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手機電影 > 柴可夫斯基懷念故土的旋律在哪個電影里

柴可夫斯基懷念故土的旋律在哪個電影里

發布時間:2022-10-25 20:20:39

⑴ 柴可夫斯基的簡介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出生於伏特金斯克市,俄羅斯浪漫樂派作曲家。

個人重要履歷

1864年,從聖彼得堡音樂學院畢業。

1867年,《第一交響曲》在莫斯科首次演出。

1870年,幻想序曲《羅密歐與朱麗葉》在莫斯科初次演出。

1877年,芭蕾舞劇《天鵝湖》首演。

1879年,歌劇《葉甫蓋尼·奧涅金》首演。

1880年,《義大利隨想曲》首演。

1888年,《第五交響曲》在聖彼得堡首演。

1890年,創作歌劇《黑桃皇後》。

1892年,芭蕾舞劇《胡桃夾子》在聖彼得堡首演。

1893年,創作《第六交響曲》;同年11月6日,逝世。

與梅克夫人的友誼

1876年,富孀梅克夫人經魯賓斯坦介紹認識了柴可夫斯基,決定從經濟上幫助這位受貧窮困擾的作曲家。此後14年,梅克夫人一直給柴可夫斯基以經濟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鼓勵 。

1879年,柴可夫斯基在布賴洛夫散步時,突遇梅克夫人,但沒有說話。1890年,梅克夫人向在第比利斯的柴可夫斯基寫信宣告停止提供資助,斷絕了兩人的友誼。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⑵ 尋:柴可夫斯基的「船歌」 有關資料

1876年,柴可夫斯基應彼得堡《小說家》月刊發行人貝納德的約請,每個月為《小說家》的音樂附刊寫一首鋼琴曲。貝納德按照十二個月令的時序,選定了十二首詩,提供給柴可夫斯基,作為十二個曲子的標題。其中六月用了普列謝耶夫的一首詩: 走向河岸——那裡的波濤將噴濺到你的腳跟, 神秘的憂郁的星星會照耀著我們。 柴可夫斯基根據這首詩,寫成了一首船歌。全曲分三段,第一段和第三段是同一個主題,旋律深情婉轉,略帶憂傷,象一首浪漫曲。雖然沒有用6/8拍子,但4/4拍子從強拍到弱拍一搖一擺的節奏。同樣體現了輕舟盪漾的形象。中段速度轉快,節奏也活躍起來,並從小調轉入了大調,從四拍子過渡到三拍子,寫出了「山鳴谷應,風起水涌」的形象;歌聲槳聲,溶成一片,還可以聽到浪花飛濺的音響。第三段的旋律,在每個樂節的收尾,加進了陪襯的聲部,原來的「獨唱」,變成了「二重唱」;歌聲此起彼落,表現得更為氣韻生動。最後,小船漸漸離去,波浪輕微的拍擊聲消失在遠方。 柴科夫斯基鋼琴套曲《四季》,副題為「性格描繪十二幅」。全曲由十二首附有標題的獨立小曲組成。這些詩篇又與十二個月的季節特點相關聯,故樂曲以「四季」為名。其中第六首《船歌》和第十一首《雪橇》最為流行,第三首《雲雀之歌》及第十二首《聖誕節》也常單獨演奏。

