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題材 > 拉美原始部落題材電影

拉美原始部落題材電影

發布時間:2025-05-06 01:21:10

⑴ 《百年孤獨》的深層剖析

《百年孤獨》被譽為「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的社會圖景的鴻篇巨著」,是加西亞・馬爾克斯用象徵手法寫成的拉丁美洲史。作品通過馬貢多鎮和布恩地亞家族一百年的興衰史,象徵性地反映了拉丁美洲社會的歷史變遷:脫離殖民統治,卻擺脫不了它的影響;接著是黨派傾軋和內戰,軍事獨裁統治;後又黨派勾結,政權腐敗,最後落入了帝國主義經濟侵略的魔掌,而政府卻成為他們的幫凶,廣大人民爭取真正獨立的斗爭,付出了血的代價。所以當門多薩問及馬爾克斯:「布恩地亞家族的歷史可以說是拉丁美洲歷史的翻版嗎」時,作家回答的很乾脆:「是的,我是這么看的」。作家正是通過百年間馬貢多的歷史演變和布恩地亞家族的興衰榮枯,讓讀者去思索造成拉美地區人民悲劇的原因,並尋求擺脫歷史厄運的途徑。
馬爾克斯的悲劇意識源於對拉美國家和民族的不幸歷史和黑暗現實的悉心了解,也源於對拉美人民的滿腔摯愛。《百年孤獨》是一部描寫孤獨,與孤獨抗爭的心靈史,而布恩地亞家族七代人這種想擺脫孤獨,最終卻陷入孤獨的悲劇命運,是拉美人民的真實寫照。
小說塑造的布恩地亞家族中成員都有一個共性:「孤獨」。作者著力塑造這種存在於家庭成員的孤獨,便是為了說明,孤獨是布恩地亞家族每個人悲劇的原因。老布恩地亞晚年是綁在栗樹下孤獨地死去的;烏蘇娜活了一百多歲,一生中都在為家人忙碌,但到了老年卻很孤獨,子孫沒有人關心她;奧雷連諾上校二十年戎馬生涯,戰爭使他越來越孤獨,到後面甚至不讓別人靠近他,保持3米的距離,戰爭結束後他才知道安度晚年的秘密是與孤獨簽訂一份體面的合約……
馬爾克斯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獲獎演說時說到:「我們歷史上遭受過的無休無止的暴力和悲劇是延續數百年的不公正和難以計數的痛苦的結果,而不是在離我們的家園三千里外策劃的一種陰謀。」這是馬爾克斯對拉丁美洲數百年間被排斥在世界文明之外的一種控訴,也是拉丁美洲孤獨的外部原因。「盡管航海的成就大大縮短了我們美洲和歐洲的距離,但似乎擴大了彼此間的文化差異」,馬爾克斯這樣說道。吉卜賽人帶來了磁鐵和望遠鏡,而老布恩地亞卻幻想吸出金子和利用望遠鏡發明作戰武器,把冰塊說成是這個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並幻想用冰塊蓋房子;而當火車開進馬貢多時,馬貢多人卻認為這是一個嚇人的東西,「好像安了輪子的廚房,後面拖著一個城鎮」,電影被認為是欺騙人的東西,馬貢多人為了發泄被騙的憤怒把電影院的座椅砸的稀爛;電話機是原始的留聲機……馬貢多人的愚昧在這些先進的科學文明中暴露無遺,西方文明已經進步到這種地步了,馬貢多人卻連接受都是驚奇的,拉丁美洲和西方的差距被馬爾克斯生動地敘述出來,兩者之間的文化差異越來越大。而這種封閉和落後更加刺激了西方殖民者和帝國主義的掠奪,這些外來因素給馬貢多帶來了虛假的繁榮,同時也帶來了不可彌補的災難,尤其是香蕉公司進駐馬貢多,雖然帶來了先進的科學技術,卻也帶來了資本主義社會的一切陋習、病毒,馬貢多沉浸在醉生夢死中,變得更加麻木。而當香蕉公司撤離馬貢多後,大批殖民者逃離馬貢多,一夜之間這繁華的大都市變成了一座廢墟,馬貢多人卻無法從繁華中走出來,一蹶不振,馬貢多又變得落後封閉了。這種種是馬爾克斯對拉丁美洲被掠奪命運的控訴,正是殖民者的傷害,使這個民族陷入孤獨中。
