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哪一場電影首映式被砸,預言了九年後的人類災難
在美國好萊塢電影史上有一部電影的首映式非常特殊,他在柏林首映式的現場遭到了德國一些年輕人的搗亂,首映式被砸,觀影的群眾四散而逃,而這部電影的內容恰恰也預言了9年後人類的一場戰爭災難。
電影和當時的社會,整個大環境是非常截然相反的,因為當時正值德國二戰的前夜,整個德國都彌漫著一股法西斯熱潮,所有的年輕人都想著發動戰爭報效祖國,所以當這部電影在德國柏林上映的時候,就被當時的政府部門尤其是一個叫做個戈培爾的人明確表示反對這部電影,而他就是後來納粹德國的總理。在他的精心策劃下,在首映禮那一天他們在電影院里用臭氣彈砸在電影院里,而且還釋放了很多的老鼠,結果導致人們非常恐慌四散而逃。雖然這部電影的首映禮被搞砸了,但是這部電影卻也預示著,後來德國發動二戰的最終結局。
『貳』 求二戰時期比較好看的戰爭電影。10部以上,多多易善!!謝謝!!
1.《西線無戰事》(1930年出品)以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尾聲為背景,描述一群德國士兵在法國戰場上的遭遇。影片通過主角的視角,展現了戰爭的殘酷和對人性的摧毀。
2.《北非沙漠之狐》(1951年出品)聚焦於德國將領隆美爾的軍事生涯,描繪其在北非戰場上的戰略部署和指揮才能,影片在尊重歷史的基礎上,對隆美爾進行了客觀的評價。
3.《桂河大橋》(1957年出品)描繪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士兵在泰國修建桂河大橋的故事。影片深入挖掘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物的性格沖突和心理變化,同時對戰爭的反思也發人深省。
4.《最長的一天》(1962年出品)以1944年6月6日諾曼底登陸為背景,展現了盟軍在登陸過程中的艱難與挑戰。影片運用多國語言和大量的演員陣容,力圖還原當天的戰爭場面。
5.《坦克大決戰》(1965年出品)圍繞庫爾斯克戰役,講述了蘇聯與納粹德國在坦克戰術上的較量。影片製作精良,對戰爭的描述既有深度又不乏娛樂性。
6.《大不列顛之戰》(1969年出品)聚焦於1940年納粹德國對英國的大規模空襲。影片採用了大量的空中攝影和特效技術,力求還原當時的空戰場景。
7.《巴頓將軍》(1970年出品)講述了美國將領巴頓的軍事生涯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表現。影片在塑造人物的同時,也對戰爭進行了深刻的反思。
8.《虎!虎!虎!》(1970年出品)詳細解析了日本偷襲珍珠港的前因後果。影片在視覺效果和敘事結構上均達到了一定的藝術高度。
9.《中途島海戰》(1976年出品)以1942年的中途島海戰為背景,展現了太平洋戰場上的關鍵一役。影片製作精良,演員陣容強大,為觀眾呈現了一場視覺與情感的盛宴。
10.《拯救大兵瑞恩》(1998年出品)描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士兵在法國執行一項營救任務的故事。影片以其高度的真實性和情感力量,獲得了觀眾和二戰老兵的一致好評。
『叄』 好看的美國戰爭片有哪些啊
謝邀!
5、《血戰鋼鋸嶺》
豆瓣8.7分,超36萬人標記,不願拿槍的士兵,卻成為了救人最多的士兵。
二戰上等兵軍醫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實經歷,講述他拒絕攜帶武器上戰場,並在沖繩戰役中赤手空拳救下75位戰友的傳奇故事。
『肆』 有什麼好看的戰爭片,求推薦!
