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蚯蚓》觀後感
這是韓國的一部關於校園暴力的電影。也是抨擊韓國資產階級的一部電影。
既然是抨擊資產階級的,那麼女主角必然是窮人家的孩子。這個女主角的家庭還不是一般的窮,她還有個腦癱的爸爸,父女兩個人在一個偏僻的湖邊小屋生活,時而靠著鄰居的救濟。原本兩個人的生活很平靜,日子雖然窮,可是勉強度日。
韓國的好的學校,一般只有有錢人家的孩子可以上,但是窮人也可以依靠自己的實力,考取私立學校。女主角就是因為有音樂天賦,所以進了私立學校。於是,父女二人離開了老家,來到了城市裡,租了一幢破爛的房子。
可是私立學校里的水很深啊,女主角剛進學校就感受到了來自同學們的惡意。似乎在一些資本主義國家的私立學校,人們就會產生這樣的攀比心理。女主角便謊稱自己是服裝店老闆的女兒。
這一謊稱,卻給她帶來了悲劇。學校的校草,也就是學校董事長的侄子,因為自己是私弊拿生子,所以也急需要高攀一個富家女作為自己的依靠,於是他引誘了女主角,還和她發生了關系。
但是這一幕被反派女的朋友拍了下來,反派女暗戀校草。於是她們便找到了女主角的好朋友,讓她說出了女主角的家庭背景。
自然,校草也得知了女主角的家世,於是毆打了女主角。女主角這一刻才看透了校草的真面目。
女主角知道是反派女搞的鬼,於是,找到了反派女,沒想到反派女卻侮辱自己的爸爸。女主角一氣之下,毆打了反派女。
但是反派女家有錢有勢啊,反派女的父母都是學校的領導人,於是,他們便找到學校的校長,開除了女主角。
女主角硬氣的很,她不願意當那條活在泥土裡的蚯蚓。她在雜貨店老闆的幫助下,向有關部門上訴了自己遭受校園暴力的過程。
可是,上層人士也都是官官相護,男主角的姑媽是學校的董事長,男主角是自家商業帝國的繼承人,因此她自然會維護男主角,她反倒是批評了校長沒有管好這些事情。
男主角惱羞成怒,於是找來自己的好友,強奸了女主角,還拍了視頻。非但如此,他們還隔三差五來找女主角,對女主角施暴。
女主角不堪折磨,撤回了自己的上訴,可是反派女還是不肯當過她。她們以視頻作為要挾,讓她去做援交。
最終,女主角不堪精神和肉體上的折磨,離開了人世。她把一切的真相都寫到了日記本里。
縱觀整件事情,女主角自身沒有任何錯誤嗎?女主角也是有的,女主角首先就好面子,她要求自己的爸爸給她買個好看的書包,她不想在朋友面前認自己如卜螞擺地攤的爸爸,她在眾多的人當中掩蓋自己的家庭條件。
可她是十分愛自己的父親的,她為了自己的父親和警察吵架,渣埋毆打反派女。最後,她原本想回家鄉,可是看到自己的爸爸滿意現狀,她不忍心告訴自己的爸爸真相,最終選擇了自殺。
讓人厭惡的是那個女主角的朋友敏京,她原本在私立學校被孤立,沒有朋友,是女主角結交了她。可是她後來背叛了女主角,導致女主角被開除,女主角原諒了她之後,她被人要挾,又第二次背叛了女主角,間接導致了女主角自殺。她知道女主角的遭遇,卻沒有作為。
但是敏京也不是一無是處,敏京最終開還是把真相告訴了女主角的父親。父親在看到了女兒寫的日記本,得知了真相的父親痛苦不堪,他終於得知了在這個外表平靜的家庭,自己的女兒所遭受的災難。
父親首先做的,當然是報警,可是警方卻並沒有替父親伸張正義,父親得到的話居然是:「你女兒才是校園暴力的實施者,你女兒做過援交。」父親無奈地離開了警察局。
其次,父親找到了學校。可這是一所由資本家建立的學校,學校的領導人的孩子都在這里上學,學校的老師也要依靠著這些投資人生活,所以找學校當然沒什麼用。
最後父親只能夠自己解決,對於那三個反派女,他沒有直接殺死她們,而是潑了她們一身鹽酸,讓她們永遠悲慘地活下去。
對於那四個反派男,父親把他們抓來,一開始只是想聽到他們的一句歉意,可是這幾個人只是推卸責任,於是父親便將這些男人一一殺死,丟進了水裡。讓他們像蚯蚓一樣,被魚啃食。
結局雖然大快人心,反派死了,可是父親殺了人的父親,也自殺,隨著女兒去了地下。這部電影帶給我們對未成年人的犯罪的思考,以及對權貴階層的官官相護的批判。
Ⅱ 如何評價韓國電影《蚯蚓》
《蚯蚓》是一部觸及社會敏感問題的韓國電影,包括校園暴力與性侵。電影講述了一位女性受害者在遭受性侵和校園暴力後自殺,其腦癱父親為伸冤孤身復仇的故事。影片採用倒敘方式,開頭描繪了女主角李子若在絕望中跳樓自殺,隨後回溯她的生前回憶。
李子若出身貧寒,有一個患有腦癱的父親,但她在音樂上的天賦讓她考入了首爾的貴族藝術高中。然而,這所充滿權勢與金錢的學校,並非她想像中的天堂,而是她噩夢的開始。在校園中,她遭到了同班同學的欺凌,包括富二代渣男的性侵犯。渣男的行徑被其他同學發現,導致李子若與曾經的受害者們產生矛盾。面對性暴力,李子若展現出了堅強與勇氣,但最終因無法忍受對方對父親的侮辱而與之發生沖突,導致被迫退學。
