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全球影訊 > 雲南德宏電影系列

雲南德宏電影系列

發布時間:2022-07-10 12:53:38

A. 雲南省一共有幾個飛機場!分別再哪些地方啊

截至2018年,雲南省共運營民用運輸機場15個。主要機場及所在地如下表所示:

(1)雲南德宏電影系列擴展閱讀

雲南昆明長水國際機場

昆明長水國際機場位於雲南省昆明市官渡區長水村,在昆明市東北24.5公里處,為4F級民用運輸機場,由雲南機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運營管理,為全球百強機場之一。

2008年12月5日,昆明長水國際機場正式開工建設。2009年12月01日,航站樓組合體混凝土結構工程完成。2011年5月1日,國家民航總局正式批復定名昆明新機場為昆明長水國際機場。2012年6月28日,昆明機場由昆明巫家壩國際機場整體搬遷至長水國際機場運營。

機場共有兩條跑道,東跑道長4500米,西跑道長4000米;機位數量(含組合機位)161個;可保障旅客吞吐量38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95萬噸、飛機起降30.3萬架的運行需要。

B. 雲南德宏是一個市還是一個州呀要是州它包括那些地方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是雲南省下屬的地級行政區,德宏州轄2個縣級市、3個縣:芒市、瑞麗市、梁河縣、盈江縣、隴川縣。瑞麗距離德宏約100公里。

德宏州旅遊資源:

一、勐巴娜西珍奇園

勐巴娜西珍奇園位於德宏州潞西市城東南,佔地526畝。勐巴娜西珍奇園匯集了中國少見的大量古樹名木和世界罕見的硅化木玉石。

二、莫里熱帶雨林景區

莫里熱帶雨林景區位於瑞麗市東北20公里處,國家4A級景區,面積7平方公里,是集熱帶雨林、宗教聖地、度假娛樂為一體的熱帶雨林景區。

三、瑞麗

瑞麗位於雲南省西部,隸屬於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絕對地理位置處於東經97. 31′~98. 02′,北緯23. 38′~24. 14′之間。陸路距省會昆明752公里,距州府芒市103公里,為東起上海,西達瑞麗的320國道終點,是滇緬公路與中印公路(史迪威公路)的交匯處。

其東連潞西,北接隴川,西北、西南、東南三面與緬甸山水相連,村寨相望,毗鄰緬甸國家級口岸城市木姐。

四、芒市

芒市,位於雲南省西南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全州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一個典型的以傣族、景頗族、德昂族、阿昌族、僳僳族為主的少數民族邊境縣市。芒市與緬甸毗鄰,國境線長68.23公里,是我國通往東南亞、南亞和西亞的重要門戶之一。

五、樹包塔

樹包塔已有200多年歷史,據傣文史料記載,清乾隆五十三年,即公元1778年,芒市第十七世土司放愈著為紀念一場勝利的戰爭而修建了此塔,距今兩百多年。此塔系磚石砌成,高約十餘米,呈八角形,神龕內豎著佛像。

磚砌的塔身天長日久出現了裂縫,風中漸漸積滿了塵土,一粒榕樹種子被風或鳥帶到了塔縫中,春雨澆下,種子生根發芽,於是古塔就漸漸被榕樹包了起來,形成樹包塔奇觀。如今塔頂上的樹已高達30餘米,樹冠覆蓋近1000平方米。

塔包著樹,樹包著塔,結成了一個堅強的實體,塔就是樹,樹也就是塔。

六、姐告

姐告系傣語,意為舊城,是中國雲南省的最大的邊貿口岸,雲南50%左右的邊貿物資從這里進出,是雲南省瑞麗市的新經濟開發區。姐告位於瑞麗市南面4公里處,面積1﹒92平方公里,是320國道的終點,有「天涯地角」之稱。它對面是緬甸的木姐市。

七、瑞麗邊貿街

瑞麗邊貿街也叫興市街,位於瑞麗市西北,佔地面積達3.2萬平方米。這里賣貨的大多是中緬邊民,多有本地傣族特色的木雕、皮革、紡織等工藝品,各種中外小吃、名特菜館數不勝數,是雲南最大、最熱鬧,也是最有特色的邊境集市。

八、大等喊

大等喊是位於瑞麗市區南10公里處的一個傣家村寨。密林深處的等罕寺,始建於清乾隆間(1736―1795),正殿為干欄式建築,重檐歇山頂,殿前有亭閣兩府。《孔雀公主》、《相約在鳳尾竹下》等電影曾在這里拍過外景。

九、勐巴娜西珍奇園

勐巴娜西珍奇園園林中有鳥巢蕨、鹿角蕨、蓮台蕨、王冠蕨、石斛蘭、一葉蘭、萬代蘭、地烏龜、沙漠玫瑰等植物,還有千餘盆人參榕、羅漢松、紫薇、三角梅、巴西鐵、黃楊、鐵樹、榆樹等樁景。

