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紀實電影《重返狼群》(李微漪)
上周六去影院小廳看了《重返狼群》,翻看影訊時看到這個名字嚇一跳,忍不住嘴裡嘟囔:不會吧,真拍電影了!其實不算電影,是紀錄片,實際連嚴格意義上的紀錄片都不是。就是按時間順序剪輯整理的小狼「格林」的錄像資料,如果之前你沒看過這本書,那麼把這部紀錄片當作對生活在現代社會個體狼的了解素材,可以看看!但如果之前讀過《重返狼群》這本書,那觀影的過程就不是單純地要了解一隻狼了,而是變成了追憶與重逢,一會隨著影像哈哈大笑,一會又忍不住淚流滿面!
去年我向很多人都推薦過《重返狼群》,第一部和第二部都非常好看,到底有多好看呢?我一般習慣於平行看兩三本書,把電子書存在不同的手機上,基本互不幹擾。但開始看《重返狼群》後,其他書都扔到一邊了。說起來慚愧,有幾本鼎鼎大名的書,我都是看了不到一半,就中途放棄了,不是人家的書寫的不夠好,是我的欣賞水平和耐心還不夠,比如《月亮與六便士》《巨人的隕落》還有《殺死一隻知更鳥》等書,或許也有東西方文化差異的原因,這些書的內容不能吸引我一口氣讀完。我選讀的書既要人家有情懷,有深度,但又不能枯燥或者進展太慢,原本上班就夠累的,就這么個放鬆方式還要讓我如爬山般吃力,那可不行。所以能讓我一口氣看完的書肯定就得既不能太淺薄,又不能費腦子,既要兼顧趣味,還得是嚴肅題材。
以上是為背景,在這樣的苛刻要求之下,《重返狼群》幾乎是橫空出世,讓我讀起來就不願停下。倒不是作者文筆有多麼好,李微漪是個畫家,她寫這本幾十萬字的書,就是出於對小狼格林的愛,是為了記錄,是想寫一本屬於小狼的「格林童話」。書之所以打動人心是源於內容的真實和傳奇,從一開始聽說小狼父母被盜獵者殺害的揪心,到李微漪千方百計打探到小狼下落時的欣慰,看到小狼善於偽裝不禁會心一笑,到人狼分離之際又被感動得眼淚稀里嘩啦——讀這本書的過程,是跟著李微漪和格林共悲喜的一段記憶!雖然現在書中的很多細節我都記不太清楚,但當時這本書帶給我的感動和震撼,卻是常留在心。我曾經給學生推薦過幾個系列的書,分門別類,其中提到若對狼文化有興趣,建議先看姜戎的《狼圖騰》,再看李微漪的《重返狼群》,前者厚重,傾向於解讀狼群的特點和狼作為圖騰的意義。後者寫實,更側重於描述作為個體狼的生存現狀。但兩本書都表達了對狼的敬畏與喜愛,都在思考狼的生存困境,都在憂慮環境的整體被破壞。
《重返狼群》第一部開頭是寫李微漪把小狼帶回自己在成都的家,這一段有很多特別有意思的情節,很搞笑!後來又把小狼轉移到朋友亦風的家裡偷偷養起來,但隨著小狼的叫聲越來越有特點,無法繼續在城市存活,於是轉移到另一朋友的藏獒養育基地,來訓練小狼的野性。(這一段影片中沒有體現,估計是那一段亦風不在,基本沒有留下錄像資料)
後來獒場也不適宜格林留下來,於是李微漪帶著格林回到了小狼的出生地——若爾蓋草原,作為狼媽的李微漪實在是勇氣可嘉,她要幫助格林找到野生狼群,把它成功送回去,這中間經歷了漫長的等待和無數的波折,最終趕在狼群發出集結令的時候,送格林成功歸隊!
最後狼媽和格林分別之際,不管是看書還是看電影的時候,我都眼淚嘩嘩的啊!
紀錄片到這里就結束了,內容是照應著書的第一部,我猜有可能還有第二部,因為我知道第二部當中亦風幾乎是變賣全部家當,准備了最先進的航拍機和各種隱蔽攝像頭,他們拍鳥窩中的日常,拍紅狐狸一家,拍黑頸鶴產卵孵蛋,還有小狼出洞嬉戲等等。那些資料整理編輯一下,肯定又是一部精彩的片子!
有人批評《重返狼群》鏡頭粗糙,旁白太多,可我覺得這就像家庭DV記錄孩子成長,要的是第一手資料,誰還刻意去講究鏡頭語言的唯美!那都是吹毛求疵,說人家上院線是為圈錢,我認為說這種話的人本身也崇高不到哪裡去。我相信在影院票房之外,李微漪和亦風以及那些幫助他們來做這件事的人更是為了呼籲建立野生狼保護基地,為了推動這些工作的進行。
亦風在拍攝格林歸隊時,得到了珍貴的野狼群的影像資料,這些影像可以通過電影被更多人看到,進而促進人們去了解和關注。再有他們付出那麼多金錢和精力,為什麼不能通過影院票房有所補償,更何況人家還不是圖的這個,要知道若不是對從小養大、情同子女的格林有刻骨的深情,誰又會冒著生命危險去做這些呢!所以我說有些人天生就是噴子,永遠搞不懂他們扭曲的心理和變態的邏輯。
總之我認為電影值得看,書更值得讀!
最後說幾個我印象特別深的小片段:
格林小時候愛咬電線,李微漪怕電到它,可怎麼教育都不行,後來乾脆在電線上抹上辣椒面,辣得格林趴到床下咳嗽不止,從此記住電線不能咬。
李微漪在獒場得了肺氣腫,躺在床上又咳嗽又喘,格林趴在窗口看了一會,默默走到自己藏獵物的地方,刨出半隻兔子從窗口甩進屋裡送給狼媽。
當李微漪去成都治好病返回時,格林驚喜地跳躍過極高的圍欄,超越了它平時跳躍高度的極限,一溜煙奔到狼媽面前撒嬌打滾!
李微漪和亦風在冬天的荒野幾乎彈盡糧絕,只剩下壓縮餅干可用來果腹,一個偶然的機會,狼媽在雪地里發現了格林藏起來的兔子,雖然無比自責,但還是把兔子偷回來烤肉燉湯吃掉,為了補償格林,又特地在原地埋了幾包壓縮餅干,格林一回來就發現儲藏間被動過,望望窗口,低頭吃下了那些餅干,而且下一次捕獵回來還是把艱難得到的獵物埋在原地,與狼媽分享。
真讓人不由感嘆,在中國的文化里,狼向來是反面形象。看那些帶狼的成語便可知曉: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狼狽為奸、引狼入室等等。可看格林的表現,這只狼難道不是比好多人更懂得感恩更有人情味嗎?
那些盜獵分子,還有牧民中少數坑蒙拐騙的壞人,真是比狼不如啊!
還有一個情節特別能讓我們認識到狼的智慧,狼群入冬前圍獵氂牛,先是一撥兒狼負責把氂牛群朝山上趕,待追到半山腰,山上又出現一撥兒狼,把氂牛群向山下趕。這樣氂牛在剎不住奔跑的情況下會自相踩踏碰撞或被犄角頂傷,死傷的數量就足夠狼群過冬了,雖然對牧民和氂牛來說有些殘忍,但這也是狼群在嚴酷的生存條件下能想出的最好辦法。至於後來那些死傷的氂牛並沒能成為狼群的儲備糧,這就是它們的運氣或者叫劫難了。但狼群在這次行動中所體現出來的運籌帷幄和團結協作實在讓人嘆為觀止!
