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相關訊息 > 中國第一部獲金雞獎的電影

中國第一部獲金雞獎的電影

發布時間:2022-06-01 07:21:59

❶ 中國電影金雞獎的歷屆回顧

歷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時間屆次男主角女主角最佳導演1981 第01屆 空缺 張瑜《廬山戀》、《巴山夜雨》 謝晉《天雲山傳奇》1982 第02屆 張雁《月亮灣的笑聲》 李秀明《許茂和他的女兒們》成蔭《西安事變》1983 第03屆 空缺 潘虹《人到中年》
斯琴高娃《駱駝祥子》 吳貽弓《城南舊事》1984 第04屆 董行佶《廖仲愷》
楊在葆《血,總是熱的》 龔雪《大橋下面》湯曉丹《廖仲愷》1985 第05屆 呂曉禾《高山下的花環》 李羚《黃山來的姑娘》凌子風《邊城》1986 第06屆 劉子楓《黑炮事件》 岳紅《野山》顏學恕《野山》1987 第07屆 劉文治《孫中山》 劉曉慶《芙蓉鎮》丁蔭楠《孫中山》1988 第08屆 張藝謀《老井》 潘虹《井》吳天明《老井》1989第09屆陶澤如《晚鍾》、《歡樂英雄》
謝園《棋王》、《大喘氣》 徐守莉《歡樂英雄》吳子牛《晚鍾》、《歡樂英雄》1990第10屆 盧奇《百色起義》空缺李前寬/肖桂雲《開國大典》
謝鐵驪/趙元《紅樓夢》 1991第11屆李雪健《焦裕祿》奚美娟《假女真情》空缺1992第12屆 王鐵成《周恩來》宋曉英《燭光里的微笑》孫周《心香》
《大決戰》(導演創作組) 1993第13屆葛優《大撒把》鞏俐《秋菊打官司》夏鋼《大撒把》1994第14屆李保田《鳳凰琴》潘虹《股瘋》何平《炮打雙燈》1995第15屆李仁堂《被告山杠爺》艾麗婭《二嫫》黃建新/楊亞洲《背靠背臉對臉》1996第16屆高明《孔繁森》宋春麗《九香》吳天明《變臉》1997第17屆劉佩琦《離開雷鋒的日子》於慧《喜蓮》韋廉《大轉折》1998第18屆 馮鞏《沒事偷著樂》陶虹《黑眼睛》胡炳榴《安居》
塞夫/麥麗絲《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1999第19屆滕汝俊《那山那人那狗》寧靜《黃河絕戀》張藝謀《一個都不能少》2000第20屆 陳道明《我的1919》鞏俐《漂亮媽媽》張藝謀《我的父親母親》
陳國星《橫空出世》 2001第21屆戈治均《押解的故事》宋春麗《相伴永遠》霍建起《藍色愛情》2002第22屆 寧才《天上草原》陶紅《生活秀》
倪萍《美麗的大腳》 楊亞洲《美麗的大腳》
陳凱歌《和你在一起》 2003第23屆夏雨《警察有約》余男《驚蟄》張藝謀《英雄》2004第24屆劉燁《美人草》章子怡《茉莉花開》
鄭振瑤《美麗上海》 彭小蓮《美麗上海》2005第25屆成龍《新警察故事》金雅琴《我們倆》馬儷文《我們倆》2007第26屆 富大龍《天狗》顏丙燕《愛情的牙齒》
劉嘉玲《好奇害死貓》 尹力《雲水謠》
戚健《天狗》 2009第27屆吳剛《鐵人》周迅《李米的猜想》
蔣雯麗《立春》 馮小剛《集結號》2011第28屆孫淳《秋喜》娜仁花《額吉》陳力《愛在廊橋》2013第29屆 黃曉明《中國合夥人》
張國立《一九四二》 宋佳《蕭紅》陳可辛《中國合夥人》2015第30屆張涵予《智取威虎山》 巴德瑪《諾日吉瑪》徐克《智取威虎山》 歷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獲獎之最 獲獎最多的前十部影片 次數 電影名稱 8項獎 《孫中山》 6項獎 《大決戰》、《巴山夜雨》、《野山》、《開國大典》、《鴉片戰爭》 5項獎《一九四二》4項獎 《駱駝祥子》、《老井》、《紅高粱》、《英雄》、《安居》、《生死抉擇》
《美麗的大腳》、《驚濤駭浪》、《美麗上海》、《集結號》 獲獎最多的女演員:潘虹(四次獲獎,其中三次為最佳女主角) 潘虹 先後於1983年第3屆《人到中年》、1988年第8屆《井》、1994年第14屆《股瘋》三次獲得最佳女主角獎,並在1995年第15屆因曾3次獲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榮獲第15屆特別獎,2006年榮獲世界吉尼斯頒出的獎項「迄今為止獲得金雞獎影後最多的演員」。 獲獎最多的男演員:孫飛虎(兩次配角)、李保田、孫淳(一次配角一次主角)『共2次』 孫飛虎 先後於1982年第2屆《西安事變》、1990年第10屆《開國大典》兩次獲得最佳男配角獎,堪稱金雞獎最佳男配角最多獲得者。 李保田 先於1988年第8屆憑《人鬼情》獲得最佳男配角獎,再於1994年第14屆憑《鳳凰琴》獲得最佳男主角獎,是獲得金雞獎最多的男演員之一。 孫淳先於1996年第17屆憑《緝毒英雄》獲得最佳男配角獎,再於2011年第28屆憑《秋喜》獲得最佳男主角獎,是獲得金雞獎最多的男演員之一。 金雞獎獲獎最多的導演:張藝謀(八次獲獎:一次攝影、一次男主角、三次最佳影片、三次最佳導演) 張藝謀 先於1985年第5屆憑《黃土地》獲得最佳攝影獎,再於1988年第8屆憑《老井》獲得最佳男主角獎,而作為導演先後於1988年第8屆《紅高粱》、1993年第13屆《秋菊打官司》、2000年第20屆《我的父親母親》三度獲得最佳影片獎,而其個人也先後於1999年第19屆《一個都不能少》、2000年第20屆《我的父親母親》、2003年第23屆《英雄》三度獲得最佳導演獎,張藝謀堪稱金雞獎歷史上的大滿貫第一人。 獲獎最多的編劇:王興東『共2次』、蘇小衛『共2次』 王興東 先後於1993年第13屆《蔣築英》、1997年第17屆《離開雷鋒的日子》兩次獲得金雞獎最佳編劇獎 蘇小衛蘇小衛,又名秋實、思蕪,是一名女性編劇,先後於2002年第22屆《生活秀》、2003年第23屆《暖》兩次獲得金雞獎最佳編劇獎,此外,她還於1996年第16屆《贏家》、1999年第19屆《那山那人那狗》、2009年第27屆《沂蒙六姐妹》、2011年第28屆《唐山大地震》四次獲得金雞獎提名。獲獎最多的攝影:侯詠『共4次』 侯詠 先後於1987年第7屆《孫中山》、1989年第9屆《晚鍾》、1997年第17屆《鴉片戰爭》、2000年第20屆《我的父親母親》四次獲得金雞獎最佳攝影獎。 獲得兩次獎項的女演員/女導演 鄭振瑤 先於1983年第3屆憑《城南舊事》獲得最佳女配角獎,再於2004年第24屆憑《美麗上海》獲得最佳女主角獎。 宋曉英 先於1984年第4屆憑《十六號病房》最佳女配角獎,再於1992年第12屆憑《燭光里的微笑》獲得最佳女主角獎。 丁嘉莉 先後於1987年第7屆《山林中頭一個女人》、1992年第12屆《過年》兩度獲得最佳女配角獎,也是獲得金雞獎最佳女配角獎最多的女演員之一(另一名為袁泉)。 鞏俐 先後於1993年第13屆《秋菊打官司》、2000年第20屆《漂亮媽媽》兩度獲得最佳女主角獎。 岳紅 先於1986年第6屆憑《野山》獲得最佳女主角獎,再於2009年第27屆憑《走著瞧》獲得最佳女配角獎。 宋春麗 先後於1996年第16屆《九香》、2001年第21屆《相伴永遠》兩度獲得最佳女主角獎。 袁泉 先後於1999年第19屆《春天的狂想》、2003年第22屆《美麗的大腳》兩度獲得最佳女配角獎,也是獲得金雞獎最佳女配角獎最多的女演員之一(另一名為丁嘉莉)。 徐靜蕾 2003年第23屆憑《我的美麗鄉愁》獲得最佳女配角獎,同屆再憑《我和爸爸》獲得最佳導演處女作獎,是極少數能在同一屆憑兩部不同電影獲得兩項金雞獎的演員(導演)。 獲得兩次獎項的女編劇 蘇小衛蘇小衛,又名秋實、思蕪,是一名女性編劇,先後於2002年第22屆《生活秀》、2003年第23屆《暖》兩次獲得金雞獎最佳編劇獎程曉玲 先於2009年第27屆憑《清水的故事》獲得評委會編劇獎,再於2011年第28屆憑《歲歲清明》獲得最佳編劇獎 獲得過最佳導演獎/新導演獎的女導演麥麗絲1998年第1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與丈夫塞夫)《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徐靜蕾2003年第2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處女作獎《我和爸爸》烏蘭塔娜2003年第2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處女作獎《暖春》彭小蓮2004年第2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美麗上海》馬儷文2005年第2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我們倆》陳力2011年第2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愛在廊橋》趙薇2013年第2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處女作獎《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獲獎年齡最大的女演員:金雅琴(81歲)金雅琴2005年第2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我們倆》唯一的新人獎(演員類)獲得者:李敏李敏2003年第23屆組委會首次增設表演新人獎,由李敏憑《婼瑪的十七歲》獲得,而金雞獎歷史上表演類最佳新人獎也僅設這一次,所以李敏也是唯一的新人獎獲得者。第一位獲金雞獎的港台演員:成龍 成龍 2005年第2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新警察故事》 第一位獲得最佳導演獎的港台導演:陳可辛陳可辛2013年憑《中國合夥人》獲得第29屆最佳導演獎,同時還獲得最佳故事片、最佳男主角獎同班同學同一屆獲獎:劉燁與章子怡、黃曉明與趙薇劉燁
章子怡 第2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劉燁《美人草》、最佳女主角章子怡《茉莉花開》同為中央戲劇學院96級的同班同學 黃曉明
趙薇 第2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黃曉明《中國合夥人》、最佳導演處女作獎趙薇《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同為北京電影學院96級的同班同學。獲得過金雞獎的夫妻:塞夫與麥麗絲、寧才與娜仁花、夏雨與袁泉、巴音與巴德瑪塞夫
麥麗絲 1998年第18屆憑《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最佳導演獎。寧才
娜仁花 寧才於2002年第22屆憑《天上草原》獲得最佳男主角,娜仁花於2011年第28屆憑《額吉》獲得最佳女主角,他們是金雞獎史上唯一的一對影帝影後夫妻。夏雨
袁泉 夏雨於2003年第23屆憑《警察有約》獲得最佳男主角,袁泉於1999年第19屆憑《春天的狂想》、2002年第22屆憑《美麗的大腳》先後兩獎獲得最佳女配角獎。巴音
巴德瑪 巴音於1996年第16屆憑《悲情布魯克》獲得集體表演獎,巴德瑪於2015年第30屆憑《諾日吉瑪》獲得最佳女主角獎。 獲得最多提名的女演員:徐帆徐帆截至2015年已經先後六次提名,分別是1993年第13屆《大撒把》、1995年第15屆《永失我愛》、1999年第19屆《不見不散》、2011年第28屆《唐山大地震》、2015年第30屆《洋妞到我家》五次提名最佳女主角,此外還於2000年第20屆憑《一聲嘆息》提名最佳女配角,不過截至第30屆仍然未曾獲獎。