游覽道兩側豎立和橫擺著數百件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億年樹化石、二億年樹化玉和奇形怪狀的山石、水石、石膽、玉石、翡翠。珍藏館內,陳列著來自國內外的200多種奇石、化石和大型根雕。

十、莫里熱帶雨林

莫里熱帶雨林景區位於瑞麗市東北20公里處,是集熱帶雨林、宗教聖地、度假娛樂為一體的熱帶雨林景區。莫里景區保存有大葉榕、細葉榕、「森林魔王」絞殺藤以及有「上億萬年活化石」之稱的樹蕨等數十種珍稀植物。

溫泉附近有老態龍鍾、盤根錯節的大青樹,其下有座金色的傣式塔亭,內有一塊囤籮石,在它傾斜於地面的岩壁上嵌有一個巨型「足印」,趾掌清晰可辨,這就是在南亞、東南亞佛教界享有盛名的佛腳印。足印長96厘米,前掌寬43厘米,足弓寬33厘米,後跟寬52厘米。

十一、瑞麗江

瑞麗江是雲南省西部的一條重要河流,其中20餘公里屬中緬兩國界河。現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它發源於騰沖縣境內高黎貢山西側的分水嶺,經莫里峽谷,進入瑞麗壩,流經緬甸中東部,匯入伊洛瓦底江,注入印度洋的孟加拉灣。瑞麗江江面有三段不同的景觀:遮放段、畹町段和瑞麗段。

十二、一寨兩國

「一寨兩國」景點距離瑞麗市區約10餘公里,位於有名的中緬邊境71號界碑旁,是典型的「一個寨子兩個國家」地理奇觀。國境線將一個傣族村寨一分為二,中方一側的稱為銀井,緬方一側的稱為芒秀。

十三、菩提寺

菩提寺,位於雲南省德宏州潞西市芒市鎮中心,是芒市地區現存較好的一座佛寺。菩提寺初建於康熙十六年(一六六七年),因寺前有一株茂盛的菩提樹,故得名。

傣語稱之為「奘桐」,意為寶石寺。菩提寺既是台心,也是各族信眾的文化娛樂場所。一年中該寺主要有三次大的活動(春節、潑水節、趕躲節)。

十四、畹町生態園

畹町生態園位於瑞麗市畹町西南9公里的瑞麗江畔,被稱為「中國孔雀的家園」。生態旅遊園分為植物園、動物園、孔雀園、蟒蛇園、百鳥谷、生態標本館等景區。有熱帶、亞熱帶珍稀樹種40餘種,各種珍禽異獸100餘種。

十五、畹町

畹町位於德宏南部,隔河與緬甸相鄰。「畹町」系傣語音譯,意為「太陽當頂」,所以人們喜歡把畹町叫做「太陽當頂的地方」。

全市總面積95.34平方公里,總人口二萬多,市區僅五千多人,是全中國最小的城市之一,也是雲南的三個邊境開放城市之一。畹町有全國罕見的柚木林,鬱郁蔥蔥的橡膠林,各種熱帶作物也很豐富。

(2)雲南德宏電影系列擴展閱讀:

一、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介紹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是雲南省下屬的地級行政區,位於中國雲南省西部,面積1.15萬平方千米,東面與保山市相鄰,而北、西、南三面都被緬甸包圍,故這五個縣級單位當地人又俗稱「外五縣」。「德宏」是傣語的音譯,「德」為下面,"宏"為怒江,意思是:「怒江下游的地方」。

2010年德宏州常住總人口121.1,有傣、景頗、漢、僳僳、阿昌、德昂等民族。1953年7月建立德宏泰族景頗族自治區,1956年改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州人民政府駐芒市芒市鎮。

二、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特產

(一)德宏水牛

雲南德宏水牛高大健碩,已有上千年的養殖歷史,如今,它們的家族可謂「牛丁興旺」,正上演著一出雙向發展的好戲。德宏水牛的養殖數量有10多萬頭,幾乎德宏所有的地方都養有水牛。

(二)德宏咖啡

德宏咖啡種植已有上外落百年的歷史。上世紀60年代末,德宏咖啡種植面積已達1.5萬畝、產量4000多噸。德宏州咖啡種植以小粒種咖啡(即阿拉比卡)為主,品種優良,質優味美,曾創造單產363.5千克咖啡豆的全國最高紀錄(我國咖啡豆平均畝產約80一100千克)。

1998年以來,雲南省委、省政府將德宏列為全省重要的咖啡主產區之一加以重點扶持。到2010年底,德宏州咖啡種植面積達13.9萬畝,投產7萬余畝,年產咖啡干豆1.1萬噸以上,種植面積和產量均佔全省的三分之一左右。

(三)盈江竹筒飯

竹筒飯是用新鮮的竹筒裝上大米及調味料烤熟的飯食。多用於山區野外製作或在家裡用木炭烤制。竹筒飯分為普通竹筒飯和香竹糯米飯兩種。普通的竹筒飯,哈尼、拉祜、布朗、基諾族群眾都常煮食竹筒飯,大多見於野炊時自烹自食。