關於《重返狼群》可說的還有很多,如果是導讀,可以只講大概作為引子。但當我今天要找第一部想回顧一下內容時,才發現閱讀軟體里的這本書不見了,只好憑著原有的記憶多說一些!
哎,推薦只講三分好,唯有啰嗦改不了!
⑵ 《重返狼群》是個怎樣的電影
重返·狼群》是由四川重返狼群文化傳媒和亦風飛揚文化傳媒聯合出品的紀錄片,由亦風執導,李微漪、亦風主演。該片於2017年6月16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該片講述了一匹狼王遺孤「格林」從若爾蓋草原被畫家李微漪救回城市喂養,又因不適城市生活被帶回草原最終重返狼群的傳奇故事[1]。
《重返狼群》這是一個人與一匹狼,一段關於愛和自由的傳奇。 此電影沒有大牌明星、沒有宏偉的電影場面、沒有大的製作團隊、沒有動咂上億的電影製作費,但是《重返狼群》不失一部高水準、優良製作的電影。
現在有我我來對故事內容簡單介紹、梳理一下,以便朋友們能夠快速融入到電影。2010年4月,若爾蓋草原一頭母狼因吞食盜獵者的誘餌毒發身亡。 一隻倖存狼崽在出生5天後被在草原寫生的李微漪找到,並成功救活,帶回成都市喂養,為他起名「格林」。她從此開始了與狼共舞的生涯。兩個月後,格林狂野和嗥叫的狼性開始顯現,同時也陷入自我確定的茫然和沒有同伴的孤獨,對人類的不設防更讓他的都市生活危險叢生。李微漪決定帶他回到草原,讓他重返狼群。在草原上安營紮寨長達半年時間,從夏到冬,李微漪帶著格林尋找狼跡,數次遭遇猛禽與藏獒攻擊、天氣突變、彈盡糧絕,長大的格林佑護著狼媽。在男朋友亦風的幫助下,格林終於得以野化,重返狼群。
我我當時電影院看完《重返狼群》有被震撼到,下面說說我對《重返狼群》的一點點感受吧(僅代表個人觀點,親愛的朋友們有什麼觀點、想法可以在評論區留言,謝謝)。
電影《重返狼群》,感動到抽泣。開始女方要救小狼,抱回來養,她老公勸她...,他回答說:「人這輩子很多事兒都是想不清楚的,所以救和不救都是一樣的,索性就救了」,沒想到救了以後成就了一段狼和人最溫情的故事。 佩服男女,尤其女主人公的這種「敢情」,也被狼將食物重新埋在同一片被主人偷走過肉的雪地里而感動到自發抽泣。
「格林」(狼的名字)從小被收養在城市中長大,也一直以為自己就是一隻狗狗,所以平時也是發出跟狗狗一樣的叫聲,從未意識到自己是一匹埋沒在人間的狼……幸好狼媽媽一直堅持,讓它看一些關於自己同類的電視節目,隨著漸漸長大,狼媽媽開始教它簡單的捕獵,和幾種不能的狼嚎聲……
「格林」似乎對這個世界的所有事物都好好奇,像人類的小朋友那樣,看到有趣的東西,總要過去撥弄一番,真是個調皮的小傢伙。而且領悟力也很高,單單從電視中,看到狼捕魚的技巧,自己就可以直接跑去捕魚回來了。還會自己按遙控器,選擇自己喜歡看的節目。看著這些聰明的舉動,我曾經有那麼一刻,把他當成了人類,就這樣看上去,感覺他們一家子生活得其樂融融。讓他們突然改變想法,打算把它送歸草原的轉折點,是「格林」走出家門,迷失在人來車往的馬路上的那個晚上,從那以後,它的爸爸媽媽,就決意把它送回屬於它的地方…… 當然,動物園肯定不是一個理想中的居住地,所以他們帶著「格林」,來到了它出生的地方—諾爾蓋草原,開始了它的"重返狼群」之路
來到草原上後,這里的一切對它來說既熟悉,又陌生,但的確比在城市裡開闊自由好多。狼媽媽對「格林」鍥而不舍的捕獵訓練,和不顧自己的生死安危,想盡辦法讓它接近狼群,深深地感動著我,狼爸爸亦風,也注意到了她內心的擔心與矛盾,不止一次地跟她說:要是不捨得就帶它回來吧,我們養它一輩子。但因為城市裡對養這類野生動物的防範意識好強,一個不小心,就會被人在街上擊斃,如果只關在家裡,那跟在動物園里有什麼區別?所以狼媽媽立刻回絕,她說:愛它就要給它自由。接著的一個對話,令我感悟至深:亦風問,有什麼能比活著更重要?微漪堅定的答:自由!是啊,如果每天過得像行屍走肉那樣,沒有自己的思想,沒有自己的人生價值,那生命還有什麼意義?自由對每個人來說太重要了,尤其對於動物狼來說更加重要,我們知道狼的本性之一:自由,一旦被束縛那它將失去狼的本性而變得不是一頭真正的狼。
最終「格林」在狼爸爸和狼媽媽的馴化下,得以重返狼群,狼的天性才能得以延續下去。
整部電影充滿了對狼性的呼喚和對大草原保護環境的呼籲。影片中的小狼帶著我們穿透了千古的迷霧,徑直來到了謎團的中心,我們發現了許多的問題。 而這個影片肯定是送給那些大草原上的幾萬年裡充滿智慧的生靈的禮贊。
影片中小狼表現了很多驚人的地方,比如在返回大草原的過程中主人得了一種病,小狼非常的焦急,獵來了許多的兔子放在了主人的窗戶里。然後主人又去城裡看病,小狼在大雪紛飛的大草原上一直孤獨的等待了十五天,小狼對它的恩人是多麼的忠誠呀!還有就是在主人把腳崴腫的之後,小狼跑到很遠的山頭把一匹馬牽來給主人騎。處處都證明小狼是多麼的忠實,人以前一直認為動物是沒有思想的,我們可以隨意踐踏它們,但是我們錯了,它們的生命同樣是高貴的,它們是這個星球上最古老最有活力的生命。所有的動物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包括一隻螞蟻,你踐踏它,它知道疼,我們不能蔑視這些世界上最古老的生命。 草原人總是不把狼趕盡殺絕,是因為他們心中有一個狼的圖騰,狼就是他們的生命和精神的支柱,不能趕盡殺絕。如果從科學理論上來說的話,比如草原上有很多的黃羊、牛、還有許多食草動物,它們總得吃草吧!如果沒人管的話,它們會吃幾百年,草原就會變成一片荒原,一片沙漠,但是狼它們會以特定的數量捕殺食草一類的動物,不會一下子趕盡殺絕,這樣才維持了草原的生態平衡。
電影中的狼不管刮風下雨,只要主人有難,它都會去幫助主人的,它是多麼的對主人忠實呀!一般狼不會把自己的肚子亮給自己不熟悉或自己的敵人的,可是電影中的狼對它的主人非常的熟悉,她們非常的親昵,它的主人經常撓著小狼的肚子玩,她們表現得很親密,它的主人為了幫小狼回到大自然,在雪山旁邊做了一個磚房,親自教小狼捕獵,才能讓小狼活下去。這體現了人和狼之間的感情,故事中經常說獵人救了某個動物,那個動物就會把自己的食物放在獵人的房前,看了這部電影後,我認為童話中的這個故事不一定是假的,因為人懂得感恩,那麼動物也一定懂得。 這部電影給人的思考深度很深刻,它讓我們知道了人與狼之間的感情,也讓我們懂得了動物是高貴的生靈,生命是平等的,我們不能殘害他們,人和動物是共存的,人和動物都是這個世界上的生靈,應該要互幫互助,而不是去殘害它們,它們是沒有智慧沒有思想的嗎?錯!事實證明許多動物比人類都聰明的許多。
