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哪些以坦克為題材的電影
1、《白色虎式》
蘇軍指揮官決定建造一輛超級坦克T-34坦克的變種,與之抗衡。他曾在操縱坦克時,被「白虎」轟炸得體無完膚。死裡逃生的伊凡不但活了下來,更擁有一種讀懂「坦克語言」的特異功能。他堅信神秘的德軍坦克「白虎」確實存在,並決心摧毀它。
二戰中,德軍的虎式坦克那是相當的厲害,一度是所向披靡,在戰場上很是囂張。蘇軍建造了一輛超級坦克T-34坦克的變種,專門對付虎式坦克,而駕駛這輛超級坦克的人是戰場上從虎式坦剋死裡逃生的傳奇人物,一場驚心動魄的坦克對戰就此展開。
《戰略大作戰》美國人根本找不到可以開的虎王坦克,於是就把現役的M48巴頓坦克稍作加工,冒充虎王坦克。找不到毛瑟98K步槍,就把M14步槍拆掉彈夾後替代。這部片子被戲稱為:拿著40年代武器的美國和拿著60年代武器,假裝成德國人的美軍在對打。
② 反映二戰猶太人的經典電影
反映二戰猶太人的經典電影是《波斯語課》。
二戰期間,猶太人吉爾斯在集中營謊稱自己是波斯人保命,被一位德國軍官看中要求教自己波斯語。對波斯語完全不懂的吉爾斯只能憑空編出一門語言,他開始用集中營中關押的猶太人的名字作為詞根,編造出上千個「波斯語」單詞,軍官在殘暴的環境中對吉爾斯竟有了依賴,並開始袒護他,不料集中營中來了一個真正的波斯人。
為了求生,主人公用近三千個犯人的名字生生創造出了自己的「一套波斯語言」!哲人說:造成人類數千年歷史重大變化與創傷的是飢荒、瘟疫、戰爭、革命。所以近百年來,反思一戰二戰的文藝作品層出不窮,前赴後繼。它們之中成功者都是基於對史實的深入開發與尊重,「根據真實事件寫作」的本片是又一個例證。
電影的鑒賞
猶太囚犯假裝成波斯人才逃過一劫,納粹軍官卻要求他教自己波斯語,如此「高概念」的設定,為該片帶來強烈的戲劇張力。絕境之下,猶太囚生造了一門語言,每個單詞都借用被囚同胞的名字,歷史的沉重感由此而生。一段極不平等的對立關系,隨著「波斯語課」的展開,轉化為惺惺相惜的兄弟之情、師徒之誼。
觀眾的同情心開始在兩個不同陣營間搖擺不定,這份短暫的溫情最終還是被歷史的正義敲碎。影片再現了二戰歷史的沉重與荒謬,飾演猶太囚犯的納威爾·佩雷茲·畢斯卡亞特在英、法、德等四種語言間自如切換,令人贊嘆。
③ 求一步電影 關於猶太人和納粹人的。就是我記得一個父親讓一個兒子在逃跑時候說做游戲去逃向美國坦克的。
電影《美麗人生》
中文名: 美麗人生
外文名: La Vita è bella
其它譯名: 一個快樂的傳說
出品時間: 1997年
製片地區: 義大利
導演: 羅伯托·貝尼尼
編劇: 文森佐·克拉米;羅伯托·貝尼尼
類型: 戰爭,劇情
主演: 羅伯托·貝尼尼,尼可萊塔·布拉斯基,喬治·坎塔里尼
片長: 116分鍾
上映時間: 1997年12月20日
分級: USA:PG-13
對白語言: 英語;德語;義大利語
④ 求這一部美國二戰電影的名字。
不用謝這樣詳細,簡單的幾個細節就夠了
難得LZ這樣描述得清晰,所有的細節都比較准確
這部電影是吳宇森指導的好萊塢戰爭大片:風語者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初期,在太平洋戰場上,日軍總能用各種方法破譯美軍的密電碼,這令美軍在戰場上吃盡了苦頭。為了改變這種局面,1942年,29名印第安納瓦霍族人被徵召入伍,因為他們的語言沒有外族人能夠聽懂,所以美軍將他們訓練成了專門的譯電員,人稱「風語者」。[1] 作為美國海軍的秘密武器,每個「風語者」都肩負著美軍的至高機密,因此,他們也受到了特別的「照顧」──每個納瓦霍譯電員都由一名海軍士兵貼身保護,一方面確保其人身安全,另一方面,如果譯電員即將被日軍俘獲,保護者必須殺死他以保證密碼不外泄。
海軍陸戰隊員喬·安德斯(尼古拉斯·凱奇飾)就是一名譯電員保護者,他奉命保護一個名叫本·亞茲(亞當·比奇飾)的納瓦霍士兵。在殘酷的塞班島戰役中,被俘的命運就在眼前,執掌他人生殺大權的喬陷入了道德與軍命兩難的抉擇:他到底能不能、該不該在緊急關頭殺死已經和自己親如兄弟的本,以履行軍人的職責、保護美軍的軍事秘密呢……
http://ke..com/subview/37159/13757880.htm?fr=alad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