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5種方法來寫劇本
方法1Ⅱ 微電影劇本的劇本格式
基本格式如下:
1、首先要寫出時、景、人。
2、在描寫情態時,先用△(三角式)符號放在前面。
3、對白是頂格寫出人物簡稱,然後加上∶(冒號),劇本跟小說不同,劇本的對白不需用引號。
小說的對象是讀者,但劇本的對象並不是觀眾,劇本是寫給編導、導演及演員看的,所以編劇寫劇本時都會用上些術語,這主要是為了讓導演及演員易於理解編劇所聯想的圖畫,提供拍攝畫面的影象意念讓編導及導演參考。
劇本分類
隨著微電影不斷的發展,微電影劇本的分類也越來越成熟,從單一的電影劇本創作轉向微電影劇本的分化,比較時尚的分類有愛情微電影劇本,勵志微電影劇本,感人微電影劇本,現實微電影劇本,廣告微視頻劇本,到越來越細化的單個分化,微電影劇本的不斷分化,也正是說明了微電影的發展越來越走向市場化,正規化。
微電影是指在各種新媒體平台上播放的、具有完整策劃和系統製作體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節的「微時」(30秒-300秒)放映、「微周期製作(1-7天或數周)」和「微規模投資(1萬到數萬元/部)」的視頻短片,內容可單獨成篇,也可系列成劇。
由於這類短片較之電影作品,門檻低、參與度高、傳播效率高,在京滬領一時風氣之先,得到市場廣泛認可。
以著名導演賈樟柯為例,其團隊沒有拍攝進入電影院線的大片,而拍攝了50多部微電影,但是此種藝術形式在京滬廣之外的城市尚屬少見,在人人都是導演、人人都是主角的網路互動的時代,微電影的特質導致其在網路時代勢必興盛,也成為文化市場新的業務增長點。
Ⅲ 劇本寫作格式與範本是什麼
劇本寫作格式與範本如下:
1、劇本格式
第 N 集
場景1, 地點: 時間: 天氣(環境):
該場景內的情節簡要說明(200字以內):
角色名字:(可以用粗體也可以用斜體,但要統一): 如下文: -奔翔-
[動作說明] (動作說明需加大括弧),如果可以需要突出主觀鏡頭或客觀鏡頭,在動作說明前如果是角色的動作,則需要在動作說明前將該動作內的主要角色動作置於動作說明之上。
如:-奔翔-
[鏡頭里出現一雙大大的腳。鏡頭向上仰視,顯出主人公大大的形體,身著西服裝束,手提著小小的公文包。保持鏡頭平行後移,以主人公的動作表示他在行走。]
對話:對話格式為:奔翔:對話內容
如需特殊說明,可在對話後用「[ ]」加動作。
其他說明:每一頁代表動畫片的1分鍾,不管這頁長與短,到下一分鍾全部換頁。
注意事項:對話不能書面語言,需要富有幽默,對於劇本,若沒有對白也要讓觀眾看明白說什麼。
2、劇本範文
序場
城市街頭晨
晨光中,一個身穿藍色裙子的女孩提著行李快步走著。街道兩旁人工培植的鮮花層層掠過,伴隨著前進的步伐。
旁白:三十年的光陰悄悄在指間流逝,有一種花消失在視野中已經十多年了,盡管如此,它卻常常隱隱約約綻放在記憶深處,一年四季飄著淡淡的香芬。
長途汽車日
從城市通往遠郊的一條國道,疾駛而過的大小貨車、大小客車,公路兩旁的視野內呈現出從農村向城市化改造的景象,正在被引爆的山頭,正在被推倒的大樹,正在被鏟平的舊屋,以及正在興建中的樓房。
將近三十歲的珊珊看上去也只有十七八歲,她穿著藍色裙子坐在靠近車窗的位置,從窗外吹進來的風撫動著她的長發,她那深邃的目光里影印著邊上匆匆閃過的沿途光影,耳邊回盪著臨行前與母親的話別。
珊珊的聲音:媽媽,迎春要結婚了,她給我寄來了請柬。我已經跟公司請了年假,我想回去參加她的婚禮。
珊珊媽媽的聲音:也好,順便回老家看一看。我們一家都離開十多年了,想必那裡變化一定很大的……特別是你最喜歡坐的渡輪如今好像已經沒有了。
一個打扮入時濃妝艷抹的女售票員(走過來):你到哪裡下?
