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時空題材的美劇有哪些 講時空題材的四部科幻片
1、《星際穿越》,克里斯托弗·諾蘭的這部科幻電影上映不久變成了科幻迷必看的經典。在豆瓣上能得到9.2分的高分,不僅僅是因為影片的科幻元素和平行時空的主題,更主要的是諾蘭把主角父女的超越了時空的父女之情通過男主鍥而不舍的回歸歷程展現,是如此真實,動人心魄之餘又是如此的溫情,如此的打動人心!但影片只在奧斯卡上獲得了最佳視覺效果獎。
2、《黑洞頻率》,這部於2000年上映的科幻片,講述了一個兒子穿越時空拯救父親的故事,由格里高利·霍布里特執導,丹尼斯·奎德、吉姆·卡維澤、伊麗莎白·米切爾主演。影片豆瓣評分8.3分。
3、《超時空接觸》,原來早在1997年,馬修·麥康納已經出演過一部平行時空題材的科幻片,它就是《超時空接觸》。影片的女主是當時正當紅的好萊塢巨星朱迪·福斯特。影片的導演是大名鼎鼎的羅伯特·澤米吉斯,《回到未來》、《阿甘正傳》都出自他手。
4、《異次元駭客》,注意,是異次元駭客,不是異次元殺陣。雖然異次元殺陣也足夠燒腦驚悚,但並不是有關於時空方面的題材。這部1999年上映的《異次元駭客》同樣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時空題材的科幻片。影片由約瑟夫·魯斯納克執導,克雷格·比爾克 、阿明·繆勒-斯塔爾 、格瑞辰·摩爾、文森特·多諾費奧和丹尼斯·海斯伯特主演。影片豆瓣評分8.3分。
㈡ 時空迷絕對不可錯過的燒腦影片《彗星來的那一夜 Coherence》
- 01 -
作為一名資深科幻電影特別偏愛時空穿梭,平行宇宙題材的深度粉絲,還是被這部影片的編劇導演給驚艷到了。八個演員,一張桌子的美食,再加上一輛打破一扇車窗的少的不能再少的成本,居然就拍出了一部讓觀眾兩個小時一直不敢挪開眼睛,生怕漏掉一個細節,探討無極限的平行宇宙深度的影片,真是牛中之牛。
- 02 -
需要提醒友友的事,一定要在本片開始前十五分鍾控制住關掉屏幕的沖動,前期跳動的畫面,瑣碎的對話,看似雜亂,實際都對應後面的情節的發展。不少觀眾在看完之後,立刻重新播放前面的片段,細細品味,恍然大悟導演別具匠心的挖坑。故事的主線就是八個朋友在一起聚餐,這一晚正好彗星經過地球,無數平行宇宙在這八個人和這一座房子的地方交集。
- 03 -
房子突然斷電,兩個大男人自告奮勇出門探聽情況,回來時他們手裡拿的熒光棒卻從綠色變成了紅色。原來,這兩個男人並不是這個平行宇宙的原來的男人。
- 04 -
回來的人說在一處亮燈的房子看到了和這棟房子一樣的場景一樣的人,眼前一件一件詭異的事件讓眾人不得不相信果然出現了數個平行時空的連接。
- 05 -
為了辨別自己的房子,眾人用了一系列的數字加物品的組合確定,但是組合有五百萬種,平行時空也就出現了幾百萬個。最後女主的視角中發現其實這屋子裡的八個人來自四個不同的平行空間。
- 06 -
男人發現了問題的實質——我們一整夜都在擔心,在外面存在著我們的暗黑版本,但要是我們就是暗黑版本呢?
- 07 -
每個人都面臨崩潰的邊緣,女主絕望從房子里溜了出去,在每個平行時空的房子前窺視,已經不知道自己原來的家是哪裡。
- 08 -
每個平行宇宙里的時間還是錯開進行的,女主打定主意,自己不能總是在平行時空中游盪。於是選定了一個自己最想呆的空間,打昏了這個時空的自己,冒充她在這個時空生存——
- 09 -
最後的結尾,男主接到了被大婚後逃跑的女主電話,知道了眼前的女主的身份,故事戛然而止,震撼人心——
- 10 -
該片作為年度燒腦時空片,我只是介紹個大概,具體精彩還帶友友們自己挖掘。豆瓣8.5,強力推薦。另外,有位豆瓣友友的超強解析也可配合觀看——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6938169/
- 11 -
附錄導演訪談——
Q:《相關理論》這個點子是怎麼來的?
