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倒霉大叔的婚事的電影名:倒霉大叔的婚事
任宏恩
河南溫縣人,1941年生,國家一級演員,久負盛名的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省管優秀專家,原河南省許昌市豫劇團團長。
在近六十年的藝術生涯中,拍攝電影十餘部,塑造了一系列頗具影響的藝術形象。六十年代《人歡馬叫》的「劉自得」,八十年代《倒霉大叔的婚事》的「常有福」,九十年代《我愛我爹》的「趙鐵賢」,被譽為表演藝術的三個里程碑。
代表劇目:《人歡馬叫》、《倒霉大叔的婚事》、《石頭夢》、《山村風流漢》、《糊塗盆砸鍋》、《崗九醒酒》、《唐知縣審誥命》,二十集電視劇《劉羅鍋斷案傳奇》,還拍攝有多部戲曲電視劇。電影《我愛我爹》、《倔公公犟媳婦》等,《人歡馬叫》、《倒霉大叔的婚事》也被搬上銀幕。
湯玉英
1947年3月18日生,襄城縣山頭店鄉上黃村人。先後為襄城縣豫劇團、許昌市豫劇團、濮陽市豫劇團、河南省豫劇三團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河南省劇協理事、政協河南省第六屆委員、第七屆常委;1996年加入中國農工民主黨、任省委委員;鄭州市金水區第十屆人大代表。
先後飾演過《斷橋》里的白蛇、《烤紅》里的崔鶯鶯、《見皇姑》里的秦香蓮、《白毛女》中的喜兒和黃世仁之母、《火燒收租院》中的老太太、《賣羅筐》中的老太太、《社長的女兒》中的工分迷、《紅姐妹》中的朴貞素、《山鄉風雲》中的劉琴、《沙家浜》中的阿慶嫂、《紅燈記》中的李鐵梅、《智取威虎山》中的常寶、《朝陽溝》中的王銀環、二嬸、拴保娘,《李雙雙》中的李雙雙等角色。
艾立
男,豫劇丑角,早期攻武生。回族,1944年9月,農歷甲申年生於河南省禹州市城關鎮。
1987年執導的現代戲《石頭夢》,在中國首屆藝術節演出,1988年執導的現代戲《皂角坪往事》獲全國戲曲電視劇二等獎,1990年參加拍攝的手段劇《焦裕錄》(飾劉得)和14集電視連續劇《常香玉》(飾常父張茂堂),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第十一、十二屆飛天獎。1997年主演的廣播劇《山野的風》(飾山村教師),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其導演並飾演的小品《相親記》獲全國戲曲小品一等獎,參加全國調演獲優秀劇目獎,《捐款》獲河南省電視小品大賽一等獎。他還是第二屆「香玉杯」藝術獎的獲得者。
劇照
故事梗概
山村專業戶常有福是全鄉聞名的致富能手,由於他歷次運動挨整,故得了個外號--常倒霉。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有福辦了個腐竹工廠,富了起來,並被邀參加了全省的土特產品展銷會。會後,他決定再辦一個草編廠,把閑散勞力組織起來,讓鄉親們也走上共同富裕之路。常有福的想法,吸引了侯圈。侯圈精明機智,善於交際。他知道有福孤身多年,想重新成家,便把自己的寡婦表妹、草編巧匠魏淑蘭介紹給他。17年前,魏淑蘭救過常有福的命,有福十分感激。但由於世俗觀念,曾引起一場風波。17年後的今天,由於侯圈的撮合和開導,重新點燃了二人心中的希望之火。有福決定馬上辦草編廠,聘請淑蘭當師傅,同時派侯圈去廣州與外商簽訂購銷合同。淑蘭也答應三天後和有福見面。不料,這門親事遭到雙方兒女的反對和有福親家前任黨支書柳東山的阻攔。但有福、淑蘭沖破阻力依然如期赴約見了面。幾經周折,兒女們想通了,可柳東山還在反對,黨的政策為淑蘭撐了腰、壯了膽,她理直氣壯的表示要嫁給常有福。草編廠開工了第一天,柳東山接了一個長途電話,說侯圈在廣州被抓起來了,並牽連了常有福。於是,柳東山擅自決定常有福搬到堤灌站隔離檢查。淑蘭聞訊趕到,和有福互訴思念之情,她決心和有福同甘共苦。侯圈從廣州回來了,事情清楚了,原來的柳東山聽錯了電話。常有福積極開辦工廠,搞活農村經濟,得到了縣里的大力支持,鄉親們富起來了,一對飽經磨難的有情人--有福和淑蘭,在一片鞭炮聲和鄉親們的歡呼聲中幸福地結成眷屬。
❷ 三個字的電影名字有哪些
上甘嶺 青松嶺 生死戀 廬山戀 黃土地
二畝地 地雷戰 地道戰 破襲戰 伏擊戰
搭錯車 大篷車 大渡河 大撒把 流浪者
終結者 井岡山 定軍山 杜鵑山 山城雪
東方旭 東方紅 紅旗渠 紅旗譜 紅牡丹
紅孩子 苦菜花 花枝俏 雁南飛 飛虎隊
偵察兵 兵工場 白毛女 劉三姐 尤三姐
杜十娘 李雙雙 李時珍 李四光 林則徐
詹天佑 吉鴻昌 焦裕祿 董存瑞 孔繁森
任長霞 夏伯陽 節正國 霍元甲 方世玉
阮玲玉 玉梨魂 沂濛頌 珊瑚頌 宋景詩
朝陽溝 龍須溝 紅燈記 淘金記 運虎記
虎虎虎 武林志 武訓傳 投名狀 綉春刀
大明宮 少林寺 雞毛信 錦衣衛 三妯娌
霧之旗 六號門 精武門 喜盈門 七武士
無名島 食人魚 育嬰堂 收租院 鴛鴦樓
牧馬人 黑三角 小字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