我非常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創造出了許多讓人驚奇的事情,人類呢?卻忙於金錢和利益的貪婪之中,無暇顧及自己的生命,他們總覺得金錢比生命重要,不懂得保護唯一的生命,不懂得珍惜上帝賜予我們最好的禮物。好多事情我們得向動物學習,而不是蔑視它們,輕視它們。而電影中西藏的人民都非常信奉活佛,因為他們能消除一切的災難,他們也極力保護許多的動物。難道保護動物和生命只有神在努力嗎?我們應該自己去努力。 我們應該自己去努力保護一片天地,保護我們的家園,保護人類生存的一片充滿生靈、愛心、善良的伊甸園,保護那些動植物,包括狼。
我也看了,然而有很多人認為女主男主領養之初就動機不純,是為了拍片子走紅,是為了圈錢,這些人都沒有思考過一個問題:這部片子是放生格林6年之後才出的,如果是為了走紅為了圈錢何必要過這么久?他們體會不到男女主對格林的愛和掛念,以及對呼籲人們保護狼群的真誠。還有很多人反復說女主的假睫毛有特寫,很出戲,我覺得女生都愛美,這很正常不過了,只是人家的生活習慣而已。
電影是一段非常感人的故事,它講述了李微漪在草原上打聽到多方消息,一個狼王死了但是它的兒女還活著,於是她尋找到救出了一隻小狼,隨後她帶著小狼到了城市生活,然而李微漪最後還是決定帶著小狼來到了大草原上,讓小狼重返狼群。
整部電影充滿了對狼性的呼喚和對大草原保護環境的呼籲。影片中的小狼帶著我們穿透了千古的迷霧,徑直來到了謎團的中心,我們發現了許多的問題。
而這個影片肯定是送給那些大草原上的幾萬年裡充滿智慧的生靈的禮贊。
影片中小狼表現了很多驚人的地方,比如在返回大草原的過程中主人得了一種病,小狼非常的焦急,獵來了許多的兔子放在了主人的窗戶里。然後主人又去城裡看病,小狼在大雪紛飛的大草原上一直孤獨的等待了十五天,小狼對它的恩人是多麼的忠誠呀!還有就是在主人把腳崴腫的之後,小狼跑到很遠的山頭把一匹馬牽來給主人騎。處處都證明小狼是多麼的忠實,人以前一直認為動物是沒有思想的,我們可以隨意踐踏它們,但是我們錯了,它們的生命同樣是高貴的,它們是這個星球上最古老最有活力的生命。所有的動物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包括一隻螞蟻,你踐踏它,它知道疼,我們不能蔑視這些世界上最古老的生命。
草原人總是不把狼趕盡殺絕,是因為他們心中有一個狼的圖騰,狼就是他們的生命和精神的支柱,不能趕盡殺絕。如果從科學理論上來說的話,比如草原上有很多的黃羊、牛、還有許多食草動物,它們總得吃草吧!如果沒人管的話,它們會吃幾百年,草原就會變成一片荒原,一片沙漠,但是狼它們會以特定的數量捕殺食草一類的動物,不會一下子趕盡殺絕,這樣才維持了草原的生態平衡。
電影中的狼不管刮風下雨,只要主人有難,它都會去幫助主人的,它是多麼的對主人忠實呀!一般狼不會把自己的肚子亮給自己不熟悉或自己的敵人的,可是電影中的狼對它的主人非常的熟悉,她們非常的親昵,它的主人經常撓著小狼的肚子玩,她們表現得很親密,它的主人為了幫小狼回到大自然,在雪山旁邊做了一個磚房,親自教小狼捕獵,才能讓小狼活下去。這體現了人和狼之間的感情,故事中經常說獵人救了某個動物,那個動物就會把自己的食物放在獵人的房前,看了這部電影後,我認為童話中的這個故事不一定是假的,因為人懂得感恩,那麼動物也一定懂得。
這部電影給人的思考深度很深刻,它讓我們知道了人與狼之間的感情,也讓我們懂得了動物是高貴的生靈,生命是平等的。
⑶ 【觀影】重返狼群--身心的最終歸宿
臨時起意,被推薦看了這部電影--「重返狼群」(Return to the Wolves),看簡段完之後,我心澎湃,感觸良多,於是想把它寫下來。
「重返狼群」講述一個真實的由人養的狼重返狼群的故事,故事發生於2010年成都和若爾蓋大草原,拍攝一年,剪輯六年,最終呈現給我們一個有喜有淚有感動有愕然的真實的紀錄片。紀錄片的製片人也是女主角李微漪,導演即女主角的攔告譽男朋友亦風,全程陪同和參與撫養狼、送狼回狼群的整個過程。
女主角為職業為畫家,在若爾蓋草原寫生時,出於憐憫帶了一隻孤兒小狼回到城市,取名格林(Green)。隨著格林的逐漸長大,格林也表現出了狼本身的聰慧和敏銳,它會看電視,會捕魚,調皮搗蛋的同時也給女主角帶來無限的歡樂,可是城市怎麼容得下一隻狼,這可是一隻深藏野性、能生吞活剝人的狼呀。
女主角發愁了,格林該何去何從?城市裡的狼生存法則就是--動物園。女主角特意去看了動物園的狼,動物園的狼被關押在一個狹小的空間,圍著幾平方米的地方跑來跑去,在草原馳騁的群居動物,如今只剩下毫無尊嚴的焦躁與無奈。
抱著自由更可貴這樣的信念,女主角決定將格林帶回若爾蓋草原,去尋找他的同類,去尋找本該屬於他的自由,去尋找格林身心的最後歸宿--重返狼群。
10月份的若爾蓋草原已經很冷了,白天氣溫-15℃,夜晚氣溫-30℃,而狼群在更冷的嚴冬才會集結。於是在等待狼群的到來時,女主角教格林野外生存技能,教格林遇到危險(獵狼之人)趕緊跑,教格林狼叫(以往跟狗在一起學會了狗叫),甚至教格林唱歌。
格林的「狼性」沒有增長,「人性」一而再再而三的體現。在女主角干糧無多的時候,格林會將獵物叼給女主角;在被獵人追殺逃跑的時候,看到女主角摔跤了,格林會跑回來查看女主角;在女主角腳崴傷了的時候,格林會從遠處「牽」一匹馬回來···
在草原的這段時間,體現了人與動物、人與狼最自然的和諧狀態,尤其是女主角和格林在月亮下共舞的時刻。
歡樂的時刻總是那麼短暫,直至有一天,狼群出現了。女主讓格林趕緊狼叫,讓狼群大部隊等等格林,可是格林緊張了,竟然發出了狗的叫聲,哈哈,格林緊張了···
在女主角的友螞學狼叫的正確引導下,格林終於正確的狼叫了。狼群聽到了格林的呼喚,群居動物的狼群在原地等待著這個陌生的同類加入。格林,隨著狼群走了···