珊珊:終點站。(把錢遞過去)對了,請問大約多久到呀?
售票員:一個小時左右吧。
珊珊:這么快!?我記得以前坐渡輪要四個多小時。
售票員:當然了,這是新修的國道嘛,現在已經沒有人坐渡輪了,也沒有專門載客的渡輪了。
鄉中心街道
在國道的一條拐彎的支路口,樹著一個牌匾,寫著標語「竹雲鄉歡迎你」,長途汽車減速駛過。接著,眼前景象慢慢繁鬧起來,摩托車、自行車、三輪車、拖拉機、偶爾駛過的一兩輛豪華的汽車煞是醒目,尤其是不時的喇叭聲。
街邊賣水果、蔬菜和零食的小販們正在努力地撐著嗓門叫賣中,聲音此起彼伏。交通狀況看起來很沒有秩序,行走的人群小心翼翼來回察看路況,遠遠看去顯得比較雜亂讓人有些不安,特別是個別街角有一兩個戴著墨鏡穿著黑t恤黑西褲的男青年在小范圍內來回走動著。
長途汽車駛進車站,乘客們爭先恐後忙著下車。忽然不遠處一輛警車疾駛而過帶著刺耳的警笛聲,後面還跟著一輛救護車。這引來路人好奇的觀望和竊竊私語。珊珊也不由駐足望去。
有輛黑色的奧迪汽車直朝著珊珊方向駛過來,在珊珊跟前停了下來,車窗緩緩降下。
珊珊(轉身,驚喜地):迎春?!(再彎腰探頭一看)建輝?
迎春:珊珊,是我們呀。快上車吧。
建輝(幫著打開車門):一路辛苦了吧?
珊珊:不會啊,(邊說邊上車)沒想到挺快挺方便的。
迎春(端詳著珊珊):哎呀,這么多年了,你怎麼還是那樣,好像一點都沒有變化。你看看我們都老成這樣了。
建輝(倒車):哈哈,是啊,珊珊跟我們坐在一起,感覺像兩代人。哈哈!看來還是城裡風水養人啦。
珊珊(笑):真的嗎?那大概是我太懷念以前的時光了吧,(環顧車廂)哦,對了,這車是新買的吧?
迎春:是啊,這不要結婚了嘛,新車新生活了。
建輝:這車實際是昨天才提到的,新出的車型,我們都等了三個月了,迎春天天催,說怎麼也得趕在你回來前把車搞定,用它接你。
珊珊:你們兩個總算是修成正果了。
劇本寫作的注意點
1、勿變成小說的創作
劇本寫作和小說寫作是基本不一樣的,劇本的創作主要是用文字來表達一連串的畫面,所以要讓看劇本的人見到文字能夠即時聯想到一幅畫面,將他們帶到動畫的世界裡。小說不同,它除了寫出畫面外,更包括抒情句子,修辭手法和角色心理描述。這些修辭在劇本里,是不應有的。
2、勿缺乏動作的安排
若非劇情需要,劇本里不宜有過多的對話,否則整個故事會變得不連貫,使得缺乏動作,在觀眾看起來就似在聽有聲讀物一樣,好悶,導致這劇也就成了「肥皂劇」。
要知道寫的是電影語言,而不是文學語言。只適合於讀而不適合於看的便不是好劇本。所以,一部優秀的電影劇本,對白越少,畫面感就越強,沖擊力就越大。
如,寫一個人打電話情景,最好不要讓他坐在電話旁不動,只顧說話。如果劇情需要,可讓他站起來,或拿著電話走幾步,或者加一些打電話時人通常有的動作,盡量避免畫面的呆板和單調。
3、勿生成過多的枝節
劇情在主線外,不宜安排過多的副線,也不宜安排超過三個主線,當主線不止一個時,就要減少相對應的副線。
劇本的創作,若是寫了太多枝節,在枝節中有很多的角色,穿插了很多的場景,使故事變得復雜化,觀眾可能會看得不明白,不清楚作者想表達什麼主題。若是在一幕電影中同時有許多個重要的角色,角色之間又有很多故事,會使得觀眾在短短時間里無法分清每一個角色的故事情節。
Ⅳ 怎麼寫電影劇本之格式篇