1、《壁爐邊》January—At the Fire Side
不太快,用琶音造成幻想氣氛。陰沉憂郁的旋律和徐緩單調的節奏把人們帶進孤寂愁苦的寒冬之夜。
「在那寧靜安逸的角落,已經籠罩著朦朧的夜色,壁爐里的微火即將熄滅,蠟燭里的微光還在搖曳閃爍……」——普希金
2、《狂歡節》February—Carnival
三段體,俄羅斯舞曲節奏的主題。歡快的節奏和跳躍的旋律,帶有純朴明快的雙拍子舞曲特徵,表現了狂歡節歡騰熱烈的氣氛。
「在歡騰的狂歡節,酒筵多麼豐盛……」——普.維亞傑姆斯基
3、《雲雀之歌》March—Song of the Lark
旋律輕捷靈巧,展現雲雀歡唱的春日情景。
「鮮花在田野上隨風搖晃,到處一片明媚的陽光。春日的雲雀在盡情鳴囀,蔚藍的天空回盪著動聽的歌唱……」——阿.馬伊科夫
4、《松雪草》April—Snow Drop
節奏自在,情緒柔和。表現初春的憧憬和夢幻。
「淡青、鮮嫩的松雪草啊!初春殘雪偎在你身旁。……往昔的憂愁苦惱,只剩下最後幾滴淚珠兒還在流淌,來日的幸福,將給你帶來新穎的幻想……」——阿.馬伊科夫
5、《白夜》May—White Nights
主部是充滿甜美幽靜之情的琶音,中部變成游戲似的快板。旋律起伏委婉,溫存柔潤,帶有較強的歌唱性,充滿悉尼真摯的頌嘆之情。
「多麼美妙的夜晚,幸福籠罩著一切,謝謝你,夜半親愛的故鄉!從冰凍的王國,從風雪的王國,你的五月飛奔而來,她是多麼新鮮清爽!」——阿.費特
6、《船歌》June—Barcarolle
三部曲式,勻稱而略有起伏的伴奏如同微波盪漾,舒緩的第一部分主題溫和中略帶憂郁,使人彷彿看到初夏夜晚的河面上孤寂的小船輕輕地向著遠方飄盪。
「走到岸邊——那裡的波浪啊,將涌來親吻你的雙腳,神秘而憂郁的星辰,將在我們頭上閃耀。」——阿.普列謝耶夫
7、《割草人之歌》July—Song of the Reapers
民歌旋律,查爾塔斯舞曲風格。
「肩膀動起來呦!手臂回起來呦!讓晌午的熏風,迎面吹過來呦!」——阿.柯里佐夫
8、《收獲》August—Harvest
帶迴旋感的主題猶如一首舞曲,充滿了豐收的喜悅之情。
「家家戶戶收秋糧,高高的裸麥倒在地上,成捆的麥子垛成山,夜半牛車搬運忙。」——阿.柯里佐夫
9、《狩獵之歌》September—The Hunting
三部曲式,適中的快板。中間部主題帶有進行曲的特點,使人聯想到在晨霧繚繞的原野上踏著碎步前進的馬隊。
「出發時刻號角響,成群獵犬已整裝,晨光初照齊上馬,駿馬奔跳欲沱江。」——普希金
10、《秋之歌》October—Autumn Song
如歌的行板。悠緩纏綿的旋律,蘊含著悲秋的哀傷之情。
「晚秋之園凋零凄涼,枯黃落葉隨風飄盪……」——阿.托爾斯泰
11、《雪橇》November—Troika
《平》三部曲式。第一部分的主題由中庸的快板和五聲音調組成,質朴而寬廣,使人聯想到車夫哼唱著俄羅斯民歌,趕著三套馬車在茫茫雪原上賓士的情景。中間部主題較為活躍,帶有歌曲和舞曲的雙重特點。在小二度倚音裝飾下,生動的模仿了馬車鈴鐺的聲響。這一旋律在鈴鐺聲中盤旋跳躍,使樂曲充滿生氣。
