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影《橋》的拍攝地,歐洲最大最深的峽谷,是最大混凝土拱橋嗎
你在電視中見過塔拉河大橋嗎?你想近距離欣賞這座壯美的橋嗎?25年前我看電影知道了這座大橋,如今身臨其境觀賞美景,再多贊美的語言都是多餘的。電影《橋》在上個世紀70—80年代可謂影響深遠;幾十年過去了,電影故事情節歷歷在目,一部電影的魅力如此之大,值得不遠萬里來去到拍攝地回味它的細節,還能順便欣賞峽谷的風光,何樂而不為。
2. 電影《橋》的故事,工程師慘死,原型鬧烏龍,歌詞姑娘變朋友,還有什麼
說到關於「橋」的電影,你會想到哪些?可能有好多,比如《卡桑德拉大橋》等,
說到關於「炸橋」的電影,你也許會想到《奇襲》,但可能還有更多人第一印象都是那部南斯拉夫電影《橋》。
犧牲,影片最後,工程師用生命炸毀了自己心愛的橋,這個結局不僅是致敬原型亞烏克維奇,也是在致敬那些為了民族解放犧牲的人們,這些犧牲里有戰士也有工程師,當然還有那座「好橋」。
讓人遺憾的是,橋炸了,還能修復,可國家沒了又該怎麼辦呢?克爾瓦瓦茨導演去世前一直不能理解的就是南斯拉夫的消失。而我們作為看客,重看《橋》和《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時同樣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3. 知道南斯拉夫電影《橋》的進來啊!
知道這部影片,但是沒有相關圖片
4. 求電影《橋》資源(1969年由南斯拉夫波斯納電影製片廠出品,由哈·克爾瓦瓦茨執導的戰爭影片)
鏈接: https://pan..com/s/1AU5uMimPllHho5Vuqaarqw
《橋》是1969年由南斯拉夫波斯納電影製片廠出品的一部戰爭影片。由哈·克爾瓦瓦茨執導,斯·佩洛維奇、韋利米爾·巴塔·日沃伊諾維奇、伊·加洛等人主演。影片講述的是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的時期,一小隊南斯拉夫游擊隊員經過一系列周密的安排和驚險曲折的斗爭將德軍撤退途中一座必經的橋梁炸毀的故事。
5. 電影南斯拉夫橋里的橋現在還在嗎
電影《橋》中的塔拉河峽谷大橋位於黑山北部,橫跨歐洲最深的塔拉河大峽谷,是一座鋼筋混凝土公路橋,全長366米。它初建於1940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炸毀,後於1946年重建並保留至今,《橋》就是根據當年游擊隊炸橋的史實改編並在此拍攝的。
6. 二戰電影《橋》中的橋的照片
可以用BT或vagaa搜索下載該電影,然後截圖即可。
還有是南斯拉夫的《橋》還是中國的《橋》?我認為是前者吧。
7. 橋這部電影是那個國家拍的
《橋》(Мост),南斯拉夫電影名(1969年),這部影片描述的是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的時期,德軍計劃從希臘經南斯拉夫撤退回本國,為了能夠順利地撤退,他們要竭力保住一座撤退途中必經的橋梁。與此同時,一小隊南斯拉夫游擊隊員奉命前去炸毀這座橋梁,橋又高又險,任務極其艱巨。如果能炸掉這座大橋,將阻斷德軍的退路,更有利於反攻。為了炸橋,游擊隊找到了橋的設計者。經過一系列周密的安排和驚險曲折的斗爭,最終工程師親手炸掉了自己設計建造的橋。
該片是南斯拉夫經典二戰影片,真實再現一場激烈的大橋爭奪戰、一次勇氣與信仰的考驗。炮彈從頭上掠過,大橋在腳下粉碎,一曲《啊!朋友再見》更是讓人久久難忘。
8. 繪畫、雕刻、圖片以及影視作品中的橋。