01 寫好了劇本的大綱和分場大綱後,就要開始大批量碼字了,所創作的劇本就要呈現在熒幕上,一定要注意劇本的格式,非常講究,一個工整的劇本包括簡潔和專業兩方面,只有這樣製片方才會以專業的眼光看完。好比說一個做服裝的廠子會在意你麻袋怎麼編的嗎?雖然表面上看工藝都差別不大。現在來說下劇本的具體格式,首先你要在封面上寫清楚你的電影名字,時間,這是第幾稿,還有編劇名等。不過如果你是寫來投稿的話,第幾稿暫時不用謝,不過要寫上你的聯系方式,方便對方與你聯系。
02
封面翻篇後,直接就要寫正文,劇本的正文一般包含四種格式,有大陸格式、香港格式、台灣各式和美國好萊塢格式。我們介紹下大陸格式,大陸格式首先正文中間,名字,之後標注場號(電影拍攝就是按照這個場號來拍攝的,所以不要標注錯了)、地點(也叫場景)、時間(白天或者黑夜)然後接上正文。
03
香港電影我們看得比較多,其實香港電影的劇本很講究,格式很麻煩,不過如果熟悉之後就會讓你覺得一目瞭然,干凈整潔。香港電影劇本的格式里,如果人物再說話前的動作、姿態或者表情等都要用括弧括起來寫出來。每一個名詞也要用單括弧括起來。每個名字出現,尤其是第一次出現的時候都要用粗體或者加顏色突出。如果有旁白或者獨白,都要另起一行,在動作或者交代環境前用三角號,非常講究。
04
香港電影劇本里,每場戲的開頭號都要佔據一行,然後還要有時間、地點、人物和內/外景等,也要佔一行,這也導致了香港電影劇本通常都是一大摞,字數非常多,如果是編劇,這些不用寫也是可以的。在大陸電影界,有專門做分鏡頭的工種,所以不用操心這個了。不過電影劇本里很多術語是通用的,而且會顯得更加專業,最好都要熟記下來並且運用到。比如Angle on 角度對准,Two shot 雙人鏡頭,OS 獨白,OV旁白等。
05
另外寫電影劇本很重要的一點,如果涉及到專業知識,涉及到規則理論等,比如科幻、軍事、航空航天、醫學醫美、IT技術、數碼領域、歷史知識、考古勘探等等,一定要咨詢行業專家,讓劇本不脫離現實,也讓演員能夠搞懂這些問題,才能更好的演繹。比如星際穿越里那些關於空間和時間的維度關系,這就是基於真實理論而來的。
Ⅳ 劇本怎麼寫 要正確格式
(1)劇本開頭列出了劇本名、時間、地點、人物。
(2)整個劇本以對話的形式
(3)劇本的中間用中括弧的形式提示當時的情景,用括弧的形式提示當時人物的動作、神態等。
撰寫忌諱
一、寫成小說
劇本寫作和小說寫作是兩樣完全不同的事,要知道寫劇本的目的是要用文字去表達一連串的畫面,所以你要讓看劇本的人見到文字而又能夠實時聯想到一幅圖畫,將他們帶到動畫的世界裡。小說就不同,他除了寫出畫面外,更包括抒情句子,修辭手法和角色內心世界的描述。這些在劇本里是不應有的。
二、對白增多
劇本里不宜有太多的對話(除非是劇情的需要),否則整個故事會變得不連貫,缺乏動作,觀眾看起來就似聽讀劇本一樣。要知道你現在要寫的是電影語言,而不是文學語言。所以,一部優秀的電影劇本,對白越少,畫面感就越強,沖擊力就越大。
三、故事太多枝節
很多人寫劇本都寫得太多枝節,在枝節中有很多的角色,穿插了很多的場,使故事變得復雜化,觀眾可能會看得不明白,不清楚作者想表達什麼主題。試想如果在一幕電影中同時有十幾個重要的角色,角色之間又有很多故事,你叫觀眾在短短時間里那能把每一個角色記得這么清楚。
Ⅵ 劇本的格式和寫法
一、基本格式如下:
1、首先要寫出時、景、人。
2、在描寫情態時,先用△(三角式)符號放在前面。
3、對白是頂格寫出人物簡稱,然後加上∶(冒號),劇本跟小說不同,劇本的對白不需用引號。
二、劇本寫法:
