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題材 > 經典民國題材電影舞台姐妹

經典民國題材電影舞台姐妹

發布時間:2025-07-02 01:23:35

① 老電影《紅色娘子軍》的主演們後來怎樣了

1960年7月1日,一部風靡全國的故事片《紅色娘子軍》上映了,這部由著名導演謝晉執導 ,由祝希娟、王心剛等人主演的電影,瞬間就火遍了全國。

直到今天,還有人深情地吟唱這部電影里振奮人心的主題歌《紅色娘子軍連歌》:「向前進,向前進,戰士的責任重,婦女的冤讎深,古有花木蘭替父去從軍,今有娘子軍扛槍為人民。」

這部獲得了第一屆「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第一屆「百花獎」最佳導演獎、第一屆「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獎和第一屆「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獎四項大獎的電影,激勵了幾代人,也成為無數人心目中的經典。這么多年過去了,當年的主演們現在怎麼樣了呢?

1.吳瓊花的扮演者祝希娟

《紅色娘子軍》在挑選演員時,對於女主角瓊花有一個要求,必須有一雙「火辣辣的大眼睛」,於是有著一雙火辣辣大眼睛的祝希娟就被導演挑中了。拍攝中,當瓊花用槍指著南霸天時,祝希娟的眼神中噴著憤怒的火,給觀眾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祝希娟因為成功塑造吳瓊花這個角色,獲得了第1屆電影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獎,這一年祝希娟才24歲,她成為了新中國影壇第一個「百花影後」,同時入選新中國22大電影明星。

祝希娟拍攝《燎原》、《啊!搖籃》、《法人代表》、《寇老西兒》、《暗算》等影視劇。

近年來,祝希娟依然活躍在影視圈,拍攝了電視劇《幸福相依》、《大雪冬至》等影視劇。

2.洪常青的扮演者王心剛

王心剛是著名表演藝術家,「新中國22大電影明星」之一。王心剛塑造了許多經典的藝術形象,在中國電影史上留下了光輝的篇章。

他主演了《海鷹》、《勐壠沙》、《紅色娘子軍》、《野火春風斗古城》、《秘密圖紙》、《烈火中永生》、《偵察兵》、《南海長城》、《大河奔流》、《傷逝》等經典電影。

因在電影《知音》中,成功塑造了蔡鍔將軍這一角色,王心剛獲得第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

如今,86歲高齡的王心剛說:「我願做一個普通老頭兒!」

他和家人一起過著幸福寧靜、朴實溫馨的生活。

3.符紅蓮的扮演者向梅

向梅是一位優秀的演員,主演過電影《長夜行》、《流亡大學》、《新郎之死》、《永不調謝的紅花》、《琴童》等。

向梅在經典諜戰電影《藍色檔案》中飾演的地下工作者沈亞奇給觀眾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向梅非常完美地演繹出了沈亞奇這個人物端莊賢淑、高雅美麗的特質

向梅在電視劇《西遊記》中飾演的烏雞國王後也讓觀眾印象深刻

80歲的向梅依舊光彩照人,神采奕奕

4.南霸天的扮演者陳強

因為成功飾演南霸天一角,陳強獲得第一屆電影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獎和印度尼西亞第三屆亞非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

陳強是電影表演藝術家,以飾演反面角色聞名影壇,他的代表作有:《白毛女》、《紅色娘子軍》、《魔術師的奇遇》、《瞧這一家子》等。

陳強是著名演員陳佩斯的父親,父子兩人合作了一系列喜劇電影,如《夕照街》、《二子開店》、《父子老爺車》等。

陳強已於2012年6月26日去世,享年94歲。

作者:民國史學者、專欄作家王凱

1960年前後,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拍攝了故事片《紅色娘子軍》,這部影片的導演是謝晉,編劇梁信,主要演員有祝希娟、王心剛和陳強等人。

梁信

編劇梁信是廣東作家,代表作是電影《紅色娘子軍》,梁信是著名演員馮遠征的岳父,剛剛去世沒幾年。說起梁信,還要談一談他與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的官司,芭蕾舞劇是根據電影改編的,但沒有署原作者的名字,引起了梁信的不滿。其實梁信電影原名叫《瓊島英雄花》,《紅色娘子軍》這個名字出自1957年《解放軍文藝》的一篇報告文學;電影中的其他故事情節也借鑒了瓊劇《紅色娘子軍》一些因素,而梁信也沒有在電影中署上其他人的名字。

謝晉

導演謝晉是改革開放以後馳名世界影壇的大導演,我看過許多謝晉的作品,包括早期的《女籃五號》《舞台姐妹》《啊!搖籃》,還有1980年代後的大批作品如《天雲山傳奇》《牧馬人》《高山下的花環》《芙蓉鎮》《清涼寺的鍾聲》。謝晉於2008年去世,他是一位有信仰的藝術家,其思想和藝術高度在中國至今無人逾越。

祝希娟

謝晉挑選的演員陣容非常強大,吳瓊花由祝希娟扮演。祝希娟是江西人,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畢業,因《紅色娘子軍》獲得第一屆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獎,是新中國第一位影後。祝希娟出演吳瓊花,最出彩的是她的眼睛,劇本中描寫吳瓊花的眼睛是黑亮的、火辣辣的,謝晉到上海戲劇學院選演員,忽然看見一個姑娘走過來,眼神火辣辣的,謝晉說就是她了——此人就是祝希娟。祝希娟後來還拍過許多電影和話劇,是一位德藝雙馨的藝術家,如今已80高齡的她仍然活躍在影壇, 今年還出演了電影《大雪冬至》,不久前還獲得第34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終身成就獎。

王心剛

扮演黨代表洪常青的王心剛是大連人,是新中國培養的電影演員,也是那個時代人們心中的偶像,就像1980年前後的高倉健,當年有這樣一句話:「男看王心剛,女看王曉棠。」可見觀眾對他的喜愛之情。王心剛作品很多,我看過的有《紅色娘子軍》《野火春風斗古城》《秘密圖紙》《偵察兵》《傷逝》《知音》《永不消逝的電波》《烈火中永生》等等,都是膾炙人口的佳作。王心剛今天已86歲,已息影多年,在家安享晚年。

陳強

飾演南霸天的陳強是一位老藝術家,以表演反面人物和喜劇而聞名影壇,他的兒子陳佩斯也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藝術家。陳強老先生曾經說過,他演反面人物是反臉譜化的,陳強非常注意琢磨反面人物的真實面目,這些人並不都是青面獠牙,有的在 社會 上還是所謂的道學家和慈善家,他要演出他們內心的世界。

陳強因出演《紅色娘子軍》中的南霸天一角而獲得第一屆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獎。陳強的作品有《紅色娘子軍》《白毛女》《父與子》《瞧這一家子》《二子開店》《魔術師的奇遇》《海霞》《大河奔流》《父子老爺車》、《爺倆開歌廳》等。2012年6月26日,陳強在京去世,享年94歲。

《紅色娘子軍》是1959年國慶十周年的獻禮片。榮獲百花獎。電影里的主要演員也獲得了很高的榮譽。

娘子軍連指導員由八一電影製片廠著名演員王心剛飾演,王心剛成功地塑造了英雄人物洪常青而獲得好評;影片一號女主角祝希娟扮演紅軍女戰士瓊花也獲得一致肯定。他兩人一起被評為文革前「中國22大影星」,前幾年又獲得「新中國電影終身成就獎」。

如今「22大影星」所剩不多,王心剛和祝希娟還健在,經常參加一些與電影有關的活動。

只要是王心剛參演的每一部電影都很火。

祝希娟、王心剛都是應該還在吧!

