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熔爐》《玩物》,韓國電影那麼敢拍,為什麼越揭露現實卻越愈演愈烈
商業電影越來越多的充斥著電影行業的大潮中,比如漫威系列、比如X戰警系列,以及國產的小時代系列,咳咳…雖然說小時代被很多朋友們說是爛片,但是起碼它是賺錢的。但是作為我們觀眾來說,純商業片並不是我們的全部需求,我們更需要的是通過電影來升華情感,來感悟人生,讓自己在正確的道路上堅定不移的走下去。
沉重的未成年被性侵話題,再一次上演。未成年少女在遭遇性侵後如何走出心靈的陰影和家人如何面對生活的故事。
該影片以2000年至2004年間發生於光州一所聾啞障礙人學校中性暴力事件為藍本,描述該時間所引發的悲劇以及學校的教師和人權運動者一起力圖揭開背後黑幕的故事。一句話總結這部電影:這是一部改編韓國法律的電影。
⑵ 韓國電影《熔爐》講了什麼聽說是揭露社會黑暗面的,不過具體什麼內容想看看。
《熔爐》以2000年至2004年間發生於光州一所聾啞障礙人學校中性暴力事件為藍本,講述了該時間所引發的悲劇以及學校的教師和人權運動者一起力圖揭開背後黑幕的故事。
劇情介紹:來自首爾的啞語美術老師仁浩來到霧津,應聘慈愛聾啞人學校。天降大霧,他意外撞車,維修時邂逅了人權組織成員柔珍。仁浩妻子早亡,8歲女兒天生哮喘由祖母照看,所以他不辭辛苦謀職養家。然而,雙胞胎的校長與教導主任竟逼仁浩索賄5千萬韓元。
同時,仁浩逐漸發現學校籠罩著一種緊張壓抑的氣氛,令人窒息。尤其有三個孩子引人關註:聰穎的金妍斗和貪吃的陳宥利總是躲閃。全民秀的弟弟自殺身亡,他總是滿臉淤青。
下課後,仁浩還聽到女廁所中有呼喊與哭泣,在門衛的阻攔下他未深究。之後。他意外目睹了校長行賄警察,教導員毒打民秀,宿導溺罰妍斗的行徑。一個驚天的隱秘被慢慢揭開,真相令韓國震驚。
(2)韓國電影熔爐圖片擴展閱讀
《熔爐》角色介紹:
1,姜仁浩
演員:孔劉
來自首爾的啞語美術老師,應聘於霧津市的慈愛聾啞人學校。妻子早亡,8歲女兒松兒天生哮喘交由母親照顧。到達學校後發現腐敗的組織與人事架構,學生們亦處於令人緊張壓抑氛圍之中,仁浩逐漸走向揭開所見連串事件背後真相的道路。
2,徐友真
演員:鄭裕美
人權組織成員,在霧津市汽車維修店與姜仁浩認識,首先自金妍斗手寫字條中看到教職工性侵學生端倪。協助與帶領受害學生們訴諸法律及抗爭。
3,陳侑利
演員:鄭仁絮
受害學生之一,智障及聾啞殘障學生,非常喜愛吃食物。
4,全民秀
演員:白承煥
受害學生之一,出身自社會保障家庭,弟弟亦受到學校老師侵害身亡,最後因法律偏頗,令弟弟受害事件不能得到公正栽決,自己亦走上悲劇的結局。
5,仁浩的母親
演員:金志映
愛護仁浩及松兒,反對仁浩為了受害學生引致本身職業及經濟受捐,但仍然默默無言支持仁浩的選擇。
6,李江碩/李江福
演員:張光
校長/教務長孿生兄弟,全權控制慈愛聾啞人學校運作,與司法界及地方警力互相勾結,殘害學生。
