安妮》--1982
(1)安妮(艾琳·奎因 Aileen Quinn 飾)從小在孤兒院長大,在那裡,她和其他的孤兒們一樣,必須為兇狠蠻狠的漢妮根小姐(卡羅爾·博內特 Carol Burnett 飾)工作至深夜。沃爾巴克思先生(阿爾伯特·芬尼 Albert Finney 飾)是一位億萬富翁,他決定從孤兒院中挑選一位孤兒,邀請他來家中做客,安妮成為了這個幸運兒。
(2)安妮在沃爾巴克思先生的家裡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沒有子嗣的沃爾巴克思先生亦非常喜歡聰明伶俐乖巧懂事的安妮,他甚至想要正式收養她,然而,安妮卻希望能夠和自己的親生父母生活在一起。於是,沃爾巴克思先生出資五千美元,幫助安妮尋找父母,一時間,大批自稱安妮父母的人向沃爾巴克思先生家裡用來,然而,安妮真正的父母卻並不在其中。
(3)這部喜劇漫畫式的影片最動人的地方在於:以極具美國特色的音樂喜劇形式來反映極具美國特色的白日夢——一無所有的貧民一夜之間如何暴富。
(4)安妮的遭遇同《霧都孤兒》中的奧利弗十分近似,他們都在悲慘的生活中找到了幸福,在孤獨中得到了渴望已久的愛。而這種美夢由於藉助電影這種表現形式,同戲劇舞台相比,在很大程度上更華麗、更夢幻、更古怪,因而更加吸引人,並在許多關鍵的地方以特殊的效果有效地烘托出緊張的氣氛。
4、《音樂之聲》
(1)年輕的見習修女瑪利亞到退役的海軍上校特拉普家中做家庭教師,以童心對童心,讓孩子們充分在大自然的美景中陶冶性情,上校也被她所感染。這時,德國納粹吞並了奧地利,上校拒絕為納粹服役,並且在一次民歌大賽中帶領全家越過阿爾卑斯山,逃脫納粹的魔掌。
(2)電影採用音樂劇的形式。其中的音樂,善於在復雜的節奏中尋求一種驚人的和諧,旋律自然、流暢而簡潔,但簡潔中又顯示出高度優雅的技巧。 《音樂之聲》中的音樂, 充滿了藝術的美感,詮釋了音樂的內涵,烘託了愛的主題,真正喚醒了觀眾內心純真的愛。《音樂之聲》,恬靜 音,愉悅之音,是永遠的經典!
5、《美女與野獸》
(1)貝兒美麗善良,與老父親一起住在一個寧靜的小村莊里。一次,父親不小心闖進了野獸的領地,被囚禁在野獸的城堡里。為了救出親愛的父親,貝兒隻身犯險,答應與野獸同居於古堡而換回了父親。野獸的城堡華麗而充滿奇幻色彩,有充滿紳士風度的燭台先生,和藹親切的茶壺媽媽,還有可愛的小茶壺寶寶。然而,貝兒生活的並不愉快,一心想念著她的父親。
(2)終於,貝兒找到了逃走的機會。可是卻遇到了兇狠的狼群。危難關頭,野獸及時出現,解救了貝兒,自己卻受了傷。貝兒心存感動,細心照顧野獸。相處的過程中,二人互相了解,野獸也被感化,慢慢變得溫和,學會去愛。朝夕相處,日生情愫。也許,野獸也可以是英勇的守護騎士,溫雅的白馬王子。
(3)它改編自格林童話,是第一部利用計算機技術製作的世界動畫卡通片。影片一經推出,就引起了世界的極大反響。《美女和野獸》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不單單由於電影製片人員的精心製作,還得益於影片中音樂帶來的顯著作用。對於《美女和野獸》,可以說音樂是電影所取得成就的一個經典催化劑。
6、《歡樂滿人間》--1964
(1)故事發生在1910年的倫敦,班克斯先生是一名銀行職員,而班克斯太太則醉心於女權運動,公務纏身的兩人顧不上照料膝下的一雙兒女麥克和珍妮,只有請保姆代勞,可是,夫妻兩人並不知道的是,古靈精怪的兄妹倆,哪裡是普通的保姆能夠招架的了的!
(2)一位名叫瑪麗的漂亮姑娘來到了班克斯家應聘保姆的職位,她剛剛出場就令麥克和珍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原來,瑪麗是一位仙女,她的到來讓兩個孩子重新感受到了親情和友情,亦讓班克斯先生和太太明白了什麼才是生命中最終要的東西。
(3)《歡樂滿人間》是迄今為止迪士尼在奧斯卡上提名最多,獲獎最多的影片,在當年奧斯卡獲得13項提名5項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