❷ 第一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獎獲獎影片

《三個和尚》(1980年)

❸ 第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的基本簡介

1981年,標志著中國電影藝術最高成就的電影獎項金雞獎誕生,金雞獎是目前國內唯一包含了主要專業獎項評比的獎項,由中國電影家協會和中國文聯主辦。
獲得第一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是《天雲山傳奇》和《巴山夜雨》。當我們回眺尚未遠去的歷史,到今天才發現它們的同時出現並非偶然。在經歷了多年的困頓和沉寂之後,中國電影開始了全面的復興。《天雲山傳奇》和《巴山夜雨》之所以能震撼影壇和感動中國,是因為它們充滿了那種久違的人道的力量,人性的力量。
更讓人驚訝的是這兩部電影都是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的電影.上海電影製片廠在第一屆金雞獎上竟然獲得了11尊獎杯!這也成為之後再也沒有哪家電影廠能夠超越的輝煌歷史。《天雲山傳奇》和《巴山夜雨》的時代背景都是文化大革命,影片中的人們並沒有被那黑暗的歲月所吞噬.第一屆金雞獎就有兩部影片並列,如果你身處1981年,看到這兩部傑出的電影,你真的難以取捨.
《天雲山傳奇》的導演是大導演謝晉,《巴山夜雨》則是導演過《神女》的大導演吳永剛和曾擔任過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的吳貽弓(後來拍攝《城南舊事》獲得金雞獎最佳導演)。
很多不太考究歷史的娛記或者娛評人老是對並列質疑,其實,並列不是後來才出現的情況,金雞獎的歷史上並列獎項在早期就屢見不鮮。
第一屆金雞獎的最佳男演員遺憾的空缺,而女演員張瑜則是因為兩部影片中的出色表演,而獲得了金雞獎歷史上的首位影後。加上當年她也拿到了百花獎,她也成為中國首位金雞百花雙料影後,實際上,這年張瑜還拿到了文化部的優秀青年演員獎(華表獎的前身),和《文匯》雜志所評選的最佳女演員,1981年,對一個演員來說,毫無疑問是張瑜年!
這一屆的配角獎也授予了《巴山夜雨》的表演集體.這在很多國際電影節上也不乏這樣的例子,著名橋梁科學家茅以升的外孫女茅為蕙獲獎時才7歲,這個紀錄估計很多年都很難再有人打破.茅為蕙參加拍攝第一部影片《從奴隸到將軍》時年僅4歲,被扮演媽媽的影星張金玲抱在懷里。從4歲到9歲,她共參加了7部電影的拍攝,如《等到滿山紅葉時》《一盤沒有下完的棋》等,跟楊在葆、孫道臨等藝術家都有過合作。提到拍《巴山夜雨》,茅為蕙回憶說:「那是1980年,我剛6歲。著名導演吳貽弓在很多地方尋找『小絹子』的扮演者。一次劇組攝影師到一個朋友家玩,見到了我的照片,說我的眼睛很大很有神,就讓我去試鏡,我就這樣走進了劇組。」
不過,在當年比金銘的名氣大很多的這位童星選擇了音樂,14歲就去了美國,現在已經成為一名鋼琴家.