格林走了,但是野外生存並不會那麼容易。由於環境惡劣,生態破壞,族人獵殺,野外狼群的生活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當女主角在若爾蓋市集上,看到了一張由620張狼頭皮縫制而成的袍子,那620雙再也不會睜開眼睛的狼眼,讓女主角心裡一陣刺痛。格林野外生存得怎麼樣了?格林逃得脫被人獵殺的命運嗎?雖然在活佛前幫格林求得了放生,但是那隻是對有信仰的人有用。
女主角帶著不舍與擔心,一次次返回草原尋找格林。片中一筆帶過的尋找過程,背後隱藏著多少次奔波與折騰,多少次失望與不舍。
而當女主角再次找到格林的時候,格林已經不大敢靠近女主角,格林只是遠遠的觀望著,女主角也只能遠遠的看著。格林可能已經適應了狼群里的生存規則,格林可能被族人追殺的次數太多……
自由是支撐著女主角將格林送回草原的最核心的力量,而女主角放格林回歸狼群尋求自由背後的堅持與勇氣,更加值得佩服。
在這部影片中,看到了女主角與狼之間不一樣的深厚感情,看到了狼的可愛、聰慧與忠心,看到了主人公在嚴寒與危險的草原中的堅辛和不易,看到了藏族人民的不一樣的風情,看到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狼的生存的困境···
一切的一切,讓人溫馨與感動。因為是真實的故事,所以很有代入感,每一次記錄,都是真實的存在。不需要太多的花言巧語,不需要更多的渲染與描摹,只需要簡簡單單的喚一句「格林,快跑」,就足以淚滿眼眶。
這是一部很好的紀錄片,真實,溫情,讓人思索。女主角的堅持,男主角的陪伴,格林的深情,草原的遼闊,狼群的困境,被這么一部簡單的記錄影片,詮釋得完美而動人。她們因為在做著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所以這件事情變得無比的有意義;她們因為飽含深情與堅守,所以這部影片足以走進每個觀影人的內心。
一年時間的陪伴,被剪成了短短的兩個小時電影,在這之外,還有多少艱辛困難、歡樂趣事、思索人生等,足以讓人遐想和回味。女主角已經寫了三本關於重返狼群的系列書籍,有時間值得一看。
《狼圖騰》的作者姜戎說,這個「狼媽」讓我這頭「老狼」肅然起敬。格林是幸運的,因為有了這么好的「狼媽」。希望,格林一直幸運下去;希望狼群的生存環境盡快的改善;希望,人類與自然更加和諧的相處。
⑷ 《重返狼群》觀後感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這時我們很有必要寫一篇觀後感了。那麼你會寫觀後感嗎?以下是我整理的《重返狼群》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重返狼群》這部電影是以紀錄片的形式向我們展示的,它以格林的一個個故事作為時間軸,給我們呈現了看似是在遠方,卻又感覺近在眼前,彷彿我就在那片草原,與格林玩耍,幫他返回狼群一樣。彷彿這不是看進去的記憶,而是,感受的記憶。這部電影是由李微漪親手拍攝,按她所說這部電影有百分之98是當時現場拍攝,是真實生活,只有百分之2是後續拍攝的一些場景。
格林是一匹狼,狼性是根本,卻在著狼性中透露著人性,從小跟著人們生活的格林,理解了一些人的美好性格比如:他懂得尊敬關心過自己的人,當女主人生病的時候,它不停的拍打窗戶,甚至抓來野兔放在窗口。當女主人因身體患病必須去城市裡看病時,格林獨自在大雪中等待了15天,可見這是多麼忠誠,這別說是一隻狼了,我認為就算是一個人都不可能在雪地里等人15天。從這里我看出了狼對人們的的枯孝真實情感,我認為,動物對人們本不是抱有警惕性與威脅性,使人們原本對它們屠殺是它們有了保護自己的意識,所以才對人們抱有警惕性。
在這部電影中,又一幕使我觸目驚心,也可以說的讓我最心痛,也是最令我與女主人感同身受的就是看到那些牧民賣的狼皮大衣的時候,起初,我認為就是一些見錢眼開,主顧自己利益而不顧別人感受的人,我並沒有過多的在意,畢竟這樣的人社會上多的很,但後來我聽李微漪講到,這是用620張狼頸毛做成的衣服時,我心裡一顫,這么多狼,是我想都沒想到過的,拿這么多狼皮去做一件袍子,這真的值得嗎?這到底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淪物敗御喪,在我眼裡他們不是人,甚至連動物都不如,動物都有人性,懂得忠誠,關愛照顧過自己的人,不冷血,而那些牧民,甚至臉不紅心不跳的說出那些皮和牙是親手從狼身上、狼嘴裡拔出來的,真不知道他們的良心是怎麼過去的。
當人們對另外一種物種提出質疑時,請先審視好自己的行為,如果自己的行為給別的物種帶來了傷害,那就不要怪別的物種給自己帶來傷害。我們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今天我看了《重返狼群》這部電影。影片講的是一個野生動物畫家去若爾蓋大草原畫畫的時候,救了一隻父母雙亡的小狼格林,把他帶回城市撫養長大。最終讓他重返狼群的故事。
讓我吃驚的是,狼和人居然能夠這樣親密地相處。每當格林媽媽叫它回家的時候,就會唱歌,格林喜歡跟著媽媽一起唱。他能幫牧羊人把羊趕進羊圈罩岩,還和狗成了好朋友,學會了狗叫,居然忘了狼嚎。
更讓我吃驚的是,狼根本不像我們想的那樣冷酷無情,他特別會感恩,還很聰明。一次,格林媽媽在冰上崴了腳,沒法行走了,格林居然花了四十分鍾,從另一個山頭上牽了一匹馬回來給媽媽騎,還把媽媽推上了馬。
嚴冬的時候,大家的干糧快吃完了,格林媽媽偷偷用兩塊壓縮餅干,換了格林藏在雪地下面的野兔。格林發現有人偷了他的野兔,剛開始很生氣,但當他看到壓縮餅乾的時候,就明白了,原來媽媽也很餓。大家都認為他下次藏食的時候肯定會躲著他們,但第二次它卻故意藏在老地方,讓媽媽看見。第三次它竟直接把捉住的野兔放在雪地上,聞了一聞就走開了。
我很疑惑,格林媽媽這么愛他,為什麼還要讓它重返狼群呢?原來野生狼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它不屬於誰,只屬於大自然,而且狼是群居動物,獨狼無法生存。格林媽媽想讓它獨立,所以費盡心機,終於讓狼群接受了格林。
