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電影風格如何分析電影風格
風格是一種形式系統。Style as a Formal System。
波德維爾的《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一書中,作為標題如是說。
風格,是電影媒體技術中各個層面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種形式系統,也就是電影組織技術的形式系統。除了風格系統之外,還存在敘事/非敘事性系統,它們共同影響電影。
之於觀眾,風格對於我們的觀影經驗也有重大貢獻。
分析電影風格
1.決定該片的組織結構
敘事電影:
通過情節提供的故事;分析它本身的因果、時間與空間關系的設計;從開場到結束是否有顯而易見的模式;是否使用平行對照;是否依需要在不同的段落選擇限制型或非限制型敘事手法。
2.辨識顯著的技巧
關注影片使用的色彩、燈光、取景、剪輯、聲音等元素。
找出在影片中被大量運用的技術。
分析時明確自身意圖,是為了呈現電影風格是製作電影的某種典型途徑;或者是為了強調某片風格的獨特之處。
3.找出整部影片中的技巧模式
對技巧有辨識的基礎上,注意技巧在整部影片或一個段落中的重復、變化、發展或與其他技巧平行對應等。
可以從兩個方向來聚焦風格的模式。
1)反觀自己的反應。
2)注意風格如何加強形式組織。風格也可以加強非敘事性電影的結構。
4.提出這些技巧的功能及形成的模式
必須找出風格在影片整體形式中所扮演的角色。
1)發掘功能的直接方法,是注意它在影片中對我們的觀影經驗所產生的效果。
風格同時塑造意義。但是,不要將單一技巧從脈絡中孤立出來分析它的功能,也沒有理由期待每個風格項目都有一個主題意義。(導演的工作之一是引導觀眾的注意力,風格通常單純地具有知覺上的作用---引發觀眾注意細節,強調某件事,刻意誤導、釐清、增強或復雜化我們對劇情的了解。)
2)另一個方法是觀察特定技巧在片中功能的方法,想像其他可能性,並思考它可能引起哪些不同的結果。
對於「風格」,科恩兄弟說:
「只有在回顧電影時,才會將它稱為風格。在真正拍電影的當下,那都只是一個個在不同情況下所做的決定。」
「…有關借著一幕幕的戲說故事的最佳方式,不管是被迫或是出於樂趣,你做了自認為適合某場戲的特定選擇。拍完後,將它們組合起來,之後有人看了這部電影,如果發現有些地方前後一貫,他們就會說'那就是他們的風格'。」
任何一部電影都需要通過不同的電影技巧來製造風格的印象,而電影工作者將在歷史環境條件的限制之下,對這些技巧做出選擇。
———摘自《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