退學後的李子若在便利店打工,但她內心不甘,希望通過教育局的一封請願書為自己的冤屈發聲。然而,面對校內同僚的報復,她遭到輪奸並被拍攝視頻以威脅她撤回請願。影片展現了性暴力受害者所面臨的困境與不公。
影片在設定與結局上存在一些邏輯上的瑕疵,比如父親如何在行動不便的情況下成功復仇。但無論怎樣,《蚯蚓》成功地將焦點放在了未成年人保護問題上,呼籲法律應公正對待受害者,而非成為加害者的保護傘。電影提醒觀眾關注社會正義與人性的光明面,同時也提醒社會對未成年人保護法的反思。
總之,《蚯蚓》以沉重與壓抑的風格,展示了受害者與加害者之間復雜的關系,以及社會對於正義與保護的探討。在觀看時,觀眾不僅會感受到影片的沖擊力,更會引發對社會問題的深入思考。
Ⅲ 韓國《蚯蚓》電影劇情內容介紹 電影講了一個什麼樣
《蚯蚓》該片主要講述因為女兒考上藝術名校,父女二人就搬到首爾生活,可是在校期間,女兒被校園暴力害死,患有腦癱的父親從此踏上了為女復仇的道路的故事。
得了腦癱的父親李元術和女兒李子若相依為命,住在江華島。李元書為女兒考上首爾的貴族藝術高中興奮不已,和女兒開心搬家到首爾。不料噩夢也就此開始。子若因為在唱詩班長大,音域很高,很快在學校展露頭角,也因此被以惠善為首的女同學們嫉恨。
子若堅強好勝,反抗著校園暴力,卻不斷遭到更加殘酷的回擊,最後受不了無休止地折磨而自殺。父親元術為查明事情的真相,在社會各界伸冤,但這個社會不理會弱者的呻吟,於是元術決定用自己的方式懲治了這些欺負過女兒的人們。
(3)韓國電影蚯蚓結局怎麼樣擴展閱讀
《蚯蚓》是於2017年4月20日在韓國拍攝發行的校園犯罪片,由尹學烈導演,金正均,吳藝雪等演員出演。
這部現實題材的影片先交代女主自殺的結局,然後再一步步引出自殺的原因,採用了此種倒敘手法,扣人心弦。有極高藝術天賦的女主在被校園暴力殘害後卻沒有得到該有的尊重,這反映了當今社會某種不好的現象。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只注重表象,即使最該去挖掘、探尋真相的警察也是如此。
該劇重點描寫了校園暴力的內容,與純潔美麗的女主子若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值得稱贊。
Ⅳ 這10部倫理犯罪電影告訴你,韓國有多敢拍,一部比一部殘暴
在韓影世界裡,倫理犯罪題材電影以其驚人的深度和直擊人心的力量,不斷挑戰觀眾的道德底線。讓我們一起探索這十部震撼心靈的韓國電影,它們以其殘忍的真實故事,揭示了人性的黑暗面與社會的復雜面貌。
這部影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一個女高中生在遭受43人輪奸、好友自殺的悲劇後,試圖從陰影中走出。然而,當父親妥協於施暴者家屬的金錢,案件不了了之,受害視頻散播網路,這無盡的惡意將她推向絕境。
一個女高中生的自殺,引出一段令人震驚的校園暴力。母親發現真相後,踏上尋仇之路,最終揭示出暗戀者背後的惡魔身份,然而結局卻是毀滅性的自我犧牲。
這部經典影片揭示了聾啞學校里深藏的性侵與虐待,新教師的揭露令社會震驚。然而,權力與利益的交織讓正義蒙塵,惡人得以逍遙法外,挑戰了我們對正義的期待。
在社會底層的壓抑中,金福南的覺醒與反擊,是對女性尊嚴的捍衛,也是對殘酷現實的控訴。她的故事,如同一把砍刀,劃破了島嶼的寧靜。
張紫妍的自殺揭開娛樂圈的陰暗面,電影以記者和女檢察官的視角,揭示了醜陋真相背後的利益糾葛,挑戰了公眾對道德的共識。
女兒的悲慘遭遇與父親的復仇之旅,揭示了校園暴力的殘酷,以及親情的力量和無盡的傷痛。
法醫與罪犯的交織,揭示了法律與親情的沖突,以及正義的妥協與背叛,令人不寒而慄。
華城連環殺人案改編的電影,展示了警方與兇手的智力較量,兇手的狡猾和警方的無奈,直到現實與電影交錯的33年後,才真正揭示了罪惡的真面目。
這部限制級影片,以變態殺手的暴行和復仇者的冷酷,展現了人性的極端與復仇的瘋狂,直擊觀眾的視覺與心理邊界。
根據真實罪犯柳永哲改編,講述按摩院女員工的失蹤案,揭示了人性的黑暗與救贖的可能性,老闆與殺人魔的生死對決,是對罪惡的無情追擊。
這些電影並非簡單的娛樂,而是對倫理道德的深度剖析,它們以其獨特的視角,挑戰我們對人性、社會和正義的認知。觀看這些電影,是進入一個現實與虛幻交織的世界,感受人性的復雜與社會的冷酷。然而,記住,每一部作品都是一面鏡子,反射出我們共同的社會現實與內心深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