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20中國電影行業前景分析報告
眾所周知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電影行業遇到了極大地沖擊,全國各地的電影院全部關閉,管制。隨著國內疫情逐漸控制,電影院也開始慢慢開始開張,進入正軌。今天財政部又出台了電影行業的支持政策,希望可以為電影行業的復甦提供幫助。
5月14日,據財政部網站消息,為支持電影行業發展,財政部自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對納稅人提供電影放映服務取得的收入免徵增值稅,並且將暫免徵收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對湖北省自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免徵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自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免徵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符合本公告規定的免徵條件,但繳費人在本公告發布之日前已繳費的,可抵減繳費人以後月份應繳納的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或予以退還。
持續的停業下,虧損已成電影院的普遍情況。北京市豐台區某電影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停業並失去票房後,電影院便未有收入進賬,多月處於虧損狀態,而目前承擔的經營成本主要為租金、員工工資等,其中租金雖已通過協商進行了一定數額的減免,但每月仍需支出約20萬元。
涉及影院業務的上市公司也未能逃脫虧損,包括被視為院線龍頭的萬達電影(17.030, 0.07,
0.41%),也在日前公開了一季度預虧5.5億-6.5億元的現狀,並稱,「公司下屬影院受疫情影響全部停業,預告期內電影放映收入大幅下降,而固定成本費用支出卻較為剛性,導致公司經營業績出現大幅度下滑」。此外,一季度預虧2000萬-2800萬元的當代東方(1.490,
-0.08, -5.10%)也在業績變動原因中表示,公司影院在2、3月處於閉店狀態,使得營業收入下滑。
這場突如其來,規模浩大的疫情,讓我們每個人都無法置身事外。電影產業盡管在產值上微不足道,也不是關乎衣食住行的剛需產業,但誰都無法忽視它對於精神上的撫慰作用。希望隨著支持政策的出台,可以給電影行業中優秀的企業可以迎來新的轉變和復甦。大部分人都希望,眼下既是危局又是變局。在寒潮中堅定向前的影視行業能夠脫胎換骨,而那些艱辛往事終將變成遙遠的回憶。
了解更多企業服務,財務知識,請關注紹興海超財會。
❷ 論萬達並購的動因與前景分析
一、簡介
2012年5月12 ,大連萬達以31 億美元並購全球第二大院線集團―美國AMC 影院。萬達集團將獲得AMC100%的股權,並承擔AMC 的相關債務。這31 億美元,包括並購的總交易金額26 億美元及並購後投入AMC 的不超過5 億美元的營運資金。2012 年9 月4 日,萬達集團在美國洛杉磯正式宣布完成對美國AMC 的並購,萬達集團因此將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影院運營商。萬達集團的此次跨國並購可謂是震驚全球。不僅是我國民營企業在美投資的最大一起企業並購,也是我國文化產業中最大的一筆海外並購事件。
二、萬達集團跨國並購AMC後的市場分析
1、市場規模的擴大
萬達電影院線成立於2005年,隸屬於萬達集團,是亞洲銀幕數排名第一的電影院線,開業五星級影城86家,730塊銀幕,其中IMAX銀幕47塊,佔有全國15%的票房份額。2011年票房收入超過17.8億元,居中國市場份額首位。
AMC是北美第二大院線,在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和中國香港等地區都有影院。AMC於1920年在美國開設第一所電影院,至今已有92年的歷史,在美國是家喻戶曉的品牌。公司旗下擁有347家影院,共計5048塊屏幕,還是全球最大的IMAX和3D屏幕運營公司。AMC公司擁有的影院集中在北美大型城市中心地帶,擁有北美票房最多的前50家影院中的23家。