❹ 大陸國產歷年獲得金雞獎的電影都有哪些

歷屆金雞百花電影節獲獎名單
第一屆金雞百花電影節獲獎名單 第十二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最佳故事片《大決戰》 最佳紀錄片《我們走過的日子》 最佳科教片《低溫核供熱堆》《企鵝大帝》 最佳美術片(空缺) 最佳兒童片《燭光里的微笑》 最佳編劇 黃亞洲、汪天雲《開天闢地》 最佳導演 孫周《心香》 導演創作集體《大決戰》 最佳男主角 王鐵成《周恩來》 最佳女主角 宋曉英《燭光里的微笑》 最佳男配角 (空缺) 最佳女配角 丁嘉莉《過年》 最佳攝影 姚力《心香》 最佳美術 美術創作集體《大決戰》 最佳音樂 金復載《風雨故園》《清涼寺的鍾聲》 最佳錄音 鄧清華 馮徑生 陸洪《心香》 最佳剪輯 剪輯創作集體《大決戰》 最佳化妝 顏碧君 王希鍾《周恩來》 最佳道具 道具創作集體《大決戰》 最佳煙火 煙火創作集體《大決戰》 特別獎 《周恩來》《開天闢地》 第十五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最佳故事片《周恩來》《大決戰》《過年》 最佳男演員 王鐵成《周恩來》 最佳女演員 趙麗蓉《過年》 最佳男配角 葛優《過年》 最佳女配角 呂麗萍《青春無悔》 特別獎 劉曉慶 第二屆金雞百花電影節獲獎名單 第十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最佳故事片《秋菊打官司》 最佳紀錄片《天界》 最佳科教片《晝夜節律》 最佳美術片(空缺) 最佳戲曲片(空缺) 最佳兒童片《三毛從軍記》 最佳編劇 王興東《蔣築英》 最佳導演 夏鋼《大撒把》 最佳導演處女作(空缺) 最佳男主角 葛優《大撒把》 最佳女主角 鞏俐《秋菊打官司》 最佳男配角 魏宗萬《三毛從軍記》 最佳女配角 張力維《人之初》 最佳攝影 李晨聲《離婚》 最佳美術 靳喜武《楊貴妃》 最佳音樂 (空缺) 最佳錄音 詹新《闕里人家》 最佳剪輯 張曉東《站直啰,別趴下》 最佳化妝 殷麗華、沈東生《三毛從軍記》 最佳道具 楊允銘《離婚》 最佳服裝 李建群《楊貴妃》 評委會特別獎 漠風(美術片) 第十六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最佳故事片《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楊貴妃》 最佳男演員 古月《毛澤東的故事》 最佳女演員 鞏俐《大紅燈籠高高掛》 最佳男配角 馮鞏《站直了,別趴下》 最佳女配角 陳小藝《離婚》 第三屆金雞百花電影節獲獎名單 第十四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最佳故事片《鳳凰琴》 最佳紀錄片《水中影》 最佳科教片《第十三片綠葉》 最佳美術片《鹿女》 最佳兒童片(空缺) 最佳戲曲片(空缺) 最佳譯製片《國際女郎》 最佳合拍故事片《炮打雙燈》 最佳編劇 桔生、劉醒龍、卜炎貴《鳳凰琴》 最佳導演 何平《炮打雙燈》 最佳導演處女作 楊韜《燃燒的雪花》 最佳男主角 李保田《鳳凰琴》 最佳女主角 潘虹《股瘋》 最佳男配角 方子哥《無人喝彩》 最佳女配角 (空缺) 最佳攝影 格日圖《東歸英雄傳》 最佳美術 錢運選《炮打雙燈》 呂志昌 楊保成《重慶談判》 最佳音樂 曹·道爾基《東歸英雄傳》 最佳錄音 李伯江《雲南故事》 最佳剪輯 錢麗麗、徐棟《都市情話》 最佳化妝 (空缺) 最佳道具 (空缺) 最佳服裝 (空缺) 評委會特別獎《東歸英雄傳》(故事片)《早春一吻》(兒童片) 第十七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最佳故事片《鳳凰琴》《重慶談判》《炮兵少校》 最佳合拍片《獅王爭霸》 最佳男演員 李保田《鳳凰琴》 最佳女演員 潘虹《股瘋》 最佳男配角 孫飛虎《重慶談判》 最佳女配角 丁嘉莉《無人喝彩》 最佳女演員 鞏俐《大紅燈籠高高掛》 最佳男配角 馮鞏《站直了,別趴下》 最佳女配角 陳小藝《離婚》 第四屆金雞百花電影節獲獎名單 第十五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最佳故事片《被告山杠爺》 最佳紀錄片《往事歌謠》 最佳科教片《果實蠅》 最佳美術片《白色的蛋》 最佳兒童片(空缺) 最佳戲曲片《木蘭傳奇》 最佳譯製片《亡命天涯》 最佳合拍故事片《背靠背、臉對臉》 最佳編劇 畢必成、范元《被告山杠爺》 最佳導演 黃建新、楊亞洲《背靠背、臉對臉》 最佳導演處女作 范元《被告山杠爺》 寧海強《彈道無痕》 最佳男主角 李仁堂《被告山杠爺》 最佳女主角 艾麗婭《二嫫》 最佳男配角 (空缺) 最佳女配角 劇雪《永失我愛》 最佳攝影 鮑肖然《南中國1994》 最佳美術 楊鋼《征服者》 最佳音樂 常宏宇《征服者》 最佳錄音 (空缺) 最佳剪輯 孫惠民《絕境逢生》 最佳化妝 (空缺) 最佳道具 (空缺) 最佳服裝 (空缺) 評委會特別獎 張建亞《絕境逢生》(導演) 第十八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最佳故事片《被告山杠爺》《留村查看》《一個獨生女的故事》 最佳合拍片《天與地》 最佳男演員 李仁堂《被告山杠爺》 最佳女演員 沈丹萍《留村查看》 最佳男配角 謝園《天生膽小》 最佳女配角 李媛媛《天生膽小》 第五屆金雞百花電影節獲獎名單 第十六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最佳故事片《紅櫻桃》 最佳紀錄片《長城》 最佳科教片《種子正傳》 最佳美術片《自古英雄出少年》 最佳兒童片《孫文少年行》 最佳戲曲片(空缺) 最佳譯製片《阿甘正傳》 最佳編劇 (空缺) 最佳合拍故事片《變臉》 最佳導演 吳天明《變臉》 最佳導演處女作 霍建起《贏家》 最佳男主角 高明《孔繁森》 最佳女主角 宋春麗《九香》 最佳男配角 趙軍《吳二哥請神》 最佳女配角 鄭衛莉《吳二哥請神》 最佳攝影 肖風《人約黃昏》 最佳美術 陳紹勉《人約黃昏》 最佳音樂 趙季平《孔繁森》 最佳錄音 李嵐華《紅櫻桃》 最佳剪輯 張建華《悲情布魯克》 最佳化妝 超英《悲情布魯克》 最佳道具 呂光、程天、施化林《七七事變》 最佳服裝 (空缺) 優秀兒童表演獎 任瑩《變臉》 