A:當時,Alex Manugian和我身無分文。我們站在我家的客廳,想著:「我們該怎麼拍一部區別於成千上萬獨立電影那樣講述庸俗關系的電影呢?」於是,我們想到了這個多維現實世界的概念。此後,我們足足花了一年的時間,來設計包袱、繪制人物關系,並讓他們緊扣主題。
Q:你以前參與創作的劇本,都是一些大投資高成本的項目。而這次,你卻動用了最少的資源去拍這部影片。難道你有沒有想過尋求其他資金來源?
A:沒有,我是刻意不這么做的。我為那些大片繪制故事板,目的就是為自己瘋狂的獨立實驗電影積攢啟動資金。尤其是在《加勒比海盜》系列和《蘭戈》之後,我刻意選擇了回歸簡單和純粹的東西。
Q:那麼關於選角,你是如何決定這幾個角色由誰扮演的?在拍攝之前,這些演員彼此認識嗎?
A:他們都是足夠信任我,即便不知道我們要做什麼,即便沒有劇本,也會來到我家的人。不過他們彼此並不認識。所以,當晚他們就這么來了。我(對其中一個演員)說:「准備好,為八個你未曾蒙面的人做一隻雞#文明分隔符#吧。」在這之後,他們在全都抵達我家的五分鍾後,就開始融入角色,變身成相識多年的老朋友、老情人或夫婦。選角是一件極為重要的工作。在片中扮演(帶著女友來的)Amir的Alex Manugian和我一起寫了一個人物大綱,然後又花上幾周的時間,拿著一些我們能夠叫得動的演員朋友和聯系人的照片,討論著:「誰看起來像是一對夫婦?誰看起來像是朋友?」
Q:我對Nicholas Brendon特別好奇,因為我本人就是《吸血鬼獵人巴菲》的大粉絲。而他所飾演的角色Mike自稱是《羅斯威爾》(見注釋4)里的主要演員,此外,還有其他一些關鍵細節都是和演員本身的生活很相似的。
A:Mike就是誇張版的Nicholas,我們確實討論過這個問題。我對他說:「我並不要真的要讓你本色出演,但是一旦有符合你自己的地方就可以盡情發揮,最好能再誇大一些,好讓故事引人入勝」。在這一點上,他做得非常好。
Q:在影片拍攝時,你們都向演員交代了哪些信息?
A:我們一共拍了五個晚上。每一天,每一個演員都會拿到一張便箋紙,上面列了他們當晚要做的事,和一些情景條件和行動目標,比如「如果發生了某某情況,你就要做某某事」或者「今晚設法離開這間房子」等。他們不知道其他人要做什麼,所以這對他們來說非常刺激。他們對即將發生的碰撞、斷電和意外狀況都毫不知情。
Q:除了斷電之外,演員們還有沒有什麼時候被嚇了一大跳的?
A:任何時候。他們不知道盒子里裝著什麼,他們不知道那些熒光棒有什麼含義,他們也不知道即將發生的爭吵。我當時就是想著:「在這種情況下,誰能預料到會發生什麼事兒呢?」
Q:那他們知道電影的基調和主線嗎?因為劇情很快就從一片和樂融融的氣氛中急轉直下了。
A:我不想讓他們知道。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不告訴他們具體的角色設定的原因。我只是試著告訴他們:「你們是在一群自以為是的北加州白人的晚宴上,最尋常的人物。」如果全都說透了,他們就會想著如何演繹這群在超現實狀況下的角色,這樣反而不自然,不夠吸引人了。
Q:所以,你們其實只要不斷嚇唬他們就行了,是吧?他們在拍攝階段的最後有真正被嚇到嗎?
A:當然了。第一晚是他們最害怕的,因為當時突然斷電了,而且又有敲門聲。當字條出現的時候,他們才真正意識到:「好吧,這真是一間恐怖歡樂屋。我們並不是在做一個即興的實驗,而是被關在了一個專門為我們設計的恐怖歡樂屋中。」而當他們發現外面還有一個又一個這樣的恐怖歡樂屋在等著他們的時候,他們著實很興奮。
Q:我注意到他們在對話中提到了1998年Gwyneth Paltrow主演的電影《雙面情人》(見注釋5)。這是你本來就是准備好的,還是演員們自己想到的?
A:這是Lauren Maher拿到的便簽紙中所寫的一個例子。(她扮演的Laurie是Amir帶來的局外人,曾經和這群人里的Kevin交往過。)便簽紙上寫的大致是:「這時,她可以提到這部影片並自圓其說。」但是,演員們可以根據便簽的提示扯出20多個相關的話題。因此,該說什麼,怎麼說,完全是由演員決定的。基本上是怎麼自然怎麼說。這么回答你吧,我只是指點一下,具體的台詞是Lauren決定的。
Q:你構想過影片確切的結局嗎?