⑶ 韓國電影《熔爐》主要講的什麼不用太詳細
影片《熔爐》以2000年至2004年間發生於光州一所聾啞障礙人學校中性暴力事件為藍本,描述該時間所引發的悲劇以及學校的教師和人權運動者一起力圖揭開背後黑幕的故事。
來自首爾的啞語美術老師姜仁浩來到霧津,應聘於慈愛聾啞人學校。天降大霧,他意外撞車,維修時邂逅了人權組織成員友真。姜仁浩妻子早亡,8歲女兒松兒天生哮喘由祖母照看,所以他不辭辛苦謀職養家。
然而,雙胞胎的校長與教導主任竟逼仁浩索賄5千萬韓元,並美其名為學校發展基金。同時,姜仁浩逐漸發現學校籠罩著一種緊張壓抑的氣氛,令人窒息。尤其有三個孩子引人關註:聰穎的金妍斗和貪吃的陳宥利總是躲閃。全民秀的弟弟自殺身亡,他總是滿臉淤青。
下課後,仁浩還聽到女廁所中有呼喊與哭泣,在門衛的阻攔下他未深究。之後,他意外目睹了校長行賄警察,教導員毒打民秀,宿舍督導溺罰妍斗的行徑。一個驚天的隱秘被慢慢揭開,真相震動整個韓國。
(3)韓國電影熔爐圖片擴展閱讀
《熔爐》是根據孔枝泳同名小說改編的劇情電影,影片由黃東赫執導,孔劉、鄭裕美、金賢秀、金志映等主演。2011年9月22日在韓國上映。由於該影片所反映出的社會問題受到韓國國家高度關注,故該電影亦被稱為「改變韓國國家的影片」。
角色信息:
(1)姜仁浩,來自首爾的啞語美術老師,應聘於霧津市的慈愛聾啞人學校。妻子早亡,8歲女兒松兒天生哮喘交由母親照顧。到達學校後發現腐敗的組織與人事架構,學生們亦處於令人緊張壓抑氛圍之中,仁浩逐漸走向揭開所見連串事件背後真相的道路。
(2)徐友真,人權組織成員,在霧津市汽車維修店與姜仁浩認識,首先自金妍斗手寫字條中看到教職工性侵學生端倪。協助與帶領受害學生們訴諸法律及抗爭。
(3)金妍斗,受害學生之一,天性聰穎,因意外導致聾啞殘障。
(4)陳侑利,受害學生之一,智障及聾啞殘障學生,非常喜愛吃食物。
(5)全民秀,受害學生之一,出身自社會保障家庭,弟弟亦受到學校老師侵害身亡;最後因法律偏頗,令弟弟受害事件不能得到公正栽決,自己亦走上悲劇的結局。
⑷ 大家覺得韓國電影《熔爐》應該如何看待
很佩服導演的勇氣,在影片里,聾啞孩子被害的經過沒有被三兩個鏡頭或是幾句畫外音含混帶過,而是選擇了在孩子們向老師「敘述」被害經歷的同時把最痛苦不堪和壓抑恐懼的片段全部展現給觀眾。錄製取證的整個過程中讓孩子重新回想被凌辱的記憶非常殘酷,而這個幫助他們解說手語表達的過程,也可能正是姜仁浩決定保護這些無聲世界裡連哭喊都被吞沒的孩子的理由。為了用法律手段嚴懲被告人,姜和人權維護會的美英一邊安撫孩子,錄制控告的視頻,並與媒體取得聯系,促進了案件的關注度;一邊奔走在各個部門想要取得支援和幫助。庭審中,出庭做假證的校工和醫生,被告人聘請的具有「前官禮遇」的律師,不明就裡跑來聲援禽獸校長的基督教徒,面對他們荒謬的離譜的謊言和毫無說服力的辯護,這些出庭的受害人,聽證席上坐著的聾啞人卻只有「嗚嗚呀呀」的喊聲和默默的流淚來表達憤怒和委屈。