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影濟公之降龍降世主要講述了哪些故事呢
提到“濟公”兩個字,人們要麼是想起游本昌的電視劇,要麼是想起周星馳的電影。實際上除了他們兩個人的作品,濟公還有很多版本,像是陳浩民版、動畫版。電影《濟公之降龍降世》,就是一部動畫電影。
這部電影講述的故事是降龍羅漢轉世成人,為了治好母親的病,一直想要成為大英雄。意外之下,得知自己是降龍羅漢轉世,於是就踏上了拯救人間之路。不過電影本身劇情老套,製作上也偏向於《哪吒》,上映後口碑和票房都不盡人意。
我個人認為,中國漫畫的問題不是出在技術上,而是出在故事上。看看國外的一些漫畫,總能給人一些新鮮感,就算有改編神話或者民間故事,也有自己的想法。而國內的優秀作品,要麼是沒錢拍攝(魁拔),要麼是動漫電視劇。到了電影上面,就是一個死套路頻繁使用。沒有人去創新,都想著賺錢,才導致了國漫的不進步。好幾年不出一部優秀作品,出一部就爭相模仿。
㈡ 有一部電影裡面有濟公和九世野雞和九世惡人袁天霸,這個電影叫
是周星馳的《濟公》
降龍羅漢(周星馳)亂牽紅線,擅改閻王生死冊,又讓牛郎織女天天相會。玉帝大發雷霆,欲把降龍貶為豬狗,十世不得輪回,幸得九重天外的觀音大士相勸,玉帝答應降龍將功贖罪,他訂明只要降龍下凡托世,在不使用法力的情況下,用靈性感化註定做九世娼妓(張曼玉)、九世乞丐(黃秋生)及九世惡霸(黃志強)的三名凡人,脫離本行,則降龍跟眾神恩怨就可一筆勾銷。
降龍於是投胎為人,取名李修緣,卻忘了前世的記憶,伏虎羅漢(吳孟達)不理天命擅闖人間找濟公,弄到瘋瘋癲癲。濟公遇上伏虎羅漢沒有驚喜形同陌路人,直到一次偶然下,天雷劈開了降龍的天靈蓋,成為濟世人,在國清寺出家,當了和尚,法名"濟癲"。他收了九世乞丐為徒,幫助乞丐重拾自尊;又屢次於水深火熱中為九世妓女解困,苦勸妓女從良,漸漸此二人開始轉變;至於九世惡霸一直冥頑不靈,濟公雖然軟硬兼施,也無可奈何。
原來九世惡霸早已把良心賣給邪魔黑羅剎,黑羅剎權杖被佛祖取去,使他不能到人間作惡,他知悉權杖收藏在由濟公金身保護的國清寺,便藉助九世惡霸之力,殺死九世乞丐,待濟公用金身穿梭陰陽界,到地獄尋找乞丐魂魄時,便乘機奪取濟公金身,然後再到失去神靈保佑的國清寺,取回權杖。
濟公果然中計,死了徒弟,又失去金身,國清寺被神明背棄,走投無路下,濟公寧願忍受化成木頭的懲罰,也要跟九世妓女結婚,希望她能從良。九世妓女最後決定不再當娼,而是自食其力做起了「豆腐西施」。九世惡霸則被濟公打死,死前覺悟前非,濟公改變了天命,更是挫敗了黑羅煞的陰謀,重返仙界,還連升三級...
希望可以幫到你,謝謝
㈢ 電影《濟公》 | 人無法被救贖,只能覺醒
電影《濟公》以一個簡單的故事框架,探討了人類的宿命、救贖與覺醒的主題。影片中,降龍羅漢作為主角,下凡經歷人間百態,試圖通過改變三個人的命運來尋求自我成長與救贖。
首先,我們來看九世妓女白小玉的故事。她生活在底層,以出賣肉體為生,遭遇了無數的背叛與傷害,但仍然渴望真愛。濟顛雖想改變她的命運,讓她從良,但小玉內心深處的慾望與宿命的束縛讓她難以掙脫。最終,她毀容以求解脫,但是否真的找到了救贖,我們不得而知。白小玉的故事,反映了命運的殘酷與個體掙扎的無奈。
接著,九世乞丐朱大常的故事則展現了另一個角度。他卑微、懦弱,始終難以擺脫乞丐的身份。濟顛通過改變他的外貌、創造機會讓他體驗不同的人生,但這些努力並未真正喚醒他的自尊與自信。直到在死亡邊緣,朱大常喊出了「不要叫我大種,叫我朱、大、常」,表達了自己的尊嚴與個性,這是他內心深處的覺醒。朱大常的故事告訴我們,改變可能來自於個人內心的覺醒與抗爭,而非外在條件的改變。
最後,九世惡人袁霸天的轉變充滿了悲劇色彩。他的惡行與無信仰使他成為眾矢之的,即使面對濟顛的挑戰,他也選擇了暴力而非改變。然而,在面對死亡時,袁霸天親手粉碎了象徵自己生命與權力的「不死心」,這似乎是他對生命意義的反思與解脫。袁霸天的故事提醒我們,即便是深陷罪惡之中,人內心深處仍可能有對生命價值的渴望與追求。
電影《濟公》通過這些角色的故事,探討了人類在面對宿命、救贖與覺醒時的復雜心理。每個人的命運似乎都受限於自身與外界的束縛,但在絕望與掙扎中,個體的覺醒與自我救贖成為可能。電影以一種寓言式的方式,展現了人類在追求生命意義與價值過程中的掙扎與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