A:大概有一個想法。我們能確定的是,這是一個關於Emily的故事,而且得是一個主角逐漸浮出水面的故事。(Emily就是Emily Foxler飾演的舞蹈演員。)我們希望在一開始,大家覺得是一場群戲,不確定誰是主角。當然,如果是第二次看的話,那就一目瞭然了,從第一幕就可以發現,一切都是關於她的。另外,我們也確定Emily必須得經歷一些不尋常的事情,並得作出關鍵的選擇。我們有想過另一個版本的結局,就是她和最後那個世界裡的Kevin在一起了——即便他不是原來的那個Kevin。(Kevin是Emily現任男友,由Maury Sterling飾演。)同時,他們也決定欣然接受這樣的結局,(預想的那一版結尾)大概是兩人一邊看著彼此,一邊說:「這樣……沒問題吧?」不過現在的這個結局看起來更真實一些。畢竟你選擇了暴力,自然是不會有什麼好結果的。
Q:我在看第二遍的時候發現影片中出現了兩次關於花瓶的對話。這是暗示Emily進入了另一個房間的第一條線索嗎?
A:這的確是第一條線索。
Q:我們來談談這個走錯的房子吧。到後來,有幾個從在原來房子里的人呆在了這個走錯的房子里?
A:你是指Emily決定逃離的那間房子,而不是影片最後的那間房子?
Q:對。
A:應該是Emily,Laurie和Kevin。因為是他們三個人和Mike一起出去檢查另一間房子的。當他們說「我們得去看看那間房子」的時候,鏡頭一直是跟著他們的。所以他們四個出去了,回來的時候進入了一間新的房子。之後Mile又離開過,所以之後的Mike就不是原來的Mike了,對吧?而且Mike在後來說:「我看到的是餐巾」。因此,在影片最後,當他們互相爭執,有人問「你看到盒子里的隨機物品是什麼」的時候,你就可以清楚地分辨出誰是屬於哪個房子的了。Hugo(Hugo Armstrong飾演)和Amir屬於訂書機盒子的房子,Beth(Elizabeth Gracen飾演)和Lee(Lorene Scafaria飾演)屬於微波爐手套的房子的,而她倆從來沒有離開過這件房子,可見這間就是微波爐手套的房子。然後Kevin、Laurie和Em(在之前的房子里)看到的是乒乓球拍。而Mike則說:「我看到的是餐巾。」
Q:我們看到了多少個這樣的「快碼」?最後,Em還從某處的盒子里拿出了一隻猴子玩偶。
A:是的,這只是為了證明他們的猜測,也就是有很多房子都跟他們一樣選擇了「快碼」——通過選取一個隨機物品來標記自己的房間以便快速辨認。所以,既然看到了從來沒出現過的猴子玩偶,那麼就說明了這個猜測是對的。(那時,)你可能會猜,估計至少有50種隨機物品吧。但其實,他們的選擇是受限於身邊物品的種類的:在餐廳或客廳里,他們當時究竟有哪些東西可以選擇用來裝進盒子呢?
Q:觀影者需要留意那扇無用之門(見注釋6)嗎?
A:(笑)那扇無用之門被使用了好多次。(Emily)是從這兒進來的,也是從這兒出去的,最後還是從這兒進來的。當然,這些過程都交待得非常隱晦。此外,Hugh和Amir拿走盒子的時候也是走的那扇門。說到這個,我得提醒一下,如果你看的夠仔細,(你會發現)當他們拿走盒子的時候,他們往盒子里放了一隻微波爐手套。
Q:天哪!
A:一些人在第六次看的時候才會發現這個線索。他們想要離開這個房子,於是將照片放回了盒子,並把微波爐手套也放進了盒子,因為這間房子就是微波爐手套房子。然而對此,Emily、Kevin和Laurie卻毫不知情。其實你只要看看桌子,問一句「為什麼乒乓拍變成了微波爐手套?」那麼故事的進展可能就大不相同了。不過他們沒有那麼做,因為他們根本沒有發現,甚至演員本身也沒有發現。對於為什麼桌上多出了微波爐手套,他們完全沒有質疑。
Q:那麼,杯墊房子又是哪一間呢?
A:我剛剛說這間房子是微波爐手套房子,指的是他們收到的盒子里裝著微波爐手套。當Hugh和Amir帶回來一隻盒子的時候,他們打開了它並問道:「為什麼裡面有個微波爐手套?」因此,每一間房子都收到了一隻盒子,後來又自己做了一隻盒子。對於這間房子來說,他們收到了裝著微波爐手套的盒子,後來做盒子的時候選了杯墊。
Q:你可以數得過來我們在鏡頭里看到的究竟有多少間不同的房子嗎?