「別在憂愁地向大道上看,也別匆忙地把馬車追趕。快讓那些悒鬱和苦惱,永遠從你心頭消散。」——尼.涅克拉索夫
12、《聖誕節》December—Christmas
圓舞曲式。栩栩如生的描繪了詩歌中姑娘詼諧的形象。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俄文:Пётр Ильич Чайковский,英文:Peter Ilyich Tchaikovsky,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是俄羅斯浪漫樂派作曲家,也是俄國民族樂派的代表人物。其風格直接和間接地影響了很多後來者。柴科夫斯基出生於沃特金斯克一個貴族家庭,從小在母親的教導下學習鋼琴,由於父親的反對,進入法學院學習,畢業以後在法院工作。22歲時柴科夫斯基辭職,進入聖彼得堡音樂學院,跟隨安東·魯賓斯坦學習音樂創作,成績優異。畢業後,在尼古拉·魯賓斯坦(安東·魯賓斯坦的弟弟)的邀請下,擔任莫斯科音樂學院教授。柴科夫斯基性格內向而且脆弱,感情豐富,與瘋狂崇拜自己的女學生的婚姻破裂後,企圖自殺,他的朋友把他送到外國療養。他被認為有同性戀傾向,並且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一直試圖壓制,因此有意見認為這是婚姻破裂的原因。這期間開始和一個熱愛音樂的梅克夫人通信。後來梅克夫人成為他的資助人,他後階段的許多作品都是獻給這位夫人的。但奇妙的是兩個人從來沒有見過面。當他們十四年的書信往來因為這位夫人宣布破產而終止時,柴科夫斯基受到了很大的打擊,在獨自度過憂郁的三年後於莫斯科去世。他的死疑點重重,官方說法是他喝了帶有霍亂病毒的水而染病身亡。但是據後來學者的考證,很有可能是自己服用砒霜而自殺。但是,這都只限於猜測,真的原因直到現在還是一個謎。在音樂創作上,柴科夫斯基很崇拜莫扎特,甚至模仿他的風格創作了一部管弦樂組曲(Suite No. 4 in G major, "Mozartiana", Op. 61)。 對於瓦格納音樂中的一些特性他卻很反感,認為瓦格納過於重視管弦樂隊而忽略了聲樂,柴科夫斯基主張用現實主義手法來表現歌劇,主導動機只用以描寫心理感情等內在方面。什麼是船歌?著名的「水上之城」威尼斯有一種平底狹長的小船,叫做「貢多拉」。船歌就是起源於貢多拉船工所唱的歌,廣泛流行於義大利。十九世紀成為一種人們所喜愛的浪漫抒情曲體裁。船歌的曲調淳樸流利,優游自在,通常為6/8拍子,強拍和弱拍有規則地交替和起伏,描寫船的搖曳晃動。法國作曲家奧芬巴赫的歌劇《霍夫曼的故事》第二幕中的船歌,是一首典型的威尼斯貢多拉船歌。
船歌除聲樂曲外,還有器樂曲。器樂曲中的船歌,是一種抒情小品,和聲樂曲的船歌一樣,具有歌唱性的抒情旋律和搖晃動盪的伴奏音型,也常常用6/8拍子寫成。門德爾松的鋼琴曲《無詞歌》中,有三首《威尼斯貢多拉歌曲》,其中第一首《g小調無詞歌》是1830年在威尼斯寫的。音樂清新流利,優美生動;婉轉如歌的曲調和搖曳起伏的節奏貫穿全曲,塑造了水面上輕舟盪漾的音樂形象。