(四)傣族葫蘆絲

葫蘆絲又叫葫蘆簫,是簧管樂器,常用於吹奏山歌等民間曲調,適於演奏旋律流暢的樂曲或舞曲,主要流行於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雲南德宏、臨滄地區。傣族的葫蘆絲又稱為「篳朗叨」,它是把三根長短不一的竹管並排插入葫蘆。

竹管下端,嵌有銅簧片,中間一根較長的竹管開七個按音孔,前六後一,其餘兩根是副管,只設簧片、不開音孔,葫蘆柄端開有送氣孔或插入一小竹管形成吹口,吹奏時,主管奏主旋律,副管發單音,形成和聲效果,音色柔美悅耳。

(五)戶撒刀

戶撒刀是進景頗族的特產。戶撒刀距今已有600年的製作歷史,素有"削鐵如泥、吹發即斷"的美稱,還有"柔韌可繞指、放開即彈直"的特點。其刀形奇特多樣,上面多刻有龍鳳及十二生肖等圖案和戶撒兩字及工匠標志。

戶撒刀不僅遠銷內蒙、青海、西藏、四川等地,在緬甸、泰國、印度和日本等國都有一定的市場。如今產品達到50多種130多個花色,並形成了一些半機械化生產的刀具專業戶。

C. 德宏是什麼地方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地處我國西南邊陲,在雲南省西部中緬邊境,位於東經97°31′—98°43′、北緯23°50′—25°20′之間,是雲南省8個少數民族自治州之一。

東和東北與保山市的龍陵、騰沖相鄰,南、西和西北三面與緬甸聯邦接壤,全州除梁河縣外其它縣市都有國境線,國境線長達503.8公里。全州東西最大橫距為122公里,南北最大縱距為170公里,總面積有11526平方公里,州府駐地在芒市芒市鎮,城鎮規劃面積為14平方公里。

(3)雲南德宏電影系列擴展閱讀: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是雲南省下屬的地級行政區,位於中國雲南省西部,面積1.15萬平方千米,轄芒市、瑞麗市、梁河縣、盈江縣、隴川縣,州人民政府駐芒市。

東面與保山市相鄰,而北、西、南三面都被緬甸包圍,故這五個縣級單位當地人又俗稱「外五縣」。「德宏」是傣語的音譯,「德」為下面,"宏"為怒江,意思是:「怒江下游的地方」。

2010年德宏州常住總人口121.1,有傣、景頗、漢、僳僳、阿昌、德昂等民族。1953年7月建立德宏泰族景頗族自治區,1956年改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州人民政府駐芒市芒市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 德宏

