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探討男權社會下女性的悲劇命運
摘要:1991年,導演張藝謀根據蘇童的小說《妻妾成群》改編推出了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該片不僅延續了原著的主題,還融入了張藝謀特有的視覺風格和深厚的歷史文化素養。本篇文章通過分析電影中女性在男權社會中的生存狀態和悲劇命運,解讀不同女性角色對男權制度的態度,探討男權社會下女性的悲劇。
關鍵詞:男權社會、人物形象、視覺效果
一、女性人物形象分析
1. 大太太——心灰意冷
大太太是陳家男主人的長期伴侶,她經歷了愛情的興衰,最終心灰意冷。面對新進的姨太太頌蓮,她已習以為常。她的地位穩固,憑借的是兒子大少爺飛浦。當頌蓮嘲諷她年老,老爺與她一同嘲笑大太太,顯示了她被邊緣化的狀態。
2. 二太太——陰險狡詐
二太太在家中擅長籠絡人心。沒有兒子和丈夫的寵愛,她依靠的是巧妙的手段。她裝作賢良淑德,暗地裡卻指示婢女雁兒對頌蓮使壞。她的真面目隱藏在笑意盈盈之下。
3. 三太太——率直天真
梅珊是性格率直的女性,她有才華,但也因此受到老爺的忌憚。她敢於對老爺表達不滿,最終遭到殺害,成為男權社會下的犧牲品。
4. 四太太——逐漸迷失
頌蓮是電影的核心人物,受過新教育,卻選擇成為陳家的姨太太。她逐漸適應府中的生活,學會了爭寵,卻喪失了自我。她的悲劇反映了男權社會對女性的同化力量。
二、音樂與音效
電影以迎親樂曲開場,通過密集的鼓聲建立節奏。規矩中的「錘腳」聲不僅用作背景音樂,還揭示了府中的慾望和太太們的心態。梅珊的空靈唱詞預示著不可避免的悲劇。
三、電影中的色彩構圖和封閉空間造型
電影標題《大紅燈籠高高掛》體現了紅色在影片中的重要性。灰色建築與紅色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封建制度對女性的壓迫。宅院的封閉空間象徵著女性無法逃脫的命運。
四、結束語
頌蓮的角色代表了受新思想影響的女性在舊家庭中的掙扎和最終的迷失。梅珊的遭遇證明了男性對女性的控制和壓迫。電影揭示了男權社會下女性悲劇的必然性。
Ⅱ 蘇童《妻妾成群》(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中4個太太都是怎樣的人
《妻妾成群》被改編成為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由張藝謀導演,獲奧斯卡金像提名,2018年9月《妻妾成群》入選改革開放40年最具影響力的小說。
《妻妾成群》是當代文學大家蘇童的中篇小說,也是他驚艷文壇、蜚聲海內外的震撼之作。蘇童本人也是茅盾文學獎得主。
大家怎麼認為呢?歡迎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