⑶ 求: 柴可夫斯基<傷感圓舞曲>的詳細資料

柴可夫斯基(1840 - 1893)是俄羅斯最偉大的作曲家。他出生在俄國維亞特斯基省的一個貴族家庭,10歲在彼得堡法律學校讀書時,便開始學習鋼琴和作曲。23歲入彼得堡音樂學院學習作曲,畢業後到莫斯科音樂學院任教。1877年,他辭去音樂學院的教授職務,在梅克夫人的資助下,從事專業音樂創作,很多優秀作品便是這時期所作的。

1893年10月28日,柴可夫斯基在彼得堡親自指揮演出他的代表作品《第六交響曲》,9天後便離開了人世。柴可夫斯基的作品繁多,體裁廣泛,僅大型作品就有:10部歌劇,以《葉甫蓋尼·奧涅金》和《黑桃皇後》最為著名;6部交響曲,以《第五交響曲》和《第六交響曲》最為著名;4部協奏曲,以《降b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和《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最為著名;3部舞劇——《天鵝湖》、《睡美人》和《胡桃夾子》;以及幻想序曲《羅密歐與朱麗葉》、《一八一二序曲》、《義大利隨想曲》和鋼琴套曲《四季》等等。他的作品被稱為「俄羅斯之魂」。 柴可夫斯基的音樂真摯、熱忱,注重對人的心理的細致刻畫,充滿感人的抒情性,同時又帶有強烈的、震撼人心的戲劇性。他的旋律具有俄羅斯民族那種特有的風格,他的和聲濃重、豐滿,顯露著作曲家本人的個性氣質,富有難以言傳的魅力。一百多年來,柴可夫斯基的音樂作品,以深刻的思想內容和高度的藝術性,廣為世界人民喜愛,成為人類音樂寶庫中的珍品。
參考資料:http://www.hnst.org/musiclife/person/ckfsj.htm