謝晉在拍攝《紅色娘子軍》時,一直受到夏衍的關懷和指導,而謝晉也是夏衍最得意最力捧的青年導演。洪常青和瓊花的關系,按謝晉的最初構思,是有一條愛情線索的。但以後因審核原故,謝晉最後忍痛割愛。當此影片在全國上演大獲成功,謝晉為此作文總結。他在文章結尾時說「電影是一種遺憾的藝術」,他仍在為此事遺憾吧。

謝晉眼光犀利,他不拘泥於現有的名演員,他能根據劇本在人群中找到他需要的角色。他挖掘帶攜培養了不少明星,像《女籃5號》的曹其緯,《舞台姐妹》的曹銀娣,《春苗》的李秀明,當然還有祝希娟。都是因謝晉導演的挖掘而首次登上銀幕就一炮而紅。

當謝晉最後找到了《紅色娘子軍》主角祝希娟,演員組也就已齊備。他帶著攝制組去海南島體驗生活時,謝晉帶著一群女演員先去探訪《紅色娘子軍》編劇梁信。謝晉請梁信猜下:在眾多女演員中誰是女主角吳瓊花的扮演者,梁信環視了一下就立即指著祝希娟說:就是她!

《紅色娘子軍》是由著名導演謝晉執導的紅色經典影片,由老一輩藝術家祝希娟,王心剛,陳強等主演。

影片於1959年12月在上海正式開拍,1961年正式上映。

上映之後在全國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在首屆百花獎中獲得了包括最佳故事片、最佳導演、最佳女演員、最佳男配角等四項大獎。

影片主要講述了海南貧農家女兒吳瓊花被惡霸地主南霸天殘酷欺壓,後來遇到化妝成僑商的紅軍幹部洪常青,在他的幫助下吳瓊花漸漸成長為一名合格的紅軍戰士,並帶領娘子軍配合主力部隊打下了椰林寨擊斃了南霸天的故事。

《紅色娘子軍》的故事颳起一陣經久不衰的紅色旋風,成功的塑造了很多紅軍戰土的光輝形象,比如吳瓊花、洪常青等。

吳瓊花的扮演者是祝希娟,謝晉選角的時候,祝希娟還是上海戲劇學院在讀生,可以說是默默無聞,謝晉當時選中祝希娟,是因為覺得她的性格有點像男孩子,而且一雙眼睛很能體現吳瓊花那充滿反抗精神的性格,見過祝希娟的第一面後,謝晉當即拍板由她來擔當主角。

祝希娟1938年出生,江西贛州人,1962年憑借著《紅色娘子軍》的吳瓊花一角獲得了首屆百花獎的最佳女演員,後來又參演了《燎原》、《啊!搖籃》等影片,80年代在深圳電視台藝術中心任主任,1997年與陳道明、葛優合演古裝喜劇《寇老西兒》,1998年退休後定居美國,2002年創辦了美國瓊花影視藝術公司,致力於中 美文 化交流。

在新世紀,退而不休的祝希娟參演了很多大家比較熟悉的電視劇,比如柳雲龍的《暗算》,在劇中飾演華主任,還有與黃志忠共同主演的經典的《大明王朝1566》,在劇中飾演海母,2018年獲得了第二十七屆金雞百花電影節終生成就獎。

在藝術的道路上,數十年來祝希娟一直孜孜不倦,而開啟她藝術生涯的經典形象吳瓊花更是深深烙在了廣大影迷心中。

《紅色娘子軍》中的洪長青,是幾代影迷心中的英雄形象,而洪長青的扮演者就是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是享受國家特殊津貼的國家一級演員、被譽為「新中國22大電影明星」之一的王心剛。

王心剛1932年出生於遼寧大連,後進入沈陽軍區軍工局文工團,曾任八一電影製片廠副廠長,1994年退休,現任影協主席團委員、表演協會常務理事,多次被金雞電影節聘為評委。

王心剛是老一輩影迷心中的白馬王子,他不僅有英氣的外表,而且為人低調,數十年來為觀眾塑造出了許許多多的銀幕經典形象,比如《野火春風斗古城》中的楊曉冬、《知音》中蔡鍔等,而最為觀眾熟知的應是電影《紅色娘子軍》中洪長青了。

洪長青是娘子軍連的黨代表,在一次阻擊戰中負傷被俘,英勇不屈,最後被南霸天燒死,犧牲在了榕樹下,在《紅色娘子軍》中王心剛把洪長青演繹得既剛毅又平易近人,最後洪長青的犧牲更是感動了許多人的心。

說到《紅色娘子軍》中的主要角色,不得不提到「惡霸」南霸天,而提到南霸天不得不提到其扮演者陳強。

陳強原名陳慶三,1918年出生於河北邢台市寧晉縣,是著名的電影表演藝術家,也許很多年輕人對他不太熟悉,但提到陳佩斯很多人一定認識,陳佩斯就是陳強的二兒子。

陳強一生飾演過數十部經典電影,特別擅長飾演反派角色和喜劇角色,尤其是反派角色,陳強飾演的特別有味道,他能從多個方面深入挖掘人物的內心,從不把人物臉譜化,從細節處把反派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地表現了出來,比如他飾演的《白毛女》中黃世仁和《紅色娘子軍》中南霸天,都是讓觀眾恨得牙癢癢的反派角色。

在《紅色娘子軍》中,據說陳強飾演的南霸天太過真實,在片場被控制不住情緒的圍觀群眾打成了重傷,不得不躺在醫院里幾天才能繼續拍攝,不得不說老一輩的藝術家們為了藝術真是太敬業了。

2008年,第17屆金雞百花電影節暨第29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授於陳強終身成就獎。2009年,在獻禮新中國成立60周年「我心中的經典電影形象」評選活動中,陳強獲得了「經典電影形象」大獎,這些都是對他對中國電影事業做出的傑出貢獻的肯定。

2012年6月26日,陳強在北京安貞醫院逝世,享年94歲。

《紅色娘子軍》在當年風靡大江南北,創下了數億人觀看的盛況,而影片中原型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二獨立師女子特務連。

在中國共產黨的組織領導下,紅色娘子軍連於1931年5月1日在樂會縣第四區革命根據地創建,100多位窮苦人家的女孩子,為反抗封建壓迫和爭取男女平等,勇敢地拿起了槍,她們不怕犧牲,英勇殺敵,配合主力部隊,為海南的革命事業立下了不朽功勛。

後來由於遭到敵人的重兵「圍剿」,海南的主力部隊受到了重創,娘子軍連也被迫解散,散落於民間的戰士們繼續隱蔽斗爭,直至全省解放。

我曾在海南瓊海的娘子軍紀念園工作過一段時間,有幸見過幾位娘子軍老戰士,那時幾位老人家身體都還很好,她們經常在園中走動,有時候也和遊客們互動,雖然老人家們不會說普通話,但在翻譯人員的介紹下,看得出來她們對談論過去的崢嶸歲月的興致還是很高的。