在回去的路上,格林媽媽看見了一家專賣狼牙狼皮的店子,其中有一張狼皮袍,就是用620張狼頭皮拼接而成的,多麼讓人心痛的數字啊。野生狼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但那些盜獵者僅僅是為了賺些小錢,就輕易殺死了不計其數的生命。
在自然界里,人和狼擁有同等珍貴的生命,我們完全可以友好相處。讓我們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樣珍惜動物的生命吧!讓我們從自己做起,不穿皮草大衣,讓盜獵者無利可圖,也就間接的保護了狼群。
這天我看了《重返狼群》這部電影。影片講的是一個野生動物畫家去若爾蓋大草原畫畫的時候,救了一隻父母雙亡的小狼格林,把他帶回城市撫養長大。最終讓他重返狼群的故事。
讓我吃驚的是,狼和人居然能夠這樣親密地相處。每當格林媽媽叫它回家的時候,就會唱歌,格林喜歡跟著媽媽一齊唱。他能幫牧羊人把羊趕進羊圈,還和狗成了好朋友,學會了狗叫,居然忘了狼嚎。
更讓我吃驚的是,狼根本不像我們想的那樣冷酷無情,他個性會感恩,還很聰明。一次,格林媽媽在冰上崴了腳,沒法行走了,格林居然花了四十分鍾,從另一個山頭上牽了一匹馬回來給媽媽騎,還把媽媽推上了馬。
嚴冬的時候,大家的干糧快吃完了,格林媽媽偷偷用兩塊壓縮餅干,換了格林藏在雪地下面的野兔。格林發現有人偷了他的野兔,剛開始很生氣,但當他看到壓縮餅乾的時候,就明白了,原先媽媽也很餓。大家都認為他下次藏食的時候肯定會躲著他們,但第二次它卻故意藏在老地方,讓媽媽望見。第三次它竟直接把捉住的野兔放在雪地上,聞了一聞就走開了。
我很疑惑,格林媽媽這么愛他,為什麼還要讓它重返狼群呢?原先野生狼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它不屬於誰,只屬於大自然,而且狼是群居動物,獨狼無法生存。格林媽媽想讓它獨立,所以費盡心機,最後讓狼群理解了格林。
在回去的路上,格林媽媽望見了一家專賣狼牙狼皮的店子,其中有一張狼皮袍,就是用620張狼頭皮拼接而成的,多麼讓人心痛的數字阿。野生狼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但那些盜獵者僅僅是為了賺些小錢,就輕易殺死了不計其數的生命。
在自然界里,人和狼擁有同等珍貴的生命,我們完全能夠友好相處。讓我們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樣珍惜動物的生命吧!讓我們從自己做起,不穿皮草大衣,讓盜獵者無利可圖,也就間接的保護了狼群。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去奧斯卡影院看電影「重返狼群」,這是一部真人真事的紀錄片,非常感人。
它講述的是一位畫野生動物的女畫家,在旅行的路上發現了一隻可憐的小狼。這只小狼的爸爸,是一隻非常勇猛厲害的狼王,但不幸的是狼王被人捕獲了,為了逃跑,狼王咬斷了捆綁著的一隻前腿。無力奔跑的狼王,最終還是被人打死了。而狼媽媽在狼王死去的附近,悲傷的嚎叫了一晚上,第二天也死去了。他們留下了這只孤獨的小狼,就被女畫家帶回了自己的家,開始了人的撫養。女畫家給這只小狼取名叫格林,希望在它的身上會有屬於它的童話與希望。從此,人媽媽和狼寶寶就開始了他們有趣而充滿愛的生活。隨著時間的流逝,小狼格林越長越大了,它學會了開電視、換台,關電視,它還經常看有關於狼的節目,從電視里格林學會了抓魚、抓野兔等各種關於捕食的技能,但每當它看到一些殘忍的人類殺死一些狼的時候,格林就會晚上大聲的嚎叫。格林越來越健壯,也越來越淘氣了,它學會了咬電線。為了警告格林咬電線很危險,媽媽就在電線上抹了一些芥末,格林被辣得直叫喚。終於有一天,格林長的不再像一隻小狗了,為了更好的保護它,媽媽決定帶它回到它出生的地方,讓它重返狼群,做一匹真正的狼。
媽媽帶著格林在大草原上生活了很久,從綠草遍地的夏天到漫天白雪的冬季,他們一直在尋找狼群,並一次又一次的教格林怎樣在大自然中保護自己,怎樣在野生的環境下捕捉獵物。格林也像一個真正的孩子一樣,對媽媽依依不捨,並一次又一次的幫助媽媽脫離困境。他們找了很久很久,終於在冬天找到了野生狼群,並成功地讓小狼格林回到了屬於它的地方,成為了一匹真正的狼。
這個電影充滿了人與動物間的愛,也告訴了我們愛可以穿越一切,可以讓不同的生命相互信賴,共同地生活在一起。人們野蠻的屠殺和無知的行為,會給大自然帶來破壞,更會給自己帶來災難。所以,我們要尊重身邊的每一個生命,愛惜每一個生命,讓大自然更加美好,讓世界更加和平!
看完《重返狼群》這部電影,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我曾不知狼與人為何會建立如此深厚的感情,更不知在雙方飢餓的狀態下,狼會把僅有一點食物讓給別人,更何況是人。帶著這個疑問,我查詢了網路,當我得知這部電影是真實故事時,我震驚了,鼻尖情不自禁的酸了起來。
《重返狼群》這部電影主要講了:李微漪在若爾蓋草原寫生時,偶然救活了一隻剛出生的小狼,從此開始與狼共舞的生涯。她把小狼帶回家中,並給它起名為格林。兩個月後格林狂野和嗥叫的狼性開始顯現,同時也陷入了自我確定的`茫然和沒有同伴的孤獨。李微漪決定帶它回草原,讓它重返狼群,在草原上長達半年時間,從夏到冬,李微漪到處帶著格林尋找狼跡,數次遭遇猛禽的攻擊,天氣突變,彈盡糧絕,長大後的格林佑著"狼媽」,格林最終重返狼群。
雖然這部電影並不是那麼精彩,也不是那麼引人入勝,卻讓我受益匪淺,懂得一個個真理,其實狼並沒有我們想像那麼可怕,它也不是有意去吃那些動物,而是為了更好地生存,如果它不那麼做,後果可想而知。「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這句話對自然界最好的詮釋。如果真要與狼作個比較的話,狼是沒有人類殘忍的。狼吃動物,難道人不吃嗎?人類吃得品種比狼多,不信你到大街上走一遭,什麼烤全羊,烤乳豬,紅燒雞,魚鴨等,甚至把我們忠誠的朋友狗,也做成了火鍋。若長期這樣,恐怕可憐的動物會被滅絕了,大自然失去生態平衡。大家一起善待動物吧!