⑷ 請給出柴可夫斯基<<一八一二序曲>>的詳細介紹

一八一二序曲

作品完成於1880年10月,是尼古拉·魯賓斯坦委託柴科夫斯基為莫斯科藝術工業博覽會創作的作品,也是柴科夫斯基最受人們歡迎的作品之一。作品於1882年8月8日首次演出時,就受到了聽眾極其熱烈的歡迎。音樂中所表現出來的愛國主義思想,加上樂隊宏大的氣勢以及樂曲末段的鍾、鼓和排炮齊鳴的熱烈氣氛,使當時的聽眾非常興奮,演出獲得了極大的成功。演出中動用了超大規模的樂隊,並在結尾處加了一個軍樂隊,還動用了大炮。這部序曲能為柴科夫斯基贏得聲謄並被推為他的代表作品,是作者沒有預料到的。
序曲 《一八一二年》 的歷史內容是:法國拿破崙於一八一二年調動了上萬大軍侵入俄國境內,付出了很大的代價,才逼近莫斯科。 俄軍司令庫圖佐夫採取堅壁清野的戰略,下令放棄莫斯科,三十萬居民百分之九十撤出莫斯科。 農民們紛紛加入游擊隊,燒掉了糧食,使拿破崙的侵略軍在冰天雪地里餓著肚子作戰。拿破崙的軍隊由於經不起俄軍的反攻和游擊隊的襲擊,結果慘遭失敗,拿破崙繞道德境才逃回法國。俄國人民以驕傲的心情讀著庫圖佐夫的對軍隊的文告:「勇敢和勝利的軍隊!你們終於站在帝國主義的邊疆了。你們每一個人都是祖國的救星,俄羅斯用這個名字來歡迎你們,你們在這次迅速進軍中建立起來的不平凡的功績,使全國人民都感到驚奇,並帶來了我們永遠的光榮。」 序奏的前半部分是庄嚴的眾贊歌, 用以描寫拿破崙侵入俄國境內時群眾的苦惱情緒和人民在大難臨頭時祈求上帝保佑的情景。

旋律選自宗教歌曲《上帝,拯救你的眾民》。隨後力度加強,速度加快,表現出了俄羅斯人民抗敵熱情的高漲。序奏的最後,圓號吹出了騎兵的主題。 音樂的主部主要是描寫戰斗的,描寫了拿破崙軍隊的逼進。音階上行下行互相對抗,描寫敵對勢力的博斗,旋律如旋風,節奏似痙攣。 中段,銅管、木管和弦樂交替奏出了法國《馬賽曲》片段,描繪了法軍的猖狂與暴虐。 熾烈的戰斗平靜下來之後,副部主題揭示了俄國戰士們思念家鄉的心情,俄羅斯的民間旋律展示了士兵們熱愛祖國,懷念親人的心情,也描寫了戰士們休息時的歡快場面。其後,是另一個俄羅斯民歌為旋律的主題,幽默而熱情,反映了俄羅斯人民自信、樂觀的精神面貌。音樂的展開部和再現部,運用了以上各種音樂材料來描寫戰斗的場面,但《馬賽曲》已逐漸失去耀武揚威的性格,轉入低音區,旋律顯得支離破碎,預示著侵略者必將失敗的命運,而俄羅斯人民卻節節進逼,並最終贏得了勝利。結尾部分極其輝煌壯麗,開始時再現庄嚴的眾贊歌 之後變為謝神曲和凱旋歌。鼓聲、鈸聲和鍾聲齊鳴,同時出現了活潑而熱烈的騎兵主題。接著,低音銅管和低音弦樂奏出俄國國歌的前半部分,並與騎兵主題相結合,伴隨著大炮的轟鳴聲,表現了俄羅斯人民歡慶抗戰勝利的盛大場面。全曲在歡欣鼓舞、充滿勝利喜悅的氣氛中結束。