D. 萬塔之邦

緬甸

緬甸:昨天的輝煌

文/任維東
緬甸對我來說,既熟悉,又陌生。說熟悉,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的中期,我曾以邊境旅遊的方式,從雲南省的德宏州出境,去過緬甸的木姐和南坎兩個小城。當時,中國改革開放大潮初起,經濟還很不發達,這兩個緬甸小城裡自由市場上的電子手錶、化妝品、襯衣等商品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後來,又從西雙版納出境,去過緬甸的勐拉。這些地方都處緬甸的北部邊境,經濟並不發達,甚至可以說是落後。說陌生,是指我還沒有深入到緬甸的腹地。
今年「五一」大假,我不畏炎熱,決定與朋友飛赴緬甸旅遊。所見所聞,使我感到過去國人對我們這個近鄰的了解實在是太少,甚至有許多誤解。
過去,一提緬甸,在許多國人眼裡,似乎就意味著腐敗、獨裁、毒品、貧窮與落後,很容易聯想到金三角、昂山素季等等。這裡面明顯有宣傳的誤區。等你到了那裡,親眼看看,就會明白「百聞不如一見」的古訓是做人時應當時刻謹記的。
我們這次去造訪的是緬甸現在的首都仰光和古都曼德勒、蒲甘。
事實上,緬甸在歷史上曾是中南半島上稱霸一時的強國,有著輝煌的歷史。在雍籍牙王朝孟雲王統治時期(公元1782-1819年),緬甸的封建社會發展到了鼎盛時期,疆域西起當今印度的阿薩姆、曼尼坡,東到今泰緬邊境的廣大地區,都是它的勢力范圍,成為當時東南亞各國中疆土最為遼闊的強大的封建國家。
位於中南半島西部的緬甸,面積約676,581平方公里,在東南亞僅次於印度尼西亞而居第二位。與中國接壤的國境線長達2,185公里,其中與雲南省接壤的邊界線有1,997公里。由於其大部分國土都在北回歸線以南,因而屬於熱帶。
花城仰光
現今的首都仰光是一個洋溢著現代氣息的美麗的城市,特別是城中參天的熱帶樹木、盛開的鮮花和殖民地時期留下的歐式建築,給人印象頗深。
5月的緬甸正是一年中該國最熱的季節。我們到達仰光那天的中午,有空調的旅遊大巴內氣溫竟然在30攝氏度,車外氣溫高達41攝氏度。或許是我們已經先在曼德勒預熱過了,所以一身短打扮(短衣、短褲、拖鞋)的我,居然也能接受和適應。當然,一離開空調,就免不了汗流浹背。
導游阿強是個華人,一路上給我們介紹緬甸的歷史,而且總少不了要贊美當年佔領緬甸的英國殖民者,說仰光的街道、火車站都是英國人一百多年前規劃興建的,某一街區的建築也是英國人建的,等等,時至今日,還在沿用,仍然能適應仰光城市現在的需要。
來仰光,第一要看的自然是其標志性建築、堪稱世界之最——雪德恭大金塔。它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經數次整修,如今塔高112米,底座周長427米,其塔頂鑲嵌有7000多顆鑽石及一顆世界最大的紅寶石,塔身用純金建造,而且大金塔四周又環立著68座各式小佛塔,形成金塔之林,在藍天紅日的映照下,真是燦爛輝煌,蔚為大觀。據說,整個大金塔使用了六七十噸黃金,這也更凸現了大金塔的珍貴。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看大金塔就是看黃金。一年到頭,這里都擁擠著緬甸的佛教信徒與世界各地的旅遊者。
在緬語中,仰光意思是「戰爭結束」,也就是和平之城,位於伊洛瓦底江支流仰光河的左岸。其街道不寬,但比較整齊,建築也要比古都曼德勒現代化,高樓不少。但最讓人稱道的是街道、馬路兩旁鬱郁蔥蔥又參天的大樹以及盛開的各種鮮花。說仰光是春城、花城,倒真是恰如其分。
由於仰光工業很不發達,許多日用品和工業品依靠進口,加上熱帶植物遍布,雨水充沛,所以這里的空氣質量非常好,污染少,天是瓦藍瓦藍的。對於久居中國污染嚴重的大都市的我們而言,來緬甸洗肺、換氣,真是好極了。
走在仰光的大街上,看到一個怪現象,那便是正在跑的汽車大都十分破舊,而且形形色色,真像一個舊車博物館。有的老式汽車我們以前只在電影里看過。這些汽車中有上個世紀20年代的甲殼蟲、有老掉牙的二戰卡車,更多的是日本產於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舊車。問及原因,導游阿強說,緬甸軍政府規定從外國進口的新車在緬甸銷售要繳納高達200%的關稅,所以大多數緬甸人很難買得起新車,只好用外國(主要是日本)淘汰的舊車。
普通的緬甸人出行,主要靠的是從中國進口的自行車和摩托車。也有乘坐公共汽車的。仰光的公共汽車也很特別,有不少使用的是箱式小貨車,乘客一個挨一個站在車廂里,任憑氣溫高達三四十攝氏度,像沙丁魚似的緊緊擁擠在一處,甚至還有勇敢者外掛在車廂的兩邊和尾部,讓我們這些老外看得提心吊膽,生怕他們從車上摔下來。
這些以運送人為主的公共巴士不少都是超載,安全措施也非常缺乏,仰光當局的管理人員如警察竟然熟視無睹。我們對此感到十分奇怪。阿強說,沒辦法,國家落後、人窮,命不值錢,也就是兩袋米的價錢嘛!他解釋說,在緬甸出了交通事故,人被汽車軋死,政府也就補助死者家屬兩袋大米而已。當然了,如果軋死了當大官的家人,那就不是兩袋大米能解決的,麻煩就大了。
