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游戲比電影的顯卡要求高
你所認為的視頻對顯卡要求不要,基本上是指720P(1280*720 36fps)、1080P(1920*1080 25fps)、1440P(24fps)水平的視頻吧?但是若是播放2160P(120fps)的視頻,對顯卡的要求就極高了,甚至絲毫不亞於大型游戲游戲;
尋常的視頻刷新率低(一般24fps~36fps)、數據復雜程度不高,對顯卡的要求不大,而反觀游戲,在解析度高的同時,還會「無腦地」提高刷新率(雖然其實肉眼已經很難分辨,不需要提高這么高的水平),此外,游戲的渲染的隨機性比視頻更大,於是給玩家的客觀反映就是「游戲比視頻更加吃顯卡」;
不過,到目前為止,我國4K(即3840*2160)視頻的普及率還是極低的,基本上電影、電視劇的清晰度都維持在1080P(即1920*1080),再加上幀頻不超過36fps,所以一般的顯卡均能輕松應對。
❷ 游戲特效為什麼做不到像電影特效里的那樣真實
游戲由於機能所限,不能達到影視特效的真實級別。這個觀點我是贊同的,畢竟原來做過VFX相關的工作,一個200幀的流體特效鏡頭擱那種工作站的機器進行解算,也要1、2天的時間。記住,這只是解算,還不是渲染要花去的時間。什麼是後期合成。講簡單一點就是在電影里那些用3維軟體渲好的圖片,把它們層層疊加整合成一個鏡頭的過程,就是合成。有點像是PS里的各個圖層相疊加,在加點調色濾鏡之類的效果,只不過PS做的都是靜幀的,而後期合成時是動的。這就是簡單的概念。後期合成在電影中很重要嗎,很重要!合成是整個3維電影中,比較接近成片的一個流程。也是技術與藝術結合最精密的一個環節,從歐美從業人員收入情況中就能看出,整個VFX鏈中,合成師的收入是最高的。並不是你把模型搭好,材質貼圖上上去,打好燈光,調好動畫,就能直接丟給剪輯師了。合成師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影片的最終效果,也是最能體現真實效果的。機器渲染的圖片為什麼要分成一層一層的交給合成師,不是全渲在一層上,分層渲染保證了合成的可調性。通過調節各層來到達最終真實的效果。通過每一層的疊加最後達到最終效果。你說全都渲到一層上能達到這個效果嗎?我說可以。但是,這只是一個測試的作品。如果你都渲成一張圖上,導演說一句要改!那沒辦法,你得重新改好了再渲。如果你是分層來完成,可能只要再改其中幾層,或者在合成方法上做調整來進行修改,節省了很多時間。也會有人說,現在的游戲引擎也能做到這個效果,也能通過材質分層。是的,游戲也可以,但是它有人手工合成達不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