小說的對象是讀者,但劇本的對象並不是觀眾,劇本是寫給編導、導演及演員看的,所以編劇寫劇本時都會用上些術語,這主要是為了讓導演及演員易於理解編劇所聯想的圖畫,提供拍攝畫面的影象意念讓編導及導演參考。
劇本分類
隨著微電影不斷的發展,微電影劇本的分類也越來越成熟,從單一的電影劇本創作轉向微電影劇本的分化,比較時尚的分類有愛情微電影劇本,勵志微電影劇本,感人微電影劇本,現實微電影劇本,廣告微視頻劇本,到越來越細化的單個分化,微電影劇本的不斷分化,也正是說明了微電影的發展越來越走向市場化,正規化。
微電影是指在各種新媒體平台上播放的、具有完整策劃和系統製作體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節的「微時」(30秒-300秒)放映、「微周期製作(1-7天或數周)」和「微規模投資(1萬到數萬元/部)」的視頻短片,內容可單獨成篇,也可系列成劇。
由於這類短片較之電影作品,門檻低、參與度高、傳播效率高,在京滬領一時風氣之先,得到市場廣泛認可。
以著名導演賈樟柯為例,其團隊沒有拍攝進入電影院線的大片,而拍攝了50多部微電影,但是此種藝術形式在京滬廣之外的城市尚屬少見,在人人都是導演、人人都是主角的網路互動的時代,微電影的特質導致其在網路時代勢必興盛,也成為文化市場新的業務增長點。
Ⅶ 如何正確寫電影劇本格式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開端(beginning) 、中段(middle) 、結尾(end)所有的電影劇本都包括這一基本的線性結構。
第一幕
可看成建置(setup)部分,要用30頁左右的稿紙去建置(確定)故事 。
第二幕
是故事的主體部分。一般是在劇本的第30頁至90頁。它之所以稱為電影劇本的對抗部分,是因為一切戲劇的基礎都是沖突(conflict)。
第三幕
第三幕通常發生在第90頁至第120頁之間,是故事的結局。故事是如何結束的?主人公怎麼樣了?他是活著還是死了?他是成功還是失敗了?等等。故事需要有一個有力的結尾,以便使人理解並求得完整。
(7)怎麼寫電影劇本之格式篇擴展閱讀
創作技巧
一、多觀察和思考生活;
二、多做構思,勤寫勤練;
三、多增加藝術修養(包括音樂、繪畫、戲劇……眾多方面的);
四、多對影片進行劇作分析。
特點:
一、劇本必須適合舞台演出。演出要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把發生在不同地點和較長時間里大事情集中在有限的舞台和兩三個小時內的演出中表現出來。 關於「三一律」的知識見162頁第四段
二、必須有集中尖銳的矛盾沖突。 戲劇是反映現實生活中的矛盾沖突的,沒有矛盾沖突就沒有戲劇。這中沖突是社會矛盾的反映,它有一定的發展過程,這個過程就構成了劇本的情節結構。
Ⅷ 電影劇本的寫作格式及方法
創作技巧
一、多觀察和思考生活;
二、多做構思,勤寫勤練;
三、多增加藝術修養(包括音樂、繪畫、戲劇……眾多方面的);
四、多對影片進行劇作分析。前邊三項也許人們談得很多,最後這一項初學的朋友卻常常認識不足。我們今天就來談談這一方面的問題。
劇本結構
弗蘭泰格金字塔
19世紀德國新古典主義理論家弗蘭泰格在《戲劇的技巧》中提出了戲劇的結構「弗蘭泰格金字塔」。這個金字塔分5個部分:
1.介紹:介紹背景資料。
2.上升:將事件引向高潮的各種情節。矛盾與阻礙逐漸顯現。
