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美國電影里的中國
剛剛出了一個新的美國片《乒乓特派員》,沖著是一部和中國國球有關的喜劇片,我從頭到尾看了一遍。當電影結束時,我差不多把能吐的都吐了,太爛了,無聊之極,爛的我都沒有活下去的勇氣了。
盡管有惡搞的成分,但裡面描述中國的地方讓我覺得俗不可耐,導演完全是瞎拍,把中國的國球乒乓球都糟蹋了。仔細的思考了一下,發現在很多美國電影中都有這種現象,這些導演跟商量好了似的,一起有意無意的侮辱中國。我整理了一下,把這些導演善用的手段匯集匯集,大家看看對不對:
一、電影中經常找一些長相怪異的人,說是中國人。有的人是把腦袋剃個半禿,後面留一條不長不短的小辮,裝清朝人。有的體態肥壯,留個八字鬍和山羊鬍,後面留一條小小的辮子,估計是在學蒙古人。《蝙蝠俠前傳:俠影之謎》中,主角在中國蹲監獄,條件之惡劣不說,裡面的獄警跟蘇聯人似的,穿個大風衣,有些囚犯找主角麻煩,一臉橫肉,跟我形容的偽蒙古人一模一樣。這么做完全是妖魔化中國人。
二、要是有女的,都是那種特別丑的,一個個都跟妓女似的,濃妝艷抹,一張大肥臉掛滿了YD。例子太多了,基本每一部都有。
三、關於場景,凡是有中國的鏡頭,不是胡亂編造,就是專門挑一些窮鄉僻壤,讓人感覺中國又臟又亂。當初看《古墓麗影2》,裡面有一段在上海打鬥的劇情,導演發揮了其強大的YY想像力,自己搭了一個居民區的場景,跟貧民窟似的,勞拉和一堆B社會分子就在這幾棟堆著各種垃圾、殘敗不堪的破樓間上躥下跳,打的不亦樂乎,我已經完全把這個電影當笑話看了。
四、凡是情節有中國的,肯定和犯罪有關,比如什麼三合會啊、黑龍幫啊,ammo、viper、MY、contraband一樣不少。還是《古墓麗影2》里,一幫B社會大張旗鼓的倒賣兵馬俑,跟開市場似的。《007之明日帝國》里,中國的將軍和英國的新聞大亨勾結在一起,想挑起戰爭。盡管不想提成龍老大哥,但這也是個標準的例子,《尖峰時刻》系列都和中國的B社會脫不了干係,因為這也是老外導演的。好像中國全國上下都在搞B社會。
五、只要有機會就埋汰一下中國。《逃出克隆島》中,一群醫生打不開一個培養皿,一個人就說到:中國產的破鎖。《阿甘正傳》中,阿甘從中國打完乒乓球回來,接受電視台采訪,記者問中國怎麼樣,阿甘說中國很窮,中國人什麼都沒有雲雲(詳細記不住了,大概是這樣)。
六、老外還經常把中國人和日本人搞錯,經常看電影裡面的中國人穿著一身和服,他娘的不知道我們是世仇啊,白痴導演。
七、美國人用心很險惡,常常在一些不起眼的地方搞小動作。在李連傑出演的一部電影,好像是《致命羅密歐》中,pol.ice讓其表露身份,李連傑掏出一個證件,鏡頭一個特寫,上面寫的好像是「台灣國家安全局」。而且在一些電影中,開什麼國際會議,台灣也作為一個國家出席。這些做法完全實在混淆視聽,變相支持台獨。
八、常常侮辱中國武術,電影里出現一些會武術的常常是群怪胎,《荒野大鏢客》里,飛車party里有個流氓是中國人,剃個禿頭,光個膀子,打架之前還像個瘋子似的亂叫喚,純粹是埋汰李小龍。而且有時先把中國武術描繪的很厲害,然後瞬間被某個美國式的英雄給平了。舉個例子,《飆風戰警》里,一個賊丑的反派和威爾史密斯對陣,先踢了一趟腿,然後說:這是一個中國人教我的。史密斯上去一鐵鍬就把他給打倒了,很多人看到這兒笑了,但這就上了導演的當了,他的目的就是讓人留下一個中國武術只是聲張虛勢的印象,時間長了,別人也就不再尊重中國武術了。
我暫時就想到這些了,平時看電影多注意注意就知道我說的不假了。
