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七號房的禮物》到底有多好看呢
不得不承認,這又是韓國的一部低成本高票房的溫情催淚電影。看其宣傳海報,各個角色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每個人物的動作幅度也都非常大。再看電影畫面,全片都是暖色調,光線明亮,大多時候都有著陽光。這一切,都和這部電影的類別——喜劇片顯得十分貼切。但是,如果你還沒看過這部電影,想抱著看了之後開開心心睡上一覺的想法的話,個人建議還是別看了,因為在看片子的過程中與喜劇元素相比,出現更多的,將會是你的眼淚。
藝勝像個大人,李龍九像個孩子
看看這部電影的人物角色定位:一個只有6歲智商的父親,一個7歲的可愛女兒。從客觀角度來講,女兒比父親還「大」上那麼一歲。電影中回顧藝勝和父親的那段故事線的開頭時,有這樣的鏡頭:7歲的藝勝在清晨送爸爸出門上班,藝勝將一個水杯遞給爸爸,並且囑咐道「不要喝自來水,要喝開水」,然後蹲下將爸爸的褲腳折了折,再囑咐道「中午不要吃麵包,要吃飯,記住了嗎」。這個片段,應該很多觀眾都印象深刻,它交待了小女主藝勝和爸爸之間的美好感情,也交待了藝勝懂事聰明的性格。從某種意義上說,這部電影的感情位置雖是定在了父親和女兒身上,但是他們之間的感情,有時會出現錯位。當一個7歲的小女孩兒無微不至地照顧著一個只有6歲智商的成人時,你彷彿會看到母子之間那種體貼疼愛亦或是姐弟之間的那種親密無間的影子,再或者是如膠似漆的夫妻倆那種難舍難分,或許就是這樣的感情錯位變換,讓你在觀影的時候流下了更多的眼淚。再或者說,導演也是有意要表達,深刻的愛,在這些不同的情感關系面前都是相通的道理!這就是為什麼藝勝的年齡比爸爸還「大」一歲的原因吧。爸爸李龍九在被冤入獄後,腦子里想著的全是藝勝,知道藝勝在等他,怕他擔心,妄想通過警局的電話打回家裡和藝勝說句話。在獄中,他不停地在沙子上寫著藝勝的名字,在名字外畫著愛心的框框。而藝勝,在被送到孤兒院之前,在家門上留下了自己的去向和電話,父女心有靈犀,彼此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