提「錢」來見
沒來緬甸之前,就聽說緬甸一些政府官員相當腐敗,凡事都要錢。因此,當我乘飛機抵達曼德勒時,就做好了入境交小費的准備。前年,去柬埔寨旅行,在首都金邊國際機場,我和全旅行團的朋友,每人都被迫在查驗護照時向移民警察奉獻了1美元,才順利過關。
當我站在曼德勒國際機場的外國人入境通道前,一個面孔黝黑的男移民官員,友好地用英語同我打招呼。在我把護照遞上去後,他問我:「Can you speak English?」「A little.」我一邊回答,一邊提高了警惕,心想莫非他想要小費?豈料,他只是問我的職業是什麼,來緬甸訪問的目的是什麼,准備去什麼地方,並沒有索要小費。兩人一問一答,臨了,他還給我護照時,不忘說一句「Welcom to Burma!」我終於如釋重負地過了關。
入境的經歷使我以為原來的傳說有些言過其實,甚至是謠傳。沒想到,在後來的旅途中,還是得到了驗證。導游阿強說,由於經濟不發達,緬甸的政府官員薪水很低,而要養家糊口、過好日子,則不能不索要小費、收受賄賂,這在那裡已經是非常普遍的現象。據他介紹,在緬甸找官員辦事,幾乎無一例外地要「提『錢』來見」。比如司機開車違犯了交規,見警察時一定要把錢捏在手中與他握手,而一些有經驗的老警察不用看,但憑手感,就能判斷出司機送的錢的面值大小,真是一絕。據說有一次,緬政府因為腐敗受賄問題,一次更換了政府十多個部長。
在我們結束旅行,再次來到曼德勒機場,准備從這里回國時,索要小費的事情終於發生了。在第一次過機場安檢門的時候,與我同行的好友那鼓鼓囊囊的錢包,立刻讓檢查官員眼睛發亮了,示意這位好友在一旁等待檢查。他和我都以為壞了,這下錢包里的美元要被沒收了,因為入境時沒有申報。負責檢查的那人,將好友的錢包拿去翻看了一下,然後向另一位官銜比他大的人請示怎麼辦,兩人用緬語嘀咕了一陣,還是揮手放行了,讓人虛驚一場。然而同行的一位四川老表,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他攜帶的七八千元緬幣,被以「政府規定不準將緬甸國家貨幣帶出境外」為由,合理合法的沒收了,盡管四川老表解釋說他還要回來做生意,也無濟於事。
量體溫(因為北京又發現了非典)、換完登記牌,又辦行李托運,我親眼看到「很懂規矩」的導游阿強,從他的錢包里抽出幾張大額緬幣,送給辦行李托運的機場工作人員。當這些手續總算辦完之後,向候機廳走去,沒想到緬甸人還設了最後一道安檢在那裡。 我自然是順利過關了,拿好自己的物品,正准備找個座位坐下,一轉身,發現我的那位好友又被攔住了,自然又是他的錢包惹的禍。負責檢查的三、四個緬甸官員有兩個是穿軍裝的軍人(緬甸是軍人政府,一切都是軍方說了算),其中一個示意好友停下。跟在好友後面的一位同行者,想幫忙,可惜試了一下,聽不懂軍官說的英語。感到緊張、又不懂英語的好友趕緊喊我:「大哥,你快來看看,他要干什麼。」我走過去,看見軍官把裝有錢包、護照之類的小塑料筐放在一旁。我用英語問他「有何貴干?」他支支吾吾,不肯明說。我馬上意識到,可能是想要小費,連忙問他是否要「Tips」,他點點頭,豎起一根手指:「One dollar!」我當即向好友說明,他連忙從錢包里抽一美元奉上,那軍官又指了一下他的同伴。我說:「再拿一美元,給他。」好友又急忙抽出一美元遞過去,這樣才終於放他過關了。待到候機廳坐定,議論剛才的經歷時,同行的一位老者帶著一臉的不悅進來了,他沒有美元,卻被索要了300元人民幣。瞧瞧,緬甸軍政府官員的腐敗,我們總算領教了!
照說,佛教號召信徒追求簡單生活、不能貪婪,在這樣一個人人信仰佛教的國度里,這些利用職權、明目張膽地向外國遊客索要錢的行為是否與佛教的宗旨相違背呢?
萬塔之邦
這里想說說緬甸的另一大特色。來到緬甸就如同來到佛教國度。由於歷史的原因,至今緬甸奉佛教為國教,國民的80-90%都是佛教信徒。據資料記載,緬甸這樣一個人口四五千萬的國家,和尚就約有10萬之眾,尼姑數千,大小佛寺在2萬座以上,佛塔也多達10餘萬座。
如果你是佛教信徒,那以我這次的經歷奉勸你一定要去緬甸朝聖。事實上,這次緬甸旅行中,我也發現了一些來自泰國、中國等地去緬甸朝聖的佛教徒。在聞名於世的仰光大金塔,我親眼看到了來自泰國的一個約有二三十人的朝聖團,帶著銀缽、鮮花等貢品,集體參拜大金塔,集體在大金塔誦經。
有人說,緬甸是萬塔之邦。到緬甸一看,發覺此言真的不虛。從曼德勒到仰光,從仰光到蒲甘,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到處都是閃著金光的佛塔和寺廟,到處都有僧侶的身影。同行一位朋友感慨地對我說:「這次旅行,可是把我這輩子的佛塔都看完了,以後不用再看了。」以緬甸古都蒲甘為例,蒲甘王朝從公元9世紀起,不惜耗費大量錢財,興建的各式佛塔多達5000多座,歷經後代的戰亂和多年的自然風化,現在還存有2000多座古佛塔。