並購AMC 後,萬達由中國走向海外,迅速擴大了自身的市場版圖,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院線經營商, 擁有全球票房10%左右的市場份額,企業規模和市場影響力將大幅提升。特別是在IMAX和3D屏幕數量上具有優勢,有利於在市場中占據領先。而這一舉措,更為萬達實現2020年占據世界票房市場約20%的份額打下堅實的基礎。
2、市場認知度的提高
(1)並購AMC,萬達開啟了國際化戰略實質性的一步,成為一樁「震驚世界」的跨國並購,相當於在全球投入了一次巨大的國際廣告,極大提升了萬達品牌的國際知名度。在美國人眼中,萬達收購AMC,正如同80年代的日本收購哥倫比亞環球影業公司,目的是為了增加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確實也沒錯,品牌形象和公共認識度對一個企業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中國企業需要品牌,而AMC就是一個不錯的品牌。得到它,萬達的自身價格倍升。而萬達收購AMC為它的其它業務打開了一個通往世界的窗口。
(2)萬達將成為全球擁有銀幕數最多的院線企業,又同時雄踞全球兩大電市場,日後在與好萊塢的電影公司談判時,話語權大增。《紐約時報》在並購後評價說這次並購代表中國在美國電影行業的影響力明顯增加。這種影響力直接表現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出品的電影將能同步在美國的一線影院看到。《洛杉磯時報》認為,中國影片目前在美國觀眾中的反響並不好,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發行做的差、放映時間不足,而萬達並購AMC後,這一局面將會改善。並購AMC使我國在電影引進方面占據更為有利的位置。通過收購,萬達也可以得到電影發行、影院建設和管理的第一手經驗來擴展它在中國的業務。
(3)從國內來看,萬達在2011年已經實現了全行業第一的成績,並購AMC,對其更是有著錦上添花的作用。對AMC擁有的先進的管理、技術、創新理念的引進,更將為萬達在國內市場雄踞行業領袖地位的態勢打下鋪墊,讓其以更先進的技術、更優質的服務、更具特色的設計受到更多市場消費者的認知與肯定。
3、市場競爭力的增強
文化產業市場競爭力,是指文化產品的生產經營者在政府創造的商業環境下,掌控文化資源、開發文化產品和服務,開拓國內外文化市場並獲取利潤的能力。
(1)通過開拓新的市場,打開新的文化消費空間,引入新的商業模式,提升了萬達在整個文化產業的市場擴張能力。這樣一次大型的跨國收購,加速了其推進文化產業集團化建設,規模化經營的步伐,AMC是主業突出、品牌名優、綜合能力強的大型文化集團,萬達收購AMC後實行多媒體兼營、跨地區經營,以此為突破口,加大市場整合力度,調整產業結構,提高文化企事業的競爭力。
(2)AMC是一家注重創新理念的企業,對其並購,更是讓萬達總體創新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目前市場上電影院線行業競爭激烈,想要在激烈的競爭中不被擠出,就要在創新上有所突破。因為文化產業的創新能力,已被人們認為是最具有活力和能動效應的元素,成為文化產業的核心發展動力。
(3)並購後的萬達,在影院數量、IMAX和3D屏幕數量上都有超大規模的增加,整個面向的市場人群也大幅增加。並購後,萬達將擁有全球排名第二的AMC 院線及亞洲排名第一的萬達院線,從而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電影院線運營商,市場競爭力的提升也就毋庸置疑。
4、市場風險的存在
公開報道顯示,美國AMC影院所處的北美市場,狀況並不樂觀。2011年,北美院線有12.8億人次走進電影院進行觀影,較2010年下降了4%,這是北美院線16年來的最低數據。2011年美國電影票房收入為102億美元,比2010年下降了3%。由於市場不景氣,AMC早已負債累累,2011年AMC凈虧損達1.23億美元,近4來AMC曾兩度試圖IPO都未能如願。
除此以外,萬達作為跨國並購的案例,不得不面對著整合風險、法律風險、財務風險等一系列的風險因素,因此在當時來說,很多人對於這次並購並不持看好態度。
三、啟示
截至2012年年底,AMC2012年營收27億美元,凈利潤5150萬;而截至2013年6月30日的上半財年,AMC營收27億美元,凈利潤為8280萬美元。最終,AMC於12月正式登陸紐交所上市交易,以18美元的價格首次公開發行18,421,053股A類普通股,如加上超額配售,募集資金近4億美元。上市後,AMC公司股權總市值達到18.68億美元,其中萬達集團持有股權市場價值約14.60億美元。