3.高潮:戲劇張力最強處。 從此情節將逐漸轉弱。
4.下降:高潮過後矛盾形式開始明朗,引向大災難或者大成功。
5.結局:謎底揭曉,劇情完成。
三段式結構
希德.菲爾德在《電影劇本寫作基礎》中表示三段式的結構:
1.第一幕:建置 (情節點1)
2.第二幕:對抗 (情節點2)
3.第三幕:結局
黑格爾「沖突律」
和諧
打破和諧。
重行建立和諧。
黑格爾:戲劇動作的本質是引起沖突,而真正的動作整一性只能以完整的運動過程為基礎(即沖突的產生、展開和解決)。「沖突」是對本來和諧的情況的一種破壞,這種破壞不能始終是破壞,而是要被否定掉的。
(8)怎麼寫電影劇本之格式篇擴展閱讀
戲劇
1、 定義:戲劇指以語言、動作、舞蹈、音樂、木偶等形式
達到敘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藝術的總稱。文學上的戲劇概念是指為戲劇表演所創作的腳本,即劇本。戲劇的表演形式多種多樣,常見的包括話劇、歌劇、舞劇、音樂劇、木偶戲等。是由演員扮演角色在舞台上當眾表演故事情節的一種綜合藝術。
2、 特點:
(1)劇本必須適合舞台演出。演出要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把發生在不同地點和較長時間里大事情集中在有限的舞台和兩三個小時內的演出中表現出來。 關於「三一律」的知識見162頁第四段
(2)必須有集中尖銳的矛盾沖突。 戲劇是反映現實生活中的矛盾沖突的,沒有矛盾沖突就沒有戲劇。這中沖突是社會矛盾的反映,它有一定的發展過程,這個過程就構成了劇本的情節結構。
劇本的情節結構可分為: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開端:介紹人物關系和揭示矛盾沖突 發展:描寫情節的波瀾起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步步把矛盾沖突推向高潮。
高潮:矛盾沖突發展到頂點並表現出急劇轉化的局面 結局:結局是情節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矛盾沖突的解決。
尾聲:與序呼應,對劇本的思想內容作些啟示,引起人們的聯想和展望。
(3)人物的語言和動作必須合乎各自的身份和特徵
3、劇本刻畫人物推進劇情和表達思想的手段有:
(1)舞台說明:包括人物表、舞台美術、環境、音響、人物上下場、人物對話的姿態、動作、表情、心理活動等。
(2)人物的對白和唱詞:包括獨白、旁白、對白。是劇本的主要組成部分,其任務是展開情節、提示人物性格、表現主題思想。
(3)結構形式:分幕分場。幕是大單位,場是小單位
4、戲劇分類:
(1)藝術形式和表現手法不同:話劇、歌劇、舞劇、詩劇、歌舞劇、相聲劇。
(2)劇情的繁簡和結構不同:多幕劇、獨幕劇
(3)題材反映的時代不同:歷史劇、現代劇
(4)矛盾沖突的性質和表現手法不同;悲劇、喜劇、正劇(悲喜劇)。
(5)地域色彩不同:京劇(北京)、滬劇(上海))、豫劇(河南)、呂劇(山東江蘇)、川劇、漢劇(湖北)、楚劇(湖北江西)、晉劇(山西)、黃梅戲(浙江)等
(6)演出不同:舞台劇、廣播劇、電影、電視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