但深析拉美民族自身,我們也看到了這個民族的一些弊端,這是拉美民族孤獨的內在原因,也是導致拉美民族悲劇命運的根本原因,那就是深植在這個民族內部的愚昧和不團結。馬貢多因為地理位置上的封閉而孤獨,更因為性格和命運而孤獨,布恩地亞家族每個人的孤獨,其實象徵的是滲透在拉美民族的孤獨意識,這種孤獨使拉美人民不圖變革,離群索居、容忍社會上的愚昧和落後,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從而使社會沒有凝聚力。馬爾克斯在談到這部作品的孤獨感時說到:「布恩地亞家族的孤獨感源於他們不懂愛情。整個家族都不懂愛情,不通人道,這就是他們孤獨和受挫的秘密。」而且還意味深長的說道:「孤獨的反義詞就是團結。」那麼孤獨就是不團結了。小說中梅爾加德斯在到布恩地亞家族幾個月後很快的衰老了,誰也不需要他,因為跟他接觸越來越難,老布恩地亞便逐漸讓他一個人生活了,拉美人民便是在這種接觸越來越難卻不嘗試去溝通中疏離的。雷貝卡是個敢作敢為敢追求的女性,她的第一次愛情因為阿馬蘭塔的破壞要無法圓滿,又陷入童年吃泥土來發泄孤獨中,直到遇到第二代霍・阿卡蒂奧,才從這種孤獨中解脫出來,可在丈夫死後,她就釘死了家中所有的門窗,斬絕與外界的一切聯系,此後半個世紀沒有跨出家門半步,當人們試圖把她從厚厚實實的蜘蛛網、野草叢、蜥蜴堆中拯救出來時,她卻用獵槍拒絕人們的幫助,至死固守孤獨;第四代俏姑娘雷麥黛絲被認為是家族中最聖潔最美麗的天使,但她卻是這個家族中最不在意別人的人,她生活懶散,不能自理,又隨心所欲對一切都不敢興趣。她的美貌引起許多男人瘋狂甚至死亡,馬貢多居民和外國人甚至認為她身上散發的不是愛情的氣息而是死亡的氣息,但其實想得到她而不受傷害只需要真正的愛情即可,可是即使隨風而去她也沒遇到,她也染上了「孤獨絕症」,只能每天持續幾個小時沖澡打發時間,消化食物,沉浸在自己的孤獨中;奧雷連諾第二的妻子菲蘭達親手把自己的女兒梅梅送進修女院,葬送了她的青春,把外孫奧雷連諾・布恩地亞鎖在家裡,不讓他接觸社會,而對丈夫住在情婦家並不真的關心,只要求他死在她的身邊,所以在她晚年誰也不在意她,她死了,兒子霍・阿卡蒂奧沒有露出任何激動情緒,就像死了一個陌生人一樣,事實上對霍・阿卡蒂奧來說母親的死就是一個「陌生人」的死。在這個家族終於有一對真正因為愛情而結合的情侶時,卻是亂倫的關系,這種愛在他們的兒子――帶豬尾巴的嬰兒降生時終於導致了這個家族的滅亡,可是這兩個亂倫的情侶間並不知道他們是姑侄關系,沒有人對他們說過,這便是這個家族缺少交流的結果。其次馬貢多人的偏執愚昧也是他們悲劇命運的原因。烏蘇娜與老布恩地亞時表兄妹的關系,連個家族幾百年間都是雜配的,近親結婚在生物學上時禁止的,這樣生出的孩子很有可能畸形,就是烏蘇娜所說的生下帶豬尾巴的孩子,但這兩個卻因為一種共同的良心譴責結合在一起,這是這個家族悲劇的開始。馬貢多在與外界的交流中,一批批外來者曾源源湧入,是這個昔日的僻靜的村落變成了繁華的都市,然而馬貢多人的思想觀念卻沒有多大改變,唯一不同的是告別了原始部落的生活方式,縱身投入到賺錢的洪流中,且一發不可收拾,沒有人去注意和關心兒童們的成長和教育,沒有人考慮如何提高民族素質和修養,沒有人去學習、引進和運用最先進的科學文化技術造福馬貢多,更沒有人去過問馬貢多的前途和命運,終日庸庸碌碌,不思進取,得過且過,醉生夢死。因此歷史在不斷循環,馬貢多仍然停滯不前,所以烏蘇娜在她生活的百年歲月中有幾次忍不住驚呼時光好像在打圈子。馬爾克斯更是通過阿瑪蘭塔・烏蘇娜的死來揭露這種愚昧對生命的掠奪,及其造成的不可逆轉的悲劇。阿馬蘭塔・烏蘇娜生產時助產婆率領幾個由於飢餓而出來幹活的小女孩,把她抬到餐桌上,然後叉開雙腿,騎在她的肚子上,不斷用野蠻的動作折磨產婦,直到嬰兒出生。而當阿馬蘭塔・烏蘇娜由於生產而大出血時,「助產婆在產婦的出血口上撒了一些蜘蛛網和灰末,但這就像用手指按住噴泉口一樣毫無用處。」阿馬蘭塔・烏蘇娜死在了這種生產下,要不是助產婆的愚昧這種事情本可能不會發生的,馬爾克斯說這本書描寫的就是拉美的現實,那我們不禁要思考,到底有多少孕婦是死在這種助產上的?這就是拉美人民的現實。