集體表演獎 巴音、董娉、契·那日圖、塗門、穀子、鄂爾登木圖、達烈力汗、巴特爾、沙傑《悲情布魯克》 特別獎《孔繁森》(故事片)《較量-抗美援朝戰爭實錄》 第十九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最佳故事片《紅櫻桃》《七七事變》《混在北京》 最佳合拍片《大辮子的誘惑》 最佳男演員 張國立《混在北京》 最佳女演員 郭柯宇《紅櫻桃》 最佳男配角 方子哥《混在北京》 最佳女配角 何賽飛《敵後武工隊》 第六屆金雞百花電影節獲獎名單 第十七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最佳故事片《鴉片戰爭》 最佳紀錄片《山樑》 最佳科教片《介入療法》 最佳美術片《百衣鳥》 最佳兒童片《我也有爸爸》 最佳戲曲片(空缺) 最佳譯製片(空缺) 最佳劇本 王東興《離開雷鋒的日子》 最佳導演 韋廉《大轉折》 最佳男主角 劉佩琦《離開雷鋒的日子》 最佳女主角 於慧《喜蓮》 最佳男配角 林連昆《鴉片戰爭》 孫淳《緝毒英雄》 最佳女配角 馬曉晴《我也有爸爸》 最佳攝影 侯詠《鴉片戰爭》 最佳美術 崔登高、孫永印、張飆《大轉折》 最佳音樂 金馥載《紅河谷》 最佳錄音 來啟箴、王學義《鴉片戰爭》 最佳剪輯 馮四海《紅河谷》 最佳道具 張先春《鴉片戰爭》 最佳煙火 於澤、魏新才、邱必奎、王其軍、楊奎《大轉折》 最佳導演處女作 蘆葦《西夏路迢迢》 周波《捕狼人生》 最佳合拍故事片《宋家三姐妹》 評委會特別獎《埋伏》 第二十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最佳故事片《紅河谷》《大轉折》《離開雷鋒的日子》 最佳男演員 高明《孔繁森》 最佳女演員 寧靜《紅河谷》 最佳男配角 牛犇《夫唱妻合》 最佳女配角 宋春麗《離開雷鋒的日子》 第七屆金雞百花電影節獲獎名單 第十八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最佳故事片《安居》 最佳紀錄片《周恩來外交風雲》 最佳科教片《基因與轉基因動物》 最佳美術片《蝶雙飛》 最佳兒童片《花季雨季》 最佳戲曲片(空缺) 最佳譯製片《泰坦尼克號》 最佳劇本 陸柱國《大進軍--席捲大西南》 最佳導演 胡炳榴《安居》 塞夫、麥麗絲《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最佳男主角 馮鞏《沒事偷看樂》 最佳女主角 陶虹《黑眼睛》 最佳男配角 葛存壯《周恩來-偉大的朋友》 最佳女配角 白雪雲《安居》 最佳攝影 穆德遠《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最佳美術 陳耀功《長征》 最佳音樂 章紹同《相愛在西雙版納》 最佳錄音 章文《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最佳剪輯 程瓏《紅色戀人》 最佳道具 (空缺) 最佳化妝 (空缺) 最佳置景 (空缺) 最佳煙火 (空缺) 最佳導演處女作 張揚《愛情麻辣燙》 最佳合拍故事片 《半生緣》 評委會特別獎 《大進軍-席捲大西南》(故事片) 潘予 《安居》(演員) 第二十一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最佳故事片《甲方乙方》《鴉片戰爭》《長征》 最佳男演員 葛優《甲方乙方》 最佳女演員 劉蓓《甲方乙方》 最佳男配角 李保田《有話好好說》 最佳女配角 張路《這女人這輩子》 第八屆金雞百花電影節獲獎名單 第十九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最佳故事片《那山那狗那人》 最佳紀錄片《共和國主席劉少奇》 最佳科教片《征服病毒病》 最佳美術片《寶蓮燈》 最佳兒童片《草房子》 最佳戲曲片(空缺) 最佳譯製片(空缺) 最佳劇本 曹文軒《草房子》 最佳導演 張藝謀《一個都不能少》 最佳男主角 滕汝俊《那山那狗那人》 最佳女主角 寧靜《黃河絕戀》 最佳男配角 杜源《草房子》 最佳女配角 袁泉《春天的狂想》 最佳攝影 趙非《荊軻刺秦王》 最佳美術 屠居華、林琦《荊軻刺秦王》 最佳音樂 李戈《黃河絕戀》 最佳錄音 陶經《荊軻刺秦王》 最佳剪輯 杜媛、劉小琴《網路時代的愛情》 最佳道具 易振洲、朱明《荊軻刺秦王》 最佳化妝 張邦寵、尹瀟瀟、夏小玫《國歌》 最佳置景 沈忠培、侯福興《上海紀事》 最佳煙火 尹星雲、白存平、岺大松、靳文年、申起進《鐵血大動脈》 最佳特技美術 馮小寧《黃河絕戀》 最佳導演處女作 金琛《網路時代的愛情》 最佳合拍故事片 (空缺) 評委會特別獎 《國歌》(故事片)《春天的狂想》(故事片)《黃河絕戀》(故事片)《揮師三江》(紀錄片) 榮譽獎 謝添《紅娘》(演員) 第二十二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最佳故事片《男婦女主任》《紅娘》《一個都不能少》 最佳男演員 趙本山《男婦女主任》 最佳女演員 劉欣《紅娘》 最佳男配角 牛犇《媳婦你當家》 最佳女配角 李曉紅 《銀幕戀情》 第九屆金雞百花電影節獲獎名單 第二十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獲獎名單 最佳故事片獎:《生死抉擇》《我的父親母親》《橫空出世》 最佳導演獎:張藝謀(《我的父親母親》)、陳國星(《橫空出世》) 最佳男主角獎:陳道明(《我的一九一九》中飾顧維鈞) 最佳女主角獎:鞏俐(《漂亮媽媽》中飾孫麗英) 最佳男配角獎:雷明(《生死抉擇》中飾郭廠長) 最佳女配角獎:陳瑾(《橫空出世》中飾王茹慧) 最佳女主角特別獎:丹增卓嘎(《益西卓瑪》中飾老年益西卓瑪) 最佳故事片特別獎:《緊急迫降》(上影廠) 最佳導演特別獎:路學長(《非常夏日》) 最佳合拍故事片獎:《西洋鏡》 最佳美術獎:曹久平(《我的父親母親》)、林潮翔(《橫空出世》) 最佳錄音獎:鄭春雨(《橫空出世》) 最佳攝影獎:張黎、池小寧(《橫空出世》)、侯詠(《我的父親母親》) 最佳劇本獎:賀子壯、宋繼高(《生死抉擇》) 最佳劇本特別獎:扎西達娃、謝飛(《益西卓瑪》) 最佳兒童片獎:空缺 最佳電視電影獎:空缺 最佳科教片獎:《宇宙與人》 