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影激戰影評3000字
從敘事技巧看,《激戰》並不完美,但我願意給它滿分。我幾乎每個月都會去影院欣賞電影,也經常被逗樂到,煽情到,震撼到,但忘了已經有多久,我沒有對著一部電影忘情的大笑,歡呼,於心不忍,滿懷振奮,黯然神傷,熱淚盈眶……《激戰》甚至讓我萌生出了影院就去旁邊健身房辦張卡的沖動。導演林超賢以槍戰片聞名,這次他不用一顆子彈半點煙火,只用一記記朴實的拳頭,就捶打遍我內心每一個柔軟的角落。我像被MMA高手擊中,通體震顫,癱軟在座位上,咬咬牙,擠出力氣,向著銀幕豎起一個大拇指。
故事圍繞一對師徒拳手挑戰綜合格鬥展開。張家輝的角色是個典型的香港市井老油子,昔日光輝拳王,如今悲催欠債王,其人刀子嘴豆腐心,人如外號的愛犯賤,甭管眼角的魚尾紋里藏了多少辛酸苦楚喜怒哀樂,愣是死不外露,求人辦事語帶調侃,承認錯誤時不情不願,安慰起人來也帶著教訓的口吻,放不下拳王的尊嚴,還差點和大媽對罵起來,那一聲聲的對不起,即使面對萌態可掬的小蘿莉,即使在空無一人的屋頂,也要經過了多少心理掙扎才能出口啊。彭於晏《洛奇》和《百萬美元寶貝》各佔一半,上擂台只為證明人生價值,輸贏並無所謂,因為有目標,無牽掛,所以能全力以赴,打歪鼻子,折斷脖子在所不惜,甚至還想學脫臼那一手絕活,端的是肯受虐者事竟成。兩人鬥嘴的好看程度不亞於肉搏,基情澎湃,火花四射,爭貧比賤精彩紛呈,每每在不經意間拂過我的笑穴。
師徒兩人在片中大炫肌肉,貨真價實毫無PS痕跡,戲里戲外都吃盡苦頭。尤其張家輝,40好幾的年紀硬磨出那一身鋼筋鐵骨,拼搏精神比片中角色更甚。影片對於格鬥的描寫最大程度貼近現實,例行公事的訓練過程蒙太奇,全面細致的展示了多種力量、敏捷、體能的訓練手段,那齜牙咧嘴、青筋暴突的畫面,光是看看就足夠叫人咂舌,驚呼拳手不是好當的。互聯網上有人鄙視擂台搏擊,認為街頭格鬥才是王道,無需搏擊手出言糾正,單是《激戰》中的訓練強度,就足夠讓他們改變成見。張家輝以一敵眾打流氓,充分呈現業余和專業實力的巨大差距,是現實再現。
幾場擂台大戰沒有因追求視覺而偏離MMA搏擊的本真面貌,外行看來帶些戲耍意味的鎖技過招,都得到完整細膩的呈現。綜合擂台上的強弱並非一目瞭然,選手心態、經驗、體型,力量,拳法,步法,腿法,鎖技的優勢和劣勢可以互相轉化,互相彌補,上下風也會發生戲劇性的起伏轉換,令比賽充滿意想不到的變數。兩主持人的解說雖只寥寥數語,卻總能點中關鍵,也在無形中強化了懸念。雖然出一腿就要挨一拳的設定未免失之簡單,但連場搏命的攻防戰術,已足夠叫人看的不亦樂乎。
影片很勵志,但絕非老調重彈意志必勝、精神超越物質的熱血雞湯。彭於晏訓練時間短,經驗不夠,與對手存在技術和力量的差距,果真沒能爆發小宇宙。張家輝創造奇跡,靠的是經驗充足,速戰速決,若是持久戰還能取勝,就不可思議了。扭轉敗局的關鍵一招,固然是戲劇驚奇,仍足夠讓人熱血沸騰的握緊拳頭,眼角含淚,然後,精心抖出的包袱又讓人撲哧笑出了聲。鑒於地面技動作觀賞性不夠,影片採用燃情音樂和選手痛苦表情填補張力,回合倒計時總藏在畫面外,省去了老套的緊張,換來幾個意外驚喜。