影片里,沒有關於受到被告人不斷威脅不斷利誘的橋段,雙方也沒有激烈的面對面的對抗和辯論。而也恰恰是這樣,會讓人從內心感覺到最深的無力和痛苦,恰恰是因為沒有強制力去阻撓你為孩子們抗爭;你收集的證據也是你公訴時有力而確鑿的說明;孩子們抵抗住內心的恐懼和二次傷害出庭指認,勇敢又聰明的回擊了對方的無恥狡辯,一切都指向你,指向正義的勝利,但只是權錢交易,人情禮遇的薄薄一道牆,擋住你所有的反抗。讓人絕望的,還有那些孩子的親人為了一定數量的賠償金額同意達成和解的態度。這樣一來,所有的努力全部都坍塌在最後的審判結果前。可能是出於電影表現方式的考慮,導演對小說進行了一些加工改編,安排了受害孩子之一最後的復仇,而這死亡並沒有緊接著一個普世的大結局,逍遙法外的依舊逍遙,受到傷害的人還需要慢慢的平復,而努力抗爭的人們終歸是要回到生活里,無論是否繼續抗爭。當事情慢慢被人遺忘,姜仁浩回到首爾,穿梭在每一個普普通通的上班族之中,沒有人知道他曾經親身在「霧津」這個地方看到過什麼,經歷過什麼,甚至很多人不知道這里曾經發生過的暴行。地鐵通道里被白霧籠罩的風景區廣告上寫著「歡迎來到霧津,白色濃霧之都。」美英在信里說,我們努力奮斗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為了我們不被世界改變。
⑸ 韓國電影《熔爐》原型中的真實事件最終判果現在是怎麼樣
「熔爐」案7名受害人1985年至2005年期間在光州光山區仁華學校就讀期間遭到了學校老師們的性侵。
這七名受害人於2012年3月向韓國市政府、光州市政府、光州光山區政府提出了4億4千萬韓元的索賠訴訟,稱政府和地方政府沒有盡到管理的責任,才讓他們遭遇了來自老師們的性侵,受到了肉體和精神兩方面的傷害。
首爾高等法院後來開庭審理此案,以無法證明政府機關對被害人所遭受的性暴力犯罪負有賠償責為由駁回了受害者們的索賠要求,而在11月8日大法院進行的終審判決上,法官以此案已過追訴期(國家賠償請求權的5年有效期已過)為由再次駁回了七名受害人的索賠申請。
影片評價
一部《熔爐》,讓人看得心酸。它以真實故事為腳本,敘述了發生在一所聾啞障礙人學校里的性侵犯和性暴力慘象。「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這群處於社會底層又飽受挫折的受害者,作為弱勢群體既無力反抗,又無人關注,直到出現了一位有良知和正義感的老師。
才給他們帶來了生的希望。當社會日益法治化,人們對暴力的反抗就轉移到法治軌道,法律越來越成為弱勢群體的「救命稻草」,但在這場人權抗爭中,電影把轉型時期的權貴資本問題,法律面臨的人性與制度的困境表現得淋漓盡致。
⑹ 怎麼評價韓國電影熔爐
現實的令人心痛。
我不明白為什麼會有人對那麼可愛的孩子下手,還披著一層老師的偽善面孔,這是何等的令人作嘔!