後來我離開了海南,自然也就不知道了娘子軍老戰士的消息了,直到最近才從網上知道了最後一位在世的紅色娘子軍老戰士盧業香,於2014年4月19日逝世,享年100歲。

在這珍貴時間,很高興給大家分享我對這個問題看法,在這里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那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關於這個問題。

在下面優質內容我為大家分享,首先我分享下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與想法,也希望我的分享能給大家帶來幫助和快樂,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

梁信編劇梁信是廣東作家,代表作是電影《紅色娘子軍》,梁信是著名演員馮遠征的岳父,剛剛去世沒幾年。說起梁信,還要談一談他與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的官司,芭蕾舞劇是根據電影改編的,但沒有署原作者的名字,引起了梁信的不滿。

其實梁信電影原名叫《瓊島英雄花》,《紅色娘子軍》這個名字出自1957年《解放軍文藝》的一篇報告文學;電影中的其他故事情節也借鑒了瓊劇《紅色娘子軍》一些因素,而梁信也沒有在電影中署上其他人的名字。

謝晉導演謝晉是改革開放以後馳名世界影壇的大導演,我看過許多謝晉的作品,包括早期的《女籃五號》《舞台姐妹》《啊!搖籃》。

還有1980年代後的大批作品如《天雲山傳奇》《牧馬人》《高山下的花環》《芙蓉鎮》《清涼寺的鍾聲》。謝晉於2008年去世,他是一位有信仰的藝術家,其思想和藝術高度在中國至今無人逾越。

在以上我的精彩的分享是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我的真實想法與觀點,同時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於分享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解答,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與看法,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走進這話題。

我在這里,發自內心真誠的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擁有身體 健康 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② 香港鬼片大師林正英生平簡介及作品

▲林正英生平簡介
林正英,香港著名的動作演員和武術指導,生於1952年,小時侯在粉菊花師傅的戲班中學習京劇表演,後來憑借一身好功夫進入電影圈做龍虎武師和武術指導,在電影圈摸爬滾打多年後,年過30的他在80年代中期終於憑借茅山道長的形象,借著一部講述民國時期茅山道士捉僵屍題材的影片走紅香港和東南亞影壇。
在香港的僵屍電影中,許多影星都扮演過降妖伏魔的"茅山道長",比如陳友,鄭則仕、吳耀漢,甚至玩票的名作家倪匡等人。但若論最受歡迎、拍得最多,則當屬林正英"一字眉、冷幽默、身手敏捷、連畫符念咒都有款有型"的茅山道長形象最是深入人心。而作為香港僵屍電影的代表人物,有著厚實功夫底子的林正英對僵屍片這種令自己聲名鵲起的題材確實也情有獨鍾,為它付出了不少心血。因此,當香港傳統的茅山僵屍片由於被眾多跟風之作反復模仿毫無創新,以至漸漸失去觀眾時,林正英為避免香港僵屍電影黔驢技窮、自斷生路,拍攝的此類影片在力保不失本土民俗趣味之餘,亦開始積極將西方吸血鬼及僵屍融入香港僵屍片中,打開了香港電影人重新審視本土僵屍電影的思路。之後的1990年,本已山窮水盡的香港僵屍電影再度掀起創作熱潮,西風東漸之勢亦愈演愈烈。
1997年,林正英患肝癌逝世,終年45歲。
林正英雖然去世了,但是他主演和導演的許多僵屍電影卻成為香港電影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一個經典的電影流派。今年年初,法國的HKV公司發行了一個4碟套裝的香港僵屍電影《僵屍先生4部曲》套裝,包括《僵屍先生》《靈幻先生》《僵屍叔叔》《僵屍家族》。優視覺在這個套裝的基礎上又加入了林正英主演的《一眉道長》,做出一個《林正英僵屍電影經典套裝》,下面就簡單的介紹一下這幾部電影和碟片的配置情況
參考資料:http://kiss.bitunion.org/viewthread.php?tid=174558
▲林正英資料全集
原名: 林根寶
原籍: 上海
出生日期: 一九五二年十二月廿七日
逝世日期: 一九九七月十一月八日,享年四十五歲。
家庭背景:
父母幫人包伙食為生,有六兄弟姊妹,林正英排行第三,與哥姐一樣
,林正英也沒機會讀書,唯獨其弟妹可以讀多幾年書。
入戲行:
小學二年級便綴學,十一、二歲被父親送入春秋劇社學戲,拜粉菊花為師,尊龍、惠天賜、孟海、董瑋乃同門師兄弟。
林正英受訓半年後即投入演出,第一個劇目叫《白沙灘》,但他的京劇生涯只維持了三、四年,經朋友介紹下轉行入電影圈。
電影生涯:
第一部電影叫《金刀大俠》,由岳??導演,鄭佩佩做女主角,片中林
正英扮個和尚仔。
從影二十多年,所拍電影不少過五十部,八八年自導自演了首部電影
《一眉道人》,不過卻因製作費超支,連導演費也收不到。
林正英拍得最多的是僵屍片,八十年代初憑《敗家仔》及《僵屍先生》奠定師傅地位。最後一部電影是九四年作品《青鋒俠》。
婚姻狀況:
早在八三年,林正英與前妻鄭冰冰結婚,婚姻維持了五年多便亮紅燈,期間前妻為他誕下一子(家耀)及一女(式瓦),離婚後,一對子女的撫養權卻歸父方,林正英亦決心將子女送往美國留學,計劃到子女長大後,自己亦移居美國養老。離婚後與父母同住,方便照顧一子一女,女兒今年十二歲,讀中二,兒子今年九歲,讀小學五年級。子女愛看他的戲,自動錄下爸爸演戲的錄影帶,少說也儲存了四十多盒。
林正英愛好家庭生活,父母、兄弟均同住西貢區,他在九一年時曾在西貢開酒廊。
最欣賞的人:
已故的李小龍,兩人曾合作拍《唐山大兄》一片,林正英做副武指,十分投契。當拍《龍爭虎鬥》一片時,李小龍特地要求鄒文懷寫信去韓國調林正英返港任其武指,兩人其後再拍《死亡游戲》,可惜戲未拍完,李小龍便逝世。
首部電影片酬:
日薪六十元,其中三分一交給師傅,另三分一拿回家中,餘三分一買食物請師兄弟食,林正英曾說那段日子最開心。
電視生涯:
95年獲亞視以百萬高薪禮聘演出電視劇《僵屍道長》;96年再添食拍《僵屍道長Ⅱ》,其後拍《等著你回來》97年底原擬再為亞視拍《僵屍道長Ⅲ》,終成遺願。
感情生活:
同苑瓊丹在亞視因合作《僵屍道長》而日久生情,九六年初兩人終於譜寫戀曲,苑仔還特地從跑馬地遷居西貢,與林正英共同生活。
致病原因:
因長期酗酒,引致肝癌
參考資料:http://post..com/f?kz=33455872
▲林正英作品(附別名、年份)
俠女(1971)
人嚇人(1982)
鬼怒川(1971)
敗家仔(1983)
七小福(1988)
人嚇鬼(1984)
人鬼神(靈幻至尊)-1991
鬼打鬼(1980)
甩皮鬼(金裝鬼打鬼)-1991
鬼咬鬼(1990)
血玫瑰(1986)
鬼幹部(魔中仙)-1991
錢作怪(1977)
合氣道(1972)
精武門(1972)
林世榮(仁者無敵)-1979
龍的心(1985)
羞羞鬼(九月九日重見天日)-1992
精靈變(1992)
一眉道人(1989)
天龍八將(1971)
咸魚翻生(狗急跳牆)-1980
無名小卒(1980)
少林英雄(方世玉與洪熙官)-1994
海員七號(1973)
英雄無淚(黃昏戰士)-1986
龍爭虎鬥(1973)
老虎田雞(1978)
雜家小子(1979)
舞台姐妹(1990)
戰火羔羊(1993)
時來運轉(1985)
學校風雲(1988)
黃面老虎(1974)
僵屍先生(靈幻道士、暫時停止呼吸)-1985
音樂僵屍(天外天音樂精靈)-1990
靈幻先生(1987)
特區愛奴(1992)
密宗威龍(1991)
驅魔警察(驅魔探長)-1990
驅魔道長(1993)
贏錢專家(1991)
靈界風雲(1991)
零時十分(追魂傘)-1992
唐山大兄(1971)
福星高照(1985)
東方禿鷹(1986)
金刀大俠(1970)
金衣大俠(1970)
富貴列車(1986)
玩命雙雄(1990)
笑傲江湖(1990)
群龍戲鳳(1989)
天地玄門(穿梭時空五百年)-1991
非洲和尚(1991)
洪福齊天(1991)
妖怪都市(1992)
雙龍出海(1984)
鍾馗嫁妹(鬼王鍾馗)-1994
僵屍至尊(靈幻家族)-1987
誓不忘情(1991)
神勇雙雄炮(1984)
新僵屍先生(新暫時停止呼吸)-1992
黐線枕邊人(老麼真辛苦)-1991
馬路小英雄(1973)
跆拳震九州(1973)
猛鬼旅行團(嘩!鬼旅行團)-1992
霹靂大喇叭(1986)
黃飛鴻少林拳(1974)
醒目仔蠱惑招(1979)
公海強奸風雲(1993)
鐵甲無敵瑪利亞(1988)
畫皮之陰陽法王(1993)
笑傲俠義黃大仙(1992)
冷麵虎京都之旅(1973)
搏命單刀奪命槍(1979)
神槍手與咖喱雞(1992)
奇謀妙計五福星(1983)
贊先生與找錢華(1978)
三德和尚與舂米六(1977)
中國最後一個太監(1988)
小英雄大鬧唐人街(1974)
黃飛鴻之一代宗師(1992)
鬼打鬼之黃金道士(鬼打鬼之靈幻天師)-1992
僵屍家族僵屍先生續集(1986)
***連續劇***
僵屍道長(1995)
僵屍道長Ⅱ(茅山道長)-1996
撞到正(等著你回來、情定陰陽界)-1996
新水滸傳(一枝花和尚)-1996
參考資料:http://post..com/f?kz=9227942