實際上,我們造訪的第一站並不是仰光,而是曼德勒。曼德勒位於緬甸中部,伊洛瓦底江從城邊流過。它是緬甸著名的古都,也是緬甸現在的第二大城市。當地的華僑習慣稱之為「瓦城」。
曼德勒古時候是什麼樣子,我們不得而知,但以我的眼光,現在無論從空中看、還是從地面上看,它都不像個城市,更別說是什麼第二大城市。在我看來,曼德勒就像個大鎮子,幾乎沒有什麼樓房,大都是緬甸風格的低矮建築,這些房屋不像中國城市那樣擁擠在一起,而是較零散地分布在伊洛瓦底江平原上;像樣的街道也不多,不少道路還是土路,難得一見水泥或瀝青鋪就的馬路,每當汽車駛過,難免會揚起陣陣塵土。有一點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這片平原面積不小,許多地方還空著或一片荒蕪,以後它發展的空間還是很大的。而同樣沒有什麼工業的曼德勒,植被也不錯,到處都是綠樹。如果說要挑選曼德勒最具現代氣息的建築,那理所當然就是城郊新落成的國際機場。這個飛機場,是目前緬甸全國最大、最好的現代化國際機場,比其首都仰光的機場要好得多(仰光的機場還是英國人當年修建的,已經顯得又小又簡陋、陳舊),聽說這個新機場是泰國援建的。
游覽曼德勒,除了看眾多的佛塔,主要是在清晨或傍晚,登上曼德勒山,看日出或夕陽,據說這是曼德勒最令世界各地攝影家們痴迷之地。再就是參觀曼德勒的皇城。皇城為敏同王(公元1857-1878年)所建,坐落在曼德勒的城東北部,呈正方形,城牆以磚砌成,四周還環繞一條護城河。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皇宮遭到了破壞,現存的建築物據說還不到原來的一半。這個皇宮雖然也充滿著緬甸的建築風格,建築物鑲金鍍銀,看起來也還不錯,但同泰國的大皇宮、柬埔寨金邊的王宮相比較,不僅要小得多,也沒有他們那樣富麗堂皇和氣派。現在對外國遊客開放,當然了,有軍人把守,因為皇城內還住有軍政府的高官。
朝聖蒲甘
中國人說「不到長城非好漢」。緬甸人則說:「不到蒲甘,就不算到過緬甸。」
我們是從仰光去蒲甘的。從仰光到蒲甘雖然只有100多公里的路程,但據說路面太糟糕,坑坑窪窪,十分難走,如果乘汽車要花五個小時左右的時間。所以,我們選擇了飛機。
一大早起床,緬甸時間7點40分左右到達機場,8點多登上仰光航空公司的一架座位只有70多個的小飛機,僅用了20分鍾,我們就飛到了蒲甘。趁著此刻天氣還比較涼爽,行裝未卸,旅遊大巴把我們直接拉到了蒲甘的佛塔遺址。這時,已經相當於北京時間的10點鍾左右,光線很適合攝影。首先,導游帶我們看的是這里最有名的雪西貢佛塔,然後是最高的佛塔、最壯觀的佛塔等等,一個個地看下去。
同樣位於伊洛瓦底江畔的蒲甘,是緬甸最重要和最大的佛教聖地。據史書記載,蒲甘王朝從公元9世紀開始大肆修建佛塔,以炫耀其強大的實力,到鼎盛時期,共興建了5000多座各式佛塔。因此,說蒲甘是萬塔之城,真是名副其實。
地處盆地的蒲甘,氣候常年炎熱,地面呈現出類似於非洲草原的地表特徵,土壤乾燥而有些沙化,一個旅遊者打趣地說「蒲甘蒲甘,普遍乾旱」。不過,這里雖然乾旱,卻又會下點雨,這對古塔的保存倒是比較有利。令人感到意外和愜意的是,盡管乾旱,但蒲甘並不乏綠草和樹木。放眼望去,數以千計的佛塔,都掩映在綠樹之中,無論是在朝陽里還是夕陽下,都非常的美麗。
由於天氣太熱,從中午到下午4點以前都不適合外出。抵達的那天下午,蒲甘氣溫最高時竟高達45攝氏度,很容易熱得中暑。所以,根據安排,大家中午飯後先在酒店裡休息。雖然,房間里有空調,還有電扇,但是還是覺得熱,就連床鋪都是熱的,好半天,也涼不下來,身上還是粘乎乎的。我的同伴,把自己的皮涼鞋用清水沖洗後,拿到屋外去涼曬了一會兒。居然,這皮涼鞋的後跟,被火熱的太陽曬化了膠粘劑,鞋跟裂開了,其高熱度為我等平生所未見。
下午5點,大家登車繼續參觀。先參觀了一處佛塔之後,看看時候不早,在我的提醒下,導游帶著我們前往另一處佛塔,目的是為了在那裡觀看蒲甘最美的一景——塔林夕陽。
下車後,為了表示對佛教的尊敬,按照緬甸人的習慣,照例得脫下鞋子,赤足,沿著陡峭的台階,攀上佛塔半腰的一圈平台。此時,已經是6時30分左右了,夕陽從遠處把落日的余暉撒在了蒲甘林立的各式佛塔之上,反射出土紅色的光芒,凸顯出一派庄嚴,給人一種心靈的震撼。遠眺,則群山起伏逶迤,伊洛瓦底江為夕陽最後的輝煌映照得金光閃閃。塔中腰雖然面積不大,卻也聚集了來自各國的觀光客,尤以歐美人士居多。大家都光著腳,在塔腰轉來轉去,尋找角度拍照、觀賞,力圖把這號稱東南亞最壯麗的夕照凝固在自己的記憶之中。
面對這有千年歷史的文化遺產,今天的後人又該如何珍惜?哦,蒲甘,你不只屬於緬甸,還屬於全世界、屬於全人類!地球上的人們除了激賞你的壯美,還應當為保護你的永存而做點什麼。
參考資料: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81/12506/1124554.html