善待動物,還是很多人做不到,前段時間間,在合肥大街上一個男人帶著一隻猴子四處乞討,猴子沒有討到錢,男人就用皮鞭狠狠地抽打猴子,弄得猴子叫苦連天,周圍的人目光轉向男人,彷彿是對他的指責,又轉向猴子,彷彿是對它遭遇的同情……
如果你說自己愛動物,那就行動起來吧。對它減少一點傷害,不要往它身上撒氣,動物也有生命,也有感情的。就像此場電影中,連兇猛的狼也能與人共處。要善待動物,就像保護大自然一樣,如果你不善待他,必將會遭到報應。
暑假對於各大院線來說無疑是旺季,就在各類帶著不同賣點的電影紛紛上映時,我只選擇了一部我認為最值得看的電影,那就是《重返狼群》。
小時候,我最喜歡的動物有兩種:貓和狼。但是因為小時候沒有很多時間去接觸動物,所以最初關於它們的所有啟蒙知識都是來自於黃春華的《貓王》、楊紅櫻的《笑貓日記》、沈石溪的《狼王夢》、姜戎的《狼圖騰》和《小狼小狼》等等這些文學作品。長大後,我依舊十分喜歡這兩種動物,除了每天過著「雲養貓」的生活外,和這兩種動物有關的消息都能引起我的注意。我第一次聽到《重返狼群》這部電影的那天也正是它要在我現在所待的城市下映的那一天,當時我看了一下電影簡介後就立即決定要去觀看它,觀看過後我覺得這部電影沒有讓我失望。
你可能都沒有聽說過這部電影,因為它與同期上映的所有電影都不一樣。《重返狼群》是沒有正式演員的一部更加偏向於紀錄片的電影,兩位主人公分別就是這部電影的製片人和導演,並且電影的前半段也都是用手持DV拍攝的,所以一個發生在七年前的故事能夠這樣接近完整的呈現在我們面前真的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本片的製片人和導演也就是李微漪、亦風夫婦,他們在一次到川西若爾蓋草原采風的過程中救下了一隻父母雙亡的小狼,並給小狼取名為「格林」。他們把格林帶回成都的家中養了三個月,但最終還是決定讓格林回到它出生的地方。然而格林從小就沒有在狼群生活過,所以如果貿然將它送回草原的話無疑是讓沒有任何生存技巧的小狼再一次走向死亡。幸虧本片的主角李微漪女士是一個十分懂草原知識的人,對於格林來說,她就相當於是一個「狼媽媽」的角色,會教小格林捕鼠兔、捕魚等等。當然,期間還發生了一系列很感人的事情,最終格林在九個月大的時候成為了中國第一隻成功重返狼群的狼。
我認為《重返狼群》這部電影是十分值得全家一起觀看的,因為在鏡頭的真實記錄下我們能看到小狼格林的種種「通人性」,但同時我們也能看到人類用620張狼頭皮製成的一條毯子的「瘋狂行為」。盡管這部電影因為排片量相當少所以導致社會影響並不大,但它最終還是取得了讓一個以狼為主的野生動物保護區獲批這樣有著長遠意義的成果。
⑸ 重返狼群2022還在嗎
還在。
2022年,四川廣電網首發大型紀實劇情片《重返狼群》,從此格林的故事將走進千家知神慧萬戶,同時,也讓大家對狼有一個全新的認知,喚醒更多的民眾保護野生動物,保護大自然。
《重返·狼群》是一部由亦風執導的電影,該片講述了成都青年李微漪和亦風在若爾蓋草原意外救助一搭答只野生小狼,並取名「格林」,在克服草原嚴寒、飢餓等惡劣環境和外界的重重瞎鬧困難後,最終成功將其放歸野生狼群的真實故事。
⑹ 跪求好心人分享重返·狼群2017年上映的由李微漪主演的免費高清百度雲資源
《重返·狼群 2017》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美女畫家李微漪在一次草原采風悶桐槐中意外收養輪陵了狼王遺孤,為其取名格林,並帶回成都喂養。但繁華的都市無法容納一匹野性的草原狼,李微漪帶著格林重返草原,一螞友路追尋狼群的蹤跡,歷經嚴寒酷雪,終於目送它成功地重返狼群。
⑺ 《重返狼群》|愛讓它回頭,亦讓她堅定
文/亦恬
實話說,偶然看到電影名《重返狼群》時,我沒什麼想法,甚至有點反感——重返狼群?誰會去狼群?去了那裡,就作秀一般,強制狼群「配合」,製作一些看起來壯觀的畫面?
在這物慾橫流的時代,沒有利益的、吃苦受累的事情,有誰願意去做?
抱著這樣的質疑,我像是去看一場笑話似的,開始看《重返狼群》這部電影。剛開始,被小狼的萌逗樂了,然而愈看下去,心頭便一點點沉重起來,感動、擔心、難過、祈福……看著,不覺淚水落了下來。
《重返狼群》這部電影,不是作秀,它是一部由親歷者自導自演的電影,這是一個真實故事,鏡頭呈現給我們的,除了2%的景物圖片是後期補上的,其餘98%都是當時情景。它沒有什麼演員,只有兩位親歷者:李微漪、亦風。他們拍了1700個小時的視頻,實拍陪伴野生幼狼重返狼群的全過程,七年拍成這部電影,展示了最真實的第一手放生狼的資料,讓我們看到了愛的力量和對宇宙生靈的膜拜,震撼人心。
李微漪,一位80後的著名畫家,2010年,她在若爾蓋草原寫生時,偶然救活了一隻剛出生的小狼,這是狼王的遺孤,它的父母被人毒死了。李微漪和朋友亦風把這只小狼帶回成都,並給它起名為格林。
兩個月後,隨著格林的長大,它狂野和嚎叫的狼性開始顯現,同時也陷入了自我確定的迷茫和沒有同伴的孤獨中。李微漪和亦風想把它送到動物園,但是看到動物園中的老虎,由於長期的關閉和飼養,失去了原來的樣子。
李微漪決定帶它回草原,讓它重返狼群。在草原上長達半年時間,從夏到冬,李微漪到處帶著格林尋找狼跡,數次遭遇猛禽的攻擊,天氣突變,彈盡糧絕,歷經千辛萬苦,長大後的格林佑著"狼媽」,格林最終重返狼群。
李微漪和亦風帶著格林重返狼群,這一路非常不容易。嚴冬時,零下二十幾度,冰天雪地,在高海拔的地方,還面臨缺氧的危險,他們卻從沒放棄,只是中途李微漪感染肺腫水,才不得已重返治病,但是十多天後依然回去,他們一心想著送格林重返狼群。
以前,一說到狼,我就想到「狼心狗肺」「白眼狼」等詞語。狼,一直被標上凶惡、無情的標簽,但是看了格林,這一匹真實存在的狼,我改變了對狼的看法。
格林非常聰明。在成都家中,看到電視中的動物抓魚,它就學會了抓魚。初到草原,它還不懂自衛和覓食,曾被藏獒欺負。但「狼媽」李微漪教了它之後,它馬上就學會如何捕鼠兔,還主動幫牧羊人趕羊入圈。暴風雨要來之前,格林死死咬住李微漪的褲腳,不讓她出門。李微漪在雪山中扭傷了腳,格林去「牽」了一匹馬來,咬著繩子拉著馬,走了很遠的路。
格林重情重義。在電視中看到有一隻狼死了,格林神色哀傷,眼眶含淚。李微漪在草原中得了肺水腫,格林焦急地在窗前跳來跳去,它聽著咳嗽聲輾轉反側,跑去把自己藏在雪中的野兔叼出來給「媽媽」。李微漪迫不得已回去治病,格林不知道「媽媽」要去哪眼淚汪汪不肯讓她走。李微漪重返草原時,格林狂歡似的飛奔而來,激動地親吻「媽媽」。在糧食缺絕時,飢餓的亦風、李微漪用壓縮餅干來偷換格林的野兔,聰明的格林知道是他們做的,可是下一次它仍然把野兔放在同樣的地方。在那樣的境況里,格林也餓,它是一匹狼啊,可是它卻願意把自己最珍惜的糧食留給「爸爸」和「媽媽」。