⑸ 柴可夫斯基[六月船歌]的創作背景和所表達的情感

一、鋼琴曲《六月》的創作背景
1875年冬,三十五歲的柴科夫斯基正值創作的盛年。他的作品博得音樂愛好者的一致贊譽。聖彼得堡文藝月刊《小說家》(Nouvelliste)主編M·貝納德從俄羅斯詩人的詩中選出十二首內容與每個月的節令相關並富於俄羅斯特色的詩歌,准備在1876年新創刊的音樂副刊上,每期刊登一首,於此同時,還要刊登一首與詩歌內容相吻合的鋼琴曲。於是他向柴科夫斯基約稿,並將准備選登的詩寄給柴科夫斯基,請他每月按節令寫一首鋼琴曲,與詩同時發表。柴科夫斯基囑咐他的男僕,到了每月的某日提醒他做這件事。每逢應該寫這樣的一首鋼琴曲的那一天,他就坐下來創作,寫完就寄給貝納德。他一共寫了十首這樣的小曲,只有六月和十一月不能激起他的創作靈感。其中他用《船歌》作為六月的一曲,六月,俄羅斯一年中最好的季節,氣候宜人,大地一片蔥綠,野花散發著芬芳。這一時期,柴科夫斯基的心境較好,他呼吸著清新的空氣,眼望著醉人的美景,動人的旋律油然而生。柴科夫斯基根據詩歌中描寫的波光粼粼、水波盪漾的意境,採用「船歌」體裁,並以之命名。這只曲現成為十二曲中最為膾灸人口的曲子之一。
二、鋼琴曲《六月》的藝術特徵
《四季》的十二首作品,旋律優美,織體多樣,和聲豐富,色彩絢麗,每一首樂曲都是一幅五彩繽紛的風俗畫,生動地反映出俄羅斯人民的生活側面。有些是描寫人民生活的畫面(二月——狂歡節,八月——收獲,九月——狩獵,十二月——聖誕節),有些是描述還在勞動的俄羅斯農民(七月——割草者之歌,十一月——雪撬),有些是對大自然景色的抒寫(三月——雲雀之歌,四月——松雪草,五月—白夜),也有的是純粹的抒情小曲(一月——壁爐旁,六月——船歌,十月——秋之歌)。在這些總的講有些憂郁傷感的作品裡(當然,也有歡快明朗的段落),作曲家根據時令的特點,在幾幅詩意的圖畫里,把對逝去的青春和消磨的生命的惋惜,哲理性地表現出來。其中以盛夏六月《船歌》為代表,抒發了柴科夫斯基的充滿明朗樂觀、肯定生活的思想感情。船歌在最初時是指義大利水域威尼斯貢杜拉(一種黑色平底、首尾微翹的單槳狹長木船,稱「貢杜拉」)船夫的歌曲,貢杜拉船夫所唱的歌曲以及模仿這種歌曲的聲樂曲和器樂曲,稱為「巴卡羅爾」,意譯為「船歌」。最初的船歌音調悠長、優美、抒情,節拍為6/8拍,調式則為小調式,伴奏節奏型模仿船身均勻搖擺和搖槳的動作,富於律動。而柴科夫斯基則按照俄羅斯民族風格,重新處理了船歌體裁,這首船歌沒有採用6/8拍子,而是用從強拍到弱拍一搖一擺平穩的4/4拍子的節奏,來表現俄羅斯自己的平底船均勻劃分的節奏,同樣體現了輕舟盪漾的意境。悠長而甜美的旋律就像一首俄羅斯民歌那樣帶著淡淡憂郁的表情,刻劃出生活在遼闊國土上的俄羅斯人民的寬厚、深沉而誠摯的性格。筆者下文以此為例,談談鋼琴套曲鋼琴曲《六月》的演奏要點和練習方法。
三、鋼琴曲《六月》的演奏要點和練習方法
《六月船歌》描繪的是夏日的夜晚,人們坐在小船上在映著月光的湖水中悠閑盪漾之情景。從鋼琴演奏的角度來看,若想演奏好這首作品,我認為除了了解相關的創作背景以外,還要強調一些特定的演奏技術。如:Legato(連奏)的演奏技術,具體可理解為基本的鋼琴技術和歌唱性的表現方法。對於這一演奏技術的深刻理解,對演奏歌唱性音樂是很有益處的。根據筆者的經驗,《六月船歌》雖然不屬於那種炫技類的作品,但演奏者必須通過對這首作品的深入分析與演奏,去感受柴科夫斯基音樂的內涵。我認為演奏這首作品首先要學會將旋律從心底悠然地唱出來,
(下轉第64頁)
(上接第55頁)
並努力地通過指尖控制鍵盤,手指盡量貼鍵,把情深意長的旋律從手指尖「流」出來。
全曲的再現部由反向主題動機開始,並且通過屬七和弦形成「承上啟下」的作用將首部主題引出(52-53小節)。
再現部同首部無明顯差異,只是在寫作手法上運用了對位化的和聲織體(56小節)。旋律聲部與內聲部旋律線條在進行的方向與力度的對比上,猶如兩人傾心對話般地相互呼應,主題形象與首部保持統一。強調歌唱性演奏仍然是至關重要的;再現部主題旋律已不再陌生,因此演奏上應強調坐手的中聲部,以突出音樂的層次感。特別要注意幾處同音換指(65小節),一定要遵照原有指法去演奏。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高質量的連奏,從而達到如歌的境界。
再現部之後音樂進入尾聲。該段落也可劃分為三個層次,低聲部與高聲部主要是體現和聲的色彩,中聲部是通過音階的級進下行而形成的旋律線。演奏時必須善於區分不同的音色,右手大指觸鍵要深一些,使旋律抒展開,將高聲部和弦的上方音用小指彈出明亮的質感(83-91小節,彷彿是夜幕降臨時在星光的伴隨下小船開始遠去。
末尾樂句交替出現主與屬兩個和弦(92小節),和聲語言變得平和起來。並且借用了插部中連續切分的節奏,將船歌的律動又一次浮現。最後,由右手的琶音將主和弦的穩定性在漸弱中做最後陳述(92-99小節)。猶如船兒漸漸遠去,在微波的拍打聲中消失在迷人的夜空中……
通過上述演奏,《六月船歌》就彷彿潺潺的清泉在時空彼端深遂而善感的心靈中涓涓流淌,帶我們展開想像的雙翅在夢幻般的世界中遨遊。

閱讀全文

與柴可夫斯基懷念故土的旋律在哪個電影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幫網紅拍的老師題材的電影 瀏覽:846
游戲改編電影的區別 瀏覽:308
越南戰爭電影片大全香港 瀏覽:83
微信上怎麼看電影韓國 瀏覽:999
宿遷蘇寧廣場紅旗電影和萬達 瀏覽:120
聊齋度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923
5月1日電影上映時間表 瀏覽:993
怎麼樣下載不用迅雷下載電影 瀏覽:883
根據疫情題材的電影 瀏覽:346
視頻電影權力的游戲 瀏覽:530
李雪健的電影全集完整版 瀏覽:867
功夫辣妹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438
類似r高地的戰爭恐怖電影 瀏覽:956
電影天堂不更新 瀏覽:951
手機看電影軟體你懂的 瀏覽:8
城市裡玩游戲不玩就死的電影 瀏覽:126
女僕有劇情小電影 瀏覽:701
唯美女女sm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726
看國電影去哪個app 瀏覽:217
山西題材類電影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