綜上我們不難看出,布恩地亞家族與馬貢多人的孤獨,其實是一種人們缺乏正常、和諧的在一起生活的精神狀態,這種狀態使人們缺乏交流,猶如親人間隔著一堵無形的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冷漠疏離,最終使人絕望,親人之間如同陌生人一樣沒有信任和了解,沒有共同的思想和相通感情。在這種狀態下人們不可避免的抵觸學習,固步自封,變得越來越愚昧落後,外界卻利用這種愚昧對他們進行瘋狂的掠奪,被隔絕的命運困擾著他們,這就是拉丁美洲國家和民族的孤獨狀態,也是造成拉丁美洲百年悲劇的最終原因。

在1492年之前的拉丁美洲,這里曾經的一切就像傳說中的世外桃源,生活光明美好。但在1492年後,這里便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義大利人哥倫布在西班牙人的支持下,率領船隊來到了巴哈馬群島的華特林島,揭開了近代史上南美大路長達三百年的殖民地命運的序幕。殖民者在這里建起了教堂、豎起了十字架,將所有與天主教不符合的典籍文書通通毀掉,拉美文化付之一炬,西班牙殖民者帶來的這些給南美大陸的土著文化帶來了空前的噩運。不僅如此,還將歐洲文明、政治體經濟迷失和生活方式注入這塊新大陸。長達300年的殖民統治,是拉美的文化不可避免的呈現出復雜的交融狀態,大量的種族奴隸被販運到拉美的非洲黑人構成了拉美社會的主要社會成分。拉美成了文化大雜爐——西方文化、美洲印第安土著文化、非洲黑人文化、阿拉伯的伊斯蘭文化和猶太文化等東方文化的相互碰撞與融合。
馬爾克斯用魔幻現實主義手法通過《百年孤獨》折射出這些社會文化背景,即殘酷的社會現實。近代西方殖民主義的經濟入侵、獨裁者頻繁的軍事政變,將這片古老的大陸投擲到動盪的水深火熱之中。歷史傳說與文明故事相互碰撞,不斷的創造出光怪陸離神秘莫測的奇跡。《百年孤獨》就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構築了小說的孤獨之牆,使人民絕望,感到迷惘困惑與孤獨。
馬爾克斯是在成群的婦女中長大的,這些婦女都是說故事的能手,富於非凡的記憶和想像力,也相信預言和迷信。此外,他自幼富於幻想,愛好文學,童年的記憶對他的文學創作起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外祖母給他講的家族史、傳說和阿拉卡塔卡的神奇故事。馬爾克斯跟他的外祖父馬爾克斯上校關系非常親密,因為外祖父參加過自由黨與保守黨之間的內戰,因此外祖父大量的戰爭故事都融入了他的小說中。這些故事交織著阿拉卡塔卡地區美國香蕉公司興衰的回憶,以及外祖父母的家庭舊事。
談到孤獨的成因時,著作家帕斯說「:孤獨,即所謂感知之孤單,對世界漠然以及同自我之離異。」 孤獨的感覺既可能來自個體與世界的隔閡,也可能來自個體自我的離異。活在世間的每一個人,在生命里的許多時刻都應該會感到孤獨,因為心靈或被社會或他人封閉起來,或者自我囚禁起來。根據對孤獨的一般解釋是指:一個人與他人或者社會的交際中主動切斷與外部世界的溝通與聯系,或感到自身和外界隔絕、收到外界排斥而形成的一種心靈自我封閉狀態。孤獨既是人類生活的普遍現象,更是現代人所無法迴避的情感經驗。