送狼千里,終有一別。最後,李微漪和亦風終於找到狼山,幫格林找到了狼群。李微漪把格林當作兒子一樣來撫養,她並沒有自私地將它據為己有,有一句話說:「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李微漪為什麼堅持要將格林送回狼群?她難道不愛它嗎?李微漪愛它,真的如同愛著自己的孩子。
李微漪是最好的母親,她懂她的孩子,在它走丟時不責備,只是一遍遍地說別怕。在它發出狗叫聲時斥訓,擔心它會被養廢掉,她甚至還教它狼嚎,喚起它本真的狼性。為了送它回狼群,不惜穿越萬水千山,走草原,翻狼山,冒著生命危險,堅持要送它回去。
她這么愛它,怎麼捨得?她捨不得!在盜獵要開槍打格林時,李微漪驚恐萬狀、歇斯底里地吼格林,讓它快跑,當時的情況危急,鏡頭晃動,可還是看到李微漪一邊吼,一邊淚流滿面。格林第一次返狼山時,同伴還不接受它,咬傷了它的腿,李微漪心疼地給它療傷。格林也捨不得「爸爸媽媽」,最後返狼山時,在狼山三去三回頭,遲遲不肯走,一幕幕地回頭,目光傷悲。我怎麼也沒有想到,這樣催人淚下的情景,竟然發生在一匹狼和人之間,但是,這又是真真實實的情景。不知道李微漪、亦風的心情是如何的,我看了兩遍電影,還是忍不住潸然淚下。
亦風、李微漪為了「愛子」一路遷徙,忍著分離的骨肉之痛也要把它送走,只求它能好好地活著,讓它回到它的世界中去,讓它與狼群們盡情奔跑。這樣別離,不像人和人之間的別離,天地之間,也許永遠也見不到了,也不再知道彼此平安與否……這種心情,也許只有他們能懂。
電影拍成之後,有一位博主帶著孩子看了電影,孩子哭得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一直問:「為什麼,為什麼不能在一起?」李微漪是這樣回答的:「孩子,等你長大了,或許就懂了。」
還記得最開始,李微漪救了剛出生的格林,亦風問:「你確定要把一隻狼帶回城市嗎?」李微漪說:「活命要緊。」
最後,李微漪送格林重返狼群,經歷重重困難,淚流滿面地目送格林走,也知道這一別,生死未卜,亦風問:「如果捨不得就帶它回去吧,還有什麼比活命要緊?」李微漪回答:「自由。」
對。因為深愛著格林,所以要讓它自由。以愛之名,禁錮它的自由,使它馴服於人類,這是一種自私。正如李微漪對盜獵者說的那句話:「任何人都沒有權力帶走一匹狼,它屬於草原,它不屬於任何一個人。」所以,李微漪堅定地送走它,也許那時的格林不懂,為什麼「媽媽」如此狠心,可是它終究會明白的。在格林重返狼群的四年,李微漪時刻惦念它,四年後,李微漪和亦風再次驅車前往狼山,他們和格林再次重逢了。
那時,格林正和群狼們走在狼山上,它見到了「媽媽」,它沒有忘記她的樣子,開始向她走來……四年,不,李微漪七年後也去看它了,格林作為一匹狼,其實已到中年,可它仍然記得「媽媽」。它有它的生活,有它的狼群。然而,愛,讓它再三回頭。
同樣,正是因為愛,才讓李微漪不惜舟車勞頓去看它,卻也堅定地讓它回到狼群去。知道格林能夠好好地活著,是李微漪最大的欣慰。
那一首歌里,唱道:
你走吧
不要帶走牽掛
我都記得啊
是的,無論是李微漪、亦風,還是格林,他們都將永遠記得啊!
⑻ 電影《重返·狼群》主要講了什麼
使用網路網盤免費分享給你,鏈接:https://pan..com/s/1sUTkN5uGt1ULf6d1GrFRnA
《重返·狼群》是由四川重返狼群文化傳媒和亦風飛揚文化傳媒洞侍聯合出品的紀錄鄭皮片,由亦風執導,李微漪、亦風主演。該片於2017年6月16日在中國大陸上映。該片講述了一匹狼王遺孤「格喊顫差林」從若爾蓋草原被畫家李微漪救回城市喂養,又因不適城市生活被帶回草原最終重返狼群的傳奇故事。
⑼ 重返狼群哪個平台可以看
當前(2021年12月)芒果TV、電影網、PP視頻、嗶哩嗶哩、優酷都可以觀看。
《重返·狼群》是由四川重返狼群文化傳媒和亦風飛揚文化傳媒聯合出品的紀錄片,由亦風執導,李微漪、亦風主演。
該片講述了一匹狼王遺孤「格林」從若爾蓋草原被畫家李微漪救回城市喂養,又因不適城市生活被帶回草原最終重返狼群的傳奇故事。
劇情:
美女畫家李微漪在一次草原采風中意外收養了狼王遺孤,為其取名格林,並帶回成都喂養。
但繁華的都市無法容納一匹野性的草原狼,李微漪帶著格林重返草原,一路追尋狼群的蹤跡,歷經嚴寒酷雪,終於目送它成功地重返狼群。
該劇打破常規,勾勒出狼不同人類印象的另一面。由於被人類收養,又長期跟狗、羊等馴化動物一起生活,小狼崽「格林」少了一絲霸氣,卻多了幾分逗趣、搞笑,看電影、抓魚吃、學狗叫等種種出乎意料的行為,也為影片增添了不少笑點。
⑽ 《重返狼群》:被李微漪的勇敢所震撼,而我能做的僅僅是不穿皮草
沒有錯過《重返狼群》這部電影,確實是一件幸運的事。
沒有知名的導演和演員,沒有精湛的拍攝技巧及宏大的場面,有的僅僅是那些直擊靈魂深處的內在。
這是一部紀錄片,記錄了一個女孩將一匹狼獨自撫養長大並成功放歸狼群的故事。
2010年,四川女孩李微漪在若爾蓋草擾毀原寫生,聽說狼王因為母狼剛下一窩狼崽,去偷牧民家的羊,被牧民打死,母狼太過憂傷,吞食毒誘餌殉葬,母狼死後,由於小狼無人照料,六隻小狼崽僅存活一隻。
聽到這個故事後,自小熱愛動物的李微漪決定找到這只倖存的小狼崽,三天後,李微漪終於找到了它,並帶回城市撫養。
小狼取名「格林」,為了保持格林的天性,李微漪對小狼從不束縛,對其撕咬傢具之類的行為也不管束,她有意識培養格林捕獵的能力。
格林比想像中更加聰明,很快就學會了開電視,還會叼著遙控板自動換台到動物世界,跟著動物世界學習捕魚等技巧,隨後,格林不斷從小區的池塘里,抓回來魚,叼回來烏龜。
隨著格林一天天長大,城市的生活慢慢地不再適合格林,以格林走丟事件為導火索,李微漪決定將格林送回草原。
李微漪明白,在草原上,群狼才能生存,而獨狼根本無法存活,將格林送歸狼群是李微漪唯一的心願。
為了使格林盡快適應草原生活,李微漪一直在草原陪伴格林,並化身「狼媽」,親自教格林狩獵技巧。
在草原上的日子,李微漪忘記了時間,忘記了自己是誰。她不怕艱難險阻一定要將格林送歸狼群,格林卻因為李微漪,跟人類更加親近。
初入草原,李微漪幫牧民趕羊,上百隻羊,使勁渾身解數還是趕不進圈,坐在草場上喪氣:這些羊根本就不聽我的!