③ 天魔僵屍主演的圖片呀

▲林正英生平簡介
林正英,香港著名的動作演員和武術指導,生於1952年,小時侯在粉菊花師傅的戲班中學習京劇表演,後來憑借一身好功夫進入電影圈做龍虎武師和武術指導,在電影圈摸爬滾打多年後,年過30的他在80年代中期終於憑借茅山道長的形象,借著一部講述民國時期茅山道士捉僵屍題材的影片走紅香港和東南亞影壇。
在香港的僵屍電影中,許多影星都扮演過降妖伏魔的"茅山道長",比如陳友,鄭則仕、吳耀漢,甚至玩票的名作家倪匡等人。但若論最受歡迎、拍得最多,則當屬林正英"一字眉、冷幽默、身手敏捷、連畫符念咒都有款有型"的茅山道長形象最是深入人心。而作為香港僵屍電影的代表人物,有著厚實功夫底子的林正英對僵屍片這種令自己聲名鵲起的題材確實也情有獨鍾,為它付出了不少心血。因此,當香港傳統的茅山僵屍片由於被眾多跟風之作反復模仿毫無創新,以至漸漸失去觀眾時,林正英為避免香港僵屍電影黔驢技窮、自斷生路,拍攝的此類影片在力保不失本土民俗趣味之餘,亦開始積極將西方吸血鬼及僵屍融入香港僵屍片中,打開了香港電影人重新審視本土僵屍電影的思路。之後的1990年,本已山窮水盡的香港僵屍電影再度掀起創作熱潮,西風東漸之勢亦愈演愈烈。
1997年,林正英患肝癌逝世,終年45歲。
林正英雖然去世了,但是他主演和導演的許多僵屍電影卻成為香港電影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一個經典的電影流派。今年年初,法國的HKV公司發行了一個4碟套裝的香港僵屍電影《僵屍先生4部曲》套裝,包括《僵屍先生》《靈幻先生》《僵屍叔叔》《僵屍家族》。優視覺在這個套裝的基礎上又加入了林正英主演的《一眉道長》,做出一個《林正英僵屍電影經典套裝》,下面就簡單的介紹一下這幾部電影和碟片的配置情況
參考資料:
▲林正英資料全集
原名: 林根寶
原籍: 上海
出生日期: 一九五二年十二月廿七日
逝世日期: 一九九七月十一月八日,享年四十五歲。
家庭背景:
父母幫人包伙食為生,有六兄弟姊妹,林正英排行第三,與哥姐一樣
,林正英也沒機會讀書,唯獨其弟妹可以讀多幾年書。
入戲行:
小學二年級便綴學,十一、二歲被父親送入春秋劇社學戲,拜粉菊花為師,尊龍、惠天賜、孟海、董瑋乃同門師兄弟。
林正英受訓半年後即投入演出,第一個劇目叫《白沙灘》,但他的京劇生涯只維持了三、四年,經朋友介紹下轉行入電影圈。
電影生涯:
第一部電影叫《金刀大俠》,由岳??導演,鄭佩佩做女主角,片中林
正英扮個和尚仔。
從影二十多年,所拍電影不少過五十部,八八年自導自演了首部電影
《一眉道人》,不過卻因製作費超支,連導演費也收不到。
林正英拍得最多的是僵屍片,八十年代初憑《敗家仔》及《僵屍先生》奠定師傅地位。最後一部電影是九四年作品《青鋒俠》。
婚姻狀況:
早在八三年,林正英與前妻鄭冰冰結婚,婚姻維持了五年多便亮紅燈,期間前妻為他誕下一子(家耀)及一女(式瓦),離婚後,一對子女的撫養權卻歸父方,林正英亦決心將子女送往美國留學,計劃到子女長大後,自己亦移居美國養老。離婚後與父母同住,方便照顧一子一女,女兒今年十二歲,讀中二,兒子今年九歲,讀小學五年級。子女愛看他的戲,自動錄下爸爸演戲的錄影帶,少說也儲存了四十多盒。
林正英愛好家庭生活,父母、兄弟均同住西貢區,他在九一年時曾在西貢開酒廊。
最欣賞的人:
已故的李小龍,兩人曾合作拍《唐山大兄》一片,林正英做副武指,十分投契。當拍《龍爭虎鬥》一片時,李小龍特地要求鄒文懷寫信去韓國調林正英返港任其武指,兩人其後再拍《死亡游戲》,可惜戲未拍完,李小龍便逝世。
首部電影片酬:
日薪六十元,其中三分一交給師傅,另三分一拿回家中,餘三分一買食物請師兄弟食,林正英曾說那段日子最開心。
電視生涯:
95年獲亞視以百萬高薪禮聘演出電視劇《僵屍道長》;96年再添食拍《僵屍道長Ⅱ》,其後拍《等著你回來》97年底原擬再為亞視拍《僵屍道長Ⅲ》,終成遺願。
感情生活:
同苑瓊丹在亞視因合作《僵屍道長》而日久生情,九六年初兩人終於譜寫戀曲,苑仔還特地從跑馬地遷居西貢,與林正英共同生活。
致病原因:
因長期酗酒,引致肝癌
參考資料:
▲林正英作品(附別名、年份)
俠女(1971)
人嚇人(1982)
鬼怒川(1971)
敗家仔(1983)
七小福(1988)
人嚇鬼(1984)
人鬼神(靈幻至尊)-1991
鬼打鬼(1980)
甩皮鬼(金裝鬼打鬼)-1991
鬼咬鬼(1990)
血玫瑰(1986)
鬼幹部(魔中仙)-1991
錢作怪(1977)
合氣道(1972)
精武門(1972)
林世榮(仁者無敵)-1979
龍的心(1985)
羞羞鬼(九月九日重見天日)-1992
精靈變(1992)
一眉道人(1989)
天龍八將(1971)
咸魚翻生(狗急跳牆)-1980
無名小卒(1980)
少林英雄(方世玉與洪熙官)-1994
海員七號(1973)
英雄無淚(黃昏戰士)-1986
龍爭虎鬥(1973)
老虎田雞(1978)
雜家小子(1979)
舞台姐妹(1990)
戰火羔羊(1993)
時來運轉(1985)
學校風雲(1988)
黃面老虎(1974)
僵屍先生(靈幻道士、暫時停止呼吸)-1985
音樂僵屍(天外天音樂精靈)-1990
靈幻先生(1987)
特區愛奴(1992)
密宗威龍(1991)
驅魔警察(驅魔探長)-1990
驅魔道長(1993)
贏錢專家(1991)
靈界風雲(1991)
零時十分(追魂傘)-1992
唐山大兄(1971)
福星高照(1985)
東方禿鷹(1986)
金刀大俠(1970)
金衣大俠(1970)
富貴列車(1986)
玩命雙雄(1990)
笑傲江湖(1990)
群龍戲鳳(1989)
天地玄門(穿梭時空五百年)-1991
非洲和尚(1991)
洪福齊天(1991)
妖怪都市(1992)
雙龍出海(1984)
鍾馗嫁妹(鬼王鍾馗)-1994
僵屍至尊(靈幻家族)-1987
誓不忘情(1991)
神勇雙雄炮(1984)
新僵屍先生(新暫時停止呼吸)-1992
黐線枕邊人(老麼真辛苦)-1991
馬路小英雄(1973)
跆拳震九州(1973)
猛鬼旅行團(嘩!鬼旅行團)-1992
霹靂大喇叭(1986)
黃飛鴻少林拳(1974)
醒目仔蠱惑招(1979)
公海強奸風雲(1993)
鐵甲無敵瑪利亞(1988)
畫皮之陰陽法王(1993)
笑傲俠義黃大仙(1992)
冷麵虎京都之旅(1973)
搏命單刀奪命槍(1979)
神槍手與咖喱雞(1992)
奇謀妙計五福星(1983)
贊先生與找錢華(1978)
三德和尚與舂米六(1977)
中國最後一個太監(1988)
小英雄大鬧唐人街(1974)
黃飛鴻之一代宗師(1992)
鬼打鬼之黃金道士(鬼打鬼之靈幻天師)-1992
僵屍家族僵屍先生續集(1986)
***連續劇***
僵屍道長(1995)
僵屍道長Ⅱ(茅山道長)-1996
撞到正(等著你回來、情定陰陽界)-1996
新水滸傳(一枝花和尚)-1996
參考資料:

④ 說出一部電影證明你是中年人了

要是說一部的話那在我小時候印象最深的還是在影院看的,叫《古今大戰秦俑情》是程小東導演,由鞏俐和張藝謀主演的奇幻穿越題材的電影。

那時候才十幾歲,感覺鞏俐在裡面扮相好美,是小時候串親戚時在影院看的。影片講的是秦始皇練成的長生不老丹葯被自己的衛兵試用,沒想自己還沒等到用就一命嗚呼。於是就很多士兵被活活封死在了秦俑里,誰知道那長生不老葯竟然起作用了,由張藝謀扮演的試葯將軍竟然奇跡般的活了下來,知道民國時被盜墓者驚醒。於是就來到了現代跟轉世情人,鞏俐扮演的一個秦妃產生一段奇幻愛情故事。

印象中是八幾年看的,這部劇平時很少重播,估計能看過的差不多都我這個年紀以上了,哈哈!暴露年齡了!

小時候很想要圖1的機器人一個,誰還記得圖3中的反派叫什麼來著?

那個年代的奧特曼,看過他的都成old man嘍[捂臉]

《青春祭》(1985)張暖忻導演,李鳳緒、馮遠征主演。

主要講述女知青李純到傣鄉插隊落戶,借用李純的視角,反映了動亂年代裡傣鄉的民俗風情和傣族人民的熱情善良。

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就想起這裡面女主角李純的旁白。有一次,她們結束勞動後, 她看到傣族小夥子和姑娘們在對歌,非常富有生氣。於是她說:看著他們,我感到又累又喪氣,我既不會幹活又不會生活,帶著一身的暮氣。

那時候就覺得這句話直擊內心最弱小的地方,刺了一下。電影想要表達的當然更多,不過這句話給了我沉重的一擊,好像說到自己心坎里,那樣的有點暮氣沉沉,漸漸老矣之感。

順便推薦一下這部電影,張暖忻導演以女性極其細膩的拍攝手法,描繪了那個年代裡,女孩青春意識火苗的漸漸蘇醒。

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的一部電影,八十年代中國的電影真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啊~

一部電影代表一個時代,都有時代烙印。現在的中年人也就三十五歲以上吧,按這樣推理也就是1983年前後,也就是絕大部分的80後。我這里有部電影是很小的時候看過的,他的名字是《太極張三豐》。

這部電影是我姥爺去世的時候看的。那時候沒有電視機,姥爺去世時通過露天電影去看的。相信很多00後沒有看過這部電影,因為真的太久了。雖然久遠,但絲毫不影響它的精彩程度。他講述的是兩個孤苦無依的小男孩(天寶君寶)被少林寺收養,從此相依為命,互相玩耍,互相學習。從小到大,他們都是少林寺最勤奮的兩個孩子,睡覺練武,洗衣服練武,吃飯也練武,是兩個絕絕對對的武痴。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們的勤奮終有回報,在少林寺始終處於頂尖地位。但命運就是這么不公,在一次達摩院的考核競選中,天寶打得對手心寶無力還手,但心寶耍詐,暗算天寶,天寶憤怒重拳傷了心寶並贏得比賽。但達摩堂首座包庇自己徒弟,說天寶出手狠毒,還要逐他出羅漢堂。天寶不服,但首座引眾師兄圍攻天寶君寶致他們兩人最終出逃。逃出去後兩人賣藝為生,看到奸官無道,君寶心憐眾人,但天寶被花花世界,官威所迷,一心當官,兩人至此產生隔閡。終於天寶覓得良機去當兵,雖然有次競選以一敵四打敗四個副刀統,但依然沒能贏得刀統之位。他就設計將君寶和對朝廷不滿的人引入軍營一網打盡,君寶僥幸逃脫但一蹶不振,每日三瘋。被哥們出賣的滋味是真的難受。但最終君寶醒悟,學會了太極,主動找天寶報仇,並最終勝利為民除惡。

這部電影武打設計非常精彩,是李連傑和錢小豪的武打巨作。整個故事情節緊湊,扣人心懸,場面宏大,是部難得的好電影,也是80後的武俠夢,小時候看過電影的人基本上都可以稱自己為中年人了。謝謝大家!