在《百年孤獨》中,布恩迪亞家族中的每一個人物都因處在封閉愚昧和外來文明的撞擊造成的精神斷裂中而固守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拒絕人於千里之外、排斥事物的接觸,對他人視若無睹。這里的每一個人都喜歡把自己埋葬在自己的心中,彼此之間不了解、不信任,沒有共鳴,彼此冷漠、絕望,在心靈深處築起一道無形的強,生怕別人驚擾更不與他人分享。同時也沒有精誠協作的精神和團結集體的力量意識。這孤獨的形成和延續使這個家族百年保持著愚昧、落後、保守,最終導致了家族的衰敗、民族的消亡。愛的缺失是這個家族的共同特徵,也成為了這個家族團結集體力量的無意識。
小說中人物孤獨產生的因素
1、文明與經濟的侵略
首先是神秘的吉普賽人墨爾基阿德斯給馬孔多帶來的各種各樣的「科學發明」(磁鐵、望遠鏡),開始打破了馬孔多的文明安靜的生活。接著是歐洲文明的侵入,火車開進馬孔多,帶來了電燈、電影、留聲機、電話。他們修通鐵路後,外國人大量的湧入開始了大規模的經濟侵略。美國的聯合果品公司把馬孔多變成一個偌大的香蕉園,對農業工人進行無情 慘酷的剝削。一系列迅速的變動與侵略,馬孔多沒能來得及消化而失去了控制。外國經濟的入侵給馬孔多帶來了短暫的繁榮後,變迅速衰竭走向了沒落。慘絕人寰的大屠殺沒人能記得,只有阿卡迪奧第
二。混亂和災難讓馬孔多置身於孤獨的艱難境地中,盲目、痛苦!
2、宗教殖民
小說中開始的馬孔多就像是世外桃源一樣,與世無爭,人與自然融洽、怡然。但隨著尼卡諾爾·雷依那神父到來,接替者「丘八」安東尼奧·伊薩貝爾對宗教的延續下,基督教的十字架漸漸深入到馬孔多,重重的宗教壓力壓在馬孔多的肩膀之上。
同樣,宗教的壓力也深深的植入在這個百年家族之中。菲南達·德·卡庇奧,就是一名標準的基督教徒。烏蘇拉死後,整個家族在他的操控之下成了基督教習俗的城堡,宗教信仰的缺失很快使家族很快走下坡路便陷入沒落的深淵。而阿馬 蘭塔·烏蘇拉又是代表西方宗教力量的入侵者,家族在另一女主人的控制下轉入另一個深淵。有自己的宗教信仰,沒有錯,但是上帝卻不給予保佑,奧雷良諾上校的十七個私生兒子因額頭抹不掉的「聖灰十字」而一夜之間幾乎被全部殺掉。烏蘇拉「毫不畏懼的向上帝發問,他是不是真的以為人是鐵打的,忍受得了這么多的痛苦和折磨」,「她感到有一種無法抑制的願望,真想向外鄉人那樣破口大罵一通,真想有一刻放縱自己去抗爭一下」,「她恨不得把整整一個世界來忍氣吞聲地壓抑在心中的數不盡的污言穢語一下子傾倒出來。『過見鬼!』她叫了起來」。ix是的,宗教的殖民下,他們的心失去了方向,信仰給不了他們心靈的慰藉卻給了
他們傷害,於是信仰缺失了。這些人在失去自我中,孤獨著、迷茫著,他們「將一輩子爛在這里」。馬爾克斯說「用他人的圖表來解釋我們的現實,只會是我們愈來愈不為人所知,愈來愈不自由,愈來愈孤獨。」
3、戰爭和權利
一個地方,當繁榮過於昭著,戰爭也來臨了。自由黨、保守黨,黨派之爭把馬孔多也捲入了其中。奧雷良諾發動的馬孔多青年的武裝起義,把馬孔多帶進了更深的混亂和孤獨之中,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社會環境是形成人孤獨的主要因素,大三代阿卡迪奧便是血淋淋的例子。在戰爭的影響下,形成了獨裁暴虐的孤獨品行,被他接收後的馬孔多慌亂無序,一片黑暗。小說通過站長貫穿著篇章,也反映著奧雷良諾上校的心理變化,從而體現人物的墮落與腐朽,真實地反映了戰爭怎麼樣的加劇百年家族的孤獨與愚昧無知。戰勝來的權利更奧列良諾上校孤獨,「任何人包括烏蘇拉在內都不許靠近到他三米的范圍內「。x所有的人都敬畏他、遠離他、更不解他,好友馬爾克斯上校對他說「個大活人已經在腐爛了」。是高處不勝寒,王者從來都是孤獨的。以至於為了擺脫孤獨而蜷縮進小金魚的循環製作中,孤獨中使他感覺到「一個幸福晚年的秘訣不是別的,而是與孤獨簽訂一個體面的協定」。