第二十三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最佳故事片獎:《我的父親母親》《黃河絕戀》《國歌》 最佳男演員獎:潘長江《明天我愛你》 最佳女演員獎:章子怡《我的父親母親》 最佳男配角獎:尤勇《緊急迫降》 最佳女配角獎:陶虹《說好不分手》 第十屆金雞百花電影節獲獎名單 第二十四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最佳故事片獎:《生死抉擇》、《漂亮媽媽》和《芬芳誓言》 最佳男演員獎:《生死抉擇》中飾李高成的王慶祥 最佳女演員獎:《漂亮媽媽》中飾孫麗英的鞏俐 最佳男配角獎:朱旭憑《刮痧》 最佳女配角獎:《留住心中的月亮》中飾月蘭的閻青妤 寧波市民評選出的最受歡迎演員獎:鞏俐 第二十一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獲獎名單 最佳故事片獎:《毛澤東在1925》 最佳導演獎:霍建起--《藍色愛情》 最佳男演員獎:戈治均--《押解的故事》 最佳女演員獎:宋春麗--《相伴永遠》 導演處女作獎:齊星--《押解的故事》 最佳編劇獎:王曉棠、王宸--《芬芳誓言》 最佳男配角獎:傅彪--《押解的故事》 最佳女配角獎:彭玉--《月圓今宵》 最佳電視電影獎:《王勃之死》、《上車走吧》 最佳美術片獎:空缺 最佳記錄片獎:《東方巨響》(八一電影製片廠) 最佳戲曲片獎:《生死淚》(安徽電影製片廠) 最佳攝影獎:《紫日》、《血性山谷》 最佳錄音獎:《劉天華》 最佳美術獎:《相伴永遠》 最佳音樂獎:《刮痧》 第十一屆金雞百花電影節獲獎名單 第二十五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最佳故事片:《法官媽媽》《二十五個孩子一個爹》《大腕》 最佳男演員:葛優(飾演《大腕》中尤優) 最佳女演員:周迅(飾演《煙雨紅顏》中趙寧靜) 最佳男配角:英達(飾演《大腕》中路易王) 最佳女配角:袁立(飾演《絕對情感》中安然) 第二十二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獲獎名單 最佳故事片獎:《沖出亞馬遜》、《美麗的大腳》 最佳導演獎:陳凱歌(《和你在一起》) 楊亞洲(《美麗的大腳》) 最佳男主角獎:寧才(《天上草原》中飾雪日干) 最佳女主角獎:陶紅(《生活秀》中飾來雙揚) 倪萍(《美麗的大腳》中飾張美麗) 最佳男配角獎:王志文(《和你在一起》中飾江老師) 最佳女配角獎:袁泉(《美麗的大腳》中飾夏雨) 最佳編劇獎:思蕪(《生活秀》) 最佳攝影獎:董亞春(《沖出亞馬遜》) 最佳錄音獎:呂家進(《小城之春》) 最佳美術獎:金榮哲(《沖出亞馬遜》) 最佳音樂獎:三寶(《天上草原》) 最佳剪輯獎:周影(《和你在一起》) 最佳科教片獎:《深淵—邪教的本質》 最佳兒童片獎:《六月男孩》 最佳外國影片譯制獎:《珍珠港》 最佳電視電影獎:《法官老張軼事》 導演處女作獎:黃宏(《二十五個孩子一個爹》) 評委會特別獎:馬恩然(《法官老張軼事》中飾老張) 最佳合拍故事片獎:空缺 第十二屆金雞百花電影節獲獎名單 百花獎獲獎名單 最佳女演員:徐靜蕾 最佳男演員:盧奇 最佳女配角:袁泉 最佳男配角:王志文 最佳故事片獎:《沖出亞馬遜》《英雄》 《鄧小平》 金雞獎獲獎名單 最佳故事片獎:《驚濤駭浪》、《暖》 最佳故事片特別獎:《鄧小平》 最佳紀錄片獎:《鋼琴夢》 最佳合拍故事片獎:《英雄》 最佳美術片獎:《回想》 最佳電視電影片獎:《馬世清離婚》 最佳編劇獎:秋實(《暖》) 最佳導演獎:張藝謀(《英雄》) 導演處女作獎:烏蘭塔娜(《暖春》)、徐靜蕾(《我和爸爸》) 最佳男主角獎:夏雨(《警察有約》中飾趙六安) 最佳女主角獎:余男(《驚蟄》中飾關二妹) 最佳男配角獎:趙君(《看車人的七月》中飾劉三) 最佳女配角獎:徐靜蕾(《我的美麗鄉愁》中飾雪兒) 最佳攝影獎:穆德遠、董亞春、姜力軍、陳遠良(《驚濤駭浪》) 最佳錄音獎:陶經(《英雄》) 最佳美術獎:霍廷霄、易振洲(《英雄》) 最佳音樂獎:章紹同(《台灣往事》) 最佳特技獎:孟浩(《驚濤駭浪》) 最佳化裝獎:徐廣端(《鄧小平》) 最佳置景獎:姜述義、楊印華(《驚濤駭浪》) 最佳表演新人獎:李敏(《婼瑪的十七歲》中飾婼瑪) 評委會特別獎:李丁(《家有轎車》中飾老李) 第13屆金雞百花電影節獲獎名單 第24屆金雞獎獲獎名單: 最佳故事片獎:《美麗上海》 最佳導演獎:彭小蓮(《美麗上海》) 最佳男主角獎:劉燁(《美人草》中飾劉思蒙) 最佳女主角獎:章子怡(《茉莉花開》中飾茉、莉、花)、鄭振瑤(《美麗上海》中飾母親) 最佳男配角獎:馮遠征(《美麗上海》中飾阿榮) 最佳女配角獎:(空缺) 最佳兒童片獎:《上學路上》 最佳科教片獎:《黑臉琵鷺》 最佳美術獎:霍廷霄 終生成就獎:湯曉丹 評委會特別獎:《女生日記》 最佳電視電影片獎:《曾克林出關》 最佳編劇獎:趙冬苓(《上學路上》) 最佳攝影獎:梁明(《兩個人的芭蕾》) 最佳音樂獎:趙麟(《電影往事》) 最佳錄音獎:張磊、萬仲平、黃文祥(《驚心動魄》) 導演處女作獎:方剛亮(《上學路上》) 第27屆百花獎獲獎名單: 最佳故事片獎:《手機》 優秀故事片獎:《驚心動魄》、《暖春》 最佳男演員獎:葛優(《手機》中飾演嚴守一) 最佳女演員獎:范冰冰(《手機》中飾演武月) 優秀男演員獎:李幼斌(《驚心動魄》中飾演乘警長) 優秀女演員獎:張妍(《暖春》中飾演小花) 第14屆金雞百花電影節獲獎名單 第二十五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完全獲獎名單 最佳故事片 《太行山上》、《可可西里》 最佳電視電影片 《我們》 最佳記錄片 《走進毛澤東》 最佳美術片 《梁山伯與祝英台》 最佳編劇 劉恆(《張思德》) 最佳導演 馬儷文(《我們倆》) 導演處女作獎 萬瑪才旦(《靜靜的嘛呢石》) 最佳男主角 成龍(《新警察故事》) 最佳女主角 金雅琴(《我們倆》) 最佳男配角 唐國強(《張思德》) 最佳女配角 黃梅瑩(《孔雀》) 最佳攝影 李屏賓(《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最佳錄音 張磊 李安磊(《太行山上》) 最佳美術 曹久平(《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最佳音樂 葉小綱(《太行山上》)