:「藍橋」,在陝西藍田縣藍溪上,「傳其地有仙窟,即唐裴航遇雲英處」;「楓橋」在蘇州,唐張繼有《楓橋夜泊》詩;「斷橋」在杭州西湖,唐張祜詩:「斷橋荒蘚合」,明朝莫仲有《斷橋殘雪》詞等。但單名之橋往往系泛指,而又可能是專名,其中有的以材料為名,如「石橋」,梁簡文帝即有《石橋》詩:「寫虹便欲飲,圖星逼似真」;「鐵橋」,明朝吳兆元有《渡鐵橋》詩:「寶筏群生渡,金繩八道開」;「竹橋」,杜甫有《觀造竹橋》詩等。有的指明橋的所在,如「山橋」,梁簡文帝詩:「卧石藤為纜,山橋樹作梁」;「江橋」,唐杜甫詩:「山縣早休市,江橋春聚船」;「野橋」,唐劉長卿詩:「野橋經雨斷,澗水向田分」等。有的指明橋的形狀,如「方橋」,唐韓愈詩:「君欲問方橋,方橋如此作」;「斜橋」,宋朝歐陽修詩:「波光柳色碧溟濛,曲渚斜橋畫舸通」;「畫橋」,宋朝范與求詩:「畫橋依約垂楊外,映帶殘陽一抹紅」;「朱橋」,唐朝鄭谷詩:「朱橋直抵金門路,粉堞高連玉壘雲」;「天橋」,山西太原保德州及雲南大理都有,大理的「下斷上連,石樑跨之,兩岩激水濺珠,宛如梅綻,人呼為不謝梅」等。有的與橋畔景物有關,如「花橋」,福建寧德縣、湖北長陽縣及廣西桂林都有,桂林的有「花橋煙雨」之稱;「柳橋」,在杭州西湖,宋周邦彥詞:「水漲魚天拍柳橋」等。有的比較特殊,如「草橋」,在北京右安門外;「席橋」,在山東東平縣,「相傳宋真宗東封泰山,車駕經行,以席鋪藉」;「瓜橋」,浙江富陽縣,「世傳孫鍾設瓜於此橋」;「鴨橋」在陝西陝城。「金橋」在山西上黨,唐潘炎有《金橋賦》。更有事涉怪誕的,如「暗橋」,在安徽建平縣,「舊傳伍員奔吳,避於山中,追者至此,雲氣護之,員及橋而天暗」;「鬼橋」,《初學記》「上方有鬼橋」;「赤橋」,在山西太原晉水北渠上,「宋太宗鑿卧龍山,血出成河,因更今名」等。
9. 介紹下奧斯卡最佳短片《橋》
中文名:《橋》
英文名:Most
出品國:南斯拉夫
導演:哈·克爾瓦瓦茨
主演:瓦·濟活耶諾維奇、斯·派羅維奇
上映年份:1969年
本片在中國觀眾極為熟悉的電影,當年在中國多次熱映。影片的結尾分別運用了兩個分鏡頭表現敵我雙方代表人物對這座終毀於戰火的建築精品的評價。敵將軍與上校慨嘆道:「多麼美的橋啊!」;「老虎」與他的游擊隊員也發出一樣的慨嘆,盡管雙方的動機不完全一樣,卻無不表現對毀於戰火的出色的建築物的惋惜。而對人類文明進行破壞的當然是侵略戰爭,這就使影片的主題得到了升華。雖然這部影片的片名只有一個字,但它對影片的主題思想的概括卻是精闢和深遠的。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面臨東西夾擊的德國已走到了失敗的邊緣,然而他們仍不死心,為了挽救危局,德軍計劃從希臘經南斯拉夫撤退回本國,為了能夠順利地撤退,他們要竭力保住一座撤退途中必經的橋梁。與此同時,一小隊南斯拉夫游擊隊員奉命前去炸毀這座橋梁,橋又高又險,任務極其艱巨。如果能炸掉這座大橋,將阻斷德軍的退路,更有利於反攻。德軍當然也明白這座具有戰略意義的大橋的重要性,他們部署了一個團的軍力守衛,還安排了對付游擊隊的專家黨衛軍上校霍夫曼坐鎮在軍營中,大橋四周可謂戒備森嚴。游擊隊在步步逼近目標的秘密潛入過程中,不幸被德軍守備隊發現,一名戰士為了掩護全體戰友脫險,孤身留守阻擋頑敵,不幸負傷後又大聲呼叫退走的戰友將手榴彈投向自己,殺身成仁,不當俘虜。為了炸橋,游擊隊找到了一個工程師,但這個工程師恰恰是橋的設計者。經過一系列周密的安排和驚險曲折的斗爭後,最終工程師親手炸掉了自己設計建造的橋。
10. 2008年上映的二戰電影 《橋》
樓主說的應是08上映的德國影片《最後的橋》 電影的內容簡介 1945年4月,戰爭已近尾聲,德國人疲於應戰,炸彈轟塌了小鎮附近的橋梁,前線步步逼近,德國士兵忙不迭撤離,以逃脫美軍的進攻,而七個十幾歲的少年卻被組織起來頂替他們來到前線作戰,在納粹流血即榮耀的思維鼓動下,他們竟然面對炮火連天的危險境地卻毫無畏懼。而其實,在上前線之前,戰爭對於這些男孩不過是充滿冒險的幻境.
另外補一句08版的《最後的橋》是59年西德影片《Brücke, Die》的翻拍
59年的那也是非常經典的 尤其是裡面的德軍形象
08版《最後的橋》下載地址
http://www.gougou.com/search?search=%E6%9C%80%E5%90%8E%E7%9A%84%E6%A1%A5&id=1
免費在線觀看網址:http://pp.88ag.com/html/movies/235/117965.shtml
在風行網路上也有http://www.funshion.com/movie 在此頁面先把軟體下了 然後搜索
youkou觀看地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U4MDk0Mz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