⑺ 有看過韓國電影《熔爐》嗎講的是什麼
下面是劇情藍本:
《熔爐》以真實發生在光州一所聾啞障礙人學校的事件為藍本,
描寫了一起性暴力引發的悲劇,以及學校的教師和人權運動者一起力圖揭開背後黑幕的故事,引起了社會上對弱勢團體保護的討論。
當然不管是小說還是電影都做了相應的藝術加工,真實情況要殘酷的多。
真實事件的兩個救助孩子的主人公均為男人(至於小說和電影都改成一男一女的原因就不得而知了),其一位職業為律師,另一位職業為醫生。
當然牽扯到這件事中的人不止於此,其中律師是通過一個在該聾啞學校作教師的朋友了解這件事的,但就在二人准備開始為孩子們維權起初,教師朋友便因對方勢力過大而遭到暗殺,另外和此事牽連的一些法律工作者也因相同原因失去生命。律師本來青年才俊,在事業上一片光明。但因為執著於這件案子而被迫離開律師事務所,他拖著三個孩子(性侵的受害者),後來又身患癌症,卻在這條艱難的訴訟路上走了七年。
後來律師遇到了醫生,有了醫生的支持,律師拖著病體,兩個人一起共同抗爭,他們不畏艱險,受到一次一次的挫折卻迎難直上,歷盡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了直接證據,但最終罪者卻因為種種潛規則而沒受到應有的法律制裁。他們收養三個孩子中的小男孩因為無法接受這個結果而拖著犯罪者之一卧軌自殺,另兩個孩子也強行被孤兒院從律師和醫生身邊帶走。
律師受到極大的打擊,已經病入膏肓,卻仍沒有放棄抗訴,最後因抗訴而被高壓水槍射擊倒在冰冷的水泥地上,再也沒有起來。醫生繼續著抗訴的道路卻走投無路,無計可施,最後只得以自殺的方式來換取公眾的關注,並在自殺前留下幾萬字的遺書,把該事情詳細的敘述了一遍,在網上傳播,這才引起了社會的注意,相繼有了小說、電影,終於引起了當局的重視。
該事件也拉上了帷幕,但是鬥士已經死去,知道真相的人卻並不多,筆者也是通過一次偶然的機會了解到這個事件,僅盡微薄之力來讓更多的人知道個中原委。
= = 這片子在韓國引起來極大的反響。。。
⑻ 電影《熔爐》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成,事件的原型是什麼樣的
這是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事情被披露是在2005年,電影在2011年上映。電影引起了巨大的反響,民眾紛紛呼籲重審一起當年的舊案,因為此事法院還重新立法,這條法律的名字就是由該電影的名字命名。整個案情和處理結果太匪夷所思、影響極其惡劣,判罰卻點到為止,案情有多惡劣呢?
在裡面飾演校長的演員張光,拍完這部電影後才發現,他所塑造的人物對他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困擾,妻子3天沒有跟他說話,兒女們很少回家,在路上和陌生人偶遇,對方都會瞪大眼睛看著他繞道而行,或者在他身後指指點點,甚至有人當著面罵他。在釜山電影節上兩個婦女看到張光後直接被嚇跑。
該電影為何以熔爐命名,直到看了第二遍我才知道作者想說的是社會這個大熔爐。形形色色的人都將進入社會這個大熔爐,通過洗禮成為另一副樣子,很有人從熔爐走出來,才發現自己成了自己之前最討厭的模樣。努力、堅持、彷徨、掙扎、放棄、絕望。反抗通常伴隨著陣痛,是否應該堅持反抗?
就像老話說的,「社會是一個大染缸,讓很多人迷失了方向。」經歷過歲月洗禮的我們是否還能保持本色?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我們應該明白我們奮斗的目標和希望是什麼?我們一路砥礪前行,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不讓世界改變我們。
⑼ 真相總是那麼的觸目驚心,電影《熔爐》在韓國法律界的反響如何
《熔爐》確實改變了韓國的法律。《熔爐》是2011年上映的韓國電影,電影改編自2005年在韓國光州區發生的真實案件。
而這部電影的促成很大一部分功勞是來自於電影的男主角孔劉。孔劉在部隊時收到了一本書,這本書的名字就叫《熔爐》,它是韓國作家孔枝泳的小說,看完小說的孔劉深受震撼,便萌生了想要把這個故事拍出來的念頭,退伍之後孔劉終於歷經各種困難促成了這部電影的改編以及拍攝,並且親自擔任男主,把這件事情告訴給大眾,並且產生了很多積極的影響。
⑽ 韓國電影《熔爐》讓人痛心也讓人反思,大家對於這部劇作何評價
「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我們。」這句來自韓國電影《熔爐》的經典台詞曾經打動了很多人,當然也包括我。看完《熔爐》之後,總覺得有一股悶氣郁結在胸口,有憤怒,有悲哀,更多的卻是沉重的無力感,是手中雖然有劍,卻也斬不開黏膩濃重的黑暗那種無能為力的絕望。
之前看印度的《真理訪談》慶幸印度有阿米爾汗那樣的天王巨星願意冒著風險扛起改變國家的大任,現在看《熔爐》又羨慕韓國有孔劉這樣社會自覺的好演員,真不知道什麼時候我們自己也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