E. 雲南省德宏州盈江縣平原鎮國際電影院今天晚上看什麼電影

今天晚上你可以去看葉問4,最近都在看葉問4的

F. 芒市有電影院嗎

芒市當然有電影院,現有的是叫:勐煥影劇院(再建的還有一個,在華豐國際商城對面)

G. 電影中國遠征軍一共有好多級

《中國遠征軍》共45集: http://11yshi.com/aliwawa/11yshi/gcj/2011-2/8463.html 中國遠征軍詳細劇情介紹 韓家系祖籍雲南滇西的書香門第。韓家長子韓紹功是戴安瀾將軍麾下的一名上校團長,其弟韓紹勛是跟隨孫立人將軍的少尉排長,妹妹韓紹英則是中共滇西支委的重要成員。 珍珠港事件後,中、美、英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同盟國,中國政府組建了遠征軍。遠征軍奉命入緬後,韓家人離開昆明,分赴緬甸、重慶和滇西三地,一家人由此開始了歷經三年血與火的洗禮以及情感、命運的考驗。兄弟倆同赴緬甸作戰,先後經歷了中、英聯軍緬北大潰敗,經歷了戴安瀾等將士的重大犧牲,也經歷了中國遠征軍反攻緬北和反攻滇西的偉大勝利。 在抗日戰爭最後時刻,中國遠征軍同仇敵愾,奮勇抗戰,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用鮮血和生命書寫了抗日戰爭史上極為悲壯的一筆。 由中央電視台國際電視總公司、雲南電視台、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中共德宏州委、德宏州政府、中共瑞麗市委、瑞麗市政府聯合攝制的四十集電視連續劇《中國遠征軍》,於近期在德宏州瑞麗市開機拍攝。 該劇以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太平洋戰場上的中-緬-印戰區為背景,以藝術手法全景式再現1941年12月至1945年初中國遠征軍的征戰史實,著力謳歌中華民族面對外侮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愛國主義精神,表達對戰爭與和平、正義與邪惡、侵略與反侵略主題的深刻反思,是一部震撼人心的史詩巨片。 該劇預計總投資4500萬元,主場景設在德宏州瑞麗市(含畹町經濟開發區),大部分劇情在瑞麗拍攝。擬在央視首播,全國各省市電視台和上星衛視二輪播映。 《中國遠征軍》瑞麗開機 4月15日,由中央電視台國際電視總公司、雲南電視台、雲南省委宣傳部、德宏州委、州政府、瑞麗市委、市政府聯合攝制的四十集電視連續劇《中國遠征軍》,在瑞麗市舉行開機後的新聞發布會。《中國遠征軍》由省委宣傳部、雲南電視台、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潤禾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雲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騰沖恆益東山旅遊休閑度假村等聯合攝制,瑞麗玉球翡翠(集團)作為贊助商應邀參加新聞發布會。 來自中國網路電視台、影視同期聲、鳳凰衛視、湖南衛視、雲南日報等100多家媒體記者進行了采訪報道,雲南衛視進行了全程現場直播。 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田欣也在儀式上作了講話,他首先對電視劇的開機表示了祝賀,並回顧了中國遠征軍的歷史,以及對遠征軍的歷史意義進行了總結,同時張田欣還表示,雲南影視產業的發展正面臨著最佳的時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來到雲南進行影視方面的合作。在發布會現場,張田欣向本片的主演黃志忠授予了一份重要的道具--當年中國遠征軍使用的一張地圖。隨後董亞春導演向大家介紹了本片的主要演員,主演黃志忠談了自己感受,他代表劇組謝謝大家支持,對於角色,他說到這次角色和以前不一樣,不是在戰爭中尋求刺激,而是要我們記住歷史。在發布會現場劇組成員還向雲南旱區進行了捐款。與會嘉賓參觀了勐卯鎮允當電視劇拍攝基地,並觀看了2場《中國遠征軍》劇情的拍攝過程。 《中國遠征軍》電視劇是由雲南電視台投資拍攝的滇西抗戰三部曲的第三部,也是三部中投資最大的。據介紹,《中國遠征軍》是全景式展現中國遠征軍抗日戰爭時期抗擊日本侵略者、保衛中國西南大後方的歷史史實,表達對戰爭與和平、正義與邪惡、侵略與反侵略主題的深刻反思,是一部震撼人心的史詩巨片。 《中國遠征軍》是繼《滇西往事》、《滇西1944》之後,潤禾傳媒與雲南電視台聯手打造的滇西抗戰系列第三部。由著名導演董亞春、楊軍執導,匯集了黃志忠、劉小寧、柯藍、岳紅、謝孟偉等眾多實力演員。全劇以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太平洋戰場上的中、緬、印戰區為背景,以韓紹功等廣大遠征軍官兵及韓家三代人的命運為主線,全景式展現1942年至1945年中國遠征軍的征戰史實。 在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和瑞麗市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劇組投資數百萬在瑞麗市勐卯鎮新平村搭建起240多萬平方米的綜合景區,以滿足劇組的大部分拍攝。該景區將成為瑞麗一處新的文化景觀。

