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達芬奇如何設置1080*1920
首先打開達芬奇,導入素材動畫,在屬性欄中找到「項目設置」。之後在主設置下找到「時間線格式」。 然後選擇不同的解析度,設置不同的寬高比。 最後設置完成後點擊「保存」即可。
調色是指將特定的色調加以改變,形成不同感覺的另一色調圖片。 調色是最容易迷惑大家,在實踐中感到非常難以把握的一項技術。讓眾多的愛好者到處討教程,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和時間搞調色試驗。
色彩搭配的問題確實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這一代的設計師比上一代的設計師,所能運用的色彩工具多了許多。
如今,我們能運用好計算機為我們提供的豐富色彩,看來不是很簡單的事情。就我個人而言,在我從事設計師工作以來,往往也會迷失在色彩的世界。
配色所要注意的要素實際設計時,我們經常會按照設計的目的來考慮與形態、肌理有關聯的配色及色彩面積的處理方案,這個方案就是我的配色計劃。在做配色計劃時,我們應該考慮下述幾點以突出視覺效果。
底色和圖形色在設計時我們會經常遇到用幾個色做各種形的構成,作為底的色我們往往會將它推遠,而作為圖形或文字的色我們要將它拉近。這就需要我們了解受配色關系的影響是什麼樣的。一般明亮和鮮艷的色比暗濁的色更容易有圖形效果。因此,配色時為了取得明了的圖形效果必須首先考慮圖形色和底色的關系。圖形色要和底色有一定的對比度。這樣才可以很明確的傳達我們要表現的東西。我們要突出的圖形色必須讓它能夠吸引觀者的主要注意力。如果不是這樣就會喧賓奪主。
因此,配色時為了取得明了的圖形效果必須首先考慮圖形色和底色的關系。圖形色要和底色有一定的對比度。這樣才可以很明確的傳達我們要表現的東西。我們要突出的圖形色必須讓它能夠吸引觀者的主要注意力。如果不是這樣就會喧賓奪主。
Ⅱ 達芬奇能設置成2.35:1的像素尺寸嗎,可以的話怎麼設置,我搞了好久不知道怎麼才能設置成這個尺寸
可以添加遮幅,color-optput-blanking-2.35
Ⅲ 4448*3096畫幅達芬奇怎麼輸出
分為以下幾步。
1.首先打開軟體,在對視頻文件進行一系列的處理操作後,我們在界面的頂部找到「文件」選項。2.我們點擊「文件」選項會出現一個下拉框,在下拉框中找到「快速導出」按鈕,點擊該按鈕,界面上會彈出一個「快速導出」窗口。3.在快速導出窗口中,我們在窗口右下角找到「導出」按鈕,點擊該按鈕進入到文件保存路徑選擇頁面。4.在文件保存路徑選擇頁面中,我們找到文件的保存位置後,再點擊頁面右下角的「保存」按鈕即可。5.最後,等待視頻渲染完成後,視頻就會保存成功;在渲染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渲染的進度情況,就完成輸出了。
Ⅳ 達芬奇調色怎麼調出電影的畫質
這個不是說後期想什麼樣的色調!前期拍攝的時候燈光,美術等等的都很重要,最主要的是燈光!燈光打的到位了手機也能拍大片!!不喜輕噴!只是理論而已
Ⅳ 達芬奇上屏卡作用
達芬奇上屏卡作用:顯示器太小,達芬奇8需要1920X1080以上才行。 你考慮一下用9.16,已經解決了屏幕尺寸的問題。
把所有素材導入PR,用素材本來的畫幅建立時間線,如果是5K就用5K,最好不要對鏡頭進行放大縮小。把剪輯以外的處理都留給達芬奇。我覺得這樣比較有利於工作思路的清晰。剪輯時盡量考慮給鏡頭銜接多留一點餘量,便於以後精剪的調整。
內置多屏顯示卡大屏幕拼接:
多屏顯卡多為內置主板插槽,多屏顯示卡是專為今天的PC機更深層的應用要求而設計的高性能的多屏卡。它使一台PC機支持多台VGA顯示器、電視機或DVI數字平面顯示器,它是專為當今圖形圖像應用而設計的,特別是在windows下進行多種運行參數開發設計、編輯、控制、多媒體。
Ⅵ 達芬奇調色 怎麼能設置出電影顏色效果
達芬奇調色對美感,設計,美術等要求等都挺高的,很難調得滿意而好看
用 愛剪輯 吧,裡面的畫面風格里有 一鍵電影專業調色,電影膠片,老電影效果,電視干擾,電視模擬線等功能,能一鍵調出滿意的色調
Ⅶ 達芬奇如何設置成4096x2048.現在最高只能4K UHD
在時間線上載入剪輯原素材。這些是來自著名數字電影攝像機RED Epic的4K R3D素材,EDIUS可以直接放在時間線上進行剪輯。
EDIUS 7.3與達芬奇的交互流程
(1)剪輯完故事時間線,選擇:導出工程—AAF。
(2)在AAF設置中關閉「Legacy」和「Separate video and audio」選項,並且在素材下選擇「使用原始素材」。點擊「確定」輸出AAF。
(3)AAF是一個記錄時間線素材使用信息的文本文件,因此幾乎感覺不到輸出時間,根本無需等待實際影像文件漫長的渲染。在DaVinci Resolve 10的Timelines面板中點擊右鍵,選擇:import—AAF/EDL/XML。