西線無戰事 Im Westen nichts Neues(2022)
故事的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十九歲的學生保羅·博伊默爾(Paul Bäumer)在學校教師的激勵下跟同學萊爾(Leer)、米勒(Müller)等參加國民志願兵,在接受十個星期嚴厲的新兵訓練後,就被派往前線與法軍作戰,戰爭的無情讓他有如活在地獄中,戰壕內盡是老鼠、虱子,烈性傳染病威脅著每個士兵的生命。讀者由保羅的視角看到人性在戰場中遭受摧殘斲傷後變得麻木不仁,但以飲食男女為能事,盡管當事人對此毫無自覺。作為少數生還者之一的保羅因傷放假回鄉,發現前線與後方的差距很大,父親帶著他去向朋友炫耀,大家都相信政府的宣傳,以為德國勝利在望。在學校里教師坎拖雷克依然激情的鼓動學生上戰場。而保高含羅只覺得他和家鄉中誇誇其談的一幹人等,乃至記憶中過去的自己,完全格格不入。他前往探望陣亡朋友的母親,不得不以自身生死賭咒,堅稱死者干凈俐落的戰死,未受太多痛苦。或敏回到前線後,眼見戰友們接連陣亡,或受傷後送到野戰醫院,野戰醫院設備簡陋、葯品缺乏,傷患的死亡率極高。小說中極度描寫著傷亡的可怕,「中了毒的傷兵一連幾天哽塞著,把他們灼傷的肺給一塊塊地咳出來。」保羅有一回受傷後被送到一處較好的教會醫院,發現教會的地下室有「臨終病房」。
重回前線後,保羅有一次在彈坑中抽出匕首向跌進來的敵人胸口刺上一刀,這位法國士兵沒有立即死去,呻吟了一整晚,被折磨出負疚感的保羅想伸出援手時,敵人已斷氣,保羅拿出對方的記事本衫念枝,想寫信告知他的家人,卻發現這名法國人當兵前是一位排字工人。1918年夏天,戰友卡特的一隻腿被炸斷,保羅跌跌撞撞地背負著受傷的卡特回到營區,自己也體力耗盡,神志不清,但醫官卻判定卡特已死,被一個小小的流彈破片擊破後腦。保羅覺得參戰士兵的人生都毀了,既無法回到過去,又與未曾經歷這一切的人產生隔閡。1918年10月,在廣泛彌漫著的厭戰氣氛中,保羅死於狙擊。當天整個前線沉寂而寧靜,指揮官收到的報告上寫著:「西線無戰事」。
出版
《西線無戰事》於1928年11月8日開始,以埃里希·瑪利亞·雷馬克(中間名「瑪利亞」用以紀念其母親)的名字在《福斯報》進行連載,連載於同年12月9日結束。單行本於1929年1月31日(一說1月29日)由柱廊出版社出版,共分十二章。第一次印刷5萬冊,5月7日該書銷售出第50萬冊,1930年6月1日售出第100萬冊。
附上磁力鏈接:magnet:?xt=urn:btih:
可用迅雷下載
『伍』 有什麼好看的戰爭片推薦
血戰鋼鋸嶺
2016美國歷史,戰爭,傳記
概覽
豆瓣影評
演員表
花絮
劇照
猜你喜歡
8.7分
上映:2016-12-08(中國大陸)/2016-09-04(威尼斯電影節)/2016-11-04(美國)
導演:梅爾·吉布森
票房:累計4.27億
立即觀看
騰訊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作為邪惡軸心重要成員的日本,其囂張態勢已成強弩之末。是年,決定戰局走向的沖繩島戰役拉開序幕,成千上萬鬥志昂揚的美國大兵被派往沖繩,等待他們的則是敵軍重兵防守、凶險異常的鋼鋸嶺。在這群人中間,卻有一個不願拿起武器的軍醫。他名叫戴斯蒙德·道斯(安德魯·加菲爾德 Andrew Garfield 飾),來自美國的弗吉尼亞。太平洋爆發之際,瘦弱的戴斯蒙德志願成為救死扶傷的軍醫而應征入伍。可因童年和家庭的原因,他始終不願拿起槍支操練,為此寧願背上拒服兵役的罪名被送上軍事法庭。幾經周折,戴斯蒙德最終和戰友來到了鋼鋸嶺。槍林彈雨,轉瞬之間無數人應聲倒地。在信仰和信念的支持下,戴斯蒙德僅憑一己之力拯救了數十條瀕死的生命……
『陸』 西線無戰事的幕後花絮
拍攝花絮 片中保爾去捕捉蝴蝶的手其實是導演劉易斯·邁爾斯通的手。 為保證影片的真實性,導演劉易斯·邁爾斯通讓人尋找居住在紐約地區的德國老兵,以對片中出現的德國軍服和裝備提供指導,後來那些德國老兵成為了片中的臨時演員。 因為在片中扮演了保爾的角色,劉·艾爾斯拒絕在二戰期間服兵役,由此他的影片在芝加哥100多家影院被禁。 最初在片中有劉·艾爾斯扮作保羅母親的鏡頭,但在試映式上觀眾因此笑場,於是導演劉易斯·邁爾斯通重新物色了女演員來扮演。 該片的默片版本在英國於2003年11月才上映。 在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該片堪稱最血腥的電影。 截至到2006年,在所有參與該片拍攝的演員和劇組人員中,只有兩人還健在。 該片是劉易斯·邁爾斯通執導的第一部有聲電影。 影片在德國被納粹黨禁映,直到1956年才解禁。同樣,該片在義大利也一直被禁映到1956年。 影片耗資125萬美元,臨時演員多達2000人。 為了表達該片嚴肅的主題,導演劉易斯·邁爾斯通在片中沒有使用任何配樂,然而讓他懊惱的是,很多影院竟然擅自添加了配樂。 穿幫鏡頭 在影片結尾,保羅伸出左手去捉蝴蝶,當被子彈擊中,伸出的手卻變成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