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按照中國電影的票房分賬慣例,100元的票房,5元錢是要上繳的電影基金,上稅3.3元,剩下的91.7
摘要 這個沒法給出具體的金額,因為牽扯的利益關系實在是太多了,只能給出一個大概的估值
Ⅱ 收視率高怎麼賺錢錢從哪來電影的收入從哪來
就是從票房來的呀。電影的收入就是電影票呀。電影公司是從電影票裡面要提成的。
親。希望能幫到你,給個好評吧。
Ⅲ 電影票房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是按實際的售票價統計。
在好萊塢,有三種分賬模式可以選擇。第一種是和中國一樣的固定比例分賬。第二種是影院會支付一筆費用給製片方買斷影片,然後這部影片的全部票房都歸影院所有。第三種,是好萊塢最流行的分賬模式,也就是階梯式分賬:在好萊塢製片商的一些大片上映的第一周,製片商可以拿走80%的票房而影院只能拿走20%,這樣製片方就能盡快趁著影片的熱度收回成本。但隨著影片上映時間變長,製片商分到的票房會越來越少,第二周、第三周在60%左右,到了第四周可能就只有20%。
國內電影公司採取階梯式分賬模式的出發點和好萊塢並不一樣,其實是為了「以收入換市場」,通過給影院更高比例的分成來換取排片,爭取更高的票房。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2016年1月1日通報,2015年全國電影總票房440億元,比上年增長近一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雙豐收。國產電影保持主導地位。
票房(網路)
Ⅳ 請問票房分賬後還要交稅嗎
1.影片所有票房收入計入電子售票系統,數據統一匯總到中國電影事業專項資金辦公室(簡稱專資辦)。以專資辦的統計數據作為各方分賬的依據。(PS:這里小票更正一下,最終片方結算所使用的數據,為中數所提供)
2.所有影片收入首先繳納3.3%的特別營業稅,及5%的電影事業專項資金。剩餘的91.7%認定為一部電影的「可分賬票房」。
3.可分賬票房中,電影院及院線提留57%,中影數字提留1-3%的發行代理費。剩餘的40-42%歸於電影製片方和發行方(大部分情況為40%)。
4.影片的發行方會收取歸屬製片發行方部分票房的5-15%作為發行代理費用。即為可分賬票房的2-6%作為發行代理費。
5.很多情況下,發行方預付影片的宣傳發行費用,這時發行方會收取12-20%的代理發行費。如果發行方承諾發行保底、買斷發行、預付製作費用等方式,將收取更高的發行代理費用。
6.部分影片同檔期處於競爭劣勢,出於增加影片排映場次的目的,給影院及院線承諾票房返點。返點一般佔到可分賬票房的3-5%。
7.製片方回收的票房回款公式為:1*(1-0.033-0.05)*40%*(1-0.1)=0.33為一般情況下的製片方分賬。
以上情況為例,一部最終票房1億的影片,回收的票房回款為3300萬左右。
Ⅳ 2019票房破35億的《哪吒》電影要交稅幾個億
按照華語電影的票房分賬行規,分賬前要扣除5%的電影發展基金,以及3.3%的稅費。
也就是35億乘以3.3%大約等於1.15億也就是要交1.15億的稅。
電影院放映收入是按照現代服業6%稅率繳納增值稅,關於放映收入,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6〕36號)規定,電影放映服務一般納稅人可以選擇適用簡易計稅方法計稅。
Ⅵ 好萊塢明星片酬與稅收,一部電影成本幾個億,票房十幾個億,明星的片酬更高,那他們要承擔多少的稅費呢