《馬蘭花》

昨天晚上剛和女兒一起看了這部早期的黑白電影《馬蘭花》

記得小學的時候,學校裡面放電影,看的最多和最喜歡的就是《馬蘭花》

猶記得劇中的歌謠:

馬蘭花、馬蘭花

風吹雨打都不怕

勤勞的人在說話

請你馬上就開花

劇中憨厚老實的夫婦、好吃懶做的大蘭、勤勞善良的小蘭,還有智慧勇敢的馬郎,以及山上的樹公公和活潑可愛的動物夥伴們。

小時候,多麼希望這么神奇的故事是真正存在的,小孩子的心中總是有好多小願望,多麼希望能真的有一朵無所不能的美麗的馬蘭花,幫我們把所有的願望都實現。

當然現在已近而立之年,依然在心中盼望著,有一朵美麗神奇的馬蘭花,把我的願望都實現~~

《暖春》

初中的時候,去實踐基地看的電影,劇中的主人公小花是被爺爺撿來的,年邁的爺爺和小花相依為命。兒子迫於媳婦的冷漠,不敢接濟老父親。

小花勤勞懂事,幫著爺爺下地幹活。為了自己的嬸嬸能早點懷上孩子,去山裡逮螞蚱,等等

最終善良的小花得到了家人的疼愛。而兒子也知道了多年的秘密,原來爺爺的兒子當年也是被撿來的。

善良的老人一輩子默默守著這個秘密,為了不讓兒子遭受白眼和譏笑,老人默默地承受著兒子的冷漠而堅持沒有說出這個秘密。

當時看的時候,我們女生都哭的稀里嘩啦的,真的很感人

舞台姐妹,野火春風斗古城,喜臨門 許茂和他的女兒 牧馬人 小花 大蓬車 流浪者 以前的電影基本沒落過

一句話,電影《黑三角》家長帶著去的影院。日本電影《人證》,還是家長帶著去的。還有像什麼《劉三姐》這樣後來復映的60年代老電影,也是家長帶著去的天津本地勸業場裡面原本就有(現在沒有了,原來最早有八大天)天宮影院看的,條件比商場對面的光明電影院差好多(直到現在,光明依然「活著」,和新世代的電影城抗爭著,其他大多被迫改行了)。日本電影《追捕》,上小學的時候學校組織的,兒童影院觀看(下同),法國電影《虎口脫險》,學校組織的(票錢找家長要,回到學校交給班長或班主任老師)。電影《苦菜花》、《平鷹墳》(雖然已經記憶模糊了)。《八女投江》,簡直不要太多。電視劇還用說嗎?蹭看也是看啊!1988年以後不需要(蹭看)了!!(圖中就是曾經的兒童影院,90年代一度改名為小光明影院,學校組織觀看電影,主要是距離不算遠,雖然比不上八一禮堂、和平電影院,延安影劇院,濱江影劇院和光明電影院距離近,但是因為電影院的名字很關鍵,票價一毛錢啊!!!適合小學、初中的學生啊!!!!)

出生在七八十年代的小夥伴想必應該符合你所謂「中年人」吧,那個年代電視機並不那麼普及,很多經典老電影我是到了80年代後期才有機會在電視上看,比如《小兵張嘎》、《賭神》、《佐羅》、《少林寺》、《警察故事》等。

其實每個年代都有屬於這個年代的電影,就像近幾年漫威系列電影比較流行,再過十年二十年,漫威這類型電影卻未必了。

我看過的電影——大部分電影票是2毛

《奇襲》《一江春水向東流》《苦菜花》《喜盈門》《月亮灣的笑聲》《紅牡丹》《扎西》《馬蘭花》《渡江偵察記》《地雷戰》《地道戰》《閃閃的紅星》《黑三角》《冰山上的來客》《廬山戀》《雞毛信》《永不消逝的電波》《小兵張嘎》《許茂和他的女兒們》《人證》《望鄉》《小街》《蹉跎歲月》《卷席筒》《野火春風斗古城》《人到中年》《春苗》《人生》《青松嶺》《高山下的花環》《這里的黎明靜悄悄》《大篷車》《第一滴血》《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葉塞尼亞》《駱駝祥子》《賣花姑娘》《紅日》《吉鴻昌》《瞧這一家子》《大橋下面》《小花》《城南舊事》《戴手銬的旅客》《小字輩》《開槍為他送行》《牧馬人》《被愛情遺忘的角落》《英雄兒女》《流浪者》《追捕》《尼羅河上的慘案》《自古英雄出少年》《佐羅》《少林寺》《巴山夜雨》八幾年還看過第一個立體電影忘記叫什麼名字了,印象最深的是九十年代《上帝也瘋狂》太 搞笑 了

中年人是指40_55歲年齡段的人,正是正宗的上有老下有小的時候.看了樓主這個問題,感慨自己也屬其中之列了.要說電影還是小時候看得多,那時候主要是露天放映,又以黑白片為主.要說最開心就是那時候,瘋玩瘋跑,無憂無慮,現在再也看不到那種場景了,大家都埋頭看手機了.

那時候看了許多電影,基本上以戰爭片居多,那時年齡太小都印象模胡了.只是有一部電影印象倒是很深刻,這部電影的名字是<<戰上海>>.電影講述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包圍了上海,盤踞在上海的國民黨軍成了瓮中之鱉.但他們不甘心滅亡,蔣介石命令京滬杭警備湯雲甫固守頑抗,准備與解放軍對抗到底.最後就是解放軍秋風掃落葉一樣把他消滅了.

本來就是一部普通的戰斗故事片,為什麼記憶這么深刻呢?就是在影片中有這樣一個場景,國民黨軍在開會,突然一聲"湯司令到"大家全部起立立正.我們一夥小朋友對這個情節印象特別深,所以經常學著說.就站在教室門口,有同學進來就大吼一聲湯司令到.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形成了一個梗.以後看的電影就沒有這么深的印象了.

其實那時候的電影還有很多,不乏經典之作,像<<地道戰>>,<<地雷戰>>,<<渡江偵察記>>,<<平原游擊隊>>等.裡面的許多人物都要忘記了,但湯司令這個形象卻記憶深刻.這部電影應該可以證明吧.

