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3次才過審!電影《一九四二》講述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我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就感覺講了一個故事:在一個戰亂時時局,普通人要活下去有多難。從飢荒到黃河決堤,從逃荒到戰亂,一個普通人要平安活下來,實在是一件看運氣的事情。
『貳』 一九四二電影簡介
《一九四二》電影劇情
由劉震雲編劇、馮小剛導演的《溫故一九四二》,片名更改為《一九四二》。反映的是一九四二年的一場災難,
中國抗日戰爭處於戰略相持階段,此時河南大旱,千百萬民眾離鄉背井,外出逃荒。影片以兩條線索展開,一條是逃荒路上的民眾,主要以老東家和佃戶兩個家庭為核心,展現他們的掙扎和痛苦、希冀和憤怒;另一條是國民黨政府對人民的蔑視加深了這場災難,並最終導致了自己失敗的命運。1993年,劉震雲就把小說交到馮小剛手裡。2000年,馮小剛與劉震雲獲華誼兄弟支持後重啟該片,2002年,《溫故一九四二》建組,2011年初,王朔再次提議,重啟《溫故一九四二》。阿德里安·布勞迪和蒂姆·羅賓斯即將加盟該片,為《一九四二》這部本土特徵明顯的電影,平添了特別招眼的國際范兒。[1]
一九四二年,因為一場旱災,我的故鄉河南,發生了吃的問題。與此同時,世界上還發生著這樣一些事:斯大林格勒戰役、甘地絕食、宋美齡訪美和丘吉爾感冒。
老東家叫范殿元(張國立飾),大災之年,戰爭逼近,為了躲災,他趕著馬車,馬車上拉著糧食,糧食上坐著他一家人,也加入往陝西逃荒的人流。在躲災過程中,突出了他從開始的充滿希望,慢慢失望最後絕望的心理。三個月後,到了陝西潼關,車沒了,馬沒了,糧食沒了 ... 車上的人也沒了。這時老東家特別糾結,他帶一家人出來逃荒是為了讓人活,為什麼到了陝西,人全沒了?於是他決定不逃荒了,開始逆著逃荒的人流往回走。人流中喊:「大哥,怎麼往回走哇?往回走就是個死。」老東家:「沒想活著,就想死得離家近些。」 轉過山坡,碰到一個同樣失去親人的小姑娘,正爬在死去的娘身上哭。老東家上去勸小姑娘:「妮兒,別哭了,身子都涼了。」小姑娘說,她並不是哭她娘死,而是她認識的人都死了,剩下的人她都不認識了。一句話讓老東家百感交集,老東家:「妮兒,叫我一聲爺,咱爺倆就算認識了。」小姑娘仰起臉,喊了一聲「爺」。老東家拉起小姑娘的手,往山坡下走去,漫山遍野,開滿了桃花。
『叄』 電影《1942》講述飢荒的哪個鏡頭最讓你印象深刻
在看完電影《1942》以後,不得不說內心裡還是引起了巨大的震撼的,這部電影簡直拍的太現實了,很多的環節呈現的特別的真實,完全能夠讓人身臨其境的感受到當時的無助與絕望,其實這段飢荒在歷史上真的是特別重大的事件。
相信任何人看到這樣的片段都會覺得心酸的,那時候的環境特別差,而且還處於戰爭階段,並且也是死傷無數,電影中的很多鏡頭都直接展示了以前真實發生過的狀況,稍微回想一下都能夠知道當年經歷過什麼樣的難處,再加上裡面有各種老戲骨坐鎮,在演技方面還有情緒傳達方面讓人看得心裡難過。
『肆』 語文題 《一九四二》的主題思想、線索、電影中的細節描寫
額你要幾百字?
最近馮小剛導演的新作《一九四二》已經上映了,這是根據根據劉震雲小說改編的電影,據說該片從1993年馮小剛看中劇本,到如今付諸拍攝,已經歷時18年之久了,真的是千呼萬喚使出來啊,而且據報道說《一九四二》也是馮小剛使用膠片拍攝的最後一部電影。我怎麼能錯過這部電影呢!看完了《一九四二》這部電影,除了影片給我帶來的感觸之外,我最感慨的就是馮小剛導演的才華。
馮小剛是個神話,無論什麼題材在他手裡,這個神話都沒有破滅。他坦言,早晚有一天會破,並欠抽地說,或許就是《一九四二》,因為過六億才開始盈利,這對一部非商業影片來說意味著考驗。作為國人,看到民族電影在今年電影市場中被打得落花流水,自然希望能反戈一擊。如果《一九四二》此番真能如願取得既定目標,那馮小剛真的是神。
這400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