A:當然可以。這其實並不復雜,因為我們在整部影片中都是跟隨著Emily的視角的。我們只要跟著她的行動就可以了。一開始,她在收到裝著乒乓球拍盒子的房子里。(在她進入黑暗地帶)之後,她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來到了一個新的房子,也就是收到微波爐手套盒子的房子。最後,她決定改變現實,選擇了一間自始至終沒有收到過盒子的房子。
Q:所以說,只要我們一直跟著她的視角,就能分清楚不同的房子了。
A:是的,不管我們在中間撒了多少義大利面,織了多少個結,只要從頭到尾跟著她的視角,一切就簡單了。
Q:影片中是否還隱藏著類似創可貼那樣的小細節沒有被明確指出來?
A:當然。很多細節就像是《威利在哪裡?》(見注釋7)一樣,因此我不想把它們透露出來。我們一度曾想把影片的宣傳語寫成:「如果電影中有450處矛盾,那麼這450處都是我們刻意為之的。」只要你看得足夠認真,就會發現Alex和我玩兒得很瘋,「哦,既然是這間房子,為什麼我們不在這里做些區別呢?」如果你留意Nicholas Brendon襯衫上的紐扣,你也會發現扣法上的區別。此外,還有個別線索是只有Alex和我才知道的。對此,演員們都覺得很奇怪,他們不明白為什麼我們要做這些細微的變動。所以,即便是看第十二次,依然會覺得很有趣。
Q:是否還有一些細節是你希望那些看了好多次的觀眾們留意的?
A:是的。最重要的一點是一些看了超過三次的人們告訴我的。他們說,在第一看的的時候,劇中人物的每段對話似乎都是隨機的閑聊,但是在第三、第四次看的時候才突然恍然大悟,原來這些對話其實都是緊扣主題的。早在最開始廚房的一幕,當Emily出場,大家互相問候的時候,他們談論了三件事:彗星即將經過,Laurie要來,還有氯胺酮。你會覺得他們只是閑扯,但是正是這三個要素決定了Emily最後的選擇。彗星來了,對Kevin余情未了的Laurie也來了,而氯胺酮則為她提供了解決一切的方法。在影片最後,她握住廚房裡的氯胺酮,想著:「好吧,這些事兒讓我決定得採取行動,改變我現在的生活,讓我得到我應得的。」
Q:我很喜歡所有交織在劇情中關於生活的多種可能性的主題:包括Emily和她的替角工作以及Laurie更換的男友。彷彿在一切發生之前,他們的另一種生活早已躍然屏幕上。
A:沒錯。這就是影片的主題。這一切都是關於你和你自己或者說和另一個可能存在的你之間的沖突和斗爭。這么說吧,Mike出演過《羅斯威爾》,然而在《羅斯威爾》的粉絲心中,Mike卻壓根兒不是她記憶中的版本。Lee也說過:「你不是那個人。不對,你不是和我結婚的那個人。」每一個細節,都是在表達一個中心思想:我們總是難免陷入與自我意識發生沖突的局面中,總是難免陷入對自己生活多種可能的幻想中。
Q:我希望這部影片能夠拍成電視劇。
A:(笑)不錯的想法。我們也曾接到許多大公司的接洽,他們說:「嘿,要不要請一些大明星,重拍成一部好萊塢大片?」這讓我很反感。這部影片的魅力就在它拍攝和敘事的混亂性,同時,影片又通過這種混亂性被有機地創造出來。不過,我倒是願意在印度、韓國或俄羅斯拍攝這部影片的另一個版本。能夠在世界各地看到這部影片七個不同的版本,一定非常棒!
㈢ 關於平行時空的愛情電影,國外的,國內也翻拍過,兩部都比較久遠
《居家男人》,尼古拉斯凱奇主演。
是由布萊特·拉特納執導,尼古拉斯·凱奇、蒂婭·里歐妮等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於2000年12月22日在美國上映。
㈣ 電影《明日世界》劇情介紹
電影上映時間介紹:
影片定於2015年5月22日在美國上映。
主演人員介紹:
導演:布拉德.伯德
主演:喬治.克魯尼 /布麗特妮.羅伯森 /休.勞瑞 /拉菲.卡西迪
電影劇情介紹:
劇情講述曾被奉為天才少年如今卻夢想破滅的弗蘭克(克魯尼 飾演),與一個聰明樂觀熱愛科學的少女凱茜(布麗特妮.羅伯森 飾演)在命運的安排下走上一段充滿危機的旅程, 意圖揭開一個在時間與空間上都充滿謎團,被稱作「明日世界」 的平行時空的秘密 。他們所要做的一切將顛覆未知,並將永遠改變世界,改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