馬爾克斯說「我們未曾有過片刻安寧」。xi戰爭帶會安靜安寧和幸福,戰爭只會毀滅一切。權利只會沖昏頭腦,讓人迷失自我。戰爭和權利「孕育」著的只有更深跟難以自拔的孤獨感。
(三)孤獨的謎底——愛的缺失
在《百年孤獨》中,無論多麼荒誕多麼神奇的事情、事物都看的得到,但我們唯一看不到的是人與人之間心靈的交談,感覺不到真誠的情感和愛的溫暖。有這么一種說法「人們需要友誼和愛情,需要『知己』,其原因之一是需要可以傾吐自我內心積郁的對象,從而取得同情和支持。這幾種需要,幾乎所有人都不例外。」xii 百年家族裡的人,無論是好與否,他們都以自己為「收藏」,深深的把好或壞都埋葬在心的墳墓里,見不到陽光而等待的是腐爛。他們的情感是空洞冷淡的,而愛是吝嗇私有的。
弗蘭克曾在《人與世界的割裂》里說:「愛是人類全部生命的基礎和本質,如果說人在世界上感到自己是脫離了存在的自我封閉的一個片段,應當依靠其他生命才能確立自己,那麼,包容整個世界的統一中找到了自己的真正本質的人,就意識到沒有愛就沒有生命,他愈是克制自己的封閉性,愈是在他人中確立自己,他就愈能確立和實現自己的真正本質。人的個性從外看似乎是自我封閉的,與他人分離的,而從內部看,在自己的內心深層,則是與他人相通的,是與他人在原初的統一中融為一體的。」愛是世間最原本的情感和實質,只有愛才能徹底的自我深化,才能擁有我們想要的真正的幸福。
《百年孤獨》這部關於孤獨問題的專著,作者從獨孤的角度神奇地展現出拉丁美洲的社會現實,揭示了從表面現象到深層人類的靈魂,用來喚醒沉睡在孤獨之中的拉美民眾。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將孤獨賦予了新的內涵,表現在把孤獨的個體與家族的孤獨、民族的孤獨、國家的孤獨甚至是整個拉美的孤獨都連接了起來。
馬爾克斯通過《百年孤獨》中的馬孔多、百年家族裡的每個人、小說中的每一個人淋漓的表達了孤獨的情愫——無愛的孤獨、不溝通不理解的孤獨、不團結的孤獨。同時也很明確的表現出了小說的題旨要義就是打破孤獨,讓愛重新點燃,建立溝通,讓理解成為可能,最終走向團結。

閱讀全文

與拉美原始部落題材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世界最感人電影 瀏覽:235
電影視頻背景音樂去除 瀏覽:343
美國電影游戲槍戰 瀏覽:111
網路電影觀眾分析 瀏覽:860
童謠小燕子是電影什麼的 瀏覽:405
下載的電影如何按順序排列 瀏覽:329
送你一個朵小花電影多長時間 瀏覽:237
左慈戲曹操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23
美好的意外電影西瓜影音 瀏覽:670
長得像劉德華的人最新電影 瀏覽:21
西瓜視頻可以看電影嘛 瀏覽:640
瞎子傳奇完整版電影西瓜視頻 瀏覽:936
戛納電影節哪些人 瀏覽:327
一點就到家電影在線 瀏覽:679
楊小冉手機在線電影 瀏覽:656
上海國際電影節哈利波特系列 瀏覽:974
收租院電影分析 瀏覽:993
包貝爾演的機器人女友電影在線免費 瀏覽:859
兒童3d電影有哪些 瀏覽:92
無底深淵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