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前軲轆不轉後軲轆轉思密達,什麼意思
這是一句電影台詞,沒有實際含義,電影中用來代替朝鮮語。出自《集結號》。
電影中張涵予扮演的軍人和兩個佔有穿上了韓國軍隊的軍裝,打算潛入敵軍,但是半路上其中一人踩到了地雷,此時無法離開,而正好有一隊美軍開著坦克經過,為了不暴露身份,張涵予就學朝鮮語跟對方打招呼,讓美軍以為他們三個是韓國人,於是就說出了這句話:前軲轆不轉後軲轆轉思密達。
電影中張涵予說,美軍也不懂朝鮮語,所以說得像一點,就能矇混過去,而且美軍看到了地雷也很害怕,就急匆匆離開了。
創作背景:
《集結號》是由馮小剛執導,劉恆編劇,張涵予、鄧超、袁文康、湯嬿、廖凡、王寶強等主演,胡軍、任泉特別出演的戰爭片。該片於2007年12月20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該片改編自楊金遠的小說《官司》,講述了解放戰爭期間,九連連長穀子地接受了一項阻擊戰的任務,他與團長約定以集結號作為撤退的號令。當戰友一個個陣亡,穀子地對號聲是否響起心存疑問,他發誓要找到真相的故事。
② 馮小剛導演的《集結號》評價如何有哪些槽點
《集結號》是馮小剛導演2008年的賀歲片,當年可謂是紅極一時的"催淚彈"影片。憑心而論,該片在國產戰爭題材的電影中屬上乘作品,但依然有不少不嚴謹之處。下面一一列舉。
1、影片名字就有問題,集結號,我軍歷史上一共有十三種勤務號,分別是起床、出操、收操、吃飯、上課、下課、午休、午休起、游戲、晚點名、熄燈、集合、緊急集合。並沒有「集結號」的說法,比較接近的就是集合號和緊急集合號。因此,「集結號」純屬杜撰。
俗話說"十事九不全",《集結號》在國產戰爭題材電影中算是上乘佳作,但依然避免不了BUG的存在,但瑕不掩瑜,是這絲毫沒有影響它們在影迷心中的地位。如果國內的抗日神劇導演們能有這些電影導演和道具師一半的敬業精神,我想,橫店每年死掉的3億鬼子兵也該瞑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