好萊塢明星如果只按照片酬2000萬美元,至少要向政府繳納百分之35甚至更高。
國內明星比好萊塢那隻能叫小巫見大巫。好萊塢明星片酬動輒上千萬美元,換算人民幣輕松上億,美國的個稅最高稅率是35%,國內是按照勞務報酬稅率,超過五萬元稅率達到40%,不過美國稅收查的很嚴,中國偷稅漏稅現象挺多的。
介紹
美國的賦稅制度相當復雜,但是好萊塢明星屬於高收入群體,在美國自然是納稅大戶。好萊塢一線男星片酬至少兩千萬以上(如強尼戴普、迪卡普里奧、威爾史密斯等人)。
也就是說只要你找我拍戲,並且是演主角,先不管這電影票房如何,你就得先給我2000萬美元,除非演員本人自降身價。電影票房分成,DVD發售分成,以及本電影各種周邊賺的錢明星們還可以提成。
Ⅶ 據說國內某些電影會虛報票房(比如宣布10億,實際一半都不到)。多報了不要多交稅嗎這么做有啥好處
隨著中國電影市場的紅火,大小影片票房「放衛星」成風,令人難辨真偽。發行方敢於放開膽子鼓吹票房,是因為電影票房的交稅、分賬並不以此為標准,而是另有一套官方數據。吹牛不交稅,也不會遭到任何處罰措施,促使發行方大膽虛報票房,營造觀影火爆的景象。
這些虛報票房的意圖也很明顯,人為製造觀影火爆的場景,吸引更多觀眾走進影院。正因如此,電影發行方對首周票房的「手腳」動作最大,因為這段時間電影的新鮮度和關注度最高,如果票房紅火,將大大增強後續市場吸引力。所以,首周票房的水分也是最大的。眼下,幾乎所有新片上映,都會緊跟著出現「首周票房飄紅」的新聞,有的甚至還不到一周數據就提前出爐了。
Ⅷ 電影這么多票房是怎麼掙錢的啊
電影上映過後,於3個月內通過中影集團結算客戶所有的收益,在我們結算玩以後會在10個工作日的時間內把客戶的權益返還給每一個客戶。結算信息是由第三方進行統計(會計師事務所),所有的打款賬戶都是接受銀行監管的。收益分為四大類:電影票房的利潤,網路版權收益,電視台的分紅,海外流量版權費。
1丶電影票房的利潤
電影在各大院線(電影院)上映三個月之後,結算所有的利潤,返還給客戶,具體佔多少比例,可加微信討論。在貓眼專業版上面可查看實時票房,不會作假。
2丶網路版權收益
網路版權收益指的是電影從電影院下映之後,會上架到各個APP播放平台。如:騰訊、愛奇藝、優酷、土豆等。視頻網站是根據點擊量來進行計費,一個視頻最低的點擊量是按2元一次,這個分紅是按我們投資者所參與的比例來進行分紅。
3丶電視台分紅
電視台分紅跟網路版權是一類性質,電視台會進行一定量的拍檔播放,根據播放次數所得來的錢進行分紅。
4丶海外流量版權費
根據影片的情況來定,如果是跨國性質的電影,國外對該影片的播放量也會分給我們一部份,進行分紅,
Ⅸ 電影票房分賬收入如何納稅
電影發行中涉及到上游:電影製片方和發行方,下游:院線和影院四方利益的分配,一般參照45::55的比例分賬。
一、下游:放映院線就票房收入繳納營業稅,適用文化業3%的比例,每百元的票房收入扣除5%的電影發展專項基金,3.3%的營業稅金及附加,且票房提取的國家電影發展專項基金不得在營業稅前扣除(財稅2009年111號文)。
政策優惠:農村取得的電影放映收入免徵營業稅。
二、電影發行單位的發行收入、片租收入及版權轉讓收入免徵營業稅。
1、發行收入:及電影發行方從電影放映方取得的發行分成收入。
2、片租收入:按合同、協議約定的租價或定額向放映方出租影片所取得的片租收入,應按服務業——租賃業征稅。
3、轉讓版權收入:應按轉讓無形資產繳納營業稅。
三、營改增的影響:財稅2011(111號文):轉讓商標、商譽和著作權的業務活動屬於文化創意服務中的商標著作權轉讓服務,納入增值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