美國電影是其文化戰略的一部分,這些問題反應了美國人對中國的巨大誤解和敵意,我們看他們的電影要小心,不要被他們的思想所誤導。
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有五千年的文明歷史,有我們自己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不要被美國電影中描繪的西方化的生活方式所吸引,他們只是一個建國不過二百年的年輕國家,很多地方都有其弊端,這些很少在電影中反應出來。
同時希望我們自己國家的電影能爭爭氣,打到國際舞台,擺正外國人對我們中國的印象。
⑵ 哪些電影適合在吃飯的時候看
電影作為電子榨菜下飯,
1、《南極料理人》-
《南極料理人》講述的是八個不同脾性的男人在南極科考的一年生活。
在南極寒地,只有一片白茫茫的冰天雪地和八個可愛幽默的大叔。
平均氣溫只有零下54度的科考基地,他們沒有任何戶外活動,但這樣惡劣寂寞的環境下,充滿樂趣的大叔們通過嘗試做各種各樣的料理來豐富和點綴他們千篇一律的生活。推薦理由
,這一部片子讓寒冷的南極充滿溫暖,食物撫慰了生活上的不足,讓人生的每頓飯都有充滿了意義。
2
-《小森林》分為春夏和秋冬兩篇。講述的是市子自幼生長在位於日本東北地區的村莊小森,這里是一個遠離都市喧囂的世外桃源。
村民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依靠雙手經營舒適的生活。市子曾經前往東京闖盪,只是終究無法適應都市的快節奏,最終回到媽媽早已不在的老宅。
童年時媽媽利用山川田野各種食材做出胡亂命名的美食,將美好的回憶留在了市子味蕾深處,循著母親的步伐,她將對故鄉的熱愛融入了美食的烹制中。
推薦理由,
從飲食切入故事,娓娓道來,徐徐講述,於瑣碎平淡的生活里浮現日常的感悟。在快速而浮躁的現代生活之餘,這是一部值得坐下來好好看的電影。
3
-《飲食男女》-
飲食男女講述的是中國菜名廚喪偶男老朱和三個女兒的故事。
作為酒店大廚的他,退休後的漸嘗老年生活的尷尬。
本想每周用一次「豪華晚餐」來維系父女之間的感情,卻因一貫的嚴肅與壓抑,與女兒間隔開了萬水千山,每次花一大堆時間做出一桌的豪宴,收獲的卻是惆悵與內心的孤獨。
推薦理由
這是一部美食與人生息息相關的電影,用食物來維系家庭關系。於食物中挖掘人生,飲食男女,人之大欲。這是一部值得細細品味的電影。
⑶ 種類繁多的中國菜當中,有哪些只有國人能吃得慣
種類繁多的中國菜當中,有哪些只有中國人能夠吃得慣?
這個問題和我之前寫過的一篇文章《西方人不敢吃的中國美食有哪些?》一致。今天就和大家再簡單聊一聊。
西方地大物博而且人少,因為食材資源比較豐富,所以他們的飲食,通常挑營養豐富、相對高級,也比較好處理的食材去做。
又因為西方的資本主義文明發源較早,比較強調高貴,優越性,所以我們只看到了例如《聞香識女人》這種經典電影;臭味,基本上在他們的餐食中,是不太會被推崇的。
好了,直奔主題,讓我們來欣賞一下那些通常西方人不吃得慣的經典中國美食吧。
一、內臟等邊角料做成的菜
1、熘肝尖
好啦,今天先聊到這兒吧,本回答文字為」不負美食好時光「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圖片取自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謝謝。
想要知道或者一起探討更多有趣實用的營養美食知識,快來關注我吧,歡迎點贊和留言哈。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