格林聽到李微漪的嘆息後,一躍而起,左右突圍,一會兒功夫把羊群全部趕到圈內。李微漪清點羊群時念到:「一百零一,一百零二……」,格林的口水一滴一滴地掉下來,讓人忍俊不禁。李微漪告誡格林:欣賞下就好啦,可不能下嘴啊!而格林也從未侵犯過牧民家的牛羊。
一次,李微漪去放羊,格林扯著李微漪的褲腳不讓走,最後把褲腿都扯破了,李微漪以為格林逗她玩,說:格林,你再這樣,我生氣了!然後一扭頭走了。
沒多久,天降冰雹,淋在雨里的李微漪得了肺水腫,格林成天在房間門野橡口轉來轉去,嗚嗚咽咽,用腦袋把窗戶一點點挪開,一躍跳進房間,趴在李微漪身上嗚咽,眼淚都掉下來了。李微漪摸著格林的頭安慰到:媽媽沒事,不要擔心。
格林隨即跑開,李微漪正納悶,格林幹嘛去?不一會,格林從地里刨出捕獵後埋起來的半個野兔,從窗戶外扔了進來,李微漪當場淚崩。對於天生護食的格林來說,這半個野兔是它能給李微漪的全部。
還有一次,李微漪帶著格林出去,路過一片結了冰的水塘,格林先去探路,再三扯著,不讓她往前走,李微漪不明白怎麼回事,一腳踩在冰面上,冰裂了,冰面劃破李微漪的腳踝,無論如何也站不起來。
此時,李微漪呼叫亦風,說自己腳崴了,走不了路。格林聽到這句後,突然跑開,從山那頭,用嘴叼著韁繩,硬是給李微漪牽過來一匹牧民的馬,用了整整四十分鍾,在李微漪上馬時,格林還在後邊推李微漪,給她助力。
格林的聰敏機智讓人難以想像,而格林的通人性更是讓人嘆服。用李微漪自己的話說,她成為了人中之狼,而格林成為了狼中之人。
隨著寒冬來臨,為了使格林能夠成功回歸狼群,李微漪帶著格林零下十幾度,翻越雪山,尋找狼群。她明白,越是環境惡劣,狼群才越可能集結打獵,狼王才更有容易接受一個成年的公狼,這是格林回歸狼群的唯一機會。
李微漪深入狼山,辨別狼爪印,研究狼糞便……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經歷格林被捕狼者傷害,被獨狼咬傷等事件後,李微漪終於找到狼群,在2011年除夕那天,格林重返狼群。
記錄片最大的特點在於真實,從拍攝的技巧以及畫面的唯美度來說,這部影片不能稱的上是好電影,模糊的畫面,失焦的鏡頭都可能讓你略微失望,而真正讓你豎起大拇指稱贊頌李旁的是,這部影片真實的記錄,沒有人為的演繹,沒有華麗的渲染,有的僅僅是直擊靈魂,讓你的靈魂為之顫栗的真性情。
在大雪封山,格林捕食獵物已經很艱難,食物無法補給的情況下,李微漪跟亦風用兩塊壓縮餅干,偷偷換取了格林埋起來的一隻野兔。以為格林下次埋食物一定會背著他們,沒想到,格林依舊埋在了原地,只是因為格林知道,李微漪跟亦風也餓。
李微漪說,跟著格林挨過餓,才知道每一口食物都來之不易,都值得珍惜。
她看到格林每次捕獵時的虔誠:不是我想殺,而是我想活。
很多時候,狼比人高貴。
當看到狼群集結時,李微漪鼓勵格林加入同伴,而自己卻哭成淚人。當她捧著格林的臉問:格林,你要走了嗎?格林哭了,眼角的淚水讓人覺得無比珍貴。
格林回歸狼群後,李微漪去了若爾蓋縣城,看到販售的一件狼皮袍,620隻狼頭皮縫制的狼皮袍,讓人觸目驚心,620隻狼眼再也不會睜開了。
李微漪放心不下格林,又重回狼山,看到捕狼人獵殺狼群,心驚膽戰,擔心不舍,喚回格林,跟格林相見後,亦風說,要是實在擔心,就把格林帶回來吧,我們養他一輩子,還有什麼比生命更重要呢?
李微漪堅定地回答:自由。
說完,頭也不回地離開,格林再次回歸狼群,李微漪在山這頭唱起了《傳奇》,格林在山那頭合唱,這是屬於他們之間的默契,而這樣珍貴的情感再次讓人感動到落淚。
後來,格林成為了狼王,牧民們經常看到,格林帶著它的狼群從遠處呼嘯而過,卻從未傷害過牧民的牛羊。
再後來,格林娶妻生子,生了4隻小狼崽,現在僅存活了一個女兒,其餘三個被盜獵者獵殺,拔牙剝皮。
李微漪說,有次回到草原,看到了格林,激動不已,遠遠地呼喊格林,格林沖著她跑了幾步,遲疑了一下,然後轉頭離開。
李微漪說,她雖然有一點點難過,但是她可以理解格林,畢竟,它現在有自己的生活。
第二天,李微漪的門口擺放著死掉的野雞跟野兔,她知道,格林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愛著自己。
不可否認,格林能夠遇到李微漪是一種幸運,故事並沒有往「人馴化狼」的方向發展,而是成功放歸狼群,李微漪自始至終保留著狼的尊嚴。
這部影片歷時七年,將1700個小時的影片剪輯到90分鍾,講述的不僅僅是將小狼撫養長大放歸狼群的故事,更反映出當前的亟需解決的社會問題,比如環境惡化,保護區盜獵嚴重等等。
人的一生有很多種活法,大多數人都是平平凡凡度過一生,而李微漪的人生卻精彩紛呈,她不僅美麗,而且更加勇敢。
當遇到盜取狼皮的盜獵者,她毫無畏懼,擲地有聲地說:狼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它不是我們的狼,它屬於整個草原。她敢於為動物保護發聲,為環境問題發聲,她是真的勇士。
一想到格林的媽媽在殉情前,硬是用牙扯爛自己的皮肉,只是為了不讓人類得到自己的毛皮,這樣的場景,讓人心裡難過的像刀扎一般。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殘忍的人類為了金錢利益,可以毫無底線。
相比李微漪,我真的太過卑微。我不明白為什麼如此優秀的影片,安排的檔期如此之少,我能做的僅僅是,呼籲還沒看到這部作品的朋友,可以前來觀看,感受這部影片的良苦用心,以及影片所呈現的呼吸感和生命感。
同時告誡自己,這一生都不會穿皮草。
白晶晶:奔放的大白羊,愛美食,愛八卦,愛寫故事,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皆文章,能朝九晚五,也能仗劍走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