⑤ 中國有什麼獲得國際大獎電影

1,《雙旗鎮刀客》所獲獎項:第三屆日本夕張國際探險與幻想電影節「最佳影片大獎」。

《雙旗鎮刀客》是由何平執導,高偉、孫海英、王剛等主演的武俠片。影片講述了男孩「孩哥」按照父親遺囑去雙旗鎮娶與自己定過娃娃親的「好妹」時遭遇土匪,最終殺死土匪為民除害的故事。該片於1991年在中國大陸上映。

2,《火焰山來的鼓手》所獲獎項:第四十二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兒童影片獎」。

《火焰山來的鼓手》是由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出品,廣春蘭執導,庫爾班江、阿依努拉主演的劇情片,於1991年在中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在火焰山下的一個小村莊里,一個藝術天賦很高的農家孩子被藝術團發現,並培養成為一名優秀的鼓手的故事。

3,《大紅燈籠高高掛》所獲獎項:第4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銀獅獎。

《大紅燈籠高高掛》是由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出品的劇情片,由張藝謀執導,鞏俐、何賽飛、曹翠芬、金淑媛等主演。該片改編自蘇童的小說《妻妾成群》。影片圍繞封建禮教展開話題,講述了民國年間一個大戶人家的幾房姨太太爭風吃醋,並引發一系列悲劇的故事。

4,《秋菊打官司》所獲獎項:第十四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和「最佳女演員獎」。

《秋菊打官司》是張藝謀執導的農村題材劇情片,由劉恆編劇,鞏俐、雷恪生、劉佩琦等主演,於1992年8月31日上映。該片改編自陳源斌的小說《萬家訴訟》,講述了農村婦女秋菊為了向踢傷丈夫的村長討說法,四處上訪,最終訴諸法律的故事。

5,《留守女士》所獲獎項:第十六屆開羅國際電影節(1992年)最佳影片(金字塔金獎)。

《留守女士》是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於1991年,主要劇情為:出國熱潮帶來了一大批「留守者「,女主人公乃青是一位丈夫在國外的「留守女士」。一次,她邂逅了一位妻子在國外的出租汽車司機嘉東,他們從相識到相互吸引,直至墜入愛河。

一度乃青從丈夫背叛的陰影中走了出來,並使她從情感封閉中解脫出來。然而,乃青和嘉東間的情愛和海誓山盟,並沒有徹底解決自身的孤獨、困惑、失落和危機。乃青在喪失依附之後,決定去尋找自我的價值。