❺ 中國電影史的史上第一

第一次電影放映:、1896年(清光緒22年)8月11日,在上海徐園內的「又一村」放映的西洋影戲。
以中國為題材的第一部紀錄片:1896年美國繆托斯柯甫公司拍攝的《李鴻章在格倫特墓前》。
中外合拍的第一部影片:1902年,美國文列文同邵醉翁合拍《慈禧太後》。第一部獨立拍攝的影片:1905年在北京豐泰照像館拍成的由京劇著名武生譚鑫培主演的《定軍山》片斷。
第一個電影放映場:北京西單的「文明茶園」掛牌為「北京電影」。
一部電影故事短片:由鄭正秋編劇、張石川導演的《難夫難妻》。它首映是1913年9月底。
第一位女演員:受傳統禮教的影響,中國的戲曲舞台上一向遵循著男扮女裝的規則。即使是在甲午戰爭後誕生的 「文明戲」中,也沒有打破男扮女裝的傳統。1905年問世的中國電影自然也難以擺脫這一文化習俗。直到1913年《難夫難妻》這部以婚姻關系為內容的影片中,所有的男女人物依然都是由男演員扮演的。中國銀幕上的第一位女演員來自和《難夫難妻》同年拍攝的香港短故事片《莊子試妻》。影片取材於明清傳奇,描述莊周詐死,以試其妻子是否忠貞的故事。也許是因為香港長期處在英國統治之下,得西方風氣之先,故能夠接受男女同台演出。結果,導演黎民偉的妻子嚴姍姍在片中扮演了莊周妻子的使女,雖然還不是主角,但這已足以使嚴姍姍獲得中國電影史上第一位女演員的殊榮。
攝制的第一部長故事片:1922年上映的《閻瑞生》,任彭年導演。該片以當時上海閻瑞生謀斃王蓮英的轟動社會案件為依據,寫的是真人真事,上映盛況空前。第一個電影文學劇本:中國電影史上第一個比較完整的電影劇本問世於1925年,即電影在中國誕生後整整20年後。它是由洪深編寫的歷史題材劇《申屠氏》,發表於當年《東方雜志》22卷1-3月號上。
第一部動畫片:動畫片是美術片中的一種重要類型。中國的美術片就是從動畫電影開始的。1920年,上海的萬籟鳴、萬古蟾、萬超塵、萬滌寰兄弟(人稱「萬氏兄弟」)在影院中看到了《大力水手》、《勃比小姐》等早期美國動畫片後,對這種藝術形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此開始研製中國的動畫電影。1926年,萬氏兄弟克服了資金、場地、資料等多方面的困難,終於研製成功了中國第一部動畫片《大鬧畫室》;它也是中國美術片的開始。
第一部出國的影片:新亞公司拍攝的《紅粉骷髏》,管海峰導演,除在上海、天津、北京上映外,還到日本、越南等國放映。
第一個電影公司:亞細亞影戲公司。
第一首電影插曲:1930年12月3日,聯華公司出品的影片《野草閑花》上映,該片以蠟盤配音的方法為影片配製了一首由孫瑜作詞、孫成壁作曲的電影歌曲《尋兄詞》,它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的第一首電影插曲。
第一部蠟盤發音片:《歌女紅牡丹》(1931年)。
第一部片上發聲片:《雨過天晴》(1931年)。
第一部獲得國際榮譽的影片:《漁光曲》,榮獲「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第一部音樂喜劇片:袁牧之編導的《都市風光》,完成於1930年10月。
第一部採用管弦樂隊演奏的影片:《都市風光》。
第一個由政府設立的電影獎:1932年,由當時中國教育界和電影界熱心人士共同倡議,在南京建立中國教育電影協會。中國教育電影協會於次年舉行了第一次影片評選活動,《人道》和《自由之花》被評為優秀影片。此後又舉行了幾次評選。由於當時協會的領導者中有不少具有政府黨政高層官員身份,因此可以說這是中國電影史上最早的具有政府色彩的電影獎。
第一位電影皇後: 1933年,開辦於上海的《明星日報》以「鼓勵諸女明星之進取心,促成電影之發展」為宗旨,發起了一次評選「電影皇後」的活動。這也是中國電影史上第一次具有較大影響的電影明星評選。在參選的諸明星中,來自明星公司的胡蝶、聯華公司的阮玲玉和來自天一公司的陳玉梅呼聲最高,選票也比較接近。經過長達兩個月的評選,胡蝶得票21,334張,陳玉梅得票10,028張,阮玲玉得票7,290張。胡蝶由此登上了中國第一位「電影皇後」的「寶座」。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的影片:1935年3月,由蔡楚生編導的影片《漁光曲》在蘇聯舉辦的莫斯科國際電影展覽會上獲得了榮獲獎,這是中國電影第一次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漁光曲》遂成為中國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的影片。
第一位國際三大影展最佳演員:1992年2月,張曼玉憑借電影《阮玲玉》獲柏林國際電影節影後,成為中國影史上第一位在世界三大國際電影節上獲得最佳演員榮譽的影星。
第一部恐怖電影:1937年,新成立的新華影片公司推出了一部深受歡迎的影片《夜半歌聲》,這是中國銀幕上出現的第一部國產恐怖電影,它不但在當時製造了轟動效應,歷經半個多世紀的歲月,其價值和魅力依然能夠得到驗證。
第一部抗戰影片:《保衛我們的土地》是抗日戰爭爆發後完成的第一部表現抗戰的故事片,史東山編導、吳蔚雲攝影,完成於1938年1月。
第一部彩色電影:中國第一部彩色電影是1948年拍攝於上海的戲曲片《生死恨》,由華藝影片公司出品,費穆導演,主演梅蘭芳,著名攝影師黃紹芬為攝影指導,李生偉任攝影師。
新中國第一部故事片:抗戰勝利後,中國共產黨派出文化幹部前往東北接管偽「滿洲映畫協會」(日本侵略中國後在東北建立的電影製片廠),1946年10月,在「滿映」的原址上成立東北電影製片廠,後更名為長春電影製片廠。1949年,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東影拍出了新中國第一部故事片《橋》。
第一部譯製片:1949年5月,由東北電影製片廠譯制的蘇聯電影《普通一兵》。
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的中國美術片:1956年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木偶片《神筆》獲第八屆國際兒童影片節兒童娛樂片一等獎,這是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的中國美術片。
建國後第一部中外聯合攝制的影片:中國北京電影製片廠與法國加朗斯影片公司聯合攝制的兒童片《風箏》,1958年6月上映。
第一部彩色寬銀幕電影:1958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海燕廠)拍攝了中國第一部35毫米彩色寬銀幕立體聲故事片《老兵新傳》。這是中國第一部彩色寬銀幕影片,也是中國大陸第一部寬銀幕電影。
第一部彩色寬銀幕故事片:《魔術師的奇遇》,1962年由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攝制。
第一部彩色遮幅寬銀幕故事片:《青春》,1976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
第一部寓言樣式的動畫片:《誇口青蛙》
第一部在國際電影節上獲最高獎的故事片:1988年,由張藝謀執導,鞏俐和姜文主演的影片《紅高粱》在第38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上獲得最高獎金熊獎。這是第一部在國際A類電影節上獲得最高獎的中國電影。
第一部獲得世界吉尼斯紀錄的影片:2002年12月12日,世界吉尼斯英國總部正式授予中國電影《廬山戀》「世界上在同一影院連續放映時間最長的電影」的吉尼斯世界紀錄。這是第一部創造了世界吉尼斯紀錄的中國電影,到目前為止,也是惟一的一部。
中國第一個由專業影人評選的電影獎:在中國電影三大獎中,電影金雞獎是由專業電影人員評選的專業性電影獎。金雞獎始創於1981年中國農歷雞年,由中國電影家協會主辦,獎杯為一尊引頸高唱的金雞,以金雞啼曉象徵百家爭鳴,同時亦包含著激勵電影工作者聞雞起舞、奮發前進的意義。該獎每年評選一次。由電影藝術家、電影評論家擔任評委。在這一類別的電影獎中它不僅是第一個,也是惟一的一個。它也是中國電影界專業性評選的最高獎 。

