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丹麥電影70年代
在70年代的丹麥電影界,每年大約產出20部電影,這個數字在1982年略有下降,達到了15部。盡管產量有所波動,但那個時期的丹麥電影行業保持著一定的活力。
1970年,一個專門為青年導演提供創作平台的組織——「沃爾克紹晉」在丹麥成立。這個組織為新興的電影人才提供了一個重要的起步點,幫助他們孕育和實現他們的電影夢想。
教育也是推動電影行業發展的關鍵因素。1966年,哥本哈根電影學校應運而生,致力於培養電影製作的各個關鍵環節的專業人才,包括導演、攝影師和錄音人員。這個學校的設立,為丹麥電影培養了一大批技術精湛的幕後工作者,為電影產業的穩定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丹麥電影產業發展現狀與趨勢分析擴展閱讀丹麥電影的歷史是由藝術和工業雙重因素構成的,它既經歷了藝術性的沒落復興的跌宕過程,也伴隨著經濟性的生長發展。如果我們試圖用階段來劃分丹麥電影的歷史,一般可以按照時間大致分成四個階段:1896年——1930年,默片時期,1930年——1960年,古典時期,1960年——1990年,現代時期,從1990年開始是丹麥電影的國際化突破時期。在這幾個帶有明顯時代特徵的丹麥電影文化在多個領域取得了國內和國際的成功。