(4)無需過多設置,一路點擊「確定」即可。可以看到EDIUS的剪輯時間線被自動導入到達芬奇的時間線上,而使用到的素材也被自動導入Media Pool(媒體池)。
(5)大家可能會關心這樣的問題:如果我的時間線上有轉場或者素材變速怎麼辦?我把EDIUS的時間線修改一下。加入一個疊化效果,並對一段素材進行變速。
(6)輸出到達芬奇的結果。可以發現,疊化已經載入到素材之間,而變速素材上同樣也出現速度改變的標記,說明達芬奇已經進行了正確的識別。
(7)對素材進行調色。
(8)在渲染頁面中將結果渲染成「DNxHD Mov」,注意要渲染成「Indivial source clips」(單個原素材),使用「Unscaledfull range data」(無壓縮全色域數據),否則輸出文件進入非編後色彩會改變。
(9)渲染輸出的是一小段一小段的視頻文件,記得在時間線上點擊右鍵,選擇:Export—Generate New AAF,輸出新的AAF時間線結構返回EDIUS,這樣這些小片段才能「拼回成」你的節目。
(10)這樣,一個完整的剪輯-調色-返回剪輯軟體的流程就完成了。
(11)需要注意的有幾點:達芬奇僅接受疊化和變速效果,大家就不要嘗試其他千奇百怪的特效和插件了,要加也等到調色結束返回非編再進行。其次,達芬奇10的疊化是無法載入到音頻之間的,因此會自動去除EDIUS的音頻疊化。大家可以僅使用調完色後的影像素材,而不是達芬奇出來的音頻。最後,5D類照相機素材由於沒有正確時間碼,無法進行套底,需要整片輸出進達芬奇,分段調色,再整片出來返回EDIUS。
Ⅷ 請問大神們達芬奇剪輯時,導入的圖片如何調整大小和位置
兩種方法。
1.紅色圈起來的地方,點一下,然後在畫面上直接拖動位置和縮放。
2。綠色圈起來的「檢查器」,更改位置數值和縮放數值。
Ⅸ 在達芬奇里導入視頻就非常卡,4K的素材降品質後依然很卡,放網上的素材就不卡,為什麼會卡怎麼不卡
素材初剪:
在達芬奇11還沒發布之前,剪輯功能我還沒有細細地去嘗試,所以,素材初剪我還是用PR。
把所有素材導入PR,用素材本來的畫幅建立時間線,如果是5K就用5K,(其他同項目中低於5K的也放入這個5K的時間線,畫面預覽會有黑邊隨他去,不太影響初剪),最好不要對鏡頭進行放大縮小。把剪輯以外的處理都留給達芬奇。我覺得這樣比較有利於工作思路的清晰。剪輯時盡量考慮給鏡頭銜接多留一點餘量,便於以後精剪的調整。
OK,初剪完成,導出XML。
2.調色:
這里目標是1080P的成片,達芬奇內,建立1080P的工程,在時間線建立窗口導入剛才的XML,(要注意的是,不一定要將所有素材導入媒體池,導入XML的同時達芬奇會自動將所有初剪內的素材導入到媒體池,但是必須建立素材路徑)。不管原始素材畫幅是多少,6K\\5K\\4K\\3K。。。,可以看到剪輯時間線內的所有鏡頭都自動全尺寸(1080p)顯示在工程內。這里就可以將素材做放大縮小的處理了。(其他畫幅的工程也一樣)。
開始進行調色,對於不同攝影機的素材開始的設置有點不一樣。都可以在工程設置里的CAMERA RAW里進行設置。
RED的R3D素材:
最好是用logfilm的方式來進行調色,(打灰)因為這個模式最大程度的提供了影像的寬容度,然後也比較利於保持場與場之間,鏡頭和鏡頭之間的統一性。當然,也可以用攝影機拍攝時的設置,這中模式比較有利於拍攝工作非常規范、工業化的拍攝模式。
ARRI Alexa素材:
就比較簡單,沒有LOGFILM,但是也可以在右邊的窗口再次調整參數。
無論是什麼攝影機,值得注意的是設置窗口的左上角設置,可以選擇導入的精度,記住,這里是導入精度,不是顯示精度!針對大畫幅拍攝的最終以HD1080P為成片的工作,可以降低導入時的精度,比如,
因為4K的一半都大於高清1080。對於機器配置比較低的可以降到回放可以接受的程度。
不管你在這里怎麼設置,為了要保持輸出時的最高精度,
這里切記:輸出時一定要在DELIVER里將force debayer res to highest quality的勾打上!!
OK,設置完成就開始調色,一級,二級。。。。這里就不在多說,教程里都有。用達芬奇強大的調色功能開始調色之旅吧。
3:輸出,回批:
在DELIVER里設置以下幾個步驟:
要輸出單個還是分段輸出,我一般選擇的是分段輸出,然後達芬奇再輸出一個XML,這樣調完色的素材就可以回批給PR。
然後是編碼,這個大家應該懂得。
然後是畫幅。
輸出位置。
開始輸出。
記得輸出時一定要在DELIVER里將force debayer res to highest quality的勾打上!!
輸出完成後回到時間線,輸出一個XML。
回到PR,導入達芬奇輸出的XML,就回批成功,開始精剪、配音、鋪音樂啥的。
結尾:以後要修改調色鏡頭,達芬奇里可以單個輸出要修改的鏡頭,只要輸出路徑不改,達芬奇會自動覆蓋原來的調色鏡頭,(因為只要設置不改,每次達芬奇輸出同一個鏡頭,文件名是一樣的)這樣也比較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