❻ 第一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是什麼影片

1981年5月23日,第一屆中國電影金雞獎評選揭曉,最佳故事片獎:《巴山夜雨》《天雲山傳奇》(並列)

❼ 詳細歷屆金雞獎獲獎名單

截止至2020年11月,金雞獎一共舉行過32屆,獲獎名單如下:

第一部分:第1屆—第22屆

第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1、最佳故事片:《巴山夜雨》、《天雲山傳奇》

2、最佳紀錄片:《劉少奇同志永垂不朽》

3、最佳科教片:《生命與蛋白質--人工合成胰島素》

4、最佳美術片:《三個和尚》

5、最佳導演:謝晉《天雲山傳奇》

6、最佳編劇:葉楠《巴山夜雨》

7、最佳男主角:空缺

8、最佳女主角:張瑜《廬山戀》、《巴山夜雨》

9、最佳男女配角集體獎:石靈、歐陽儒秋、茅為惠、林彬、仲星火、盧青《巴山夜雨》

10、最佳攝影:許琦《天雲山傳奇》

11、最佳錄音:空缺

12、最佳美術:陳紹勉、丁辰《天雲山傳奇》

13、最佳音樂:高田《巴山夜雨》

14、特別獎:向雋殊、《苗苗》

第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1、最佳故事片:《鄰居》

2、最佳紀錄片:《先驅者之歌》、《莫讓年華付水流》

3、最佳科教片:《蜜蜂王國》

4、最佳美術片:空缺

5、最佳戲曲片:空缺

6、最佳導演:成蔭 《西安事變》

7、最佳編劇:張弦 《被愛情遺忘的角落》

8、最佳男主角:張雁《月亮灣的笑聲》

9、最佳女主角:李秀明《許茂和他的女兒們》

10、最佳男配角:孫飛虎《西安事變》

11、最佳女配角:賀小書《被愛情遺忘的角落》

12、最佳攝影:鄒積勛 《傷逝》、《許茂和他的女兒們》

13、最佳錄音:張瑞坤 《沙鷗》

14、最佳美術:韓尚義、瞿然馨、李華忠 《子夜》:

15、最佳音樂:楊紹櫚《喜盈門》

16、最佳剪輯:傅正義《傷逝》、《知音》

17、最佳道具:劉清標 《鄰居》

18、最佳特技:戈永良、陳繼章、周浩斐《李慧娘》

19、最佳服裝:曹穎平 《南昌起義》、《阿Q正傳》

20、最佳化裝:王希鍾、李恩德《西安事變》

21、榮譽獎 :《喜盈門》

第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1、最佳故事片:《人到中年》、《駱駝祥子》

2、最佳科教片:《昆蟲世界-——身體構造與功能》

3、最佳美術片:《鹿鈴》

4、最佳導演:吳貽弓《城南舊事》

5、最佳男主角:空缺

6、最佳女主角:潘虹《人到中年》、斯琴高娃《駱駝祥子》

7、最佳男配角:牛犇《牧馬人》

8、最佳女配角:鄭振瑤《城南舊事》

9、最佳攝影:魏鐸《逆光》

10、最佳美術:俞翼如《駱駝祥子》

11、最佳音樂:呂其明《城南舊事》

12、最佳剪輯:周鼎文《牧馬人》

13、最佳道具:鄧成玉《駱駝祥子》

14、最佳煙火:於澤、王全榮、邱必奎《風雨下鍾山》

15、最佳特技:李再春、門玉鳳、朱革、藤春飛、張爾瓚、邢培修、金燕茜《孔雀公主》

16、最佳化妝:顏碧、許建新、李遵訓《風雨下鍾山》

17、特別獎:《一盤沒有下完的棋》、《茶館》、《泉水叮咚》

第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1、最佳故事片:《鄉音》

2、最佳紀錄片:《我們看到的日本》

3、最佳科教片:《灰喜鵲》

4、最佳美術片:《鷸蚌相爭》

5、最佳導演:湯曉丹《廖仲愷》

6、最佳男主角:董行佶《廖仲愷》、楊在葆《血,總是熱的》

7、最佳女主角:龔雪《大橋下面》

8、最佳男配角:於是之《秋瑾》

9、最佳女配角:宋曉英《十六號病房》

10、最佳攝影:楊光遠《再生之地》

11、最佳美術:王興文《李冰》(上,下)