萬達集團跨國收購的案例,給了我們很多思考的空間,當時的收購,可謂肯定聲很多,同時質疑聲也四起,然而最終AMC還是讓萬達成為了大贏家。
具有極大前瞻性眼光和雄心的萬達,在海外市場的開拓中,走了一步大棋,萬達收購AMC與吉利收購沃爾沃、聯想收購IBM的PC業務不同,它既沒有帶來核心技術,也沒有帶來一個極具增長潛力的市場。但萬達還是帶著探險者的視野開啟了其海外市場的大門,最終也證實了這場收購的價值所在。現今,萬達集團已同時擁有全球院線排名第二的AMC 公司和亞洲排名第一的萬達院線,雄踞全球兩大電影市場,成為全球規模、收入最大的電影院線運營商。可預見未來的中國電影產業,隨著萬達的走向世界而將擁有一片更廣大的天空。
❸ 萬達電影2020年虧損超60億,今年的電影市場如何
今年的電影市場已經逐漸恢復了,我們在清明的時候就已經感受出來了。
嚴格意義上講,從今年春節開始,其實整個電影行業就在逐漸恢復了,因為各大院線已經開始了拍片,並且開始對外開放了。
萬達電影2020年虧損了66億元。
這個數據對於萬達影業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打擊,因為萬達影業去年虧損達到了40%以上。消費者經常會提萬達影業,其實萬達影業屬於萬達電影,這家公司已經在A股上市了。在萬達電影出現虧損的前提下,不僅這家公司的業務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相關股票的投資人也遭受了不小的損失。
❹ 萬達影院的財務戰略是什麼 為什麼這么判斷
背靠大樹好乘涼啊,萬達幾乎在全國各大城市都有自己的物業,依託強大的各類物業基礎,開個影院簡直是手到擒來。其它的電影行業沒有這么雄厚的實力。
❺ 中國目前的電影市場情況如何
我們都知道,現在中國目前的電影市場情況是非常不容樂觀的。這都是由於今年疫情原因的影響,足足有大半年在今年電影院都沒有開門。現在雖然開門了,但是情況還是不容樂觀。
一、今年年初整個地球都遭受著新冠病毒的影響,大家都處在水深火熱之中。我們知道今年年初的時候,本該是新一年美好的開始,誰知道新冠肺炎病毒卻肆虐在這個地球上。很多國家很多人民都遭受這個病毒的影響,在那段時間幾乎每個人都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直到現在疫情雖然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緩解,但是還是遠遠沒有消失。
綜上,我們可以發現,中國目前的電影市場的情況依然是非常的慘淡,非常的糟糕。對此,你有什麼其他的看法?可以在評論區里說一下,大家一起來討論一下。
❻ 萬達的成功商業營運模式與實踐的商業模式有什麼特點從哪裡可以更多的了解到萬達的商業模式
《商業地產學萬達》序言
商業地產學萬達,做人要學王健林!
王健林先生是行伍出身,萬達集團是王健林先生一手締造的中國著名房地產企業。研究萬達商業地產的發展路徑,我們就會明白——
什麼是戰略?什麼是戰術?
什麼是靜如處子?什麼是動如脫兔?
什麼是組織執行力?什麼是企業文化?
……
一直以來,萬達商業地產的發展都被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一方面,在全國它不斷地攻城掠地,一條條城市主幹道上的「一座萬達廣場,一座城市中心」廣告提示著這家企業的全國性存在。另一方面,人們又一直無法想像這是一家怎樣的企業,為什麼能夠在18個月的時間里建造一座當地開發商8年都無法建成的大型購物中心,並且能夠保證這座購物中心能從拿地開始的18個月內建成開業,實現商場的可持續運營並走向成功。
這是一家怎樣的企業,它們在運作著一種怎樣的、可怕的商業模式?
對此,我卻在更大程度上把它理解成一場戰爭。
一位孤獨的將軍,帶領著一群並不特別的士兵。在群雄割據、諸候混戰的中國房地產市場里,指著一條並不寬廣的道路。將軍說:「往這個方向走,我們會走到天堂」,但是,將軍的話在當時並沒有激起很大的反響,諸候們表情漠然,不為所動。然後,將軍帶領著他的士兵們開始了孤獨的長征,一路披荊斬棘,開路搭橋,克服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此間,很多原來的諸候們早已功成名就,加官晉爵,但將軍仍在征途,身心疲憊。誰也沒有想到的是,將軍的這一個決定,卻是一個被16年的時間證明的正確的決定。因為當中國房地產從最初的混沌狀態發展到今日競爭白熱化、利益邊緣化的時候,將軍的一路征伐卻享受到了中國城市化發展的最大成果,而一條原本並不寬廣的道路,卻隨著時勢的發展被證明是中國房地產真正的黃金大道!