⑥ 上官雲珠的人物生平

民國26年(1937年),全家為避戰亂而到上海,韋君犖最初在何氏照相館當開票員,民國29年(1940年)考入華光戲劇學校學習話劇,繼人新華影業公司演員訓練班學習,改用藝名上官雲珠(著名導演卜萬蒼為其取的藝名)。民國30年(1941年)開始演藝生涯,首演話劇《雷雨》(飾丫鬟四鳳)獲得成功,後進入電影行業,主演的代表作有《天堂春夢》《一江春水向東流》《萬家燈火》《麗人行》《希望在人間》《烏鴉與麻雀》《香飄萬里》《枯木逢春》《血碑》《早春二月》《舞台姐妹》等。1952年在全國第一屆優秀電影評比中,《烏鴉與麻雀》獲金質獎,受到毛澤東和周恩來的親切接見。「文化大革命」期間遭到迫害,因不堪忍受折磨,於1968年11月23日凌晨3時跳樓自殺。
韋君犖的父親韋亞樵(教師),母親金貴鳳。 1936年輟學與當地富家二少爺張大炎(張大烈之弟)結婚,生一子張其堅。1943年離婚後上官雲珠先後與姚克(生一女姚耀)、程述堯(生一子韋然)、賀路結婚。
陳復官著有長篇紀實文學《上官雲珠》。
上官雲珠 40年代主演過《國色天香》《黑衣盜》等影片。參加拍攝「亂世兒女」等片。1954年起任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新中國成立後,參加拍攝《南島風雲》《今天我休息》等片。
1938年5月到上海,為生計所迫,進何氏照相館任職。1940年考取華光戲劇學校,首次在洪深的獨幕劇《米》中登台亮相。不久,又進入新華影業公司的演員訓練班。1941年,在藝華影業公司拍攝了她的處女作《玫瑰飄零》,從而走上銀幕。在主演由徐欣夫掌鏡的新片《王老虎搶親》時,導演卜萬蒼專門為她取了「上官雲珠」的藝名。抗戰勝利後,她為中電二廠和文華影業公司拍片,在《天堂春夢》中塑造了一個奢侈、兇狠的腐化女人,在《太太萬歲》中又塑造了一個放盪,驕騷的女子。1947年入昆侖影業公司。 這是她在人生和藝術道路上的一個轉折點。
在影片《一江春水向東流》中,飾演了滿身珠光寶氣的「漢姦夫人」何文艷;在《萬家燈火》中飾演了傳統型的賢淑主婦又蘭;在《希望在人間》中飾演了堅定沉著的教授夫人、婦科醫生陶靜寰;在《烏鴉與麻雀》中飾演了忍辱負重的華太太,她所精心創造的這些銀幕形象,人各有貌,性格鮮明,真切感人,受到輿論界的高度贊揚和廣大觀眾的熱烈歡迎。為表彰其在《烏鴉與麻雀》中的出色表演,1957年於文化部1949-1955年優秀影片評獎中曾獲得個人一等獎。1995年獲中國電影世紀獎最佳女演員獎,1994年獲寶鋼高雅藝術獎。
1955年,上影廠開拍《南島風雲》。讓上官雲珠這樣的演員去扮演英姿颯爽、老練果敢的革命英雄形象,白沉導演力排眾議,上官雲珠不負眾望一改在銀幕上似乎早已定型的「交際花」、「闊太太」形象,把一個歷經千難萬險的女人公演繹得讓人信服,精湛演技讓那些一向歧視並帶有偏見的人也不得不折服。在五六十年代,她參加了一系列影片的拍攝,其中以《枯木逢春》中的冬哥媽、《早春二月》中的寡婦文嫂、《舞台姐妹》中的商水花最負盛名,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天我休息》中的兒科大夫,戲雖不多,卻依然光彩照人。在一些譯製片中,如《曙光照耀著我們》、《瑪麗娜的命運》、《世界的心》、《牛虻》等,擔任過配音演員,她的詩歌朗誦,如《他在我們中間》等,也曾在群眾中產生過較大的影響。
1937年,其全家為了避戰亂而到上海。韋君犖最初在何氏照相館當開票員。民國29年(1940年)考入華光戲劇學校習話劇,繼人新華影業公司演員訓練班學習,改用藝名上官雲珠(當時的著名導演卜萬蒼為其取的藝名)。1941年開始演藝生涯,首演話劇《雷雨》(飾丫鬟四鳳)獲得成功,後進入電影行業,主演的代表作有《天堂春夢》、《一江春水向東流》、《萬家燈火》、《麗人行》、《希望在人間》、《烏鴉與麻雀》、《香飄萬里》、《枯木逢春》、《血碑》、《早春二月》、《舞台姐妹》等。1952年,在全國第一屆優秀電影評比中,《烏鴉與麻雀》獲金質獎,受到毛澤東、周恩來的親切接見。「文化大革命」期間遭到迫害,因不堪忍受折磨於1968年11月23日凌晨3時跳樓自殺。
上官雲珠父親韋亞樵,母親金氏。韋均葷1936年輟學與當地富家二少爺張大炎(其兄張大烈)結婚,生一子張其堅。陳復官著有長篇紀實文學《上官雲珠》。
生死劫
上官雲珠在主演由名導徐欣夫掌鏡的新片《王老虎搶親》時,著名導演卜萬蒼專門為她取了「上官雲珠」的藝名。第二天清晨,上海某著名的娛樂報用「藝苑新葩—上官雲珠」、「傾國傾城—上官雲珠」等字眼稱贊她。然而,事情卻最終演變成了一個卑鄙的陰謀。
原來,影業公司老闆張善琨與妻子、也是紅極一時的女星童月娟,因片酬問題產生了矛盾。老闆為了要挾她,故意物色剛剛踏入演藝圈不久的上官雲珠來與之競爭、抗衡。可是,當張老闆與童月娟又重歸於好之後,上官雲珠便被換了下來。隨之,各家報紙又鋪天蓋地刊出「上官雲珠綉花枕頭一草包」、「上官雲珠虛有其表」等等誣蔑之詞。面對被戲弄的打擊,年僅20歲的上官雲珠並沒有屈服,反而一下子成熟了許多。她立志要發憤圖強,出人頭地。
《南島風雲》
新中國成立時,上官雲珠才30歲,正是大有作為的年紀。但她的相貌、戲路、氣質,都很不適合演「工農兵」形象。上官雲珠不氣餒,她努力改變戲路,進行脫胎換骨地「轉型」。 一時沒戲演,上官雲珠就另闢蹊徑,她為災區籌款義演,為勞軍義演,吃穿住都在舞台上,一天兩場、三場,一連演出了131場,直到過度勞累患急性肺炎昏倒在舞台上。
1955年,上影廠准備開拍《南島風雲》。但在即將開機之時,女主角護士長符若華的人選遲遲沒有敲定。與上官雲珠感情深厚的黃宗英,想起了三年一直坐「冷板凳」的上官雲珠,便極力向導演白沉推薦上官雲珠。可讓上官雲珠這樣的演員去扮演英姿颯爽、老練果敢的革命英雄形象,在一些人的眼裡簡直是嘲諷,好在白沉導演力排眾議,堅決啟用了上官雲珠。
上官雲珠不負眾望,一改在銀幕上似乎早已定型了的「交際花」、「闊太太」形象,把一個歷經千難萬險的女人公演繹得讓人看呆了眼。她的精湛演技讓那些一向歧視並帶有偏見的人也不得不折服。
1956年1月10日,上官雲珠手拿著陳毅市長親手書寫的「上官雲珠同志,請您來一趟」的字條,走進了中蘇友好大廈,受到了到上海視察工作的毛澤東主席的親切接見。
在此之前,因受丈夫程述堯的牽連,上官雲珠也被翻來覆去查個沒完,心情很是苦悶和壓抑。在陪同毛主席跳舞時,上官雲珠向毛主席訴說了心中的委屈和個人的遭遇。不久,上官雲珠主演了《小白旗的風波》,並跟隨中國電影代表團出訪捷克。上官雲珠原已被廠里列入「右派」名單,也峰迴路轉,成為「保護對象」。
命運的轉折,使上官雲珠又升起了攀登事業高峰的希望。
冥冥幽魂的召喚
上官雲珠在拍片之餘,積極參加「四清」工作隊,經常到外地和深入工廠、學校、農村演出,參加農活勞動,以至於累得吐血。不久她被查出「乳腺癌」和「腦癌」。手術後,上官雲珠以超常的毅力,日復一日在練習著因「腦癌」導致的語言障礙,以便重登銀幕。就在這時,文革開始了,造反派們全然不顧上官雲珠身體虛弱,硬拉她到廠里去參加大批判。在上影廠召開的批鬥大會上,上官雲珠多次遭到造反派的毒打。
造反派從鞭撻上官雲珠的個人婚姻開始,再到她主演「壞電影」的「放毒」,更重要的還有要她老實交代幾次見到中央首長的情況、怎樣惡毒攻擊偉大領袖的言辭,上官雲珠膽顫心驚地如實寫出受到毛主席幾次接見的情況,但堅決否認攻擊偉大領袖。
晚期經歷
從1968年9月開始,由江青直接操縱的「上官雲珠專案組」和林彪秘密成立的「上官雲珠特別專案組」,相繼逼迫上官雲珠寫出更翔實的與毛主席以及其它首長在一起的交待材料。可是,能寫的都已經寫了,上官雲珠搜肚刮腸,也實在寫不出令「專案組」滿意的材料。
1968年11月22日,一個周末的傍晚,上官雲珠又被專案組提審。對審訊人員的威逼,上官雲珠無話可說,審訊人員一陣猛扇耳光,拳打腳踢,折磨了她兩個多小時後,把上官雲珠踢出門外,並下最後通牒第二天必須交代,否則後果自負。
1968年11月23日凌晨3時,心力交瘁、身心極度疲憊、萬念俱灰的上官雲珠跳樓自殺。
上官雲珠的女兒姚姚於1975年9月23日因車禍身亡。
陳復官著有長篇紀實文學《上官雲珠》。
陳丹燕著有《上海的紅顏遺事》。
西歧著有《哀愁如一江春水--一代影星上官雲珠》

⑦ 民國期問二江陰長涇的電影明星叫什幺

民國期問二江陰長涇的電影明星叫上官雲珠。

上官雲珠1920年3月2日出生於江蘇江陰長涇鎮,原名韋均犖,家境貧寒,卻生的天生麗質。本來,她在照相館做開票小姐,但由於長相漂亮,電影明星夢一直在她的心中縈繞。

20歲時,貌美如花的她考入華光戲劇專科學校,開啟了自己的話劇之路,並首次在洪深導演的獨幕劇《米》中亮相。

演員簡介:

1962年,上官雲珠被中國文化部評為中國電影二十二大影星。1965年,出演劇情電影《舞台姐妹》。1968年11月23日凌晨,上官雲珠跳樓自殺,享年48年。

1994年,獲得寶鋼高雅藝術獎。1995年,獲得中國電影世紀獎最佳女演員獎。2005年,獲得中國電影百位優秀演員獎。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上官雲珠

閱讀全文

與經典民國題材電影舞台姐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冰與火之歌權力的游戲 瀏覽:186
今年中國電影票房實時數據 瀏覽:618
微燒能去看電影嗎 瀏覽:918
電影世界的冒險 瀏覽:408
朱麗葉與梁山伯電影音樂 瀏覽:268
魔警電影在線看 瀏覽:997
孫圳2013北京電影學院 瀏覽:597
武士電影韓國完整版 瀏覽:230
章子怡最近新電影有哪些 瀏覽:812
有哪些看哭人的動漫電影 瀏覽:739
光大信用卡在哪些電影院優惠 瀏覽:677
微電影有哪些好看的微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39
勇敢者游戲買電影票 瀏覽:897
變天電影在線觀看免費 瀏覽:500
黎明什麼電影 瀏覽:336
男子用蛇做實驗什麼電影 瀏覽:380
女忍有哪些好看的電影 瀏覽:270
中國警花電影都有哪些 瀏覽:507
百煉成鋼微電影 瀏覽:976
烈火情人電影在線觀看免費版 瀏覽: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