從片長來看,格鬥場面並不多,張家輝和一個單親家庭的感情聯接占據了相當多篇幅,這部分並沒有淪為打鬥間歇的湊戲,否則影片大可不必拍兩小時這么多。這個臨時家庭演「話劇」,切月餅,修房子,其樂融融間,伴著女聲版寂靜之聲的淺淺吟唱,令人心頭升騰起溫婉眷念。張家輝騎摩托車載著梅婷,在清風細雨里緩緩穿過街道,本來極可能流俗的悶場,因安插的恰到好處,也輕輕叩動了我的心扉。彭於晏與父親的幾場戲也是如此。這些溫情脈脈與格鬥無關,但它們讓我們了解到,錚錚硬漢們到底為了什麼而奮斗。
《激戰》不是大團圓的勵志片,情緒不穩定的母親終究要進精神病院,有犯罪記錄的老好人終究無法得到監護權,從絕境中站起的前富二代也並沒有和女孩確立戀情,但就像烏雲散盡前露出的那抹金邊,一切都折射著滿滿的希望。人生就像擂台,不打就不會輸,但你會在老去時懊悔什麼記憶都沒留下,一旦上台,你總會跌倒,但只要重新站起,繼續向著命運揮出一通又一通眼花繚亂的組合拳,你會證明留下的汗,灑出的血,歪掉的鼻子和脫臼的手臂,會是你此生最輝煌的獎賞。
B. 激戰劇情介紹
該影片講述了香港拳王程輝在拳壇沒落後,成為賭債累累的落魄中年,富二代林思齊因父親生意失敗而一無所有。
兩個風光一時的失意人,一個為了避債,一個為尋父,在澳門相遇成為拳擊師徒。輝為了挽回人生尊嚴,齊為了鼓勵失蹤的父親別放棄,師徒二人踏上MMA的擂台,無懼地挑戰強大對手。
整個劇情扣人心弦,特別是劇中搏擊賽的一路拚鬥,可以說是血肉模糊、驚心動魄。劇中那一句「怕,你就會輸一輩子」引起共鳴。
《激戰》是由林超賢自導自編,張家輝、彭於晏、梅婷等人出演的動作劇情片,於2013年8月16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幕後花絮
為了拍好《激戰》,彭於晏花了三個月時間接受密集訓練,完成了一次形體上的改變,讓自己的體脂率降低至3%,這一專業健美運動員的標准。拍攝時密集的打鬥戲份讓彭於晏有些崩潰。電影拍到最後,彭於晏說:「在片場最害怕導演叫到我的名字」,因為一叫他就會拍攝高難度的動作戲份。
王寶強此次客串的戲份比片中呈現得更多,且笑點頻出,但導演最終為了確保全片的節奏和時間,不得不忍痛剪掉了一部分,只保留了影片開場的那三分鍾。「他的戲要是都留下的話,這片子的重心可能就得偏移了,因為他實在太好笑了。」林超賢笑說。
以上內容來自 網路-激戰
C. 用散打的視角分析電影激戰經典動作
1、直拳:
左直拳:基本實戰勢站立,左腳在前右腳在後,左腳跟稍外轉,重心移至左腳,上體略左轉,同時,左臂順肩伸肘,使拳面向前直線沖擊,力達拳面,拳心朝下,右拳至下額處,目視前方,然後左拳壓肘收回,成基本姿勢。右直拳反之。
2、擺拳:
左擺拳:基本實戰勢,右腳蹬地,身體重心移向左腳,左腳跟略離地外轉,並輾轉腳掌,上體右轉同時左臂內旋,抬肘與肩平,使拳由左向右橫擊高於肩平,然後恢復基本姿勢。右擺拳反之。
(3)激戰電影中打拳分析擴展閱讀:
現代的散打通過對傳統技擊術進行歸納、整理,舍棄它們的具體形態;找出其中帶有共性的規律,即中國各拳種門派的基本拳法和基本腿法進行規整並最終總結出它們的基本運動形式。經過整合,最後確立的進攻技術具有兩種運動形式:一種是直線型方法,另一種是弧線型方法。
拳法以沖、摜、抄、鞭為內容,腿法以蹬、鞭、踹、擺為內容;摔法則根據「快摔」的要求和「無把」(主要是戴手套無法獲得把位)的特點,主要把握「破壞重心」和「掄圈」的要點來使用「接招摔」和「夾打摔」的方法。同時,防守技術也被劃分為「接觸式防守」和「不接觸式防守」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