這個將軍就是王健林先生。
他所帶的團隊就是萬達集團。
他所指著的道路就是商業地產。
所以,我們要——商業地產學萬達,做人要學王健林!
何以打造百年企業?
在中國,無數多的企業提出了打造百年企業的口號,但我認為,絕大多數的企業都是在痴人說夢話。他們既沒有能力,也沒有文化去實現這樣的願景。他們唯一有的,就是看上去有很多錢。錢多就代表著能打造百年企業嗎?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在短時間里巨量的財富聚集同樣可以在短時間里灰飛煙滅,因為在短時間里巨量的財富聚集證明你是機會主義者,機會主義者是帶有偶然性的,沒有人可以成為永遠的機會主義贏家,永遠的贏家只能依靠企業的實力和文化。
萬達和萬科可以進行一番對比,因為萬達是中國商業地產的領頭羊,而萬科是中國住宅地產的領頭羊。萬達的創始人是王健林,萬科的創始人是王石。
王石是中國房地產業曝光度最高的名人,這與萬科住宅地產銷售量多年排名中國第一有關。但是,在性格上分析,我卻認為王石像一位行吟的詩人。他睿智機敏,開明豁達,知人善用,但是最終他卻只是今天萬科的一個符號,一個形象代言人。如果從中國古代人物性格分析,王石具有的是中國古代的士大夫情懷,以「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作為座右銘,時而指點江山,時而縱情山野,在中國房地產發展歷程中留下了他的個性印記。
但是,王健林卻是一位軍人,他沒有王石灑脫,他執行的是目標、任務和達成勝利的使命。因此,從性格上分析,王健林富有遠見、個性堅忍,並且始終保持著隊伍的控制力和領導力,直至獲得勝利。王健林就是一位將軍,從容淡定,以「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的使命和襟懷開創了中國房地產的全新格局,讓人欽佩!
對比王健林和王石,站在企業家的角度上,我認為王健林更值得學習。
萬達集團也提出了「百年企業」的口號,相對於國內眾多提出「百年企業」口號的企業來說,我覺得萬達集團的「百年企業」目標更加可信,或者更有實現的可能,原因就在於:
萬達集團是一個有夢想和有使命感的企業。歷史以來,金錢的多少並不可以造就基業長青的企業,但是夢想和使命感可以造就基業長青的企業;
萬達集團是一個具有戰略目標和良好執行能力的企業。大多數的企業一直過於追求短期的經營目標,而忽視了長遠的企業發展規劃,萬達集團過往的發展歷程告訴我們,他們能夠在戰略目標和執行能力之間取得良好的平衡;
所謂百年企業,並不是一句口號而已,「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若志不強毅,徒碌碌滯於俗,默默束於情,永竄伏於凡庸,不免於下流矣!」——對於現實當中的中國企業,太多的企業把短期的逐利視為唯一的目標,而我認為,評價一個百年企業,評價一個優秀企業家,其最高標准應當是使命達成——企業價值實現和社會價值實現,目標的實現比賺到了多少錢其實更為重要。
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商業地產學萬達!
中國人民一直是一個善於學習的民族,從孔子的「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到近代的「師夷長技以制夷」,到現代中國出現的「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我們一直在不停地學習,學習先進經驗,學以致用。
那麼,我們學習萬達的經驗是為了什麼?
雖然本書是一相深入地分析萬達的發展路徑、商業模式的書,但是從另一個層面分析,我認為本書並不完全是一本專業書藉,也是一本勵志書藉,它所激勵的對象是當代企業家或想成為企業家的群體。萬達的商業地產發展歷程告訴我們,如果你想要達到一個目標,你應當有一個長遠的規劃,然後要堅定地去做。不管這條路上有多少崎嶇坎坷,你也不要放棄自己的信念,即使在這條路上只有你一個人,你也不要感到孤單,不要感到害怕,因為只要你的選擇是對的,即使你無人陪伴,也可以抵達勝利的彼岸。
國外的勵志書藉太多了,但它們的成長方式離我們很遙遠,但是萬達就在你身邊,王健林就是一個活生生的偶像。他不僅是一位商人,一位企業家,同時是全國政協常委,全國工商聯副主席,他真正是一個勵志型的偶像。
學習萬達,學習王健林——這樣一種現象的產生同時能讓我們從華麗、短視的企業發展方式中產生反思,認識到何謂企業發展之本?
