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海上鋼琴師評價零差評,你怎麼看待這部電影
《海上鋼琴師》,最好看的爛片——
這話當然不是伯光評價的,而是而是西方媒體還有大多數觀眾,評價這部《海上鋼琴師》是導演托納多雷時空三部曲的最後一部,被評價為「最好看的爛片」。
而中國文化里這種對於藝術和某種東西的忘我,被形容為「痴」,為此廢寢忘食,甚至犧牲性命,非但不會受到責難,往往還會受到世人的敬佩。
中國觀眾之所以推崇《海上鋼琴師》,大概便是男主角1900這種純粹。在現代已經選擇攻利的情況下,保持著這種道子般的「純粹」吧。
更多關於《海上鋼琴師》的問題,歡迎大家關注和討論!
⑵ 《閃光少女》中斗琴為什麼嗩吶一出,西洋樂器就亂了
我認為是因為嗩吶獨特的音色,還有急轉的曲風令西洋樂亂了。
一般西洋樂以小提琴快速的起音,民樂則以中國的二胡迎合接應。大提琴與琵琶相互較量,單簧管的音色迅速而飽含律動,民樂用笛簫進行管樂反擊而不失韻味,笙與喇叭調皮對壘,鋼琴與揚琴正面交鋒。
西樂陣營由於對民樂的音律不熟悉,導致主提琴手潰敗停音,鋼琴強行僵硬救場,雖極力想找到民樂的律動性,無奈節奏難以琢磨,只能停手候音。隨著嗩吶音樂的再起,各民樂樂器重新奏響,完美回歸西樂主場《野蜂飛舞》,讓西樂只能望塵莫及,雖耳聽熟悉的旋律,也無力回天,眼看著民樂將整首樂曲推向了高潮。從西樂在這次的音樂中完敗。在音律上,西洋樂陣營里根本沒有相匹配的演奏接得住。
以上僅個人觀點,歡迎留言。
⑶ 如何評價電影《閃光少女》里的斗琴
閃光少女裡面斗琴的那一段表演真的是非常精彩
或許從這一段表演裡面,我們才能看出一個閃閃發光的少女,究竟是應該什麼樣的?我們經常說少女都是閃閃發光的,但是我們並不知道少女身上最珍貴的,最閃亮的氣質應該是什麼?
而電影裡面以這樣的角度來表現出,少女應有的光芒,所以我覺得這幾段表演真的是都非常出彩,也非常結合主題,簡直就是點睛之筆,不管是哪一個女孩子在裡面,都是閃閃發光的。
⑷ 《海上鋼琴師》口碑這么高為何沒有獲得任何獎項,它是否被神話了
《海上鋼琴師》確實很好看,要說它「沒有獲得任何獎項」,這就有點不符合事實了。
《海上鋼琴師》是1998年10月上映的,1999年就獲得了義大利金球獎最佳編劇、歐洲電影獎最佳攝影,以及義大利大衛獎的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製作設計、最佳服裝設計、最佳音樂,還有桑尼奧電影節的最佳影片和最佳服裝設計。
(4)中西方音樂斗琴的電影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在拍攝《海上鋼琴師》前,導演專門給蒂姆羅斯半年的時間用來學鋼琴,蒂姆羅斯是從零基礎開始學起,半年時間已經可以成為鋼琴家了,影片里斗琴的鏡頭,就是他真實彈奏的效果,因此也有不少人說蒂姆羅斯是天才。
《海上鋼琴師》給我們帶來的深刻印象,更主要在於影片的音樂,這部影片也可以說是一部音樂片,從頭到尾鋼琴曲和小號,還有其他舒緩的爵士樂,都會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⑸ 看過《閃光少女》電影,對於中西文化碰撞你有什麼感想
《閃光少女》電影雖然熱度較低,上映後的票房不高,但是就單看《閃光少女》7.3的豆瓣評分,就能知道這部電影肯定是有它的可看之處的,其中最為可看的要點就是中西方音樂文化的碰撞。電影中音樂附中重視西方樂器和音樂,卻對中國古代傳統音樂抱著鄙夷的態度,從一個音樂學校可以窺看整個中國社會對於中國傳統音樂和西洋音樂的區別對待,由此也能夠感受到其中的悲哀和無奈。
《閃光少女》中另外一個最為令人感慨的情節是最後民樂系在劇院演奏的時候,開場那位老者在中國古老的樂器編鍾響起之後所吟唱的那首詩句“掩抑大風歌,裴回少年場。誠哉古人言,鳥盡良弓藏。”朴質的詩句,闡釋出的卻是對中國傳統音樂盒樂器遭遇的諷刺,曾經在中國歷史上輝煌了幾千年,卻在如今現代西方文明的沖擊之下不得已失傳而“藏”起來,甚至是被像電影裡面的一些西洋樂系的學生稱之為不入流的野音樂和樂器,實在是令人唏噓不已,也不禁感慨現今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之路之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