12、最佳錄音:史平一《再生之地》

13、最佳道具:徐國梁《秋瑾》

14、最佳特技:董振聲、才汝質、雒廷富、陶世恭、紀景春、王大雨《火焰山》

15、最佳服裝:費蘭馨、朱鳳堂、李琴《再生之地》

16、最佳化妝:王玢瑞、紀偉華《李冰》(上,下)

17、特別獎:《毛澤東》、《四渡赤水》、《不該發生的故事》、《候補隊員》、《路》陳立洲

第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1、最佳故事片:《紅衣少女》

2、最佳紀錄片:《零的突破》

3、最佳科教片:《廣開節能之路》、《細胞重建》

4、最佳美術片:《火童》

5、最佳戲劇片:《五女拜壽》

6、最佳導演:凌子風《邊城》

7、最佳編劇: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環》

8、最佳男主角:呂曉禾《高山下的花環》

9、最佳女主角:李羚《黃山來的姑娘》

10、最佳男配角:何偉《高山下的花環》

11、最佳女配角:王玉梅《譚嗣同》

12、最佳攝影:張藝謀《黃土地》

13、最佳美術:張之楚《雅馬哈魚檔》

14、最佳音樂:許友夫《人生》

15、最佳錄音:馮德耀、苗振宇《雷雨》

16、最佳剪輯:周鼎文《高山下的花環》

第2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1、最佳故事片:《毛澤東在1925》

2、最佳紀錄片:《東方巨響——兩彈一星實錄》

3、最佳戲曲片:《生死淚》

4、最佳美術片:空缺

5、最佳合拍故事片獎:空缺

6、最佳電視電影片:《王勃之死》、《上車,走吧》

7、最佳導演:霍建起 《藍色愛情》

8、最佳編劇:王曉棠、王宸《芬芳誓言》

9、最佳男主角:戈治均《押解的故事》

10、最佳女主角:宋春麗《相伴永遠》

11、最佳男配角:傅彪 《押解的故事》

12、最佳女配角:彭玉 《月圓今宵》

13、最佳攝影:蔡抒南、崔新萍《血性山谷》、馮小寧 《紫日》

14、最佳錄音:馮德耀 《劉天華》

15、最佳美術:屠居華 《相伴永遠》

16、最佳音樂:葉小剛 《刮痧》

17、導演處女作獎:齊星《押解的故事》

第2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1、最佳故事片 :《美麗的大腳》、《沖出亞馬遜》

2、最佳科教片:《深淵—邪教的本質》

3、最佳兒童片:《六月男孩》

4、最佳合拍故事片獎:空缺

5、最佳外國影片譯制獎:《珍珠港》

6、最佳電視電影片 :《法官老張軼事》

7、最佳導演:陳凱歌《和你在一起》、楊亞洲 《美麗的大腳》

8、最佳編劇:思蕪 《生活秀》

9、最佳男主角:寧才《天上草原》

10、最佳女主角:倪萍《美麗的大腳》

11、最佳男配角:王志文《和你在一起》

12、最佳女配角:袁泉《美麗的大腳》

13、最佳攝影:董亞春《沖出亞馬遜》

14、最佳錄音:呂家進《小城之春》

15、最佳美術:全榮哲《沖出亞馬遜》

16、最佳音樂:三寶《天上草原》

17、最佳剪輯:周影《和你在一起》

18、導演處女作獎:黃宏《二十五個孩子一個爹》

19、評委會特別獎:馬恩然《法官老張軼事》

❽ 1981年第一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篇.導演,攝影,美術獎是那部作品

第一屆金雞獎獲獎名單(1981年杭州)

最佳故事片:《巴山夜雨》、《天雲山傳奇》

最佳紀錄片:《劉少奇同志永垂不朽》

最佳科教片:《生命與蛋白質--人工合成胰島素》

最佳美術片:《三個和尚》

最佳編劇:《巴山夜雨》葉楠

最佳女主角:《廬山戀》張瑜、《巴山夜雨》張瑜

最佳男配角:《巴山夜雨》仲星火

最佳攝影:《天雲山傳奇》許琦

最佳美術:《天雲山傳奇》陳紹勉

最佳美術:《天雲山傳奇》丁辰

最佳音樂:《巴山夜雨》高田

特別獎:《苗苗》

特別獎:向雋殊

❾ 第3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獲獎名單揭曉,都有哪些電影獲獎

第3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獲獎名單揭曉,電影《守島人》、《懸崖之上》、《白蛇之青蛇劫起》等都有獲獎,全場最大贏家還是張藝謀導演,他的《懸崖之上》讓張譯奪得影帝,他的《一秒鍾》讓范偉奪得最佳男配獎,而青年演員張子楓全程陪跑,可謂是非常遺憾。

說實話,小編也覺得這屆金雞獎評選有點太過於迷惑了,劉浩存出道才演了不過三部電影,就能提名最佳女主角,給她一個最佳新人獎我覺得才合適嘛。而劉敏濤2021作品沒有一部是爆火的,也能提名,相反的,2021有出色作品《揚名立萬》的鄧家佳,卻連出席的資格都沒有,真是讓網友直呼,評選不公平呀。

❿ 第3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導演處女作獎獲得者究竟是誰有何背景

越來越多的年輕導演開始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

第32屆中國電影金雞百花獎第1部導演作品最佳影片的獲得者是文牧野。他是一位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碩士畢業的優秀電影人。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電影藝術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當中不可割捨的一部分,然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攝影機記錄生活,同時給大眾奉獻出精彩的電影作品。但是對於一些導演來說,倘若能夠在自己人生當中的第1部電影作品就能夠登上國際獎項,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對於文物也來說他卻做到了。憑借他在2018年執導的劇情片,我不是葯神獲得了第三十二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的最佳第1部導演篇。

像文牧野這樣類似的青年導演,在中國還有很多正在慢慢的崛起當中,我相信隨著時間的慢慢推移,越來越多具有擔當的新時代導演人物將會出現在我們的身邊,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吧。

閱讀全文

與中國第一部獲金雞獎的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的世界吾王him有多少電影 瀏覽:614
踏血尋梅電影獲得了哪些獎項 瀏覽:369
boom電影網站 瀏覽:732
電影驢得水動作分析 瀏覽:490
英國電影美學分析 瀏覽:56
自己下載小電影犯法不 瀏覽:76
電影片酬怎麼算 瀏覽:685
美國電影開頭公司短視頻網站 瀏覽:416
巨量微電影 瀏覽:190
電影微信通 瀏覽:518
進化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812
電影上映怎麼說 瀏覽:919
知名品牌微電影拍攝製作 瀏覽:441
納粹統治世界電影 瀏覽:167
什麼好萊塢電影好看 瀏覽:806
電影院的4k激光廳是什麼意思 瀏覽:340
看電影怎麼識別字幕 瀏覽:236
絕世戰魂完整奇幻電影 瀏覽:968
最新的電影的短視頻 瀏覽:598
電影導入iphone軟體 瀏覽: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