H. 趙麗穎在雲南*德宏*芒市機場拍什麼電影

《極限挑戰》的大電影即將就要在國慶期間的雲南拍攝了,拍攝地會在雲南的騰沖和芒市等地來進行拍攝,到時候大家可以去旅遊一下,圍觀一下極限三精和極限三傻六人的表現,根據可靠的消息,趙麗穎將成為大電影中的嘉賓,也是唯一的女主角!

I. 德宏本土題材創編微電影《孔雀拳》什麼時候上線

9月15日,由德宏州體育總會、德宏州社會體育指導中心、德宏州體育運動中心、德宏讀本廣告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德宏本土題材創編微電影《孔雀拳》正式發布上線。


J. 畹町橋的電影《畹町橋》

畹町位於德宏南部,隔河與緬甸相鄰。「畹町」系傣語音譯,意為「太陽當頂」,所以人們喜歡把畹町叫做「太陽當頂的地方」。全市總面積 95. 34平方公里,總人口二萬多,市區僅五千多人,是全中國最小的城市 之一,也是雲南的三個邊境開放城市之一。 電影《畹町橋》新聞發布會現場
2012年8月3日,電影《畹町橋》開機典禮在雲南德宏州畹町市露天廣場隆重舉行。中共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
委員會常委秘書長番躍平在開機儀式上講話,表示全力、積極配合劇組在德宏州的拍攝工作,並預祝電影《畹町橋》取得圓滿成功。
畹町是位於祖國西南邊陲的一座小城,風景優美、人傑地靈,神奇壯觀的畹町橋與緬甸只有一橋之隔,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而凝重。電影《畹町橋》是一部描寫中國遠征軍首次出兵緬甸抗擊日寇的戰爭影片。該劇可看之處在於沒有直面戰爭,而是給人們講述了一位遠征軍戰士與當地傣族女孩之間一段美好的愛情故事。為了達到最佳的拍攝效果,拍攝場景要還原到42年前那段特殊的歷史時期,許多服裝、道具要從北京運到三千公里外的畹町,耗資巨大。用導演的話說,這部影片要和以往的戰爭片拍攝手法不同,實現新的突破,最重要的是,細致揣摩,再現當時人們的真實情感。
電影《畹町橋》由北京亞天盛世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昆明記憶工房影視策劃有限公司、雲南德宏州委、州政府及畹町經濟開發區工委攜手聯合攝制。該劇的創作團隊很有特色。導演由曾多次獲得台灣金鍾大獎的鄭芬芬擔任,她的影視作品享譽國內外,首部作品《沉睡的青春》獲新加坡亞洲新人影展最佳編劇獎,並入選法國杜維爾亞洲影展競賽片及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台灣新導演;電視電影《長假》獲得金鍾獎最佳戲劇。這次鄭芬芬導演擔綱拍攝電影《畹町橋》,是應出品方總製片人的邀請首次前來大陸執導影片。在該劇籌備過程中,她充分發揮自己的編劇才能,查閱大量的資料,采訪雲南民俗顧問,在原作者創作故事基礎上反復修改、討論,重新編排戲劇沖突和有趣橋段,做足功課,直到開機。
該劇男主演由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的錢泳辰飾連長凌河,女一號由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的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康馥麟飾傣族女孩依香,在獲獎影片《團圓》里有著精彩表演的金雞獎最佳男配角徐才根飾老兵上官清,還有演員張浩然飾青年上官清等。通過這次強大的隆重開機宣傳攻勢,製作方表示:全劇組演職人員齊心協力,團結一致,力爭拍攝出融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為一體的藝術佳作,奉獻給全國億萬觀眾。

閱讀全文

與雲南德宏電影系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在河北中學拍過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69
奶奶鬼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235
北京大興的電影院在哪裡 瀏覽:913
小丑傑羅姆電影完整播放 瀏覽:548
小孩子要想拍電影去哪裡 瀏覽:500
人販子拐賣婦女的最新手段電影 瀏覽:221
已經播放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570
電影剪輯精彩片段課堂 瀏覽:85
微電影拍攝費用 瀏覽:831
辦公室加班微電影 瀏覽:651
在飛機貓殺人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950
電影紅問號全集2 瀏覽:868
kano電影哪裡可以看 瀏覽:677
血肉之軀免費電影完整版 瀏覽:351
王寶強電影回家過年叫什麼名字 瀏覽:884
有什麼勵志的電影國產 瀏覽:788
雞毛信電影主題曲叫什麼名 瀏覽:418
手機哪裡可以下載高清電影素材 瀏覽:570
幾分鍾看完二戰電影 瀏覽:118
迅雷同志電影 瀏覽: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