江南春、喻穎正……他們是企業家嗎?不可否認,他們從企業的上市、套現中賺到了不少錢,但是他們的企業呢,他們的企業文化呢,他們的心中還有夢想么,他們的腦海中還有火花么?如果心中已無火花、激情和夢想,那我認為他們的企業家角色事實上已經「死了」,在這種層面上來理解,我不認為他們是企業家,我認為他們只是生意人。
所謂生意人,就是以賺錢為唯一目的。就像賣菜的,2元一斤批發來的菜,4元一斤賣出去,賣完了,賺到錢,交易完成,然後就可以回家了。回到家以後,他們還是菜農。
但企業家應當是有夢想、責任感和使命感的,就像是萬達的發展軌跡對中國城市發展所做的貢獻,過往已經成功,並且仍將持續發展下去。王健林不僅要賺錢,而且要讓夢想延續,讓這家企業的發展能散發出更大的光芒,在中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過程中留下他們的印記和貢獻。
而這,就是我認為生意人和企業家的區別。
學習萬達,學習王健林,事實上是本書想完成的一種勵志導向,這也許是我個人的一種想法,並不被很多人所認可,但是,我認為接受我的這種觀點的人會越來越多的。
以上觀點,與朋友們共勉。
作者:段宏斌
❼ 請問中國的電影市場到底有多大
行業主要企業:貓眼娛樂(01896HK)、阿里影業(01060HK)、光線傳媒(300251)、新片場(834630)、華誼兄弟(300027)、愛奇藝(IQ.NASDAQ)、Bilibili(BILI.NASDAQ)
本文核心數據:2021年中國電影票房、2021年中國票房結構
疫情後電影產量大幅度回彈
2016-2019年,受益於國內經濟的高速增長,居民收入水平和人均消費水平不斷提升,我國電影生產規模總體呈現波動增長。2020年由於疫情影響,國產影片數量大幅下降,僅為301部。2021年,受益於全國疫情的有效管控,行業復甦較快,截至12月底,國產影片數量突破新高,達到740部。
我國電影產業票房依賴嚴重
目前,我國電影產業依然嚴重依賴票房收入,非票房收入的佔比較低。不過,從國內影院非票房收入佔比來看,各大院線公司的非票房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均在不斷提高。其中,萬達電影的非票房業務發展最好,最新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萬達電影實現非票房收入12.74億元,其中廣告收入5.98億元,占總營收的9.50%,商品消費收入6.76億元占總營收的10.74%,合計佔比20.24%;其中廣告收入毛利率為10.50%,商品銷售收入毛利率為39.72%。萬達電影致力於「多維度發展非票房業務」,不僅舉辦一些專屬活動,如跨界合作故宮食品、哈根達斯等品牌,還有大力拓展咖啡業務,覆蓋14個城市。
總體來說,2021年我國電影產業在疫情後恢復較好,但在收入結構來看,對於票房收入的依賴程度依舊較高。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電影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❽ 2022年主旋律電影漸入佳境,未來國產電影的前景如何
2022年主旋律電影漸入佳境,未來國產電影的前景如何?其實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我國未來的電影行業會有更好的發展,不僅是電影行業,而且電視劇影視行業的發展也會越來越好。
❾ 萬達集團進入了不同的行業領域,此為什麼戰略,可能的風險有哪些
萬達集團這是逐利行為,因為中國房地產行業已經是嚴重泡沫,一二線城市房價在瘋長,而其餘城市的房價卻呈下降趨勢,這是不健康的現象,所以王健林決定逐漸退出房地產行業,國家釋放信號要大力發展體育、娛樂行業,所以王健林身先士卒就大力去投資體育、娛樂、旅遊這三個行業,這是多元化經營、平衡各行業風險的戰略。可能的風險就是萬達集團如今90%以上的資產悉數在大陸,一旦政治因素有變,萬達集團隨時付之一炬,沒有安全性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